第一篇:公务员法关于公务员界定的反思
(一)扩大了公务员队伍外延,进一步强化了官本位思想,加重了财政供养负担,不利于推进政府转型。
(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范围,进一步强化了执政党的行政化和国家化趋势,不利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三)将人大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范围,弱化了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不利于推进我国宪政体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进程。
(四)将法官、检察官纳入公务员范围,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不利于推进司法改革和法治建设。
《公务员法》在公务员范围的界定方面,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干部体制思维,在政治体制、财政体制等各项改革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过多地向现状妥协,留下了很多立法漏洞和矛盾,也必将为下一步在更深层次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已有学者断言,公务员法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公务员泛化,强化官本位观念,也不利于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因此,在公务员范围扩大后,还必须对我国公务员再进行细致的分类,对法官、党组织工作人员建立不同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保证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公务员范围的界定
1、如何理解我国对公务员范围的界定?
公务员范围
根据公务员法草案说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公务员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公务员的范围是以下七类机关工作人员。[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4]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5]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6]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7]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包括哪些人
公务员法明确界定了公务员的范围。如果一个工作人员同时符合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这三个标准,就属于公务员的范围。此外,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根据该法的限定,公务员必须具备我国国籍,外籍人士无缘公务员职位。哪些人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公务员法规定,下列3种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法律还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招录机关应当发布招考公告,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1年。
聘任制纳入公务员管理范畴
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管理将引入聘任制,即机关根据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机关聘任公务员可以参照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进行公开招聘,也可以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直接选聘。机关聘任公务员应签订书面的聘任合同。聘任合同期限为1年~5年。聘任合同可以约定1~6个月的试用期。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协议工资制,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
第三篇: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文章标题: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公务员队伍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迈进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科学、民主、依法管理公务员队伍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提高广大公务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深入学习公务员法,积极发挥部门作用,以公务员队伍的依法管理,全面推动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
要把握特点,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出台的公务员法既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又针对了我国的国情,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基本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公务员法涵盖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吸收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符合我国公务员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我们要深入研读,准确理解法律条文,切实把握精神实质,为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打下良好基础。二是管理制度有所创新。公务员法既保持了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体现了制度上的创新。如:调整扩大了公务员范围,将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均列为公务员。实施分类管理,将公务员职位类别划分为综合管理、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三大类,重新设计公务员的职务、职级等,为公务员职务管理的各环节奠定了新的基础。三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公务员法规定进入公务员队伍和职务升降实行公开考试、考核,坚持竞争、择优原则,考试录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项制度,这些制度的确立,从法律上保证任何符合条件的公民都有资格参与竞争,拓展了公务员的来源和途径,确保了公务员队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从公务员权益保障制度来看,公务员法除明确规定了公务员的晋升、奖励、培训、工资福利保险、申诉控告等权利保障制度外,还建立了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为解决因履行聘任合同而产生的争议提供了解决途径。
[本文出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抓住重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公务员法,不能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加快公务员法的全面落实。要一抓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将对公务员的高标准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具体地说,将按照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公务员队伍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以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公务员队伍建设力度。一是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始终。党和国家强调,公务员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公务员是国家的公仆、人民的公仆。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素质是公务员素质的灵魂。要始终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公务员队伍,不断提高广大公务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根本。二是把能力建设贯穿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始终。能力建设是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点。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部署,按照公务员法提出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和素质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广大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治市理政的本领,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主要是不断提高促进发展、推动改革、维护稳定的本领;不断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本领;不断提高善于学习、善于调查研究、善于自主创新的本领。三是把弘扬“公务员精神”贯穿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始终。首先是狠抓“公务员精神”的学习培训,在全体公务员中树立和强化“公务员精神”。所谓“公务员精神”,就是: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要组织全体公务员,认真学习培训“公务员精神”,牢固树立和不断强化“公务员精神”,使每一个公务员都真正成为“公务员精神”的实践者和体现者。其次要努力在实践中培育“公务员精神”。广大公务员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走出机关、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排忧解难。再次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公务员精神”的培育做出表率。各级领导干部既是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又是公务员队伍的管理者和组
织者。因此,要带头培育“公务员精神”,自觉用“公务员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促进“公务员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推动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二抓配套政策研究工作。制定配套政策是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重点。从现在起要抓紧调研,按照体现黑河特点,积极做好公务员法的地方配套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同时做好现有规范性文件的清
理工作,该修改的修改,该完善的完善,该废止的废止,为公务员法的贯彻落实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我们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市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在制度创新、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好的做法,特别是认真研究我市实施公务员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不断抓好配套政策研究工作,把配套政策准备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三抓紧开展公务员职位设置工作。开展公务员职位设置工作是贯彻公务员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先行一步,抓紧落实。职位设置是公务员登记和定职定级的前提,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职位和职务作了较大的调整,我们要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和中央的统一部署,规范我市各级机关的公务员职位设置。同时,我们还要开展公务员登记工作,对违规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超编人员、超职数配备人员要依法依规进行清理。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公务员法规定的条件,积极稳妥地开展登记工作,并建立公务员信息库。四抓行政执法监督,确保公务员法的各项规定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在实施公务员法的过程中,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规定,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加强对公务员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对公务员法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的岗位责任和行政行为,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坚持从严治政、赏罚分明,促进公务员忠于职守、勤勉尽责、遵纪守法。通过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及时发现、揭露和纠正执法违法行为,保障公务员法的贯彻落实。
《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第四篇:《公务员法与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法与公务员制度》
傅思明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博士后,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背景】
制定和实施公务员法,进一步健全公务员制度,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在干部人事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公务员是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主体,开展公务员法的学习培训,有利于保证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此外,加强对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制度的学习与培训,也有助于广大公务员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培训收益】
·了解《公务员法》出台的背后原因
·明确《公务员法》的指导思想
·掌握《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
·探讨《公务员法》在制度上的创新
·认识公务员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
【授课时间】
【学员对象】
公务员
一、引言
(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务员法》
(二)《公务员法》的诞生
二、《公务员法》要解决什么问题
(一)规范公务员的管理,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二)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三、《公务员法》的指导思想
(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四、《公务员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二)依法管理原则
(三)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
(四)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五、《公务员法》的主要制度创新
(一)扩大公务员范围
(二)建立职务晋升与级别晋升的“双梯制”
(三)创新分类制度
(四)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
(五)创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六)建立公务员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
(七)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实行任期制
一、引言
(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务员法》
1、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在总则中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在具体制度中体现党对各类公务员的统一管理。
2、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与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相适应,从现阶段国情出发,着重解决公务员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3、保持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同时吸收改革成果,完善公务员制度。
(二)《公务员法》的诞生:2005年4月27日。
二、《公务员法》要解决什么问题?
(一)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1、公务员与国家权力
(1)国家权力的特性。
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要与公务员打交道。
【天使理论】
2、公务员行使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约束,这是法治发展的规律。法律是用来干什么的?
【法学、医学和神学】
【案例】2003年4月,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因“乙肝小三阳” 被拒公务员门外,愤怒之下举刀刺杀公务员,造成一死一重伤,周被判处死刑。
3、强化对公务员的依法监督和管理
【案例】某市市委书记李兴民刚上任,就决定耗资百万搞“阅兵式”,全市1万多干警和机关工作人员统一置装、演练三天、肃立街头,等待市委书记的“检阅”。
问题是:这么荒唐透顶的决策,谁来监督?
(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1、将党管干部原则确立为《公务员法》的另一指导思想,符合中国实际。
(1)党管干部原则是党领导国家政权的标志。
(2)我国公务员不分政务类与业务类。
2、如何正确地理解党管干部原则?
第一个问题:“党管干部原则”内涵的演变。
(1)从1953年起,我国建立起干部管理模式,即分部分级管理模式。
分部管理,就是由党委各个部门分管本领域内的干部。如文教干部由党委宣传部负责管理。
分级管理是指上级党委对下级单位干部管理的权限幅度。
长期以来,人们便约定俗成地把这种体制的内容视为党管干部的原则。
(2)1980年中组部发出《关于重新颁发<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的通知》。
《通知》对党管干部原则作了如下表述:“一切干部都是党的干部,都应根据他们担任的职务,分别由中央和各部门的党委、党组或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负责管理。”
(3)1980年,中组部发文,对于党政机关,要下管两级机构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干部,比
如中央对地方,管理到省和地(市)两级。
(4)1984年,中央决定将“下管两级”,改为“下管一级”。
(5)1989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该《通知》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干部管理的方法。党要加强对干部管理工作的领导,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推荐和管理好重要干部,指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
(6)1992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的意见》。
该《意见》指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通盘规划,分步实施,逐步配套。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
(7)2000年8月,中央办公厅发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纲要》指出:“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同时适应新的情况积极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坚持群众公认和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二个问题:党管干部原则在公务员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1、党制定与公务员制度有关的路线、方针、标准和政策。
2、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级党的组织对公务员中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监督。
3、由党组织负责对公务员的部分管理事务。
①由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向人大推荐应由人大选举、决定的公务员人选。②按照党政分工,党的组织部门直接管理一定级别以上的公务员。
③政府各部门、法院、检察院的党组(党委)分别管理一定职务级别的干部。
(四)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1、任人唯贤是党提出的干部路线。
2、德才兼备是党提出的干部标准。
(1)公开考试主要是笔试和面试,考察重点是报考者的“才”。
(2)严格考察主要是政审,考察重点是报考者的“德”。
(3)考核制度,则是对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但重点是工作实绩。
3、落实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
(1)谁来评判一个人?
(2)怎样评判?
【案例】2003年1月1日,某市召开人代会,会议应到代表432人,实到431人。会议进行换届选举。上一届市长罗某是惟一的市长候选人。但未得过半数选票。
1月3日该市再次开会,应到代表432人,实到416人。共发出选票416张,收回416张,其中有效票415张,废票1张。罗某得票335张,超过半数。当选为该市市长。
四、《公务员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1、公开原则要求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如考录、考核、晋升、惩戒)要保持公开、透明。
2、平等原则要求公务员管理应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3、建立竞争机制的目的,就在于选择与激励优秀人才。
【案例】某市一位女副市长到离退休年龄时,发现国家规定了男女不同的离退休年龄。按照该规定,与她同岁的男性副市长仍可多工作三年。
她认为,对男女规定不同的离退休年龄违反宪法平等原则。于是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违宪审查的建议。
【案例】2003年4月,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因“乙肝小三阳”被拒公务员门外,愤怒之下举刀刺杀公务员,造成一死一重伤,周被判处死刑。
【案例】2001年12月,人行成都分行人事处在报纸刊登《成都分行招录行员启事》。其中规定招录对象为“男性身高1.68米”。2002年1月7日蒋涛起诉成都分行,请求法院判令该行为违法,该案被媒体称为“中国平等权诉讼第一案”。成都分行于1月10日重新刊登广告,删除身高条件。法院以起诉原因消失,驳回起诉。
(七)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实行任期制
1、领导成员是指机关的领导人员,不包括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2、1978年确立干部退休制解决了“活到老,干到老”的职务终身制问题,却存在“不到年龄不退休,不犯错误不下台”的“准终身制”问题。
3、任期制意味着:凡是任期已到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律退出该领导职务。
目前吉林、浙江等地正在开展扩大任期制适用范围的试点工作,一般是五年一届,一个人在同一职位上任职不超过两届。
【实例】2005年8月,南京市委制定《南京市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规定》提出:选任制、委任制领导职务每届任期5年,可以连选连任,但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规定》同时提出: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职级领导职务累计不得超过15年。
4、实行任期制的动因:
(1)从国家与公民关系看,提高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程度;
(2)从盘活人岗两种资源看,为了推进“能下能出”的更新机制;
(3)从公务员角度看,为了淡化人身依附色彩,为净化机关人际关系环境创造条件。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中应届生如何界定
公务员考试中,应届生如何界定
应届毕业生,就是在应该毕业的年份毕业的毕业生。简单地说,学生在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公务员,这点大家都已经清楚,在毕业前,允许先参加考试,等拿到毕业证后再审查学历。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除了顺利应届毕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有其他几种情况的考生,也可按应届生资格来对待的,也就是说,他们也可以报考限应届生报考的职位。
一、规定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政策规定: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具体根据各省情 况来定)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上述中户口、档案、组织关系未落实的,无论是保留在学校所在地,还是保留在生源地的,均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但要注意的是,非统招的非普通高等 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不按应届毕业生对待,即使是毕业的当年,也不属于应届生。
二、“四项目”人员服务期满当年,可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的人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当年,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这类人按照国家政策,户口和档案是可以在学校保留两年的。
三、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
有部分考生在上学前,曾有过工作经历,也就是先上班,后上学的,这类应届毕业的考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要说明的,应届生专指考试当年顺利毕业的毕业生,上述第一和第二类人员虽也可报考要求为应届生的公务员职位,但并非也叫应届生,只能理解为具备报考国家公务员应届生资格,可按应届生对待。而第三类人员是属于应届生身份的。
提醒:以上只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对应届生的界定,而各地方省市的公务员考试对应届生的界定政策,目前还比较乱,各地可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解释。因此,自己能否以应届生来报考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这需要考生结合当地的考情,参照当地的招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