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管理学填空题(最全)
一、填空题任务
1.公共政策的(法律化)包括制定、修改、废止、补充、认可、审查等活动,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及部分司法机关来完成。
2.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3.(新公共服务)是在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出现的第三种公共管理改革模式,这种治理体系中将公民置于中心位置。
4.政策问题的结构反映的是政策问题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结构中等的政策问题和(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政治实体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6.(政府失效或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况。
7.20世纪40至60年代,可以说是对早期公共行政学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新公共行政学与(政策科学)的出现。
8.根据公共政策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9.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政府职能的重点确立为: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说明了我国政府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的转变。
10.根据公共事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管制性公共事务、基础性公共事务、(服务性公共事务)和保障性公共事务。
11.公共政策的功能突出体现在导向性作用、制约性作用和(调节性作用)。
12.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3.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14.所谓(政策方程),就是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高度关注的已经得到初步建构的公共问题正式成为纳入讨论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15.(科教文卫政策)是针对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良性发展的各种原则、规范和指导意见。
16.公共政策的执行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种: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
17.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18.教育不公平问题是典型的(结构性)公共问题,是由社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
19.根据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影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20.公共政策的规划是指在有关原则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程序,在对于政策问题充分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进行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的过程。
21.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人员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执行情况)、执行结果的估计与评价。
22.(寻租)是一切利用行政权力大发横财的行为和活动,是利用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以获得拥有租金的特权。
23.制定政策的关键因素是(政策问题),其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发现到建构、直至最终确
立的过程。
24.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体主要有(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25.狭义的公共政策制定可以理解为政策的形成过程,即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及其合理化的过程。
26.公共组织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提供(公共服务或物品)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27.(新公共管理运动)以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上任为标志。被看作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公共行政改革,是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的开始。
28.鉴于公共政策的动态稳定性,在政策制定时,需要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政策、(修正政策)等不同环节。
29.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利)的组织和个人。
30.从政策评估的主体来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31.我们可以将当代所有的社会组织划分为两大类,即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又可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将非政府组织中的非营利性组织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
32.一项政策的执行会涉及到四个层面的因素:政策本身层面、政治层面、(行政层面)和沟通层面。
33.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4.在众多的政策执行理论中,(行为理论)认为政策的执行是政策组织作用的结果,强调组织机构、组织原则、组织措施等因素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
35.公共部门绩效的内涵包括公共部门的业绩、活动成本、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预期等。政府绩效主要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结交)、政治绩效。
36.(公共管理责任)是指公共管理主体根据法律、政策、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公共管理客体所承担的义务。
37国家预算的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国家预算的执行)、国家决算。
38衡量公共部门领导决策的质量,主要有方向标准和(优化标准)两方面的指标。
39(知情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政府工作、政府有关活动进行了解和获得相关资料的权利。
40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价值,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源)理论论证的基础之上的。
4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工作部门、国有企事业组织等,根据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目标,科学预测、分析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得以满足的管理活动。
42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
43公民个人作为评估主体,体现了政府绩效评估中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即(用户满意)原则。
44.在形式多样的公共组织中,(政府)是最典型的公共组织。
45.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始于政务公开,而政务公开的工作则是从“(村务公开)”起步的。
46行政组织在纵向结构上的层级数目就是(管理层次)。
47.公共组织的(变革)是指公共组织根据其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动,主动地对自己原有的状态加以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48.(国家预算)是一国政府根据其施政方针和社会公共需要编制的,经立法机关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49.(植物分析)指收集所有与某一特定工作有关的重要信息,并对其所具有的性质、任务、职责以及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等进行科学的系统描绘,最后作出规范性记录的过程。
50.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在确保国家秘密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51.一般来说,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大致可分为三类:政府自身、(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52.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包括两个主要的维度:公共管理的(制度论理)和公共管理者的道德定位。
53.我国在总结长期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有效做法,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作为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内容。
54.在某一特定规模的公共组织内,公共组织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反比)关系。
55.最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
56.从制度层面讲,公共部门人员的激励主要通过奖惩、(职务的升降与任免)、薪酬的调整、培训安排等形式体现。
57.公共组织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原则对公共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设计的过程。
58.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所售出的物品的供给量,从而使物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该物品的边际生产成本时,形成了(垄断)。
59.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公共组织的业绩、成就和实际作为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的过程是(结交评估)。
6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对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进行规划、录用、使用、培训、保障等管理活动的总和,通过科学管理,谋求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提高人的能力。
61.(电子政务)是指政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转移到网络上运作和完成,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的制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它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62.从纵向结构来说,目前我国整个行政组织体系分为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和(市)四级。
63.公共管理责任机制主要包括: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机制)、司法控制机制。64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对象与内容来看,可分为(从资源培训规划)、人力资源调配规划和人力资源补充规划。(5-2)
6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
66.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发展、(激励)、维持和研究五项基本职能。
67.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6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指公共部门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者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以改善员工在现有的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并最终实现整个公共组织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
69.公共管理伦理是一种特殊领域的伦理,是公共管理过程中被人们共同认可的伦理准则。公共组织对于(公共利益)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立场是公共管理伦理最为重要的内容。
70.(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者为实现管理决策功能,将相关的各种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分析、加工、存储、整理和传播的系统过程,其用于管理决策,作用是提高管理效能。
71.(规模报酬递增公共部门绩效)行业是指某些行业如供水、电、气、电话服务等,其具有经营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小、经济效益越好的特点,因而独家经营的经济效益远胜于多家竞争。
72(公共组织)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7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人员的招募、甄选与录用,(考核与激励),薪酬与福利,培训与开发六个方面。
74.预算会计大致可分为两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
75.(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反映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是国家年度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
76公共管理的公正包括公共管理的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主要方面。
77.(公共管理伦理制度化)是将公共管理领域中达成社会共识的伦理取向以硬性的法律、规章等形式规范化、系统化,形成相关表述。
78.1993年8月,《(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标志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最终确立。
79.(政府审计)是政府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有效益的专业性活动。
80.(公共部门绩效)指公共部门在社会管理中的业绩、效益及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是公共部门在行使其职能,实施其意志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管理能力。
81.1984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确定(知情权)为基本人权之一。
82.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后者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83.(预算会计)是国家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和检查账目等一系列会计特有的活动,对国家财政预算收支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活动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及时、系统、连续的核算、反映和监督,以促进国家财政预算收支任务实现的会计活动。
84.在公共组织的各构成要素中,(职位)是最基本的要素,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连接点,没有它,就谈不上职权和职责。
85.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涉及(管理幅度)问题,它是指一个层级的行政机构或某一行政领导直接控制的下级机构或人员的数目。
86.公共财政管理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等管理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国家预算)、预算会计、政府审计等内容。
第二篇:公司管理学填空题
1.科学管理学派的创始人(弗雷德里克·泰勒)认为:管理就是“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促使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2.美国的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3.美国的管理学家哈德罗·孔茨提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客体是(管理对象)。
5.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也存在两重性:一种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6.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7.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
8.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其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概念技能)。
9.管理学是以一般组织的(管理活动)为其研究对象。
10.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1.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韦伯在管理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提出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3.行为科学的早期研究是从(人际关系)方面的试验开始的。
4.霍桑试验分成四个阶段:(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大规模访谈)和对绕线室的研究。
5.梅奥等人以霍桑实验的成果为依据,提出了与“经济人”观点不同的(“社会人”)观点。
6.梅奥人际关系理论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
7.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赫兹伯格正式提出了(双因素)激励理论。
8.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把传统管理对人的观点和管理方法称为(X理论)。
9.系统管理理论学派侧重于用系统的观念来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的基本职能。
10.权变理论的内容可以简单表示为(管理)因变量和(环境)自变量之间的一种函数管理。
11.管理科学学派重点研究的是(操作方法)和作业方面的管理问题
1.广义的计划是指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这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
2.各种有组织的经营活动,如果是有意义的话,都至少应当有一个目的或使命,这种目的或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我们称之为(宗旨)。
3.目标是指组织活动所指向的终点,它是在充分理解组织宗旨的条件下对组织活动的(预期结果)。
4.预算是用数字或货币表示预期结果的一份报表,也可以称之为(“数字化”)的计划。
5.长期计划往往是纲领性和战略性计划,一般期限在(5年)以上,而短期计划一般指(计划)。
6.从计划针对的内容可将计划分为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两类。
7.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改未来计划的方法。
8.常用的进度计划工具有甘特图和(负荷图)。
9.PERT是通过(绘制网络图)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
10.组织一词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组织职能);其二是指(社会单位)。
11.组织在一切管理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是行使其各项管理职能的依托。
12.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有(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两大方面。
1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是组织结构的两个决定因素。
14.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越大,管理的层次就(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就(越多)。
15管理幅度一般决定了组织的(横向)结构,而管理层次决定了组织的(纵向)结构。
16.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例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形态:(扁平)结构形态和(高层)结构形态。
17.扁平结构指的是管理幅度(大)而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
18.高层结构指的是管理幅度(小)而管理层次(较多)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
19.直线 — 职能型组织结构,又称(复合型)组织。
20.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又称“分权的联邦制”,属于(分权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
21.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最早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斯隆提出来的,现已被多元化经营的大型公司普遍采用。
22.领导的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所处的(环境)三个因素决定的。
23.领导者是领导行为主体,是领导的基本要素和(领导活动)的能动主体。
24.领导在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作用),二是(激励作用)。
25.专家性权力和(感召性权力)都是与组织的职位无关的权力,因此也称为非职务权力。
26.领导特质理论是从领导者所表现出来的(品质特征)来研究领导的有效性。
27.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领导方式分为独裁专断型、(民主参与型)和自主放任型三种类型。
28.美国学者坦南鲍姆和施密特在1958年提出了领导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29.美国的管理学家布莱克和穆顿把领导者对(人)的关心和对(工作)的关心结合起来,组合成了81种不同的领导方式。
30.过程控制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
31.控制的方法一般可分为预算控制、非预算控制和(作业控制)三种方法
1.企业就其法律形式而言,可以归纳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种类型。
2.公司的营利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营业特征)、(商事特征)和(行业特征)。
3.公司的自由性具体包括:(择业)的自由、(营业)的自由、(竞业)自由和设立与解散的自由。
4.大陆法系公司法按照股东对公司债务清偿责任的不同,将公司划分为(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四种。
5.我国《公司法》将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
6.两合公司起源于中世纪的(康孟达)组织。
7.公司的信用组成基础是指公司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是以资本结合作为信用基础,还是以(股东信用)的结合作为信用基础。
8.基于组织系统的法理分类,公司可以分为(总公司)和(分公司)。
9.根据公司的国籍,可将公司分为本国公司、外国公司和(跨国公司)。
10.英美法系国家依据公司股份掌握对象及其股票转让方式,可将公司分为(封闭式)公司和开放式公司。
1.产权是以(财产)为基础的若干权能的集合。
2.所有权是指对财产归属关系的权利规定,确定的是财产的最终归属关系,强调财产关系的(物质属性)。
3.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若干权能的集合,指的是以财产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组权利的有机结合体,强调财产关系的(社会属性)。
4.产权的多种具体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从私有产权到公共产权,产权的排他性程度逐渐(减弱)。
5.产权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形态,即(业主制)产权制度、(合伙制)产权制度和(公司制)产权制度。
6.公司制产权制度是一种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它的突出特点是企业投资者负(有限责任)。
7.产权权能的分离是指财产权中所包含的诸项权能即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分属不同的经济主体。
8.公司制条件下的产权权能分离是产权权能分离的高级形式,它是指公司的(原始所有权)、(法人财产权)、(经营管理权)三者的相互分离。
9.公司产权制度的基础是公司所拥有的(法人财产)。
10.日本现代公司的产权制度具有特殊的形态,主要表现为法人持股占绝对比重,也有人称之为(“法人资本主义”)。
1.公司治理是随着现代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两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其核心思想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主体)的权利。
2.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直接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3.股东大会主要分为(普通)股东大会和(特种)股东大会。
4.普通股东年会是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一年一次必须召开的全体股东会议,具有(强制性)。
5.普通股东临时大会是指在两次普通股东年会之间(不定期)召开的讨论决定公司重大决策问题的股东会议。
6.除普通股以外的其他股份的股东会议,通常称作(特种)股东会议。
7.股东大会原则上由(董事会)负责召集。
8.股东(大)会在选举公司董事时,为了防止大股东的操纵,我国《公司法》第106条明确说明可以实行(累积投票制)。
9.公司执行层的经理人员同时又是董事会的成员,这类董事可称为(执行董事)。
10.董事会是公司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的常设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
11.董事会是公司常设的(决策)机构。
12.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
1.有限责任公司兼具资合性和(人合性)。
2.公司的设立,是指发起人为使公司成立、取得(法人资格)而进行的一系列法律行为的总称。
3.公司设立的方式,有(发起设立)方式和(募集设立)方式两种。
4.有限责任公司由于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因而只能采取(发起设立)方式。
5.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也可以采取(募集设立)方式。
6.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7.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是记载公司(组织规范)及其行动准则的书面文件,须由(全体股东)共同订立和签署。
8.公司登记机关应当自收到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及相关文件之日起(10日)内做出核准或者驳回的决定。
9.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10.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
1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12.股东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不设董事会,仅设一名(执行董事)。
13.股东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的公司可不设监事会,设(1~2)名监事。
14.监事会设主席1人,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
15.有限责任公司监事的任期每届为(3年)。
16.本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17.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来讲,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是指(公司经理)。
18.不设董事会的公司,(执行董0)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
19.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公司登记中注明自然人独资或者法人独资,并在公司(营业执照)中载明。
20.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但股东做出有关重大事项的决定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股东签名后置备于公司。
21.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2.国有独资公司的股权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
23.我国《公司法》规定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
24.国有独资公司的执行机构是(董事会)和(公司经理)。
1.股份的表现形式是(股票)。
2.特别股主要可分为(优先股)与(劣后股)两类。
3.在分配收益及分配剩余资产等方面比普通股股东享有优先权的股份,即为(优先股)。
4.在分配收益及分配剩余资产方面逊后于普通股的股份,即为(劣后股)。
5.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的主要区别在于:权利的依附程序不同、股份转让的方式不同和(安全性)不同。
6.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向(发起人)、(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
7.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
8.股份的发行价格不外乎有平价发行、(溢价发行)及(折价发行)三种价格。
9.我国《公司法》规定股票的发行价格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10.股票的票面金额是每一单位股份所代表的(资本额)。
11.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12.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13.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的第一次股东大会是(创立大会)。
14.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会每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每次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0日)前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
15.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应由(过半数)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
16.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做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
17.监事会是独立于公司董事会、并直接对(股东大会)负责的机构。
18.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每(6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19.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决议应当经(半数以上)监事通过。
20.上市公司股票上市的终止,是指证券交易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上市公司上市交易的股票做出(永久)停止其挂牌交易的措施。
21.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招股说明书)进行披露
1.外国公司是相对于本国公司而言的,两者区分的标准是公司的(国籍)。
2.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由外国公司设立,具有与外国公司相同的(国籍)。
3.外国公司分支机构是外国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4.外国公司撤销其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时,必须依法(清偿债务)。
5.合资有限公司经批准后,申请者应自收到批准证书之日起(1个月)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6.董事会是合资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7.合资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1次)。
8.《合资企业法》第6条规定,董事会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决定合资公司的重大问题。
9.境外上市的方式多种多样,通常按是否直接以自己的名义申请为标准分为两大类:(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
10.境外直接上市具体可分为两种: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和公司(可转换债券)上市。
11.境外间接上市主要分为(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两种形式。
12.公司集团是一个结合概念,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而仅仅是表明众多公司之间具有的一种特殊关系。
1.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是从(心理学)领域开始的。
2.实施(自我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本质特征。
3.人本管理是一种(引导性)的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中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4.人本管理的前提假设人是追求(“自我实现”)的社会人。
5.自主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授权)。
6.自我管理在现代公司中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个人)的自我管理与(团队)的自我管理。
7.个人自我管理是个人(“自我愿望”)实现的一种方式。
8.1971年,美国沃尔公司实行了(“工作内容丰富化”),在该公司的卡尔马工厂付诸实施。
9.工作内容丰富化分为工作内容的(水平式)扩大和(垂直式)扩大两个方面。
10.造就拥有健康心理的员工,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塑造自信心)和(自我心理调节)。
11.对公司员工进行自我管理行为的引导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价值体系变换、给以合适的内外刺激和(目标激励)。
1.公司文化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对全体员工进行“公司意识”教育的亚文化体系。
2.从西方公司价值观的演变中可以看到,一个公司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时代特征)、(经济特征)、(社会责任)。
3.公司领导体制是公司领导方式、领导结构和(领导制度)的总称。
4.公司文化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意识)管理。
5.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管理潮流是(学习型组织)。
6.未来的竞争是组织的竞争,组织竞争力的本质是(组织素质
第三篇:企业管理学填空题
1: 法约尔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履行着五种职能:__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__和控制。
2: 管理具有二重性,即___自然属性__和___社会属性__。
3:.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生来就固有的五个层次需要是:生理需要、__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4: 决策管理学派认为以“___满意标准__”代替传统的“_最优标准____”。5: 权变管理学派的基础是“__超Y理论;
___”。
6:1.计划是指人们_编制 执行计划_____、______,以及_检查计划执行情况_____等一系列计划管理工作,简称为计划工作。
7: 计划工作的特点有____首要性__、__普遍性____和__重要性____。8: 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大,计划就更应具有___指导性___,计划期限也应更____短。
9: 目标管理即企业领导提出的方针目标,从上到下______,再___从下到上___,___上下结合反复协商___,根据总目标确定一定时期工作与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实现而进行的组织管理和控制工作。
10:滚动计划法是采用__分期制定____、_近细远粗 执行反馈 定期调整_、按期顺延滚动的方法。
11:组织实体包括:__:职责 职权 负责关系 组织结构图;
12:_人员配备___是组织设计工作的逻辑延续。
13:一个管理者直接有效领导下属的数目称为___管理幅度__。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___反比__。
14:常见的组织结构部门化类型:__职能部门化 产品/业务部门化 地区部门化__
15:组织文化机构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 制度层 精神层;
16: 领导是由___领导者 被领导者 环境条件___三种因素构成。
17: 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除了生理需要,还有__权利需要 亲和需要 成就需要
18: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分为___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
19: 领导的权变理论包括__菲德勒模式 通路—目标理论 领导者参与模型 生命周期理论
20: 管理沟通可分为___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两类。
21:____关键点原则__是指控制工作要突出重点,不能只从某个局部利益出发,要针对重要的、关键的因素实施重点控制。
22:控制的基本过程都包括三个步骤:一是_确定目标_二是___衡量绩效__;三是___采取措施__。
23:按照控制的来源可以把控制分为三种类型:即__正式组织控制 群体控制 自我控制_
24:__预算____是以财务术语或者以非财务术语来表明组织的预期成果,是用数字反映组织在未来某一个时期目标的综合计划。
25:审计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财务审计_____与__管理审计____是审计控制的主要内容。
26:采取灵活多样的避险经营战略有:__多角化经营策略 联合经营策略___、_____、市场多域化策略___多渠道经营策略 研制产品开发市场策略___、_____。
27:柔性管理的特点主要是:实行小批量多品种生产_____。
28: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分为两大类:__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_29:企业再造是以___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 全面质量管理___为手段,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增值无实质性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建立起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30:企业实现虚拟化的关键在于:一是要___充分运用信息技术__,二是要____转变思想观念;
__。
31: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_______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_____、_____、_____。
32: 按照双方产品与产业的联系划分并购的类型为_横向并购 纵向并购_ 33: 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_____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_、_____、_____、____。34: 标准按照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__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_
35: 企业的规章制度大致分为三类_基本制度 工作制度 责任制度;
36: 战略管理是在充分占有信息基础上的一个决策和实施过程,战略管理包括_____、战略实施和控制两个阶段。
37:战略制定包括__战略分析___和战略选择两个过程。
38:社会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即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其中__产业结构___是最重要的结构。
39:社会购买力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各方面用于购买产品的____货币支付能力_。
40:__经济特征___是行业相互区别的标志。
41:企业经营决策按照决策问题的重要性,可以将企业中的决策问题分为_战略决策 管理决策 业务决策___三大类。
42:经营决策的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选优原则,_反馈原则;____,可行原则。
43:企业经营决策系统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即决策核心系统、咨询系统、_信息系统____、执行和反馈系统。
44:经营决策程序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或步骤,即_阐明问题____、收集信息、提出决策目标、选定评价指标、明确约束条件。
45:决策数是由决策节点、策略枝、_状态节点____、概率枝、结果点所构成。46:市场三要素是指:人口、购买力、购买意愿_____。
47:市场营销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适应、刺激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通过有计划的组织整体销售,实现企业的目标市场、产品开发、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促销_____、提供服务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业务经营活动。48:市场营销策略(4PS策略)是指_产品___策略、价格____策略、_分销____策略、_促销____策略。
49:促销手段包括哪几个方面:广告、人员推广、营业推广、___公共关系__。50:网络营销渠道具有以下独特的基本功能:_订货功能 结算功能 信息功能61:人力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社会性_____。62:人的劳动能力包括__智能___和__体能___两个方面。
6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___获取 整合 奖酬 调控__开发。
64:人力资源五项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彼此互动的,且都以开发为核心。65:常用的招牌测试方法有:___笔试 面试 心理测试 情景模拟__
第四篇: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概念? 公共管理的概念具有三重含义:其一,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其二,公共管理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公共管理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机构或组织对社会的管理。一般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及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一、公共管理的主要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广泛的具有公共性的组织,或者说,一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而围绕着社会事务开展活动的组织都属于公共管理主体的范畴。
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具体表现则是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的保证全社会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三、公共管理的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概括的说,主要是由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三个方面构成。
四、公共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构成的,以合作关系为纽带的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统一整体。公共管理是社会治理的一种新的类型,而人类的社会治理是与人类社会一道生成的,绵延至今,进化成了公共管理这一新的治理文明形态
2、论述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前提。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大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转折点,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工业社会已经走到了自己的顶峰,开始了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后工业社会是指工业社会以后的社会发展时期。这一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先提出。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后工业社会”的认识,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观是以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依据的,他将人类
社会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不同发展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贝尔所描绘的后工业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轴心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知识日益成为社会革新和制定政策的源泉。自从贝尔提出“后工业社会”这一概念后,在知识界,一场探讨后工业社会并寻求建构方案的运动就展开了。后工业化与全球化为人类带来的是社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迅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危机事件的频发以及2008年开始出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都表明人类进入了一个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公共管理产生于高度复杂性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所要承担的是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社会治理。显而易见,高度复杂性高度不确定性首先冲击的是政府,它使得由政府这一单一治理主体承担的社会治理的状态变得难以为继。更为重要的是,高度复杂性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现实提出了社会治理主体重结构的要求。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公共产品供给途径的多样化将使公共产品的性质发生变化。总的来说,公共管理是人类社会治理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产生与工业社会的治理危机,表现为人类寻求“善治”的不断努力。公共管理代表了人类社会治理的未来,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加以开拓和建构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
3、公共管理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公共行政的终结?
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多元治理主体合作治理的模式,使原先的行政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分化和分离进程发生逆转,开始走向融合和统一。二,多元公共管理主体都必然是首先以组织的形式出现的,而所有进入公共管理合作体系中的组织又都存在着一个内部的管理即行政的问题,而且就它们作为公共管理主体而言,其行政无一例外地都应当是“公共行政”,都具有公共性。三,公共管理范畴中的公共行政从属于合作
治理的需要,以合作行政的形式出现。四,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行政在形式上是合作行政,而在实质上则是服务行政。
4、论述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的联系与区别
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是关于两种社会治理模式的两门不同的科学,在历史的维度中,它们有着前后相继的关系。而在实质上,就公共管理学是关于公共管理这一新兴的社会治理模式的科学而言,它是对公共行政学的扬弃,一方面,它有继承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科学成就;另一方面,它又实现了对公共行政学的超越,是对公共象征学学科的否定。公共行政学主要以国家的行政系统——政府为研究对象,而且主要是研究政府自身的管理问题,希望通过政府自身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政府外部职能的实现提供保障。公共管理的侧重点将放在公共产品的生产和运营问题上,着重研究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在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上得合作行动。对于公共行政学来说,效率追求是第一位的;而对于公共管理学而言,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才是第一位的。
5、论述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公共管理是一种客观的社会治理活动及过程,它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所要研究的是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公共组织(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之间的关系,社会治理活动和所运用的手段。具体的说,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公共管理学担负着认识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学科使命。
二、公共管理学需要为公共管理的系统建构提供理论支持和全面规划。
三、公共管理学需要努力把握人类社会后工业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新的社会现象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四、公共管理学需要特别关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运用问题。
五、公共管理学还应承担起对人类社会治理历史的重新梳理的任务。
6、论述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
公共政策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制定密切联系。公共政策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那些处于高层次政策管理职位的人,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定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依此,比较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向度。就研究取向而言,公共政策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的,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在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因此,对于这种公共管理论而言,公共政策所代表的是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柔性面”,而政策分析则代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硬性面”。
7、论述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一,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具有交叉性的特征,它是人们应用各种学科知识研究公共管理过程的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二,公共管理学是以应用为取向的科学,是一门理论见诸实践的科学。三,公共管理学体现了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四,公共管理学体现了公共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五,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需要科学的和有效的方法。
8、为什么说合作治理是公共管理的理想形式?
合作治理是公共管理的理想形式,也是民主行政的真正实现。既然20世纪后期的政府改革造就了非政府组织等各种各样的社会治理主体,这就确定无疑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政府与这些社会治理主体合作治理的前景。从实践来看,由于政府改革所取得的进展,20
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努力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间建立一种合作对话机制,各种非政府组织也都学会了以各种方式同政府部门进行协商,对话与合作。政府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已经开始自觉地与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协商,并以协商的结果作为公共政策的依据。所有这些,都包括着走向造就合作治理局面的积极行动。相信要不了都久,一种成熟的合作治理方式就会成为社会治理的现实,它同时也意味着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成熟。
9、任务型组织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任务型组织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机构决定了它可以在承担重大,一次性的和复杂性的任务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任务型组织可以为危机事件的处理提供新的思路。二,任务型组织可以提高政府的回应力。三,任务型组织可以发挥抑制组织规模膨胀的作用。
10、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主要特征是什么?
非政府组织主要是指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与政府相对应的一种公共组织形式。特点 :第一,正规性。第二,非营利性。第三,民间性。第四,自治性。第五,自愿性。第六,公益性。非政府组织是一种公益性组织,既不是政府组织,也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完全取决于其公益性质,是以服务于社会,公众及组织成员为目的的。
11、什么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共组织在特定环境中以相关人力资源为对象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1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那些内容?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获取,人力资源开发,纪律与惩戒四项基本职能。如果把人力资源管理看做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化流程。则可以看到它是由三个环节组
成的,即公职人员的“入口”管理,“在职”管理和“出口”管理。其中“入口”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职位分类,招募甄选等内容;“在职”管理包括薪酬福利,绩效评估,培训开发,激励惩戒,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出口”管理则是指退休,退职,调出,辞职,辞退,开除等内容。
1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一)人力资源规划
预算准备和人力资源计划;在政府雇员之间划分与分配工作任务;决定工作的价值是多少。(二)人力资源获取
招募,选录,甄补政府雇员。(三)人力资源开发
适应,培训,激励及评估雇员,提高其知识,技能和能力。(四)纪律与惩戒
确保,保证雇员和雇主之间的期望,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建立惩戒途径与雇员申述程序;健康,安全以及雇员宪法权利等。
14、政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内涵? 行政管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广义和狭义的行政管理,狭义的行下管理就是指政府的内部管理;广义的行政管理除了包括政府自身运行中的管理活动,还包括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种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表现为政府的外部职能。所以广义的行政管理概念是指政府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管理。
社会管理:广义的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对包括经济、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活动、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管理;狭义的是指政府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自治、人口发展、婚姻家庭等社会生活、社会服务方面的管理。
15、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规范社会组织或团体,培育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
二、创设完整的社会规制体系,推行社会安全系统工程。
三、实施配套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正。
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育健康的市民社会。
五、调整社会管理招待机构,健全政府社会管理体制。
16、简述公共管理的新兴方法与技术?
指20世纪中后期产生与发展的新兴管理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工程方法、电脑信息技术、PDCA循环技术、ABC重点管理法、复杂性科学方法等具体方法与技术。
17、伦理精神?
伦理精神是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由社会整体所承载的文化心理状态,它对一个社会或一个历史阶段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指导意义,是一种无形的规范,能够发挥把人的社会生活整合成有机性的和谐整体的作用。
18、简述信息社会的特征
一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技术是计算机,其主要功能是代替和增强人的脑力智能。二是电脑的发展带来了信息革命,产生了大量系统化的信息和科学技术知识。三是由信息网和数据库组成的信息公共事业取代了工厂,并成为社会的象征。四是信息社会中的主导生产部门是“智力工业”五是在信息社会中,目标原则成为社会活动中的基本原理,主要的社会体系值为目标六是信息社会以实现时间价值为目标。七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大量地生产知识,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需要八是信息社会是分散会的社会,人们可能在家中生产、学习、办公和娱乐。
19、信息社会会对社会治理产生哪些影响?
一、借助信息技术,如电信、计算机办文和办事、远程会议等,打破了时空限制,公共管理人员可以看到、听到、触觉到以前无法感知的事物,可以完成以前由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三、住处技术打破了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界限。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可逐步实现在适当的时候、把适当的信息提供给适当的管理者,这样就改善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决策支持系统、电子会议系统、远距离控制、分布式工作的统一协调、动态网络计划成为可能。
20、论述电子政务的三种模式? 一是以电子行政为核心的模式。二是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模式。三以电子社会为核心的模式。
21、电子政务是如何推动治理变革的?一是电子政务建设将推动新一轮的政府改革。二是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推动了政府的管理创新。三是电子政务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四是电子政务正在促进公共服务整合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22、论述电子政务技术支持系统的构成?包括电子政务的基础平台,(包括网络体系、资源体系)以及基于基础平台的应用体系。此外还包括保证电子政务安全运行的安全体系和作为电子政务建设依据的标准体系。
23、简述电子政务安全管理的内容 一是办公环境的安全问题。二是内部网络的安全问题。三是对外服务的安全问题。
24、简述绩效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是绩效管理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绩效管理所依据的各项指标应是有效的。三是绩效管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步骤。四是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主要表现在沟通和循环过程上。五是卓越的绩效管理应该对组织的成长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意义。
25、绩效管理活动包括哪些环节 一是绩效计划。二是绩效指标体系建构。三是绩效管理实施。四是绩效评估。五是绩效反馈。六是绩效评估结果应用。
26、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有3E评价法、标杆管理法、平衡计分卡法和360度绩效评估法。
27、公共危机的特征是什么? 一是突发性和紧迫性。二是不确定性。三是危害的易扩散性。
28、公共危机响应包括哪些重要环节 一是接警与初步研判。二是先期处置。三是启动应急预案。四是现场指挥与协调。五是抢险救援。六是扩大应急。七是信息沟通。八是临时恢复。九是应急求援行动结束。十是调查评估。
29、公共危机恢复的内容与过程是什么内容:一是最大限度地限制灾害结果的升级。二是弥合或弥补社会、情感、经济和物理的创伤与损失。三是抓住机遇,进行调整,满足人们对社会、经济、自然和环境的需要。四是减少未来社会所面临的风险。
过程:准备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反思阶段。30、什么是危机的社会动员。是指为成功地预防和应对非战时状态下的危机而有效地调动政府、市场以及其他的非政府部门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活动。
31、什么是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从事工作经历的总称,特别包括其职位变迁、职务变化以及个人通过工作实现理想的发展历程。
32、什么是人力资源培训
指公共组织根据自身需要为提高公共部门生产力及其整体绩效、改善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和素质而实施的知识增进、能力和技能提高以及价值观改造等活动。
33、公共部门中常见的薪酬制度包括哪些?职务薪酬制、职等薪酬制、结构薪酬制、职务级别工资制、技术等级薪酬制、岗位技能薪酬制。
34、什么是薪酬
表面看来,是雇佣关系中受雇用一方所得到的各种形式的金钱回报、有形服务与福利等的总和。而在实质上,薪酬则是一种满足员工内在需求的手段和要素,是用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从个体层面提高工作绩效的途径。
35、什么是人力资源获取?指在人力资源规划与预测的基础上,根据组织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通过各种渠道识别、选取、发掘组织所需人才的过程。它分为广义和狭义,前者是指从组织外部招聘人力资源以及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再配置,即人员的招募、甄选、录用以及公职人员的内部流动等。后者仅指人员的招募、甄选和录用。
36、什么是职位评价:
是公共部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获取活动的另一重要前提,它以定性或定量的方法确定了组织中各职位的相对价值的大小,为人力资源需求、供给、获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标准,规范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获取的程序。
37、什么是工作分析:又称职位分析,是收集、分析、确定化共组织中职位的定位、目标、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关系、绩效标准、任职资格等因素的过程,其主要成果是职位说明书。
38、官僚制组织的技术优势有哪些 一是权力的层级结构保证了决策的可靠性。官僚制组织的层级节制原则保证了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官僚制组织的一个主要优势。二是官僚制组织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39、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过程?
第一步,进行工作分析。第二步,进行工作流程分析。第三步,初步确定绩效评估指标。第四步,修订绩效评估指标。
第五篇:公共管理学
案例讨论3——新到任的张科长
张科长在负责某市农村工作前在部队从事行政工作。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张科长一下子还没有适应过来,在部队里,一切都井井有条,大家各司其职,工作效率也很高,怎么这里的同事们却是闲的时候闲,忙的时候又忙得一团糟呢?
有一次开会,张科长感触颇深:会议时间定在上午8点,张科长准时来到会议室,却发现会议室的门都没有打开,一直等到8点半,秘书科的小王才过来开门,看到张科长一个人在那里等着,小王很奇怪张科长为什么来得这么早,他抱歉地说:“不好意思,会议室的钥匙是由秘书科负责保管,但是科长也没有规定具体由谁负责,今天要开会,科长让我来开门,我也不知道钥匙在哪儿,这不,找了好久才找到。不过您也未的太早了,按以往的情形,不到9点人来不齐呢。”果然,又过了10来分钟,人们才三三两两走进会议室。9点半主任宣布开会,并指定由小李做会议记录,小李有点不高兴,“我又不是秘书科的,为什么让我做记录!”当然,说归说,小李最终还是承担了记录的任务。
会上领导布置新一年的任务,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担负了不该承担的工作,所以争论得很激烈。会议一直开到中午12点还没有完,吃完工作餐后接着开会。看见没争出个什么结果来,主任发话了:“都不要再吵了,在座的各位大多是共产党员,共产党人是不怕吃亏的,多做一点少做一点有什么关系呢!就这么定了,今年各处室的工作就按我们领导班子定的任务来分配”。
散会了,张科长总感到有哪里不对劲,觉得该向主任提提建议,但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他一时半会儿还没有想明白。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