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枢纽规划重点

时间:2019-05-12 17:5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通运输枢纽规划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通运输枢纽规划重点》。

第一篇:交通运输枢纽规划重点

1公路运输枢纽是指具有一定旅客流量、货物流量、车辆流量以及客货信息流量办理旅客和货物的发送、中专、到达、仓储、配送等业务,具有所需的设施和设备的公路运输网络的节点,处于两条以上的干线道路的交汇处,有多个运输站场及其衔接和配套设施。

2(交通)运输枢纽:在两条或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及其他辅助功能的综合性设施。3按照等级将公路运输枢纽分为国际性枢纽、国家级枢纽、区域性枢纽、地域性枢纽。

4公路运输枢纽按运输对象分为公路旅客运输枢纽、公路货物运输枢纽、混合公路运输枢纽。

5交通运输枢纽的主要功能:(1)公路运输枢纽结构优化功能;(2)公路运输网络的衔接功能;(3)城市交通环境改善功能;(4)公路运输产业结构优化功能。

6根据业务功能将公路运输枢纽的站场布局模式分:(1)业务综合式的布局模式;(2)专业分工式的布局模式。7公路运输站场是以设施,场地及配套设备为依托,提供公路运输服务,运输组织,中转换乘,装卸储运,综合物流,辅助服务的场所。8中心地理论的核心内容:中心地的层次研究规模等极中心地之间的分布秩序和空间结构特性,表现为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k个中级中心地好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

9公路运输枢纽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城市结构形态、交通运输条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0公路运输站场的区位环:随着公路运输站场的旅客、货物增长、公路运输站场的规模不断增加,而此时城市中心区的负外部性最强,则公路运输站场的极化和扩张状态在城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的1/2处形成了运输战场的区位环,即在环内区域建设公路运输站场的可能性大。

11公路运输枢纽发展的动力:需求派生性、聚集效应、扩散效应。

12公路运输枢纽等级扩散原理:公路运输站场的扩散过程也称渗漏过程,即公路运输站场向外围地区规模转移而形成多个站场的过程。

13公路运输枢纽的理论发展形态:单站极化形态、多站扩张形态、运输枢纽形态、枢纽群落形态。

14公路运输枢纽空间结构要素:公路运输网络、公路运输节点、公路运输线路、通过节点的交通流量。

15公路运输枢纽空间结构含义:是指公路运输枢纽的空间位置与大小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一定形态而表现出来的空间秩序。

16公路运输枢纽等级体系参数指标:市场比α(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相邻层次的公路运输等级枢纽之间的服务范围之比)、数量比β(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相邻层次的公路运输等级枢纽数量之比)。

17公路运输枢纽空间布局形态:终端式形态、轴线式形态。

18现有政策评价指标应考虑:(1)政策目标的合理性;(2)政策目标与政策体系内容的一致性、协调性;(3)政策体系内容的社会认同程度;(4)政策的效益和费用比;(5)政策存在条件的灵敏度。

19制定场站建设和管理政策,应当遵循的原则:(1)满足市场需求,适应经济发展;(2)有效运用资源,加强运营过程管理;(3)明确站场地位,培育和发展有形运输市场;(4)加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构建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和联运系统。(5)建设物流中心发展物流事业;(6)整合站场资源,发展公司经营强化运营管理;(7)技术创新与改造并重,提高服务水平和放弃;(8)鼓励社会建站,淘汰简易站场。

20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的内涵:(1)主要确定所在区域(全国、全省等)范围内公路运输;(2)网络上的公路运输枢纽的层数,功能位置数量。21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的研究成果有两部分:(1)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方案;(2)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研究。

22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目标:1推动公路运输效率增长、促进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为宗旨,充分体现公路运输行业适应经济发展的能力。2使公路运输与其他的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提高规划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服务水平。3通过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公路运输枢纽的层次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促进公路运输枢纽转变,合理引导公路运输需求。

23公路运输枢纽的布局规划原则:统筹兼顾,满足要求。与公路网规划相配套。以区域为依托,满足生产力布局要求。层级结构明确,网络覆盖全面。

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调查:社会经济调查、交通运输网调查、交通运输枢纽调查。

24运输需求预测的内容:(1)经济社会发展预测;(2)公路客、货运量预测;(3)典型案例。

25公路运输枢纽适站量:是指适宜于进入公路运输枢纽和站场进行站务作业或短时准放储存的货运量和经由站场发送的客运量。

26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基本原则:(1)考虑规划对象在全国综合网络中的地位、(2)引道多层次公路运输网络的形成;(3)适度超前;(4)强调多种运输方式综合协调;(5)发挥公路运输技术经济特点,注重枢纽的合理配置。

27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方案工作思路:(1)确定备选城市;(2)选取规划指标;(3)选取规划方法;(4)确定枢纽布局方案。

28规划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市区非农业人口综合运量,公路运量与反映,城市总体水平和生产力状况的指标。29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原则:适应需求,协调发展;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内外结合,整体统一;拓展思路,力求创新;站场规模适度,宜疏不宜集。

30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工作思路:确定方案设计目标与原则、分析影响站场布局的因素、拟定战场布局方案、方案优化。31单层枢纽布局方法:(1)计算节点重要度;(2)确定枢纽布局规划最佳数量。

32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方案评价指标:(1)适应性指标:a.规模适应度,b.发展余地指数;(2)协调性指标:a.公路运输站场负荷均衡度,b.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度,c.与城市交通协调度;(3)需求性指标:a.建设投资指数,b.环境适应度。

33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模糊关系分析合成原理,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的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分析。

34汽车客运站的组成部分1生产设施(站前广场、站房、发车位、停车场)、2生产辅助设施、3生活服务设施。35客运站站房主体建筑平面:候车厅、售票厅、行包房、行政办公房。布置形式:“一”字形布置、“T”字形布置、“L”字形布置

36公路集装箱货运站的功能:1集装箱及其货物的运输组织与管理2中转换乘功能3装卸储存功能4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功能5通信信息功能6综合服务功能

37集装箱货运站工艺方案:一级站:以龙门起重机装卸工艺为主,以大型叉车或汽车起重机。二级站:推荐以汽车或轮胎起重机装卸为主,辅以叉车。

三、四级站:推荐采用叉车装卸

工艺方案。

38占地面积:一级站:40000~55000㎡;二级站:20000~33000㎡;三级站:13000~20000㎡;一级站:100000㎡左右

39集装箱客运站选址原则:1考虑同港口、码头、铁路货运站联系方便的地理位置,便于与港口集装箱码头或铁路集装箱办理站衔接2靠近交通枢纽或铁路、公路干线和货流量大的地方3接近生产产地和消费地并充分利用公用工程网4避免增加运输环节和货物倒流现象5充分考虑地理环境、道路、桥涵对集装箱及车辆装卸限界的要求6符合环保要求,适应交通运输发展需要7结合城市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力求节约资源8符合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规划,建设要求和物流园区布局。

集装箱堆存期取4~5天,货物平均保管期取3天。

40公路集装箱货运站的规模指标:设计年度集装箱运量、日均最大货物吞吐量,日均最大货物受理量、年箱运量、集装箱堆存量

41零担货物:凡一批货物在3t以下或不满一整车装运时,该批货物就成为零担货物。汽车42零担货运站:是专门经营零担货物运输的汽车站。汽车零担货运站站务特点:1站务作业计划性差2站务工作量繁杂3设备条件要求高4建站条件要求高

43汽车零担货运站的基本作业内容:1承运货物受理2办理托运3开票收据4验货进库5编配货单6货物运输组织7到达货物装卸分拣作业8货物提取或送达

44物流中心的定义: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①主要面向社会服务②物流功能健全③完善的信息网络④辐射范围大⑤少品种、大批量⑥存储、吞吐能力强⑦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

45物流中心是以交通运输枢纽为依托

建立起来的、经营社会物流业务的货物集散场所

46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流通型节点。

47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区别: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功能相似,物流中心辐射范围大,处理对象为大批量、小批次、少品种的商品:配送中心则相反。物流中心上游是工厂,下游是配送中心或批发商:而配送中心上游则是物流中心或工厂,下游是零售店或最终消费者。

48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①集货发货功能②存储功能③分拣功能④加工包装功能⑤配送功能⑥商品展示和贸易功能⑦信息功能⑧增值服务功能

49物流中心的分类:1按功能分类:仓储型物流中心、配送型物流中心、枢纽型物流中心、流通加工型型物流中心。2按服务商品类分类:综合型物流中心、专业型物流中心。3按投资主体分类:自用型物流中心、公用型物流中心。4按服务范围与服务对象分类:国际物流中心、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物流中心。

50物流中心基本作业流程:①进货(订货、接货、验货)②存储③订单处理④拣货⑤出货⑥配送。

第二篇:北京市王府井中心商业区交通规划重点

北京市王府井商业中心区交通规划

1、项目概况

1999年4--5月中规院参加北京市王府井商业中心区交通咨询项目的方案竞赛,于5月27日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中标,进而受王府井地区开发建设办公室的委托继续承担交通组织方案的详细设计工作。本项目属于投标中标方案的深入研究和细化方案。

本次规划研究的范围是由五四大街、东长安街、东单北大街和南、北河沿大街围合而成的区域。总用地1.65平方公里。

2、项目的技术路线

在远期发展的战略构架指导下,围绕国庆节步行街形成为前提,进行系统和局部交通组织方案的设计,方案的设计力争达到以下目标:具备实施的可操作性;与远期规划方案衔接、过渡;促进王府井的繁荣与交通环境改善;实现该地区有机更新。

规划原则:交通组织方案的原则是采取有序的交通组织,合理的停车设施布局,必须的小工程措施,有效的交通政策制定,以及交通行为和交通标志规范化的运用,进行交通组织设计。

3、交通系统组织方案 机动车交通组织

1、过境交通

● 王府井地区南北向区域交通将由2条通道承担,分别为东四南大街—东单北 大街和南、北河沿大街。

● 东单北大街南口禁止各方向机动车左转、南河沿南口只允许由西向东方向的

左转禁止其他方向的左转交通、北河沿大街北口禁止各方向机动车左转。灯 市口禁止各方向的左转。

● 增设灯市口西街西口作为信号灯交叉口,只允许由东向南的左转,禁止由北 向东的左转。调整灯市西口的信号灯配时,缩短南北向的绿灯时间,诱导部 分车辆在此交叉口转向。

2、到达交通

● 到达交通包括上下班交通和购物交通两种,主要通过南北向的校尉胡同和晨 光路与东西向的东安门大街、金鱼胡同、东单三条和霞公府路组织。● 校尉胡同为新拓宽道路,条件比较好路面宽达到16米,机动车双向行驶,在 校尉胡同和金鱼胡同的交叉口增设信号灯控制;● 东单三条也为新拓宽道路,东侧路面宽16米,西侧路面宽14米,机动车双 向行驶。与东单北大街交叉口采取右进右出方式组织、与王府井大街交叉口 只允许车辆进由西向东进入东单三条、禁止车辆由东到西进入王府井大街。● 晨光路作为王府井大街西侧的辅助道路,设置为由南向北的机动车单行道。● 霞公府路路段机动车双行,在与王府井大街相交的东口,禁止机动车车辆由 东向西驶入、允许车辆由西向东驶出并且只允许右转。● 王府井大街南口禁止各方向机动车左转。

3、通行证的发放

上下班交通除了利用平行于王府井大街的晨光路和校尉胡同外,更主要的是通过与王府井大街相连的东西向鱼骨状支路达到单位。王府井大街东侧道路条件较好,大部分单位都可以通过帅府胡同和东单三条到达,可不发通行证;由于王府井步行街部分道路在10月1日前无法打通,通行证的发放主要针对该地区受影响的上下班交通,王府井大街西侧的主要单位要利用大甜水井胡同和大阮府胡同通行,这两条胡同的条件较差,大阮府胡同甚至不能通行机动车辆,而近期又无法拆迁,所以对西侧单位应适当发放通行证,主要发证单位包括百货大楼、经济日报社、机械工业安装公司、好友商场出租办公楼,合计约需发放通行证100--120个。

停车设施规划

现状王府井大街的停车主要靠东安门大街和金鱼胡同的路边停车解决,而地下停车库提供了大量的停车位,利用率却很低。为了保障道路的通行和地下停车设施的利用,取消东安门大街和金鱼胡同两侧的路边机动车停车,停车需求主要利用路外停车设施解决。

机动车停车泊位供应: 地点新东安市场工美大楼东安门停车楼 停放性质地下地下地下 停车泊位(个45088380 地点绿屋百货校尉胡同帅府胡同 停放性质路外路外路外 停车泊位(个203057 总计为1025辆,基本能够满足需求。

对于王府井步行街不定期举行的庆典或集会等活动,属于突发性事件,会造成车辆的剧增。这种情况下可考虑利用东安门大街和金鱼胡同作为临时路边停车,共可提供约300个泊位。

自行车交通组织

王府井地区的自行车交通按性质分为:过境交通、上下班交通和购物交通。对于三种形式的自行车交通全天禁止在王府井大街通行。

● 过境交通主要通过外围道路东单北大街和南河沿大街解决;● 上下班交通通过外围道路和横向的道路解决,主要横向道路有帅府胡同、大 甜水井胡同和大阮府胡同等;● 购物交通以王府井步行街为目的地,主要到达步行街南北入口的停车设施。共提供自行车停车处12个,停车规模为5750个 ● 主要服务于购物交通的为3300个 ● 主要服务于上下班交通为2450个 王府井地区自行车停车处分布及规模

地点利生商店绿屋百货儿童剧院东安门大街新东安星城市场规模***0600地点校尉胡同好友商场工美大厦大阮府胡同霞公府路东方广场规模***00出租车站点设置

设置上客站3处,下客站4处,分别位于东安门大街两侧、金鱼胡同北侧、校尉 胡同、新东安市场后门和北京饭店东侧。每个上客站提供一定长度的出租车等候区域。

上客站对车辆排队长度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减少对其它交通的影响;下客站允许

短时停车下客,禁止停留等客。公共交通

增大运力和提高服务水平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王府井地区设置公交首末站,应结合

规划与建设考虑5-6条线路的首末站用地,并且东西两侧分别布设。鉴于本地区的区位, 土地价格必定很高,可以考虑与建筑结合在一起修建首末站的方式,即满足设置首末站 的功能,又可以减少占用昂贵的土地资源。由于国庆节前尚不完全具备条件设置首末站, 建议今后一定要在规划用地上保留其可能性,每处用地约为2000-2500平方米。

目前,已与王府井步行街东侧的帅府大厦工程进行了磋商,并对其施工方案进行 了修改,计划在大厦的修建中加入公交首末站,规模为1~2条公交线路。但是对王府井

地区而言,尚需要更大规模的公交首末站,应当与以后的建设项目相结合共同考虑。

近期王府井大街公共交通仍维持现状线路的运营,一共有5条线路,分别为103 电车、103快车、104电车、104快车和803,其中在王府井大街内取消架空线杆,采取

双动力电瓶车方式运行。

旅游公交线

考虑到王府井历史文化的特点,旅游公交线以旅游功能为主,交通功能为辅,既 增加步行街的特色、提供观光旅游,又焕发了线路新的生命力。

最终规划的旅游观光线路为,以世都百货为起点,经王府井大街、帅府胡同、校 尉胡同、东单三条,再由王府井大街返回世都百货,全长2.2公里,主要旅游景点为老

舍故居、世都百货、步行街街景、全聚德烤鸭店、协和医院、王府井大教堂等,再结合

王府井发展历史的众多典故和传说,旅游的价值很高。旅游线的形成最好与远期完全步

行街相结合。

4、项目特色和创新(1“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本项目重点研究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围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行人的行为特征出发,充分考虑多种交通方式的特性,合理布置行人、公交、自

行车、出租车、社会车的行车线路,并提供相应的停车、停靠设施,达到道路交通设施

更好的为人服务的目的。(2分方式的系统交通组织方案

按照本地区交通运输的特点和规律,共划分为机动车、公交、出租车、自行车、步行5种典型交通方式,采取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组织设计,即要使每种交通方式的运行合理,又要满足整个系统的组合效益最优。

(3动静态结合

针对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制定车辆行停组织方案。合理解决了自行车停车场的布局、出租车站点的选址和规模、机动车停车库的进出组织、公交站点的设置。尤其是增设公交首末站的方案,是解决王府井地区人流集散的合理模式,已纳入王府井地区总体规划。

(4远期、近期规划与施工的结合

本次规划立足现状,展望未来,提出了由远、近期规划到施工、从设施规划到交通管理措施的一整套完整的方案。规划设计方案指导了施工,同时施工建设对规划设计也进行了反馈,两者相互协调,互为补充,使规划设计的意图能够尽可能的体现在建设中,实现了规划和施工的良好衔接。

附图

图1:系统交通组织图 图 2:机动车交通组织图 6 图 3:步行街北口交通组织图 图 4:东单大街南口交通组织图 7 图 5:通行证发放与土地利用关系图 8

第三篇:交通规划

规划概念是指确定目标和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

出行的定义为从起点到终点的一次移动

对调查区域而言,出行分为内内出行内外出行过境出行三类

小区划分的两个主要问题是确定小区的数目和大小

出行目的分为 工作 上学 自由 业务 回家

揭示喜好和表明喜好两种交通调查方式的区别在于:揭示喜好是用实际行动揭示自己的喜好而表明喜好 是用自己的意识行为表明喜好

狭义的交通 指的是 人和物的空间位置的移动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按通过道路某界面的最大车辆数

OD反推是指使用路段上的实测交通量,反推规划区域内的od交通量。

Z重力模型按约束条件分为无约束中立模型,单约束重力模型 双重力模型

非集计模型出现在1970-1980

随着样本母群数量的增加,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抽样比例可以减小

重力模型 不能用于出行生成预测

劳瑞模型 仅考虑了交通费用对住宅选址的影响,从微观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的土地利用模型

LeBlanc 将Frank=Wolf算法用于解Wordrop平衡,解决了均衡分配的难题

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自行车这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 先增大后减小

交通调查特性 不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

简答题

1、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流程

2、什么是交叉分类法其主要工作是什么

3、非集计模型与集计模型的区别在那里

4、写出LOGIT模型并解释其参数意义

写出标准的平衡分配UE模型及其求解UE模型的算法

计算

考虑两种交通方式的出行,分别是公交车和私家车,其随机效用函数考虑Ubus=3+s Ucar=2,,其中随机误差项s服从[-2.2]上的均匀分布,试求两种出行方式的选择概率 均匀分布的概率函数为F(x)=1/(b-a)并解释概率的意义。

论述

阐述你对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研究技术方法的认识及相关建议

PS:本页内容以及交通规划课件是研究生课程里所上的交通规划课的课件,比复试的内容深了不少。你可以以此作为参考部分,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好好看看,没时间的话就专心看重点和真题就好了。

第四篇:交通工程学重点

2.交通工程学的研究范围:①交通特性分析技术;②交通调查方法;③交通流理论;④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⑤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⑥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⑦交通安全技术;⑧静态交通系统规划;⑨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⑩交通工程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技术。

3.交通工程学科特点:系统性、综合性、动态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

4.“5E”:工程、法规、教育、能源、环境。

5.交通工程学研究领域:①交通流模型;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情况;③减少交通能耗与环境污染的基础理论;④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基础理论;⑤实验交通工程理论与信息技

术;⑥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动力学基础理论。

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①视力; ②视野; ③色感。

2.视野:两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3.路网密度: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地区的总面积之比,一般路网密度越高,路网总的容量、服务能力越大。

4.道路线形:道路线形是指一条道路在平、纵、横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状。传统上分为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线形。

5.交通量: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6.高峰小时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7.高峰小时系数(PHF):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间段的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8.行车速度:行车速度既是道路规划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又是车辆运营效率的一项主要评价指标,对于运输经济、安全、迅速、舒适具有重要意义。

9.行车速度包括:①地点车速 ;②行驶车速 ;③运行车速 ;④行程车速 ;⑤临界车速 ;⑥设计车速。

10.行驶车速:由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的的车速。

11.行程车速: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12.交通密度:交通密度指一条车道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在某一瞬时内单位长度一条车道上的车辆数,又称车流密度。

1.交通调查包括:①交通量调查 ;②车速调查 ;③交通密度调查 ;④行车延误调查 ;⑤通行能力调查 ;⑥起讫点调查(O-D调查)。

2.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是为了获得人、车在城市道路或公路系统的选定点处运动情况的数据,以了解交通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为交通运行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3.延误:延误是指由于交通摩阻与交通管制引起的行驶时间损失。

4.行车延误包括:①固定延误 ;②停车延误 ;③行驶延误 ;④排队延误 ;⑤引道延误。

6.出行:出行指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的出发地点;“讫点”,指一次出行的目的地。

1.排队论:排队论也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是研究“服务”系统因“需求”拥挤而产生等待行列的现象以及合理协调“需求”与“服务”关系的一种数学理论。

2.“排队”:单指等待服务的顾客,不包括正在被服务的顾客。

“排队系统”:不仅包括了等待服务的顾客,也包括了正在被服务的顾客。

3.M/M/1系统:排队等待接受服务的通道只有单独一条,也叫“单通道服务”系统。

4.在相同通道数目条件下,M/M/n系统明显优于n个M/M/1系统。

5.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有中央分隔带,上下行每个方向至少有两个车道,全部立体交叉,完全控制出行的公路。

6.匝道的组成:①匝道与高速公路连接处 ;②匝道车行道 ;③匝道与横交公路连接处。

7.对自行车道路段的服务水平建议使用骑行速度、占用道路面积、交通量负荷与车流状况等

指标。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 ;②现状交通系统调查与分析 ;③城市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④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设计 ;⑤城

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评价 ;⑥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调整与优化 ;⑦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实施计划。

5.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模型:对于交通需求预测,常用“四阶段”模型,即把交通需求预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及交通分配。

6.出行生成:通过对城市社会经济资料的分析,预测各交通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即O-D矩阵中的“行和”与“列和”。

7.出行分布:将各交通小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转换成各交通区之间的O-D分布矩阵。

8.方式划分:确定出行量中各交通方式所占比例,方式划分通常在出行分布结束后进行,也可以在出行生成后、出行分布前进行。

9.交通分配:把各出行方式的O-D矩阵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产生道路交通量或公交线路乘客量。

10.城市货运交通需求预测:城市货运交通需求预测包括城市货物出行总量预测、货物出行产生预测、货物出行吸引预测及货物分布预测四个方面。

11.道路分类:道路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四类。快速路及主干道为交通性道路,次干路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性双重功能,并以交通功能为主,支路一般为生活

性道路,在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内起着广泛的联系作用。

16.衡量城市道路交通服务质量的指标:最主要是路段、交叉口的拥挤程度(即V/C),其次是车速(路段)或延误(交叉口)。

1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评价的原则:①科学性原则 ;②可比性原则 ;③综合性原则 ;④可行性原则。

18.交通规划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要通过成本和效益两方面的核算才能完成。

20.进行公路网规划的意义:①保障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②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及协调发展 ;③节省车辆行驶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公路运输效率 ;④促

进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 ;⑤合理投放和使用公路建设资金 ;⑥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21.公路网规划中的交通需求发展预测包括: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预测、公路交通运输发展预测、公路运输量分布预测及公路交通量分配预测五个方面。

1.交通事故的定义:凡车辆、人员在特定道路通行过程中,由于当事人违反交通法规或依法应该承担责任的行为而造成的人、畜伤亡和车辆损失的交通事件。

2.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分隔带、设交通岛、设行人横道、设防眩设施、设置道路标志、路面标线、交通信号、变向车道、单向交通、建立交通信息系统、视线诱导标志。

1.交通调查的三个目的:①了解所调查城市当前存在的主要交通问题,为交通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②掌握城市交通系统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发生规律及发展规律,为未来交通需求预测提供依据 ;③为建立交通信息数据库提供基础资料。

3.交通标志的三要素:颜色、形状、符号。

4.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线控制”的基本参数:周期长度、绿信比、相位差。

5.“绿波交通”:“绿波交通”就是指车流沿某条干道行进过程中,连续得到一个接一个的绿灯信号,畅通无阻的通过沿途所有交叉口。

6.双向干道定时式信号控制系统一般有三种协调方式:①同步式协调控制 ;②交互式协调控制 ;③连续通告式协调控制。

2.交通工程学的研究范围:①交通特性分析技术;②交通调查方法;③交通流理论;④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⑤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⑥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⑦交通安全技术;⑧静态交通系统规划;⑨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⑩交通工程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技术。

3.交通工程学科特点:系统性、综合性、动态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

4.“5E”:工程、法规、教育、能源、环境。

5.交通工程学研究领域:①交通流模型;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情况;③减少交通能耗与环境污染的基础理论;④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基础理论;⑤实验交通工程理论与信息技

术;⑥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动力学基础理论。

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①视力; ②视野; ③色感。

2.视野:两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3.路网密度: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地区的总面积之比,一般路网密度越高,路网总的容量、服务能力越大。

4.道路线形:道路线形是指一条道路在平、纵、横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状。传统上分为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线形。

5.交通量: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6.高峰小时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7.高峰小时系数(PHF):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间段的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8.行车速度:行车速度既是道路规划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又是车辆运营效率的一项主要评价指标,对于运输经济、安全、迅速、舒适具有重要意义。

9.行车速度包括:①地点车速 ;②行驶车速 ;③运行车速 ;④行程车速 ;⑤临界车速 ;⑥设计车速。

10.行驶车速:由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的的车速。

11.行程车速: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12.交通密度:交通密度指一条车道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在某一瞬时内单位长度一条车道上的车辆数,又称车流密度。

1.交通调查包括:①交通量调查 ;②车速调查 ;③交通密度调查 ;④行车延误调查 ;⑤通行能力调查 ;⑥起讫点调查(O-D调查)。

2.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是为了获得人、车在城市道路或公路系统的选定点处运动情况的数据,以了解交通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为交通运行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3.延误:延误是指由于交通摩阻与交通管制引起的行驶时间损失。

4.行车延误包括:①固定延误 ;②停车延误 ;③行驶延误 ;④排队延误 ;⑤引道延误。

6.出行:出行指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的出发地点;“讫点”,指一次出行的目的地。

1.排队论:排队论也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是研究“服务”系统因“需求”拥挤而产生等待行列的现象以及合理协调“需求”与“服务”关系的一种数学理论。

2.“排队”:单指等待服务的顾客,不包括正在被服务的顾客。

“排队系统”:不仅包括了等待服务的顾客,也包括了正在被服务的顾客。

3.M/M/1系统:排队等待接受服务的通道只有单独一条,也叫“单通道服务”系统。

4.在相同通道数目条件下,M/M/n系统明显优于n个M/M/1系统。

5.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有中央分隔带,上下行每个方向至少有两个车道,全部立体交叉,完全控制出行的公路。

6.匝道的组成:①匝道与高速公路连接处 ;②匝道车行道 ;③匝道与横交公路连接处。

7.对自行车道路段的服务水平建议使用骑行速度、占用道路面积、交通量负荷与车流状况等

指标。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 ;②现状交通系统调查与分析 ;③城市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④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设计 ;⑤城

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评价 ;⑥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调整与优化 ;⑦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实施计划。

5.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模型:对于交通需求预测,常用“四阶段”模型,即把交通需求预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及交通分配。

6.出行生成:通过对城市社会经济资料的分析,预测各交通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即O-D矩阵中的“行和”与“列和”。

7.出行分布:将各交通小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转换成各交通区之间的O-D分布矩阵。

8.方式划分:确定出行量中各交通方式所占比例,方式划分通常在出行分布结束后进行,也可以在出行生成后、出行分布前进行。

9.交通分配:把各出行方式的O-D矩阵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产生道路交通量或公交线路乘客量。

10.城市货运交通需求预测:城市货运交通需求预测包括城市货物出行总量预测、货物出行产生预测、货物出行吸引预测及货物分布预测四个方面。

11.道路分类:道路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四类。快速路及主干道为交通性道路,次干路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性双重功能,并以交通功能为主,支路一般为生活

性道路,在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内起着广泛的联系作用。

16.衡量城市道路交通服务质量的指标:最主要是路段、交叉口的拥挤程度(即V/C),其次是车速(路段)或延误(交叉口)。

1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评价的原则:①科学性原则 ;②可比性原则 ;③综合性原则 ;④可行性原则。

18.交通规划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要通过成本和效益两方面的核算才能完成。

20.进行公路网规划的意义:①保障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②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及协调发展 ;③节省车辆行驶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公路运输效率 ;④促

进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 ;⑤合理投放和使用公路建设资金 ;⑥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21.公路网规划中的交通需求发展预测包括: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预测、公路交通运输发展预测、公路运输量分布预测及公路交通量分配预测五个方面。

1.交通事故的定义:凡车辆、人员在特定道路通行过程中,由于当事人违反交通法规或依法应该承担责任的行为而造成的人、畜伤亡和车辆损失的交通事件。

2.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分隔带、设交通岛、设行人横道、设防眩设施、设置道路标志、路面标线、交通信号、变向车道、单向交通、建立交通信息系统、视线诱导标志。

1.交通调查的三个目的:①了解所调查城市当前存在的主要交通问题,为交通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②掌握城市交通系统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发生规律及发展规律,为未来交通需求预测提供依据 ;③为建立交通信息数据库提供基础资料。

3.交通标志的三要素:颜色、形状、符号。

4.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线控制”的基本参数:周期长度、绿信比、相位差。

5.“绿波交通”:“绿波交通”就是指车流沿某条干道行进过程中,连续得到一个接一个的绿灯信号,畅通无阻的通过沿途所有交叉口。

6.双向干道定时式信号控制系统一般有三种协调方式:①同步式协调控制 ;②交互式协调控制 ;③连续通告式协调控制。

第五篇:交通规划复习

第一章 总论

交通规划定义 交通规划是通过调查、评价、预测与规划等工作,明确一段时间内交通发展目标,部署具体的交通工程实施项目。

交通规划理论的发展 1.局部治理 2.交通需求预测 3.环境保护 交通规划的分类

按规划性质: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专项交通规划

按规划范围:区域交通规划 局部交通规划

按规划年限:长期、中期、短期交通规划

按移动对象:客运、货运交通规划

按交通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的内容

1.交通调查、评估与现状分析 8.行人与自行车交通 2.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9.道路系统 3.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 10.停车系统 4.交通需求预测 11.交通信息化 5.城市交通系统组织 12.近期建设 6.交通枢纽 13.保障设施 7.公共交通系统 交通规划的程序

1.总体设计

2.交通调查与现状分析

3.制定交通发展战略与交通需求预测 4.进行专项交通规划 5.规划的评价与实施

货物流动调查 物流调查是调查货物流动以及物流相关设施的情况。机动车OD调查 机动车OD调查是调查激动车辆的起讫点情况。

断面交通量调查 交通断面调查是调查某一交通断面上的具体交通流情况。土地使用 在城市中,人们对土地的开发与利用

土地使用强度 根据需要选取不同指标:人口密度、单位用地产量、商贸分布指数等 地租模型

地租模型的假设:单一市场条件、线性交通条件、均质用地条件

核心思想:用地的开发价值是其产出效益与运输成本的差值

结论:影响城市用地开发价值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运输成本,越是靠近市中心,土地的开发价值越大,使用强度越大。由市中心到市郊,土地的使用强度由高到低,逐渐降低的开发模式,要求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分布,由市中心向市郊降低——放射状路网。交通需求 土地使用产生的空间移动需求 运输供应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服务 L—T模型

服务模型J:Q为自变量,T保持不变,S随Q而变,成反比关系

需求模型D:S为自变量,L保持不变,Q随s而变,成正比关系

T不变,扩大L,即运输条件不变,发展城市规模,则D线向右平移,交通情况恶化。

L不变,扩大T,即城市规模不变,改善运输条件,则J线向下移,交通情况改善。第二章 交通规划调查

交通调查 包括交通需求调查 交通供应调查 交通运行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的内容 住户特征 个人特征 车辆特征 出行特征(对象是居民住户,包括家庭户和集体户)

城市道路交通调查的内容 路段流量调查 交叉口流量调查 延误调查 车速调查(对象是路段与交叉口内的交通流)

出入境道路交通调查的内容 出入境道路交通量调查 出入境道路出行特征调查(对象是进出境的机动交通流)

公共交通调查的内容 客流调查 乘客出行特征调查(对象是境内公交和轨道交通的乘客)出行 交通实体由起点到讫点移动的全过程

出行的特征 具有出行目的,利用交通工具,使用城市道路

出行的端点 每次出行具有一个起点和一个讫点,统称为出行端点 出行端点=出行次数×2 主导出行方式 出行过程中可能更换交通方式,但由于出行目的不变,作为一次出行,其主要采用的交通方式成为主导出行方式(特点:在时间,距离,费用 中占出行主要部分)出行链 个人一天出行的全部出行行为

基点 一个出行循环的起始点和回归点(包括家庭基点 工作基点 中转基点)小区形心 小区出行端点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

期望线 连接各小区重心的连线,密度表示出行次数

主流倾向线 即综合期望线,若干条相近的期望线合并而成,突出交通的主要流向 出行产生 家庭出行的家庭端及非家庭出行的起点

出行吸引 家庭出行的非家庭端点及非家庭出行的目标点

分隔核查线 用于校验OD调查成果在区域内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用以测定穿越该线的道路断面上的交通量

OD调查信息的编码 分为三个部分,家庭信息 个人信息 出行信息 出行信息包括时间目的方式和起讫点(其中出发时间为整数)

抽样调查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 顺序随机抽样 分类抽样 群体随机抽样

交通分区 理论上要求交通分区具有土地使用性质一致,土地使用强度均匀,出行特征相同的性质

交通分区的原则

1)有一种主要土地使用性质 2)居民出行有一种主要特性

3)分区界线尽量与行政区划线相吻合 4)尽量迁就自然或人工界限

OD调查方法 家庭走访法 表格调查法 电话询问法 混合调查法平均出行时距平均出行时距是反映城市交通便捷性的重要指标

第三章 交通网络分析

关联矩阵 描述线图中点点间的连通情况的矩阵

连通图 若从图的一个顶点经过若干条边总能到达图中的其他任意顶点,则称这个图为连通图

自回路 由一个顶点出发仅经过一条边有回到原顶点 顶点的度数 与某个顶点相关连的边数 图中的基本定理

1)若图有n条边,则图中的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为2n 2)当平面图的顶点数v>=3时,图的顶点数和边数n满足:n<=3(v-2)3)拥有v个顶点的平面图,其边数最多不超过3(v-2)条 最短路径 边长之和最小的那条路径

树 图连通且有v个顶点,若T是图的一个有v个顶点和v-1条边的子图,则T是图一个棵树

最短树 在图G的森林里,由从任意点V0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生成的树,称为G中以V0为根的最短树

合理路径 若路径的后端点标号大于前端点标号,则该路径为合理路径 城市道路网络 连接城市各类用地的骨架,城市各类活动的重要载体 路网的功能结构 交通运输空间供给和公共活动空间供给 功能网络区分依据 交通功能和公共空间功能

网络骨架的特点 行车速度快,车辆多,车道宽,行人少,线形设计满足高速需要,两侧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设施

网络毛细血管的特点 车速较慢,行人较多,车道宽度较窄,车辆两侧多布置生活服务的吸引较多人流的公共场所和停车场地 弹性出行和刚性出行的区分 出行目的

城市道路功能的基本层次 分三级,第一级是交通性道路,第二级是集散性道路,第三级是生活性道路。第一级通过性极强的出入境,过境,长距离交通,两侧严禁开口;第二级通过性和集散性并重,少量开口;第三级集散性极强,以达和离为服务目的 城市道路等级 分四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道路网络布局形态 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道路衔接的原则 次要让主要,低速让高速,生活性让交通性,越级不交叉,适当分离 道路网络拓扑结构 组成道路网络的基本单元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 拓扑抽象方法 原始法 对偶法

单位流率 在网络上的所有起讫点对之间分配一个单位流量,则每条路径上分配到的流量称为该路段的单位流率或流量分配率

线权 等于路段的使用概率乘以上游节点的点权 点权 等于上游路段的线权之和 单位流率的表示

QijLW(i,j)PW(i,j)Qj

第四章 交通需求的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 根据交通系统及其外部相关系统的历史、现状资料及外部相关系统未来规划资料,预测交通系统未来需求

交通需求预测地位 是交通规划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之一,预测结果是否科学和符合实际影响到交通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交通需求预测的内容

a.城市未来各个交通分区的出行量 b.未来各个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 c.城市未来的出行结构 d.城市未来路网上的交通流量

预测目的 为城市制定交通政策,规划交通工程设施及安排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提供定量的分析依据

预测模式 四大板块,四个阶段 四大板块——调查、分析、建模、预测 四个阶段——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交通分配

出行生成预测 利用分区未来的土地使用强度预测未来的出行生成量 出行生成预测的原理 交通分区的出行量是土地使用的函数 出行量生成模型 出行率模型 交叉分类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

家庭类别模型 以家庭为基本单元,按某些特征将家庭分成若干类,依据od调查数据,按家庭类别统计每类家庭的平均出行率,由此推算分区的出行量 分类依据 找出具有相同出行特征的集体

出行分布预测目的 得到未来各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 出行分布预测模型

1)增长系数法

常增长系数法 各区之间的出行量和吸引量增长系数相同

平均增长系数法 两区域之间的出行量与两分区的增长系数相关

福莱特法 两分区之间的出行量与所有相关分区的出行量增长系数相关

底特律法 两分区之间的出行量增长与所有分区的增长有关,这种相关是阻挠性的 福内斯法 当分区的出行发生量增长系数不等于出行吸引量增长系数时 2)重力模型

重力模型的优势 增法没有考虑分区之间的阻抗的影响,当目前出行量为0时无法预测

总量平衡约束

半约束(出行量或分布量依次相等)全约束(出行量和分布量依次相等)分布系数 实用模型 3)机会模型

竞争机会模型 介入机会模型 4)熵模型

方式划分 方式划分是指将两个分区间的出行分布量Tij在各种出行方式中加以分配,以确定各种方式所承担的比例

出行结构 一个城市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所组成的比例数据集合 方式划分的四种方式

1)方式划分与出行生成结合成一个阶段 初始出行分布量按照不同方式统计

2)方式划分为第二阶段 全方式得到现状出行矩阵后,经方式划分形成m个现状出行分布矩阵

3)方式划分与出行分布结合成一个阶段 按照不同方式进行出行分布预测,得到m个未来出行分布矩阵

4)方式划分为第三阶段 经出行分布预测得到一个出行分布矩阵,经过方式划分得到m个未来出行分布矩阵

综合效用 出行方式的综合效用是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及安全、舒适、便捷等特性的函数 交通分配 是指将各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的各条边上去 交通分配法的分类 单一路径/多路径法 容量无/有限制法 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 包括道路网络规划、公共交通规划、货运交通规划、慢行交通规划、停车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的原则 远近分离原则、通达分离原则、快慢分离原则、容量控制原则

城市道路网络的要求 首先应满足人流车流的安全畅通,同时反映出城市的风貌、历史、传统,为地上地下管线工程及其他设施提供空间,并满足日照通风和城市救灾的要求。快速路规划

为快速、大量、长距离汽车交通连续通行设置

1)人口200w以上,距离30km以上的带状城市 2)严格控制沿路的交叉口数量及形式 3)不设非机动车道

4)不设公共设施的出入口 主干路规划

城市道路网络的骨架,连接各区的干线,以交通功能为主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 2)不设置公共建筑的出入口 次干路规划

介于支路与主干路之间车流人流主要交通集散道路

1)宜设置大量交通线路,广泛连接城内各区

2)两侧设置公共建筑的出入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出租车服务站

支路规划 次干路与街坊内部道路的连接线,可设置公交线路

环路规划 穿越市中心的车辆过多时,设置环路,等级不低于主干路 城市出入口道路规划 具有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双重功能 道路网络的基本形态 方格型 放射形 环形放射形 方格型网络特点

1)道路使用均衡 2)不会造成复杂交叉口 3)交通分配较灵活 4)街道严整,有利于建筑物布置

环形放射形特点

1)市中心可达性好,有利于形成吸引力强大的市中心 2)有利于外围市区与郊区相互联系,疏散过境交通 带形道路网特点

以中间的干道为主轴,两侧各有一条辅助干道,以三条路为主要脉络和一些垂直的支路,组成类似方格形的道路网

道路网络规划的内容 道路等级规划 道路红线规划 道路横断面规划 道路交叉口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的总体要求 提高运行效率;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城市安全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内容 根据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和交通特性以及城市公交建设的承受能力,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交通、环境效益,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城市公共交通方式,车辆数,线路网,换乘枢纽和场站设施用地等,使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相互配合,以不同的速度、运载能力、舒适程度和价格服务于乘客的不同需求,形成合理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城市轨道公共交通,城市水上公共交通和城市其他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线网布局规划原则

1)市区线、近角线和远郊线应当紧密结合 2)线路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 3)线路的走向盈余客流的主流向一致

4)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和换乘 5)在市中心规划的共哦国内交通线路网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km/km^2 6)大城市乘客的平均换乘率不应大于1.5,中小城市不应大于1.3 7)公共交通线路的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 8)市区公共汽车和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在8—12km;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线路长度不应大于40min 线网密度 公交线网的长度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

乘客平均换乘系数 出行人次与换乘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

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 公交线路始末站的实地距离和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公交线路重复系数 公交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 公交覆盖率 公交服务覆盖范围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 公交线网规划方法 解优法 证优法 公共交通站场规划原则

1)公交站服务范围以300为半径,覆盖超过50%,以500为半径超过90% 2)同向换乘不超过50m,异向换乘不超过100m,对向设站在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 3)平面及立体交叉口设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4)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出入口50m内设站

5)快速路级主干路双车道设站,不应占用行车道,港湾式至少俩车位 公交的三个速度

行驶速度 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

运送速度 公交运送乘客的速度

运营速度 在线路上来回周转的速度

平均运距 乘客在一个运程中的平均乘行距离

客流量 一定时间内,沿同一方向通过线路上某路段的乘客人数

客流方向不均衡系数 一条线路双向客流量的平均值与最大方向客流值之比

货物流通中心 是运、储、销三位一体的大型货物流通业务地区,包括货车枢纽站,销售市场,仓库和服务设施组成

城市货物流通中心的主要功能

1)将市区运往外省市的部分货物化零为整,成批发往外地

2)将外省市运到本市的部分货物化整为零,分方向分区域发给市区用户

3)将本市发往外地和外地放到本市的部分货物,储存在仓库,按照要求分时间分批发往用户或外地

4)将市内各种商品在这里展销批发 5)接待外省市在本市中转的运货卡车

城市货物流通中心的分类 城市内部的~ 和地区性的~、生产性的和生活性的 城市物流中心的作用

1)减少交通量

2)减少市区仓库和车队占地

3)提高运输、商业和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4)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5)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货物流通中心的规划原则

1)城市内部性的,如果是生产性的,与工业园结合,服务半径3-4km,靠近主干道 2)城市内部性的,如果是生活性的,服务半径2-3km,靠近次干道 3)地区性的,数量不少于2个,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区

综合评价工作流程 明确评价前提 研制评价指标体系 定量各项评价指标 备选方案的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的方法 价值分析法、单纯矩阵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专家调查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下载交通运输枢纽规划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通运输枢纽规划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交通规划任务书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题目济南市系(部)交通与物流工程系专业交通工程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月 日至 月 日共 周指导教师(签字)系 主 任(签字)2010年 12月 1 日......

    邹平县交通规划

    今年以来,县交通运输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健设和谐交通、服务经济发尉这一中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连......

    衡阳交通规划

    本市衡炎、潭衡西、衡邵三条在建...http:// 2008-1-16 湖南城乡规划信息港(衡阳站) 拥有便捷的交通,是衡阳实现富民强市梦想中的重要一环。 按照“极化一点,构筑一圈”的城镇化......

    第二篇 交通规划

    第二篇 交通规划 1、交通规划的定义 2、交通规划的阶段与层次交通规划的定义 (1)规划:确定目标与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 (2)交通规划(Traffic/Transportation Planni......

    交通规划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 OD点对之间,从发生点到吸引点一串连通的路段的有序排列叫 做这一OD点对之间的径路。   期望线:至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

    交通规划学习心得

    通过一个学期对交通运输规划双语课程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包括城市交通规划,空中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步骤,也对中国和美国的交通发展和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也......

    交通规划论文

    当前我国很多一线、二线城市的交通规划管理工作面临着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等问题,而城市道路中出现的大部分问题存在于道路交叉口。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交通规划论文,仅供大家参考......

    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学习重点专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学习重点 1、 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2、 城市道路的分级,及红线宽度的要求 3、 路幅宽度、或道路红线的定义 4、 道路断面的形式 本章考查的重点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