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国以来社会经济对公共交通的影响
建国以来社会经济对公共交通的影响
徐海威 关键词:社会经济 公共交通
要想研究社会经济对公共交通的影响,首先的先了解什么是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的定义:英文:public transportation,一般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而言,公共运输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狭义的公共交通是指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渡轮、索道等交通方式。但无论哪种解释,公共交通都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
我们对比一下现在和建国时的公共交通情况,建国前,中国只有26个城市共2292辆破旧的城市公共汽车、电车,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大连、南京、广州、哈尔滨、长春等大城市。这些汽车主要来自于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非常简陋。而其他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水路和铁路,水路主要是长江航道,并不发达,而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英商在上海至吴淞间修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大陆铁路22600公里。旧中国的铁路,很多是由外国势力为略夺中国资源而修建的,不仅数量少、质量低,而且布局不合理,大部分在沿海地区,西南西北地区几乎没有铁路。由于各条铁路在管理上各自为政,限制了铁路运输能力的发挥。而我国现在,就城市公共交通而言,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多数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偏低。为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环境污染等矛盾,必须树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要按照方便群众、综合衔接、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由轨道交通网络、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组成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同时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
从以上的一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公共交通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供需不平衡的状态,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公共交通还将处于这种压力之下,但就和建国初期来说已经提高了很多,而且运输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快捷化,就社会经济发展来说,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就目前看来,很多地方出现了公共交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公共交通不匹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总体来说,公共交通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反过来促进公共交通的建设,为其提供足够的资金。在改革开放之前,城市最主要的交通是自行车一类的交通工具,而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城市原有的交通网已经无法满足,造成现在各个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
而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强化规划调控。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交通设施、装备水平,提高公共交通舒适性。
(三)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
(四)加大政府投入。
(五)拓宽投资渠道。
(六)保障公交路权优先。七)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切实加强安全监管。
(八)规范公共交通重大决策程序,实行线网规划编制公示制度和运营价格听证制度。
第二篇: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存在大众群体消费观念;网络安全;物流运输;现行税收;技术保障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社会经济影响;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026-02
电子商务是以网络技术为交易平台,实现商品生产、交换为目的一种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业营销模式,人们不再受领域、时间及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就能以非常简单快捷的方式完成繁杂的商业活动。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发布,2014年我国全社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59.4%。其中:在企业自建的电商平台上实现的交易额为8.72万亿元,同比增长65.9%;在为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商品或服务交易的电商平台上实现的交易额为7.01万亿元,同比增长53.8%;在既有第三方又有自营的混营平台上实现的交易额为0.66万亿元,同比增长41.1%。
一、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移动化、普及性发展趋势。电子商务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是通过互联网签署订单后所实现的商品或服务的交易活动。一个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的好坏,要看是否具备电商平台,互联网以及用户数这些基本的要素,电商平台被使用的频率越高、网速越快、用户越多,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也就会越快,而这些正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所必备的因素。
(一)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域和人群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带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20-29岁网购人群作为最主流网购用户,同比增长23.7%,10-20岁网购人群同比增长10.4%,50岁及以上网购人群同比增长33.2%。
(二)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发展
跨境B2C业务的开启,意味着电子商务呈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国电子商务也不例外。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对海外市场的名品,特别是奢侈品的追求,另一方面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受海外市场欢迎,再加上跨境支付平台的不断完善带来方便性,使得中国电子商务大亨们跃跃欲试。2014年天猫、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公司上线跨境B2C业务。据有关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217个国家和地区在阿里巴巴平台上进行交易,跨境电商正在走入中国大众生活,逐渐进入全球化大众消费。据有关数据显示,仅“双十一”天猫当天的交易额达到571亿元。这些数据足以表明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的潜力,电子商务正逐渐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三)电子商务的移动支付功能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将用户与电商平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再加上快速的移动互联网,使得在手机支付上变得更为方便快捷。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14年我国新建4G基站达73.3万个,4G用户达9728万户,这一网络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4G网络。再者,我国有足够多手机用户,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手机上网人数达5.57亿人,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61亿,同比增长19.7%。
二、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电子商务具有普遍性、方便性、整体性、安全性、协调性五方面的特性,正因为具有这些特性,使得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人们消费观念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出现,一是极大降低了消费的门槛,消除了时间地点的限制,使得消费非常简便,冲动消费急剧增加,尤其是女性,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网络购物用户中女性用户约占一半,目前比例占到50.8%。二是人们不再是面对面的、看到实实在在的货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进行挑选,使得可供消费的商品种类大大丰富,电子商务的便捷高效对商户和消费者双方都有很大吸引力,双向促进繁荣发展。三是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更得到人们的消费认可。
(二)电子商务对企业销售方式的影响
电子商务解决了传统商业推销人员满天飞,采购员遍地跑的现象。人们只要通过互联网,可以进入网上浏览、采购各类产品,与商家线上联系,将自己的需求告诉商家,商家利用网络交易平台对货款进行结算。政府还可以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电子招标、政府采购等业务活动,大量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三)电子商务对企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电子商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快捷、方便的购物方式,生产厂商通过网络直接了解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特殊的需要,企业最大可能地去理解消费者;同时,生产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规划出生产计划,这样,企业根据订购量购买生产材料、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按需生产减少了企业库存,尽量实现“零库存”,减少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压力。
(四)电子商务促进了新的服务行业产生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商业、贸易、广告、仓储、物流运输、培训行业等社会经济领域的创新,特别是物流配送水平。2014年我国快递业与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携手共进,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快递正式进入“百亿”时代,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同比增长51.9%,超过美国问鼎世界第一,快递业连续4年保持了年均增幅超过50%的速度。从最近几年在“双十一”这个极为普通的日子出现快递物流公司爆仓的现象也再次证明我国的快递物流的迅速发展。据2014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3.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2014年“双十一”期间,各个快递物流公司快件业务量突破5亿件,同比增长将近50%。
第三篇:东莞社会经济转型对东莞民营企业的影响
引言
作为沿海开放的先行地区,东莞在全国最早承接了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引进了加工制造业;同时,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市场开阔。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莞发展中的“双优势效应”明显减弱。随着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发展,许多地方在承接国际大企业和新兴产业方面走在了东莞前面;东莞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出现瓶颈,成本不断上升,先进制造业的基础薄弱,后发优势今非昔比,东莞陷入了“双边缘化困境”:一方面,所引进的产业仍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为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另一方面,产业成长空间受到挤压,未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尤其在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处于落后地位,在国内生产体系中也处于边缘位置。早在2006年底,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就提出,经济双转型的总体方向,就是要从过去的资源主导型转向自主创新主导型;社会转型的总体方向,则要加快推进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转变。
1.东莞社会经济转型的社会背景和内容
1.1东莞社会经济转型的社会背景
30年前的东莞还是传统农业县,然而身处改革前沿阵地,沐浴改革春风之先,东莞悄然发生变化。从引进“三来一补”,到实现世界制造业名城,30年光阴铸就了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中国经历了30年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型”。
作为沿海开放的先行地区,东莞在全国最早承接了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引进了加工制造业;同时,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市场开阔。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主要由“出口”拉动前进的东莞,开始受制于发展惯性与路径依赖,在创造“东莞发展模式”这个奇迹的同时,也暗藏着由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劳力紧张等问题组合而成的风险与考验。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将东莞当时所面对的发展形势概括为“双边缘化困境”,即所引进的产业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为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本土产业成长空间受挤压,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落后,在国内生产体系中也处于边缘位置。与此同时,由于先发展工业,再推进城市化,工业所依赖的生活、科研、管理环境先天不足,城市功能的完善跟不上工业化的步伐,外来打工人员与户籍人口比例4:1的城市人口状况,也引发了社会治安以及相关管理的严峻挑战。东莞社会经济的转型势在必行。
1.2东莞社会经济转型的内容
早在2006年底,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就提出,经济双转型的总体方向,就是要从过去的资源主导型转向自主创新主导型;社会转型的总体方向,则要加快推进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转变。对此提法,刘志庚曾经进行过详细的阐释,具体是实现“六大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内涵型转变;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经济结构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转变;对外开放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走出去并举转变;产业结构从加工制造环节主导的纺锤型向加工制造与研发服务环节协调发展的哑铃型转变;资源利用从线型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
可以说,东莞新一轮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要求,是在立足东莞现行经济特点,并且在与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城市的比较中,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双转型”体现了以全面创新为先导、体制改革为基础、产业协调为支撑、内外并重为互动的东莞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总体框架。2007年1月召开的东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将“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确定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即推动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社会转变,把东莞打造成现代制造业名城、创新创业热土、宜居生态城市、和谐幸福家园。东莞由此开始了以“转型”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历史,启动了一个谋求真正“脱胎换骨”的科学发展时代,开始在政策调控与市场力量之间寻找发展平衡点与未来空间。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推进“双转型”的过程中,国际金融危机于2008年突袭而来,东莞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弊端和风险表露无遗,东莞镇村级经济与出口企业更是首当其冲。30年来持续两位数增长的东莞GDP于2009年一季度史无前例地负增长2.3%,对外出口下降了25.9%。
在关键时刻,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提出“四个忍得住”:忍得住暂时的阵痛,忍得住暂时速度的放缓,忍得住暂时收入的减少,忍得住社会的非议,确立结构调整优于速度增长的发展理念,化“危”为“机”,全力闯关经济社会“双转型”。2009年底,东莞经济最终冲出了重围,获得了稳步的复苏,GDP同比增长5.3%。2010年,东莞经济全面复苏,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GDP突破4000亿元,增速重返两位数。与此同时,三产结构、引资结构、企业结构、创新结构以及布局结构都借“机”得到了有效的优化。
2.东莞民营企业的现状
自09年以来包括东莞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带等民营经济活跃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中小企业的倒闭潮。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8月初披露的信息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交叉作用下,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1)从事供应链低端加工制造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国际产业链可以分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全球营销三个阶段,附加值呈现两头高、中间低,大体呈U型,俗称“微笑曲线”。通常情况下生产制造阶段创造的附加值占整个产业链附加值不到30%,而在生产阶段的最底端(制造与装配)创造的附加值只占5-10%,甚至更低。当前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中,以低端加工为主,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制造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浙江象山县不到32平方公里的某小镇为30个世界顶级品牌提供加工服务,然而截至2008年6月底,原本的500多家企业倒闭了100多家。
(2)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处境“难堪”。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订单的大幅减少使很多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处境艰难。据统计,温州地区有20%的中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而纺
织、服装、化工和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更是“苦不堪言”。
(3)与中小企业资金融资难,受多角债务牵连。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期难题。政府政策需要更多倾向中小企业。虽然2009年政府投资了4万亿来缓解金融危机,振兴经济。但这4万亿资金并没有太多惠及中小企业。国家中长期贷款增加了很多,但用以解决流动资金问题的短期贷款所占比例不高,即便是短期贷款,其中很多也是投给了大企业。
3.中小企业面临的危机分析
3.1从国际环境分析
中小企业危机的源头,首当其冲是世界经济局势的悲观。受此次金融危机的打击,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在2009年全面进入衰退,无论世界银行还是联合国的IMF的预测都认为:美国、欧元区和本经济均进入负增长区间,今年全球贸易量竟历史性地下降了9%出现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贸易萎缩。另外,摩根士丹利报告还表明,目前,在190个被调查国家中,有50个正在经历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这些不利因素是中小企业根本难以抵挡的。
3.2从国内环境分析
在中国经济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成长”的十字转型路口,“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低价格优势瞬间弱化,一大批资本依赖型、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全方位吃紧,危机四伏。危机的原因更是多方面:市场竞争的压力,让产品价格无法随通货膨胀上升;人民币不断升值对出口企业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能源、原材料涨价;许多企业难以从银行信用社新获信贷或者续借贷款,地下钱庄成了许多中小企业高息求贷的来源,目前,企业“三角债”问题日益严重,一些中小企业资金链其实已经断裂;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综合的宏观政策应对。
3.3从企业自身因素分析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大多集中在加工工业和餐饮服务业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大多数停留在简单模仿的水平,质量难以得到提高。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创新能力弱,许多中小企业基本不具备技术开发能力。产业关联度低,在纵向合作上,即在关联的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合作关系,没有规定统一的技术和质量标准,没有做到共享先进技术和设备;在横向合作上,即在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之间没有进行一定的市场分工,没有在信息、人员培训方面共享当地资源。中小企业在相当大范围内存在低水平过度竞争。
4.东莞社会经济转型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机遇
未来东莞的发展方向,即将东莞大道建设成为总部经济长廊, 东莞市的城市未来发展定位是国际性制造业中心和区域性产业支援服务业中心。
“大环境决定小格局”,因此,在东莞这片土地上作为以消耗资源为代价;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粗放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的制造企业来说,企业必须升级转型,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并转”、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度重化工业“两翼齐飞”。
当然,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制造业产业都具备升级转型的能力,它们会受企业本身的能力(比如财力)和个体的发展方向和对市场营销的定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经营战略。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一些企业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大环境下,毅然选择了“迁徙”,以此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对于企业本身来说,未免是一种悲壮之举,但这又是大势所趋。这是任何一个经济社会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必然的产物。以鞋业制造业为例,纵观世界鞋业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不断变换的过程,世界鞋业生产基地,20世纪上半叶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转移到了意大利,20世纪70年代到了日本韩国,20世纪80年代栖身中国台湾,90年代在中国大陆。而当你仔细审视这个发展脉络,你会发现它与世界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历程何其相似,或许这又赋予了鞋业一层更深的内涵,它代表了整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是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缩影。因此,作为曾经在东莞生存并成长了相当长时间的制鞋业来说,在这样的大势背景下,究竟该往何处去呢?或者说该往何处去才能让企业达到永久生存和长足发展呢?是往中国内陆地区“内移”,还是往其它亚洲发展中国家“外迁”呢?
综观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正以“快速,稳健”地经济增长幅度上升,而“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政策环境,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吃了“定心丸”。如今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鞋业中心,全世界70%以上的鞋子在中国出产,中国的鞋业业已形成四大产业集群,广州东莞产业群、温州台州产业群、泉州晋江产业群、成都重庆产业群,四大产业群环环相扣,串起中国鞋业的黄金链条,奠定中国在世界鞋业中的霸主地位。而这其中的广州东莞产业群则占据整个中国鞋业的半壁江山,东莞在中国乃至世界鞋业的地位不言自明。因此,“总部经济”模式正是未来东莞的发展大势。作为对中国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人文环境等都已驾轻就熟的东莞企业来说,选择往中国内陆地区“内移”,当为明智之首选。正如美国波音公司,其总部在美国,但其零配件却来自世界各地,这是产业转移的范例。东莞的鞋业企业在东莞对鞋产品进行贸易交易,研发和营销,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而将处于产业链条下端的低附加值产业向内地转移,完整地产业键就此生成,而内陆地区纵横交错地高速公路,快速铁路与航空水运形成的“立体交通”与沿海地区有效地实现了交通键接,进而加快了出口“海洋运输“的效率。
因此,东莞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是对制造业企业的一次整体提升,尤其是对于鞋业企业这样的高消耗,低技术含量的制鞋业企业来说。因为内地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及充足的劳动力为他们解决了最为根本的后顾之忧。
因此,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实际上是给了我们制造业企业又一次求得更大发展的时代契机。
5.
第四篇: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情况及应对策略(最终版)
社会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 刘斌
所在院系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
学号 11021340114
任课教师 董礼
2013 5月10日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情况及应对策略
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到现在,中国的政治结构,经济体制和人们在文化领域里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关系中由于产权制度的改革而导致财富的分配方式的变更,并由此引起了人们经济地位和政治权利的变化,本文章主要分析改革开放前后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社会在经济、金融,文化领域的主要状况,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年代,中国得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就产生的问题来说,却不比取得的成绩少。
现今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由于市场化的改革,特别是90年代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大批国有企业的破产,中国出现了一大批资本主义性质的非公有制的私营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创新虽说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于的引入,使得资本主义的弊端在中国出现,特别是阶级关系的复活,下面就首先简单分析可用阶级分析法研究目前社会的原因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并逐一说明改开前后中国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和经济成果对身处在各个阶级的人物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介绍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判断阶级的基本依据是人们占有生产资料的状况及其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生产资料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什么是阶级?列宁下的定义很对:阶级“是这样一些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产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列宁全集》第29卷第382-383页)“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就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因而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列宁全集》第6卷233页)。资产阶级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并据以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无偿占有劳动者剩余劳动。而无产阶级就是没有生产资料,而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被资本剥削的雇佣劳动者。而当前中国早已出现了一个富有者阶层,这阶层最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资产阶级,及私营企业主,他们虽然也有一定的劳动(如管理),但主要不是通过劳动而致富的,而主要是通过雇工剥削、偷税漏税(如1990年——1999年间,私营企业应纳税额为5079.2亿元,实际纳税却仅有642.5亿元,由此可见其偷税漏税现象十分严重),二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追求时尚,向往并拚命向亿万富豪进军,有社会关系、有适于市场经济需求有一技之长的一部分小资产阶级也有望跻身中产阶级。政府要扶植这个阶级的目的是基于市场经济这一政策考量,更基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考量。三是温饱阶级,或称低收入阶层,也可称半弱势阶级。这个阶级不好定义,如单纯地以财产定义,指在农村有房子的农民,在城市中有低收入工作,但没有房产,就是有房产要么是原国企单位分配的,要么是祖产继承,在中国这是一个宠大的阶层,人数在9亿左右。主要依靠体力劳动挣钱,社会上叫农民工,国企下岗再就业工人,企业军转干部,以及做小买卖的,开小店子的,城市中的清洁工,交通协调员及其它临时工等。四是贫困阶级,政府用语是贫困人口,亦称弱势阶级。以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分析,贫困阶级应属于半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另外还有就是一些作家、艺术家等等个体脑力劳动者,他们主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而不是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给社会提供物质产品或精神服务,他们倒真是一个社会阶层,不可避免地要依附于特定的阶层,就看他们的劳动为哪个阶级服务。在毛泽东时代,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就是由国家来统一制定经济各部门的生产计划,这种计划涵盖了所有经济活动的细节,但是随着经济体系的变化,产业类别逐渐增多,相互关系日益复杂,计划的难度呈几何别倍数迅速飙升,二计划的制定者根本无法为经济活动的所有细节提供相应的预测。而企业只是想完成计划,缺乏改善工艺,提高质量,和增强竞争力的动力。而且在农村经济上,为了给工业化积累资本,强行造成工农产品“剪刀差”,使得农民的劳动成果无法获得合理的消费。但也是没办法,但是的中国要想实现工业化,而又不能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靠殖民侵略来进行资本积累,只得暂时牺牲农民的利益。虽然在毛时代在经济领域不存在阶级对立和贫富差距,人的思想大多比较高尚单纯,但是工人阶级并没有掌握社会文化再生产领域。即文艺很少由劳动人民创造并未劳动人民服务,毛泽东也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解决劳动者和管理者分离的问题,投资分配,生产计划,依然是有一个与生产活动相分离的专家管理层来掌握,这些人只是没有私有财产的私人而已,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的一瞬间,却不得不将生产投资,商品交换,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交到专家手里。而这种信托关系是一种现代等级关系,它使劳动者再次把信用让渡给专家和官僚。如果社会主义将公共财产管理权交给某些专家,那这些专家也就是机构投资者便于资产阶级无异。因此工人要摆脱被支配的命运,就必须支配社会文化再生产领域,这也算是社会主义在上层建筑方面革命的不彻底。除了以上不足外,在说一说好的方面和计划经济时代取得的成就。至毛泽东逝世时,中国已由一农业国发展成为从喷气式飞机、运载火箭到工业成套设备和所有农业机械无所不能造的工业大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完成了一百多万公里的公路,两万多公里的铁路(改革开放二十二年所建铁路仅一万多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穿越于群山峻岭和戈壁沙漠,使西南三省、青海、广西、福建、新疆、宁夏、河套平原等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在水利建设方面,完成了主要大江河的治理工作,兴建了五万多座水库。在文教卫生方面,在1978年以前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建立了近千所大专院校、数千所的各类中专及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据《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1994年出版)提供的资料,从1952年到1978年的26年的时间里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达6.5%;而同期世界的增长速度是3%,美国是4.3%,日本是6.7%,英、法、意还低于美国。这就是说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世界同期的2倍多,远远高于美、英、法、意等,与处于高增长期的日本差不多。从主要产品的产量看,50年代初中国都排在世界工业国家的最后面,而到了1978年钢产量就超过了英、法、意,成为继美、苏、日之后的第四位国家;石油由过去有名的“贫油大国”而一跃成为基本上自给的世界“第八产油大国”。其他如:原煤跃居第三位;棉纱产量跃居第一位,发电量跃居第七位,粮食产量跃居第二位,棉花产量跃居第三位等。事实充分说明,从50年代以来的中国的一直是迅速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差距从没有拉大,而是逐渐缩小。除此之外十几年物价没有涨一分,国家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国家有外汇储备,有六百吨的黄金储备,有够八亿老百姓吃三年的战略储备粮。那时的中国既无外债又无内。同时,国民享受着免费住房,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的众多社会福利,过着没有后顾之忧的安定生活。毛泽东时代的党员干部大多数吃苦在前,以身作则,与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人口最多却分歧最少,能做到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文学领域,毛时代是社会风气高尚的十年,以八个样板戏为标志的文艺革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工农兵真正走进了艺术的殿堂,成为了舞台和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的主人,他们和他们的英雄业绩与劳动风采,成为了被讴歌的主题。千百年来,文学艺术领域这块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世袭的领地,史无前例地为工农兵所占领。批判资产阶级及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破除封建迷信,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社会风气良好,新人新事辈出,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一切沉疴痼疾,在那时基本绝迹。
为了克服毛时代计划经济的弊端,邓小平等新一代领导人在继承了前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后开始了新的探索,开启了伟大的改革开放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先是为了长期扭转对农业的欠债,政府大幅提高18种农产品的价格,之后农产品价格几乎年年上涨,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而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获得了充分的释放,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农村收入的增长刺激了农村的消费能力,从而有带动了轻工业的繁荣,国家财政对重工业的投资压缩了,经济资源开始向农业和轻工业倾斜,农村和城市同步繁荣,老百姓确实得到了好处,到了80年代中国经济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最佳状态。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中国内部改革停顿,内部需求严重萎缩;中国遭到西方经济制裁,外部需求严重萎缩;中国经济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危险境地。此刻为了找到启动中国经济的钥匙,就需要解决一资本稀缺问题;二,解决市场空间问题。,解决资本稀缺问题,可以通过改变人民币发行机制来实现,改变人民币发行机制以迅速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朱镕基总理很快就发现了解决人民币发行机制的窍门:建立联系汇率制度以重建人民币发行机制。而解决市场空间的问题就是加入WTO。但是中国在获得国际金融资本的同时,大规模让度了国家经济管理主权、国有资产和国民福利;普通国民遭到了国内外利益集团残酷地剥夺。由于经济政策的前冲特性,到了二零零二年,已经出现了资本过剩和生产过剩的先兆。之后十六大和十七大新经济政策的“稳固工程”,就是持续十年的房地产新政。把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模式为出口导向性,严重依赖外需,期间造成了一些列问题,如房价过高,物价飞涨,泡沫经济过度膨胀。
现在再来探索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影响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1是分配结构扭曲,再就是2结构失衡问题,中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并导致投融资功能丧失,表面上社会资金宽裕,而实际上利率很高、股市低迷、企业破产不断,中国分配结构扭曲包含了两个部分:首先,是国际分配结构扭曲,中国国民福利被大规模地向外进行了横向转移;其次,是国内分配结构扭曲,权力和资本强行将国民福利在内部进行了纵向转移。分配结构的极度扭曲,使得脆弱的社会再生产无法持续下去了,导致了资本不断从生产领域溢出,正常的生产流通濒于瘫痪。国内分配结构扭曲源于2个太高了:1金融成本太高了。中国金融特权在2008年后极度膨胀,民企融资成本直线攀升,已经形成了举世震惊的超高融资成本。金融特权者,依靠金融特权牟取暴利(各种形式的高利贷),除了金融机构外,连大型国企的收入来源都极度依赖变相放贷的收益(可以查阅他们的年报)。金融特权极度膨胀,挤压了民企的利润空间(融资成本普遍翻两番到三番),民企的微薄利润被金融暴利蚕食殆尽。民企老板们别无选择,首先压缩科研,然后压缩规模,尽量挂靠国企,最后送给外资。2生产要素成本太高了。中国主要的生产要素全部被大型国企垄断,中国缺乏反垄断的制度安排,要素价格成为国企向民企牟利的利刃。近十年来,中国生产要素的通货膨胀要比寻常人理解的严重得多,普通民企根本无法应付连番上涨的生产要素价格。几乎所有生产要素价格都在反复上涨,而民企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调整往往严重后置,为了维持生产,他们耗尽了自己的原始积累,他们只能接受金融特权者的残酷压榨,直到榨尽最后一滴血。
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解决分配结构的问题,有两个方法,1是均衡国民税赋。我国高度依赖流转环节的课税。换句话说,我国严重依赖向劳动者课税。相反,我国对资产持有和资本利得几乎没有任何课税。已经背离了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因此必须向资产持有和资本利得课税。2回收非政府机构持有的征税权,我国面临极为严峻的财政金融形势,政府应该将过去让度给国内外利益集团的征税权逐渐收回。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权,必须形成自主调节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渐终止汇率补贴形成的国民福利的横向转移,其次,是人民币利率的定价权,必须遏制实质负利率长期化和扩大化,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和通货膨胀现象,逐渐降低通胀对国民财富的纵向转移。解决经济结构问题,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则中国央行必须承当起稳定资产价格和稳定汇率的职责,这也是各国央行的核心职责。因此,中国央行也必须抓紧行动起来,推出“定向宽松政策”:通过合适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向农业、流通业、生态环保业、新型制造业、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国防科工企业实行“定向宽松货币政策”。既然美联储可以直接购买债券、压低利率、支持金融投机资本;那么,中国央行也可以直接购买股票、参与定向增发、推高股票指数、支持产业资本和产业转型。推出定向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向基金和个人投资者开征资本利得税。资本利得税是分配领域的重要税种,是调节社会财富、防止两极分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应该逐步降低生产领域的税赋比重,同时提高分配领域的税赋比重开征资本利得税符合中国税赋结构的变化趋势。在海外热钱不断进入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开征资本利得税有利于均衡税赋、避免财富流失。由“定向宽松政策”所增发的货币拥有对应的股权资产价值,不会稀释全社会货币购买力,不仅不会产生通胀压力,相反,还会通过增加社会生产能力和产品供给而抑制通胀。总之,“决定货币效应的因素并非货币的数量,而是投放的结构”。
改革开放时代除了经济的成就之外,在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观问题,由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忽略了对青年的道德教育,虽然社会主义的正统价值观是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即利人利己,先人后己,劳动光荣,全新全新为人民服务,但是随着私营经济在中国的全面铺展,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通过文学和影视作品等手段不断对中国各个年龄阶段的人进行灌输,以致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像“拜金主义,金钱万能论,商品拜物教”等腐朽思想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再加上教育部门缺乏在实践过程中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大多只是流于形式,根本不可能触及大多数人的思想深处。邓小平也说过十年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 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有了这个传统,我们就能抗住腐败现象,老干部就能管好他们的子弟。我们经过冷静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这是邓小平同志会见乌干达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时谈话的一部分)因此,现在社会上的各种舆论工具,无论是网络,报刊,还是影视大都是宣传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甚至不少文艺影视作品都是潜移默化的定向性的对人们的思想进行灌输,如刻意的美化旧社会的地主和资本家,丑化工农群众,甚至有意的让人们认为资产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是合理的,并把这种生活塑造成人们应该追求的目标。然而西方资本主义竞争文化,本质是兽性社会的丛林法则,社会越发展,手段越先进,竞争就越惨烈,越没有人性。弱肉强食的竞争法则本身就是在激发兽性而淹没人性,从宏观上把人类推向兽性化发展道路,根本无法形成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法则。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感官文化,又从微观个体上把人变成单纯追求感官享受的低等动物,摧毁了一切高尚的情感和精神追求,越来越远离人类本质。人在本质上是追求崇高精神的社会动物,生命的本质是一个精神现象,而不是单纯的物质现象。把幸福归结为感官享受的结果,就是把个体的人变成没有人性的野兽,越来越多的盲目杀人案就是典型。因此要想解决以上在意识形态出现的问题,就必须在全社会掀起一场思想教育革命,用社会主义大公无私的价值观和取代资本主义自私自利的扭曲价值观,东方文化取代西方文化主导地位,总书记也说,“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改善社会文明风貌。”(习近平五四青年节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总之现在社会的道德意识话滑坡的很厉害,人类到了必须要改造思想,提高意识层次的地步了。
第五篇:双十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因素浅析
双十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因素浅析
冲击300亿
淘宝系计划在今年的“双十一”冲击更高的销售额。《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淘宝系内部已经制定了今年“双十一”的销售目标:淘宝网和天猫在11月11日当天实现300亿元的销售额,并将挑战450亿元的极限目标。对于这一消息,阿里巴巴方面没有证实,亦未否认,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不谈销售目标”。
淘宝系2011年“双十一”销售额达到53亿元,2012年“双十一”销售额为191亿元,同比增长260%。对于传言中的“300亿元”目标,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并非不能实现,如果按照100%的增长率计算,淘宝系今年“双十一”的销售额将达到令人咋舌的382亿元。
业内认为,在阿里巴巴赴港IPO受挫之际,作为目前集团最具吸金实力的资产,淘宝系今年“双十一”的表现至关重要——将影响到马云能否成功打一场IPO反击战。
双11恰逢APEC 北京物流会后或爆仓
不同于往年,今年双十一促销恰逢APEC会议召开。由于APEC会议涉及到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措施,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对快递车能否及时送达的担忧。中新网IT频道了解到,在11月2日-15日,京东在北京地区的极速达配送服务将暂停,11月16日恢复。顺丰速运在官网上发布公告称,11月6日-16日北京市区以及天津、石家庄、济南地区陆运、航空渠道的即日达停止收件。圆通官网发布公告称11月1日-11月16日期间进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快件时效将有所延误。圆通快递人员也告诉中新网IT频道,因为APEC会议限行政策,双十一送达时间可能会有延长。
阿里抢注“双十一”商标引口水战 京东改“11 11”
正如单仁所言,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已经不再是天猫专属。阿里抢注“双十一”商标,发函要求媒体刊发其他电商促销广告时禁止使用“双十一”字样。此举立即引发了京东苏宁不满。京东指阿里“借法律之名,行垄断之实”,苏宁也称“法律合规手段不义”。虽然不满,但还是不得不将“双十一”字样抹去,京东改为“11 11”。
阿里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1月11日零时,天猫、淘宝“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开场,55秒后,活动通过支付宝交易额便突破1亿元;6分7秒,交易额突破10亿元;24点,交易额达到350.19亿。截止当天20点30分,有14个店铺交易额破亿元。
对于明年的“双十一”,荆林波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原因有二:首先,中国的网络购物还有发展的潜力;其次,即使是理性购物的美国,仍然有类似的购物节。他指出,电商单日销售额何时出现最高点,现在还无法判断,还要等到中国网民普及率达到80%左右,消费需求日益成熟之后。但他同时提醒,要再创新高还取决于电商要不断提高它们的服务水平,保持良好的服务品质,让消费者真正体会到网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