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血和成绩铺就的“一级”之路
心血和成绩铺就的“一级”之路
国家园林一级施工企业资质,这是我国对于园林建设企业的最高资质,是多少园林企业梦寐以求的资格与荣耀,是多少园林人不懈奋斗的目标。2008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第104号公告,公布的最新一批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企业名单,名单中,宁波市鄞州园林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赫然在目!这是鄞州企业首次登上国家城市园林绿化顶级企业行列,标志着鄞州园林向“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骄人成绩,取之不易!
对于宁波市鄞州园林市政有限公司,可能很多宁波人,甚至鄞州人都不了解。但只要到过鄞州的人,相信都会被鄞州公园芳草萋萋、烟波钓徒的秀丽景色折服,也会为鄞州大道旁、区政府前、高教园区内郁郁葱葱的大片绿地赞叹不已。住在鄞州新城区的人们,一定有过漫步在剑桥公园或者前河路河畔景观带的经历,那里的小桥留水,亭台楼榭,无不透露着鄞州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与自然的和谐,感受着“城在绿中,水在城中”城市美景。当然,这样的地方还有不少,难以一一列举。但在这些园林风景的背后,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鄞州园林。
一个转制只有四年的公司,却能够挤身国家园林一级企业,这其中经历的风雨坎坷,艰辛磨难,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难以理解的。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四年前的九月——
在鄞州区城管局的一个办公室里,一个中年男子来回踱步着。在他的紧皱的眉宇间,透露出复杂的心情,紧张、兴奋、焦虑、激动„„猛然间,他似乎下定了决心,抓起放在桌上的笔,在一份文件上坚定而有力地签上了名字。他,就是现在的鄞州园林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兆峰先生,这份文件是他辞去鄞州中心区城管局市政管理处处长的辞职报告。对于一个从政二十多年的人来说,正当他处于事业的巅峰时期,要辞去公职下海,重新开创事业,那是要下何等的决心,需要何等的毅力!
追溯鄞州园林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的历史,他成立于2001年,前身为鄞州中心区管委会下属的一家直属国有企业,2003年5月划归鄞州区城市管理局管理,2004年按政策要求进行改制,改制时还是一家只有二级园林资质的小企业,当时市场前景不明确,人员关系复杂,谁也不愿意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作为
市政管理处处长同时也是公司的创办人,只有他对公司的感情最深。他深知,只有他,能够带领这个成立才三年,尚处襁褓之中的婴儿走出改制的困境,才能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只有他,才会摒弃世俗的观念,为鄞州园林闯出一条“不寻常”的发展路子。
下海四年来,他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也没有在家好好地吃过一顿团圆饭。大清早,别人还在美梦中,他已经到过每个在建工地巡查回来,等工程负责人上班后马上落实工作;深夜了,他还在办公室冥思苦想,规划公司的发展,策划公司规范化内部管理的思路。有时甚至陪着经营部做标书到凌晨,检查标书质量,保证第二天的投标能万无一失。他自己不仅如此,对下属的工作也是要求甚严。公司现在的员工除了后勤人员,其他员工都是他自己亲自面试,一一挑选过来的。他要求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有日、周、月工作计划,和明确完成工作的时间,未完成要剖析原因在会上汇报,还要进一步提出整改和补纠的措施。在工程上,他提出了“诚信、品质、服务”的工作理念,要求干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要求工程人员要懂得换位思考,想业主所想、急业主所急。在他严格的工作要求下,公司所有的员工都养成了一种自觉、尽责、主动、进取的工作态度,难怪员工们在背后说,平时的董事长如朋友,一碰到工作马上色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创业精神的感召下,凭着他敢闯敢试、善谋善断的经营能力,和鄞州园林人视公司如家、视工作为已任的敬业精神,公司的业绩蓬勃兴起,企业迅速壮大。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绿化工程上先后承建了永泰公园、剑桥公园、鄞州公园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化;承建了滨海投资创业中心、望春工业园区等一批有影响的市级绿化重点工程;同时承建了鄞县大道、鄞州二道、杭甬高速公路、鄞州中心区前河路等道路绿化带景观工程,以及东钱湖高钱生态村、翔鹰工业园别墅休闲区、广博丽园村等一批居住区园林绿化市政工程。几年来,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和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养护工程上目前公司已承养了鄞州区城管局、江东区城管理局、海曙区城管局、镇海城管局、北仑城管理局、南高教园区、投资创业中心、钟公庙街道等8家业主单位,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的养护绿地和190公里的城区河道及甬新河保洁任务,并在高教园区、龙观、慈溪等地建有400多亩的苗木基地,成为宁波市园林行业的后起之秀,为实现“建设绿色家园,共
创生态鄞州”的重大使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养护行业领域里已创出了一条具有鄞州园林特色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蓝海之路。
荣誉属于勤于奋斗的鄞州园林人。公司在取得较好业绩的同时,也得到了行业界的高度肯定。公司从改制以来先后获得了 “市园林式单位”“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以及“宁波市行道绿化养护甬城杯优胜单位”、多项“市绿地养护示范点”、“市园林绿化茶花杯工程优质奖”和“宁波市 “茶花杯” 园林绿化优质奖”等多项殊荣;由公司承建的“剑桥公园”、“鄞州公园”双双获得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奖银奖。2005年3月,公司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为企业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07年公司还被评为区先进建筑企业称号、“守合同、重信用”AAA级资质等级和区级文明单位,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竟争力。
在抓好业务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公司着重在提高员工素质、强化队伍建设、深化规范管理、创新管理机制、提升企业品牌等文化方面加强建设,推进公司综合实力的提升。07年底公司深入高校,选拔专业对口、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作为公司技术和管理的后备力量加以引导培养。08年,公司相继引进多名高端管理人才充实团队力量、提升团队整体素质。07年初,在成立党支部的前提下,成立了工会和共青团,各组织积极开展学习、交流、演讲、参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在与员工的和谐建设中,07年起公司推出了体检、疗休养、车贴等优越的福利待遇,还推出了员工监督经理履职、管理制度共同协商等方式鼓励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增强了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公司在抓好团队建设的同时还加强内部管理。从07年的帐表管理到08年的“查问题抓整改”活动,不断推陈出新,提出新的管理课题,推进和深化了规范管理,提升了公司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今年8月,公司在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下作出了管理机制创新的重大决策,将现有的鄞州园林分设为三家二级公司,提高了公司专业化、精细化和集约化的水平,加快了集团化的进程。07年公司还成功地创办了〈公司简报〉和〈养护简报〉,完成了网站建设、制作了公司宣传片、举办了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加强了企业文化载体建设,多角度地宣传了公司的发展动态,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
企业在成绩和荣誉中,仍不忘饮水思源,履行社会责任。07年8月,公司
和员工共同捐款5.61万元,结对资助100个鄞州区贫困学子。今年5月,董事长在闻讯四川汶川大地震消息,不顾及公司紧张资金,第一时间决定向鄞州区慈善总会捐赠了10万现金。另悉,董事长代表公司向咸祥南山村新农村建设捐款20万。
在获得“一级”资质的今天,我们试图通过对过去发展历程中每一重要节点的分析、总结来梳理脉络,整理思绪,我们更希望以此为鉴,研判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轨迹,谱写新的篇章。在公司竞争力提升的今天,我们要整合过去人才素质、资产结构、工程品牌、社会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在资源优势,以设计院、花博园相关联产业作为支撑,以园林养护的基础产业作为支撑,下步要克艰攻难、练好内功、树立品牌、勇立行业潮头。在充满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的今天,我们更应立足产业、稳固基础、抓住契机、拓展领域、扩大成果、提升战略。尽管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频显成效的今天,我们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一级”企业作为开端和平台,提高经营业绩,提升综合竞争实力,重点要创出一条具有鄞州园林特色蓝海之路。
第二篇:反思——铺就教师成长之路
反思——铺就教师成长之路
海石湾幼儿园 鞠桂娟
内容摘要: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只有提高反思能力,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须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常反思,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关键词:反思 成长 智慧 失败 再教设计 取长补短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可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幼互动机制及幼儿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反思,我归纳了如下几点:
一、反思成功 精益求精
教师在教学之前会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花费大量的心思,作好充分的准备,但在课堂上,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和不断深入,师幼互动引起情感的交融与共鸣,往往会突发奇想,突然产生一些灵感.智慧火花会突然闪现,有时你也并且运用这突如其来的想法或灵感,创造出与你预先的教学设计完全不同的教学策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若不及时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果将这些灵感及时记录下来,它们就象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再融入自己的感受、思考,将它们串连起来,那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记得去年听上海学科带头人吴佳瑛老师的讲座,从她的成长经历,我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绝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她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勤于反思,年轻时的她常常录下自己的教学活动,课后回放、揣摩,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回应策略,提升教学机智;园长要求老师一周写一页反思,她却写了满满几页教学的得与失;她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认真记录、整理、揣摩。很多人问她成功的经验,她说除了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多看、多问外,还要学会反思,她每次活动过后都会翻看记录、思考材料和教育方法的调整。
二、反思失败 日臻完善
一个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处理,一种处理不当的教学方法、一种比较沉闷的课堂氛围、一种对幼儿学习创造积极性的一次挫伤、一种期待精彩而现实糟糕的一个教学设计、一种课堂中始料未及的失误败笔都会使我们的教学发挥失常,留下遗憾。教学中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如果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地反思、探究和剖析,可以帮助你查找根源、寻求对策、总结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日臻完善。
记得我曾经设计一节音乐活动《红旗飘飘》,是培养孩子热爱祖
国,热爱国旗的情感,重点学唱歌曲“国旗多美丽”。当时为了使幼儿更直观的体会国旗,我做了多媒体课件,把各国国旗、国旗的知识、升国旗视频、歌曲国旗多美丽视频等全融入其中,这节“完美”的活动上下来,却不尽人意,由于前面的引题和大量的课件占用了很多时间,反而重点的歌曲学唱部分只有很少的时间进行,最后教学目标没有达成。这节设计精彩而实际糟糕的教学活动让我深受打击,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我感觉到一节好的教学活动不在准备的多花哨,而应立足基本目标,立足幼儿,围绕目标去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对失败活动的反思对我以后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上有很大的帮助。
三、反思疑点 尽善尽美
学习知识时,“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疑惑可能来自于教材的编写方面,也可能是来自某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可能是来自课堂上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可能是来自一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设计。如科学活动《有趣的弹力》,很多物体都有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形变,所以会有弹力,如拉动橡皮筋、拍皮球等,但是我发现玻璃球扔到地上也会弹起来,这怎么跟孩子解释呢?带着这个质疑,我查阅大量资料并请教了高中物理老师,终于弄明白:弹力受形状、密度、形变等很多因素决定,有形变就会有弹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形变都有弹性,如把泥巴摔在地上发生了形变,但却不会弹起来。玻璃球掉到地板上是因为地板发生了形变,产生弹力把玻璃球弹了起来,当然这个形变很小,我们看不到。了解了这些知识,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不再刻意回避玻璃球,虽然不用和孩子们说得那么深
奥,也能有个合理的说辞了。可见教师追问疑惑,透彻全面地把握教学内容,更能有效促进教学。
四、反思再教设计 得心应手
再教设计也是写教学反思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教后记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都知道“思”的最终目的是“改”,一次活动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如我园王薇老师的数学活动《数字宝宝》,活动上完后,无论从活动的设计环节、教师的教法、教态、教师课堂的回应、对幼儿的引导等,都体现了教师过硬的基本功,老师们都说她成功的演绎了名师活动。而她及时进行了整理总结,在肯定优点的同时,精益求精,认真查找不足,认为数字画部分贴近幼儿生活欠缺,有难度,使幼儿创作数字画上有一定困难。于是她静下心来通过网络查找数字画,创作数字画,写出再教设计,使她的这节活动在第二次教学中更上一个台阶,得到了所有听课教师的赞誉。
五、反思教学研讨 取长补短
反思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它需要群体的支持。和同事进行对话,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而且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往往会激起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激发自己更多的创意和思路。全面提
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所长。在教学研讨活动中,如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教学之后.想一想别人的教学是怎样突破难点、是怎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或者可向别人请教自己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看看他们在教学中是如何处理的等等。可以从听他人的教学活动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对比反思,取长补短。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可以在学中教、教中思、思中改;反思还可以让人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一个教师来说,其专业成长的历程就是不断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常性反思可以获得熟练的教学技能,从而获得专业教师所独有的专业智慧,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成长=经验+反思,老师们,常反思,写反思,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早期教育》2011年第三期 【2】 《幼儿教育》2010年第六期 【3】 《上海托幼》2011年第四期 【4】 《幼儿教育导读》2011年11月下
第三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铺就希望之路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铺就希望之路
一、内引外联 畅通就业发展“主渠道”
依靠自身优势,联合省内院校、企业办学,是县职教中心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尝试。多年来,县职教中心学校坚持内引外联的办学思路,立足优势,面向市场,不仅畅通了“进口”渠道,也为扩大学生升学、就业联通了“出口”渠道,使学生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现。
县职教中心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常规专业设置,积极探索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企业联姻办学的路子。他们先后与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和省职业学院联合办学,将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专业加入到两校牵头的现代农业教育和畜牧兽医职业教育职教集团,实现了中高职贯通培养。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与大专院校师资优势得到最佳结合,凸现了联合办学的优势。同时,该校还因地制宜的设置专业和举办各种类型的中短期培训,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急用人才。近年来,职教中心先后与苏州苏尔特公司、苏州东山钣金有限公司、宁波光圣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庆华拓数码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开展合作办学,开设了电工电子、焊接、汽车运用与维修、电脑美术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电算会计等10多个专业,为用人单位培养了大批合格实用人才。
此外,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为中粮、国能发电、飞鹤、元盛等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并吸纳社会资金400万元,建成设施完善的汽车修理专业实训基地。
内引外联合作办学的模式既稳固和扩大了职教中心生源,也拓宽了毕业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渠道。目前,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机电电子、艺术幼师等多个专业及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电视大学等各类中短期培训,现在籍学生达3276人。
二、抢抓机遇 打造职业教育的“硬实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本,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可以实现“人人共享出彩机会,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几年来,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积极发展职能作用,通过技能培训、咨询服务、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铺就了一条希望之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目标、途径和任务。随后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实行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后,又实行了免学费政策。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依托自身优势,借力国家的优惠政策,强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职业教育的“硬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训室里各类标本、仪器非常的齐全,这个专业共分为微生物实验室、解剖生理实验室、饲料分析实验室,总投资达到了130多万元,现在龙江县从事畜牧疾病防治工作的人员有90%以上是出自于这里,可以说为龙江县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这个在全省同类学校中最先进的标准化实验室,是由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建设的,几年来,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共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建设了6300平方米综合大楼,更新了一大批教学设备,使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
职业教育政策有了重大突破,国家统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促进职业教育实现跨跃式发展的同时,我县也将职业教育改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政府八项改革之一。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各级领导多次深入职业学校,现场办公,研究解决职业教育事宜,明确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此外,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教育部与黑龙江省政府启动“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试验区”的有利契机,依托“试点县”建设,县政府为职业学校投资812万元,对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楼及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修缮。使校园占地面积增加到75300平方米。修建了校园围墙、工艺围栏,校园绿化20000平方米,使整个校园更规整,更美观。这些投入,使职教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办学综合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三、延伸服务触角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首要职能就是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牢牢把握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这一理念,切实抓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所需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把面向农村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定位。围绕这一定位,学校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服务与推广、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在校办产业发展中,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通过“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之路,依托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发挥学校在传承和打造龙江地域文化中的作用,成立了“龙江县华瀚剪纸有限公司”。公司首推的“龙江十八怪”文化剪纸产品,深受剪纸文化爱好者欢迎。同时,还依托现代农艺专业,创立格润食用菌有限公司,建立起示范培训、企农合作、产品升级、品牌营销的完整食用菌产业链条,辐射农户450户,年经济规模达到1200万元。我县是农业大县、畜牧大县,也是人口大县,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和人员再培训再就业成为了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点课题,几年来,县职教中心学校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建立了以职教中心学校为龙头的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职教中心学校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承担着培训师资、培养技术骨干等任务。利用农闲季节,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乡镇、村屯,广泛开展送技术下乡、“科技大蓬车”活动,进行科技讲座和技能培训。开展玉米、水稻、蔬菜、养牛、养猪等实用技术培训。学校的为农服务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肯定。
第四篇:强化党建提高素质铺就为民服务之路
强化党建提高素质铺就为民服务之路
——记晴隆县莲城镇光辉村党总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光辉村位于晴隆县莲城镇东南部,距县城6公里左右,与光照、鸡场、沙子、三个乡镇边界相邻,辖16个村民组,现有农户789户3418人,居住有苗、汉、黎、彝等民族。光辉村设党总支一个,下设党支部二个,共有党员70人,其中预备党员3名,女党员5名。近年来,光辉村党总支在上级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念,以“强党建、提素质、服务群众”为目标,紧紧围绕“党建立村、民主管村、产业富村、依法治村、和谐兴村”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农民群众创先务实,奋勇争优,全村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文明和谐、安居乐业的景象。
完善组织建设,促进党建发展
光辉村党总支始终注重自身建设,为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党总支抓住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大力抓好组织建设和办公设备配备,充分发挥党总支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协调资金4万余元维修村级办公活动场所两层450㎡,配备了多功能服务活动室设备,健全完善了村内各项工作制度,重新布置了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办公室,努力争创县级党建示范点。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党总支积极协调争取到资金5万元新建80平方米村级卫生室一栋,卫生
室达到现代甲级村卫生室标准,防御保障一体化,村民病史档案保存完整,村民小病不出村,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自从卫生室建成使用以后,看病方便多了,不在为一个小病而花费近三个小时的时间进城去看。”家住在光辉七组的村民吴有权深有感概地说。同时党总支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班子成员联系村民组等工作,把村内“五老”人员、离退休老干部、村民组长、包村干部分工到全村16组开展工作,使党建工作步入健康和谐的发展轨道。“虽然年纪大了,身体还硬朗,一天感觉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现在参加到村组工作管理中来,感觉又一次回到了以前,人也年轻了不少。”光辉村四组组长李胜益老人、六组组长赵立高老人这样说到,两位老人均是寨里面的元老,已近70岁高龄。
强化队伍建设,促进素质提升
光辉村党总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坚持开展以党课教育、远程教育、学习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学习活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员干部自我素质,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为不断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政治素质,党总支严格按照党员发展审批程序,围绕党员的发展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提高党员同志的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每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人以上,发展党员5名以上,保证了党总支的整体活力和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党总支大力开展双向培养工作,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近年来,党总支培养发展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致富能手成为中共党员为15名,培养为后备干部5名。同时党总支积极带头定点定向开展帮扶工作,对困难群众李胜明等4户困难家庭给予技术指导、生产扶持、资金帮扶,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党总支坚持每天2名党员干部活动室值班制度和每周日集中到镇政府驻地上班制度,通过集中处理群众来办接访,总结一周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提高村支两委干部素质,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
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管理规范
光辉村党总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创新“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围绕经济发展抓党建,把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健全完善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党总支工作的规范化,助推村经济发展,让全村群众在发展中感受党的温暖。一是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员干部包组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轮值班制度等各项制度,形成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党总支工作的规范化。二是结合光辉村实际情况,坚持村民大会议事、村民代表议事、党务村务公开等制度,增强村支两委工作的透明度,对关系到村内发展的事项,坚持听取党员、村组干部、群众代表的意见,充分调动全村村民参与到民主监督管理的积极性,逐渐形成村集体事项规范管理的良好氛围,进而增强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落实民心工程,促进和谐发展
群众看党员干部好不好,不在听他们怎么说,关键看他们怎么做,做的一切都在群众眼里。光辉村党总支密切联系群众,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摆到党总支工作日程,充分发挥出民心工程的作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沼气池建设110余口,改厕工程50余户,完成烟水工程小水窖300余口,实现烟水灌化工程2500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二是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党总支积极协调一事一议国家财政辅助政策资金实施村组公路硬化1.95公里,实现全村危房改造35户。协调国家以工代赈资金75万元实施光辉村南山组整体搬迁改造工程,使该组水、电、路、住房得到了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三是完善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机制。通过党总支的的大力宣传,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养老保险参合率达80%以上,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通过对全村群众摸底调查,根据“应保尽保、应退则退”的原则,2012光辉村调整取消低保待遇65户112人,确定应保对象430户834人,有效地促进了全村和谐发展。四是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党总支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广大青少年儿童和社会群体自觉遵纪守法,实现全村“无辍学、无犯罪、无不孝子女”,极大地增强全村群众的安全感,为全村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近几年来,村内交通方便了,治安也好了,我们平时就到处串门、走亲戚,不再像以前路不方便一直都在家坐着。”老党员周开喜同志高兴地说到。
凝聚发展合力,促进工作实效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光辉村党总支把经济发展作为党建工作成效的标尺,把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确保党建工作出实效。一是农业、畜牧业稳步发展。光辉村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全村粮食种植面积约为1500亩,饲养大牲畜230余头。二是依托地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全村共种植橙、梨、核桃等经果林600余亩,实现年收入350万元。三是结合国家对烤烟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烤烟种植。全村烤烟种植面积达960亩,超出了年初烤烟计划任务近100亩,可实现收入300余万元,实现全村人均纯收入2600元。全村在烤烟涌现出双万元以上的家庭收入达50余户,5万元以上10余户,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奔跑跨越的目标。村民刘祚伦高兴地说:“自从种植烤烟以来,有国家政策和烟草部门的扶助,收入比往几年翻了一番,我准备在明年再扩大种植规模。”四是加大人才培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党总支通过积极协调农业、扶贫等部门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技能培训,把全村青壮年培养成为有技术有特长的人,实现人均一技,同时加大对外务工人员的输出,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改善民生提供了保障。全村年均外出务工人员达200余人,累计增加收入400余万元。
(晴隆县委组织部陈晋)
第五篇:“振兴”铺就乡村“长兴”之路
用“振兴”铺就乡村“长兴”之路
党的十九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对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当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成长较快,农民转产就业、转移就业空间持续增加,农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农村和农业优先发展、城镇与乡村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是其中重要之义。
乡村振兴不是一条单维的发展路线图,它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生产生活方式等众多领域。乡村振兴也并非GDP牵扯和南辕北辙,而是与社会经济发展互为犄角、相辅相成。当然,发展总会伴生问题,当前的乡村振兴进程,也极需要预防一系列问题,一防为求政绩,不从当地实际出发,在建设中一轰而上,搞形式、走过场,大上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二防因为财政支出困难、人才缺失等问题使一些贫困农村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三防部分农村重外在硬件设施建设,而忽视农民内在素质的提升,出现精神文化缺氧,导致乡村振兴软硬环境的不协调。
把乡村振兴当作一项“暖心工程”。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位置更加显著,未来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更加明晰,乡村振兴的意义不仅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持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更是让广大农民从此过上美好生活的一项“兴农”“兴邦”之举。“振兴”首要“归心”,应经常性组织各类文艺文娱、流动图书、特长展演、村民义诊等活动进村下乡,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满足农民的新时代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把乡村振兴当作一项“民心工程”。要发展就要从实际出发,发扬群众的首创精神,将政府的政策制定,与基层农民的智慧结合起来,让各项规划在农村扎实落地、开花结果。在每个项目的设计之初,就要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立足本地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打造特色农村,根据各地景观,发展多种周边生态旅游,打造休闲观光农业,注重节能减排,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将循环经济纳入乡村振兴的建设之中,同时,充分发动基层党组织,广泛征询本村农民对政策的意见,提高农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意识。
把乡村振兴当作一项“决心工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振兴”就不可缺恒心和信心。一方面,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输血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帮扶,引进市场机制,发动民间团体、企业及村委会农民群众出资出力,创新农村金融、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介入、民间参与的局面。同时,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机制,防止各类腐败的滋生。另一方面,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做好选调生、村官的工作,适时推出职业村官制度,吸引各类人才到村工作,反哺家乡。根据地方实情,创新培训方式,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群体整体素质。
(椒江区委组织部
杨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