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
(2004年4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开选拔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
本规定所称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指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面向社会采取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党政领导干部。
第三条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必须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
第四条 公开选拔适用于选拔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
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不宜进行公开选拔。
第五条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根据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逐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进行公开选拔:
(一)为了改善领导班子结构,需要集中选拔领导干部;
(二)领导职位空缺较多,需要集中选拔领导干部;
(三)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本单位无合适人选;
(四)选拔专业性较强职位和紧缺专业职位的领导干部;
(五)其他需要进行公开选拔的情形。
第六条 公开选拔工作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发布公告;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统一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四)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五)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六)办理任职手续。
第七条 公开选拔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公开选拔工作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提高科学化水平,降低成本。
第二章 公告、报名和资格审查
第八条 公开选拔应当在适当范围内发布公告。公告内容包括选拔职位以及职位说明、选拔范围、报名条件与资格、选拔程序和遴选方式、时间安排等。
第九条公开选拔应当在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根据选拔职位的层次、人才分布情况和国家有关政策,合理确定报名人员的范围。
第十条 报名人员应当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
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报名人员,应当具备与所报职位要求相当的资格。
对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可以附加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根据选拔职位对人才的需求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需要,可以对报名人员的职务层次、任职年限等任职资格适当放宽。但报上一级职位的,需在本级职位任满一年;越一级报名的,应当在本级职位任满四年;不得越两级报名。
第十二条 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人员等,其报名条件和资格由组织实施公开选拔的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有关政策确定。
第十三条 报名人员通过组织推荐或者个人自荐等方式报名,并填写报名登记表。报名登记表一般应由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第十四条 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公布的报名条件和资格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参加笔试。经资格审查合格参加笔试的人数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1。
第三章 考试
第十五条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
和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面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
第十六条 笔试、面试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命题。命题前应当进行职位分析,增强命题的针对性。试题一般从全国领导干部考试通用题库以及经认定合格的省级组织部门题库中提取。
第十七条 笔试分为公共科目考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第十八条 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为5∶1。
第十九条 面试应当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评方法,注重科学性。
第二十条 面试由面试小组负责考试和评分。面试小组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7人。
同一职位的面试一般由同一面试小组负责考试和评分。
第二十一条 面试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并熟悉人才测评工作。面试小组中必须有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人员。面试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前应当对面试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第二十二条 根据笔试、面试成绩确定应试者的考试综合成绩。
第二十三条 笔试、面试成绩和考试综合成绩应当及时通知应试者本人,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开。
第二十四条 市(地)、县(市)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条件允许时可以由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组织考试。
第四章 组织考察
第二十五条 根据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人选。考察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为3∶1。
第二十六条 组织(人事)部门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选拔职位的职责要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察,对是否适合和胜任选拔职位作出评价。要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
第二十七条 实行考察预告制。将考察对象的简要情况、考察时间、考察组联系方式等,向考察对象所在工作单位或者向社会进行预告。
第二十八条 考察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进行。
第二十九条 同一职位的考察对象,应当由同一考察组考察。
第三十条 跨地区、跨部门的考察,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应当积极支持和配合,并出具鉴定材料。
第五章 决定任用
第三十一条 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考察情况和考试成绩,研究提出任用建议。
第三十二条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用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
党委(党组)集体讨论认为无合适人选的,该职位选拔可以空缺。
第三十三条 对党委(党组)决定任用的干部和决定推荐、提名的人选进行公示。公示后,未发现影响任用问题的,办理任职手续或者按照有关规定推荐、提名,并向社会公布选拔结果。
第三十四条 对公开选拔任用的干部实行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任前职务层次安排工作。
不适用试用期制的干部,任职一年后经考核不胜任的,提出免职意见。第三十五条 对经过考察符合任用条件但未能任用的人员,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可以纳入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
第六章 纪律和监督
第三十六条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不准事先内定人选;
(二)严格按照公开选拔工作方案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操作,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
(三)报考人员要自觉遵守公开选拔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准弄虚作假,搞非组织活动;
(四)有关单位要客观、全面地反映和提供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不得夸大、隐瞒或者歪曲事实;
(五)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特别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回避制度,不准泄露考试试题、评分情况、考察情况、党委(党组)讨论情况等。
第三十七条 对公开选拔工作要加强监督。必要时,成立由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等有关方面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公开选拔工作进行监督。
对公开选拔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干部、群众可以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或者纪检机关(监察部门)检举、申诉。受理机关和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认真核实处理。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六条的,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条 公开选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推荐人选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激励与约束,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考核工作,是指考核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所进行的考察、核实、评价,并以此作为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管理和领导干部任用、奖惩等的依据。
第三条 考核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二)客观公正原则;(三)注重实绩原则;(四)群众公认原则。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考核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的有关工作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地方县以上(含县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地方县以上(含县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和人大常委会、政协的有关工作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参照本规定有关内容执行。
纪委、法院、检察院的内设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大常委会、政协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或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
第二章 考核方式
第五条 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任职前考核、定期考核。
第六条平时考核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所进行的经常性考核。考核机关通过检查工作、个别谈话、专项调查、派人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总结工作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了解考核对象的有关情况。
第七条 任职前考核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八条 定期考核采取届中、届末考核的形式进行。没有明确届期的,每两年或三年进行一次定期考核。
第三章 考核内容
第九条 领导班子考核内容:
(一)思想政治建设
包括理论学习、政治表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团结协作、选人用人、廉政建设等情况。
(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包括总揽全局、科学决策、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和处理复杂问题等能力。
(三)工作实绩
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在推进改革、维护稳定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地方县以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工作实绩主要包括:各项经济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与后劲,以及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环境与生态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状况;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成效等。对部门领导班子,还要重点考核其发挥职能作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情况等。
第十条 领导干部考核内容:
(一)思想政治素质
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掌握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学以致用,不断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的情况;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事关方向、原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态度,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的情况,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情况;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联系群众,自觉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情况;
政治品德和道德品质。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严守纪律,谦虚谨慎,克己奉公,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的情况。
(二)组织领导能力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织协调、科学决策、开拓创新的能力; 发现人才、培养干部、知人善任的能力。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还要重点考核其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工作作风 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领导班子团结,发扬民主,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情况; 勇于改革,敢于负责,坚持原则,严格管理,严谨细致,勤奋敬业的情况。
(四)工作实绩 在完成任期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以及所取得的绩效等。
(五)廉洁自律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遵守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情况; 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 对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严格要求的情况。
第十一条 逐步建立健全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以此作为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根据。
各级考核机关可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特点,结合考核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考核内容进一步分解细化,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
第四章 考核程序
第十二条 定期考核的基本程序:(一)考核准备;(二)述职;(三)民主测评;(四)个别谈话;(五)调查核实;(六)撰写考核材料;(七)综合分析,评定考核结果;(八)反馈。
第十三条 考核准备:(一)拟定考核方案;(二)组成考核组;(三)组织考核人员进行学习或培训;(四)考核组与被考核单位商定考核工作的实施计划。
第十四条 召开述职会议: 进行考核动员。
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代表领导班子述职,同时作个人的述职报告,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作本人的述职报告。根据实际情况,有的也可以进行书面述职。述职报告应根据考核内容实事求是地汇报领导班子或个人的情况,不扩大成绩,不隐瞒缺点或错误,事实清楚,简明扼要。第十五条 参加述职会议的人员由考核组参照如下范围确定:
(一)考核党委、政府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时,参加述职会议的人员应包括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的领导干部;所属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的主要领导干部;下一级党政领导班子的主要领导干部;有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民主党派负责人;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二)考核党委、政府各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时,参加述职会议的人员应包括考核对象所在单位的中层干部,受该工作部门领导或指导的下级单位的负责人,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人数较少的单位可扩大到全体干部、职工。
第十六条 民主测评包括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
民意测验应根据考核内容列出评价项目和评价等次,由参加民意测验的人员填写评价意见。民意测验表由考核组回收,并对不同层次人员填写的民意测验票分别进行统计。参加民意测验人员的范围应与参加述职会议人员范围基本一致。
民主评议由考核组主持,采取召开小型座谈会或书面评议的方式进行。
第十七条 个别谈话要选择了解情况的人员,并注意代表性,具体人选由考核组确定,一般包括:
(一)考核对象所在地区或部门的同级领导干部、下一级的领导干部,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机关党组织的有关人员;
(二)考核对象所分管的下级单位、部门、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和机关工作人员代表;
(三)考核对象本人;
(四)其他熟悉和了解情况的人员。个别谈话时,考核组应有两名以上人员参加,并做好谈话记录。
第十八条 考核组根据需要可采取下列方法调查核实考核对象的有关情况:
(一)查阅资料。查阅考核对象的人事档案材料、工作总结、党委(党组)会议记录、民主生活会记录、中心组学习记录、培训记录、主持制定的文件、重要会议上的讲话稿、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读书笔记、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收入申报表等。
(二)采集核实有关数据。从统计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采集、核实有关考核对象工作实绩的数据。
(三)审计。委托审计机关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或请审计机关提供考核对象的有关审计情况。
(四)实地考察。通过现场察看、访问群众,了解、印证和核实考核对象某一方面的工作情况。
(五)专项调查。对一些群众反映大、情况比较复杂或分歧较大的问题,由考核组进行专项调查,也可责成所在单位党委(党组)进行调查,写出专题报告。
(六)征求意见。采取面谈或发函的方式征求上一级分管领导同志、相关部门、执纪执法机关和同级有关部门的意见。
(七)理论学习情况测试。在与考核对象个别谈话时,可以测试了解领导干部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九条 考核组在考核对象所在地区或单位工作结束时,应就干部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与被考核的领导班子成员集体或个别交换意见。
第二十条 考核组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考核材料,并向考核机关报告考核情况。第二十一条 领导班子考核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核工作的简要情况和领导班子的基本情况;
(二)考核情况,包括领导班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三)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的情况;
(四)考核组的评价和建议,包括对领导班子的总体评价,调整领导班子和加强领导班子
建设的建议。
第二十二条 领导干部考核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核情况。包括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干部的情况;
(二)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的情况;
(三)考核组对评定等次的建议。
第二十三条 评定考核结果由考核机关提出意见,报党委(党组)决定。
第二十四条 考核结果应正式通知考核对象,考核对象对考核结果若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
第五章 考核结果的评定和运用
第二十五条 定期考核时,对领导班子的整体评价和对领导干部考核结果的评定,应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工作实绩要进行定量分析,要把握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的关系。
第二十六条 对领导班子的考核要作出整体评价,并提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建议。对存在问题应督促其进行整改,问题严重的应责令整顿,限期改进,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予以调整。
领导班子的考核结果是否划分等次,由考核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第二十七条 领导干部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
第二十八条 评定领导干部的考核结果要把民意测验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考核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等次的得票率标准。
第二十九条 领导干部经考核全部项目达到下列标准者,应评定为优秀等次:(一)思想政治素质高;(二)组织领导能力强;(三)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风好;(四)工作实绩突出;(五)清正廉洁。
评定为优秀等次的,民意测验优秀和称职票的得票率要达到考核机关规定的标准。第三十条 领导干部经考核多数项目符合下列标准者,应评定为称职等次:(一)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二)组织领导能力较强;(三)联系群众,工作作风较好;(四)工作实绩比较突出;(五)能做到廉洁自律。
评定为称职等次的,民意测验称职和优秀票得票率要达到考核机关规定的标准。第三十一条 领导干部经考核多数项目符合下列情况者,应评定为基本称职等次:(一)思想政治素质一般;(二)组织领导能力较弱;(三)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某些不足;(四)能基本完成工作目标,但工作实绩不突出;(五)能基本做到廉洁自律,但某些方面还有差距。
民意测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得票率超过考核机关规定标准的,一般应评定为基本称职。
第三十二条 领导干部经考核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评定为不称职等次:
(一)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二)组织领导能力差,不能胜任现职领导岗位;
(三)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严重影响班子团结或工作作风存在严重问题;(四)有以权谋私行为,存在不廉洁问题;(五)工作不负责任,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较大损失;(六)连续两年未完成工作目标,工作实绩差。
民意测验不称职票的得票率超过考核机关规定标准的,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评为不称职。
第三十三条 考核结果应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务升降、奖惩、培训、调整级别和
工资等的重要依据。
选拔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的人选,应从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称职的干部中产生。第三十四条 领导干部在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等次的,按有关规定晋升级别和工资。
第三十五条 领导干部在考核中被评定为基本称职的,考核机关应对其提出诫勉,限期改进。视具体情况,也可以调整其领导职务。
第三十六条 领导干部在考核中被评定为不称职的,应视具体情况,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作如下处理:
(一)免去现任领导职务;(二)责令辞去领导职务;(三)降职。
领导干部被免去现任领导职务或责令辞去领导职务后,可另行分配适当工作。
第三十七条 考核意见反馈后,领导班子应及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研究整改措施,并向考核机关报告。同时将有关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考核机关应根据考核结果,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八条 考核工作结束后,领导干部综合评价材料存人本人档案。
第三十九条 考核中发现领导干部有违纪问题的,应建议纪检、监察机关查处。
第六章 考核机关
第四十条 本规定所称的考核机关,是指党委的干部主管部门。干部主管部门在党委(党组)领导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考核党政领导班 子和领导干部。
第四十一条 对双重管理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主管方为主,协管方协助,共同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在评定考核结果时,主管方应征求协管方的意见。
第四十二条 考核组由考核机关组建并派出,对考核机关负责。需要时,考核机关可约请或抽调其他单位的人员,参加考核组的工作。
第四十三条 考核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二)熟悉或了解组织人事工作;(三)具有胜任考核工作所需要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知识;(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核组组长应由具有较高的组织导能力和政策水平的领导干部或担任过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担任。
第七章 考核的纪律与监督
第四十四条 考核人员要认真履行考核职责,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实施考核,要全面、准确、细致地了解和客观公正地反映考核对象的情况。
实行考核工作责任制。考核人员和考核组组长要在考核材料上签名,对考核材料和考核报告的客观性、真实性负责。
第四十五条 实行考核工作回避制度。回避对象包括:与自己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及其他原因需要回避的人员。
对考核人员还应实行一定范围的地域回避。
第四十六条 考核对象要正确对待组织考核,如实汇报工作和思想,客观反映有关情况。第四十七条 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客观、负责地向考核组提供真实情况和数据。第四十八条 在考核工作中,考核人员和考核对象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凭个人好恶了解或反映情况;(二)不准借考核之机谋取私利;(三)不准泄露考核机密;(四)不准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五)不准搞非组织活动;(六)不准设置障碍、干扰或妨碍考核工作;(七)不准弄虚作假、向考核组提供虚假数据;(八)不准对反映其问题的人打击报复。
第四十九条 对违反第四十八条规定的,视其性质、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考核结果失实的,宣布考核无效。
第五十条 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监督。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对考核工作实施监督;支持、鼓励群众监督,认真受理下级机关、干部、群众的检举、申诉,并按职权范围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根据本规定制定相应的办法。
第五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第五十三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过去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按本规定执行。
第三篇: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演讲稿
领导干部面试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老师:
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竞争上岗?)面试!这是一次难得的参与竞争和接受挑战的机会。虚心学习、经受锻炼、增长见识是我参加选拔的原始动力。并且,我也相信机遇终将偏爱那些有所准备的人。所以我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自己走过的路:
刚刚迈过(不惑?)之年,我还处于既能吃苦、干事业又思想活跃、精力旺盛的年龄段,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大学毕业后,抱着到基层闯出一番天地的决心,我顺利通过全省统一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考试,扎根基层一干就是十年。今年初才被选调到区直机关工作。可以说,正规的高等教育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生活砥砺、培养了我。因为年轻,勇于实践、不怕失败成为我的座右铭,因为年轻,也就渴望承担起更重的工作和责任。(斜体换成自我介绍!)
多个不同岗位的经历使我具备了较强的能力。参加工作以来,我既主持过机关办公室工作,也曾到基层锻炼,和基层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亲身感触到他们工作生活的真实情况。因为享受到“爬格子”的乐趣,还到宣传部门跟班学习了一段时间,勤于笔耕,先后有40多篇新闻稿件见诸报端,如今,经济专业出身的我,又在从事统计工作。(斜体换成取得的成绩!)总之,每一次的工作变迁和角色转换,都成为我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全方位锻炼了自己语言沟通、文字表达、综合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
我生性比较乐观、豁达,很容易和周围的人相处共事。浮生短暂,大家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我很珍惜这种缘分。所以我很重视和大家的团结。团结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和同志们的团结。不管是在乡镇机关、还是区直部门,(斜体换成自己工作过的单位!)我总是坦诚待人、正直处事,受得了委屈,容得下误会。(斜体觉得不合适就不必说!)总是希望用最快的速度、以最好的效果融入集体、团结集体,与大家一起,集中精力,形成合力把工作做好。
志在参与、重在参与是我参加这次公开选拔的真实心态。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我都会坦然面对。一如既往地扎扎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如果承蒙各位
领导、考官老师的爱护与栽培之心,在这次面试中有所收获,我一定倍加珍惜、倍加努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出自己全部的精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要完成两个转变,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在继续用一个优秀战斗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同时,用合格指挥员的要求,找差距、明方向、理思路,把向主要领导取经和向同志们学习当做自己的第一课,着力培养自己观全局、想全局、顾全局、揽全局的意识和能力。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所在单位实际,沉下身子,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出“应急”和“谋远”兼而有之的工作计划,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二是,人尽其才,团结发展。深入了解每位同志的个人特点,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这些了解融入到到对工作的严要求和高标准之中,大胆改革工作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方式方法,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凡事多理解宽容、少怨天尤人,多将心比心、少冷漠无情,把话说到大家的心坎上,做到锦上添花,把情送到同志们最需要的时候,更要雪中送炭。着力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真正做到“人心齐、泰山移”。
三是,尽全力干好本职工作,在各个领域提高自己。干好本职工作。向书本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向领导同事学。借鉴吸收、为我所用,尽快形成具有自己鲜明风格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学。一门心思,沉下身子,戒骄戒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做好群众工作。始终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到矛盾纠纷突出、问题形势复杂的地方去锤炼、摔打自己,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人生观、价值观。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我相信,经过这次公选的洗礼,自己会更加成熟、理性地思考人生、思考未来。请允许我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保尔的名言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斜体如果觉得气氛太煽情,可以不说!)
谢谢大家!
第四篇:2012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试题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标准模拟试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l.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它的具体性 B.不可分性C.变化、运动性D.客观实在性
2.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来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世界观同方法论相分离B.人生观同价值观相分离
C.自然观同历史观相分离D.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分离
4.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A.客观独立性B.真实绝对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实在性
5.“合二而一者,为一分为二所固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调和折衷主义的观点
6.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A.经验材料B.理论结论C.一般方法论D.具体方法
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一般来说,在经济过热,总需求过度膨胀并导致通货膨胀时,应实行(),有利于压缩总需求,使之适合总供给,保持物价和经济的稳定。
A.平衡性财政政策B.赤字性财政政策C.盈余性财政政策D.以上答案都不对
9.()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A.国家统计局B.国家海洋局C.国务院港澳办D.国务院外事办
10.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国务院的()。
A.直属机构B.办事机构C.组成机构D.临时机构
11.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哪些行为,受害人有权要求国家赔偿?()
A.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B.违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C.违法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损害
D.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12.城市和农村按居民住地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
A.基层政权组织B.群众性自治组织
C.基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D.群众性调解组织
13.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
A.就不必考虑形势B.也应考虑形势
C.必须考虑形势D.法律必须无条件服从形势
14.某省公安机关请求他省公安机关提供某犯罪嫌疑人的情况,这是一种()。
A.协调关系 B.协作关系 C.业务关系 D.指导关系
15.我国政府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关系是()。
A.并行关系” B.平等关系 C.从属关系 D.业务关系
16.能使行政监督有的放矢的是()。
A.实行政务公开 B.“三令五申” C.加大惩戒力度 D.完善各种监督程序
17.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行政外部监督体系。
A.法制监督 B.财务监督 C.审计监督 D.主管监督
18.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19.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两大阵营的形成 D.邱吉尔的“铁幕”演说
20.世界上开始有了原始人类的主要标志是()。
A.猿人出现 B.古类人猿出现 C.人猿出现 D.哺乳动物出现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邓小平提出部分先富带动共同富裕的政策,()。
A.以承认地区之间和劳动者之间的差别为前提 B.是反一平均主义”之道
C.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D.是代表富裕阶层提出的2、法律责任可以进行不同分类,但总体上包括()。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违宪责任
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B.专门机关同群众相结合C.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D.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4.包括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联系具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多样性 D.条件性
5.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C.生产关系适合生命力状况的规律 D.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规律
6.国家的实质是()。
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B.阶级的统治机关
C.以军队为主要成分的暴力机关 D.凌驾于社会各个阶级之上的机关
7.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惟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8.对于“既要改善人民生活,又要艰苦奋斗”,有这几种看法,你认为何者正确()。
A.这是一个既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注意到精神的反作用的提法
B.这是一种固守某种传统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僵化观点
C.这是把两种事物调和起来的自相矛盾的提法
D、这是一种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的观点
9.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第三阶段同第一阶段相比,()。
A.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 B.形式完全相同 C.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某些特征 D.根本性质相同
10.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反作用
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互为条件的,相互促进的C.物质文明搞好了,有了物质基础,再去抓精神文明建设就容易了
D.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11.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A.集体投保 B.个人投保 C.国家资助 D.强制储蓄
1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措施有()。
A.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 B.建设高水平的科技与教育队伍
C.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教育投资 D.切实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教育工作的领导
13.在我国,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有()。
A.审判机关的监督 B.检察机关的监督
C.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 D.公安机关的监督
14.化学进化大致包括四个阶段,即()。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
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E.从单细胞生物演变为多细胞生物
15.太阳系是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除大阳外还包括()。
A.行星及其卫星 B.小行星 C.慧星 D.流星体 E.行星物质
16.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由四个关于电学和磁学的经验定律组成,除第一库仑定律和第二涉及磁性的定律之外,另二个定律是()。
A.安培定律 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C.能量守恒定律 D.势功当量定律 E.阿基米德定律
17.地球内部的结构主要包括()。
A.核 B.慢 C.壳 D.水圈 E.磁层
1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
A.独立自主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领导 E.密切联系群众
19.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E.批评与自我批评
20.太阳系中九个行星除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外还包括()。
A.木星 B.土星 C.天王星 D.海王星 E.冥王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V”,错误的划“X”。每题1分,共20分)
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2.辩证法既可以和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心主义同流。
3.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4.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必须使社会保障以法律为主转向以行政手续为主。
5.松的货币政策是指货币的供应量小于货币的实际需求量。
6.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生产停滞之后,民怨积累,经不起内外的压力,丧失了社会主义政权。
7.部分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一个可欲而不可求的发展过程。
8.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9.我国的公有制目前只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10.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要服从国务院领导。
11.犯罪构成是指构成犯罪的主观和客观要件的综合。
12.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在华外国企业也可以成为我国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13.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1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中,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15.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
16.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公务员,应当给子开除的行政处分。
17.在某市,市建委在财务制度上可以参照市财政局的规定执行,不必服从。
18.晋职意味着职责的减轻和待遇的提高。
19.国家公务员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一律不得在原籍任职。
20.副本与正本在外形上基本上没有区别,在效用方面均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系。
3.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式是什么?
4.我国领导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五、论述题(16分)
论述三讲教育中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六、作文题(40分)
请以“康与法”为题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结构合理,论证清晰,行文流畅。
第五篇:1998-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
(1998年5月26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总 则 考核方式 考核程序
考核结果的评定和运用 考核结果的评定和运用 考核机关
考核的纪律与监督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激励与约束,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考核工作,是指考核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所进行的考察、核实、评价,并以此作为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管理和领导干部任用、奖惩等的依据。
第三条 考核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二)客观公正原则;(三)注重实绩原则;(四)群众公认原则。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考核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的有关工作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地方县以上(含县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地方县以上(含县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和人大常委会、政协的有关工作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参照本规定有关内容执行。
纪委、法院、检察院的内设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大常委会、政协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或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
第二章 考核方式
第五条 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任职前考核、定期考核。
第六条平时考核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所进行的经常性考核。考核机关 通过检查工作、个别谈话、专项调查、派人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总结工作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了解考核对象的有关情况。
第七条 任职前考核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八条 定期考核采取届中、届末考核的形式进行。
没有明确届期的,每两年或三年进行一次定期考核。
第三章 考核内容
第九条 领导班子考核内容:
(一)思想政治建设
包括理论学习、政治表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团结协作、选人用人、廉政建设等情况。
(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包括总揽全局、科学决策、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和处理复杂问题等能力。
(三)工作实绩
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在推进改革、维护稳定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地方县以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工作实绩主要包括:各项经济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与后劲,以及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环境与生态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状况;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成效等。
对部门领导班子,还要重点考核其发挥职能作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情况等。
第十条 领导干部考核内容:
(一)思想政治素质
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掌握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学以致用,不断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的情况;
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事关方向、原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态度,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的情况,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情况;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联系群众,自觉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情况;
政治品德和道德品质。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严守纪律,谦虚谨慎,克己奉公,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的情况。
(二)组织领导能力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织协调、科学决策、开拓创新的能力; 发现人才、培养干部、知人善任的能力。
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还要重点考核其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工作作风 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领导班子团结,发扬民主,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情况; 勇于改革,敢于负责,坚持原则,严格管理,严谨细致,勤奋敬业的情况。
(四)工作实绩 在完成任期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以及所取得的绩效等。
(五)廉洁自律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遵守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情况; 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 对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严格要求的情况。
第十一条 逐步建立健全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以此作为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根据。
各级考核机关可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特点,结合考核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考核内容进一步分解细化,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
第四章 考核程序
第十二条 定期考核的基本程序:(一)考核准备;(二)述职;(三)民主测评;(四)个别谈话;(五)调查核实;(六)撰写考核材料;(七)综合分析,评定考核结果;(八)反馈。
第十三条 考核准备:(一)拟定考核方案;(二)组成考核组;(三)组织考核人员进行学习或培训;(四)考核组与被考核单位商定考核工作的实施计划。
第十四条 召开述职会议: 进行考核动员。
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代表领导班子述职,同时作个人的述职报告,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作本人的述职报告。根据实际情况,有的也可以进行书面述职。述职报告应根据考核内容实事求是地汇报领导班子或个人的情况,不扩大成绩,不隐瞒缺点或错误,事实清楚,简明扼要。
第十五条 参加述职会议的人员由考核组参照如下范围确定:
(一)考核党委、政府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时,参加述职会议的人员应包括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的领导干部;所属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的主要领导干部;下一级党政领导班子的主要领导干部;有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民主党派负责人;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二)考核党委、政府各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时,参加述职会议的人员应包括考核对象所在单位的中层干部,受该工作部门领导或指导的下级单位的负责人,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人数较少的单位可扩大到全体干部、职工。
第十六条 民主测评包括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
民意测验应根据考核内容列出评价项目和评价等次,由参加民意测验的人员填写评价意见。民意测验表由考核组回收,并对不同层次人员填写的民意测验票分别进行统计。参加民意测验人员的范围应与参加述职会议人员范围基本一致。
民主评议由考核组主持,采取召开小型座谈会或书面评议的方式进行。
第十七条 个别谈话要选择了解情况的人员,并注意代表性,具体人选由考核组确定,一般包括:
(一)考核对象所在地区或部门的同级领导干部、下一级的领导干部,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机关党组织的有关人员;
(二)考核对象所分管的下级单位、部门、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和机关工作人员代表;
(三)考核对象本人;
(四)其他熟悉和了解情况的人员。个别谈话时,考核组应有两名以上人员参加,并做好谈话记录。
第十八条 考核组根据需要可采取下列方法调查核实考核对象的有关情况:
(一)查阅资料。查阅考核对象的人事档案材料、工作总结、党委(党组)会议记录、民主生活会记录、中心组学习记录、培训记录、主持制定的文件、重要会议上的讲话稿、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读书笔记、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收入申报表等。
(二)采集核实有关数据。从统计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采集、核实有关考核对象工作实绩的数据。
(三)审计。委托审计机关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或请审计机关提供考核对象的有关审计情况。
(四)实地考察。通过现场察看、访问群众,了解、印证和核实考核对象某一方面的工作情况。
(五)专项调查。对一些群众反映大、情况比较复杂或分歧较大的问题,由考核组进行专项调查,也可责成所在单位党委(党组)进行调查,写出专题报告。
(六)征求意见。采取面谈或发函的方式征求上一级分管领导同志、相关部门、执纪执法机关和同级有关部门的意见。
(七)理论学习情况测试。在与考核对象个别谈话时,可以测试了解领导干部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九条 考核组在考核对象所在地区或单位工作结束时,应就干部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与被考核的领导班子成员集体或个别交换意见。
第二十条 考核组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考核材料,并向考核机关报告考核情况。
第二十一条 领导班子考核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核工作的简要情况和领导班子的基本情况;
(二)考核情况,包括领导班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三)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的情况;
(四)考核组的评价和建议,包括对领导班子的总体评价,调整领导班子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建议。
第二十二条 领导干部考核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核情况。包括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干部的情况;
(二)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的情况;
(三)考核组对评定等次的建议。
第二十三条 评定考核结果由考核机关提出意见,报党委(党组)决定。
第二十四条 考核结果应正式通知考核对象,考核对象对考核结果若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
第五章 考核结果的评定和运用
第二十五条 定期考核时,对领导班子的整体评价和对领导干部考核结果的评定,应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工作实绩要进行定量分析,要把握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的关系。
第二十六条 对领导班子的考核要作出整体评价,并提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建议。对存在问题应督促其进行整改,问题严重的应责令整顿,限期改进,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予以调整。
领导班子的考核结果是否划分等次,由考核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第二十七条 领导干部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
第二十八条 评定领导干部的考核结果要把民意测验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考核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等次的得票率标准。
第二十九条 领导干部经考核全部项目达到下列标准者,应评定为优秀等次:(一)思想政治素质高;(二)组织领导能力强;(三)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风好;(四)工作实绩突出;(五)清正廉洁。
评定为优秀等次的,民意测验优秀和称职票的得票率要达到考核机关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条 领导干部经考核多数项目符合下列标准者,应评定为称职等次:(一)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二)组织领导能力较强;(三)联系群众,工作作风较好;(四)工作实绩比较突出;(五)能做到廉洁自律。
评定为称职等次的,民意测验称职和优秀票得票率要达到考核机关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一条 领导干部经考核多数项目符合下列情况者,应评定为基本称职等次:(一)思想政治素质一般;(二)组织领导能力较弱;(三)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某些不足;(四)能基本完成工作目标,但工作实绩不突出;(五)能基本做到廉洁自律,但某些方面还有差距。
民意测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得票率超过考核机关规定标准的,一般应评定为基本称职。
第三十二条 领导干部经考核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评定为不称职等次:
(一)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二)组织领导能力差,不能胜任现职领导岗位;(三)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严重影响班子团结或工作作风存在严重问题;(四)有以权谋私行为,存在不廉洁问题;(五)工作不负责任,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较大损失;(六)连续两年未完成工作目标,工作实绩差。
民意测验不称职票的得票率超过考核机关规定标准的,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评为不称职。
第三十三条 考核结果应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务升降、奖惩、培训、调整级别和工资等的重要依据。
选拔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的人选,应从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称职的干部中产生。
第三十四条 领导干部在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等次的,按有关规定晋升级别和工资。
第三十五条 领导干部在考核中被评定为基本称职的,考核机关应对其提出诫勉,限期改进。视具体情况,也可以调整其领导职务。
第三十六条 领导干部在考核中被评定为不称职的,应视具体情况,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作如下处理:
(一)免去现任领导职务;(二)责令辞去领导职务;(三)降职。
领导干部被免去现任领导职务或责令辞去领导职务后,可另行分配适当工 作。
第三十七条 考核意见反馈后,领导班子应及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研究整改措施,并向考核机关报告。同时将有关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考核机关应根据考核结果,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八条 考核工作结束后,领导干部综合评价材料存人本人档案。
第三十九条 考核中发现领导干部有违纪问题的,应建议纪检、监察机关查处。
第六章 考核机关
第四十条 本规定所称的考核机关,是指党委的干部主管部门。干部主管部门在党委(党组)领导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第四十一条 对双重管理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主管方为主,协管方协助,共同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在评定考核结果时,主管方应征求协管方的意见。
第四十二条 考核组由考核机关组建并派出,对考核机关负责。需要时,考核机关可约请或抽调其他单位的人员,参加考核组的工作。
第四十三条 考核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二)熟悉或了解组织人事工作;(三)具有胜任考核工作所需要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知识;(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核组组长应由具有较高的组织导能力和政策水平的领导干部或担任过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担任。
第七章 考核的纪律与监督
第四十四条 考核人员要认真履行考核职责,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实施考核,要全面、准确、细致地了解和客观公正地反映考核对象的情况。
实行考核工作责任制。考核人员和考核组组长要在考核材料上签名,对考核材料和考核报告的客观性、真实性负责。
第四十五条 实行考核工作回避制度。回避对象包括:与自己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及其他原因需要回避的人员。
对考核人员还应实行一定范围的地域回避。
第四十六条 考核对象要正确对待组织考核,如实汇报工作和思想,客观反映有关情况。
第四十七条 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客观、负责地向考核组提供真实情况和数据。
第四十八条 在考核工作中,考核人员和考核对象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凭个人好恶了解或反映情况;(二)不准借考核之机谋取私利;(三)不准泄露考核机密;(四)不准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五)不准搞非组织活动;(六)不准设置障碍、干扰或妨碍考核工作;(七)不准弄虚作假、向考核组提供虚假数据;(八)不准对反映其问题的人打击报复。
第四十九条 对违反第四十八条规定的,视其性质、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考核结果失实的,宣布考核无效。
第五十条 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监督。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 察)机关对考核工作实施监督;支持、鼓励群众监督,认真受理下级机关、干部、群众的检举、申诉,并按职权范围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根据本规定制定相应的办法。
第五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三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过去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按本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