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对开除危机 我该主动辞职吗?
我在一家合资公司工作了一年多,但是由于在某一项目上出现了问题(此问题是前任项目主管留下的,只是本人拉了最后的导火线),公司领导有意在此事上找一个替罪羊,于是让我自己提出辞职申请。公司甚至还威胁说如果我不提出辞职申请,就要以严重违反公司财务条例为由开除我。事实上公司在出差住宿费用规定上限为200元/天,我开就的发票也在此范围内,但公司认为我开就的发票与住宿宾馆的价格不一致。公司其他员工也在住宿发票上有我类似的问题,但公司就以此为借口来要挟我,逼我辞职。我也在几天前递交了辞职申请书。
我和公司当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者是我提出辞职申请或者是公司提出辞退我,都应给对方一个月的时间(提前一个月书面提出)。
在此种情况下,请问各位仁兄,我该怎么办?是否可以要求公司给予我一个月的期限,给予我离职之后的一个月工资(递交辞职申请之后,办理劳动退工手续之前的一个月)?或者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面对公司的开除威胁,他退缩了,他选择了自己辞职;他也疑惑:单位里别人都这样做,怎么就轮到我就要开除呢?
我们先暂且不谈违反公司的财务条例是不是应该开除,而是先解决一些员工错误的理解:别人做了违反公司规定的事没被处罚,我做了也不会有事。甚至有些员工还这样对公司辩解:某某也这样,你们怎么不处罚他?
在法律的层面上,公司是否处罚一个员工,这个权利掌握在公司的手里。所谓权利就是可以做什么,而不是一定要做什么!权利是可以放弃的。公司可以选择处罚一个违反公司规定的员工,也可以对其不作任何处理,任之发展。虽然这样对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上来说是非常糟糕的,有极大负面影响的,但是法律上并不认为是非法的。
事实上,很多公司对于一些员工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处罚,而是他们知道开除、除名一个员工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足够的证据!员工看到其他人违反公司规章,这是他的个人行为,他个人就这样认为了:这个人违反公司规章。公司的管理层要这样认为就不能单单凭个人认为就可以的。万一被处罚的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而公司没有充分证据的话,公司将面临败诉的危险!所以公司对处罚员工不得不慎之又慎。也许正当公司发愁找不着证据时,看见别人违规的员工过于自信,以为公司同样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去故意违规。假使这违规又被公司逮个正着,证据充分。那公司岂有不处罚之理?
所以从员工的角度来说,不要抱有什么侥幸心理,公司的规章制度还是需要认真遵守。
那公司说违反财务条例要开除是不是对呢?这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要看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是不是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那该处罚纯属领导的心血来潮,不可以作为处罚员工的理由。其次如果有这样的规定的,我们要看这个规章制度是不是合法,这就要证明该规章制度是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①通过民主程序制定;②内容合法;③已向劳动者公示。尤其是第③点,很多公司都容易忽视。
关于way在问题中提到的提前30天辞职的问题,way的理解又有点偏差。法律上规定员工辞职要提前30天通知的本意是让单位能有个充分的时间安排其他人顶替这个职位。换句话说,就是让不知道辞职之事的单位能有个准备的时间。way和公司的合同中也说到:“都应给对方一个月的时间。”可见这类条款保护的是被提出辞职方。如果单位同意员工立即辞职的话,是法律允许的。在问题中,是公司硬逼着way自己提出辞职,最终提出辞职方还是way,我想公司一定不会提出还要way再待一个月的吧。
第二篇:面对隐性裁员不要主动辞职
日前,国内某大型网络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悄悄裁员或被称为“隐形裁员”的消息在IT业内不胫而走。不管事情到底如何,“隐形裁员”事件在国内已屡见报端,并有逐渐增多之势,眼下到底哪些属于“隐形裁员”,员工在“隐性裁员”面前又应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就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数位劳动人力方面的专业人士。
●“隐性裁员”虽无法律定义但现实中存在“隐性裁员”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早在2008年就出现了这一说法。百度上对“隐性裁员”是这么解释的:企业不明说裁员,而是以一些行为表现出让员工自己辞职,如给员工放长假、调离部门与岗位、企业提前声明公司之间要合并等,一些员工熬不住就会“主动辞职”了。
劳动法专家、资深劳动争议仲裁员左祥琦律师说:“法律上并没有隐性裁员的明确概念,只是有媒体或者其他人用了这么一个名词在社会上传播。”
上海劳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顾问魏浩征先生也表示,“隐性裁员”在法律上不是一个专业术语,但现实当中很多企业在用这样一个做法,因此有些媒体或员工把其称之为“隐性裁员”。
●“隐性裁员”的做法是违法的企业之所以采取“隐性裁员”的做法,hefeifp100.com实际上是想裁员,但是按照劳动合同法企业发现很难做到,因为员工没有违反相关要求,这样企业就很难合法进行裁员。而违法裁员,企业又要承担法律风险,加之现在员工的维权意识也非常强,综合考虑之后企业只好采取“隐性裁员”的做法。
上海劳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顾问魏浩征认为:“隐性裁员的现象反映出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企业方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不敢随意违法去解雇职员,因此企业采取了这样一个相对比较间接,法律风险比较小的做法。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的劳动者法律意识比较强,所以企业不敢随便去裁员。企业采取隐性裁员的方式,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按照法律途径去裁员而采取的一种变相的做法。说白了,企业在想方设法让员工自己提出辞职。只要是员工自己辞职的,企业方收到员工的辞职信,你离职,这就是合法的,甚至企业方不需要给员工支付相关的违约补偿金。”
劳动法专家、资深劳动争议仲裁员左祥琦指出:“有时企业跟员工商量,劝说员工离开企业,然后交辞职报告,给补偿金,这种方法是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协商过程。如果员工愿意接受的话,辞了职,领了补偿金,就不算违法。但员工不辞职,企业采用别的办法,比如调岗、扣工资,员工可以和其产生劳动争议,按照合同里的权益,企业不可以擅自
改变劳动合同内容。劳动合同里面清楚的写着工作岗位和工资,企业单方面改变合同里的内容,这就是违约行为了。”
●员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采访中,相关专家提到“隐性裁员”问题是劳动部门比较难介入的,因为从员工离职的原因看,是员工自己主动辞职的。
对此,魏浩征指出:“其实在双方的劳动合同、在公司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法律上是有一些保障的,所以当企业采取‘隐性裁员’的做法时,员工完全可以不同意企业的做法,要求企业按照劳动合同的条文来。
对于企业所谓的‘隐性裁员’措施,比如工资降了、岗位调了,员工维权的途径首先是跟企业方的协商,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劳动争议仲裁。”
中人网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鲍明刚先生认为:“从人力资源和职业发展角度看,员工面对‘隐性裁员’,需要结合自身和当前单位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工作机会、职业发展、经济补偿三个要素进行权衡取舍,来决定自己的具体对策。如果当前的工作机会对于自己非常重要和难以替代的,并且自己仍然具有争取保留这份工作的可能性,则可以通过具体的‘合作式’谈判策略进行,并更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改善来证明自己的潜力和价值。如果当前工作机会已经不重要,或者虽然很重要但是争取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而当前单位的‘离职证明’等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影响又不大,则可以重点采取‘对抗式’的谈判策略,采取拒绝主动离职、积极的策略性获取和保留‘被裁员’的证据,依靠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专家建议不要主动提出离职
鲍明刚指出:“目前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员工的上岗就业仍然存在大环境和个体机遇两个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从个体机遇角度,如果员工感觉并非因为自身能力素质而是由于自身与公司或岗位的匹配性问题而导致自己可能会成为被‘隐性裁员’的对象,这种情况下,员工需要在踏踏实实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职业规划积极提前寻找‘下家’,但是在自己还没有找到比较确定的理想‘下家’且单位没有提出裁员要求之前,建议不要主动提出离职。
左祥琦建议,作为员工来讲,你要搞清楚自己的权利是什么,企业找你辞职或者企业在跟你协商辞职的时候,员工如果认为这些条件是不能够接受的,你完全有权不辞职。如果你不辞职企业就调岗降薪,改变劳动合同里约定的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的时候,员工也完全有权拒绝。但如果企业强行这么做了,员工就可以去劳动争议仲裁,员工肯定胜诉。如
果员工认为,企业给你补偿金请你辞职,而你觉得这是愿意选择的一种方式,员工当然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篇:辞职、辞退、开除
辞职、辞退、开除
1、公司有权辞退不合格的员工。员工有辞职的自由。但均须按本制度规定履行手续。
2、试用人员在试用期内辞职的应向人力资源部提出辞职报告,到人力资源部办理辞职手续。
用人单位辞退试用期人员,须填报“辞退员工审批表”,经批准后到人力资源办理辞退手续。
3、员工与公司签订聘(雇)用合同后,双方都必须严格履行合同。员工不得随便辞职,用人单位不准无故辞退员工。
4、合同期内员工辞职的,必须提前1个月向公司提出辞职报告,由用人单位签署意见,经原批准聘(雇)用的领导批准后,由劳人力资源部办理职手续。
5、员工未经批准而自行离职的,公司不予办理任何手续;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
6、员工或用人单位认为其现工种不适合的,可向劳动人事部申请在公司内部调换另一种工作。在调换新工作半年后仍不能手任工作的,公司有权予以解聘、辞退。
7、员工必须服从组织安排,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凡有违反并经教育不改者,公司有权予以解聘、辞退。
8、公司对辞退员工持慎重态度。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辞退合同期未满的员工。确需辞退的,必须填报“辞退员工审批表”,提出辞退理由,经人力资源事部核实,领导批准后,通知被辞退的员工到劳动人事部办理辞退手续。未经人力资源部核实和领导批准的,不得辞退。
9、辞退员工,必须提前1个月通知被辞退者。
10、聘(雇)用期满,合同即告终止。员工或公司不续签聘(雇)用合同的,到人力资源部办理终止合同手续。
11、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后果严重或者违法犯罪的,公司有权予以开除。
12、员工辞职、被辞退、被开除或终止聘(雇)用,在离开公司以前,必须交还公司的一切财物、文件及业务资料,并移交业务渠道。否则,劳动人事部不予办理任何手续,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
第四篇:面对婚姻危机该怎么办
面对婚姻危机该怎么办
许婷婷
心理学家一直提醒女性,要警惕婚姻文化中美丽的谎言。那 种把婚姻描述得万般好,或要求美好的婚姻应该怎样的教条是一 种毒害人的,让人失去警惕的,使人失去心理防御能力的东西。迷恋于美丽教条只能让人越来越脱离现实。取代童话式的美丽谎言的应该是现实的理性。女性不能为婚姻失去自我。婚姻生活只是你所有自我生活中的 一部分,不是全部。有没有爱情都要保持心身的完整性。男性有 一种天然的想把爱的女人变成自己附属品的心理倾向,他会无意 识地削弱你的生存能力,人格独立能力,甚至精神的觉知能力。看起来似乎他在关心你,想全方位地照料你,但你由此失去 得更多。正确地理解婚姻。你不得不承认这个婚姻看起来很美,但它 也许只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也许会在不期之间离开你。如果你珍视它,就要善待它,并把握你们相爱的每时每刻。情感 是非理性的,婚姻是理性的。可以在内心保持感性世界,保持心 灵的自由与非凡的创造性与情感感受力。在婚姻中保持理性,维 护两个人的共同利益。正确地理解男人。婚姻虽然是一种非常郑重的彼此承诺,但
那个男人并不是专为自己而生的。生命属于他自己,他有自己的 宿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他可能只能陪伴我一阵子,也许别的 女子、事故、疾病会把他从我的生活中带走。我会因为他愿意相 伴我而心存感激,哪怕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有一天他选择要离 开我,我知道这是他的权利,我会祝福他。正确地理解道德。保持正常的道德心是很重要的,道德是一 种自我约束力,来对抗本能中不理智的东西,规划自我行为。但 极度的道德化是不可取的,它是一种自我陷阱,让人动弹不得。我们可以选择用道德来约束自己,但我们不能用道德去约束他 人。危机公关——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首先要假定给你带来痛苦与心理创伤的男人仍旧是可以信 赖的,善良的,对你是诚恳地,不然你想挽回他的一切努力都变 得滑稽。既然我们把他当作个好男人,我们就要适当地给他施展 道德压力。案例:她 21 岁与丈夫结婚,两人白手起家下海创业,终于有了 成就。以后孩子出生,她回到家里养育孩子,料理家务。而丈夫 则成为有名的企业家,8 年前在外地办了分公司,丈夫常年奔波 两地照管生意。有一天,她发现丈夫的口袋里有一封小孩的信,原来丈夫不仅有外遇,还有另一个家庭和另一个孩子。解决:哪些是可以做的 ● 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悲伤,让那个男人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给
你带来的痛苦。你要让他觉得你
是那么地期盼他,渴望他回到你 身边,等那个男人消除了防御心,你才慢慢地流露出来,这时男 人可能被你的真情击穿。● 在你们身体接触的时候,你要让他感受到你们之间的亲密。在谈及你们的分歧时要有节制地哭,并且让那个男人感觉他对你 好,你就会快乐。● 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比如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前期你 要稍微替那个男人隐瞒,往往知道的人越少,男人回头的可能越 大。● 要故意夸大你们共同拥有的生活,兴趣,爱好,让男人觉 得要失去你会失去他喜欢的生活方式。● 尽管你心中还有不平与怨恨,表示你已经原谅了他是很重要 的。不原谅等于把他推向另一个女子。
哪些是不能做的 ● 大吵大闹寻死觅活会让男人感觉继续留在你身边如处身地 狱,顿生害怕之心。贬低另一个女人或找她算账也不可取的,更 不能做的事是到男人单位去闹。● 最好不做的还有在面对危机时变得过度依赖,以为要让男人 觉得离开你你会活不了。讨好男人也是不可取的,在危机时刻女 性更要保持一种自尊。● 自己是受害者,却替男人考虑是不可取的。
● 挑起孩子对丈夫的愤怒和拒绝也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惩罚 行为,如果你立意是想那个男人回来,这样做不仅违背你的初衷,也糟蹋了孩子对亲情的美好感受与信任。
哪些是可做可不做的 ● 把危机告诉共同的知心朋友,父母。但不能像祥林嫂那样到 处去倾诉。● 咨询心理医生,尤其是咨询对婚姻调整有经验的医生。心理 医生会帮助你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实现你保卫爱情和保卫家庭 的愿望。同时心理医生可以帮助你疏导情绪,使你重建婚姻信心,抚平创伤,在面对男人的时候更有情绪的管理能力。● 咨询离婚律师,你需要做最坏的打算,开始对家庭财产做 一番考虑。中国的司法是谁主张谁取证,对个人的财产缺乏监控,你需要找专业人士收集证据。一旦婚姻走到死胡同,你可以立即 申请财产保全。要警惕男人的拖延战术,缺少道德修养的男人在 离婚前大多会转移财产,在没有完成的时候,他拖,或者答应会 给你多少多少,等一切资产转移完成后跟你翻脸,一副要命有一 条,要钱没有的无赖样。获取关系恶化后的财产证据就很重要。● 婚内分居,或者暂时的分居。适当的矜持是可取的,有尊 严的女人常常选择暂时的分房,等那个男人有悔意的时候再接受 他。有身份的人会选择两个人暂时分开,大家都需要时间思考。● 如果你不想有一个情人,就不要找异性朋友倾诉。这个时候
女性心理极脆弱,容易被异性的关心感动,这样会把本来就很复 杂的情感
感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大多数婚姻问题专家把焦点放在“积极聆听”上,包括解释、证实和 确认你配偶的回应。但是,美国从事了 30 年人际关系研究的心理学 家 Gottman 医学博士著一书中建议,想要一个幸福的婚姻,就得停止 相互挑剔,把争吵的力气省下来解决更大的事情。为了婚姻幸福,以下是面对婚姻中矛盾的九个处理方法: 1 别把事情闹大:和蔼点,不要攻击人品,不要骂人。2 作些小让步:小让步很重要,你一定要对对方宽容,而且要经 常做小让步。3 说具体行为:不要说“你是个糟糕的人”,要说“我很不满意 你把衣服扔在地上”。这样的说法表示了你对一个具体行为的感觉,这样对方才可能会改变他的行为。4 不能“翻旧账”:不要找茬,不要把 5 年或 10 年前的事情都 翻出来,肯定不能解决问题。5 暂停争吵,尽量冷静:在吵嘴中你越平静,对方越会认真对待。遇到矛盾时,你先深吸气――从一数到十――再呼气。如发现有不适 的感觉,立即暂停争吵,等几小时,等到你不生气的时候处理,感觉 会好一些,你会有一个全新的视角。
6 选择正确的时间:不要在晚上,不要在人们疲倦、饥饿、孩子 在场的时候,或者有要紧工作必须完成的时候。7 多考虑:考虑你配偶的观点,考虑你的每个动作的含义。8 用特殊方法修复关系:可用幽默方式,也可用让步方式。转移 目标,使事情从倾覆的边缘回转过来。9 在电话里讨论矛盾: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样能消除所有的 非语言表达。不是面对面,她不会看到他瞪着天花板;他也不会看到 她翻白眼。这样能让事情有更积极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卡奇特·沃利斯坦在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 《美满婚姻》 一书中收集的大量 的“好婚姻”的例子,总结出八条“好婚姻”规则。这本书在美国引起轰动,成为一本热门畅销 书。这八条规则如下:
1. 结束过去,重新开始。2. 不要只想自己,随时准备作出让步。3. 是 婚姻的基础,设法改变不协调状况。4.找出时间来两人独处,结婚后 依然是情侣。5.幽默有特殊的意义,学会日常遇到麻烦时开个玩 笑。6.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不要忍耐或动武。7.学会处理家庭危 机。8.双方互相支持。
第五篇:面对危机(素材)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西方谚语)
材料:在香港的股市,有所谓“跳楼指数”。当股市狂跌,许多人投资血本无归、绝望地跳楼自杀时,就有等待多时的高手入场。往往他们进场没几天,股市就止跌回升了。议论:山穷水尽的地方,往往就会柳暗花明;绝望的那一刻,往往是希望的开始;危机的尽头,往往就是转机。当你在人生的股市遭遇危机、打算离场的时候,注意,有人正兴致勃勃地打算入场。其实,只要你再坚持一刻,就能捕捉到转机,成功就会属于你!
材料:11月13日,吉化公司发生爆炸,含有苯及其它有毒物质的污水泄入松花江。这一突发事件在对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同时,对哈尔滨啤酒公司也带来了一次经营上的危机:当地民众由于对哈尔滨啤酒生产水源缺乏了解,纷纷抢购外地产的啤酒。外地啤酒厂商如百威、三星等啤酒则迅速抢滩登陆,而其口味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哈尔滨啤酒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大幅度下滑。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哈尔滨啤酒公司高层经过紧急磋商,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措施:节约出部分啤酒生产用水,在厂区前开设指定供水站,免费向市民供应最优质的地下深井水;派出印有哈啤标志的两辆流动供水车,为街区的孤寡老人送水上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交流,各新闻媒体纷纷出现以“哈啤雪中送炭”等为标题的文章,同时,广泛宣传哈啤生产用水全部采自地下80米的深井水。经过一系列的动作,越来越多的市民改变了对哈啤的认识,市场营销工作也随之柳暗花明。
分析: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问题出现后,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处理问题。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只要坚持诚信为本的处理原则,坏事完全可以变成好事,危机同样可以成为转机。学会从危机中寻找转机。
辨证分析:转机与创新往往是在危机时刻产生的,危机中包含着转机。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危机之后屈服于现实,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力量和勇气,也失去了另辟蹊径、创新思维的胆识。其实,危机一直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危险和机遇。如果有“危机就是转机”的精神,有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与胆识,在危机中就能寻求到柳暗花明。
1、危机意味着转机。只要我们不畏不惧,针对危机做出一定的调整,危机就有可能转化为转机。
2、最可怕的是,对危机的这个可能转换缺乏认识,一挨遭遇危机,立即乱了分寸,乱了步调。
3、实际上,危机的各种表现,都不过是关系发生“病变”的“症状”。而只要找到“病根”,并对症下药,生一场病是可以有效地增加免疫力的。经过砺炼,危机可以变成了转机。
4、然而,为了能完成这样的转变,我们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不付出代价的成长,没有顺境条件下的自然成熟。逆境变为精神财富是有条件的。有道是,“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要接受各种考验,穿越危险地带,最后迎来风和日丽,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