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商总局回应“一块钱开公司”:只是形象比喻
工商总局回应“一块钱开公司”:只是形象比喻11月7日电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放宽住所登记条件,有报道称“一块钱就可以开公司”,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今日对此表示,这种说法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并不是开办公司就没有条件、不用花钱就可以办公司,注册资本只是设立公司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且维持公司的基本运营也需要一定的资本,完全不花钱办公司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包括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放宽住所登记条件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介绍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改革措施一经公布,便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有媒体报道称可以“一块钱办公司”。对此,张茅表示,“一块钱可以办公司”这个事,注册资本实施登记改为认缴制,在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行由公司的股东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并对缴纳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张茅表示,社会上说的“一块钱办公司”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并不是开办公司就没有条件、不用花钱就可以办公司了,注册资本只是设立公司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且维持公司的基本运营也需要一定的资本,所以完全不花钱办公司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办公司要有场地和人员。这次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以后,公司股东对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自行规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股东没有按规定的时间交付出资,那根据法律和公司的章程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没有按照约定交付出资,按时交足出资的股东和公司本身可以追究股东的责任。
张茅介绍,实际上在试点地区看,大家对于办公司还是慎重的,信用体系还是比较好的,所以出现夸大的和特别少的钱来办公司的情况也是很少的,从试点的情况看基本是正常的来源惠州法律在线咨询:http:///huizhou/
第二篇:数学比喻:生动形象的数学比喻
数学比喻:生动形象的数学比喻
编前:看到《生动形象的数学比喻》这篇文章,忽然有种想从现在开始重新接触数学的想法。许多喜爱文字的人提到数学就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大家想过其中的原因吗?是因为喜爱文字的人感性思维大大超越理性思维吗?称自己是“数学盲”是得意还是自嘲?
毕达哥拉斯将数归结为万物本源,我们是否可以理解“数学是最简洁的语言”?整天与文字相伴的人,是否觉得自己对语言更为亲近?那么数学这一宇宙通用的语言,自己怎么一窍不通呢?
我想我们每天遇到的事情是可以抽象为数字的,看看那些博文通理的大师,你可以感受到他们思维的高妙吗?那么就让我们这些喜爱文字的人也亲近数学,懂得这最美丽的语言吧!
口黑马三
数学最明显的特征无外乎抽象枯燥,所以抽象严谨的数学语言显得晦涩难懂,读来难免索然无味。不过,当人们合理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对事情和道理进行比喻时,简洁明了的数学描述不仅能达到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效果,而且还蕴含发人深省的哲理和耐人寻味的情趣,令人印象深刻。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就深谙此道,由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趣味盎然的数学化比喻,令人心领神会之余击节称道。下面就分类举出几例,以飨读者。
1.分数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对人的评价时,把人比作一个分数。他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他还把这段话比喻成一个除法的式子:“一个人的价值=实际才能/对自己的估价。”这个形象有趣的比喻,生动地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也巧妙地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的狂妄者。
2、百分数
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只要你稍有数学常识,就会认同这句格言的正确性。所有的事和所有的实验一样,可能成功,可能失败,可能性各占一半,努力做便是争取成功的那50%,而畏难缩手自然就100%完全选择了失败。
3、雷巴柯夫的常数与变数
前苏联科学院士、历史学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时间方面是这样说的:“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这里的计算是有意采用逆向思维来表述的,从表面上看,用‘小时’来计算时间比用‘分’来计算时间多59倍,但反过来理解就是,时时刻刻以‘分’来计时的人,所拥有的时间自然比以‘小时’来计时的人多出59倍。从而深刻地表达出勤奋者更应争分夺秒珍惜时间的寓意。
1、平行线
伟大的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对时间的特征曾有如下精彩叙述:“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丽情致,会把平行线刻在美人的额头,会吃掉稀世珍宝,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它横扫的镰刀。”诗人用平行线来形容时间掠过留下的皱纹,既不落入俗套,又形象生动,令人啧啧称奇。
2、曲线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说过:聪明人总是与另外的聪明人意见相符;傻瓜常常既不赞同聪明人,也不赞同笨蛋。与此相似,直线总能与直线相吻合;而曲线既不彼此吻合,更不会同.直线相一致。这样的比喻直白地形容了智者与庸者之间的区别。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过:异性友情的发展,就像双曲线,无限接近但永不触及。这也形象地说明了异性友情的正确导向,即相互真诚,相互欣赏,相互理解,而没有暧昧纠缠的情结。
1、减号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谈到学习与探索时指出:“在学习中要敢于做减法,就是减去前人已经解决的部分,看看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这个比喻表面上是用减法运算揭示了学习与探索之间的关系,但细细琢磨可知这里的减法本质上仍是加法,因为减去的内容是前人已经解决的已知部分,鼓励探索的就是未知的部分和创新部分,而这部分的获得(增加)就是有价值的。
2、正负号
著名的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季米特洛夫在评价一天的工作时说:“要利用时间,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倘若是‘+’,则进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训,采取措施。”这里的加减不难看出是对应时间的有效和无效使用,人的一天要过得有价值,自然得反思究竟是‘+’还是‘_’,尽量往正方向上努力。这与我国古代名言“吾日三省吾身”涵义本质相同,即每个人每天都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有一个评价,不断地去调整自己。
1、爱迪生的公式
爱迪生是家喻户晓的发明大王,他在谈论天才时用一个等式来描述。他说:“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公式中的百分数是对一个天才的真实描述和精辟解释,它可能会改变一般人对于天才的误解,而更侧重于对于辛勤付出的诠释。等式表明,1%的灵感闪现虽然可遇不可求,但却是天才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而99%的血汗则极为贴切地刻划出后天努力的长期性和重要性。简而言之,人们要想在探求未知的道路上创造出奇迹,必须同时具备天赋和毅力。
2、爱因斯坦的公式
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诀时,写下一个公式:A=x+v+z。并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可以看出,这个公式在描述成功的诸因素上更为具体详细,更有可信度。因为x、y、z的表示趋向于苦干巧干实干这三方面,但凡能做到这三点当然成功。这两个等式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成功的几要素,与我国古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异曲同工之妙。
1、开方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成名后,收到一位贵族小姐的求爱信,信中写到:“你有一个美丽的名誉,我有一个高贵的地位,这两者加起来,再乘上万能的黄金.足以使我们建立起一个天堂都不能比拟的美满家庭。”杰克·伦敦回信说:“根据你列出的那道爱情公式,我看还要开平方!可惜这个平方根还是个负数。
第三篇:有关教师形象的三个比喻
有关教师形象的三个比喻
作者:陈如平论文2003-11-2
4众所周知,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就有过许多令人动心的描述。最为典型的是,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定义可以说最为具体而明确地规定了古代教师的功能和任务。到了近现代,人们在描绘教师形象时通常使用三个比喻,但有人提出质疑。
第一个比喻,“教师是园丁”。其本意是要表现教师象辛勤的园丁培育花朵那样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照、关心和关爱,以表示人们对教师的赞美和尊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园丁的本职除了浇灌、施肥、照料之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剪枝修叶”。从根本上说,这其实是传统工业社会的生产统一化、产品标准化、行动整齐划一的基本反映。对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而言,“剪枝修叶” 强求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完全一致,而不顾学生的个性需要、兴趣爱好、智慧能力乃至具体教学情境的差异,其最终结果是扼杀学生个性,造成千生一面的局面。转移到教师身上,“剪枝修叶”的行为则意味着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剪裁。我们认为,教师不应是象园丁那样修修剪剪,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充分和自由发展,让他/她成为他/她能成为的人。
第二个比喻更为形象,“教师象蜡烛”。蜡烛通过燃烧自己给他人带来了光明,因此,这个比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但是,要注意的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的同时,也燃尽了自己。奉献后不可再生,这种形象不太符合现代社会对教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趋占主要地位的时代,我们要求教师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求教师寻求各种机会及时“充电”,使自己成为“长明灯”,以赶上社会经济和先进技术急剧变化的要求。因为,那种“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需一桶的水”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应成为“长流水”,要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地给学生提供纯净、营养的知识资源,教师教学创新的动力在于自我的不断充实和完善。
第三个比喻是,“教师似春蚕”。春蚕的形象是在结出晶莹剔透的银丝,展示自然界美好事物的同时,也作茧自缚了。这个比喻用于教师身上可能意味着教师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缺乏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更不符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教育创新和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渐进提高,因此,改变这种形象的具体做法是要求教师学会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参与教师教育科研,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努力去实践。
对三个比喻提出质疑,无非是要说明,教师形象不太符合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因此要予以修正。我们从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以及这种角色对教师能力要求两个角度来描绘教师的形象
第四篇:工商总局公司核名
国家工商总局名称核:联系人 陈小姐
加急核准名称、预后调整信息、含国际名称核准、含(中国)名称核准、疑难名称核准、解决锁定核名、中字头、国际头、重名等问题名称核准,服务特点:
1,快,紧邻工商总局,可以在最快的时间获得最新的信息。
2,准,每次上报的名称可以预先查询,不会因名称重复而被退回。
3,强,多年的从业经验+熟悉的业务环境=有能力解决疑难问题。
4,省,免去了企业宝贵的时间及往返北京的费用
一、申请不冠行政区划企业范围及条件
(一)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已登记注册的内资企业;
(二)符合《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工商企字〔1998〕第59号)的内资企业集团及其母公司:
1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至少拥有5家子公司;
2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和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三)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审批,注册资本30万元以上,且名称中含书名号的出版企业、杂志社等,如“《×××》杂志社”。
二、办理程序
(一)申请人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
(二)申请人取得《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后,向住所所在地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登记手续。
(三)企业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核准后30日内,将加盖企业印章的企业营业执照(企业集团登记证)复印件报送国家工商总局备案。
三、提交材料
(一)全体投资人签署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二)申请名称冠以“中国”、“中华”、“国家”、“全国”、“国际”字词的,提交国务院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第五篇:比喻和比喻句的教学 钱正权
比喻和比喻句的教学 钱正权
[ 2007-11-11 21:07:00 | By: 语文组 ]
“初夏,梨树立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有位老师是这样教这个比喻句的:
师: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呢?
生:这个比喻句把梨树上青青的果实比作害羞的小姑娘。
师:这里老师也有一个句子,与课文中的句子相比,你们看哪个写得好?(老师出示一个句子:初夏,梨树上结出了青青的果实。)
生:课文中的句子好,因为课文中是个比喻句,写得很生动。
生:课文中的句子写得好,还因为把初夏梨树上梨的样子写得很可爱。
师:对,一比就看出来了,同样的意思用上比喻句就生动了。这就是用比喻句的好处。现在大家把初夏梨长得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这个教例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有两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一个是老师应不应该出示用来作比较的那个句子?一般来说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老师出示这个句子意味着老师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无视学生的自主性,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正确的做法是应该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假如不用比喻句这句话该怎么说呢?学生根据自己对比喻句的理解可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如“初夏,梨树上结出了青青的梨子”“初夏,梨树上结出了青青果实”等。学生转换句子的表达形式,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尝试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另一个问题是两个句子作比较,首先要比较的是不是它们的好坏?是不是用来作比较的那个句子因为写得不“生动”就“不好”了呢?这样的比较显然是不恰当的,甚至可以说是语言表达上的误导。语言表达的简单化和模式化将会导致思维活动的僵化;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正是思维活动灵活性、创造性的表征。如果拿来比较的句子不是教师出示的,而是学生对课文中比喻句句式的转换,那么不是“不好”,而是很好,理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因为这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简洁明白,与课文中的比喻句相比,仅仅是表达的形式不同而已。语言表达得简洁明白就是思维的缜密、准确。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正如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的,“文章做到绝处,无有它奇,只是恰好。”
当前比喻句教学中普遍存在什么问题呢?一是不顾年级特点,不分年级高低,课文中如果有比喻句,教师往往要学生把它找出来进行教学,造成多次重复;二是理性化,遇到比喻句,似乎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把什么比作什么了,或者拿什么来比什么的(认识本体与喻体),只重知识而不重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三是简单化,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好像就是通过比较。让学生说说用上比喻句好在哪里,不用比喻句有什么不好。
探讨比喻句的教学,得先看看比喻句在表达上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比喻从它的作用来分,可分为说理性比喻和描写性比喻两大类。说理性比喻的作用,古人说,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就是用已知事物说明未知事物,用熟悉事物说明生疏事物,让人清楚明白。如《威尼斯的小艇》中,“(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威尼斯的小艇是怎么样的,小朋友没有见到过,把它比作新月,大家就明白了。小朋友不仅明白了小艇的模样,而且脑海中浮现出一勾新月,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这类比喻句大多出现在知识性说明文中,教学时比较容易把握。描写性比喻的作用就不同了,《文心雕龙·比兴》提出比喻的作用是“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写物”指描写,“飏言”指夸张的描写。比喻的作用不是重在说明什么,而是用描写来突出事物的形象。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具有文学性,文中的比喻大多是描写性的。钱钟书先生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是文学词藻的特色。“这话深中肯綮。因此,教好描写性的比喻句尤为重要。
那么这类比喻句该如何教学呢?
首先得注意年级特点。
一、二年级教学不必太在意比喻句,比喻句早就存在于学生的口语中,是一种常见的句式。教师只要重视对优美生动词句的朗读指导和学生的语言积累就是了。三年级以上可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欣赏比喻句。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浮现形象、体会情感。千万不可进入以语法修辞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感悟体验的误区。如人教版三年级《秋天的雨》一课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让学生想象秋天景色的美丽,体会自己对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体会祖国语言的优美。在学生有了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才可以有选择地适当地进行句子的比较。
那么什么是比较?如何进行比较呢?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从比较中辨同异,从同异中辨特征。这是比较的主要功能。有时同类事物通过比较还可以分辨出它们的高下和优劣。本文开头所举的例子,应该怎样进行比较呢?首先通过朗读和思辨区别两种表达形式的同异。相同的是两句话的基本意思没有多少差别,不同的是拿来比较的句子只是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初夏,梨树上结出梨子),而在课文的比喻句中除了含着这个基本事实以外,我们还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种情感:一种对家乡秋白梨的喜爱,一种热爱家乡的感情。你看,在作者眼里,家乡的秋白梨多可爱啊,它颜色“青青”的,“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一个个像“害羞的小姑娘”!让学生从比喻句中感受形象,体会蕴含着的思想情感,正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所在,是宏观三维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微观教学细节中的整合体现。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将获得审美的启示:比喻句语言的优美,并非仅仅是语言的技巧,而是作者美的情感推动了美的想象,是美好心灵美好情愫的彰显。这样,学生读老舍先生《猫》一课中的比喻句“它(猫)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时,就能领悟到猫踩在稿纸上原本是黑乎乎的脏脚印,可在老舍眼中变成了又美又香的梅花,是因为作者饱含着对猫的喜爱之情。这不正是爱具有化腐朽为神奇魔力的例证吗?反之,一个精神家园荒芜、情感世界冷漠的人是不可能吐出美的语言来的。这说明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懂得句子表达形式取决于表达内容的需要。选择语言表达的简洁性抑或生动性,要视所要表达的内容的科学性或是艺术性。科学研究强调客观事实,追求语言表达的精确和简约,而艺术创作则强调主观感受,追求语言表达的生动和丰富。一味强调拿来比较的那个语言简洁的句子“不好”,而用了比喻句写得生动才是好的,会导致学生盲目追求浮华,堆砌词藻的不良文风。
课文中出现得比较多的还有一类比喻叫博喻。博喻是从直喻隐喻的基本格式中派生出来的。它是用多种不同的比喻,从不同角度去比况本体事物,突出特点,突出形象。如:“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座山峰一个模样!”(《船过三峡》)“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山水》)这类比喻句的教学,同样首先还是加强朗读,读出排比句式的气势,读出意境,读出作者对祖国山水的赞美之情。然后让学生“视通万里”,驰骋想象,头脑中三峡的群山、桂林的山还有哪些奇特的模样呢?于是学生情动于中,仿照课文中的博喻,尝试连用三个“像”来描写自己脑海中“山”的形象„„这样就把阅读欣赏与学习语言表达结合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