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实思考

时间:2019-05-12 17:0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实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实思考》。

第一篇: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实思考

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实思考。

一、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1993年4月国务院通过并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并于同年10月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形成。此后,全国各地自上而下逐步开始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在实践方面,从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各级政府先后在“三定”的基础上进行了职位设置,制定了职位说明书,并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对原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身份过渡;各地陆续进行了考试录用的试点、推行工作,到今天已经基本确立了录用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凡进必考”的原则;各地区、各部门针对自身的情况对考核、培训、工资等其它制度环节进行了试点。在立法方面先后颁布了12个全国性的有关单项法规,覆盖了公务员制度的职位分类、录用、考核、职务任免、奖励、辞职辞退、申诉控告、培训、职务升降、回避、职位轮换等绝大部分环节。应该说,国家公务员制度已经在我国初步确立起来,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做出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与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我国急需一大批掌握现代经济管理、专业技术等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去支撑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十年“文革”使许多公务员没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深造,造成其学历偏低,当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而至的时候,一些有水平、有能力的干部似乎因不具备高学历、高文凭而遭淘汰,虽然,经过推行公务员制度,大部分干部过渡公务员并进行相应的学习、培训,但大部分为参加工作后脱产、半脱产的进修学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内容不够系统,整体素质偏低,造成目前全国公务员队伍专业结构单一,懂经济、会管理的公务员相对缺乏。据统计,全国550万公务员从学历上看,虽然专科以上学历占47%。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公务员队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公务员队伍素质与高素质专业化的标准,与WTO对公务员的能力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公,与当前改革开放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还有差距。一是在知识素质和结构上,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经济、法律、公共管理、外语、计算机和科技知识等比较欠缺,知识结构不合理。2002年国家人事部与国家行政学院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的调研活动。在调查中,江苏等省对公务员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属于“评价较好类”的包括政策知识、公文知识、政治理论知识等;属于“评价一般类”的包括经济知识、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属于“评价较差类”的包括外语知识、科技知识、计算机知识、管理知识。这一评价尽管也是相对的,但应当说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他反映了我国现行公务员队伍知识素质上存在着严重不足。二是在能力素质和结构上,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知识素质和结构上存在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决策、组织、依法行政和创新等核心能力不强。仅以依法行政能力为例,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的主要标志,依法行政能力是公务员能够有效地依法约束本人及其下属行政行为和运用法治手段提高行政效能的本领。应该说,具备依法行政能力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大量行政违法、行政不当、不善于运用法治手段等现象,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事件时有发生。据湖北省调查,2002年受理的行政案件中,撤销或部分撤销行政处理行为以及变更行政行为的占一审结案的比例竟高达55.9%。这一现状的存在是与公务员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息息相关的[1]。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市现有公务员40700名,从知识素质来看,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有870人,占2.14%;大学本科学历的7673人,占18.85%;大专学历的18844人,占46.3%;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的13312人,占32.71%。其中,有近50%的公务员是在任职后取得大专和本科学历的。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公务员9098人,占22.35%;31~50岁的公务员25558人,占62.80%;51~54的公务员3217人,占7.9%;55岁以上的公务员2827人,占6.95%[2]。所以,提高公务员素质,优化公务员结构是必须着力解决的紧迫任务。

(二)公务员制度存在层面障碍,影响公务员队伍建设

自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我国公务员制度后,经党的十四大和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要求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到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继续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已经经历了一个初步建立的历史过程。在推行和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进程中我国取得了不少成绩,包括公务员权利和义务的确立,强化了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理念;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干部管理的大一统模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实行,一改传统的调动模式,严格了人员的入门质量;公务员交流制度的推行锻炼了公务员队伍,提高了适应各种岗位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公务员行为的规范和回避制度,制约了公共行政权力的运作和增强了公务员的公共责任,减少了公务活动中的腐败问题;公务员的辞职和辞退制度的贯彻,形成了双向互动,平等对话的退出机制等等。同时必须看到,我国公务员制度,在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公务员的能力建设尚未有充分认识是关键问题。具体性制度障碍包括以下四方面:、职位分类制度不能显现能力且职位设置单一狭窄,违背了人才成长规律,限制了公务员的个性发展。我国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一方面借鉴西方职位分类制度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吸收我国传统品位制的长处。其主要内容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职务。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包括各级政府的领导职务和各级政府机关部门的领导职务,分别为10个职务;非领导职务从办事员到巡视员分别为8个职务。二是设置级别。国家公务员共分为15级,最高级为一级,最低为十五级,对应从总理到办事员的12个职务,由于我国公务员的待遇与职级紧密相关,只有职务获得提升,待遇才能获得相应改善。据有关人员统计,全国副处长以上的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仅占公务员总数的7.7%,加上助理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人员也未超过8%,它说明尚有90%以上的公务员为科级和科级以下。可见,公务员施展自身能力的空间太小,其价值实现的途径单一而艰辛。如果身处县乡一级政府,即便是再有水平和能力,也可能因空间环境的限制终身为科员以下公务员。

2、考核制度缺乏系统性和程序性,指标体系缺少量化,考核评价主体单一和考核等次太少,使考核失去权威。考核是公务员任用与奖惩的基础,在整个公务员制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行法规中的一些规定由于缺乏严密性、科学性,使得这一制度的效力大大下降。(1)考核内容过于抽象和划一,标准过于笼统。尽管《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对其作过较为详尽的阐释,但普遍没有针对组织及职位特征建立具体的考核指标,由于各部门、各职位之间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差异大,部门之间、被考核者之间缺乏可比性,考核者往往无所适从;(2)等次少。三个等次,优秀占10%~15%,不称职者没有比例要求,其余的85%以上均为称职。这种称职的大平台现象,混淆了公务员行为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风气,加上标准的模糊,使优秀、不称职人员的确定较难。从而在现实中出现了“优秀”者“轮流坐桩”,其余皆为“合格”的现象;(3)考核人的选择没有针对不同的组织、职位区别对待,除了少数高级领导职务“必要时,可以进行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外,一律采用了“上级+同事+自我”的模式,同时法规对于三类考核主体考核结果的相对重要性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出现了领导不力、以群众测评为结果甚至以个人小结为结果的现象;(4)考核方法较为单一,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写评语”的方法,这是一种定性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强的一种方法,很难保证考核的客观性。从目前看,考核没能真正达到激励的效果,形式主义和好人主义盛行,无法从公务员的能力上给予科学、客观和公正地评价。

3、传统的公务员培训根植于计划经济土壤,计划经济的国家包办,高度集中统一的方式,使公务员的培训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暴露出许多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在培训观念上,培训成为国家政府“要我学”的硬性要求,公务员没有“ 我要学”的积极主动性;在培训机制上,完全的行政化运作,基本上由国家直接管理和控制,忽视了公务员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挫伤了公务员的培训积极性,使培训成了应付差事,培训失去内在动力;在培训内容上,贴近改革开放和政府工作实际,贴近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贴近新时代需求的培训内容不充分,使得教、学、用相脱节;在培训方式上,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教材课堂为主,培训方式创新不足。

4、考试的公开平等竞争性及其信度与效度直接影响到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录用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位“凡进必考”的原则,《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对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试原则、录用的程序、考试的内容与方法等也作了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地都陆续进行了若干次面向社会、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及专业军官的录用考试。从实践的效果来看,由于各种原因考试的竞争性及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公务员考试中的来源主要指报考者的数量、类别、质量能否形成充分的竞争,能否保证到位者的质量。据报道,近年来公务员报考者与计划录用者之间的平均比例达20:1,少数特殊职位甚至高达60:

1、70:1。说明了公务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威望。但是机械的数量并不一定与质量成正比。由于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开放型的人才流动机制,使人才选拔的空间仍然十分狭小。首先,更大范围内的优秀人才没有参与到竞争的行列。调查发现,除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考外,近年来的报考者中绝大多数是毕业生、原单位效益不好或在原单位不甚如意的人员以及无职无业哪里有考试就往哪跑的“职业考试者”。而更多的真正优秀、适合在政府中工作的人员由于具有安定的职业,没有参与进来;其次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更多的人才无法进入视野。如有些省市规定农民只能报考乡镇的国家公务员职位,小城市的不能报考大城市的,地方的不能报考中央的。再比如所有地区都不允许中小学教师报考,其公平性暂且不谈,也影响了录用人员的质量,因为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在农村是知识层次最高、最整齐的群体。同时,由于目前的公务员考试大多数不是“资格考试”,而是“职位考试”,这也限制了人才选拔的空间。

(三)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还需加强

我国公务员管理受传统文化和行为习惯浸润已久,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在现实中,往往“公共服务中服务提供者居于主导地位”,而作为主人的公民则只能被动地接受,公务员作为公民的“公仆”成了一种理念价值的虚构,被现存关系所扭曲,其结果是不负责任和官僚主义盛行;权力过于集中,上层发号施令,下级依令而行,行政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有效性,取决于支持这种行为的权力的大小。其结果必然是权力拜物教盛行;缺乏成本——收益观念,往往通过机构调整和人员裁减方式去追求政府效率,始终无法摆脱低效率的怪圈,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还需加强:一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少数公务员开拓创新不足,小进则满、安于现状、畏难怕难思想严重,敬业精神不强,一定程度影响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二是“外面热,里面冷”,公务员自身缺乏危机意识。当前,公务员招考竞争十分激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有的公务员却明显缺乏危机意识,缺乏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三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少数部门、单位受利益驱动,过分强调部门和单位的权力,却忽视了义务。在工作中重管理轻服务,只管理不服务,一定程度存在着服务不到位、管理错位等问题。

二、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公务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复杂,能不能顶住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始终掌握国际经济竞争和政治斗争的主动权;能不能在国内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中,解决好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公务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在政府职能运行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公务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党的执政水平,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反映党和政府的形象。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才能带领群众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先进文化的繁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对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人才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各种手段吸引我国人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公务员队伍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管理人才,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织者,是各项事业的骨干,在政府职能运行中,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规划、组织,指挥和贯彻执行的重要责任,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担负着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的重任。因此,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将发生重要转变,由单纯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公务员必须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审批为主的政府管理方式,学习并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经济的方法,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关键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公务员队伍。

(三)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是提高自身战斗力的迫切需要

总的看,我国公务员队伍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工作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公务员队伍中道德失范、为政不廉、作风不实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有些公务员宗旨观念淡薄,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有的精神萎靡,工作疲沓,作风漂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因此,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是促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的需要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要求我国公务员制度引进了科学的职位分类,把政府机构的干部从大一统的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以利于干部结构的调整和政府机构干部素质的提高。依法管理干部,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核心要求。通过建立一整套人事管理法规,在公务员的录用、晋升、工资、辞退等各个环节都依法管理,这么做既能促使公务员严格履行职责又能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公务员队伍的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把公务员队伍建设成一支党性强、素质高、作风硬、结构合理、高效、廉洁的队伍,按照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完善进人、选人、用人的各项措施,从实际出发,当前应当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健全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确保公务员素质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适应加入WTO后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必须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为重点的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

1、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录用、任用和工资制度。一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考试录用制度。继续坚持“凡进必考”制度,加强执法检查和公务员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调任条件、标准、程序,防止“考不进来调进来”的现象发生。建议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录办法,创新考试组织方式,完善考试录用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通过考试录用,把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选拔到公务员队伍中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要实行分类、分等、分级的考试办法,以满足不同职位的需要;要改革考试内容,由重视文化知识转变为重视素质和能力,同时增加口试的比重,便于考查应试者的实际操作能力;要考虑到加入WTO后将对公务员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对公务员录用标准做出新的战略部署,即根据“入世”后环境置换的变化,现有的某些职位可能不复存在,将被新的职位所取代,这就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开拓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今后录用公务员必须按这三个标准取舍,尽可能录用三种条件都具备的人员。此外,国务院部委和省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应采取基层在职公务员通过竞争考核的途径录用,并放宽农村考试条件,让更多人参加竞争。二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任用制度,推行公务员合同聘任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职务实行委任制,部分职务实行聘用制”。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全员合同聘用制的成功实践和国外公务员合同化趋势表明,公务员合同聘任制是值得探索的举措。当前,对部分操作性、辅助性、技术性或其他适宜的职位实行聘用制已势在必行。从长远看,除由人大选举产生的政府部门领导人员外,其他也都应实行合同聘用制。通过聘任制的实施,可以避免“终身制”,促进公务员身份职业化和人员的能进能出。完善竞争上岗制度,公务员职务升迁应主要是通过考绩与内部竞争考试实现,这无疑有利于调动各级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且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凸现了公务员制度应有的内涵。为此,应加大竞争上岗力度,建立法定的竞争规则,实现竞争上岗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改变竞争上岗仅限于政府机关内设机构中层领导职位的做法,扩大其适用范围,除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以选任的岗位外,实行全员竞争上岗。破除逐级晋升原则的限制,建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机制。引进竞争性考试的方法,并将其与业绩考核结合起来,定期业绩考核的优秀者即自动取得了晋升的权利,再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确定晋升对象。改进选拔的方式,变“单向”选拔为“双向”选拔。应把评估晋升对象的实际工作能力及潜在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选拔名单确定后应实行公示,征询群众意见,以便得到群众的认可。三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资制度。要通过对相同机构和同等级别实行报酬差异的原则,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使公务员更注重自己的能力发挥与责任感;要改进工资外收入的奖金制度,建立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应以任务的客观数据以及每个人的工作义务和效率为依据。实际上,这种针对成绩引进更大比例报酬成份的做法已开始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各行政部门推行。我们应在汲取别人长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开发一种更好的职位和能力管理模式以及对个人事业进行更好跟踪的方式来完善这一方法。对政府部门急需而市场竞争激烈、价位高的少数特殊专业人才,应有相应的政策措施。四是改进和完善国家公务员考核办法。本着“于人激励、于法严格、于事简便”的原则,对国家公务员“德、能、勤”三方面实行定性评价,对“绩”的评价标准,按照树立正确的业绩观要求,探索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把个人工作业绩的民主考核与单位的业绩结合起来,把本单位的评价与工作服务对象的评议结合起来,量化个人工作业绩考核指标,从而建立起绩效考核和服务对象评议相结合的公务员考核制度,最终以考核成绩决定考核等次,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等级”的现象,确保年度考核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2、完善更新机制。一是完善公务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机制,认真抓好公务员职务升降的动态管理。要把公务员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奖励、惩戒、工资、职务升降、辞退等环节挂钩,对第一年考核不称职的公务员实施告诫谈话制度;对连续两年不称职的公务员,按规定予以降职或免职;严格执行公务员辞职、辞退有关规定,畅通出口。认真贯彻《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通过转任、交流、挂职、待岗培训、提前离岗、带薪领办、创办企业或产业开发等多种途径对现职工作的公务员进行调整,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建立任期制。目前我国仅对政府组成人员实行任期制,其他各职级公务员尚未实行任期制,因此应扩大任期制的实施范围。当前部分地方采取的“最高任职年限”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考虑在完善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推广。三是可以推行年阶退休制。其基本做法是:按不同职级划分不同的退职年龄,一个人如果达到了本职级的退职年龄而未晋升到上一级,便必须退职。职级越低,退职年龄限度越低。这种更新制度目前在世界各国军队中都普遍实行,他有利于保证公务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控制公务员队伍规模,实现公务员的能进能出。

3、建立和完善廉政约束机制。一是出台公务员监督与管理法规,制订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二是健全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对公务员管理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和不规范问题坚持予以纠正,对有法不依的行为严肃查处,维护公务员制度的严肃性。三是扩大公务员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把直接关系公务员切身利益的管理,如考核、职务升降、奖惩等,做到制度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提高公务员管理的民主程度和公正性。

(二)以提升公务员整体素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为目标,大力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

紧紧围绕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公务员,用现代科学知识充实公务员,用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公务员,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1、着力提高公务员六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事物,新思潮,公务员要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居安思危,是非分明,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面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勇于同不良风气做斗争;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要做到理论上成熟、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新形势下,提高公务员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克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知法犯法、执法违法现象,公务员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各项行政事务。三是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行事之基,成事之道,立事之本。广大公务员必须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讲真话、写实情,卓有成效地运用各种方法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四是提高创新能力,强化创新意识,不为旧的观念、框框所束缚,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以敢于开拓的精神,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创造性的执行国家方针、政策。五是提高学习能力,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学习、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学以立德,学以增智,更好地履职公务员职责。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诚实为民,守信立政。增强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充分认识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提高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引领群众的本领;乐于接受群众监督,积极采纳群众正确建议,勇于接受群众批评。增强行政成本意识,善于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注重提高工作效率。

2、完善公务员培训制度,积极推进公务员能力培训。西方国家高度重视公务员培训,在社会迅猛发展,知识以几何级增长,知识更新加快的背景下,确立终身教育观念。许多国家把公务员培训当作开发智力资源的“ 战略任务 ”这对我国也有所借鉴。在内容上,把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政府行政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作为公务员培训的内容,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方式上,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多搞短期强化培训,积极开展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推进公务员培训信息化建设,将业余自学,老师讲授,小组讨论,情景模拟,个案分析和实地考察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和政策研究与交流经验结合起来;在培训机构上,扩大公务员培训机构,吸收利用高等院校的资源,避免行政学院和党校培训人力有限,体系单一的局面。同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分级建立公务员学习培训档案,建立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把公务员的培训经历、学习表现和培训考试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任职、晋升职务的依据之一。总之,要按照公务员职业发展方向和素质要求,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位的特点,制定各级公务员培训标准,不断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全方位能力培训。

(三)以考核激励机制和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推动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

我们党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国家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执政为民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这就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是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政府的服务最终要依据人民是否满意这个尺度来衡量。政府服务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好处,主要看人民对政府和公务人员的工作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这是对政府工作人员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服务的最具权威性和决定性的价值判断。要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活动,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对公务员进一步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公务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本着事业衡量干部、干部推动事业的原则,加大考核工作力度,突出业绩考核,注重对考核结果的使用,激励广大公务员想事业、干事业、努力干成事业的决心和干劲,进一步激活公务员潜能,不断创新,创造让公众满意的成果。继续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以先进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公务员作风转变,树立公务员为人(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引导广大公务员勤政务实、廉洁奉公,切实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同时,要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一套公开、透明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加强经常性的党风廉政教育,充分运用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切实增强公务员拒腐防变能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守廉洁自律各项规章制度,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做到自警自律,廉洁从政,勤奋敬业。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正精神不振、办事拖拉、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等不良作风以及吃、拿、卡、要等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第二篇:努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努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要转变政变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一、公务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对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人才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各种手段吸引我国人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党中央十分重视人事人才工作,对人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全国组织工作上强调,要“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促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他在3月份的政治局学习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把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强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部署、来落实”、“要积极开发以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和培训,努力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的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他在2003年3月份到广东考察时再次明确提出要实施人才战略,做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排头兵。温家宝总理也在2003年3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农村扶贫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等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强调,做好未来五年的政府工作,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两条:一是抓住和用好机遇,积极推进改革和发展;二是培养和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部署、来落实,不断培养、引进和使用好人才。2003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认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且明确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紧迫任务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重点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其中,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是人才队伍建设和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2、经济社会发展的提速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九万五千九百三十三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9.3%,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今后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做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各项应对工作,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能,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可以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确立的未来发展目标,为人才队伍特别是公务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3、公务员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公务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是:公务员队伍存在高学历公务员不多、整体素质不够高、业务不够精通、服务不够周到、工作效率偏低、创新能力不够强,社会对公务员的违规行为、服务态度等的投诉不少等不足;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公务员素质,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目标,是政府工作应对“入世”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要把公务员队伍建设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去思考、去部署、去创新,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提高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效能,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着眼于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树立发展新理念,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紧紧抓住培养、选拔、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服务效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坚持以公务员能力建设为主题。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重点培养公务员的创新精神,开发公务员的创新能力。

2、坚持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加强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优化配置公务员队伍。

3、坚持以培养和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为重点。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实行重点带动、整体推进,推动公务员队伍建设全面发展。

4、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人才工作的理论和体制创新,将改革创新贯穿于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全过程。

5、坚持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根本出发点。把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在促进公务员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公务员结构与经济结构基本适应,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干部人事制度和公务员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逐步建立,公务员管理法规日趋完善,公务员成长的环境进一步优化。

1、提高公务员队伍总体素质的主要预期目标:到2010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公务员达到70%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10%人以上,本科学历40%人以上,大专学历20%人以上。

2、调整和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的主要预期目标:公务员城乡间的分布趋于合理,公务员的专业、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3、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预期目标: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使公务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

三、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与时俱进,增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我们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检验标准。公务员肩负着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组织经济建设的重任。公务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党的执政水平,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反映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才能带领群众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先进文化的繁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是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要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带给政府的挑战是全方位、深层次的。这就要求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政策更具透明性,廉洁程度更高,效率进一步改进。公务员队伍建设必须适应这些变化,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公务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惯例接归的依法行政能力以及行政管理水平,提高公务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决策的科学性、高效性、开拓创新性,赢得应对挑战的主动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队伍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管理人才,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在政府职能运行中,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规划、组织,指挥和贯彻执行的重要责任。同时,它还担负着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的重任。因此,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突出制度建设和创新,增强公务员队伍活力

制度不仅带有规范性、稳定性、根本性,而且制度产生机制,机制激发活力。因此,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必须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来抓。

一是坚持贯彻执行并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实行公务员“凡进必考”。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改革考试内容,创新考试方法,做到考录工作规范化;研究制定和完善笔试、面试、体检、监督、考务管理等方面的实施细则;规范公务员录用面试工作,实行面试考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严肃考录工作纪律,严防营私舞弊、违规进人。在坚持“凡进必考”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务员选拔录用的视野,打破身份、地域限制,扩大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比例,吸收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探索特殊职位、特殊专业公务员录用办法,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可适当简化考试程序或采用其他测评方式录用;对按规定到农村基层锻炼的大学毕业生,期满考核合格的可优先录用,充实到公务员队伍。探索实行政府公务员聘用制,政府按照不同时期对所需的专业人才及相关人员的要求聘用“雇员”,建立政府与社会各界沟通的纽带与桥梁,吸纳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优秀人才进入政府机关,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打破公务员任用上的论资排辈习惯,形成完全以德、才选拔任用人才的竞争机制和面向社会的新陈代谢机制。

二是完善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制度。竞争上岗、轮岗交流是激发公务员活力,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要加强对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与公务员晋升、转任、调任等制度相衔接,进一步完善相关办法和程序,特别是要规范公务员调任程序,严格调任的范围、条件、标准,防止调任工作的随意性。继续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制度,全面推行各单位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的素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转任,对在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大学以上学历且有培养前途、应进行任职

回避的科级及以上干部,加强交流转任,以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公务员的锻炼成长,同时,避免一些因为长期在一个部门、一个职位任职而带来的惰性和腐败现象。

三是探索建立公务员任用、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的科学机制,积极推行公务员任期制、试用期制和部分职务聘用制试点工作,大力推行任前公示制度、考察预告制度、诫勉谈话制度、离岗培训制度,探索降职、免职的具体实施办法,创新任用制度,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公务员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个人申请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制度,健全申诉控告制度,以保障公务员的基本权利。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对公务员进行主动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坚持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把监督贯穿于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日常管理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活动,加强新闻媒体对国家公务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建立公务员工作效能告诫制度,规定公务员即使不违法不违纪,但如果办事拖拉,影响工作效率,也将会受到作检查、通报批评乃至扣津贴、调整工作岗位等惩戒。例如对凡不按业务受理制度执行的,要在单位内作书面检查;对办理审批、审核、核准事项超过规定期限的,要在单位内通报批评;对办理审批、审核、核准事项中拖延不办的,要扣发当月岗位津贴的50%;对利用职权向管理相对人提出与业务无关要求的,要调整其工作岗位。

四是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尽快制定适应各自特点的、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的、各层次公务员有所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具体的考核量化标准,逐步实行分类量化考核,变“软指标”为“硬指标”,变弹性目标为刚性目标,实现考核标准的度量化。加强对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提出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发展方向,为合理调整使用公务员创造条件。扩大考核的触角,把公务员8小时以外的遵纪守法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并作为确定工作考核等次的参考依据。实行多层面考核,使被考核人的下级、同级、上级以及服务对象都能以适当的形式参与考核,防止考核结果失真,力求客观公正。例如建立公务员动态考察机制,以考核测评为核心,以实绩和群众满意为标准,参加考核的干部要向所在单位职工群众述职,接受职工和群众的民主测评;区委区政府委派或委托的考核小组,对干部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工资津贴紧密联系起来,优秀者给予晋升级别和工资的奖励并作为提拔依据,基本称职者实行为期半年的诫勉,不称职者免去现职或降职。动态考察机制不仅可避免一“上”定终身,而且也可避免一“下”定终身。又如建立和实行公务员一票否决制,向社会公布公务员投诉电话,各级公务员凡被举报投诉一次,经调查属实的,除取消评优评资格外,扣发全年奖金,情节严重的将下岗。

五是建立分类管理制度。一方面要研究探索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务员队伍分类管理的办法,针对社会事务、经济管理、科教文化、执法执纪等不同类别各自特点,研究建立各具特色的科学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并实行以政务类和业务类分类管理为重点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认真实施职位分类管理,这是公务员管理体制区别于传统干部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录用、考核、培训、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对公务员职位进行统一管理,修改完善公务员职位说明书,明确每一个公务员职位的职责,以加强对公务员的分类管理。

六是探索建立新录用公务员宣誓制度。凡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参加公务员宣誓仪式,教育新录用的公务员必须坚定政治方向,坚持执政为民、勤政廉政,坚持依法行政,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树立新时期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三)突出能力建设,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

公务员的能力决定着政府的管理能力,公务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因此,必须把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放到突出的、重要的位置上来抓。

1、研究制定公务员能力素质标准。认真研究公务员群体发展、成长的规律,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特点,重点围绕五个素质,即: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知识素质、法律法规素质,制定提高公务员政治鉴别力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织领导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专业化行政管理能力、统揽全局和宏观调控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前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处理关系能力、个人素质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十多个方面的能力标准,提出相应的能力建设框架,为公务员录用、竞争上岗、培训等提供依据。

2、切实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坚持学用一致、分级分类的原则,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推进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等党和政府工作的主题,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当前重点要抓好世贸知识培训,继续深入开展公务员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以及公共管理知识培训,抓好公务员的外语、计算机技能培训,选派中青年公务员出国(境)培训,引导和鼓励广大公务员参加在职公共管理硕士(即MPA)学位教育,进一步优化公务员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创新培训机制,建立有效的公务员培训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形成“计划调训、自主择训、竞争参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努力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例如建立和实施公务员培训学分制度,规定每人每年应达到的学分标准;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学分登记档案和相关制度,把培训学分与公务员考核结合起来,把公务员培训学分完成情况列为考核的内容之一,凡没有完成学分指标的,考核结果不能定为优秀等次,甚至对培训表现较差,学分较低的不能定为称职等次;把培训学分与公务员职务晋升、选拔使用结合起来,使公务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以激发广大公务员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开展。

3、进一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实现经济结构调整,首当其冲是调整人才结构,特别是担负着组织领导重任的公务员队伍结构的调整。各级机关在编制未满或编制出现空缺等,要首先考虑从大学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公务员。通过MPA教育,培养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复合型的高层次行政管理人才。组织好公务员外出培训、挂职、交流工作。把自主培养人才与引进优秀人才结合起来,对政府机关特需的财税、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专业高层次人才,可优先面向国内外择优聘用。

4、建立和完善流动机制。一方面要探索政府机关面向社会吸引高层次专业管理人才的新机制,定期对公务员进行轮岗。另一方面,要畅通队伍“出口”,这是公务员管理工作的难点,是优化结构、提升素质的关键,也是淘汰低素质公务员的重要措施。实行公务员聘用制是畅通“出口”的有效办法。

(四)突出作风建设,规范公务员行政行为

公务员作为各级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公务员作风建设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贯彻落实“十五”届六中全会和十六大精神,大力加强公务员的作风建设,积极实践“三个代表”,让人民满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要广泛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加强政风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改进服务,提高效率;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继续开展行风(机关作风)评议活动等,以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服务的质量。

1、强化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公务员的思想素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加强政府机关和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针对现在广大群众最不满意、对党群关系影响最严重的权力运行方面的种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加强对公务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观念,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把让人民满意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

2、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公务员要把发展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把兴区富民作为公务员工作的第一责任,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思考、研究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放在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上。因此,我们要结合机构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制度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3、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要强化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公务员为社会提供公开、公平服务的意识,以“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对企业、基层、群众提出办理的事项,能马上办理的,按照规定马上予以办理,不能马上办理的,明确办理完成时限;按照规定不能办的,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建立完善各项服务制度,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否定报备制、项目申报无偿代办制,真正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把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要增强公务员的法律意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对执法不公、越权执法、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行为严查严办。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名利观,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决惩治各种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行为,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

6、继续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强化“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标准,树立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第三篇:浅议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文章标题:浅议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公务员法是公务员管理的“基本法”。公务员法为实现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及队伍的公正廉洁,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为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公务员队伍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我们要以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以能力建

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加强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公务员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作为人民公仆,必须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走出机关、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不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二、能力建设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核心

一是把好公务员“源头”关,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按照分类考试、突出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努力提高公务员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规范公务员考录工作,增加公务员考录工作的透明度,全面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的监督,确保程序和结果公正,保证新录用公务员的基本素质。

二是加强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继续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切实抓好公务员的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的培训。同时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提高培训质量。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公仆意识、廉洁、勤政,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三是培养公务员的吃苦耐劳精神,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要有计划地把公务员选派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条件艰苦和困难较多的地方去,到基层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受锻练和考验。增强工作的挑战性,把“压担子”和有目的地培养人才结合起来,让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受磨炼,增长才干,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三、通过机制创新来促进和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

在落实公务员法的过程中,要抓住机制创新这一核心,通过完善公务员管理的新陈代谢、竞争择优、权益保障、监督约束机制来为公务员队伍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健全完善考试录用、公开选拔、调任等制度,严格“入口”,畅通“出口”,进一步健全公务员管理的新陈代谢机制;改进公务员考核办法,健全考核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简便易行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惩戒制度、辞退制度、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回避转任制度及公务员辞职或退休后的从业限制制度;健全完善公务员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健全完善公务员申诉控告、争议仲裁制度、职务级别制度、工资福利保险制度等,以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公务员管理的权益保障机制。

《浅议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议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第四篇:思考现实

思考现实

“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哪个比较好呢?以下这个事例引发了我的思考。

2007年7月26日下午放学后,同学张蒙建议:“不如去河边看看洪水。”此时的乐安河因几天来连降暴雨而水位疯涨。突然间狂风大作,一个浪头卷过来,张蒙被卷进了河中。慌乱的她大叫救命。其他同学见状,吓得一边往岸上跑,一边大叫救人,但这个时候附近并没有大人。稍微会一点水性的徐乐琴见张蒙在水中一沉一浮扑腾,一把抓住张蒙。徐乐琴个头较小,难以撑住张蒙。风浪越来越大,徐乐琴和张蒙渐渐沉了下去。这时,听到喊声的村民徐汉生划了一只小船前来施救,但由于他是肢残人,无法下水救人,只得用竹竿扔向落水的孩子,遗憾的是,转眼间两颗生命被激流吞噬。

正义是什么?字典告诉我,正义是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可是,随着时间的飞逝,这种解释已经不适合用在现在了。以前,普希金说,正义之手不应当为了贪婪或者畏惧而稍稍姑息。现在,引用《增广贤文》的一句话,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我认为,人要有一颗正义的心,但坚持正义却要讲求方法,要量力而行,不能单凭血气之勇。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难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能对自己的“壮举”负责。如果不顾自身条件而奋勇搏斗、英勇救人,这种有“勇”无谋和有勇无“力”的见义勇为行为多半会造成无谓的牺牲。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孩子在“见义勇为”、“挺身而出”之后,都会遭受不同程度得伤害甚至死亡。就像徐乐琴一样,毫无思考地就跳下去救人,最终落得死亡人数增加至2人。不过徐乐琴舍身救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政府提倡,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英雄。但是,引用《为人民服务》中的一句“我们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我们在平常的情况中,能做到以生命为第一原则来救人吗?其实有些时候,面对某些情况,我们都束手无策,都没有能力,那么如果是明知,又何必做无必要的牺牲呢?我们作为未成年人,在救人前要学会自救,才能做到一举两得:既救人成功,又保全生命。何乐而不为呢?

而作为成年人,社会上是赞成“见义勇为”的。因为大部分成年人有理智的头脑,健壮的身体,生理和心理都比较成熟,而且社会阅历也比较丰富,所以处事方法也比较成熟。对于“见义勇为”和“见义智为”,都是成年人比未成年人更适合,而且更主动,更成功。

而作为政府,应该要设立有关“见义勇为”的法律和奖励,鼓励成年人要量力而行地多做好事:例如设立“见义勇为”奖励基金,建立有关“见义勇为”的机构等等。对于未成年人,应在教材中设立专门课程,教会孩子们救人先学会自救,要量力而行,不要逞能。

我认为,在现实社会中,见义勇为的成功公式就是:见义勇为的勇敢+见义智为的理智=世间最完美的帮助。

第五篇:关于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关于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一、队伍现状

XXX辖 X村X社区,有农户X户X多人,乡政府有干部职工XX人,其中有公务员XX人。XX人中,性别结构为:男性X人,女性X人;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X人,36-40岁X人,41-45岁X人,46岁-50岁X人;文化结构为:研究生X人,大学本科X人,大专X人,高中X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入口严,来源不畅,整体素质不很强。一是直面农村一线工作任务艰巨,矛盾重重。公务员来源主要渠道是“过渡”。就我乡而言,X名“公务员”公考进入队伍的仅X名,其他X名均是通过“招工招干”渠道再逐步过渡为公务员的。二是“凡进必考”设臵的年龄、文凭等条件较高,一批年富力强、敢闯敢干、能独当一面的工人身份或干部身份的财政供养人员难以进入公务员队伍。

(二)压力大,抚慰不力,整体队伍不很稳。一是乡镇公务员直面老百姓,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亲民爱民的好政策与广大基层群众素质不高的矛盾,群众只求权利与不尽义务的矛盾,“有限政府与无限责任”的矛盾,依法打击与信访稳定的矛盾等等,严重困扰着公务员创造性工作,基层公务员感叹“上面千根线,乡镇一颗针”,“过去工作主要是收钱(农业税),现在工作主要发钱(找项目)。但今非昔比:“过去收钱收出感情,现在发钱发出愤怒。”二是减压措施不完善。“5.12”特大地震 发生后,先后对公务员及其事业职员尽管进行了几次心里抚慰,但坚持不经常。困难公务员救助,后顾之忧解决,长期在同一乡镇工作直面矛盾“得罪人”导致不利工作的环境等都困扰着公务员工作。三是交流未能激发工作干劲。由于县级部门缺人,环境好、工作单一,年轻公务员很快流动到县上工作,年老点的公务员长期、有的甚至一生都在同一乡镇工作,他们都认为“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一切看习惯,工作怠慢了。

(三)晋职难,培训少,队伍激情不很高。一是乡镇未设臵非领导职务。在乡镇工作的公务员如果不能晋升为领导职务,就是“科员终身”了。我县尽管在探索科员,享受副科级待遇的人员到一定年限可以享受副科级或正科级待遇,但仍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乡镇一批有能力、有魄力、有胆识的科员出现“看破红尘”的现象。二是公务员培训教育不够。主要是乡镇工作经费少,没有专门的培训经费预算,难以保证公务员培训,导致公务员思想观念滞后,上进心不强。

三、工作建议

(一)打破乡镇公务员“入口”难瓶颈

1、定向公考乡镇公务员。适当降低年龄、文凭门槛,坚实“三定”录用公务员,即:定公考地点、定工作年限(比如在一个乡镇工作至少2年以上才能交流)、定工作要求(具体的目标任务),切实把本县各乡镇中的优秀工人、职员和事业干部录用为公务员。

2、破格录用乡镇公务员。设臵破格录用的条件,把乡镇中一批忠诚党的事业年富力强、工作有经验、敢闯敢干、能独当一面的“非公”人员录用到公务员岗位。

3、面向社会公考乡镇急需专业公务员。

(二)打破非领导职务晋升难瓶颈

在乡镇设臵非领导职务,从严设臵享受非领导职务的任职条件,打破“科员终生制”,让乡镇公务员工作有奔头。比如青川正在探索的考核合格、工作到一定年限的科员可享受副科级或正科级待遇的做法,尽快能合法化、阳光化。

(三)打破公务员交流难瓶颈

我县乡镇领导干部交流力度很大,但科员及享受副科待遇的公务员交流少、交流慢,但这部分公务员又是乡镇工作的中间力量,长期在同一乡镇工作会变成“油条”。为此,一要充分使用非领导职务,对表现优秀、任职年限较长的中层干部予以提拔使用,进一步激发中青年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二要全面实施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干部的换岗交流。一般干部也应有计划适度换岗交流;同时明确换岗交流的条件和措施,通过自我申请和组织决定,让更多的人实现换岗位、换工作、换思想,也让更多的单位换出朝气、换出效率。

(四)加强公务员培训考核

1、建立公务员培训基金。通过自交、社会捐赠、财政预算、用人单位补助等多种渠道积累培训基金,保证培训经常化。

2、加强公务员针对性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一要明确培训目标和针对性内容。二要认真实施《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分层分类的公务员教育培训模式,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公务员的特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从理论到实践”的要求,开展公务员针对性培训。重点是加强公务员的理论业务和行政能力的培训。不但要从基层到大学,从农村到城市,从非专业到专业,而且要从课堂到社会,从机关到乡村,从理论分析到案例实践,由本单位、本系统、本专业到外单位、外系统、外专业,通过调查研究、挂职锻炼、参观考察等形式。

3、完善公务员量化考核实施办法。加大公务员量化考核和奖惩力度。各单位应按照本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全年工作目标,将本重点工作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内设机构,细化到每个公务员职位,并按难易程度明确每项工作的权重,确定考核指标和依据,将工作目标、综合素质、服务对象满意度等设定为指标量化成百分制,按分值评定等次。

4、要加大检查和整治力度。对工作业务素质差,经二次培训达不到所在职位标准要求的,应劝其辞职或予以辞退。

5、要加强对考核结果的使用,奖罚分明。

下载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实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实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思考(共5篇)

    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乡镇公务员队伍的素质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新进人才数量有限,现有人员年龄结构偏大,专业不合理,适应不了当前......

    全县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的探索与思考

    全县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的探索与思考乡镇公务员队伍是我国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的核心力量,是党和政府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队伍建设情......

    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市人社局:根据市人社局《关于开展〈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五周年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学习宣传活动安排,我街道于9月5日—9日,对照《公务员法》及配套政策法规,认真研究分......

    公务员队伍建设调研材料2009

    固阳县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按照全市人事人才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和调研提纲的具体要求,我们及时对全县公务员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认真梳理总结,现汇报......

    关于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

    关于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 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所奉行的普遍准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责、管理......

    关于qq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qq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qq县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现辖24个乡镇、170个村、3个社区、610个组,总人口17.9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8......

    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1

    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董风云 内容提要:乡镇公务员队伍在录用、人员结构、考核机制和素质培养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要不断在优化乡镇公务员队伍结构,提升......

    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几点思考

    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几点思考(一)多措并举,在“育”上下功夫。要建立以各单位为主、组织人事部门为辅的中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科学制定中层干部培训教育规划,对各单位中层干部培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