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企管咨询案例: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案例

时间:2019-05-12 17:1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夏商企管咨询案例: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夏商企管咨询案例: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案例》。

第一篇:夏商企管咨询案例: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案例

LCC公司由LCC形象设计与LCC广告两个实体组成,成立于1992年,经过八年的发展过程,已成为业界的知名品牌,业务范围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从业人员亦由最初几个人发展到现在七十余人,企业效益亦在迅速增长,产权结构亦由原来的“夫妇店”发展成合伙人制。LCC公司的成功与其创始人管理理念新颖、超前,对管理完善的追求强烈意志、人格魅力不无关系。但是公司目前管理水平缺乏长足发展之基础,实现“创建具有中国精神的国际化品牌”远景目标有困难,与决策者的愿望、要求有较大差距。LCC公司决策者向咨询公司指明要求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体系。

A.人力资源管理项目

一、LCC公司管理现状

(一)有战略设想,却无战略规划

企业决策者的经营理念超前,目光伟大,不把企业作为一个人财产,敢与员工分享成功,欲将公司办成公众公司,成就大业。

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能为这种远大的理念所打动,高层的思想充满着无穷的激励作用。但问题是,员工们都是听到的,对老板的目标、思想认可,但了解不多,从未见到公司的远景规划,未真正地看清楚公司的蓝图,听的次数多了,反而有“狼来了”的感觉。主要原因是领导忙于业务,没有时间整理自己的企业经营思想,没有人能帮领导将战略构想变成战略规划,未能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未能向员工宣传战略思想及战略目标。而企业目标就是员工“心中的太阳”,因为企业目标不明确员工就看不到自己在公司里的发展前途。对知识型员工而言,目标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同时明确的战略规划亦可避免公司的管理受领导人的情绪化影响。没有公司的战略规划就更谈不上人力资源的规划了。

(二)重视人才,却忽视人才机制的建立

LCC公司属智力型企业,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可以说在智力型企业的从业者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没有真才实料就难以立足。可是真正的人才又是业界各企业猎寻的对象,因此人才流动大。“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无人才企业就没有竞争实力,真正重视人才就必须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机制,人才机制又充分地体现在企业的人事政策与管理制度里。在LCC只听说有较为完善的薪酬分配方法,其它如晋升、培训、考评等皆无,未见到任何可视文字。有意见反映:试用期结束后公司未有给员工一个试用评估的明确说法,有的员工上午还在工作,下午就被炒掉,给留下的人严重心里压力,没有工作安全感,他们很渴望知道,走的人在哪些地方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以此来提醒自己去努力,做合格的员工;绩效评估要公开化等。“未有梧桐树,难引金凤凰”,无好的人才机制怎能引进和留住好的人才。

(三)专业意识强,但管理意识弱

LCC公司专业人才济济,而管理人才缺乏,除决策者外,大多数人员有专业第一,管理次要的思想,对智力型企业而言如欲做大,形成产业无管理人才是成功不了的,要么将管理意识灌输给专业人士,要么启用管理型人才,懂技术又懂管理是理想,实现起来有个过程。只要是办企业就要讲究管理。尽管LCC从事产品策划、设计和广告,但它仍然是商业行为,不能以艺术(专业思想)替代管理思想。有些人的离开可能是对管理者的方式不认同。

(四)可以出让股份,却无社会保险。

LCC公司对人才的激励敢于大动作,有魄力,老板可让出股份,实行合伙人制,并明确表示未来的方向是走股份化,全员股份制,这在广告界是较少见。但LCC公司缺乏对人才需求的深入分析,根据不同层次的员工的不同需求,应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及方法,对大多数员工而言,他们的眼光不可能看得太远,俗

话说“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社会保障方面公司无行动,社会福利未有保障,连基本的法律要求都不能满足,更远更大的利益对多数人而言就显得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之感觉。薪水高于同行,极具竞争力,这是必要条件,但社会福利体现的是对人的关怀,是充要条件的一部分。薪酬、福利如何支付要讲究策略与艺术。超前的理念有一个灌输宣传的过程,企业应根据员工的需求分不同时期分层次给予不同的程度的满足,基本的低层次需求没有满足,而给他更高层次的满足是本末倒置。

(五)注重人才引进,忽略人才开发

在中国大多数智力企业与科技企业总觉得人才不足,注重了人力资源的使用却又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一般而言,在创业阶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集中于熟手,但到了发展阶段不培养人才,不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人才的成本就会过重,从激励方面而言,在知识型企业员工水平、能力有无提升的可能,亦是知识性员工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LCC公司成立八年来(2000年10月之前)一直未有人力资源部门,甚至没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专职工作人员,这无疑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引进都是极为不利的。LCC公司究竟需求什么样的人才,LCC公司的人才选拔有何特点,没有职务规范,如何培训,怎样考评?

这种现状与老板的理想是不相衬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从人才的吸纳开始,经过培训、职业发展、计划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形成人才开发体系。

(六)工作联系密切,但缺乏思想交流

其实这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首先从LCC公司的办公环境来看就非常不利于沟通,小房间,分为四个楼层,连传递信息都不方便,更谈不上沟通了。其次是部门内部因工作关系,不同职责的人员有较多联系,而超出工作范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只注重了工作上的协调,忽略了人们思想上的交流,尽管有局域网信息平台,但如果公司不指导员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是难以造就卓越团队精神的。科技的东西不能完全代替人性化的东西。再次是员工们因专业所限常常局限于专业范围内交流,不善于或不愿意与非专业人员交流,比如搞策略的与搞设计的就常因沟通问题而造成工作上的不能顺利完成。由于信息流不畅,员工交流不够,就难以发掘集体智慧,就不能形成LCC人的特色。企业要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LCC公司在感情留人方面做的不够。

泰勒公司结合LCC公司决策者超前的管理理念及管理层务实的管理精神,采用系统的理论方法,以人力资源为基础,以项目管理为目标辅导LCC公司建立科学,实用、有效的管理体系,理顺工作流程,健全管理规章,加强沟通协调,展开交流培训,将企业理念,战略设想融入日常的管理运作之中,最终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泰勒公司帮助LCC公司建立和运行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成了以下列表中的六大项目。由于LCC公司之前此方面没有任何基础,泰勒公司将咨询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帮助LCC公司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平台,选择其中四大项目进行改善,即职务规范、招聘系统、培训系统、绩效管理。第二步在前阶段改善的基础上再次提升,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人力资源规划与人事政策开发两项完成。项目实施实际用时5个月。

第二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案例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案例分析

人力09110920405110王宣

案例:

A企业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拥有员工150多人。公司自2000年开办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且企业团队不断壮大,经营范围不断扩展。通过5年短时间的发展,A企业已经成为了同行业的领军企业。2007年,公司高层一致决定:公司推行股改,准备上市。上市同时公司也为员工提供了丰厚的福利,人均收入每年可达到18000元,尤其是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每年的收入更为可观。但也就是从2007年推行股改开始,虽然公司的员工数量迅速增多,可是骨干流失严重,销售额不增反降,公司出现了开办以来的首次危机。

面对行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业绩增长的压力,以及企业内部一团混乱的局面,A企业老总决定进军新的业务,并请管理咨询公司针对员工抱怨最多的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两个模块进行优化,同时希望通过流程梳理促进企业内部运营效率提升。

Q:A企业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应该如何改进?

通过调研,发现A企业存在的问题一箩筐,典型问题如下:

1、虽制订有详细的规章制度,运作却处于无序状态;

2、企业福利水平大大超出一般民营企业,员工积极性却不高,且内耗严重;

3、虽然公司有详细的薪酬管理制度,但实际中“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象普遍;

4、各层级授权不足,层层审批却无人负责;

5、„„

通过深入分析,发现A企业之所以会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公司制定制度后并没有得到执行,反而导致制度公信力差,执行力差。公司于2007年就制定了详细的薪酬制度,包括每级每档的薪酬数额、薪酬调整方案,然而在某一次加薪申请在总经理办公会上没有得到批准后,加薪工作开始转入“地下”,只要提出申请,主管上级同意,工资就会涨。而不少只知道埋头苦干、没有提出加薪申请的员工,时间长了反而比不少只说不做的员工低了不少,公司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极差,例如同样是行政类专员,营销部门的销售助理工资可以拿到3800元每月,而行政助理的工资仅有2200元每月。还有

公司销售部门出现贪污行为,公司认为贪污行为有公司方面的责任,因此不予追究,导致公司销售部门贪污行为越来越多,并且习以为常。

第二,公司全部员工,包括营销人员,全部采取高固定工资、高福利的薪酬模式,公司付出成本不低,而员工却感受不到激励性。公司现有各项福利包括交通补贴、用餐补贴、取暖费、消暑费、过节费、生日费、结婚礼金、生育礼金等等,而销售提成比例极低,卖多卖少一个样,因此销售人员因为高福利和底薪而留下来,却没有努力做出业绩。

第三,部分部门负责人全局意识薄弱,袒护下属,随意加薪。例如营销部门经理,认为自己部门是第一线,是最为重要的部门,因此其员工薪酬应该高,导致销售助理比行政专员工资高了1600元。一个入职1年多的网管却连续加了4次薪,薪酬水平明显偏高。另外如果有员工提出不加薪就会走人,那么其全部要求都会得到满足。这样下来,某个每年销售额在800万的员工,薪酬反而比一个每年只有200万业绩的员工低,工资水平已经严重影响了内部公平性。

第四,公司绩效考核吸取了360度考核的思想,所有与被考核人有工作关系的人都对被考核人评分,这样存在部分考核人不了解被考核人、不能客观打分的情况,而且在此种考核关系下,人际关系好坏的影响凸显,各部门、员工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通过绩效考核呈现出来。第五,公司没有建立明确合理的授权体系,从上到下管控过于严格。例如员工打印任何文件,都要行政部专门人员进行审查;1000元的费用就要老总审批,老总被陷于日常事务,无暇顾及她所应关注的公司发展、业务开展、大客户关系维护等工作。

第六,公司高层信奉Y理论,认为人都会努力做好业务,然而事实却不总是如此,加之员工能力、悟性各不相同,有些人很快能够成长起来,另有些人成长速度极慢,这样一来,公司营销人员多而不精,行政后勤人员臃肿,人工成本高居不下。

基于A企业现状,我们为其建议了如下改进方案:

1、岗位价值评估,参考外部数据,重新建立了薪酬管理体系,薪酬水平及其调整都有了客观的依据;

2、根据岗位特点,设计了以直接上级为主的绩效考核关系,将非直接上级的意见作为数据来源或者例外项考核,绩效考核关系也理顺了;在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中,从客观、高效原则出发,中高层及营销人员更多地采取KPI指标,职能部门更多地采取工作任务考核和例外项考核;

3、与客户一起梳理了关键流程,减少无效环节,简化了审批程序。

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成在“人”,败也在“人”。虽然我们提出了科学、可操作的方案,但

建议如果想使方案“落地”,整体改善公司经营管理状况,A公司还应该尽快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更多地从管好“人”角度出发,改进公司内部管理,从而改进公司业绩:

1、抓中层。中层是企业的脊梁,这个脊梁是否够硬、脊梁上每个环节合作是否畅通关系到企业是否强健有力。中层的选用育留做不好,企业容易软弱无力,甚至“散架子”。选好中层应该关注其是否:业务能力强、管理意识和全局意识强、乐于带培下属和与其它部门合作、心胸开阔、公平公正,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和他人,凡事对事不对人。选好中层后,应将职责分配下去,给与相应权利,即可以调动起积极性,也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必要的话应加强对中层的培训,并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加强激励。

2、建文化。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虽然未必有多少能做到google那样,但google的方式方法却值得学习。高科技企业员工素质相对较高,往往不会违反明文规定的这样那样的制度,而制度过于严格又会挫伤其积极性。对这类员工,尊重、平等、共创共享的文化建设更为重要。

3、搭平台。很多大公司不怕员工流失,就是因为平台建得好。尤其是对于营销部门,平台搭建好了,才能摆脱企业对营销人员中某个人的依赖。企业平台搭建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制度流程、知识管理、客户信息管理。

4、高激励。对营销人员,应该采取低底薪、高提成的政策,将底薪同其任务量相挂钩,使其时刻有危机意识,不努力出去抢单子,就要生活在贫困线上。只要他们给公司带来越高的利润,他们得到的就越多,上不封顶。

5、勤淘汰。对于给过机会仍然不能达到公司业绩要求的员工,宁可赔偿补偿金,也要坚决辞退。如果公司不辞退业绩差的员工,好的员工必然将公司辞退,最后公司留下一群能力偏低的员工,业绩肯定越来越糟。

第三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1、在日本建立合资企业的劳动力困境

约翰发现他正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而他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约翰自己创建了一个小型的制造企业——约翰斯克电子公司,并亲任总裁。这家公司在他的家乡田纳西州有大约300名员工。最近,这家公司与一家势力雄厚的日本汽车制造公司洽谈,旨在日本建立一家合资厂,由约翰斯克公司控股。这看上去是个很好的机会,所以约翰同意在东京郊外建立一个工厂。这家工厂预计要雇佣500名工人,为新的汽车制造装配计算机配件。约翰最近发现,在东京生活费用昂贵的城市里维持大量的外派人员,费用非常大。因此,他同意这家在建的合资厂主要使用当地员工。不幸的是,约翰在为许多关键岗位配备人员时遇到了问题。首先,约翰没想到美国联邦政府的就业机会平等法案同样适用于他的国际业务。自从他为美国联邦政府提供军用零配件后,他的用人政策受到了监察,考察他的工厂是否恰当地雇佣了少数民族或妇女。而在日本,约翰发现少有日本妇女进入管理阶层,这使他对如何平衡美国法律的要求和日本的习惯以及外派人员的高额费用产生了焦虑。约翰相信亚洲应当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他听说有的跨国公司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时大量使用妇女,使得劳动力成本十分低廉。他还听说这些人服从命令,愿意常时间从事单调乏味的工作。但是,约翰发现日本有严格的法律禁止雇佣外国劳动力。事实上,仅东京每年差不多就有15000个没有签证的外国侨民在找工作时被逮捕。

约翰斯克的日方联络人告诉约翰,日本工人的老龄化比美国更快。历史上,日本公司实行等级序列,鼓励工人在一家公司里工作直到退休。由于日本孩子倾向于上大学,因此,年轻人和半熟练工较少。例如,在日本,建筑及相关领域有四亿多蓝领工人,但半数以上的工人年龄超过50岁。面对这些现实,约翰开始担心他是否有能力为东京的工厂配备合适的人选。他还担心他的企业要承担的退休金的问题。最后一点,就是工会问题。约翰的美国工厂完全工会化了,工会代表希望,在海外合资厂的任何好的提拔机会都应给予工会会员优先权,在日本雇佣的本地员工应当像在美国一样,都加入工会。

约翰大大降低了对与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者合作的热情。但合同已经签了,约翰现在有种奇怪的想法,那就是让这家东京厂从地球上消失,或者只让它赚钱,而不必考虑当地习俗或美国法律。

(1)对约翰遇到的东京合资厂的劳动力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2)他应当怎样说服工会或合资方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3)如果约翰换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行动方式能否消除眼前的问题?何种方式?

2、三夏是这样一家公司:从薪酬的角度看,它在同行业中不能说是最高的,但对员工的综合价值提升确实是非常高的。三夏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为了工资而来,工资不是唯一吸引员工的重要因素。所以,三夏在薪酬策略上不赞成以最高的工资来吸引人,它们将吸引人才的重点放在了大的方面——公司文化上。三夏为加入公司的所有员工创造提高他们的市场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机会,这才是真正有吸引力的地方。同时,三夏的薪酬福利水平和其他公司相当。

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担心人才的流失,所以,大家都在为留住员工绞尽脑汁,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三夏公司也不例外。“留住雇员”在三夏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切实实的行动:三夏与离职员工保持着联系;三夏请咨询公司对离职员工进行了全面调查以了解离职员工对公司的意见;三夏教育公司中的每一位经理人,告诉他们怎样留住人才,怎样创造宽松的环境;三夏鼓励管理人员在员工的凝聚力、员工发展方面多做工作。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三夏的这种以人为本的文化。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案例6-2

某民营企业绩效评估的差距

案例介绍

某民营企业(简称R会司)已成立4年。公司从成立到现在,业绩不断攀升,发展势头较好,已在全国较大城市建立了相应的分公司。但最近一年,R公司绩效考核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公司总部召开会议,讨论对策。

R公司总部会议室,王总经理正认真地听取上公司绩效考核执行情况的汇报,其中有两项决策让他左右为难。一是经过考核成绩排序,成绩排在最后的几名却是在公司干活最多的人。那么这些人是否按照原先的考核方案降职和降薪,下一阶段考核方案如何调整才能更加有效?另一个是人力资源部提出了运用一套管理软件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的建议,但用一套软件是否能真正产生预期的效果。

R公司成立仅4年,为了更好地对各级人员进行评价和激励,在引入市场用人机制的同时,还建立了一套绩效管理制度。用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话说,这个方案是细化传统的德、能、勤、绩几项指标,同时突出工作业绩的一套考核办法。其设计的重点是将德、能、勤、绩几个方面内容细化延展成可考量的10项指标,并把每个指标都量化成5个等级,同时定性描述等级定又,考核时只需将被考核人员的实际行为与描述相对照,就可通过对应成绩相加的方式得出最终考核成绩。

但考核中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原先在工作中比较出色、积极的职工,考核成绩却常常排在后面,而一些工作业绩并不出色的人却排在前面。一些管理干部对考核结果大排队的方法不理解。但是综合各方面情况,目前的绩效考核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部门也都能很好地完成。如今让领导为难的是,如何对考核排序在最后的人员落实处罚措施,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到他们本身工作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和他们一样认真工作的人,但是如果处罚措施不落实,又会破坏考核制度的严肃性和连续性,考核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统计工具比较原始,考核成绩统计工作量太,人力资源部3个人需统计总部200多人的考核成绩,在统计之后还要分别和这些人谈话。在考核的一个半月中,人力资源部几乎没有时间做其他工作,出现了很多工作被搁置的局面。

面对上述局面,王总经理决定请车辆设备部、财务部和工程部的负责人到办公室深入了解实际情况。

车辆设备部的李经理和财务部的韩经理来到了总经理办公室,当总经理简要地说明原因之后,车辆设备部李经理首先快人快语地回答道:“我认为本次考核方案需要尽快调整,因为它不能真是反映我们的实际工作情况。例如,我们车辆设备部主要负责公司电力机车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总共有20个人,却管理着公司近60台电力机车,为了确保它们安全无故障地行驶在600公里的铁路线上,我们需要按计划到基层各个点检查和抽查设备维护的情况。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能有一次违规和失误,因为任何一次失误都是致命的。但是在业绩开核中有允许出现‘工作业绩差的情况’指标,对于我们来说,考核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并不存在分数等级是多少的问题。”

财务部韩经理紧接着说:“对于我们财务部门,工作基本上都是按照规范和标准来完成的,平常填报表和记录等工作都要求万无一失,这些如何体现出创新的最好一级标准?我们没有这项内容,评估我们是按照最高成绩打分还是按照最低成绩打分?还有一个问题我认为也应该重视,在本次考核中,我们沿用了传统的民主评议的方式,我对部门内部人员评估没有意见,但是让其他部门人员打分是否恰当?因为我们财务工作经常得罪人,让被得罪的人评估我们的工作人员,这样公正吗?”

听完大家的意见,王总想:难道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本身设计存在问题?如果是,那么问题出现在哪里?考核内容与实际工作情况不符,指标体系如何设计才能适应不同性质岗位的要求?公司是否应该同意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的购买软件方案的建议?是否有一个最有效的方法解决目前的问题?对此、总经理陷入了沉思。

案例评析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并不断地在企业运营中实施绩效考核,然而很多企业并没弄清绩效考核的真正内容及相应的注意事项,于是便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结果不理想。

众所周知,公司各个部门、各个职位的衡量方式是不一样的,绩效考核最忌一刀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及产生的经济效益量化,然后在公司内部实行,最后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从来就是一项长期的管理投资,R公司刚起步便建立科学的现代考评制度,当然免不了要经历一番探索过程。R公司绩效评估体系的最大问题是,指标设置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到岗位要求的特殊性,从而造成指标考核的相对不公平。例如,在考核制度中,汽车司机和行政人员的交流能力指标权重相同,这必将导致考核信度下降。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

绩效管理目标应定性为准确评估员工绩效,井督促员工努力提高个人绩效。然而,R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并不能准确反映员工的绩效,人力资源部的目标定位过于笼统、空泛,不能切中要害。

2.人力资源部工作重点不当

人力资源部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调查、研究、分析公司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并收集反馈信息,对考核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然而,本案中,人力资源部本末倒置,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考核成绩、数据统计方面,忽视了工作重点。

3.考评人员有很大的局限性

(1)民主评议的客观公正性令人质疑。评议中必然会出现较多的成见、偏见和不实之见,这势必会导致评议结果有失偏颇。另外,大范围统计容易受从众心理影响,使大部分人的考评结果都一样,最终失去绩效考评的意义。

(2)考评人员未经培训。一方面,在民主评议中,对所有考评人员进行培训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没有重视对公司领导的培训,而这应该是考评培训中的重中之重。

4.考评内容不合理

(1)考评内容超出了绩效的外延。对于一个人来说,工作并不是他的全部生活。对于公司而言,对一个人的考评也并不需要考评他的全部,只需要考评这个人的工作与公司目标达成的相关部分。R公司的绩效考评中,有些考评项目设计空泛,与绩效没有实际联系,这非但不能起到正面作用,反而减少了绩效部分的权重,使考核结果梯度不明朗。

(2)考评内容过于统一。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要求、工作性质、工作方式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各部门的考评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应针对各部门工作岗位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考评方法,选择适当的考评项目。而R公司却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尺度、统一考评项目对全公司人员进行考核,出现了公司中工作出色的员工在绩效考核中排在后面的情况,使考评非但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

(3)评价标准描述不准确。对于同一个考评项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要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R公司在执行绩效考评过程中使用了统一的评价标准,而且描述空泛,没有做到针对不同部门特点进行准确细致描述的要求。

考评内容是考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任何工作都要为考评内容服务,所以R公司绩效考评改革重中之重是考评内容的改革。案例中提到了如何对考评排在后面而工作业绩十分出色的员工进行处理的问题。针对这一点,错不在于员工,而在于公司所制订的考评方案,我们不能为了维护考评方案的权威性而错误地处理工作出色的员工。所以,人力资源部应主动说明情况,取消错误的考评方案,及时调整方案或制订新的考评方案与此同时,公司领导也应做好解释工作。

点拔提升

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除做好职位分析,了解各岗位实际特点外,尽快编制新的绩效考核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绩效考核体系的编制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考该目标

由公司领导带头,组成由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对公司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制订总体考核目标,针对不同部门,确定不同的考核目标。考核目标的制订应从“为人事提供依据”和“促进员工个人绩效发展”两方面考虑。

2.调整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增加人力资源部人员配置,确保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作用。购买人力资源信息化软件,将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从繁重的统计、填表、计算等工作中解放出来,把重点放在对公司各部门的调查、研究、分析、制订考评方案及考评方案的完善上。同时,也要适当对公司考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做好考评宣传、解释等工作,使广大员工理解支持考评计划,清楚考评过程,从而使考评工作顺利进行。

3.确定考核人负

不主张使用民主评议方式,因为其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对于企业中不同员工的绩效考核可借鉴以下做法:针对各部门负贵人的考评,考评小组由公司领导与人力资源部组成;针对各部门员工的考评,考评小组由公司领导选派代表、人力资源部选派代表和该部门负责人组成,在整个考评过程中,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考评的组织和执行工作,具体表现为对考评人员技能的培训和与被考评人员进行沟通。领导代表与本部门负责人主要实施对员工的考评工作。

4.制订考评内容

(1)绩效考核,顾名思义,是对绩效的一种检测。其考评内容主要是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个人主观能动性三个方面。因此,所设立的考评项目不得超过这三个基本框架的范围。一般情况下工作业绩所占比重应在一半以上,其余两项所占比重基本相等。

(2)人力资源部依据各部门考核目标,制订各部门的考评项目。如果部门中岗位之间差别很大,在制订考核项目时,也要做相应调整。总而言之,人力资源部负责做细做好每一方面工作。

(3)每一个考评项目都分为优、良、完成、基本完成、未完成五个等级人力资源部对每一个级别的要求都要做细致的描述,使每名考评人员、被考评人员都准确地认识到什么是最好的,怎么做才是公司最需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考评目标。

当然得出评估结果并不意味着绩效评估工作的结束,在绩效评估过程中获得的大量有用信息可以运用到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中。

1)利用向员工反馈评估结果的机会,可以帮助员工找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方向,这对员工改进工作、提高绩效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为人事决策,如任用、晋升、加薪、奖励等提供依据。

3)检查企业管理的各项政策,如人员配备、员工培训等方面是否有失误。

相关知识链接

一、绩效考核内容

1.确定绩效考核基本内容

从“绩效考核”一词的字面意义上可以看出,人力资源考核是以实际成效为中心,注重人们劳动成果。但是仅看“绩效”是不够的,实际上,许多考核都把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作为考核的内容。从总体上看,考核项目分为“个人特征”(包括技能、能力、需要、要素)、“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束”三大方面。但这三方面的指标各有侧重,适用范围不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不同组织会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指标作为绩效考核依据。绩效考核指标不仅会因为组织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在同一组织中,不同性质的岗位选择考核指标也大有区别。

2.建立考核项目指标体系

为了使考核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对考核内容做进一步的细化,形成考核项目指标体系。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考核和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需要,把考核的各方面分解为体现工作性质及相关方面具体内容的项目,规定出真正用于考核的各项详细指标,进而形成考核指标体系。

(1)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指标名称、指标定义、标志、标度。

(2)评价尺度的类型。量词式、等级式、数量式、定义式。

(3)绩效评价指标的基本要求。内涵明确清楚:具有独立性;具有针对性。

3.各项目的分值分配

在列出考核的各项具体指标后,考核管理部门需要根据考核的重点,对每个指标分别给予加权和打分。这一过程体现了某一指标在整个考核体系中的位置与重要性。应当指出的是,加权和打分过程十分关键,对某一因素的加权、打分不同,会导致考核结果的完全不同。同时,它具有政策导向作用,会引导被考核者的行为。

4.规定各项目的打分标准

对每一个考核项目赋值之后,要给出每一个项目的打分依据。

二、绩效考核操作中的误区

绩效考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获得更高业绩水平而使用的手段,但是考核者往往背离绩效考核的目的,为了考核而考核,在考核中只是评价员工的工作状况,人为地拉开距离,抓住绩效低下的员工,最后甚至把他们淘汰掉。而上述情况往往会导致被考核者对考核标准不认同,出现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是被监视、被责备的对象,不被尊重,没有安全感,所以往往会出现消极抵触、防御心理的情况。绩效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考核标准有关;另一类与主考人有关。

1.与考核标准有关的问题

考核标准不严谨。考核标准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能而不是职位设定。考核项目设置不严谨、考核标准描述含糊不清,加大了考核的随意性。

考核内容不够完整。如果不能涵盖全部工作内容,或者以偏概全,如出现关键绩效指标缺失等情况,就无法正确评价员工的真实工作绩效。

2.与主考人有关的问题

由于考核者主观随意性具有过严、过宽、趋中的心理倾向,绩效考核很可能出现偏差。

(1)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员工的业绩,由于受一些特别的或突出的特征的影响,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表现和品质。这将会导致考核者不能从全方位评估被考核者。

(2)宽严倾向。宽严倾向包括“宽松”和“严格”两个方面。宽松倾向是指考核中所做出的评价过高;严格倾向是指考核中所做出的评价过低。

(3)平均倾向。平均倾向也称调和倾向或居中趋势,是指大多数员工的考核得分在“平均水平”的同一档次,并且往往是中等水平或良好水平,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考核结果具有统计意义上的集中倾向。

(4)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是考核者只看到考核期末一小段时间内的情祝,对整个考核期间的工作表现缺乏长期了解和记忆,以“近”代“全”,只是对最后一阶段的考核。首因效应是指 考核者凭“第一印象”判断。

(5)成见效应。成见效应也称定型作用,是考核者因经验、教育、世界观、个人背景以及人际关系等形成的固定思维,造成对考核评价结果的刻板化影响,通俗说法是“偏见”“顽固”等。

三、绩效考核评估流程

一般而言,绩效评估工作大致要经历制订绩效评估计划、确定评估标准和方法、收集数据、分析评估、结果运用5个阶段。

1.制订绩效评估计划

为了保证绩效评估顺利进行,必须事先制订计划,在明确评估目的的前提下选择评估的对象、内容和时间。

2.确定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1)评估的标准。绩效评估必须有一定的标准,作为考察和分析员工的尺度。评估的标准一般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绝对标准以客观现实为依据,且不以考核者或被考核者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包括出勤率、废品率、文化程度等。相对标准,即被考核者既是被比较对象,也是比较尺度。例如在评选先进时,规定10%的员工可选为各级先进,于是可采取相互比较的方法。标准因群体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不能局限地对每一个员工单独做出“行”与“不行”的评价。

一般而言,评估标准采用绝对标准。绝对标准又可分为业绩标准、行为标准和任职资格标准3大类。

(2)选择评估方法。在确定评估目标、对象和标准后,就要选择相应的评估方法。以下是常用的评估方法。

业绩评定表:所谓业绩评定表就是将各种评估因素分为优秀、良好、合格、稍差、不合格(或其他相应等级)五个等级进行评定。其优点在于,简便、快捷,易于量化。其缺点在于,容易出现主观偏差和趋中误差;等级宽泛,难以把握尺度;大多数人高度集中于某一等级。

工作标准法(劳动定额法):把员工的工作成绩与企业制订的工作标准(劳动定额)相对照以确定员工业绩。其优点在于,参照标准明确,评估结果容易获得。缺点在于,针对管理层的工作标准制订难度较大,且缺乏可量化衡量的指标。此外,工作标准法只考虑工作结果,对那些影响工作结果的因素则不加反映,如领导决策失误、生产线其他环节出错等。目前,此方法一般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强迫选择法:评估者必须从3~4个描述员工在某一方面工作表现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有时两个)。其优点在于,用来描述员工工作表现的语句并不直接包含明显的积极或消极内容,评估者并不知道评估结果的高低。其缺点在于,评估者会试图猜测人力资源部门提供选项的倾向性。由于难以把握每一

选项的积极或消极成分,因而得出的数据难以在其他管理活动中得到应用。

排序法:把一定范围内的员工按照某标准由高到低进行排列的一种绩效评估方法。其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完全避免趋中、严格或宽松误差。缺点在于,标准单一,不同部门或岗位之间难以比较。

硬性分布法:将限定范围内的员工按照某一概率分布划分到有限数量的几种类型上的一种方法。例如,假定员工工作表现大致服从正态分布,评价者按预先确定的概率(如共分五个类型,优秀占5%,良好占15%,合格占60%,稍差占15%,不合格占5%)把员工划分到不同类型中。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趋中、严格或宽松误差,但问题在于,假设有可能不符合实际,各部门中不同类型员工的概率不可能一致。

关键事件法:即将那些对部门效益产生重大积极或消极影响的行为记录下来的方法。在关键事件法中,管理者需将员工在考核期间内所有的关键事件都真实地记录下来。其优点在于,针对性强,结论不易受主观因素形响。缺点在于,基层工作量大,井且要求管理者在记录中不能带有主观意愿,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很难做到。

叙述法:评估者以一篇简洁的记叙文来描述员工的业绩。这种方法集中描述员工在工作中的突出行为,而不是日常业绩。不少管理者认为,叙述法不仅简单,而且是一种最好的评估方法。然而其缺点在于,评估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者的主观意愿和文字水平。此外,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员工之间的评估结果也难以比较。

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绩效评估方法。其基本程序如下:

1)监督者和员工联合制订评估期间要实现的工作目标。

2)在评估期间,监督者与员工根据业务或环境变化修改或调整目标。

3)监督者和员工共同决定目标是否实现,并讨论失败的原因。

4)监督者和员工共同制订下一评估期的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

目标管理法的特点在于,绩效评估人的作用从法官转变为顾问和促进者,员工的作用也从消极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这增加了员工的满足感和工作自觉性,能够以一种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工作,促进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案例1:

王明总经理面对超额的经费支出和突发的全球经济危机。通过会议决定,通过裁员来解决这些问题。王明向各部门经理和各厂长发出了紧急通知书。通知书要求各部门各工厂严格控制经费支出,裁减百分之十的员工,裁员名单在一周内交总经理。并且规定全公司下半年一律不招新员工,现有员工暂停加薪。

该公司饼干厂的厂长梁超看到通知书后,急忙找到总经理询问:“这份通知书不适用于我们厂吧?”总经理回答:“你们也包括在内。如果我把你们厂排除在外,那么别的单位也都想作为特殊情况处理,正像上两个月发生的一样,公司的计划如何实现?我这次要采取强制性行动,以确保缩减开支计划的成功。” 梁超辩解道:“可是我们厂完成的销售额超过预期的百分之五,利润也达到指标。我们的合同订货量很大,需要增加销售人员和扩大生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为公司增加收入。为了公司的利益,我们厂应免于裁员。哪个单位亏损就让哪个单位裁员,这才公平。

王明则说:我知道你过去的成绩不错。但是,你要知道每一个厂长或经理都会对我讲同样的话,作同样的保证。现在,每个单位必须为公司的目标贡献一份力量,不管有多大的痛苦!况且,虽然饼干厂效益较好,但你要认识到,这是和公司其它单位提供资源与密切的协作分不开的。“无论你怎么讲,你的裁员计划会毁了饼干厂。所以,我不想解雇任何人。你要裁人就从我开始吧!”梁超说完,气冲冲地走了。王明开始有点为此感到为难了。

问题:

1.王总经理不想让梁厂长因此而离开公司,但又要推动公司裁员计划的落实,于是找来人力资源部主管负责解决此问题。假设你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你对上述王总经理与梁厂长的冲突过程又相当清楚的了解,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将如何处理此裁员计划?

2.如果王总经理坚持采用解雇方式时,解雇后可能会面临到什么问题?你站在人力资源部门主管的立场,将如何处理此问题? 答案:

1.问题分析:当一个公司进行裁员时,表示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小于供给,因此必须减少员工,最简单的方法是解雇人员,但是永远解雇并不是最佳决策,其它的选择也许会对组织或员工产生更有利的结果,因此提供以下几种缩减人员的方案给王总经理做参考。选择方案:

(1)解雇:永久性、非自愿地终止合同;

(2)暂时解雇:临时性、非自愿地终止合同 ;可能持续若干天时间,也可能延续到几年;(3)冻结雇佣:对自愿辞职或正常退休腾出的职位空缺不予填补;

(4)调换岗位:横向或向下调换员工岗位,通常不会降低成本,但可减缓组织内的劳动力供求不平衡;(5)缩短工作周:让员工每周工作少一些时间;或者进行工作分担;或以临时工身份做这些工作;

(6)提前退休:为年龄大、资历深的员工提供激励,使其在正常退休期限前提前退离岗位。

除了上述几种缩减人员的主要方案外,转为非全时性雇员、限制加班、使用休年假的方法、使用不付报酬的休假办法、重新培训/重新部署、转为顾问、使用减薪方法等亦是可行方案。2.面临下列问题:

(1)留下来的员工人心惶惶,惟恐自己是下一波被锁定的对象。

(2)工作士气低落,精神焕散。(3)对公司丧失信心。(4)对公司不再认同。

在解雇是惟一的可用选择时,公司必须加强对剩余员工的管理。管理部门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在解雇之后重建士气和激励。管理团队应该起草一个新的公司使命声明,以便用一种乐观方式传达公司的远见和目标,鼓励员工重新认同公司。

案例2:

天洪公司是一家发展中的公司,它在15年前创立,现在拥有10多家连锁店,发展的几年中,从公司外部招聘来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大约有50%的人不符合岗位的要求,工作绩效明显低于公司内部提拔起来的人员。在过去的两年中,从公司外聘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有9人不是自动离职就是被解雇。从外部招聘来的商业二部经理因考评不合格而被免职之后,终于促使董事长召开一个由行政副总裁、人力资源部经理出席的专题会议,分析这些外聘的管理人员频繁离职的原因,并试图得出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

首先,人力资源部经理就招聘和录用的过程作了一个回顾,公司是通过职业介绍所或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来获得职位候选人的。人员挑选的工具包括一份申请表,三份测试卷(一份智力测试和两份性格测试),有限的个人资历检查以及必要的面试。行政副总裁认为,他们在录用某些职员时,犯了判断上的错误,他们的履历表看起来不错,他们说起来也头头是道,但是工作了几个星期之后,他们的不足就明显暴露出来了。董事长则认为,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来选择适用的人才。“从离职人员的情况来看,几乎我们录用的人都能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但他们很少在工作上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人力资源部经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公司在招聘中过分强调了人员的性格和能力,而并不重视应聘者过去在零售业方面的记录,例如在7名被录用的部门经理中,有4人来自与其任职无关的行业。行政副总裁指出,大部分被录用的职员都有共同的特征,例如他们大都在30岁左右,而且经常跳槽,曾多次变换自己的工作;他们雄心勃勃,并不十分安于现状;在加入本公司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与同事关系不是很融洽,与直属下级的关系尤为不佳。会议结束后,董事长要求人力资源部经理:“彻底解决公司目前在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公司人才招聘的质量”。

1、天洪公司在人员招聘中存在什么问题?

2、你对改善这些问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答案:

1.问题:被录取人员与公司不相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招聘环节没做好。(1)在人员挑选中,过分强调了应聘人员的性格特征。(2)没有关注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3)面试由行政人员主持,但他们对岗位的资格要求了解不深,这样也会影响招聘的质量。(4)对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创新精神等素质的考察缺乏有效的手段。(5)对招聘工作缺乏必要的总结。2.建议:

(1)按工作说明书的素质要求来招聘。(2)加强试用期内工作跟踪式调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综合运用筛选技巧、面试方式、情景模拟测试。

(4)面试可分为初试与复试,面试考官必须包括所要从事的岗位有关的经理等人员。

案例3:

某公司由于发展受阻,员工积极性不高,于是决定对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实行额外津贴制度以激励骨干人员,标准为:一定级别的管理干部享受一定的津贴,技术人员按照百分之二十的比例享受一定的津贴。此政策宣布后,立刻在公司技术人员中掀起轩然大波,技术人员纷纷表示不满,并矛头直指公司领导,表示若不能享受津贴,就让获得津贴的人干活。经过一段时间后,公司不得宣布调整对技术人员的津贴政策——按助工、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三个档次发放津贴。于是,公司的津贴激励制度变成了人人有分的大锅饭制度,钱花了,却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一连串的麻烦。

该公司的一线生产为连续性生产,有大量倒班工人,他们知道此事后,都认为干部和工程师都涨工资了,他们的工资不涨,这不公平。于是他们决定推选一些不上班的工人向公司某领导集中反映意见,连续几个上午,公司总部办公楼被工人团团围住,要求增加津贴。一段时间后,公司宣布增加倒班工人津贴。

此事才平,又起一事。公司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决定在市内购买数千套期房作为福利房分售给职工。此事办得极为迅速,约半个月就和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合同,并交了订金。然后按照公司拟订的条件,展开了分售房行动。数千户工龄较长,职务较高的雇员获得了高值商品房。这时,一部分居住于市内的雇员决心也要获得此优惠房,为此决定联合起来闹房。又是采用和前一次相同的手段,同样的如愿以偿。一系列的事件使人们形成了印象:不管有理无理,只要找公司闹,终会得到满足。公司还会有麻烦。

1、本案例集中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哪一项管理活动?

2、你认为公司所遇到的闹事麻烦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本案例,你认为薪酬系统至少应包括哪些部分?薪酬管理应坚持哪些原则? 答案:

1.本案例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这项基本功能,集中折射出薪酬构成、如何保证薪酬制度的公平、如何实现薪酬的激励功能等问题。

2.数次闹事的主要原因在于分配不公、不合理,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管理层在制定时不作调查,不听取员工建议。

3.本案例体现了薪酬系统中至少应包括直接金钱部分和非直接金钱部分。无论在分配薪酬构成的哪一部分时,都应坚持以下原则:补偿原则;公平原则;激励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平衡性原则 案例4:

RB制造公司是一家位于华中某省的皮鞋制造公司,拥有近400名工人。大约在一年前,公司失去了两个较大的主顾,因为他们对产品过多的缺陷表示不满。RB公司领导研究了这个问题之后,一致认为:公司的基本工程技术方面还是很可靠的,问题出在生产线上的工人,质量检查员以及管理部门的疏忽大意、缺乏质量管理意识。于是公司决定通过开设一套质量管理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质量管理课程的授课时间被安排在工作时间之后,每个周五晚上7:00-9:00,历时10周,公司不付给来听课的员工额外的薪水,员工可以自愿听课,但是公司的主管表示,如果一名员工积极地参加培训,那么这个事实将被记录到他的个人档案里,以后在涉及加薪或提职的问题,公司将会予以考虑。课程由质量监控部门的李工程师主讲。主要包括各种讲座,有时还会放映有关质量管理的录像片,并进行一些专题讲座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影响质量的客观条件,质量检验标准,检查的程序和方法、抽样检查以及程序控制等内容。公司里所有对此感兴趣的员工,包括监管人员,都可以去听课。课程刚开始时,听课人数平均60人左右。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听课人数已经下降到30人左右。而且,因为课程是安排在周五的晚上,所以听课的人员都显得心不在焉,有一部分离家远的人员课听到一半就提前回家了。在总结这一课程培训的时候,人力资源部经理评论说:“李工程师的课讲得不错,内容充实,知识系统,而且他很幽默,使得培训引人入胜。听课人数的减少并不是他的过错。” 问题:

1、您认为这次培训在组织和管理上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2、如果您是RB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您会怎样安排这个培训项目?

答案: 1.①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使得培训工作的目标不是很明确,也不了解员工对培训项目的认知情况;②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在周五晚上进行培训,学员“心不在焉”,影响培训效果;③没有对培训进行全程的监控,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④对培训工作的总结程度不够,没有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⑤没有详细的培训计划,具体表现在对受训员工的对待问题上,没有“制度性”的规定,不利于提高受训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2.①首先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了解员工对质量监管培训的认识,了解员工的要求;②对培训做总体的规划,包括合理的培训时间、地点、培训经费预算、培训讲师的安排甚至对培训师的培训等;③选派合适的人选对培训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④培训结束时,对受训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以了解培训工作的效果;⑤对培训的总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总结,保留优点,剔除问题缺点,为下一次培训积累经验。

下载夏商企管咨询案例: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夏商企管咨询案例: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汇总

    话题1:有一个公司的管理,因公司增加工作量而半年不加工资的做法,向公司提出辞职,交辞职信后,公司高层找其谈话不同意辞职。过了几天后,他决定还是要辞职离开,再次告诉公司领导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美国达纳公司的人力资源理念美国达纳公司主要生产螺旋叶片和齿轮箱之类的普通产品,这些产品多数是满足汽车和拖拉机行业普通二级市场需求的,该公司是一个拥有......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以《水浒传》为例 091221120张云亮 摘要:“人高于一切”,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人物众多,人与人之间的素......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及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及参考答案 一、案例分析:苏澳玻璃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企业总体的发展战略出发,以远景......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以Google和富士康为例 12级经管法 范宁宁 1211853 一、Google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分析 如今,Google已成为所谓“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的代名......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题

    二、案例分析题练习题 (一)案例1。小王在一家私营公司做基层主管已经有3年了。这家公司在以前不是很重视绩效考评,但是依靠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公司的发展很快。去年,公司从外部引......

    海尔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海尔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一、海尔企业背景 海尔是至今唯一被搬上哈佛大学讲坛加以探讨的中国企业。这家十多年前亏损一百多万、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一跃成为中国家电行业领军角......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1. 海尔把1999年定为自己的全球化年,这一年中,张瑞敏与海尔得到国际舆论的不断喝彩,是上述称呼显得名副其实。在全球化年中,海尔最大的一步莫过于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