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中国经济制度之我见
当代中国经济制度之我见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摘要:一定的经济运行形式及经济体制,总是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而存在。市场经济的不同社会形式,是由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必然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构成状态,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决定的。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决定,凡是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能够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所有制形式都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构建,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运行的效率和方向。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所决定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化大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力系统中处于基本的和主要的地位,从而为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物质基础,保证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保证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相反,如果没有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就将丧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就不能保证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水平的多样性决定的。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呈多层次、不平衡的结构状态,经济发展必然长期受到人口多、消费需求大、就业负担重、资源相对短缺等种种矛盾的制约。这种状况,客观上限制了人们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统一支配生产力的能力。因而,只有建立起多种所有制经济合理配置、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才能调动起国内外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各种经济成分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利于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矛盾,满足现实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可见,现阶段我国非常复杂而又呈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状况,是导致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端,我们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积极探索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通过积极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努力创办“三资”企业,来发展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基本经济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在市场上围绕经济利益展开激烈的竞争,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发展目标。实现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则有
利于形成充分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打破传统经济体制下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的格局,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培育多元化的相互竞争的独立经济主体。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坚持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和实现形式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同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因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根本标志;公有制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公有制经济是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实现我国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经济上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2、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办大事,促进经济高速发展。这种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应该注重“质”的提高,即体现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的增殖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目前,在现有的608个工业门类中,国有企业涉及604个,其中大中型国有企业涉及533类,占全部工业门类的87.7%。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为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对少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2006年12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首次明确军工、电网电力、石油化工、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这一领域国有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优化,一些重要骨干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其中,对于军工、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开发及电网、电信等基础设施领域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应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对以上领域的重要子企业和民航、航运等领域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保持绝对控股;对于石化下游产品经营、电信增值服务等领域的中央企业,应加大改革重组力度,引入非公经济和外资,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在其他领域,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可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国有经济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让更多的社会投资主体进入,依靠多种经济成分解决现阶段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3)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是为实现所有者的利益服务的。什么样的实现形式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实现所有者的利益,就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实现形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内在地包含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中。非公有制经济“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部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决不是权宜之计,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1、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经占GDP的1/3。
2、拓宽了就业渠道。到2001年底,城镇非公有单位从业人员已达到432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29.3%。
3、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融资体制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转化。到2001年底,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已达到38.5%。
4、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到2001年底,全国私营企业202.9万家,私营企业投资者460.8万户,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433万户。到2002年底,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外资企业424196家。最后,促进了一批包括高新技术 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了很大比重,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有好处,也有不足,特别是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存在的雇佣劳动关系和剥削现象,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一种代价。但从总体上来看,它们还是“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利大于弊,“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既然非公有制经济客观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投机性,这就需要政府利用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加以管理和规范,抑制其消极因素,鼓励其更好地发挥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0页。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73页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从政策、法律和工作措施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们党和国家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肯定它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肯定它们在经济活动中享有与公有制经济相同的待遇,肯定它们能够进入所有竞争性领域和行业。这就要求我们从指导思想上、政策法律上以及工作措施上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司法实践看,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用
(1)加强司法审判,维护司法公正。坚持审判抓公正,队伍抓廉政,在审判工作中磨炼队伍,通过提高素质确保公正。要把根据证据认定事实,依据法律作出裁判,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司法公正的基本标准和奋斗目标。在刑事审判中,坚决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慎审明断,不枉不纵;在民事审判中,彻底摒弃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外在于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来对待的错误认识,平等保护不同诉讼主体、不同地域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中立公正,不偏不倚;在行政审判中,严格履行司法审查职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得到实施。
(2)加强司法调研,搞好监督指导。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牢固树立公正高效的司法观念、审判独立和法官中立的司法观念、平等保护各类诉讼主体合法权益的司法观念,深入开展司法调研活动,切实搞好审判监督与指导。要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类型案件为重点,从司法观念、诉讼制度、司法体制、队伍素质、物质保障等方面发现新情况,分析新问题,研究新思路,提出新对策,为制定司法解释、提出立法建议奠定基础。同时,注意发挥典型案例的参考作用,在加强审判监督指导工作过程中,引导各级人民法院和广大法官在审判中严格执行法制统一性原则、透明度原则和非歧视原则,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国家形象。
(3)加强司法解释,维护法制统一。党的十六大有关论述,突破了按所有制性质制定经济改革和法律法规的传统观念,确立了国家必须为各种经济成分创造相同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新观念,为国家调整政策、鼓励平等竞争,制定保护私人财产不受侵犯的法律以及其他法律提供了理论根据。我们要按照十六大精神,依据宪法和法律,发扬在加入世贸组织前后积极做好司法准备所表现出来的开拓创新精神,继续清理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不符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该修订的则修订,该废止的就废止,需新制定的司法解释,则组织力量抓紧制定,以维护法制的统一。同时,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在充分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参与做好立法的相关工作。
(4)加强司法宣传,营造法治环境。要继续结合审判工作,切实加强司法宣传工作。通过公开宣判、庭审直播、以案讲法、选择典型案件公开报道等形式,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创造平等对待各种经济成分,依法保护不同经济成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制环境和氛围。
实践表明,各级人民法院只要继续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公正与效率”这一法院工作主题,着力抓好审判工作、法院改革、队伍建设三件大事,坚持遵循司法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确保审判组织和审判人员依法居中裁判,就能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律服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人文教育演讲稿--当代中国人文教育之我见-精选
人文教育演讲稿--当代中国人文教育之我见
人文教育演讲稿--当代中国人文教育之我见
在演讲的开头,我说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家都知道却装做不知道的事情,就是大学内考试的作弊现象。应该说现在每个学校都有这种情况不同程度的发生。而在考试之前,有同学向教员套套题,或者请教员吃饭等等手段应有尽有。我在这里不是想B4大家的这种做法。因为我不可能连自己都一起B4,我同样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我说的是一种中国教育的缺陷,即重视智力教育,而轻视人文主育。大学里的这种现象很能解释这种结果。
我说的这个phnomenon,其实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的北大时代就已经出现。当时的蔡先生就给学生这样的警告,他说:“大学学生应该以研究学术为天职,而不应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接着他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我们如今的大学和蔡先生当时所处的北大情况是多么的类似!确实,我们的ZF也做了很多的改革。但是,他们把人文搁置在一旁,视而不见。接着校园暴力、逃课、作弊。以至踏上社会之后,他们开始变得拜金、功利主义了。大家可以在我演讲的过程中思考这个问题。
下面我将带着大家回顾中国20xx多年的教育史,从中我们将发现很多重要的东西。
我们看看古代的中国,也就是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之后的,当然就是近代中国了。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把古代中国叫做文明古国,还有礼仪之邦,有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当然,国外的学者也是这样评价古代的中国的.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中国一切都是由封建伦理思想控制的。既然就讲伦理关系,当然就得有规矩了。规矩多了,礼节就很多了,特别是儒家的繁冗的礼节更是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作为一个专制国家统治的必要手段罢了。再加上中国的特色:以农业为主,思想的单一化,这里指的思想是先秦以后的思想。还有官办教育与私学教育的人文化加强,这一切都组成了中国古代是以人文主义文明为特点,而科技文明根本就没有发展过什么。他们创造的是一种单一的封建精神文明.统治者根本就不在乎科技的进步。因为他们不尝到科技进步后给他们的好处,只是要人民纳税。好的专制者遇到坏的年成就要农民交少的税,这就是所谓的仁政了。
所以,大部分农民为了交上税之后有自己的余粮便开始越来越改进生产工具。当然,这个在中国是非常少见的,古籍上也没有什么多的记载。因为中国的人民种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的“天”,即所谓的年成。而我们的统治者不管这些,私办教育也不交农民怎么样去种地,而是教一些社会伦理道德知识,这正与统治者的心是一致的。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各种私学,学术流派林立,但是基本上都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利益,没有考虑到广大的劳动人民。儒、法、道等学术流派都是如此。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墨家。
我们在是讲的古代中国,主要是战国时期的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到了秦后,基本上就是儒家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因此,这就已经决定了中国教育历史的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只
是到了宋朝时期,科技才开始有较好的发展,因为当时社会很太平,人们便在自己的生活中创造着新的事物。这里我要说的是四大发明其中有三项都是在宋朝发明的,可以说宋朝就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鼎盛时期了。而人文教育依然是以儒家的伦理思想为指导。但是,统治者只顾着更好的在思想上统治着人民,却不管社会的进步不进步,当然这个也是与社会的专制性质离不开的。结果了呢?到了清朝末期的时候,被洋人的火炮打开了大门,侵略着我们的一切。
所以,到了近代中国的时候,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中国人林则徐看到了国家的缺点。他上书朝廷说科技给中华大地能带来的一线生机。可惜由于奸臣的迫害,直到洋务派的兴起才使得这个科技兴国得以产生,并随之建了许多科技兵工厂,造船厂。另外近代的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洋务派创办的同文馆在1862年首次将西方近代的科技课程纳入了课堂,培养了许多后来在军事工业上杰出的人才。北洋舰队,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都很杰出的,如果不是朝廷的错误,在甲午战争中失利的不会是中国。冶金局在几位洋务派重要人物的引导下蓬勃发展,打开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页。由此,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相融合,确实使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专制国家,人文主义教育趋于腐化,各种思想泛滥,中国混成一团,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
这种现象固然与当代中国由于社会转型所产生的价值观失控有关,固然与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有关,方法有关。但是,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缺乏一种根之于民族生存土壤中的深厚人文背景,学生普遍缺乏道德理性能力和科学理性精神,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对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排斥,是根本的原因。
因此,教育改革的目的必须旨在改革受教育者素质,思想观念。教育必须在各阶段中体现出一种人文主义的色彩。这就需要社会本身培养出一批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各科教师以及创造出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教育方法,真正使学生在各科的学习中深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受之熏陶,使之具有一定的“外来文化”的抗体,并理性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韩愈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深深的表明了“传道”的重要性,数千年来,我国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教育传统。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它的教育要想获得真正自主的发展,都不能只是满足于国外教育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而应该把学习国外的经验与弘扬民族优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否则,易于失去民族教育的主体地位及特征。总之,现阶段的教育应转向于传统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共进退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教育者方面下功夫,同时研究出怎样的一套教法、教学方案也将是我们教育事业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篇:当代中国国际地位之我见解析
当代中国国际地位之我见
摘要: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与作用稳步提高。中国在世 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这 30年来, 中国的腾飞离不开世界, 同样世界的发展也不能离开中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概括为:在全球范围, 尤 其是在周边地区中国是日益发挥重要影响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是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坚决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中国作为世界第三领土大国和第一人口大国,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 家, 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处理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中国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 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不同领域具有综合实力或潜力的国家之一。中国在 世界范围尤其在亚太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总之,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具有全 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我们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国际地位, 保持清醒的头脑。既 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关键词:中国 国际地位 重要影响 世界发展 国际事务 国际格局 正文: 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一个繁荣 富强的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频繁, 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不断扩大, 国际影响 与日俱增, 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与作用稳步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 重要的角色。世界密切关注着中国,也亟待了解中国。20世纪末,国际社会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东欧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由此而 引发的国际形势, 国际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等一系列震荡和嬗变。这种变化给世 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改变本国国际地位的机遇。当然, 中国因改革开放而迅速发展 的国民经济所创造的奇迹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尤 为引人注目。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高。尤其是这 30年来,中 国的腾飞离不开世界, 同样世
界的发展也不能离开中国。正如曾任美国国务卿的 布热津斯基所说的:“中国, 不论其具体前景如何, 是一个日益崛起的潜在的主 导性大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西方国家的政治家, 学者, 媒 体不顾事实地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那么当今世界, 中国的定位到底是怎 样的,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地位呢?正确, 估价我国的国际地位 显得十分重要。如何认识中国在当前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一个重大的战
略问题。比较准确的判断可有利于理清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脉络, 有利于中国 找到更为有效的战略途径, 顺势而为, 在争取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同时, 为 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邓小平同志曾说, 中国既是一个大国, 也是 一个小国。这辩证地描述了中国的情况, 同时也说明对中国的地位和前景作出科 学判断并非易事。如何定位中国? 我想是不是可以表述为:在全球范围, 尤其是在周边地区中国是日益发挥重 要影响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反对 强权政治, 在世界上仗义执言。中国实行的和平性质的对外政策, 决定了她是亚 太地区稳定的坚强支柱。如中国努力促成朝鲜美国和日本的会谈与接触, 缓和了 朝鲜和西方大国的矛盾。比如近几年的朝核问题, 中国从中斡旋, 并成功促成 “六 方会谈”。中国在有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中国提出的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 的主张, 不仅避免了冲突, 维护了地区稳定, 而且赢得了有关国家的理解与支持。中国在解决亚太地区冲突的过程中做出的努 力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中国作为世界第三领土 大国和第一人口大国, 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 任理事国。长期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广交友 , 不树 敌”, 在我们实力有限的情况下, 在处理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而社会主义中国仍然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
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虽然世界发展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但是在 世界局部地区的国际争端, 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 令人担忧的恐怖主义活动猖獗, 以及来势汹汹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等等显示了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下还有许多 不和谐的因素存在。当今世界的形势告诉我们,中国的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两极格局解体后, 本来就想极力建立单极世界 的美国,为什么能在 1994年做出决定,把发展与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同中国的 人权状况脱钩,为什么能在 1999年 11月与中国达成双边贸易协议,并在 2000年 10月由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已由参众两院通过的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 案, 就是因为世界开始认识到了中国的政治现实, 看到了中国的分量和在国际政 治经济舞台上发挥的作用。可以肯定, 随着中国的真正崛起,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将与日俱增。
中国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我们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作为有核国, 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发言权, 对世界和平与稳定负有不可推 卸的责任和义务。在现阶段, 我们的利益和影响力主要在周边, 同时正不断向外 延伸。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从两极转向多极。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中 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其战略地位和国际作用凸现。从历史上看,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 素以泱泱大国著称;从地缘角度看, 中国疆域 辽阔,背倚欧亚大陆腹地、面向太平洋,具有广袤的领土和领海;从现有实力和 发展潜力上看, 中国是正在崛起中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激发出来了巨 大活力,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正在为全 世界提供市场。仅就东亚而言, 2003年,中国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总额已 达 2200多亿美元, 是 10年前的 3倍。中国为东亚提供的市场份额现在已超过日 本。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从 1980年到 2000年间,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14%,仅次于美国(20%,位居世界第二。在金融海啸来临之际中国被看做是挽救危机的“发展引擎”。由此看来,中国如 果能够长时期保持下去,对世界原有的力量结构和秩序规范将带来很大的冲击。这一切决定了中国无法不显其重要,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在经济、政治、文 化、军事等不同领域具有综合实力或潜力的国家之一。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中 国在世界范围尤其在亚太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如果没 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随着中国的快速发 展,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会越来越大。因此, 中国外交也要在继承传 统、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与时俱进。今后相 当长时期内, 发展都是我们首要的国家利益。中国外交的最重要任务, 是为国内 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也就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 一个睦邻友好的周 边环境, 一个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环境, 一个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只有这 样, 我们才能有效减少中国崛起的外部阻力, 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兴衰不同的新 型发展道路。中国是未来多极世界的一极,是一个拥有可观前景的发展中大国。但要正确估量今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就必须重新审视中国的综合 国力和国家安全。
总之, 当今的中国还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性大国, 仍然属于地区性大 国。然而, 中国又肯定不是一个纯粹的地区性大国, 在全球性国际事务中发挥着 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在当今世界, 中国国际地位发展的前景既有国际形势的缓和, 国内社会的相对稳 定, 国家经济发展还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和余地以及明确的发展战略与政策等等有
利得因素。但同时也存在着与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的对立与矛盾。与少数周边国家存在悬而未决的争议领土问题, 如:中日对钓鱼岛的主权归属的 争议。以及国内的民族问题 ,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体制转型时期面临的政治, 经济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等各方面不利因素。但只要坚持趋利避害, 在坚决维护国 家利益的基础上确立正确的外交战略目标,就可能保持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态 势, 就可能在今后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大国, 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 :“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我们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国际地位, 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能过 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我们要继续努力,实现中华之复兴。
第四篇:人文教育演讲稿--当代中国人文教育之我见
在演讲的开头,我说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家都知道却装做不知道的事情,就是大学内考试的作弊现象。应该说现在每个学校都有这种情况不同程度的发生。而在考试之前,有同学向教员套套题,或者请教员吃饭等等手段应有尽有。我在这里不是想B4大家的这种做法。因为我不可能连自己都一起B4,我同样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我说的是一种中国教育的缺陷,即重视智力教育,而轻视人文主育。大学里的这种现象很能解释这种结果。
我说的这个phnomenon,其实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的北大时代就已经出现。当时的蔡先生就给学生这样的警告,他说:“大学学生应该以研究学术为天职,而不应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接着他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我们如今的大学和蔡先生当时所处的北大情况是多么的类似!确实,我们的ZF也做了很多的改革。但是,他们把人文搁置在一旁,视而不见。接着校园暴力、逃课、作弊。以至踏上社会之后,他们开始变得拜金、功利主义了。大家可以在我演讲的过程中思考这个问题。
下面我将带着大家回顾中国2000多年的教育史,从中我们将发现很多重要的东西。
我们看看古代的中国,也就是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之后的,当然就是近代中国了。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把古代中国叫做文明古国,还有礼仪之邦,有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当然,国外的学者也是这样评价古代的中国的.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中国一切都是由封建伦理思想控制的。既然就讲伦理关系,当然就得有规矩了。规矩多了,礼节就很多了,特别是儒家的繁冗的礼节更是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作为一个专制国家统治的必要手段罢了。再加上中国的特色:以农业为主,思想的单一化,这里指的思想是先秦以后的思想。还有官办教育与私学教育的人文化加强,这一切都组成了中国古代是以人文主义文明为特点,而科技文明根本就没有发展过什么。他们创造的是一种单一的封建精神文明.统治者根本就不在乎科技的进步。因为他们不尝到科技进步后给他们的好处,只是要人民纳税。好的专制者遇到坏的年成就要农民交少的税,这就是所谓的仁政了。
所以,大部分农民为了交上税之后有自己的余粮便开始越来越改进生产工具。当然,这个在中国是非常少见的,古籍上也没有什么多的记载。因为中国的人民种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的“天”,即所谓的年成。而我们的统治者不管这些,私办教育也不交农民怎么样去种地,而是教一些社会伦理道德知识,这正与统治者的心是一致的。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各种私学,学术流派林立,但是基本上都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利益,没有考虑到广大的劳动人民。儒、法、道等学术流派都是如此。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墨家。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他的出身是士,是个木匠,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人阶级。因此,他在传道的时候除了注重伦理道德上的传道外,还教自己的弟子们从事劳动的技能。我自己看了一本叫做《墨子与中国文化》的书,据上面所说,墨者基本上都是苦行者,因为墨家中的有一条就是节用。顾名思意,即节约。这个也正是现在中国所正在提倡的。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说一下墨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www.xiexiebang.com查看家。他是战国时期的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以创始人的姓命名的学术流派。兼爱、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攻、非乐、非命、明鬼、天治是他的十大主张。其中兼爱是他的思想的灵魂。学者对他的思想有着很多不同的评价,多数是赞扬他的优良品格。墨者来自社会的不同阶级,而且有着严密的组织和最严格的纪律,是一个半军事化的政治团体。因为墨家主张的非攻体现了这样一种对国家防御的思想,这也再次体现了他兼爱的思想,可以说他是古代最早的和平主义者。他和他的弟子们曾经制止过几个君主攻打别国的政策,因此得到了大家的赞扬。同时,我们要说的是他的教育同样是以科技为主。我们可以看到在墨子的著作中有关于中国最早的逻辑学知识。因为当时为了有强有力的和对手,特别是和儒家辩论,墨家们开始寻找一种辩学的理论知识。后来这个就是中国最早的逻辑学。直到近代学者开始意识到逻辑学的重要性才开始发展墨家的这个思想。另外还有几何学、力学、光学等方面的理论以及实践知识和中国最早的科学实验。其中的一个就是针空成象,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这个实验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可以想一下,我们的先人在2000多E年前就已经开始做这项工作了。只可惜,墨家到了秦之后,便中绝了。这个不能不说是中国科技历史上的悲剧。具体的原因,学者们也有很多种的猜想,我们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我们在是讲的古代中国,主要是战国时期的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到了秦后,基本上就是儒家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因此,这就已经决定了中国教育历史的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只是到了宋朝时期,科技才开始有较好的发展,因为当时社会很太平,人们便在自己的生活中创造着新的事物。这里我要说的是四大发明其中有三项都是在宋朝发明的,可以说宋朝就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鼎盛时期了。而人文教育依然是以儒家的伦理思想为指导。但是,统治者只顾着更好的在思想上统治着人民,却不管社会的进步不进步,当然这个也是与社会的专制性质离不开的。结果了呢?到了清朝末期的时候,被洋人的火炮打开了大门,侵略着我们的一切。
所以,到了近代中国的时候,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中国人林则徐看到了国家的缺点。他上书朝廷说科技给中华大地能带来的一线生机。可惜由于奸臣的迫害,直到洋务派的兴起才使得这个科技兴国得以产生,并随之建了许多科技兵工厂,造船厂。另外近代的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洋务派创办的同文馆在1862年首次将西方近代的科技课程纳入了课堂,培养了许多后来在军事工业上杰出的人才。北洋舰队,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都很杰出的,如果不是朝廷的错误,在甲午战争中失利的不会是中国。冶金局在几位洋务派重要人物的引导下蓬勃发展,打开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页。由此,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 主义教育相融合,确实使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专制国家,人文主义教育趋于腐化,各种思想泛滥,中国混成一团,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
新中国成为以后,为改变人们封建的思想和落后的科技,党和国家兴办教育。第三代领导集体以科教兴国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在这二十多年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他们又用知识谱写着中国辉煌的明天。但是,这种重智轻德,重科学轻文化的科学主义教育,使当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在面队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抉择中失去了方向,因而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占据了中国。“文化侵略”绝不是危言耸听。当代中国教育几乎全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www.xiexiebang.com查看盘否定了传统人文精神,造成了传统人文精神中精华与糟粕一起失落的后果。其次,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不能用本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来思考社会。道德的力量、理性的力量小于金钱物欲的力量,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感、义务失落感,仁义礼智信,被人们抛之脑后。现在的中国已经不能再叫做“礼仪之邦”了,那种国度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了。
这种现象固然与当代中国由于社会转型所产生的价值观失控有关,固然与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有关,方法有关。但是,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缺乏一种根之于民族生存土壤中的深厚人文背景,学生普遍缺乏道德理性能力和科学理性精神,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对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排斥,是根本的原因。
因此,教育改革的目的必须旨在改革受教育者素质,思想观念。教育必须在各阶段中体现出一种人文主义的色彩。这就需要社会本身培养出一批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各科教师以及创造出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教育方法,真正使学生在各科的学习中深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受之熏陶,使之具有一定的“外来文化”的抗体,并理性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韩愈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深深的表明了“传道”的重要性,数千年来,我国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教育传统。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它的教育要想获得真正自主的发展,都不能只是满足于国外教育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而应该把学习国外的 经验与弘扬民族优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否则,易于失去民族教育的主体地位及特征。总之,现阶段的教育应转向于传统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共进退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教育者方面下功夫,同时研究出怎样的一套教法、教学方案也将是我们教育事业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五篇:中国经济制度
关于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再认识
唐颖
09国贸3班学号:0927220086
摘要: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之初表现出低效率。为此,从1957年起,我国就多次对这一制度进行了修补式的“改良”,但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因为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超越了我国的现实国情。因此,想不通过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而仅依靠修补式的“改良”是没用的。
关键词:基本经济制度 传统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单一公有制为特点的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发展起来的公营经济的基础上,经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建立起来的。目前,这一制度已在一定程度上转型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但转型的成就主要来自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传统公有制自身的改革。究其原因,对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不到位、不统一,导致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走走停停、举步维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起源
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有着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渊源。其中,中国历史上的“大同”思想、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天才梦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预见、列宁和斯大林的理论与实践等是主要的方面。
1.中国历史上的“大同”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大同”思想的萌芽。进入西汉时期,“大同”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近代,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的政治主张。1902年,康有为的《大同书》,进一步提出了要建立一个“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思想主张。
我国古代、近代的“大同”思想,对后人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1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成为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以建立的一个重要渊源。
2.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天才梦想
在西方,虽然“社会主义”一词直到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流行起来,但有关社会主义的思想在16世纪初就已经应运而生了。1516年,英国的国会议员托马斯·莫尔出版了一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的著作。在书中,莫尔提出了要建立一个一切财产归公共所有,共同劳动,全体公民都可以享有平等、富足生活的理想社会的主张。以后的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无不是主张公有制的。正如我国著名思想家胡绳所说:“一切形式的空想社会主义都主张公有制。应该说,社会主义的理想从来是和公有制的要求相联系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天才梦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而且是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
3.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见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主要包括:(1)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3)未来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社会所有制,即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的公有制。(4)在国家消亡之前,社会所有制将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5)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成功的,我国的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预见,就成为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以建立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渊源。
4.列宁和斯大林的理论与实践
列宁和斯大林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而且通过他们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把这些思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创立了两种公有制形式同时并存的理论。首先,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在国家消亡前,社会所有制将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的思想,提出了土地国有化、银行国有化、交通运输国有化、邮电国有化、工业国有化的思想主张;其次,列宁提出了没收地主土地,团结中农,限制富农,根据自愿原则,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广大小农逐步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的思想。列宁指出:当全国居民都组织到合作社中来时,这将是一种文明的合作社社员的制度。而在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这种“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2)提出了在过渡时期必须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重要思想。鉴于企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战时共产主义”在实践中遭受到的巨大失败,1922年3月召开的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该决议在所有制上,允许在新的条件下,发展包括租让制、租赁制、合作制、代销代购制等在内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
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把列宁的一些思想变成了现实。但在关于社会主义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斯大林也有自己的创建:(1)社会主义存在着两种公有制形式(2)“国家所有制是高级的最发达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的和决定的作用”;集体所有制之所以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是由国家所有制占支配地位的情况决定的。(3)国家所有制优越于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必须过渡到国家所有制。这样才能完成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由于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个伟大胜利,并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他们的思想,尤其是斯大林的思想,一度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奉为圭臬;他们创立的革命模式,尤其是斯大林创立的社会主义模式,一度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当作唯一标准的革命模式或社会主义模式。我国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由于受到了来自西方列强的封锁禁运,在政治上实行了对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加之由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缺乏必要的经验,所以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时,仿效甚至照搬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样,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自然就成为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渊源。
二、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
从1956年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至今,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先后经历了“大跃进”时期、“调整”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四次较大的变迁。在这里我仅就改革开放前的几次变迁作一浅露的分析。
1.“大跃进”时期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 从1957年冬季到1958年春季,我国出动大量劳动力,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揭开了“大跃进”的序幕。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通过了小社并大社的政策建议。随后,各地迅速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视察了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发表了“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谈话,掀起了各地兴办人民公社的热潮。
2.“调整”时期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
鉴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困难,中央于1960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一方针提出后,毛主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六十条》),于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通过实施。《六十条》的通过和实施,是对人民公社化错误的一个重大修正,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本身不仅没有触动,反而被固定下来了。
3.“文革”时期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
“文革”时期,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实际上是重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覆辙,许多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农村,大搞“穷过渡”和“割资本主义尾巴”,强迫社员实行“三献一并”把生产队核算改为大队核算,甚至公社核算;把农民从事家庭副业说成是“资本主义尾巴”,一割再割;集市贸易几乎全部被关掉;供销社也于1975年正式改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商业。
在城市,对仅留的少量个体经济也作为“刮单干风”,缩小到不能再小的地步;不少地方把独立核算的小集体工商企业也说成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不是被砍掉,就是被升级为统一核算的大集体,有的甚至被升级为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营经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基本经济制度变动,是在极不正常的状态中进行的,不仅没有克服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弊端,反而使这一制度的弊端变得更为严重了。
三、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绩效
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无效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其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其超越了我国的现实国情:
1.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超越了大多数人的行为动机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人的行为特性作出具体的论述,但从他们比任何时代的政治家都更加重视和提倡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奉献精神等不难看出,他们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设想,是以人的行为的利他性为假设前提的。这就是说,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能正常运行,要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就应具备这样一个基本前提,即:人人都是大公无私的,谁也没有私欲,谁也不计较个人的利益。但在现实中,至少在人类能够达到财富极大涌流之前,在人的欲望无限与资源有限的矛盾能够彻底解决之前,大多数人的行为动机还不是这样的。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私欲,大多数人都比较计较个人的利益,并且为了自己的利益,大多数人都有机会主义的行为动机,即通过采取不正当手段如偷懒、欺骗、合谋等谋取自身利益的动机。这不仅是一个可以不断得到验证的的经验的事实,而且是经济学家对人的行为特性作出的基本假设。在此情况下,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能正常运行,要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就是难乎其难的。
2.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前已述及,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建立起来的,而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然而,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时,整个经济还处于小生产的阶段,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占到国民经济的90%,而现代工业经济只占10%。在生产力如此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理应经历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并在过渡时期结束之后,再经历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由于缺乏经验,特别是受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我们只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并且建立起了以“一大二公三纯”为基本特点的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却没有考虑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特点,我国即使进入社会主义,也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由于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超越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以整个经济的运行出现无效率,是不足为奇的。
3.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超越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因为只有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商品交换
为特点的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促进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赖以存在和运行的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消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上述缺陷和改革开放前我国对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历次变革表明,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我国的现实国情是不相符的,企图不通过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而仅仅依靠修补式的“改良”是无济于事的。
[参考文献]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2]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3]胡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N].人民日报,1994-06-1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9]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10]薛暮桥.《九年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序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1]陆百甫,李克穆.中国所有制结构重组的六大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