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街道办事公开经验交流材料
街道办事公开经验交流材料
**街道以创建服务型机关和服务型社区为抓手,遵循“为民、便民、利民”服务宗旨,大力推进办事公开工作,建立了为民办事受理及时、处理快捷、结果满意的绿色通道,形成了“公开形式多样化、公开内容实用化、公开效果三满意”的办事公开环境,提高了为民服务水平。
一、加强领导,集思广益,拓宽办事公开载
体
街道办事公开的形式群众能否接受,是关系到群众参与办事公开的重要环节,只有群众参与了,办事公开工作才负有生命力。
1、强化组织领导。街道建立了办事公开工作运行责任制,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纪委监督协调、全员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办事公开工作纳入街道整体工作计划之中,与街道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实行办事公开工作“周报、月协调、季总结”制度,及时分析情况,总结经验,查摆问题,并把整个办事公开、优化服务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从组织领导上提供了重要保障。
2、广泛征求民意。社区全面实行为民办事公开听证制度。对涉及多数居民切身利益事项,召开楼院听证会、居民议事谏言会等,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推行了“两谈润心”(家庭访谈、搂院座谈、润泽民心)活动,经常到年老体弱、残疾居民家中送上各种办事指南,送去一声问候,了解居民最需要了解的公开事项。街道通过建立与办事公开成员单位双向联系制度。实行年初规划会、年中促进会、年末座谈会“办事公开工作三会制”,向单位通报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公开的形式和内容。近年来街道向居民发放各种征求意见表1万余份,入户放谈600余户,解决居民关心的水电、一户一表、搂院卫生、房屋修缮等热点问题76次。
3、拓宽公开方式。一是设立为民办事服务大厅。社区安装了交费“一卡通”、政务(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信息公开“触摸屏”等,配备了空调、电脑、数码相机、复印机、投影仪、宽屏电视机等设备,居民“进一扇门能办千件事”。二是设立楼道信息公开栏。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暖等公共设施服务监督电话进行公布,居民在上下楼梯间都能够办成事。三是建立“短信平台”,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单位、楼长、居民骨干等都纳入平台内,突出信息传递的快捷。
二、完善机制,充实内容,推进办事公开规范透明
围绕居民群众最关注、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实施办事公开,在公开的数量和质量上做文章,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1、办事公开项目化。街道利用政务公开栏定期公布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政策、法规、规章,公开街道、居委会办事受理范围,办事指南,处理的程序、方法、时限和要求等,开出项目清单,组织编制办事公开目录,绘制办事流程图,为居民办事、查阅有关资料提供方便。此外,街道每年都列出10余项民心工程,面向居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居民期盼的项目快办,对居民意见比较集中的停办和慢办,使街道的民心工程都能顺民心,暖民意。
2、公开内容全覆盖。深入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进社区活动,把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供气、住房、电信、环保、计划生育、公共交通等关系民生的事项作为公开的重点,兼顾居民的个性需求,做到公开内容全面具体。同时,加大对各单位持续改进的情况进行监督,看各单位是否“按公开的做,按做的公开”,真正把监督贯穿于公开工作的全过程,做到真公开、全公开、及时公开。
3、涉及项目全透明。街道开设办事公开专栏,对办事责任、办事人员、办事结果“三公开”,每月更新一次,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居民关心的重大事项开支,列明细、亮成本,增强办事透明度,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关注热点,顺应民意,切实维护居民切身利益
街道始终坚持从居民群众最希望的事情做起、最强烈的问题抓起、最不满意的事情纠起,不断加大办事公开力度,真正把“群众利益无小事”落到实处,拉近了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居民群众的距离。
1、解决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去年冬天居民们提出老人上下楼不方便问题,街道立即对管区老式建筑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排查,自筹资金为居民楼道全部安装了扶手和楼道应急灯。今年仰口路4号对楼道和门头进行装修,引起居民(35人)多次联名向市、区有关部门(16个)举报,并集体(7人以上)上访,要求其拆除。双方争议分歧较大。街道先后6次召开了该处居民听证会和对话会进行协调,并与房产部门联系,按有关政策和谐解决了这个问题。
2、着力解决居民的生活环境问题。每年年初办事处协调有关单位,对管区内的破墙残壁、卫生死角进行查看,排出顺序,逐步整治。今年按照“一门两栏三箱”的标准,建设“人文楼院”200个。其中安装单元防盗门100个,安装居民楼院报箱85个单元1215户,安装居民信息栏20块;按照“树木多、品种优、管理细、造型美”的要求,逐步对庭院、公园、广场和景点进行绿化,使基础建设实起来,内环境强起来。
3、着力健全三个服务保
障机制。(1)围绕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协调卫生局建立了社区医疗承诺机制。(2)围绕居民消费,协调工商等部门建立了“五进”社区价格监督机制。(3)围绕居民健康,建立了街道协调、社区管理、工商城管执法、志愿者宣传、监督员监督、商家企业承诺“六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确保管区内没有不合格“菜篮子”、“米袋子”商品流通,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居民生活卫生安全,消除了不安定因素的发生,为建设和协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办事公开实施办法
公开办事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完善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推行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市公用事业各单位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政府机关及各公用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和行政效能是影响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但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一些政府公用事业单位,办事程序繁杂,办事效率低下,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的科室之间、领导之间互相推委扯皮,凭借种种权力,向群众、基层、企业索要钱财,“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经济发展软环境最差县市之一。市委政府痛定思痛,从2004年起,着重从制度建设入手,强力推行公开办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同时设立投诉中心,加强对公开办事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我市公用事业推行公开办事制度的具体做法。
首先,我市成立了公用事业公开办事工作领导小组,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人劳和社保局长、监察局长等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切实做到了领导到位,具体工作有专人抓。
其次,各事业单位在制定办事公开制度时,结合自己的行业特点,将重点放在了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办事公开。始终坚持了“一个原则”,明确了“两类项目”,抓住了群众普遍关注的“三点”问题,采用了“四种公开形式”,明确了制定办事公开制度的“五个要素”,制定了“六条约束措施”,建立了“七种监督办法”。
“一个原则”:凡是涉及到群众利益和社会关心的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都要公开。
“两类项目”:一是对社会公开的项目,即政务公开;二是对内部公开的项目,即局务公开。
“三点”问题:(1)重点问题,将各职能科室和与社会打交道多的单位作为推行办事公开制度的重点。如办公室、政工科、计财科、业务科等。(2)热点问题,即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项目。如干部选拔、任免、职工调配、工资晋级、招工、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党员发展等。(3)难点问题,即容易引起群众意见较多和难抓的项目。如财务收支、内外接待、基建、经济实体的管理等。
“四种形式”:(1)将有关办法、规定汇编成册公布;(2)将办事程序、办事依据上墙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3)各公用事业单位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即在办公桌上立牌,标明姓名、职务、工作职责等);(4)将有关办事结果张榜公布或定期、不定期的进行通报。
“五个要素”:即要求各单位在制定办事公开制度时都要有工作职责、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公开形式和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
“六条措施”:(1)对违反政治纪律、制造谣言、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影响团结、犯自由主义者,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或党纪、政纪处理。(2)对违反组织纪律者,视情节给予教育批评、罚款。(3)对违反廉政纪律的,视其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侵占集体财产的,视其情节给予退赔、罚款和党纪政纪处理。(5)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党纪、政纪处分,并支付有关费用。(6)违反社会治安管理或构成犯罪的,交司法机关处理,并在全市内进行“曝光”。
“七种监督”:(1)各机关成立办事公开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办事公开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监督与检查,随时反映办事公开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出现的重大问题随时研究。(2)各单位在社会或退休老干部中聘请义务监督联络员,对执行办事公开制度进行监督。(3)各机关单位设立群众监督箱(意见箱),由市纪检监察部门和办公室掌管钥匙。(4)办公时间外出,实行离岗报告,行动公开,去向明确。(5)全面开展纪律检查(廉洁自律)活动,半年开展一次纪律、廉洁自律的自清、自查、自纠活动。(6)建立廉洁档案,将拒贿拒礼等廉洁典型不定时进行通报。
(7)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研究,并逐级请示汇报。
第三,在推行公开办事制度中,着重抓好规范化服务工作。
第一,努力塑造良好的赤水人的形象,狠抓外树形象,内塑品质两个方面的工作。外树形象就是抓服务部门人员的风纪,并对办事窗口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行为举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全面提升我市对外办事工作人员的形象。内塑品质就是塑造赤水人的良好思想品德和作风素养。一是进行理论教育。各单位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等工作为契机,从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素质的基础工程抓起,认真组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理论上打好基础。二是坚持以先进典型引路,号召全市各单位向先进单位和典型人物学习,树立正气,扫除歪风,提高全市各单位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第二,在“规范”两字上狠下功夫。我市近年来,主要对各单位的公示制、听证制、“一条龙”和“一站式”服务等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从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又着重从整治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入手,在全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等九种制度为整顿机关工作作风突破口,切实解决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散”、“懒”“软”和“拖”、“卡”、“管”等办事效率低和服务意识差的问题,并在三个月的集中整治后,达到了全市机关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机关效率明显提高,机关行为明显规范。
第三,千方百计提高规范化服务的艺术水平。在服务工作中,各单位要求服务人员,特别是对外服务人员坚持做到“四个必须”和“四个严禁”。“四个必须”是“政策必须宣传,态度必须和气,执法必须文明,方法必须得当”。“四个严禁”是“严禁着装不整,严禁作风粗暴,严禁无证执法,严禁随意处罚”,为了与此相配套,各单位还制定和推行了文明用语和服务忌语,规范了各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
二、我市公用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取得的成效。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事业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和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办法和实施方案等,彻底转变了我市各机关单位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各单位的办事效率。
2、切实抓住了“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在执行办事公开制度工作中,我们始终抓住了群众关注的“三点”问题开展工作。因办事公开不等于万事公开,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做到了适时、适地、适方式、适范围公开。增加了公开工作的透明度,使各项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3、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
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后,使群众心里有了杆称,多了一面镜子,能把每一件事情都看得清楚明白。由于做到了办事公开,故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意识。
三、公用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制度的建议。
我们认为推行办事公开,应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要同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各单位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二是要同各单位改革相结合,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转变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三是要同当前我市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继续抓好各单位机关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各单位公开服务承诺等制度。四是要同反腐倡廉工作相结合,实施有效监督和规范服务行为。
建立了“三重一大”定期报表制度,所属各单位定期上报“三重一大”制度的执行情况,列明主要的议题摘要、决策过程、表决情况等内容,报市社审定。市社每年组织一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重一大”等制度的大检查,组织开展民意测评,并将检查和测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反馈领导班子成员对照检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认真进行整改。
1、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一是要发挥国有企业同级监督作用,党政“一把手”要互相提醒,经常沟通,作民主决策的表率。二是要发挥纪委的监督作用,在“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中,列入纪委的监督职能,让纪委依法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合法地参与监督,确保其程序的规范。三是上级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单位一把手的管理和监督,要加强对其廉洁自律、民主作风等方面的考核。四是以权制权,对权力进行制约。“三重一大”须经集体讨论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把手”的主观自觉,具有很大的弹性。如果按照权力制衡的原则,使班子成员之间的权力分工科学、合理并能相互制约,将更能加强内部监督的力度和刚性。
2、推进企业民主管理,扩大厂务公开,实现职工的有序参与。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是大势所趋,“三重一大”问题经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是目前比较低标准的要求,以后随着职工民主意识的增强,企业重大问题除了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外,还应该逐步创造条件,让职工群众有机会通过公开讨论、公开投票等方式直接表达意见和意愿,参与和影响决策过程。如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公开制度、重大决策公开咨询、听证、报告制度,等等,要不断扩大和发挥职工群众在企业重大问题上的知情权、质询权和监督权。
3、加强“三重一大”配套制度建设,加强责任追究,促使制度落到实处。一是健全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对于企业领导干部,常常提醒,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防微杜渐,增强免疫力,提高其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三重一大”执行情况的考核。在党风廉政建设年中和检查考核中,要加强对各单位“三重一大”执行的程序规范性、实效性等情况的考核,提高此项工作的考核“权重比”,或将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否决条件,以进一步引起各单位对此工作的重视和加强落实。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对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不严肃、不规范、不科学的,而是走过场或是由少数人或个人独断专行的,要予以追究,对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比如:干部任用是干部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但长期以来,干部出了问题,往往只注重对当事人的查处,而干部任用这一环节存在什么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应当建立干部任用的责任和风险机制,加强对干部任用环节的监督和约束,推动干部任用的公开化,增强干部任用的透明度,促使任人唯贤局面的形成。
第三篇:公开办事制度
公开办事制度
一﹑公开办事示证上岗制
(一)窗口单位统一制作明示个人姓名、照片、岗位名称、工号等基本情况的岗位卡及挂牌(胸卡),在工作显眼位置设立岗位卡,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
(二)工作人员应着装整齐,佩证上岗,热情待人,使用文明语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劳动纪律。
(三)窗口受理工作和业务咨询、事务办理的工作人员,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程负责答复、办理,直到事务办结为止。
(四)窗口单位利用各种形式设置告示栏,张贴注明工作人员的照片,印制服务指南,向社会公开本单位工作职责、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等,接受社会监督。
(五)将公开办事制度纳入重点工作目标,列入目标考评考核。广泛征求群众对办事公开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为加强监督管理,设立监督意见箱,对违反本制度的可监督举报。
二﹑公开办事一次性告知制度
(一)为强化**内部管理,体现便民、服务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杜绝推诿扯皮现象,为基层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依据相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一次性告知制度是指行政相对人或其他有关人员(以下简称办事人)通过来访、来电、来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要求给予 服务或咨询有关办理事宜时,经办人员应一次性将其所要办理事项的依据、时限、程序、所需的材料以及不予办理理由告知办事人的制度。
(三)一次性告知应坚持群众至上、热情服务、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原则。
(四)经办人员对办事人负有一次性告知的义务。对手续、材料不完备或未按规定程序、受理时限办理的,应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办的手续、材料或办理程序、受理时限。对要求办理事项违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的,首办责任人应即时决定不予办理,并一次性告知不予办理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五)经办人员在接待过程中,凡属于本人职责权限内的工作,必须按程序认真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告知办事人;凡不属于本人职责权限内的工作,应主动协调或引导。
(六)对办事人所办事项涉及多个部门的,经办人应帮助其咨询了解,并将结果告知办事人。对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不明确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帮助其咨询了解或请示报告,并将结果告知当事人。
(七)一次性告知可采用口头告知或书面告知形式,以口头告知的应做书面记录。如果办事人要求以书面形式告知的,经办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要求的有关事项一次性书面告知。
(八)对有下列不正确履行一次性告知责任行为的,情节轻微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影响恶劣、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以上的行政处分:
1、不履行一次性告知责任制,造成办事人为同一事项往返多次 办理的;
2、对办事人告知不热情,甚至态度粗暴或故意刁难
3、告知不及时或随意拖延,办事人不满意的。
三﹑公开办事首问负责制
(一)首问责任人:是指最先受理到服务对象本人或以来信、来电、投诉等方式办理道路运输业务或进行咨询、查询、投诉的人员和部门。
(二)首问负责范围:群众办理业务、查询、咨询各项交通规费标准,投诉本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纪律、服务态度等与道路运输业务和与之相关的各类事项。
(三)首问责任人责任:首问责任人对所受理事项得到及时、优质处理负第一责任。接受首问责任人交办事项并负有主要承办责任的人员和部门与首问负责人负同等责任。其他协办部门和人员为协办责任人,负有次要责任。
(四)对群众提出的咨询、投诉问题,无论是否属于本部门范围的事情,首问负责部门或人员必须主动热情,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搪塞群众或拖延处理时间。
(五)凡群众咨询、投诉的问题属于本部门范围内的,首问负责部门或人员能立即答复的,必须当场答复群众并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如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当场答复的,或不属于本人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其处理时应做到:①向群众说明原因,并得到群众的谅解。②在窗口受理的查询或投诉,窗口人员进行解释或答复用户后,群众仍有异议的,窗口人员及时向相关领导报告。③可用电话解决的,当场与相关部门联系立即解决。
(六)答复群众提出的问题时,既要准确,又要掌握政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不清楚、掌握不准确的问题应及时请示相关领导并给予群众一个准确的解答。对于确实解释不了的问题,应向群众说明情况,并在事后主动与群众联系。
(七)范围。实行全员“首问负责制”,群众不论以何种形式向本单位提出的业务办理要求及咨询、查询、投诉,不论是否属于自身职责范围,各首问责任人都必须主动热情接待,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敷衍搪塞群众,拖延处理时间。
(八)时限。首问负责制全过程时限 4 天(全程全网问题视情适当延长),由最先受理群众咨询、投诉的部门或人员把关。
(九)考核。未按首问负责制要求,在处理群众投诉、咨询、查询中,推诿、搪塞群众引起投诉的,根据情况考核时扣 100—300 元,直至待岗。
(十)其他。对不属于道路运输业务范围的群众需求,应耐心向群众解释,不要使群众产生厌烦情绪。
四﹑公开办事依申请公开制度
第一条 为保障个人和组织的知情权,完善和规范**办事公开制度,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公用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申请人申请公开的,原则上应该公开,但涉及以下内容 的除外:
(一)个人隐私;(二)商业秘密;(三)国家秘密;
(四)应当公开以外的正在审议、讨论过程中的信息;(五)法律、法规禁止公开的其它信息。
第三条 申请人可以通过书面信函、电报、电子邮件或口头形式向我局申请公开有关信息;口头申请的,应当场记录。申请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或名称、住所、身份证明、联系方式等;
(二)请求公开的具体内容;(三)申请人的签名或盖章;(四)提出申请的时间。
第四条 收到申请后,应当当场登记,并根据下列情况及时给予书面答复:
(一)属于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可以获得该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二)属于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三)不属于受理掌握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能够确定该信息掌握机关的,告知联系方式。
(四)申请公开的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五)申请公开的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更改、补充申请。
第五条 依申请公开在收到申请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公开,其办理办法按业务文件办理的操作程序进行。
第六条 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除可以当场予以答复的外,应当自登记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因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或者提供信息的,经**相关信息公开机构负责人同意,可以将答复或者提供信息的期限适当延长,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 15 个工作日。决定公开的,承办科室或部门应当制作公开决定书送达申请人。公开决定书应注明公开时间、公开场所、公开方式和应支付的费用,延长公开期限的,应说明延长的理由。决定不予公开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七条 申请公开的信息含有禁止或限制公开的内容,但能够区分处理的,可公开部分应当向申请人公开。上级规定应该向社会公开而未公开的事项,任何人申请公开的,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对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理决定时,应当主动公开行政处理的决定部门、决定程序、决定依据和理由、决定结果、救济途径和时限等信息,未主动公开而相对人要求公开的,应立即向其公开。
第八条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申请人或者向申请人提供信息的,期限中止,障碍消除后期限恢复计算。期限的中止和恢复,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九条 答复申请人不予公开、不予提供的信息,不得再以有偿服务或者变相有偿服务的形式提供,不得通过与局有隶属关系或者业 务指导等关系的企业、事业单位、中介组织以有偿或者变相有偿的形式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
第十条 依申请提供信息,有条件的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和场所,供申请人当场阅读或者自行抄录。应申请人的要求,可以提供打印、复制等服务。申请人在申请中选择以邮寄、递送、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获取信息复制件的,应当以该申请要求的形式提供。因技术原因无法满足的,可以选择以符合信息特点的形式提供。
五﹑公开办事民主评议制度
(一)为贯彻落实**公开办事责任制,进一步推动我队办事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规范工作人员的办事行为,特制定办事公开民主评议制度。
(二)民主评议制度,就是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依靠社会监督,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单位的行风,进行公开评议,督促整改存在问题,提高办事公开效率。
(三)民主评议制度,要坚持和落实“阳光政务、办事公开、群众评议、民主集中”的原则和要求。
(四)民主评议工作要与政务公开、办事公开、热情服务建设、创建文明行业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民主评议的内容,要紧密围群众关注的焦点,以及交通工作的新跨越来确定,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办事公开制度建设情况;(2)人员挂牌上岗、履行职责的情况;(3)工作作风、服务质量的情况;(4)诚实守信、便民服务的情况;(5)其他需要评议的情况。
(六)民主评议工作的具体要求,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进行学习动员。认真组织参加评议和被评议的人员学习有关部门文件精神,使之提高思想认识,端正评议态度,明确评议内容,掌握评议方法。
(2)报告执行情况。单位负责同志要在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大会上做本单位办事公开情况汇报,说明本单位办事公开执行情况。(3)组织群众评议。采取聘用行风监督员、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电话投诉等形式,得出对本单位的基本评价。由办事公开领导小组汇总评议结果,及时反馈给各部门,并要求其制定切实的整改措施。
(4)反馈评议情况。将群众评议结果及各部门的整改措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反馈。
(七)参加评议的群众代表要有广泛性、代表性。评议时,要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
(八)评议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务求实效。对在民主评议工作中敷衍塞责、弄虚作假,造成影响的,除按规定处理直接责任人外,并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六﹑公开办事责任追究制度
(一)为做好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工作,切实增强办事透明度,强化管理、落实责任,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结合路政实际,特制定如下责任追究规定。
(二)主要领导对办事公开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领导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办事公开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此项工作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对办事公开工作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将追究其领导责任,给予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等。
(三)坚持依法公开、全面公开、及时便民、便于监督的原则,对执行政策、执法程序、违法责任、服务项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结果、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服务承诺、职责任务、监督方式等实行公开。如不执行规定、不进行公开,将追究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给予告诫、责令检查、限期整改。
(四)加强宣传教育,健全各项制度。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对办事公开的内容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认真制定挂牌上岗、首问责任、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反馈回应、群众评议、考评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并认真加以贯彻执行。宣传不力、制度不全、工作不到位,将追究分管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给予告诫、责令检查、限期整改、经济处罚。
(五)实行践诺活动,兑现责任追究。
(1)不坚持挂牌上岗,被检查发现一次或群众举报查实一次,扣发当月奖励。
(2)不认真履行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遇事推诿、不 热情服务、态度粗暴,被发现一次或群众举报查实一次,扣发当事人当月奖励;年内被发现两次停发半年的奖励;年内被发现三次停发年终一次性奖金。
(3)不履行服务承诺,造成群众投诉和不良影响的,按第②条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对照党政纪条例给予纪律处分,对照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
(4)不认真受理和查处人民群众的信访投诉、不按时办结积极答复办理结果或造成再次信访投诉的,按第②条规定给予处罚。(5)不执行管理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给予告诫、扣发奖金、停发补贴、待岗、下岗、党政纪处分等处理。不按规定标准收取费用一次,扣发当事人本季度奖金,巧立名目乱收费一次,扣发当事人年终一次性奖金;不严格执行道路运输政策和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有故意刁难、吃拿卡要情节的,只要发现或举报查实,对当事人停发年终一次性奖金,情节、后果严重的给予待岗、下岗处理,对主要领导或分管负责人给予扣发年终一次性奖金。无正理由不服从分工或为个人私事、私利发生争吵,造成不良影响的,扣发年终一次性奖金,并视其情节、后果给予待岗、下岗处理。
本制度自二○一一年一月一日起实施。
第四篇:办事程序公开
(一)办事程序公开
1、《再生一胎生育证》的申请、审批、发放程序
(1)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领取《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如实填写表格中规定的全部栏目,签上姓名,贴一张女方一寸免冠照片,并将申请表送双方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送其户籍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核实并盖章。
(2)凭结婚证、户口簿和双方所在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到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查。
(3)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收到经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后,对申请人的情况和是否张榜公布进行核实,再报送县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县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审批决定。
(4)对双方都是农民的夫妻的再生一胎申请,经县级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同意由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批的,由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审批发放。
2、特殊情况的夫妻申请再生育一胎的审批制度和程序
(1)夫妻双方共同向双方所在单位(没有单位的向所在村、居委会)分别提出申请,同时提供其“特殊证明”的各种证明材料。
(2)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或(和)村、居民委员会对申请进行初步审议,将初步意见、申请书、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调查核实材料和群众会议的意见(附会议原始记录复印件)送女方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
(3)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计划生育机构在收到申请报告材料后,进行审议。对同意作为特殊情况申报的,应将同意申报的报告和有关材料送上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4)省人口计生委分别在每年一月、四月、七月、十月向设区市、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出“审查决定通知书”。
3、病残儿鉴定申请与审批程序
(1)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原则上应向女方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户口簿、有关病史资料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资料。
(2)单位或村(居)委会对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者的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出具书面意见,加盖公章,在接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报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
(3)乡(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应对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者的情况进行再次核实并进行必要的社会和家系调查后,在病残儿医学鉴定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并在接到申报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4)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申请鉴定的材料是否完备和真实可靠,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于鉴定日前30个工作日将所有材料上报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5)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情况半年或一年组织一次鉴定。
4、奖励扶助对象确定程序
(1)条件。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
(2)确认程序。符合奖励扶助对象条件的农民个人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和户籍簿复印件;村(居)民委员会审议,村(居)民代表会讨论并在村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并在村级张榜公示;县级人口计划生
育行政部门审查确认并在村级张榜公示;市级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按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质量抽查,并予批复。
(3)发放标准。符合奖励扶助条件的,按每年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已超过60周岁的,以该制度在当地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5、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发放和管理程序
(1)凡离开户籍所在县(市)的行政区域(同一个城市的区与区之间流动不在此例),拟异地居住30日以上,年龄在18周岁至49周岁之间,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的公
民外出前须到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
处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2)填写《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申请表》,并向发证机关提交本人的《居
民身份证》和复印件、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或者单位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及本人进期一寸
正面免冠照片两张;已生育子女的,应当提交由施术单位或者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落
实避孕措施情况证明,计划外生育的,还应该当提交缴纳社会抚养费情况证明等材料。
(3)发证机关在接到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后,对于符合发证条件且证明材料齐
全、真实、有效的,在3个工作日内发给《婚育证明》。、行政复议程序
(1)公民对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
理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在收到《江西省计划生育行政处罚决定书》或《江西省征
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处罚(征收)决定的上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
政部门申请复议。
(2)复议申请书应载明复议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或
单位的名称、地址,申请复议的事实或理由,以及复议申请人的要求,提出复议申请的日期
及其他材料或应提供的证据。
(3)复议机关作出决定后,复议申请人如不服,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申请人不履行复议决定,又不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如复议机关维持原处罚决定,由作出处罚(征收)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处罚(征收)决定的,由复议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篇:办事公开制
办事公开制
一、办事公开制是指规范透明服务为重点,按照有关规定,将机关办事依据、职责、内容、方式、程序、条件、时限、结果与纪律等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
二、办事公开制度应以不违反国家有关保密法规和纪律为原则,公开的重点为直接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公开的内容应简明易懂,便于落实与监督。
三、办事公开主要内容:
(一)、重大事情决策公开。有关本局制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及中长期计划、人事变动等重大事情,须经领导班子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不得个人说了算。
(二)、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改项目的立项公开。凡重点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和技改项目的立项,须经主管人员审核后报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一般项目行政审批由分管领导负责审批。
(三)、财务收支公开。每年收支情况要在全局会议公开。大宗经济开支须经领导班子讨论。
(四)、办事结果公开。本局工作人员因公外出办事(重大事情),其结果要及时向领导班子公开汇报。班子成员及各股股长分管工作的情况,要定期在班子会议或全局会议公开通报,做到季度汇报,半年小结、年终总结。
(五)、群众监督公开。对以上办事公开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半年及年终要在全局会议进行通报,接受群众监督,并落实纪检组长抓好此项工作,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