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县公路养护及公路环境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公路养护及公路环境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几年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公路沿线修建民房较多,公路为集贸市场普遍,给公路养护安全施工人员及养护作业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导致我公司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公路管理,进一步理清当前公路养护及公路环境治理的思路,更好的完成县交委下达的公路养护的目标和任务,近日,我公司对全县我县公路养护及公路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路养护安全隐患
一是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还比较突出。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县大部分道路都没有进行道路产权“确权”工作。虽然《公路法》对公路用地范围进行了规定,但由于没有“确权”,再加上公路路政部门的执法力量十分有限,造成在很多穿村和穿田地、林地路段,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和占道经营等现象,既有损路容路貌,又严重影响到公路的安全畅通。
二是超限超载车辆现象还比较突出。超载对道路产生的危害则显得尤为突出。它严重损坏路面,桥梁等基础设施,大大减少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三是部分道路景观绿化的深度和层次还不够。由于征地拆迁成本比较高,造成很多道路两侧可绿化美化的用地又窄又少,无法形
—1—
成多层次,大深度的景观大道。
四是出现养护管理有不到边不到量的现象。养护工人对路面的保洁做得较好,但对路肩、边沟的清理就做得不到位,对道路的养护巡查做得好,但对桥梁、涵洞的养护巡查做得不到位。
五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养护质量水平不高。由于我县地方财政财力不足,公路养护安全资金来源单一,上级部门下拨的养路经费主要用于养路工人的人头经费及办公费用,专项用于道路养护的比例很小,导致未能更好地维护公路建设成果。
二、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看到要把公路环境彻底治理好,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作为公路养护部门,今后我们应该致力于建立一种公路环境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只有建立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路环境时好时坏、经常出现反弹的现象。要建立这样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管理机制。而公路养护及公路环境整治点多、线长、面广,牵涉的面也广,如果光靠公路局一家的力量,那是十分有限的,对于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来说,应该尽可能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路环境的整治工作,积极协调与各部门的关系,争取县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动沿线乡镇人民政府群众共同参与,形成整体合力,营造公路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其变为政府行为、社会行为。
三、主要整改建议
在我县公路养护及公路环境治理工作,我们建议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全力推进公路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
—2—
一是加强公路沿线建筑物管控。按照“全面排查,依法整治,注重实效,严防反弹”的要求,集中开展侵占公路违法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县公路沿线两侧所有违法建设,特别是乱搭乱建,违章建筑,依法坚决予以拆除,杜绝新的违法建设。
二是深化公路沿线环境治理。坚决取缔过境段的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彻底清除公路两侧乱堆乱放、垃圾杂物,严格落实公路过村段门前环境卫生三包责任制。
三是切实加强道路养护。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公路坑槽凹陷填补力度,做好安全防护设施及路面整修整治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对辖区公路沿线两侧加水、洗车点进行全面摸排、登记,对非法经营全部取缔。
四是加大治理超限运输力度。建议县交委路政大队增加配备专车和便携式称重设备,加强重点路段的超限检测,并在主要公路入口处及重要节点位置设置了限行设施及提示标志。建议路政大队坚持科学治超,严格执行统一超限认定标准,坚持卸载以消除违法状态,严格管理,突出打击恶性超限行为。
五是加大公路保洁力度。结合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全区共聘请县乡公路保洁员34名,购买垃圾车2辆,标志服50余套,制定了清扫保洁工作标准,严格做到一日一扫,垃圾当天清运,道路两侧50米范围内基本无抛洒的纸屑、垃圾袋。
六是严格标准,强化督查考核。要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办法,建议县政府把公路养护及公路环境治理环境纳入各乡镇街道、相关县级部门的年终考核范围,实行综合评定,并严格奖惩,对思想重视,力度大、成效显著的镇街道、相关县级部门予以奖励;对工作滞后、流于形式、群众意见较大,造成严重影响的,由县纪委、监
—3—
察局按照有关纪律规定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强有力的考核推动我县公路养护及公路环境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4—
第二篇: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辛安公路管理所 黄云亮
养护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公路维护保养工作。公路养护保养好,可以有效地提高公路的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期限。保养不到位,就可能形成路面失养,影响交通。就目前我们辛安管理所的养护主要情况是:
一、养护的基本情况
⒈路况状况。目前我所主要负责三条线路的养护管理,分别是黄行线、、育行线、岚丁线。总长度51.8公里。其中公路局养护10公里,实际养护里程是41.8公里。硬化路面养护管理比较容易,砂土路(未硬化)养护管理难、工作任务重、作业量大。
⒉养护队伍状况。我所辖区四个养护队。养护队长年龄最大的62岁,年纪最小的55岁。养护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参加养护工作时间最长的28年,最短的已近20年,有丰富的养护工作经验。
⒊承包人员的承包费用有保证。在成立地方管理局以前,养护工人的承包费由乡镇出资,以我在交管所工作的情况来看,每年向乡镇要承包费难度大,常常为了这项工作忙里忙外,牵扯了不少的精力,有时要不回来,严重影响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改为由市局统一发放,到时就能兑现,养护工人感到不拖欠承包费,工作积极性高了。
二、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⒈内业工作欠完善。我所由于刚组建不久,负责内业工作的同志以前从未接触过这项工作,因而还不熟悉。虽然局里组织过培训,但与实际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各种登记统计报表的填写还存在不规范、不全面、不具体的问题。
⒉出现养护管理有不到边不到量的现象。养护工人对路面的保洁做得较好,但对路肩、边沟的清理就做得不到位,对道路的养护巡查做得好,但对桥梁、涵洞的养护巡查做得不到位。
三、几点体会:
⒈严格按计划抓好养护工作的落实。局养护股对全年的养护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我们所要严格按照上面的养护计划抓好落实,做到日常养护与重点养护相结合,季节性养护与全年养护相协调、相统一。
⒉搞好奖惩激励机制。所里经常下去检查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对在养护工作中表现好的养护工人要表扬奖励,鞭策后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⒊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养护工作一年到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坚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对养路员工要尊重、理解、关心、支持,与他们多沟通,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第三篇: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趋向,即文化化。行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干部职工头脑,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塑造服务品牌和行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一、什么是公路养护行业文化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养护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此这样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交通行业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规范交通行业行为的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展现交通行业外在形象的工作环境和形象标识。因此,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事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公路养护行业文化与公路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二、云南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日益重视公路文化建设,把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作为对内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对外展示行业风貌、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举措,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从2003年起,省管公路贯彻“12435”发展思路,促进了省管公路的机制改革,使公路行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受社会高度评价的“三个工程”为例:
“321”工程即:三年时间,建设300个高标准的大管理所,200个设施完善的石料场,100个设备齐全的机械化站”。到2005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个、石料场156个、机化站108个,新改建职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决了职工住房简陋,材料靠外购,手工作业养护等历史遗留问题。“321”工程不仅改变了我省公路养护的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养护技术手段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还扭转了养路职工过去“技术素质低,养路机械化水平低,养护生产力低”的“三低”状况。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2005年底,全局投入资金11503万元。自实施安保工程后,在全省机动车猛增至600万辆的情况下,2005年的交通事故比2004年下降39.8%,经济损失减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09人,这是我省20多年历史上没有过的。“安保”工程,受全社会欢迎,都称这项工程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务工程”。全局以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行车环境、为公路维护提供安全工作环境、为公路设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为”作为最高服务标准。围绕"实施安保工程,增设服务设施、规范标志设置;填筑会“吞人”的深侧沟;在主要交通路口、风景区设置人性化标志标牌;实施环境生态绿化工程,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路政咨询服务、温馨亲情服务、公路通行信息、路况信息服务、畅通便捷服务,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务的民本形象。树立云南公路路况好、路风正、行车畅、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
(一)、云南公路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公路行业是一个社会性、技术性、服务性、综合性很强的部门,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需要从事公路行业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然而,当前公路行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十.五期末,我省省管公路在编人员20206人,专业技术人才仅为299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4.3,技术工人15443人中高级以上技工仅占32.9,职工队伍素质偏低,文化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
(二)行业核心价值观缺失。
行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职工对行业性质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是干什么的;二是对行业使命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三是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现在如何;四是对行业前景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可以说当前绝大多数公路职工对上述四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三)行业文化与行业工作脱节。
公路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行为,目的在于规范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形象,增强品牌效应。当前的公路文化建设大都表现为提口号、拉标
第四篇: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趋向,即文化化。行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干部职工头脑,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塑造服务品牌和行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一、什么是公路养护行业文化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养护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此这样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交通行业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规范交通行业行为的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展现交通行业外在形象的环境和形象标识。因此,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事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公路养护行业文化与公路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二、云南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日益重视公路文化建设,把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作为对内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对外展示行业风貌、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举措,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从2003年起,省管公路贯彻“12435”发展思路,促进了省管公路的机制改革,使公路行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受社会高度评价的“三个工程”为例:
“321”工程即:三年时间,建设300个高标准的大管理所,200个设施完善的石料场,100个设备齐全的机械化站”。到2005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个、石料场156个、机化站108个,新改建职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决了职工住房简陋,材料靠外购,手业养护等历史遗留问题。“321”工程不仅改变了我省公路养护的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养护技术手段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还扭转了养路职工过去“技术素质低,养路机械化水平低,养护生产力低”的“三低”状况。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2005年底,全局投入资金11503万元。自实施安保工程后,在全省机动车猛增至600万辆的情况下,2005年的交通事故比2004年下降39.8%,经济损失减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09人,这是我省20多年历史上没有过的。“安保”工程,受全社会欢迎,都称这项工程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务工程”。全局以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行车环境、为公路维护提供安全环境、为公路设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为”作为最高服务标准。围绕"实施安保工程,增设服务设施、规范标志设置;填筑会“吞人”的深侧沟;在主要交通路口、风景区设置人性化标志标牌;实施环境生态绿化工程,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路政咨询服务、温馨亲情服务、公路通行信息、路况信息服务、畅通便捷服务,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务的民本形象。树立云南公路路况好、路风正、行车畅、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
(一)、云南公路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公路行业是一个社会性、技术性、服务性、综合性很强的部门,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需要从事公路行业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然而,当前公路行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十.五期末,我省省管公路在编人员20206人,专业技术人才仅为299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4.3,技术工人15443人中高级以上技工仅占32.9,职工队伍素质偏低,文化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
(二)行业核心价值观缺失。
行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职工对行业性质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是干什么的;二是对行业使命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三是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现在如何;四是对行业前景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可以说当前绝大多数公路职工对上述四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三)行业文化与行业脱节。
公路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行为,目的在于规范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形象,增强品牌效应。当前的公路文化建设大都表现为提口号、拉标语、定制度,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停留在公路文化建设的外延和表象上,与公路行业的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结合不够,没有把文化元素融入我们的行业。
(四)、对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
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和监督方法;二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理解缺乏层次性、系统性、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渗透在公路行业职工内心世界中行业群体合力挖掘不够;三是对公路文化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模糊认识,有着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只要有公路不怕没路养”,“事业单位,不怕下岗”等传统思维方式。
(五)、行业文化建设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以效果推断程度、衡量水平。例如,一家单位路管好了养好了,经济效益上去了,似乎一好百好,文化建设必定是高水平的,给干部职工在认识上产生严重误导。这种以为行业文化一学就会地简单化认识是幼稚的与片面的。尤其是那种迎合政治需要,以偏概全的做法更是十分有害的。
第五篇:公路养护工作心得体会
篇一:公路养护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公路养护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魏更顺
公路,是国家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城乡公路快速发展,但养护手段落后、养护质量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直接影响城乡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2007年,交通部提出了“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要求,这是指导和推进交通事业在“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而提出的
重大战略思想,而交通部提出的“三个服务”则是全国交通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新时期、新阶段指导交通工作发展的新理念,同时也是当前开展公路养护工作的指导思想。社会的进步也要求公路养护以机械化逐步取代人工作业,尽可能改善养护工人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养护工人路面作业的安全系数。而养护机械化是提高公路养护作业质量、速度和效率的最重要手段,是实现传统养护方式向现代养护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加快养护机械化进程,是公路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深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必须改革原有的养护管理体制。要按照事企分开的原则将公路养护中心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推行养护工程招投标制,并实行计量支付,以达到提高公路养护质量、降低公路养护成本的目的。同时,公路管理部门要精简机构,明确职能,逐步形成小机关大基层,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进程。机械装备不足是制约养护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应采取切实措施,按照公路养护机械配置标准的要求,逐步增加对养护机械的资金投入。逐步实行管养分离,通过完善机械装备和提高队伍素质,加大对专业化机械化养护队的扶植力度,坚持做大、做强、做实的原则,使之逐步走向市场。转变观念、重视预防性养护。扭转重建设、轻养护,重维修、轻预防的观念,加大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力度。公路逐渐变成为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也将逐渐增多。如何降低沥青路面的养护成本,提高沥青路面的养护质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通过市场的调查,系统地实行预防性养护工作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寿命周期维修费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必须加大对预防性养护的主导设备,如沥青路面养护车、再生功能的沥青拌合设备的投入以提高养护水平,降低养护成本。
提高人员素质,做好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水平先进设备必须要有精通这些设备的先进的技术人员使用才可以挥最大效益。当压力过轻时人会觉得没有挑战而变得懒散,缺少动力,工作效率低下,所以在养护机械设备的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提高效率,就要求管理人员要有适度的压力。因此,必须按照公路养护机械的操作规程对操作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提高操作管理人员的素质,造就一批文化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的干部职工队伍。并考虑与适度的压力结合起来,使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达到最佳利用率,提高管理的经济效益。
加强机械使用管理,充分发挥养护机械的作用。一是落实机械使用岗位职责,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做到人人有专职,每台机械有人管。二是严格司机考核制度,坚持持证上岗。三是认真执行公路养护机械操作规程,健全
机械责任事故处罚制度,杜绝人为机械事故的发生。四是加强机械检查,分局专门成立了车辆机械检查小组,对属下车辆机械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制定明确的整改措施,落实改正。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以前公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大都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管理,各种资料保管比较困难,工作难度较大。这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公路机械设备管理的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已成为管理者的必然选择。计算机辅助管理能帮助管理人员收集各种资料和信息,建立各种统计工作制度,建立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档案,能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整理、储存和建立相关的档案,并把各种信息资料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系统档案资料来反映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变化和掌握主要公路养护机械在寿命周期内的相关数据,以便查找和分析,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总之,随着公路养护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实现]方案-范文库.整理.养护机械的科学规范管理,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如何提升养护单位资质,实现]方案-范文库.整理.公路养护施工的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是关系到公路养护单位今后能否立足市场、发展壮大,最终实现]方案-范文库.整理.市场化的关键因素。只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从单位实际出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立足“三个服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创造性地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发展实际工作中,真正发挥机械设备的优势,合理配备人员、加强管理、科学运行,不仅提高了公路养护质量、改善路况,而且减轻了养护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公路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 篇二:【推荐】 公路养护管理人员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
【推荐】 公路养护管理人员践行三严三实心得
体会
根据集团公司和管理处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作为养护管理人员,学习习总书记的“三严三实”,就是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养护工作质量、提升养护规范化管理、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提高公路养护水平、围绕迎检做好养护工作,把道路养护管理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主阵地,推动迎国检任务全面完成,现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心得体会。
明确目标,做好质量控制。健全完善工程养护项目管理体系,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严格工程质量管理,明确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工序检验批复制度,加强隐蔽工程质量控制,加大抽查力度。加强施工队伍管理,严格执行合同规定,防止非法转包、分包,坚决查处一流队伍中标、二流队伍进场、三流队伍干活的现象,严格落实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抓住难点,严控安全管理。坚持安全至上,深刻反思高速公路安全运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管理,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合理布设施工作业区,设置醒目鲜明齐全的安全警示标志、标牌,督促作业人员穿戴统一的标志服,配备专职安全员,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施工路段行车安全通畅和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实现安全管理常态化和“零事故”目标。
突出重点,完善国检工作。以交通运输部国检标准衡量迎国检工作,以“三严三实”精神全面推动加快迎国检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以部检方案为标尺,突出抓好养护管理,力争取得更好成绩。以国标为蓝图、以国检为目标,推进养护工作有序开展,在日常工作中要体现谋国标式、讲国检话,做到工作不降档、不走样。
以国检的标准做实做精内业,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要突出重点,提升亮点。筑牢底线,加强廉政建设。严守廉政警戒线,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以优良作风树立行业良好形象,努力做好务实清廉,加大工程中的合同执行、质量管理、资金使用、设计变更和计量支付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大工程建设招投标、设计变更、材料采购等环节的监督力度,不断增强自身理论素养和勤政廉政意识。作为党员,借此学习“三严三实”活动为契机,整整衣冠、照照镜子、洗洗澡、看看病,强身健体正当时。篇三:2014年公路养护工作总结
科学务实 主动作为 推动养护水平再上新台阶
——2014年xxx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环节。2014,我单位以深化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的活动为契机,继续推行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完善农村公路管养考评制度体系,建立平安型公路应急保障体制,较好地完成了养护工作的任务。现将2014年养护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制度
为加快建设“四个交通”这一工作目标,保障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成立了由农村公路管理所所长任组长,副所长任副组长,各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站站长为成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全面负责全区农村公路管理工作。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分级养护、建养并重、有路必养、确保长效”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年初的养护计划,明确养护职责,与各乡镇站点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和《安全生产责任书》共计20份,各乡镇站点与当地养护人员签订养护协议合同,确保我区农村公路级级有人管,条条有人养。同时我们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考核、考评制度体系,加强农村公路养护
质量检查、考核工作,各乡镇站点养护责任、养护制度上墙,实行严格的考核、考评制度,使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保证农村公路路况良好,实现我区农村公路养护全覆盖。由于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健全了养护管理体系,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日常养护,不断提高农村公路服务品位
为切实加强我区农村公路管理,确保农村公路的好路率、畅通率,保证路况稳中有升。我们公路养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把预防性养护和周期性养护工作贯穿于公路养护工作的始终,快速、及时的处理公路病害,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对于日常养护工作,我们分为综合性养护和集中养护两个方面,成立全所专业养护队和季节养护队,并与15名专业养护人员签订全年日常养护合同。同时我们在工作中认真抓好日常养护这个关键,使日常养护工作做到经常化、标准化、规范化,保证路况的同时,以强化日常养护为重点,坚持“四勤”、抓好“五养护”、实现“一提高、两确保”。即:始终坚持勤上路,勤养护、勤保洁、勤检查;抓好经常养护、预防养护、周期养护、及时养护、应急养护;提高农村公路服务品味,确保路况良好、路容路貌整洁。
在这一年里,我们共整修县、乡公路两侧路肩边坡有
600公里;对南黄线等多处修复水毁工程13处;对高源线等路段新增急流槽30米;对西白线、榆罕线等路段处理塌方,新增警示标牌4套;对工业园区、逯南线、郭东线、高源线、东东线等管辖公路修补坑槽、处理路面沉陷总计约23000平米,粉刷里程碑、百米桩、警示桩7000余根,截止今年11月底,我所管辖的县道好路率达到90.64%,乡道好路率达到76.8%,村道好路率达到65.02%,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同时我们还推行乡村道路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质量,提升养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严格建设程序监管,配套解决突出问题
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及车流量增大等众多因素,辖区内一些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人们出行不便等现象。今年以来,我们对群众反映特别强烈,路面损坏十分严重的路段进行了公路大修工程。目前,对榆罕线流村穿村路段大修400米,乌金山镇乡道鸣赵线大修3000米,都已全部完工。我们还依据《山西省政府投资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派专业技术人员去现场,进行实地工程验收,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保证资金全部用于养护工程,没有挤占挪用的现象,做到了专款专用。通过规范化的管理,缩减了工程期限,降低了工程成本,确保了工程的质量。
四、加强隐患整改,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服务水平
为保障农村公路桥梁的安全,在日常养护工作中,我们加强对所管辖的农村公路、桥梁、涵洞及其它附属设施进行定期排查,填制公路、桥梁的日常巡查记录。同时制定各项安全隐患制度,成立了专业巡查组、抢修组,如遇到突发事件及时如实上报,以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公路畅通,行车安全。今年4月初我们还对全区35座桥梁安全隐患进行认真的排查,共查处隐患问题19处,截至目前隐患处已全部整治完毕,其中对2座桥更换护栏,3座桥新增护栏,翼墙右侧砌块灰缝脱落,底板横向裂缝15处,翼墙右侧砌块灰缝脱落4处,拆除更换桥护栏290 m,新增桥护栏46 m。同时制作了桥梁特殊性检查管理资料档案,对危病桥加强监管,及时处治病害,逐步消除乡村道路上的危桥隐患,真正实现农村公路安全运行。
通过精心打造,使我区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实现由面到质的提升。根据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的特点,我们对急弯、陡坡、地质灾害多发等险要路段,以及穿村路段完善了安保设施,建立完善了安保档案和数据库。今年以来,我们对县乡公路沿线41所学校施划斑马线415平米,安装警示标志牌78套,增设波形防护栏3950m,减速标线108 m,保证了农村公路沿线学校师生的出入安全。安保设施的完善,使我区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得到提升,确保了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快捷。2
五、以创建文明示范路为契机,提升农村公路标准 根据市局安排,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确定修文镇中郝—庄子乡南赵村(y058)、庄牛线(y035)、及县道高源线(x331)为文明示范路。文明路的建设主要乡道为主,为的是以点带面,推动乡道整体上一个新台阶。在文明路建设过程中,完善了标识标牌,增加里程碑、百米桩等道路警示标志,并增加限速、限载禁令标志,放划路面边缘线,加强边坡排水养护,提升路面养护质量,从而推动乡、村道路标准化建设。今年完成了20余公里的文明示范路。
通过三年来创建文明示范路、养护示范乡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实现县道、乡道、村道基本标准化养护。截至目前,我们已创建文明示范示路146.242公里,养护示范乡镇3个。
六、落实群众路线,提高思想认识
我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农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统领,践行群众路线做好本职工作。今年以来,我们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党组织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通过学习,使我们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党员理想信念、群众观点、宗旨意
篇四:公路养护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1] 公路养护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魏更顺
公路,是国家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城乡公路快速发展,但养护手段落后、养护质量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直接影响城乡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2007年,交通部提出了“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要求,这是指导和推进交通事业在“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而提出的
重大战略思想,而交通部提出的“三个服务”则是全国交通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新时期、新阶段指导交通工作发展的新理念,同时也是当前开展公路养护工作的指导思想。社会的进步也要求公路养护以机械化逐步取代人工作业,尽可能改善养护工人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养护工人路面作业的安全系数。而养护机械化是提高公路养护作业质量、速度和效率的最重要手段,是实现传统养护方式向现代养护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加快养护机械化进程,是公路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深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必须改革原有的养护管理体制。要按照事企分开的原则将公路养护中心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推行养护工程招投标制,并实行计量支付,以达到提高公路养护质量、降低公路养护成本的目的。同时,公路管理部门要精简机构,明确职能,逐步形成小机关大基层,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进程。机械装备不足是制约养护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应采取切实措施,按照公路养护机械配置标准的要求,逐步增加对养护机械的资金投入。逐步实行管养分离,通过完善机械装备和提高队伍素质,加大对专业化机械化养护队的扶植力度,坚持做大、做强、做实的原则,使之逐步走向市场。转变观念、重视预防性养护。扭转重建设、轻养护,重维修、轻预防的观念,加大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力度。公路逐渐变成为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也将逐渐增多。如何降低沥青路面的养护成本,提高沥青路面的养护质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通过市场的调查,系统地实行预防性养护工作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寿命周期维修费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必须加大对预防性养护的主导设备,如沥青路面养护车、再生功能的沥青拌合设备的投入以提高养护水平,降低养护成本。
提高人员素质,做好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水平先进设备必须要有精通这些设备的先进的技术人员使用才可以挥最大效益。当压力过轻时人会觉得没有挑战而变得懒散,缺少动力,工作效率低下,所以在养护机械设备的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提高效率,就要求管理人员要有适度的压力。因此,必须按照公路养护机械的操作规程对操作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提高操作管理人员的素质,造就一批文化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的干部职工队伍。并考虑与适度的压力结合起来,使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达到最佳利用率,提高管理的经济效益。
加强机械使用管理,充分发挥养护机械的作用。一是落实机械使用岗位职责,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做到人人有专职,每台机械有人管。二是严格司机考核制度,坚持持证上岗。三是认真执行公路养护机械操作规程,健全
机械责任事故处罚制度,杜绝人为机械事故的发生。四是加强机械检查,分局专门成立了车辆机械检查小组,对属下车辆机械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制定明确的整改措施,落实改正。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以前公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大都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管理,各种资料保管比较困难,工作难度较大。这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公路机械设备管理的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已成为管理者的必然选择。计算机辅助管理能帮助管理人员收集各种资料和信息,建立各种统计工作制度,建立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档案,能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整理、储存和建立相关的档案,并把各种信息资料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系统档案资料来反映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变化和掌握主要公路养护机械在寿命周期内的相关数据,以便查找和分析,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总之,随着公路养护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实现]方案-范文库.整理.养护机械的科学规范管理,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如何提升养护单位资质,实现]方案-范文库.整理.公路养护施工的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是关系到公路养护单位今后能否立足市场、发展壮大,最终实现]方案-范文库.整理.市场化的关键因素。只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从单位实际出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立足“三个服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创造性地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发展实际工作中,真正发挥机械设备的优势,合理配备人员、加强管理、科学运行,不仅提高了公路养护质量、改善路况,而且减轻了养护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公路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 篇五: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学习心得体会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
——学习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知识心得体会
前段时间参加了总段组织的预防性养护劳动知识竞赛的考试,通过在考试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准备,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预防性养护意识,提高了预防性养护的能力和水平。使得大家对于预防性养护方面的理论知识得到加强,业务能力得到提高。也给了我这名刚刚进入公路系统的新兵一次全面的学习我们行业理论知识的良好平台,对于我更快的了解情况、适应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公路状况也极大改善,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公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提高公路的服务功能,公路养护尤为关键。
在公路养护中采用科学合理的路面预防性养护,不仅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又能减少养护的工作时间、节约养护成本。路面预防性养护重点是根据路面运营情况适当超前养护,将周期性养护和预防性养护结合起来,增强公路防御能力。加大日常巡视力度,并根据不同季节的养护特点,分别进行绿化美化、桥涵汛前检查、路面修补、桥梁养护、路基标准化建设、夏季裂缝修补等专项整治工程,使路面病害得以有效控制。
公路预防性养护一是有利于降低养护成本。公路养护业内有一句俗话:“小洞不补,大了三尺五。”众人皆知,小洞的养护比大洞的养护容易得多,同样,小坑槽的修复成本远远低于大坑槽的修复成本。处治小病害是防止大病害的有效手段。二是有利于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预防性养护是在公路及其设施尚未发生破坏或刚出现病害迹象时,通过维修路面、加固桥梁、疏通边沟、整修路基、绿化路肩等综合性技术措施进行的强制性养护,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病害的扩大,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三是有利于防止公路水毁。预防性养护往往能将公路病害和安全隐患消灭于未发之时,是保护公路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践中的许多事实证明,预防性养护是防止水毁、消除安全隐患的好办法。四是有利于提高公路通行能力。预防性养护采取的是超前防范,对路面及其附属设施的初期病害进行补强,以消除导致公路损坏的因素,施工程序简单,对交通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施工过程中能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修复好以后,公路的通行能力将大大提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性养护要求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要细心观察,持续开展对路面、路基及附属设施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检测评定,特别是在雨季期间要加强对路基稳定的调查,尤其要对高边坡、桥梁构造物进行重点排查,并认真分析,制定预防性养护方案,以便及时消除隐患。预防性养护是科学性养护的具体体现,是控制公路病害的有
效措施。实施公路预防性养护,将为延长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寿命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保护公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作为公路养护部门应该进一步强化公路的预防性、经常性、全面性、科学性的养护,提高和巩固路况,提升公路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公路的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对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让它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为社会提供安全、高效的通行服务,同时加强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引进、改造与推广和应用。
总段开展预防性养护知识竞赛和劳动竞赛,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强养护、重管理”的思想认识,通过强化公路养护工作,在公路轻微病害尚未破损之前,采取前瞻性、预见性的对策和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即以预防路面“水损害”为中心,以“六防”“六加强”为主要内容,突出“防水防裂、勤防早防”的工作要求,把公路病害及造成病害的因素发现在前,处治在前,防止病害发展,最大限度的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十二五”公路养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好头、起好步,为使公路养护达到“通、平、美、绿、安”和“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质量”的要求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推进公路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