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管理人员问责制
公司管理人员问责制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增强公司各级管理机构、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岗位责任,强化服务意识和提高管理能力,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问责对象: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条 问责范围:公司所有决策、管理和运行活动。
凡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出现有错行为和不作为行为,影响工作进度,损害公司利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照本办法实施问责。
第四条 问责原则:
权责一致的原则。行使权力必须履行对等的责任,任何人都不得把权力和责任分割开来,不得只行使权力而不承担责任,不得免于或排斥问责。
公正公平的原则。管理干部一旦出现失职、渎职行为,都要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实施问责。
重点问责的原则。在全面实施问责的基础上,把问责重点放在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任务落实上,放在分管或本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上,放在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实现和执行上。
问责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问责与促进工作之间的关系,通过强化问责达到改进工作和促进工作的目的。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在强化问责和实行绩效奖惩的同时,进一步重视相关培训和事前防范。
第二章 问责事项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1、不履行岗位职责义务的;
2、不执行公司有关决定、决议,政令不畅的;
3、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禁止性规定的;
4、对公司明令禁止的行为,不停止、不纠正的。
(二)独断专行、决策失误,1、涉及公司长远发展和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论证、讨论、集体决策和报批的;
2、违规决定导致影响公司正常工作,造成安全事故或不和谐因素的;
3、因决策失误造成公司资产流失、资源浪费、重大安全事故的;
4、滥用职权的。
(三)办事拖拉、推诿扯皮
1、对职责范围内应当办理的事项,拖着不办、顶着不办的;
2、对应该及时办理的事项,特别是董事会决定办理的事项,敷衍塞责、久拖不结,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的;
3、对应由几个部门共同办理的事项,主办部门不主动牵头协调,协办部门不积极支持配合,致使工作延误的;
(四)不求进取、平庸无为
1、缺乏创新精神,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
2、对重要工作消极对待,讨价还价,执行不力,影响整体工作进程的;
3、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不了解情况,不调查研究,不认真解决的;
4、不干实事,不谋实效,实干精神差,工作无起色,员工意见较大的。
(五)弄虚作假、态度冷漠
1、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和员工反映的问题在处置中隐瞒真相,歪曲事实的;
2、对重大事项瞒报、谎报、迟报而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3、对员工举报、申诉不接待,该受理不受理,对反映要求解决的问题进行刁难的;
4、在公司财产、员工安全和财产受到威胁时,不实施或不组织救助的。
(六)暗箱操作、监管不力
1、团队严重不团结或长期不团结,责任人又不去积极帮助解决的,或团队成员发生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
2、对发生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不管不问,甚至包庇、袒护、纵容的;
3、不接受监督,不配合有关部门履行监督职责的。
第三章 问责方式
第六条 问责方式。按以下方式进行问责:
1、诫勉谈话;
2、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3、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4、责令公开道歉;
5、通报批评;
6、调整工作岗位;
7、停职检查;
8、劝其引咎辞职;
9、责令辞职;
10、建议免职。
采用第6至10项问责方式的,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流程办理。
被问责的情形构成违反公司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应追究纪律责任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七条 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决定问责方式。
(一)情节轻微,损害和影响较小的,对责任人采用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对责任人采用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对责任人采用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建议免职的方式问责。
(四)发生问题情形,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责任人要承担一定比例的赔偿,具体赔偿金额及比例由高层领导研究决定。综合管理部对问责情形有经济处罚的权利,但罚款最低不低于200元,最高不超过责任人工资总额的30%。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1年内出现2次以上被问责的;
(二)在问责过程中,干扰、阻碍、不配合调查的;
(三)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的;
(四)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调查人员,影响公正实施问责的。
第九条 发现并及时主动纠正错误、未造成重大损害和影响的,可从轻、减轻问责。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问责:
(一)因下级部门以及有关人员弄虚作假,致使难以作出正确判断,造成未能正确履行职责的;
(二)因适用的有关内部管理制度未作出具体、详细、明确规定或要求,无法认定责任的;
(三)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履行职责的。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一条 通过以下渠道反映有本办法第三章规定情形的,公司主管级由常务副总进行初步核实后报综合管理部,各公司主管以下管理人员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进行初步核实,综合管理部负责人由常务副总进行初步核实。
(一)公司总经理的指示、批示和意见;
(二)高层领导办公会的决议;
(三)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
(四)员工的检举;
(五)各类工作检查或考核中的意见建议;
(六)其他渠道反映的。
第十二条 经初步核实,如反映情况存在,则由综合管理部提出书面建议,按管理权限启动问责程序。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及总经理委派人员调查组进行调查。
(一)被调查的责任人应当配合调查。阻挠或干预调查工作的,调查组可以提请暂停其职务。
(二)调查组应当听取被调查的责任人的陈述和申辩,并进行核实,如其成立,应当采纳。不得因被调查人申辩而从重问责。
第十三条 调查组一般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总经理提交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时间需延长的,调查组向总经理申请延长。
第十四条 调查报告包括问责情形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和问责建议。第十五条 调查终结后,按管理权限作出问责决定。问责决定书应当自作出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送达,并告知被问责人享有的权利。
第十六条 问责情况应由调查组及时告知提出问责批示、建议的有关单位或个人。
第十七条 被问责的责任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人力资源总提出申诉。申诉期间,问责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十八条 公司收到被问责人的申诉,应当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复议、复查,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一)问责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问责方式适当的,维持原决定;
(二)问责认定事实基本清楚,但问责方式不当的,变更原决定;
(三)问责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凿的,撤销原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澄清事实、恢复名誉。
第十九条 调查组成员与被调查的责任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依法回避。调查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作出的调查结论与事实出现重大偏差,致使公司作出错误的问责决定,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管理办法由综合管理部制定和修改、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管理办法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若有修订之必要时,由综合管理部将修订方案呈报总经理审核批准。
第二十二条 本管理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王 田 戈
2013年11月14日
第二篇:管理人员工作问责制
管理人员工作问责制
讨 论 稿 第一章 总 则
1.1 目 的
第一条 为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增强公司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和杜绝各类职务失职行为,建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创新务实、奖罚分明、和谐高效”的管理机制,引导员工正确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及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1.2 适用范围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分子公司副科级(含)以上管理人员,部门内其他员工的问责办法可由本部门自行制定,凡与本制度相违背的一律以本制度为准。1.3 定义及说明
第三条 本制度所涉及的定义:
(一)、问责制:是指公司对各部门、各分子公司的副科级(含)以上管理人员(以下统称“问责对象”)在日常工作、工作计划/报告的实施、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控制、监督检查、客户服务工作中的工作职责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部门职责,以致影响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或者损害公司或其他部门/同事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1、不履行部门职责:指拒绝、放弃、推诿、不完全履行职责等情形;
2、不正确履行部门职责:指无合法依据以及不依照规定程序、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等情形。
(二)、行为过错等级划分:
1、轻微行为过错:违反规章制度、会议决议、指示精神、工作安排,但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不良影响范围较小、不影响整体工作开展的;
2、一般行为过错:违反规章制度、会议决议、指示精神、工作安排、工作流程从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0.00元以下,或造成的不良影响范围不大,或对整体工作开展影响较小的;
3、重大行为过错:违反规章制度、会议决议、指示精神、工作安排、工作流程,从而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在30000.00元以下,或造成的不良影响范围较大、或对整体工作开展影响较大,或对企业形象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4、严重行为过错:违反规章制度、会议决议、指示精神、工作安排、工作流程,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00元以下、或造成不良影响范围很大、或对整体工作开展影响很大,或对企业形象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5、巨大行为过错:违反规章制度、会议决议、指示精神、工作安排、工作流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00元以上,或造成不良影响巨大,或对整体工作开展影响巨大,或对企业形象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第二章 内 容
2.1 问责原则
第四条 依照部门主管领导负责制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追究过错与责任相结合,责任问责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在追究过错责任的同时,应当主动纠正错误,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者尽量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第五条 在对责任问责对象追究责任时,必须坚持“责任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造成事故或损失的,要追究经济赔偿责任。
第六条 问责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问责与促进工作之间的关系,通过强化问责达到改进工作和促进工作的目的。
2.2 问责事项
第七条 问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追究其责任:
1、对董事会或上级部门的安排、指定或会议讨论决定的工作任务及要求敷衍塞责、久拖不结,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的;
2、未严格按工作计划、领导安排等预定计划准时开展(完成)工作,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工作进度的;
3、不认真执行公司的指示、决策和交办的工作任务,不落实上级有关决议或决定事项,影响公司整体工作及对外形象的;
4、不履行部门职责,因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工作目标任务不能完成,影响公司整体工作和全局发展的;
5、不正确履行部门职责,对可能影响工作质量的关键质量特征,关键节点,关键部位或者重要影响因素,不设臵质量控制点,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
6、没有依照公司规定的职责权限、程序和时限(特殊情况除外)进行决策或审批,造成决策错误、工作贻误或损失的;
7、虚报浮夸或瞒报、迟报造成不良影响或工作损失的;
8、管理不严,对上隐瞒问题,对下包庇、袒护、纵容的;
9、指使、暗示下属单位或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10、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员工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改进和治理的;
11、违反廉政制度或财经纪律行为的;
12、管理过程中,出现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的行为,造成影响或经济损失的;
13、泄密公司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14、对公司明令禁止的行为,不停止、不纠正的;
15、违规决定导致影响公司正常工作,造成安全事故或经济损失的;
16、因决策失误造成公司资产流失、资源浪费、重大安全事故的;
17、对应由几个部门共同办理的事项,主办部门不主动牵头协调,协办部门不积极支持配合,致使工作延误的;
18、对员工举报、申诉不接待,不受理,对要求解决问题进行不作为的;
19、在公司财产、员工安全和财产受到威胁时,不实施或不组织救助的;
20、团队严重不团结或长期不团结,责任人又不去积极帮助解决的,或团队成员发生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
21、对发生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不管不问,甚至包庇、袒护、纵容的;
22、不接受监督,不配合有关部门履行监督职责的;
23、公司认为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八条 问责对象所管理部门或所负责工作范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对问责对象问责:
1、发生重大责任安全事故、重大案件;或者因决策不当,措施不力,造成公司重大经济损失的;
2、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违规采购过程中引进不符合公司条件者,导致工作秩序混乱、工作贻误、损害公司利益带来不良后果的;
3、不受理管理范围内违规行为的投诉、举报,对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不进行处理的;
4、问责工作不能公正公平处理的;
5、本部门被公司要求整改逾期未整改到位的;
6、公司认为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过错行为。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问责:
1、因下级部门以及有关人员弄虚作假,致使难以作出正确判断,造成未能正确履行职责的,但部门必须对相关弄虚作假人员进行问责;
2、因适用的内部管理制度未作出具体、详细、明确规定或要求,无法认定责任的;
3、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履行职责的。2.3 问责奖惩标准及实施细则
第十条 根据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的检举、投诉、控告或工作考核评估结果以及实际工作情况。由董事会办公室进行调查核核实,提出事实依据,由董事会进行责任追究。第十一条 问责处罚的原则
1、责任核定要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在问责事项发生后不单看事情的后果,还要看员工处理事情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及时、努力和负责。
2、问责程序公开化,力求以事实说话,坚决维护问责的严肃性。
第十二条 问责扣分标准
1、轻微行为过错:扣工作绩效分1分/次;
2、一般行为过错:扣工作绩效分3分/次;
3、重大行为过错:扣工作绩效分5分/次;
4、严重行为过错:扣工作绩效分10分/次;
5、巨大行为过错:扣工作绩效分30分/次; 第十三条 问责结果运用:工作绩效扣分
1、内工作绩效分扣分达5分(含)者,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2、内工作绩效分扣分达10分(含)者,取消当年年终奖发放(如有)、工资调整、职务晋升资格;
3、内工作绩效分扣分达20分(含)者,降级处理;
4、内工作绩效分扣分达30分(含)者,责令辞职或解除劳动关系;
5、内工作绩效分扣分达30分以上者,情节恶劣的开除处理;
以上处理方式适用于合并运用。
第十四条 为了实现有奖有惩,全面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本制度的奖励条款将结合《员工手册》对奖励条款进行。凡根据《员工手册》中的立功受奖的,一并给予当事人相对应的工作绩效分奖励。
1、获得嘉奖一次的奖励工作绩效分1分;
2、获得记功一次的奖励工作绩效分3分;
3、获得记大功一次的奖励工作绩效分5分;
4、获得现金奖励一次的奖励工作绩效分10分;
5、因作出特殊贡献而获得奖励的,一次奖励工作绩效分数量由董事会决定。
第十五条 奖励工作绩效分的运用:内奖励的工作绩效分可与扣除的工作绩效分相互抵扣。抵扣有后剩余且达到一定数量,可根据工作绩效分数量对当事作出奖励。
1、内剩余工作绩效分满10分(含)者,一次性奖励现金2000.00元;
2、内剩余工作绩效分满20分(含)者,一次性奖励现金5000.00元;
3、内剩余工作绩效分满30分(含)者,工资上调一级;
4、内剩余工作绩效分满50分(含)者,职务上调一级或工资上调二级;
第十六条 问责制可与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合并运用,如《员工手册》、部门规章制度等。如有冲突的一律采取 “从严原则”。2.4 问责程序
第十七条 公司在作出问责处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问责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问责处理应当制作书面决定送达当事人;处理决定应当说明错误事实、处理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享有的申诉权利;
第十八条 公司宣布问责决定时,由董事会办公室与问责对象谈话,并将《问责书》送达问责对象。问责的材料存入员工个人档案。董事会办公室作出的问责决定同时下发各单位和人力资源部,并存入个人文件档案;
第十九条 问责当事人对问责处理不服的,可以自收理处理决定起15日内向董事会办公室申请复核,由工会负责调查后呈董事会最后裁决。对处分不服提出申请复核的,在复核期间问责处理决定不停止执行,复核中发现处理错误,应当及时纠正;
第二十条 问责处理应同时要求责任人分析事件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后期预案,并书面报告给董事会办公室; 第二十一条 问责调查处理实行回避制度。工作人员与问责对象有血缘、亲戚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自行提出请示回避。
第三章 附 件
第二十二条 相关附件
1、附件一《问责审批表》;
2、附件二《问责奖惩告知书》;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董事会办公室制定,经董事会批准后执行,修改时亦同。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由董事会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附件一 问责审批表 附件二问责奖惩告知书
第三篇:公司问责制度
公司员工问责制度
第一章 总则
1)为了加强责任管理体制,强化工作责任制,严格管理,坚决减少和杜绝各类职务失职行为,建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创新务实、奖罚分明、和谐高效”的管理机制,特制定本制度。2)根据“有职就有责、任职要负责、失职要问责”的原则,对责任问责对象在其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造成经济合同纠纷、质量安全事故、企业合法权益受损或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都要进行责任追究。3)责任问责对象是公司全体员工。
4)责任问责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追究过错与责任相结合,责任问责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5)在对责任问责对象追究责任时,必须坚持“责任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造成事故或损失的,要追究连带责任,员工罚多少,主管罚多少。
第二章 办公问责
1.在办公时间闲谈或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经济罚款:20元/次 2.在办公时间阅读与工作无关的报纸、书籍等。经济罚款:20元/次
3.在办公时间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聊天、玩游戏或办其它私事。经济罚款:20元/次 4.对限期完成工作,无正当理由而未如期完成或处理不当者。经济罚款:50元/次 5.以公事名义外出办私事,未出差谎报出差。经济罚款:100元/次
6.费用报销工作中出现虚开消费发票金额、以少充多、以假充真、以无充有等违规操。经济罚款:200元/次
7.泄露公司商业、技术等相关保密事项,造成公司损失。经济罚款:200元/次 8.弄虚作假或虚报、瞒报、迟报重大突发事件和重要情况。经济罚款:500元/次 9.收受客户、下属贿赂,牺牲公司利益为其谋取好处的。经济罚款:500元/次 10.对同一问题,公司催促3次仍未能及时解决的。经济罚款:50元/次 11.发给岗位服装的员工,按规定统一着装上岗。经济罚款:10元/次
第三章 部门问责
一、关于行政方面
1.对领导布置的任务,不及时执行或落实不到位的。经济罚款:50元/次 2.日常办公用品未及时请购并采购导致工作延误。经济罚款:50元/次 3.在员工考勤中出现包庇、做假,经济罚款:1000元/次
4.在公司采购、外协、招标、销售等经济行动中出现徇私舞弊行为。经济罚款:200元/次 5.公司办公用品、文件资料等保管管理不善、导致遗失、外泄。经济罚款:100元/次 6.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公司受窃、被盗等,造成财产损失;经济罚款:100元/次 7.未按时提交各类文件、报表资料者。经济罚款:20元/次
8.未能认真履行其职责,管理松懈,措施不到位或不作为,导致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不能完成。经济罚款:50元/次
9.在实施监督检查和处罚过程中,未按既定职责、权限、程序和事实依据实施检查和处罚,或无具体理由、事项擅自实施检查和设立处罚,或擅自改变检查、处罚幅度以及其他违规行为,使员工人身、利益遭受侵害或给公司带来不良影响的。经济罚款:50元 10.日常卫生打扫管理监督。经济罚款:20元/次
二、关于财务方面
1.财务资料保管、资料齐全,无外泄。违规经济罚款00元 2.员工个人资料齐全,不外泄。违规经济罚款00元 3.送货单的保管,如有遗失。经济罚款00元
4.费用明细表保证在每月15日前完成。超时经济罚款00元
5.审核考勤并计算公司员工工资在每月10日前完成。超时违规经济罚款00元 6.每月底对仓库进行盘点,无盘点,经济罚款00元
7.负责应收统计、复核工作,每月负责编制应收款报表,并督促销售部及时催交货款。延误经济罚款00元
8.必须保证原始票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违规经济罚款00元
9.报销工作中出现包庇、做假。知情不报且从中接受利益的。违规经济罚款00元 10.销项发票的保管和开票,以及进项发票的追踪和认证。违规经济罚款00元 11.记帐必须保证数据准确,不因准确性而导致财务信息不准确,违规经济罚款00元
12.对长期积压的存货、账实不符的资产应履行应尽监督职责,及时如实向上一级领导反映情况,违规经济罚款00元
13.在成本复核、价格审查、费用审核、结算付款等财务业务活动中,利用职权,为他人和自己谋取私利,损害公司利益的,造成直接损失,经济罚款00元
14.报送虚假财务信息与报表,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延误或失误后果,违规经济罚款00元
三、关于采购方面
1.物料供应不及时,导致生产延误的。经济罚款00元
2.所采购产品质量有缺陷,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经济罚款00元
3.联系供应商不及时,导致工程进度、售后服务受影响的。经济罚款00元
4.新产品询价不及时,导致客户投诉的。经济罚款00元
5.未按公司流程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导致公司经济受损的。经济罚款00元
6.在采购过程中营私舞弊,损害公司利益,造成不良影响的。经济罚款00元 7.采购员错漏采购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经济罚款00元
四、关于生产部
1.因生产内部安排不当或未按工艺要求和设备操作指导书进行生产,导致生产周期过长,无法按期出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经济罚款00元
2.产生中有重大安全隐患,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强行组织生产作业。经济罚款00元
3.在生产经营范围区域内,存在被上级单位检查出,而本项目部未查出或未列入整改计划的重大安全隐患。经济罚款00元
4.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员工不能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影响发货。经济罚款00元 5.无正当理由,拒绝领导安排的工作,对当事人罚款200元。
6.在施工作业中,安全意识淡薄,野蛮作业,不听他人劝阻,造成后果者。经济罚款00元 7.在施工过程中,对不顾成本,大材小用,浪费器材。经济罚款00元 8.在施工过程中,影响他人正常工作者。经济罚款00元 9.未严格按工艺生产流程操作。经济罚款00元
五、关于仓管问责
1.仓库没有进行清洁整理工作,清理掉不要不用和坏的东西,需要使用的物料和设备未按指定区域进行整理并未达到整齐、整洁、干净、卫生、合理摆放。经济罚款00元 2.未严格按照公司“仓库安全管理原则”进行仓管管理。经济罚款00元
3.货物出仓入库未严格按照公司流程《货物管理出仓入库》标准,导致货物不清不楚。经济罚款00元
4.未及时登记各种货物明细账、做到日清月结、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账卡相符。经济罚款00元
5.盘点工作中弄虚作假、虚报数据、不按盘点作业流程作业等。经济罚款00元 6.每月单据登账、原始凭证及各类文件,因保管不善、如有遗漏、遗失。经济罚款00元 7.泄露公司商业秘密,擅自将有关文件带出公司。经济罚款00元
六、关于业务问责
1、不熟悉公司产品(入职三个月内新员工除外)。经济罚款00元
2、业务人员联系客户时,未严格按公司公布的价格向客户报价及协议折扣,并记录备案(含报价时间、客户名称、所报价格等)。经济罚款00元
3、业务员在外以公司名义,打着公司的旗号从事与业务无关的活动。经济罚款00元
4、回访新老客户时未做任何记录,并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上级到领导。经济罚款00元
5、利用公司电话打私人电话。经济罚款00元
第四章 问责程序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被问责人出现过失后,要责成其作出产生过失的说明及避免今后工作中再发生过失的计划和措施,防范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3)被问责人应当配合调查,提供真实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调查,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打击报复检举、举报的单位和个人。
4)问责调查处理实行回避制度。工作人员与问责对象有血缘、亲戚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申请。
5)公司在作出问责处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问责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问责处理应当制作书面决定送达当事人;处理决定应当说明错误事实、处理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享有的申诉权利。
6)公司宣布问责决定时,由总经办与问责当事人谈话,并将《处理决定》送达问责对象。行政人事部应将《处理决定》存入公司档案。
7)问责当事人对问责处理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起15日内向公司总经办申请复核。在复核期间,问责处理决定不停止执行;复核中发现处理错误,应当及时纠正。
8)问责处理应同时要求责任人分析事件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后期预案,并书面报告给公司领导班子成员。
9)为保证问责工作顺利进行,公司各项工作必须有书面或电子记录,便于对相关工作责任进行追溯和责任界定。对于缺乏相关记录无法准确界定责任的情况,所有相关责任人将被一起问责。
第五章 附则
1)本制度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有关法律和公司规章制度执行。2)本制度由总经办负责解释和修订。
3)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试行,各员工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向总经办提出修改完善意见。
第四篇:公司问责制度[范文]
公司问责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责任管理体制,强化工作责任制,严格管理,坚决减少和杜绝各类职务失职行为,建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创新务实、奖惩分明、和谐高效”的管理机制,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责任问责制度,是根据“有职就有责、任职要负责、失职要问责”的原则,对责任问责对象在其管辖的部门和在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造成经济合同纠纷、质量安全事故,企业合法权益受损或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都要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第三条 责任问责对象
(一)高层管理人员: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
(二)中层管理人员:职能部门、项目部管理层。
(三)基层人员:员工。
第四条 责任问责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追究过错与责任相结合、责任问责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对责任问责对象追究责任时,必须坚持“责任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造成事故或损失的,都要严肃追究相应责任。
第六条 有下列情行之一的,应追究其责任:
1、经公司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工作任务及落实要求,非因客观原因,而是因工作不力未能完成的;
2、不认真执行领导的指示、决策和交办的工作任务;不落实上级有关决议或决定事项影响公司整体工作及对外形象的;
3、不认真履行职责,因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工作目标任务不能完成,影响公司整体工作和全局发展的;
4、没有依照公司规定的职责权限、程序和时限(特殊情况除外)进行决策或审批,造成决策错误工作贻误或损失的;
5、不按照公司规定办事或者直接干预具体工作行为,不采纳下属正确意见,导致工作过错的;
6、虚报浮夸或瞒报、迟报造成不良影响或工作损失的;
7、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表现欠佳,工作不力,不能做好自身职责工作的;
8、在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部门员工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改进和治理的;
9、发生重大责任安全事故、重大案件或者因决策不当、措施不力、造成公司重大经济损失的;
10、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违规招聘、采购、引进不符合条件者、导致工作秩序混乱,工作贻误、损害公司利益带来不良后果的;
11、违反《合同法》等法规,在合同(协议、合同等)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因玩忽职守,内外勾结,泄露或窃取企业(商业 技术)机密等,造成经济合同纠纷,造成公司经济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
12、违反《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操作规程》等法规,造成安全事故、交通事故或者火灾事故的;
13、违反《行业技术规范、标准》等法规,造成质量事故的;
14、因失职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经济纠纷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
15、对事故处理不当,导致后果扩大或造成次生事故的;
16、完不成“经济目标、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的。第七条 责任问责追究方式:
(一)责令书面检查;
(二)通报批评;
(三)给予警告、记过、撤职、降薪等行政处分;
(四)给予罚款、部分赔偿、全额赔偿等经济处罚;
(五)留用察看、辞退、开除;
(六)取消当月绩效考核工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八)以上责任问责追究方式,可单款或多款合并执行。第八条 合同与经济纠纷或者安全和质量事故责任程度的界定:
(一)直接与间接损失在五万元以上的,为“特大级”
(二)直接与间接损失在三万元以上至五万元以内的,为“重大级”
(三)直接与间接损失在一万元以上至三万元以内的,为“严重级”
(四)直接与间接损失在一万元以下的,为“一般级” 第九条 发生特大级事故的:
责令事故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记过直至辞退处分;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大过直至开除的处分;并分别处以5000元罚款、月降薪300元期限12个月或者部分赔偿甚至全额赔偿的经济处罚。违反国家法规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发生重大级事故的:
责令事故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记过直至撤职处分;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过直至辞退的处分;并分别处以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月降薪200元期限10个月或者部分赔偿甚至全额赔偿的经济处罚。第十一条 发生严重级事故的:
责令事故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警告直至记大过处分;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过直至辞退的处分;分别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月降薪100元,期限6个月或者部分赔偿甚至全额赔偿的经济处罚。
第十二条
发生一般级事故的:
责令事故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警告直至记过处分;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警告直至记大过的处分;并分别处以500元罚款的经济处罚。
第十三条 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处理;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真实情况和资料的主要责任人。参照第九条规定的从快从重从严查处。
第十四条 对设备、材料、辅料等管理不严,发生失窃、偷盗现象的,责令部门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警告直至记大过处分;对当事人可立即辞退,同时对偷盗物品的价格照价予以赔偿并可处以1—2倍的经济处罚。
第十五条 所有责任问责文件,在责任问责查处终结以后,都将书面通报各部门。
第十六条 公司依照管理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追究实施监督检查;行政管理部应做好日常事故责任追究的情况收集、归档工作。第十七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第五篇:公司问责制实施办法(定稿)
公司问责制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责任管理体制,强化工作责任制,严格管理,坚决减少和杜绝各类职务失职行为,建立“爱岗敬业、格尽职守、创新务实、奖罚分明、和谐高效”的管理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责任问责制度,是根据“有职就有责、任职要负责、失职要问责”的原则,对责任问责对象在其管辖的部门和在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造成经济合同纠纷、企业合法权益受损或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及后果的,都要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第三条 责任问责依据:公司规章制度、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工作计划、办公例会会议纪要、专题会会议纪要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
第四条 责任问责对象:
(一)高层管理人员: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监、总经理助理
(二)中层管理人员:各部门正副职、项目经理、各二级公司负责人
(三)基层主管人员:部门主管、项目部管理班子人员
(四)普通员工:一般职员
第五条 责任问责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追究过错与责任相结合,责任问责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在对责任问责对象追究责任时,必须坚持“责任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造成事
故或损失的,都要严肃追究相应责任。
第七条 责任问责的形式:
1、责令书面检查;
2、通报批评;
3、经济处罚(包括:罚款、扣除部分或全部绩效奖金、一次性部分或全额赔偿);
4、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薪、撤职、留用察看、辞退等)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追究时应根据责任人的过错程度及造成的后果,确定某一责任形式,可单项适用,也可多项合并适用。
第八条 职责划分
(一)公司总经理对公司工作负总责;
(二)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对直接分管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三)各部门经理、分支机构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工作负总责,部门主管对分管工作负主要责任;
(四)各工作岗位人员对本岗位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九条 公司成立问责领导小组,实施对《公司问责制》的管理运行。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
组员:公司部门经理、分支机构负责人
第十条 问责执行部门由公司审计监察部牵头,企业管理部配合 第十一条
公司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有权向公司问责领导小组或公司审计监察部举报被问责人不履职或不作为的情况。问责领导小组或公司审计
监察部核查确认后,按本制度规定提出责任问责处理意见和方案,再进行问责。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责任追究:
(一)未按公司制度或岗位职责或工作流程的规定实施工作,导致工作未按时按要求完成的;
(二)未按工作计划、公司会议安排完成相应工作,导致工作严重延 误的;
(三)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四)因工作失职,致使所辖工作范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五)因工作管理、监督管理不力, 致使分管工作范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六)在工作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纪行为或违法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
(七)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八)在合同(协议、合约等)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因玩忽职守、泄漏或窃取企业(商业、技术)机密等原因,导致产生经济合同纠纷或造成公司经济损失、不良影响的;
(九)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公司制度规定等,给公司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十)对工作或突发事故处臵不力,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
(十一)未完成经济指标、工作目标的;
(十二)其它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渎职行为。第十三条 责任问责程度界定
(一)直接或间接损失在20万元及以上的;或挪用、侵占公司财物价值2万元以上;或故意将企业秘密泄露、提供给他人的;或对工作或突发事故处臵不力被媒体曝光的;或安全事故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1人以上的;或质量或安全事故导致市级司法机关介入的;或工作中滥用职权,引发重大事件的;为“特大级”,分级及责任区分由总经理审批;
(二)直接或间接损失在10万元及以上、20万元以内的;或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或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或对工作或突发事故处臵不力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或安全事故造成重伤1人的;或安全、质量事故被内部认定为管理责任事故的;或违反公司流程牟利造成公司损失的;或违反选拔任用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或其它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行为;为“重大级”,分级及责任区分由总经理审批;
(三)直接或间接损失在5万元及以上、10万元以内的;或未按公司制度或岗位职责或会议安排或工作流程的规定实施工作,导致工作未按时按要求完成的,严重影响下步工作的;或决策失误但未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或因工作失职但未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或对工作或突发事故处臵不力导致事态恶化,但未造成恶劣影响的;或安全事故未造成伤亡的;或违反选拔任用规定,但未造成恶劣影响的;或虽未造成公司损失但违反公司流程的;为“严重级”,分级及责任区分由总经理审批;
(四)直接与间接损失在5万元以下的;或本职工作遭到投诉的;工
作中出现其他差错,未及时弥补导致损失在5万元以下的;在各项管理考核、考察工作中弄虚作假;违反公司其他规章制度但未造成严重影响的;为“一般级”,分级及责任区分由分管副总审批。
第十四条 责任部门、责任人界定
(一)发生责任事故的部门可以是单一部门,也可以是多个部门;
(二)责任事故发生的牵头人、承办人为主要责任人;
(三)责任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参与、监管、签批人员均为次要责任人;
(四)特大级、重大级、严重级事故的责任划分由总经理审批;一般级事故的责任划分由分管副总审批。
第十五条 责任处罚细则
(一)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岗位职责或工作流程的规定实施工作,导致工作未按时按要求完成,计入考核期内个人绩效考核,分别主要责任人、次要责任人予以考核扣分处理;
(二)若未按工作计划、公司会议安排完成相应工作,导致工作严重延误的,除要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完成工作外,计入个人绩效考核,同时责令书面检查并通报批评;
(三)若不履行工作职责,态度恶劣的除绩效考核全部扣分外,予以通报批评并处降薪、留用察看,屡教不改,予以辞退;
(四)若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的,除口头批评外,予以绩效考核扣分;
(五)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因工作失职,致使所辖工作范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因工作管理、监督管理不力, 致使分管工作范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在工作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纪行为或违法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在合同(协议、合约等)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因玩忽职守、泄漏或窃取企业(商业、技术)机密等原因,导致产生经济合同纠纷或造成公司经济损失、不良影响的;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公司制度规定等未构成犯罪,给公司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对工作或突发事故处臵不力,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其它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渎职行为的,除予以扣除事发当月绩效奖励工资外,同时按以下事故等级(“特大级”、“重大级”、“严重级”、“一般级”)予以对应处罚:
1、发生“特大级”事故
(1)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降级、撤职直至解除合同的处分;对次要责任人给予降级、直至撤职处分。
(2)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直接损失金额的20%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 a、主要责任人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承担处罚金额的80%,次要责任人承担20%,金额均分。
b、主要责任人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承担处罚金额的60%,次要责任人(分管领导)承担40%。
c、主要责任人为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承办人承担50%,部门经理或分管副经理承担40%,分管领导承担10%。
2、发生“重大级”事故
(1)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过、降级、直至撤职的处分;对次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过直至降级处分。
(2)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损失金额的15%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 a、主要责任人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承担处罚金额的80%,次要责任人承担20%,金额均分。
b、主要责任人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承担处罚金额的60%,次要责任人(分管领导)承担40%。
c、主要责任人为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承办人承担50%,部门经理或分管副经理承担40%,分管领导承担10%。
3、发生“严重级”事故
(1)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过、降级、直至辞退的处分;对次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警告、记过处分。
(2)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损失金额的10%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 a、主要责任人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承担处罚金额的80%,次要责任人承担20%,金额均分。
b、主要责任人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承担处罚金额的60%,次要责任人(分管领导)承担40%。
c、主要责任人为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承办人承担50%,部门经理或分管副经理承担40%,分管领导承担10%。
4、发生“一般级”事故
(1)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通报批评直至降级的处分;对次要责任人给予书面检查、行政通报批评处分。
(2)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损失金额的5%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各级主要责任人均承担处罚金额的100%。
第十六条 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处理,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真实情况和资料的,按第十五条规定从重从严查处。
第十七条 受到责任问责的人员,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并视情况扣发当月或全年绩效奖励工资。
第十八条
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人员,一律不予再录用。
第十九条
所有责任问责事件,在责任问责查处终结以后,均书面通报各相关部门及个人。
第二十条 审计监察部须将被责任问责人员的有关责任问责材料交企管部归入其个人档案。
第二十一条 被责任问责的人员对责任问责决定不服的,自接到《责任问责决定书》之日起7日内,向责任问责机构提出书面申诉。责任问责机构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15日内组织机关部门知情人员进行复查,机关部门知情人员做出复查处理意见,报公司问责机构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二条 被责任问责人员申诉期间,不停止责任问责决定的执行。第二十三条 违反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与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有冲突的,以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为准。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参照公司其他奖罚办法执行。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审计监察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