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公开公务员工资不该那么难
201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公开公务员工资不该那么难
2012-11-09 15:29 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201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公开公务员工资不该那么难
网民先是在陕西挖出一个“表哥”,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最后查实他有83块名表,有人想知道他的工资,陕西省财政厅答复说这并不在政务公开的范围;随后,网民又在广东挖出一个“房叔”,番禺城管分局政委蔡彬,最后查实他和家庭成员共有21套房产,有人也想知道他的工资,番禺区财政局的回复说,这“不属于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如今,网民又在山西挖出一个“车爷”,孝义市园林绿化局的一个副局长,据说,有宝马一辆、奔驰四辆,路虎一辆,雷克萨斯两辆,林肯领航者一辆,大众辉腾一辆,此外,还有豪宅别墅十几套(10月31日《中国青年报》)„„虽然这一切还有待纪委证实,但经验告诉人们,“枳句来巢,空穴来风”,不会一点依据也没有。
“表哥”为什么敢拿八十多块名表换着戴,“房叔”为什么敢买21套房,如果这“车爷”是真的,他怎么就敢拥有那么多的豪车?且不说这些钱是怎么来的,有了不义之财,居然敢花,这也是怪事。花得如此惊世骇俗,怎么就没有一点后顾之忧?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究竟有多少收入,有多少财物,都可以是不容他人窥觑的隐私,甚至于负责发放工资的财政部门和指导政务公开的相关法规,似乎都成了他们的庇护者。从理论上来说,上下内外,都已经有不少的监督手段;但是,上面的监督显然太远,同级的监督显然太软,下面要监督的话,除了不敢,连知情也困难。这样的监督机制,难免会成为滋生“表哥”、“房叔”和“车爷”的土壤。
公开的不过是工资,晒一晒公务员的工资单,怎么就这么难?人们普遍认为,公务员的工资取之于民,涉及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它既不是国家机密,也不能算个人隐私。官员工资公开,包括财产公示,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是常态。遗憾的是,我国迄今没有建立官员工资公开的政策平台,现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没有明确规定,这公务员的工资应属公开的范围。因此,它既可以是应该公开的政府信息,也可以是不予公开的个人隐私。于是,也就会有那么些让人不满的回复。
可以公开,也可以不公开,这是一个选择。选择了不公开,其结果就是让人疑心,仿佛真有什么不可公开的猫腻。其实,仅就工资而言,未必会有什么猫腻。为何选择不公开,实在让人有些不解。湖南汉寿县政法委的一个副书记,因网民的激将,就在他的微客里公开了他的财产。他为什么选择公开?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他说了一句大实话:“问题在财产的来源合法与否,如果都是合法的,有什么公布不得的呢?”(10月31日人民网)
选择不公开,其初衷肯定是为了避免引起不良的社会反应;而结果却不仅让受质疑的当事者倍受质疑,还让更多的官员置于无法自证清白的阴影之中。公开公务员工资,不该那么难。因为有一个质问,谁也无法回避:“如果都是合法的,有什么公布不得的呢?”
第二篇: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公务员薪酬公开本不该这么难
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公务员薪酬公开本不该这么难
一是一,二是二,但当常识遭遇刻意神秘化的大幕,一不一定是一,二也不一定是二。随着政府部门决算报表的公开,一向深藏其中的秘密——— 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向公众展露亦真亦幻的面容。根据报道,惠州市政府57个直属单位中,有34个市直单位在2013年部门决算报表中披露了该单位的工资福利支出情况。记者通过不同途径获悉32个单位2013在职人数,并据此计算出部门人均工资福利,有28个部门去年人均工资福利超过10万元,约占87.5%。其中,有6个部门人均工资福利超过14万元。但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解释,由于预决算报表的统计口径差异,以及部门实际运转中新增在编人员、聘用合同工等因素,实际收入并没有这么高。那到底是多高?“敏感话题,请别报道。”
实际上,在现实操作中,只要政府部门愿意主动脱敏,一张财政报表就可以做到让公众感知什么是真正的“阳光财政”,“阳光工资”更不在话下。但是,几乎没有部门会这么做。国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晒财政预决算信息,所以公开是一条底线,鲜有部门公然抗命,至于怎么公开,公开到何种程度,数据如何拿捏,是大而化之,还是条分缕析,就全看本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觉悟”了。
不过,公务员薪酬待遇的隐秘化,举国皆然,企图从地方政府部门的一张决算表探知公务员收入的门道的确有点绕。最简单的例子,部门晒出的决算表中,工资福利支出一项均包含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总数,其中的基本支出部分用于在编人员的工资福利开支,项目支出部分则用于临聘人员、合同工等工资支出。这样一张决算表,哪怕只需标示部门在职以及临聘人员人数,普通公众即能探知他们大概的收入程度。当然,更为准确的做法是,部门应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数额进行分列,如此,公众便能精确定位到公务员(而不是包含合同工)的年收入水平。有部门在收到记者的质疑后,便分别列出了两种工资福利支出的详细数据,可见,公开公务员工资福利在技术上毫无难度,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等到媒体绕着弯儿计算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水平,至此已是被动公开,自然难获公众的普遍认可,反会招徕无数吐槽与质疑。原因即在于目前公务员总体收入仍太过隐秘,缺乏足够、主动的信息公开,可以让公众对照验证真伪。遗憾的是,我国迄今未曾出台公务员工资公开的政策,现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没有明确规定公务员的工资应属公开的范围。因此,它既可以是应该公开的政府信息,也可以是不予公开的个人隐私。其实,正如惠州某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所言,推行“阳光工资”以来,同一地区的公务员收入有了核定标准,未必会有什么猫腻。为什么选择不公开呢“敏感”无疑是一个理由。
一般人认为,官方的敏感是怕引起不良的社会反应,比如公开公务员薪酬之后,刺激所谓的“社会红眼病”,加剧仇官心态。但我认为,这种所谓的敏感,更源于官方对公务员群体内部待遇失衡的忌讳,尤其是不同地区间
公务员的收入相去甚远,长久以来造成了这一群体内部的怨气和认同撕裂。根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政策,公务员工资是中央财政发一部分,地方财政发一部分。前者属于基本固定部分,地方财政补贴部分就是各地工资差异所在。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财政状况不同,支出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岗位津贴的不同标准便造成了公务员之间收入的差距。即便在惠州市各县区间,这一差距也形同沟壑。此前有市人大代表指出,大亚湾区的公务员人均津贴补贴是龙门县、惠东县的三倍。
最后,要感谢两个部门公开了权威数据:一个是市代建局,该局表示2013年在编人员人均年工资福利收入约12.5万元;另一个是市水务局,明确称2013年人均工资福利支出11.38万元。尽管这两个数据跟公务员的实际收入相比仍显保守,但已经十分可观。怎么可观法?惠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是47126元,这两个部门的工资福利水平是该平均数的2.4-2.7倍之间。
如前所述,在惠州,并非所有的公务员都有如此可观的收入。同样是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按行业分类,2013年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年人均工资是64031元。根据官方的定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包括如下子类:中共机关,国家机构,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其中的公务员编制人数约占半数。64031元的行业平均工资,比47126元的全体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已经高出不少,但比起惠州市直部门公务员的平均收入,大约只是其50%-60%。是什么拉低了公共管理机构的平均工资数?一是在其中工作的广大非公编制人员,二则是公务员队伍中市直与县区、县区与县区间的收入鸿沟。
就此而言,惠州的公务员平均薪酬比起绝大多数行业的确偏高了,表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显著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运作机制,过多地被政府公务人员所占有。但是,市直与县区、基层之间的公务员收入差距则被刻意掩盖了,导致绝大多数落后县区、基层公务员有苦无处诉,诉了也难免换来矫情的指责。公开各级、各县区的公务员薪酬,对谁有好处,已不言自明了。
第三篇: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务员工资公开
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务员工资公开
(山西考德上公培)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监督预算办法》近日修订通过,并将于3月1日起施行,新《办法》的主要目的是监督政府的钱“去哪儿了”,而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一种最直观的感知便是今后广州市公务员的工资将不再是“不能说的秘密”。据称,届时公务员工资、津贴和各种补助将“一目了然,小孩都看得懂。”
从湖南冷水江到广东广州,公务员工资的公开正在从偶然走向常态,这无疑是对民意的适时回应。
公务员职业,原本就应该是在“阳光下”的职业,而作为纳税人,民众也对公务员工资有知情权。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民众对公务员群体的质疑与抨击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与公务员工资长期不公开,缺少阳光化的操作机制和制度规程等有着很大关系,公众缺乏对公务员工资收入的理性认识,自然也难以保持公平对话。
广州公务员工资公开不但新风扑面,而且亮点颇多,值得为之叫鼓掌叫好。
一方面,公开的工资开支情况必须确保真实,把好关。有评论指出,查询公务员工资,在执行中需要防止一些地方可能出现的“表里不一”现象,即公众虽可查到公务员的工资,但其数字并不真实,只是为了敷衍舆论而给公众看的“一本假账”,或是私下发福利,面上不公开。这样就会使一种好的制度,沦为一项面子工程。为防止这种问题的发生,就必须确保公务员工资的准确性,需要更高一级的监管部门对数据把好关。
另一方面,建设好配套的监督和互动平台,服好务。公务员工资公开,面对的是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监督群体,如果问题被发现暴露,应通过何种渠道尽快进行处理与反馈?同时,考虑到公众此前对公务员工资收入标准等制度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当这个“尘封已久”的领域刚刚被打开,公众难免对其产生各种疑问,而对于这些疑问又应如何及时地予以回应?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对此,可考虑在开设信息公开平台的同时,建设好配套的监督和互动平台,若有问题,能够迅速发现,及时解决。
此外,还应逐步对公务员工资外收入进行公开,使其尽早透明化,从而进一步推动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前进。
第四篇: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
2018
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
背景链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尤其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思政课建设节奏加快,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满意度也在提升。但我们也看到,思政课教学中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不够高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中公分析思政课不好上,与有些学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关:拿功利性标尺来衡量思政课,认为思政课与专业、就业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认识折射出的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不满意,即所讲非所需、所需不彻底以及不解渴、不管饱、不好用,一句话就是学生的获得感不强。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对知识传授方式的要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仅要求内容常讲常新,更要求形式千变万化。面对已经变化了的教育对象,一些教师固守传统思维与方法,没有接受与适应这种动态,没能成为思政课的“大厨”。
思政教学上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菜单”比较单一,导致学生“食欲”不振。一些教师一味提供“高大上”的主菜、大菜、硬菜,脱离学生实际大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忽视了聊点学习、谈点爱好、说点生活等“特色菜”“农家菜”,也缺少激励青年拼搏奋进、勇于创新的“心灵鸡汤”。
二是“厨艺”不够精湛。烧好思政课这道好菜,教师既要掌握好火候、拿捏准调料搭配,更要懂得思政课的精妙。但是,部分教师沿用单一的传统教学手段,课堂成了教师个人展示的舞台,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都淹没其中。教学方法习惯大火猛攻,不善于小火慢炖。教学方式简单直接,缺少人文关怀的力量和温度。
三是“装盘”不够精致。思政课不仅要求内容搭配得当,课程包装的形式感也很重要。当前,一些教师仍然采用原生态的方式讲课,不会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没有课程包装的概念和意识,使思政课缺少时代感和吸引力。
参考对策中公教育总结:思政课教师如何守好渠、种好田,关键在于从自身的努力与改变做起。
一是抓住需求点、瞄准兴奋点,始终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抓住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找准思想矛盾点、政治困惑点、学习生活烦恼点,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菜单服务。
二是不做“复读机”,要做“解码器”,要敢于转换、善于转换、勤于转换教育内容的话语体系,用学生听得懂、喜欢听的话语把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清楚、讲透彻,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共情。
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三是要做“良师”,更要做“益友”,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要成为塑
第五篇:公务员申论热点:高考状元热不该如此强烈
申论热点http://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