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期末作业

时间:2019-05-12 17:5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宪法期末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宪法期末作业》。

第一篇:宪法期末作业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活动自由?出版自由

2.非法拆阅邮件或窃听公民电话等通讯内容的行为侵犯了公民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权利?通信秘密

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劳动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社会权的范围?文化活动自由

5.公民吴某(27岁)原籍东北某省,后去广东A市务工,因业务突出,深受单位和同事好评,2002年A市人大换届时,吴某被推选为人大代表候选人。该事件中,涉及吴某的哪一项公民基本权利?选举权

6.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第45条第1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请问下列选项中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根据宪法和法律,全国人大有权罢免下列选项中的哪一职务的人员?国务院秘书长

9.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各政党、人民团体可以单独或者联合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可以推荐候选人

10.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中哪一职位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国家副主席

多选题

11.从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看,人格尊严主要包括下列选项的哪些主要内容?公民的姓名权、公民的肖像权、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公民的荣誉权

1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含义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些内容?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平等地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和守法上都一律平等

13.总结世界上民主国家的理论和实践,民主选举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项: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选举自由的原则

14.我国现行《宪法》所称的爱国统一战线由以下哪几项组成?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15.根据我国《宪法》,下列主体中,可以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有哪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简答

16.我国法律对集会游行示威的限制。

(一)主体的限制。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第十五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组织或者参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会、游行、示威。(第十六条)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未经主管机关批准不得参加中国公民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

(二)地点的限制。《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在下列场所周边距离十米至三百米内,不得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的除外

(三)时间的限制。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限于早六时至晚十时,经当地人民政府决定或者批准的除外。

(四)方式的限制。和平与合法。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7.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含义。直接民主,是指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制度,它强调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

间接民主,又称代议制民主,是指公民通过选举出来的“官员”来代表公民的利益实行统治的制度,它强调人民通过其代表来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

18.政党的职能和作用。政党的职能:组织动员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具有的最大限度地发现、集合、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实现以本阶级为基础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目标服务的政治品质和政治技能.价值导向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当具有的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提供价值导向的政治品质与技能。桥梁中介职能。即指政党所

应具有的把社会公众和国家政权有机联系起来的政治品质与政治技能。人才保障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当具有的通过人才供给和组织体系的力量,保障国家政权运转方向与本党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政治品质和政治技能。利益协调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当具有的将社会构成的各方面、国家系统的各个部分的具体利益诉求从根本上统一到国家基本价值取向的政治品质和政治技能。发展稳定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具有的维持政治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政治品质与政治技能。

政党的作用:争取和教育群众。政党的首要作用就是争取本阶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包括争取更多的同盟者。集中阶级意志。政治统治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所进行的统治。政党是争取和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它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集中它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意志。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政权从来就是各种政治派别发挥政治作用的基本领域。

19.立法机关的职权1.立法权。这是议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2.财政权。主要是指议会有审议财政法案以决定国家财政和对政府财政进行监督的权力。3.监督权。主要是指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监督。另外,无论是责任内阁制国家还是总统制国家,议会都拥有弹劾权。最后,议会对高级官员的任命以及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条约等都有一定的决定权或者相当大的影响力。

20.作为广义的财产征收,应当具备的几个要件。作为广义的财产征收,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财产。传统上财产仅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后者例如知识产权。20世纪以来,德国、美国等国将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也是为财产,并获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例如,社会福利、廉价住房、免费教育、经营许可、公共职位等。

公共利益的目的。任何财产都负有社会义务,其使用应为公共利益服务。国家只能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才能征收或征用私人财产。一般来说,只有经过选择的、重大的且特别的公共利益而非所有的公共利益都可以成为征收的理由。

财产权人遭受的损害是一种特别难以忍受的损害,而非普遍性的损害。即“特别损害赔偿或补偿”。公民的财产应当按照国家的税法规定予以纳税,这是普遍性的损害,不同于财产征收,后者是一种特别的损害。因此纳税是不会得到国家的补偿的,是公民应该履行的普遍义务;而财产征收则是超出了普遍损害之外的增加的损害,需要赔偿。

应当遵循正当法律程序。按照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政府对私有财产进行的征收、征用,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程序,否则是违法的。

对财产的限制或剥夺与其所要达到的公共利益的目的之间应当符合比例原则。并非任何情况下公共利益都必须优先于个人利益。公共利益有大有小,只有为了较大的公共利益,才能牺牲或侵害到较小的私人利益。政府给予公正的补偿。政府给予被证人公正的补偿,不仅是财产征收合法的不可缺少的要件,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21.立法机关的多数决制度。答:多数议决原则已经成为代表机关议事程序中的一项基本定律。但是,“多数”一词的意义并不确定。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问题,往往对“多数”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民主社会中的“稳定的多数”与“变动的多数”

首先,占多大比例?一般而言,多数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超过半数”,即简单多数或普通多数;但也有可能指一群内最多的一部分,而不论是否超过半数,即相对多数或比较多数。在一些特殊问题上,普通多数所保护的范围可能不够大,于是要求2/

3、3/

4、甚至4/5的赞成票方能作出决定,这就是特别多数,或绝对多数。其次,是什么范围的多数?世界各国议会机关对议案的表决主要有三种计票标准:

是“出席且参加表决人数“的多数。出席而不参加表决(如放弃或者投空白票)的不计算在内。

是“全体出席人数“的多数。即以全体出席人员为计票标准,而不论其是否参加了表决。

是“全体成员“的多数。不论是否出席或参加表决。

第二篇:宪法作业

宪法试题

一、简答

1、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

答:(1)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它表现在:第一,享受权利的主体十分广泛;第二,宪法确认并保障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十分广泛;第三,随着人权观念和人权保护的发展,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范围还进一步扩大。

(2)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它表现在:第一,公民在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履行上一律平等;第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平等地受到司法保护。

(3)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它表现在:第一,事实求是,以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实际水平为基础,确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内容;第二,规定法律和物质保障。

(4)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它表现在:第一,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第三,权利和义务在整体上相互促进;第四,权利享有上附有限制条件,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2、简述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与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区别 答: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单位或自治单位组织的单一主权国家;联邦制国家是由两个或多个成员国组成的复合制国家。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法律体系不同,前者全国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后者除联邦宪法外,各成员国还有各自宪法。

(2)国家机构组成不同,前者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后者除联邦立法机关、政府和司法系统外,各成员国还设有各自的立法、政府、司法系统。

(3)中央和地方权利划分不同,前者地方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地方政府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地方行政区域单位和自治单位没有脱离中央而独立的权利;后者在保证联邦行使国家的立法、外交、军事、财政等主要国家权力的同时,又规定各成员国享有较大范围的自治权。

(4)对外关系不同,前者对外上是一个主体,公民具有统一国籍;后者允许成员国享有一定外交权,公民具有联邦国籍和成员国国籍。

3、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我国选举制度具有以下基本原则:

(1)普遍选举权原则,指凡达到选举年龄的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皆取得选举资格,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 1

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平等选举权原则,指享有选举权的公民,其选举权的效力是平等的,每一选民在同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在我国全国、省、市一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4)秘密选举原则,指选举人在选举时在选票上只注明是否同意被选举人而不记自己的姓名,并亲自将所注选票投入票箱的选举办法。我国选举法规定,各级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办法,对于少数文盲或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人,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

4、简述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

答: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国家主席的具体职权主要有四个方面:

(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法律在全国人大或常委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予以颁布施行;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动员令、宣布战争状态等。

(2)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和驻外全权代表。

(3)外交权,指国家主席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宣布批准或废除国际条约和重要协定。

(4)荣典权,指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代表国家向那些对国家有重大功勋的人授予奖章和光荣称号。

二、论述

1、论述我国宪法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含义

答:

(一)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指人们内心保有宗教观和进行宗教活动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与思想自由具有同质性,表明了个人内心信念不受外部或即他人干涉的状态。宗教自由包含两个基本涵义:一是公民对宗教教义的信仰不受干涉,即信仰自由;二是信教公民举行和参加宗教仪式不受干涉,即礼拜自由。

(二)我国古代历史上既没有西方意义上的争取宗教自由的斗争,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迫害,中国古代社会整体上从未成为一个宗教国家,宗教在我国只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存在和个人信仰。出于对我国宗教信仰的历史和现状之认识,国家对宗教信仰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尊重和保障个人信仰和礼拜自由;二是宗教团体不仅要与国家、政治、法律和教育相分离,而且要独立于外部宗教势力。

(三)由于我国既不是宗教国家也未出现宗教迫害,宗教信仰成为法律问题是发因于外部宗教对我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故我国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有着较为宽容的社会基础。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有四个具体涵义:

1、公民有信仰自由,包括按自己意愿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此宗教或彼宗教的自由、信仰宗教内此教派或彼教派的自由、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或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参加礼拜或不参加礼拜的自由。

2、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教或不信教,不得歧视信教或不信教的公民。此规定阐明了宗教与国家分离的原则,也说明了宗教信仰属于我国公民个人私事的性质,使宗教和国家分离是国家的义务。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此规定是宗教信仰自由的排除情况,即信教者在享有信教权利同时必须遵守的义务

4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是我国宪法的独有规定,是总结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侵略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我国宗教界可以同各国宗教团体进行互访和友好往来,开展宗教学术文化交流,但不允许国际上的宗教势力干涉、控制、支配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

2、试述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

答:

(一)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二)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建立的人民联合的形式。

(三)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有变化发展的:

1、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中国人民的任务是集中一切爱国者抗击日本侵略者,所以当时的统一战线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它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者参加的特种形式的阶级联盟,其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的新中国。

3、建国初期,我国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劳动人民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其任务是建立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和平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四)现阶段,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关头,爱国统一战线代表了更广泛的政治联盟,它以共产党领导为组成原则,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含了两个联盟:一是以大陆范围内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二是广泛团结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拥护祖国统一为基础的联盟。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

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三、维护世界和平、争取建立良好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

第三篇:宪法期末复习提纲

宪法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宪法概论

1.宪政含义:是指经将宪法条文具体实施在国家的生活之中,也就是通过实施宪法,使得宪法条文的拘束力能够有效形成国家的组织、拘束国家权力的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指导与确定国家发展的方向。(以宪法为依据,以保障人民权利为宗旨,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进行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形式。)

2.实现宪政的条件:

⑴经济方面:自由的市场经济,中产阶级;稳定的社会,差距不大;纳税和宪政 ⑵社会意识,文化传统、习惯;公民教育和人权教育

⑶在政治上有一些基本共识(民主自由体制),分歧不大

⑷相互的妥协,而不是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协商政治。共和,利益和诉求不同的人们共存。

3.国家机构权力分立、制衡的含义:分立与制衡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利各自相互牵制的协调。权利分化的功能主要在于分散权力的决策中心,消极的限制权力的范围,而制衡的功能则在于在权力之间“对权力行使一套积极限制”。所谓分权制衡,是指将权力按一定标准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由相应的机关分别依法掌握和运用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使权力不致因过分集中而危害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一种制度化措施。

4.宪法的基本原则(价值):①分权,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②民主,从简单的多数决到审议式的民主 ③权力与自由

5.我国历次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1982年宪法通过之后经过了四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与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根本政策的转型相联系。

⑴1988年允许私营经济的发展;允许土地使用权转让;

⑵1993年:明确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存在;规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⑶1999年:建设法治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反革命”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⑷2004年:确立了土地征用或征收的补偿制度;鼓励、引导私营经济发展;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戒严改为“紧急状态”。

6.洛克和孟德斯鸠分别提出了什么理论?

洛克:国家权力区分为立法权和执法权,从而使权力受到法律的拘束;

孟德斯鸠:使国家权力分由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机关来行使(三权分立);

7.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根据我国《宪法》第六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由全国人大修改我国宪法。具体的修改程序,按照《宪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8.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是指在宪法体制内,依照宪法规定的宪法监督制度,使宪法规定付诸实践,从而将宪法规定的宪法监督制度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要在宪法规定的宪法监督体制内,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 实施国家权力机构对规范性文件的违宪审查制度

 完善侵犯公民宪法基本权利诉讼制度

 建立宪法申诉制度

 建立专任的宪法监督机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监督职能。 制定有关宪法监督的法律,使宪法监督实施进一步规范化、法律化。

 在现有的国家体制内,建立有限的宪法诉讼制度。加强和改善党对宪法监督工作的领导。应该在宪法中明确规定违宪审查制度。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设立宪政法院,其性质与地位与全国人大、国务院、最高院、最高检等并列; 最高法院来实施;

第二章.国家结构与组织形式

1.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是什么?

《宪法》第1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总统制议会制各自的特点:

总统制:国家设有总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不对议会负责,议会不能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总统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议会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议会制君主宪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共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单一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议会制,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元首(总统)的地位是象征性的,只是虚位,没有实权,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取得议会选举多数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阁上台,政府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政府就要辞职或是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政府官员和议会可以相互兼任。

3.全国人大的主要职权:

⑴ 修改宪法并监督宪法的实施;

⑵ 制定和修改基本的法律;

⑶ 选举或决定国家机关组成人员:①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②选举中央

军事委员会主席;③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④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⑷ 审查、批准和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

⑸ 监督其他国家机关:①听取工作报告;②提出询问和质询;③罢免选举或决定的组

成人员;④改变或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4.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主要职权:

法律地位:根据《宪法》第57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主要职权:

⑴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⑵制定和修改法律(重要的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定);

⑶解释法律;

⑷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人大闭会期间负责任命);

⑸审查、批准重要事项;

⑹监督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

5.我国宪法关于人大代表职务保障有何规定?

⑴人身豁免:开会期间非经主席团许可,闭会期间非经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⑵言论免责权,在人大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⑶物质保障权

6.我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现状,如何完善制度促使人大代表充分地履行职能?

7.国家主席的职权:

⑴公布法律:无权要求重新审议,也无权搁置;

⑵命令发布权: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⑶人事任免权:根据全国人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8.中国国家主席、副主席缺位时应对措施:

⑴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

⑵副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

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9.国务院法律地位与领导体制:

法律地位:根据中国现行《宪法》第85条的规定,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领导体制:1949年,实行集体领导体制,属于委员会制;

1954年,实行部长会议制,属于集体责任制;

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国务院的领导体制为首长负责制即总理负责制。《宪法》第86条第2款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10.司法权的范围和特征:

范围:所谓的司法,是指就具体的争讼,通过适用和宣明法律而进行裁判的国家作用:

(一)司法权是对“具体性”争议进行裁判的活动:

⑴.司法权不应当是对法律法规的解释及其效力的抽象性的争论,而必须是对法律规则应用于具体事实的争论。

⑵.司法权应当是对权利或者利益受到损害的个体的诉求进行裁判,而不能对利益不相关者的请求均予以回应。

(二)司法权是对法律上的争议进行裁判,对于不能运用法律进行评价的争论,如政治争论、宗教争论、学问、技术上的争论,司法权应当保持克制。

特征:

(一)被动性:司法是被动性的权力,非因诉方或控方请求,不得主动行使

(二)中立性

⑴司法官员应当中立于当事人,不偏不倚;

⑵司法官员应当尽量中立于各种政治压力,只忠于法律,“法官的唯一上司,就是法律”。

(三)权威性:司法对法律争议的处理是最终的,最具权威的。

11.我国司法体制的现状以及改革方案

现状:

改革方案:

一、建立政法系统财政保障机制,政法经费由中央财政统一保障

二、检察院刑侦职能划归公安局管辖,检察院专司法律监督

三、法院执行职能划归司法局管辖,法院其他有关行政职能划归司法行政机关管辖,法院专司审判

四、看守所划归司法局管辖

五、决定劳教权力由法院行驶

六、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12.国家结构的类型:

(一)单一制

⑴特征:

①以集权为重点;

②只有一部宪法、一个法律体系;

③地方受中央领导;

④地方权力没有宪法保障。

⑵具体类型

①中央集权型;

②地方分权型。

(二)联邦制的特征:

①仍然是一个主权国家;

②以分权为重点;

③联邦政府和成员政府有基于宪法的分权;

④联邦并不绝对高于其成员。

(三)邦联制的特征:

①多个主权国家的松散联盟;

②中央政府权力不直接来源于选民,而是个成员国让渡

13.我国各级政府的建制,区域划分的决定机关

根据中国现行《宪法》、《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中国政府呃组织体系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对应,从中央到地方分为五级:中央政府,即国务院;省级政府,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地级政府,即自治州、设区的市的政府;县级政府,即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政府;乡级政府,即乡、民族乡、镇的政府。中国地方政府包括省、地、县、乡四级政府。严格说来,地方政府还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政府。

根据《宪法》第110条等的规定,在地位上,地方各级政府既从属于本级人大,又服从上一级政府和国务院的领导。地方各级政府由本级人大产生,对本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政府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政府对上一级政府负责并报告共组,都服从国务院。

14.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应当如何组成?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成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规定。

15.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包括哪些?

⑴独立的法律体系和立法权;

⑵独立的行政管理权;

⑶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⑷财政独立;

⑸一定范围的外事权

第三章.人权理论

1.关于人权的两项国际公约及我国的参加情况

⑴《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1年2月28日批准;

⑵《公民权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我国尚未批准。

2.选举的普遍性原则在我国宪法和选举法上的体现:

⑴《宪法》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

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⑵《选举法》26条,精神宾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3.单选区和复选区的区别:

单一选区制:每个选区只选出一名代表;

复数选区制:每个选区可选出多名应选代表。

4.我国宪法规定的文化权利有那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当然,在我国宪法中,文化权利还有要求国家给付的含义,因此也具有社会权的属性。

5.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 种宗教中,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仰宗教而现在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仰宗教而现在信仰宗教的自由。对宗教的选 择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信仰宗教的公民与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权利和义务上完全平等。

6.人身自由的含义以及我国宪法对人身自由是如何规定的?

人身自由,又称人身自由权或身体自由,就是指身体活动的自由,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留、逮捕和其他拘束而强行拘禁于某个场所。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包括日常生活,参加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活动,享受其他自由和权利的前提条件,它是基本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力之一。

《宪法》第37条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7.言论、出版自由的含义,意义以及如何从宪法上进行保障?

⑴ 言论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⑵ 出版自由是指公民享有通过以印刷或其他复制手段制成的出版物公开表达和传播意见、思想、感情、信息、知识等的自由。

⑶ 如何保障言论、出版自由

(一)尽量避免对表达内容的规制

除了禁止公布涉及国家秘密的情报,禁止提倡暴力颠覆政府的言论,限制性表达和名誉损害的表达外,政府不应对表达的内容进行规制。

(二)对与表达内容无关的规制,应当有充分的公共利益,而且应遵守比例原则。

(三)表达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应事前进行检查。

(四)所有基于公共利益而对表达自由的限制,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尽量

避免政府有自由裁量权。

8.对人权进行限制应当遵守何种原理?

(一)基于权利内在属性的限制

任何权利都有一定的边界,否则必然侵入其他人的权利范围之内,因此权利存在内在的制约:

⑴不可侵害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⑵不可侵害他人作为人的尊严;

⑶在与他人的人权相冲突时,相互调整的之必要的界限。

(二)基于公共利益的限制

⑴应当确实是大多数人的福祉,而不能仅是部分人的利益;

⑵公共利益应当通过一定的程序来证成;

⑶应当防止多数人以公共利益为名,形成对少数人的暴政。

(三)对人权限制的限度

⑴根据个案进行衡量:将基于限制所可产生的利益,与不限制的情形下所可维持的利益加以比较,当可判断前者的价值较高时,才可据以限制人权;

⑵比例原则

适当性:手段必须能够达到目的或者至少有助于目的的达成;

必要性:有多种手段可供选择时,选择侵害相对人权益最小的;

衡量性:不能给相对人权益带来超过行政目的之价值的侵害。

(四)紧急状态下如何对权利进行限制

在社会紧急状态威胁到国家的生命并经正式宣布时,可以克减一些人权,但克减的程度以紧急情势所严格需要者为限。但需要注意:

⑴为了为了维护秩序的需要,一些权利会受到可见,例如禁止迁徙、出境、集会、游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财产自由

⑵存在一些不得克减的权利,如生命权,免于酷刑的权利,不得为奴,思想、良心和宗教的自由等;

⑶克减必须为紧急状态所确实需要;

⑷必须存在真实的紧急状态;

⑸克减人权需是为了维护国家存在;

⑹克减人权应当具有暂时性,应当尽快的恢复到一般状态;

⑺进入紧急状态需要一定的程序控制。

9.人权与宪法的关系,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有何意义?

关系:人权保障是宪法的核心价值,强调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政的宗旨和目的。意义:表明我国宪法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的要求,突出了人权保护的基本精神。人权入宪是中国人权发展的必然结果。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主张和实践。宪法不仅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丰富了我国现行宪法有关公民宪法权利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强调了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以及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了从整体人权观念和具体权利形态两个方面来突出宪法作为根本法所应当具有的“以人为本”的人权保护理念,具有时代的进步性。

人权入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宪法确认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一个良好的制度基础。宪法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了宪政基础,保证国家在法治道路上前进。

“尊重和保障人权”便由一个规范提升为宪法规范,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主体由执政党提升为“国家”,获致了最高的法律效力,从而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由执政党的意志上升为人民的意志,由执政党的政治理念和价值上升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政治理念和价值。

10.选民罢免人大代表制度的意义以及如何完善?

第四篇:宪法作业

一、中西宪法概念的差异比较?

答:

1、中西界定方法上的差异。中国学者倾向于首先从理性的角度对宪法的本质进行抽象的思辩和概括。在逻辑方法上则倾向于运用演绎推理法,并且,在宪法的概念中往往还注入鲜明的意识形态含义。而西方学者倾向于从经验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在逻辑方法上更倾向于归纳推理法。

2、中西宪法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差异。从理性的角度,运用本体论和演绎推理的方法对宪法本质进行抽象的思辩,并在宪法概念中渗入意识形态的要素。比较容易导致宪法概念内涵大,外延小的情况。从经验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和规纳推理的逻辑方法,从现象、内容和外部特征的方法来界定宪法的含义。并在宪法概念中排除意识形态的含义。则比较容易导致概念内涵小、外延大的情况。

3、中西宪法概念总体成分的差异。原因:从中西宪法概念内涵成分的总体对比可以看出中西宪法学者对宪法功用价值侧重的不同。中国宪法概念内涵主要强调宪法的阶级属性和根本法属性,这表明中国宪法学者更侧重对宪法的本质的界定,也即更侧重对宪法的定性研究,因而具有更大的抽象性和较强的理论性;西方宪法概念内涵主要强调宪法对国家政体和对人民同政府之间关系的规定,这表明西方宪法学者更侧重对宪法表层功用的阐示,因而具有更强的具体性、明确性和操作性。

二、现代宪法的分类有哪些?

答;

1、以政体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君主宪法和共和宪法,议会内阁制宪法、总统制宪法、委员制宪法和五权宪法;

2、以国家区域结构形式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单一宪法和联邦宪法,分权宪法和集权宪法;

3、以国家代表机关的组成为标准,宪法可分为一院制宪法、两院制宪法和三院制宪法;

4、以构成宪法文件的多寡为标准,可以分为单一文件宪法和复式文件宪法;

5、以宪法制定的来源为标准,宪法可以分为创制性宪法和模仿性宪法,或称原始性宪法和派生性宪法。

三、影响宪法修改频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社会现实的变化速度。

2、制宪目的与制宪内容。

3、宪法结构的弹性程度。

4、利益集团的对比关系。

5、国家结构形式。

6、宪法修改程序的严格程度、繁简程度。

四、何为政治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了哪些政治权利?

答: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权利,是人们 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的自由的总称。它包括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和游行的自由。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的差异比较?

1、在组成人员上的差异。

2、在组织机构上差异。

3、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地位的差异。

4、在职权上的差异。

六、我国当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程序是什么?

1、直接选举的选举程序。(1)组织机构的确立。(2)选区划分。(3)选民登记。(4)提出代表候选人和确定。(5)代表候选介绍。(6)组织投票。(7)确定当选(8)补选。

2、间接选举的选举程序。(1)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2)代表候选人的提出。(3)确立正式代表候选人。(4)确定当选。

论述题:

一、试论我国当前人民代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这一制度的内容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产生、组织、职权和行使职权程序等一系列规定;二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的关系,以及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的关系等一系列规定。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当前人大制度也存在的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代表制度上。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要监督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等,但人大代表本身有相当一部分,却是来自于行政机关,审判,检察机关的官员。全国人大由主席团来主持会议,但主席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家领导人,他们主导了会议。所以,人大开会,成了国家领导人自己监督自己,在代表团中,成了地方领导人自己监督自己,整个人大的监督功能就落空了。二是在职权发挥上。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利的法律效力难以确定。例如在常委会不生产书面的法律文件的情况下,委员发表意见其法律效力如何。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是否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是否必须作为司法判决或者行政决定的依据,是否存在着取代行政决定和司法判决的可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通过“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其生产的法律后果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现行法律中都无法找到答案。首先,宪法赋予人大的许多权力因为没有法律具体规定而无法操作,并且人大行使的权力涉及太多的非法律因素,因此造成现在人大“作为不多”或者“作为有限”的局面。其次,就行使同一项权力,各地人大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采取不同的做法,因此行使权力的过程不统一,最后产生的法律效果可能也会不一样,影响了人大行使权力的严肃性。三是在人大与党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领导一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大也要坚持党的领导,党又接受人大的监督。但在我国,大多数的人大代表都是党员干部,这就使党既充当“裁判员”,又充当“运动员”,从而使人民代表大会在发扬民主,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工作难以推进。四是在组织制度上。从全国人大代表到地方人大代表,其数量多,各人大代表的素质层次不齐,从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难以全面行使。同时,人大党委会中组成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这些影响都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使。

二、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1)理顺党和国家、党和人大的关系。

(2)完善人大自身的组织建设。A、提高代表素质、减少代表数量、设置专职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到地方人大代表,数量多,代表的素质层次不齐,这直接影响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使效果。B、提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C、完善我国人民代表的选举制度。我国人大代表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方式,间接选举使得代表代表民意的可能性下降,尤其是县级人大选出地市级人大代表,地市级人大代表选出省级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选出全国人大代表,越往上,多层次。同时,从中央到地方人大代表人数多,各人代表综合素质层次不齐,使人民民主权利难以真正发挥,在以后人大工作可以扩大直接选举,引进竞选机制,以推动民主权利的行使。

(3)加强人大工作制度的建设。A、延长人大会期。B、人大代表投票秘密进行,必要时方可分开投票。C、建立人大工作制度中的立法听证制度和其它听证制度。D、设立立法助理,提高代表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

(4)完善人大其它制度。A、权力机关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立法应完善,并设置专门机构。B、人民对人大的监督也应完善。(代表接见制、视察制等)C、提高民众民主意识和发展基层直接民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

(5)建立对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的监督体系。A、会议公开原则。B、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罢免制度。

三、试析我国当前人大选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选举制度当前存在的主要缺陷

1、从价值层面来看,主要有:

(1)强化选举的形式而淡化选举的民主实质。(2)选举程序正义的缺失使选举无味。

2、从制度层面来看,主要有:(1)选民登记变成“登记选民”。(2)竞选机制缺乏。(3)接受委托人数过多、设立秘密划票处未作规定、流动票箱使用未作限制。(4)监督救济机制不完善。

3、从操作层面来看,主要有:(1)选区划分上的随意性。(2)硬性规定代表构成比例不合理。(3)预留代表名额没有法律依据。(4)推荐和确定候选人的程序不够透明(5)投票过程不够规范

四、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完善我国当前的人大选举制度?(1)扩大直接选举范围。

(2)减少代表数量,实行代表专职化。(3)实行按居住状况划分选区。(4)改革选民登记方式。(5)完善代表候选人提名方式。(6)适度引入竞争机制。(7)完善代表监督机制。(8)规范投票过程。(9)完善选举监督机制。

五、我国当前行政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我国当前行政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混乱;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有待于进一步加以规范.1、现行省制存在明显缺陷:第一、省级行政区界犬牙交错,破坏了自然经济区域的完整。第二、现行省的数量偏少,各省行政幅度相差悬殊。第三、直辖市偏少,且分布不均匀。第四、少数省城的位置太偏。

2、市管县利少弊多:第一、各市管县的数量,多寡不一,且与经济的强弱不一致。第二、增加了行政层级,产生了新的条块分割。第三、模糊了城乡概念,给统计工作带来了麻烦和混乱。第四、市管县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市辖区偏小、管理功能萎缩。乡镇管理幅度小,成本高。

对策:分省,撤地,扩县,虚乡.规范名称和地名

六、结合我国当前宪法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谈谈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模式?

1、必须适合现有中国政治制度和中国国情(1)普通法院审查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2)宪法委员会模式比宪法法院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

2、修改《宪法》,制定《宪法委员会组织法》(1)机构的产生和人员的组成(2)职权的设定

(3)审查的模式: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具体审查和抽象审查(4)违宪审查的启动及审查程序(5)违宪的效力

3、建立和完善违宪制裁措施

(1)法律、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违宪责任的设定(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宪责任的设定

1、宪法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宪法的作用亦称宪法的功能、宪法的职能,是指宪法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现实生活的能动影响,是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表现。宪法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确认和巩固作用、限制和规范作用、指引和协调作用、评价和宣传作用四大方面。(l)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②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这正是宪法民主性的体现。

(2)宪法对法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促进法制的完备和健全;②促进法制的统一。(3)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宪法确立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内容;②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规定了必要的保障。

(4)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①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②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5)宪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确认、保护和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②确认其他制度,为经济建设服务;③在宪法的指引下和范围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宪法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其和一般法律的产生有哪些不一样的原因?

宪法产生的原因: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宪法产生的经济原因;

2、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实现对社会的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宪法产生的政治原因;

3、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权等宪政思想观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是宪法产生的思想原因;

4、法律部门的增多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是宪法产生的法律原因。

宪法的产生需要特定的经济、政治、思想和法律原因,而一般法律只是随着国家的产生和特定法律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可以说,宪法的产生条件比其他法律更严格,因而比一般法律出现得晚。

3、宪法修改的原因有哪些?其和一般法律的修改在原因方面有何不同?

宪法修改的原因主要有:

1、使宪法的规定适应社会实际的发展和变化;

2、弥补宪法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漏洞。

其他法律修改原因除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以及弥补自身漏洞外,还可能是因为与宪法或上位法相抵触。

4、我国宪法解释的现状和不足。

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具有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从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来看,我国目前宪法解释工作开展得很不得力,这与我国现行宪法中关于宪法解释内涵的规定不清晰,没有形成制度化的规定直接有关。

不足:

1、现行宪法只在第67条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照什么原则、方式和程序来解释宪法则没有明确规定;哪些事项属于宪法解释的范围与权限,也没有明确规定。

2、实务中宪法解释随机性突出,宪法中未规定有宪法解释权的机构也进行宪法解释工作。

3、宪法解释的效力不确定

4、宪法解释的理论研究工作落后

5、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方式有几种,我国当前的保障方式有何弊端?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方式有两种:

1、绝对保障方式: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其他法规范不能加以任意限制或规定例外的情形;

2、相对保障方式:允许其他法规范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加以直接有效的限制或客观上存在这种可能性的方式。我国倾向于相对保障方式。弊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践中对宪法实施监督存在一定技术上的困难,未形成现实制度,且我国没有宪法诉讼制度,不能对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直接追究法律责任。

6、何为政治权利?规定政治权利有何重大意义? 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权利,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和自由的总称。政治权利其实就是民主权利。意义:公民的政治权利,构成了实现人民主权原理及其各种具体的民主制度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同时又反过来体现了人民主权原理及其各种具体的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在此意义上,公民的政治权利可称之为“主权上的权利”;另一方面,公民的政治权利在整个基本权利的体系中也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诸如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人身的自由以及社会经济权利等基本权利,大多为实体意义上基本权利。为了确保国家保障这些权利,公民就有必要通过行使能动的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意志的形成或法律秩序的创造,为此,在宪法学上,政治权利又被视为具有一定程序意义的基本权利,或一种为实现其他基本权利而存在的基本权利。

7、如何理解平等权?平等权的形态?如何界定合理差别?

人在人种、性别、出生、天资以及能力等方面可能存在先天性的差别,要消灭这些差别,实现人的绝对平等,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尽管这样,任何人都具有人格尊严,在自由人格的形成这一点上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是近代平等观念产生的因由,在宪法规范上表述为“人在法律上平等”。宪法所确立的平等原理,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其主要缺陷在于完全舍去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差异,仅仅保障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即机会均等。这种平等的基本点仅仅在于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特权制度,要求人们参加自由竞争,保障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的起点上的机会均等。这是对封建社会以及前近代特权社会的一种巨大的进步,然而仅仅保障这种形式上的平等,一方面虽然通过所谓公平的自由竞争有可能使一部分人实现了与他人在现实意义上的平等,另一方面却反而促使了社会强者与社会弱者、富裕与贫穷之间的两极分化。平等权分为形式上的平等和实质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又称为机会的平等或机会均等,是近代宪法所确立的平等原理,其在终极的意义上指的是宪法对各个人所保障的、各自在其人格的形成和实现过程中的机会上的平等。实质上的平等是现代宪法对形式上的平等原理进行修正和补足的原理,指的是为了纠正由于保障形式上的平等所招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依据各个人的不同属性采取分别不同的方式,对作为各个人的人格发展所必须的前提条件进行实质意义上的平等保障。

合理差别指的是根据实质上的平等原则,在合理程度上所采取的具有合理依据的差别。

1、由于年龄上的差异所采取的责任、权利等方面上的合理差别;

2、依据人的生理差异所采取的合理差别;

3、依据民族的差异所采取的合理差别;

4、依据经济上的能力以及所得的差异所采取的纳税负担上的轻重的合理差别;

5、对从事特定职业的权利主体的特殊义务的加重和特定权利的限制。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差异比较及各自的利弊。

(一)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共性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的共性在于:它们都属于代议制度,因而都具有代议制度的共性,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它们的运行都首先必须预设一个前提:两权分离,即代议机构只享有政治权力的使用或代理权,而不拥有所有或委托权,后者只能为多数人所拥有;(2)机构组成人员均由选举产生;(3)会议均为主要的工作活动方式;(4)机构均以立法和监督为主要职责;

(5)一般都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代议机构组成人员的权利、义务、职责、待遇、保障、惩戒等等,以保证代议机构工作的正常运转;

(6)机构均设有委员会之类的内部机构,以适应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和国家事务管理日益复杂化的需要。

(二)关于人大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有重大区别,西方议会制度的特征主要有:

(1)西方国家议会的本质特征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是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统治、保持资本主义社会活力的助推器;

(2)西方国家议会的主要特征是分权与制衡,议会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只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掌握立法权;

(3)西方国家的议员大多是职业政客;

(4)西方国家议会政治是一种金钱政治,它信奉“金钱是政治的母乳”;(5)西方国家的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融为一体。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主要有:

(1)全国人大是代表人民进行国家管理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我国目前,人民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代表机关来管理国家,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重要的途径。

(2)全国人大是“议行合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各个国家机关在共同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分工合作,发挥宪法赋予的职责。

(3)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之中,他们是非专职性的,但具有广泛联系各地区、各行业群众的优势。(4)全国人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大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9、我国选举制度当前存在哪些不足?你认为应该如何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我国选举制度的不足:

1、代表联名提名权受到很大限制,候选人介绍简单、不透明。

2、虽然宪法和法律规定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但人民代表和选民之间缺乏有

效的机制使这一规定落到实处。

3、参选率居高不下,但选民厌选情绪日渐浓重。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目前,中国公民的文化素质已经普遍提高,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以推进选举的民主化进程已势在必行。

2、改进和健全候选人的提名办法。在选举中,充分尊重选民和代表的意志;对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推荐代表候选人应规定一定比例,适当限制各政党、各人民团体的提名数;切实保障选民或代表10人以上联名推荐的候选人同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提名推荐的候选人在法律地位上平等;坚持实行差额选举。

3、将人民代表的必备素质法律化、制度化,并坚持按照人民代表的素质要求,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

4、改进和完善代表候选人的介绍办法。即主持选举的机构和推荐者在介绍代表候选人情况时,一定要客观、全面、公正,让选民或代表对代表候选人的素质构成进行全面了解,以便对最佳素质代表人选作出准确选择;将竞争机制引入选举过程,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竞选制度。

5、健全对人民代表的监督机制,即建立人民代表的述职制度;增加人民代表大会的透明度;建立监督代表的专门机构,并将选民对代表的监督方式、罢免条件和程序制度化、法律化。

6、除了继续坚持按地区选举的制度外,还可以探索辅之以按界别选举与其他方式产生部分代表的办法,使民主的选举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10、我国行政区划的现状是什么?有无不妥之处?原因何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如下: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次太多。目前我国的行政区划是以四级制为主的模式。四级制的建立使我国成为行政层次最多的国家之一。行政层次过多会大大增加信息的损耗,降低信息传递速度,不利于上下沟通。同时,行政层次的增加代表机构和人员的增加,使地方财政的负担加重。

2、一级行政单位(省级)数量过少,且规模大小悬殊。我国一级行政单位34个,明显偏少。同时,省级行政单位规模大小悬殊,这也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3、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全国除海南及港澳台以外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全部或部分实行了市管县体制。市管县增加了行政层次,使中国城市化水分太大,很多“市民”只是被剥夺土地的农民。而且,在市管县体制下,一些地级市为了维持本级政府的运转,或为了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利用其强势地位不断截留省级下放的权力,使市卡县、市刮县的现象普遍存在,实际上拉大了城乡差距。

11、我国当前监督宪法实施的机构是什么?其存在哪些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一)宪法自身的保障。表现在:一是宪法明确规定它是国家的根本法;二是明确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般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宪法是一切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三是明确规定了修改宪法的特别程序。

(二)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是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委会。

(三)审查方式,采用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相结合的方式。

(四)违宪制裁,采用撤销违宪法律,不批准违宪法案。

三、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一)目前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不足之处:

1、缺乏专门、专业、经常性的监督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宪法实施的职责不能真

正落实到实处。

2、监督方式单一,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另外,即使如此,监督宪法实施的工作未真正开展起来。

3、违宪制裁措施的制裁性、处罚性力度不足,且处罚方法简单,使宪法监督缺乏应有的权威。造成“不怕宪法,只怕违法”的情况发生。

4、缺乏切实可行的、保障宪法实施的实体和程序性法律规定,以至于违宪的概念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至今为止宪法监督机关尚没有正式处理和公布过一起严格意义上的违宪案件。针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机制? 对上述不足,提出如下建议:

1、引进新形势下的先进模式,针对中国国情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

2、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完善宪法监督实施方面的法律。

3、加强对违宪责任者的制裁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宪法责任,直至承担刑事责任。

4、加强对政治团体活动合宪性的审查工作,确保其在宪法的范围内活动。

12、目前世界各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模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利弊?

1、司法机关负责监督实施

优点:

1、使宪法的实施置于法院的经常和有效的监督之下;

2、法院的诉讼活动具有严格的程序规则,由法院审查违宪,使宪法争议的解决具有了有效的司法程序的保障;

3、普通公民可以成为宪法诉讼的主体,有利于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

4、有利于强化宪法至上的观念。缺陷:

1、对违宪案件采用不告不理原则,法院审查只能是事后审查,具有被动性;

2、法院无权撤销违宪的法律,只能在审理具体案件时消极的不适用和不执行违宪的法律。

2、立法机关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

优点:有利于维护法制的权威和统一,能有效防止和避免违宪。

缺陷:

1、法律由立法机关制定,其自身不存在利害关系,因此难以发现违宪问题;

2、立法机关必然袒护自身的违宪之处;

3、立法机关人多语杂,意见难以一致,又容易被政党所控制和操纵。

3、专门的监督机关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

专门机制监督是指在普通法院或者立法机关之外另设一定的机构负责违宪审查的模式。主要是设立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

优点:

1、把宪法争议分离出来,有利于及时、有效的解决宪法争议案件,同时,专门机构的组成人员在素质上也能满足违宪审查的要求;

2、能够比较好的协调违宪审查的政治性与司法性的关系;

3、在审查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缺陷:不易界定宪法诉讼和普通诉讼的区别,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具体案件中的违宪问题无能为力。

第五篇:党校宪法作业

简答题:

一、中西宪法概念的差异比较?

答:

1、中西界定方法上的差异。中国学者倾向于首先从理性的角度对宪法的本质进行抽象的思辩和概括。在逻辑方法上则倾向于运用演绎推理法,并且,在宪法的概念中往往还注入鲜明的意识形态含义。而西方学者倾向于从经验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在逻辑方法上更倾向于归纳推理法。

2、中西宪法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差异。从理性的角度,运用本体论和演绎推理的方法对宪法本质进行抽象的思辩,并在宪法概念中渗入意识形态的要素。比较容易导致宪法概念内涵大,外延小的情况。从经验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和规纳推理的逻辑方法,从现象、内容和外部特征的方法来界定宪法的含义。并在宪法概念中排除意识形态的含义。则比较容易导致概念内涵小、外延大的情况。

3、中西宪法概念总体成分的差异。

二、现代宪法的分类有哪些?

答;

1、以政体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君主宪法和共和宪法,议会内阁制宪法、总统制宪法、委员制宪法和五权宪法;

2、以国家区域结构形式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单一宪法和联邦宪法,分权宪法和集权宪法;

3、以国家代表机关的组成为标准,宪法可分为一院制宪法、两院制宪法和三院制宪法;

4、以构成宪法文件的多寡为标准,可以分为单一文件宪法和复式文件宪法;

5、以宪法制定的来源为标准,宪法可以分为创制性宪法和模仿性宪法,或称原始性宪法和派生性宪法。

三、影响宪法修改频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社会现实的变化速度。

2、制宪目的与制宪内容。

3、宪法结构的弹性程度。

4、利益集团的对比关系。

5、国家结构形式。

6、宪法修改程序的严格程度、繁简程度。

四、何为政治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了哪些政治权利? 答: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权利,是人们 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的自由的总称。它包括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和游行的自由。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的差异比较?

1、在组成人员上的差异。

2、在组织机构上差异。

3、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地位的差异。

4、在职权上的差异。

六、我国当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程序是什么?

1、直接选举的选举程序。(1)组织机构的确立。(2)选区划分。(3)选民登记。(4)提出代表候选人和确定。(5)代表候选介绍。(6)组织投票。(7)确定当选(8)补选。

2、间接选举的选举程序。(1)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2)代表候选人的提出。(3)确立正式代表候选人。(4)确定当选。论述题:

一、试论我国当前人民代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这一制度的内容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产生、组织、职权和行使职权程序等一系列规定;二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的关系,以及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的关系等一系列规定。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当前人大制度也存在的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代表制度上。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要监督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等,但人大代表本身有相当一部分,却是来自于行政机关,审判,检察机关的官员。全国人大由主席团来主持会议,但主席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家领导人,他们主导了会议。所以,人大开会,成了国家领导人自己监督自己,在代表团中,成了地方领导人自己监督自己,整个人大的监督功能就落空了。二是在职权发挥上。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利的法律效力难以确定。例如在常委会不生产书面的法律文件的情况下,委员发表意见其法律效力如何。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是否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是否必须作为司法判决或者行政决定的依据,是否存在着取代行政决定和司法判决的可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通过“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其生产的法律后果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现行法律中都无法找到答案。首先,宪法赋予人大的许多权力因为没有法律具体规定而无法操作,并且人大行使的权力涉及太多的非法律因素,因此造成现在人大“作为不多”或者“作为有限”的局面。其次,就行使同一项权力,各地人大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采取不同的做法,因此行使权力的过程不统一,最后产生的法律效果可能也会不一样,影响了人大行使权力的严肃性。三是在人大与党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领导一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大也要坚持党的领导,党又接受人大的监督。但在我国,大多数的人大代表都是党员干部,这就使党既充当“裁判员”,又充当“运动员”,从而使人民代表大会在发扬民主,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工作难以推进。四是在组织制度上。从全国人大代表到地方人大代表,其数量多,各人大代表的素质层次不齐,从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难以全面行使。同时,人大党委会中组成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这些影响都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使。

二、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1)理顺党和国家、党和人大的关系。(2)完善人大自身的组织建设。A、提高代表素质、减少代表数量、设置专职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到地方人大代表,数量多,代表的素质层次不齐,这直接影响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使效果。B、提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C、完善我国人民代表的选举制度。我国人大代表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方式,间接选举使得代表代表民意的可能性下降,尤其是县级人大选出地市级人大代表,地市级人大代表选出省级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选出全国人大代表,越往上,多层次。同时,从中央到地方人大代表人数多,各人代表综合素质层次不齐,使人民民主权利难以真正发挥,在以后人大工作可以扩大直接选举,引进竞选机制,以推动民主权利的行使。(3)加强人大工作制度的建设。A、延长人大会期。B、人大代表投票秘密进行,必要时方可分开投票。C、建立人大工作制度中的立法听证制度和其它听证制度。D、设立立法助理,提高代表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4)完善人大其它制度。A、权力机关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立法应完善,并设置专门机构。B、人民对人大的监督也应完善。(代表接见制、视察制等)C、提高民众民主意识和发展基层直接民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5)建立对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的监督体系。A、会议公开原则。B、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罢免制度。

下载宪法期末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宪法期末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宪法作业1

    古代宪法概念变迁之中西比较 王定华 (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武汉430079) 摘要: 古代宪法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研究领域, 然而古代宪法又是一个现代宪法的宝藏发源地。古代宪......

    期末大作业

    宁波大学答题纸(20—20学年第学期)课号:课程名称:实用软件技术——photoshop改卷教师:学号:116050021姓名: 陈雅倩得分:期末大作业主题:电视剧步步惊情宣传海报领衔主演:刘诗诗吴奇隆......

    期末作业汇总

    温州七中暑假作业 高一段暑假作业汇总 2012.7 一、语文 1、 读一本与《论语》有关的书,通过读书,了解孔子思想,并就孔子某一方面的思想写一 写自己的感受、想法和体会,800字左右......

    大一宪法期末复习资料

    宪法期末复习资料 1、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程序、法律效力都与普通法律相同的宪法。英国是典型的柔性宪法国家。 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具有......

    宪法在线作业[5篇材料]

    1.公民对国家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而向有关机关申明理由要求改正或撤销,属于宪法上的( )。 A 申诉权 B 批评权 C 检举权 D 建议权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2.我国的基本政治......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大作业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大作业 制作主题为“引人入胜的……风光游”电子书。 基本要求:  主题明确  基本功能到位  背景音乐与电子书内容和谐,交互生辉。 作业需提交: 1.引人入胜的......

    人力资源期末作业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在公共部门日常管理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资源是(D)。 A.资本资源 B.信息资源 C.物质资源 D.人力资源 2.公共部门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集中的培训,这种方式叫做(A) A.初任......

    期末论文作业

    《命运交响曲》听后感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年级:班级: 在命运面前,很少有人去抵抗命运的威吓,扼住命运的喉咙。贝多芬便是一个如此坚定不移的人,尽管双耳失聪,却仍不放弃他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