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工作的几点思考
公安工作的几点思考
深圳市公安局南园派出所刑警队副队长 李笑杰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这是我们常说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利益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之间利益差别越拉越大,产生了利益分配的矛盾和冲突,人们的社会价值导向呈现了多元并存的情况。一部分人往往注重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缺乏良知和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玩乐主义等等,当其超常的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通过正常途径得不到满足时,便采取越轨的手段以求解决。因此,在人、财、物大量集中的城市,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治安形势也日益严峻。
一个城市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其犯罪率的高低,基本反映了社会的治安状况。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常常谈及低犯罪率的问题,其实并不是社会治安好的标志,而是生产力低下的表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如果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问题,这应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这在世界近代文明史上也不乏先例。不论是在十九世纪法、德、俄等国的工业革命初期,或者二十世纪发展中国家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进程中,虽然各国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特点有所不同,但却无一例外地出现了犯罪率激增的现象。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避免现代化进程的副结果,那就是“惊人的犯罪率增长的痛苦折磨”。美国社会学家谢利·路易丝在《犯罪与现代化》一书中说:“由于社会日益城市化,曾经一度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局部问题变成影响现代化生存的性质和阻碍许多国家未来发展进程的问题,犯罪已成为现代化方面最明显和最重要的代价之一。”因此,我国在改革开放状态下犯罪率相对上升也并非不正常,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去遏制它。
在这一时期,公安机关如何去做好社会治安的控防工作?如何有效地打击犯罪?如何加强对队伍的建设?笔者从事警务工作十余年,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思索,现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新评估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
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在此,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公安机关作为“公权”的行使机关,不仅肩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还肩负着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等“私权”的任务。“公权”的行为集中表现在“保卫”、“维护”、“惩治”等具有国家权力特征的字眼上。
无可否认,“公权”的依 法行使,能更好的为“私权”服务。但要明确的是,并非任何“私权”都会得到“公权”的保护。“公权”的服务,应当是“维护、保护、预防、制止和惩治”等带有国家权力性质的行为。要得到“公权”的保护,“私权”必须是合法的,并且在法律、法规规定范畴之内,同时属于国家某种机关管辖的范围。事实上,公安机关的服务功能,正在偏离公安机关的工作任务,全社会的服务功能有向公安机关集中的趋势。有些地方的公安机关领导不切实际的打出了“有困难找警察”的口号,并对此大力渲染,无形中群众认为警察成了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邻里吵架、夫妻吵架,群众不找居委会,找警察;欠债纠纷不找法院,又是找警察。公安民警处理起来左右为难,疲于奔命,事实上警察对有些事情也根本无法处理。这种耗时、费力的工作,牵制了公安机关投入对社会治安控防的大量警力。浙江大学一位从事行政法学研究的教授认为,“模糊不清的承诺,其实是对滥用公共资源行为的一种纵容。警察是公共服务机构,他为个人提供服务时,应该是求助确实力所不及并且为
‘急、难、险’的情况。”
我们并非否认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为考虑达到公众的满意而进行的单纯服务等层面的优化警察勤务规划有必要,但在治安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进行审慎的再认识。笔者认为,现阶段公安机关的服务应当主要围绕维护社会稳定的主流任务而不是对个体公民某些“私权”的满足和服务,服务应当是对公民的“共同私权”的服务,服务应当是公安机关职权、义务范围之内的“便民、利民、为民”措施。公安机关从有些不必要的“服务”中解脱出大量警力对社会面进行控防,集中精力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改善治安环境,增加公众的安全感,这其实是对人民群众最大的服务,更能体现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美、英等西方国家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针对社会犯罪激增的情况,从来都是以强化打击犯罪来服务社会公众,未见有号召警察来全方位满足公民个体“私权”的服务。我国在此社会转型、治安形势严峻时期,由警察来对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不现实的。
二、对公安机关现有体制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现有的公安体制架构基本在沿用六七十年代的办公模式,虽然有些地方的公安机关进行过改革创新,但尝试得不够彻底,其实也是“换汤”式的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提高警队的战斗力,甚至改革之后战斗力有所削弱。旧模式在新形势下日益显露其弊端,主要表现在:配置警力不合理,机构分散,业务重叠,多头领导,公安资源浪费严重。这绝非危言耸听,只要我们审慎的对现有机构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上述弊端。如巡警的配置,现状是市局一级机构设支队,分局再设大队,大队下面设置中队,具体巡务由中队负责。支队、大队两级各有办公机关及机关警务人员,而且人数众多。在关系上,支队对大队进行业务指导,分局则对大队直接领导。正是由于“指导”、“直接领导”的原因,造成了两级机关的生存空间,从而使得在这个空间中漂浮着大量的富余警力。我们试想,如果剔除了“指导”、“直接领导”,两级机关可以抽出多少警力?机关每年所使用的经费又可以节省多少?这个不难计算。长期以来,在公安部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改革从未更断,措施不断更新,但效果却不理想,刑事案件仍然居高不下。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公安机关只关注公安资源的投入和使用,而对结果和投入缺乏相应的成本观念。则投入时“不计成本”,而对于投入以后产生的效益不能进行可行的测定和评价,因此就出现了警察部门内部存在大量的无效警力和负效警力。上述巡警的问题亦是基于这个原因。
警力隶属多头,难以集中使用,这是公安资源浪费的另一个重要现象。如在路上巡逻的警察,除了交警,还有巡警,甚至再有派出所的民警,三种警察分属不同部门,多头领导,警务安排各自为主,任务重复,难道这还不是浪费?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形成拳头,必须五指收拢。这是“拳头理论”,也是常识。拳头的力量比手指的力量大,使用警力亦是同一道理。用“拳头理论”及“成本理论”来指导公安体制改革,将大部分的机关警力直接设置在最基层,充实第一线的警力,我们还会抱怨“警力不足”吗?
“警力不足”是相对的概念。何谓“足”,何谓“不足”,没有统一的标准。从基层派出所的角度来看,搞基础警务工作,每天不断的忙,没完没了,加班加点,警力确是“不足”。但在有些机关部门,上班一杯茶,一份报纸,消闲自在等下班,这不止是警力“充足”,甚至是富余。所以,公安部门长期出现了劳动量两极分化的现象。我们用家庭理论来考察,一家五口人,如果大哥忙,兄弟还可以过来帮忙,大家分担,很快就把事情办完。但是,现在的公安机关部门之间只能是邻里关系,邻居帮忙与否不是义务,而是出于自愿。如果基层派出所作为一个家庭,其他机关部门即是邻居,警力长期得不到集中使用,问题的症结就出于此。我国现在流行的与发达国家警力万人比的数字攀比观念,这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信息时代来临,世界各国正沿着“全球一体化”的轨道发展,我国亦不例外,因此,现代的警务工作出现了全新的理念。公民认为:政府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而供养政府及政府工作人员的所有经费又是取之于民的税收,作为有纳税义务的公民理性的思考是,既要从政府处获得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又不愿增加赋税。所以,公众的一致愿望是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公共运作模式。基于公众的统一愿望,各国政府正在调整公共财政支出体系,精简机构及人员,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警察部门作为政府最大的部门之一,各国政府亦在有效地控制投入,以防止其不断膨胀。作为警察机构,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扩充人员、加大投入的旧思维,而要从内部挖掘增加警力的潜力。我们公安机关一直以来亦进行精简机关人员之类的改革,充实了基层部分警力,但未抓住问题的本质,未起到解决基层警力不足的根本作用。现代的警务规划必须以效率、效益最大化为原则,警务安排中不能出现任何无效率和浪费现象,因此,公安机关必须痛下决心,对机关架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砍掉没必要存在于市局、分局的二级机构,将人员、业务直接放在基层。粗略计算,以深圳为例,单是“巡所”一体化,就可以为基层派出增加近百分之一百的警力。这样规模的第一线基层警力,没有理由搞不好社会治安工作。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西方国家的警察部门管理出现了全新的理念,称为“第五次警务革命”,这对我国公安机关的微观管理有极好的借鉴作用。他们主张通过市场机制来完善警察内务管理,其基本观点包括: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管理上无本质的差别;私营部门管理具有优越性;借用私营部门管理模式来重塑警察形象。因此,成本预算成为警察局长必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即安排一个警力必须能发挥最大的效益。这要求警察局长不仅是警察工作的行家里手,而且还应是会精打细算的老板。事实上,这个理论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警务规划中已经得到运用,如:警务安排执行严格的分班制度;警力安排根据警察工作量作弹性变化;为节省警察投入,在安排内勤工作人员时招募一批有技术、待遇低的文职人员等措施。在指导警务外部工作时,他们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警察机构长期存在的困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独到办法。它认为“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官僚机构来提供”。既然警察机构内部问题重重且历次改革收效甚微,那么最好的出路是打破警察的垄断地位,建立公私组织之间的竞争,从而使公民得到自由选择的机会。
上述的警务理念,与警察的实际工作相联系,也许对传统的警察业务必须由国家警察包办的认识提出了挑战。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除属于国家警察权范畴的强制措施和执法活动外的警察管理、保护、救护、服务等职能交由社会其他组织来履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社会公众很满意。如果我们公安机关借鉴其合理的成分,对内勤人员亦使用社会招募的技术人员,并将警察的部分服务业务交由社会其他组织来履行,我们可以节约近三分之一的公安资源。
三、“最好的社会政策是最好的刑事政策”
这是德国犯罪学家李斯特说的话,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一直被政府、犯罪控防专家奉为至理名言,亦是他们在进行犯罪预防工作时奉行的准则。他们认为,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控制犯罪是社会的责任,警察只是刑事司法系统的一部分,而刑事司法系统又是政府的一部分,所以仅仅依靠警察来控制犯罪是不可能的,而必须由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参与。/犯罪问题
没有国界之分,有共通的特点,笔者认为李斯特的这句话也应该成为我国对社会治安管理、犯罪预防的至理名言。
社会政策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涉及政府对社会进行宏观调控,对自身行为、企业行为、公民行为进行规范,从源头对社会控制、治理、防范等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它包括法律、法规、政府的所有成文文件等等,范围广大。众所周知,完善的社会政策,可以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当然包括优良的社会治安环境。长期以来,我们政府在致力完善社会主义的法制体系,法治观念深入民心,这些都是社会政策日趋完善的标志。但是,在很多领域内,还存在法律的空白地带。地方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时,缺乏深入调研工作,并未制定或未完善地制定相关的社会政策,或者在制定有关政策时未综合考虑解决治安隐患问题,在源头上对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得不到有效遏制。政府要求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分子保持高压态势,严打一浪接一浪,专项治理运动一个接一个,往往是运动期间治安形势好转,运动一过即沉渣泛起。如抢盗机动车辆案件,公安机关不断的打击,案仍有增无减的发,这是什么原因?说明了我们的工作未抓住本质,即治标未治本。政府应对此进行深入调研。重视打击之外,重要的还是防,要“打防并举”。当然公安机关的控防工作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对源头的防。卫星定位系统对机动车的防盗抢效果很好,为什么政府对机动车销售时不将之进行捆绑销售的立法?同样道理,房地产市场也应与室内红外线防盗系统进行捆绑销售。完善的控防措施必然可以遏制大量的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在英国,针对社会出现大量盗抢手机的案件,政府对手机进行了登记、凭登记牌转机、上网的立法,如果公民使用非经登记的手机,便可认定为刑事罪行,遏制了销赃市场,此类案件一下子大幅降低。这就是社会政策所起的积极作用。
关于西方国家重视犯罪预防的情况,在此不妨作一赘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1)美国:60年代末,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法律实施局。它的作用是把联邦的税收转给各州和地方政府进一步进行犯罪控制,以想尽对策来减少犯罪。1980年,美国又成立了“国家犯罪预防委员会”,它关心年轻人,重视宣传工作,强调犯罪预防会使美国人生活过得更美好。
(2)瑞典:1974年,瑞典国会通过了一项法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犯罪预防委员会”。起初,该委员会的活动主要是研究与审判系统有关的问题,后来研究的重点逐步集中在犯罪预防和对这些估计上,并把犯罪预防作为首要任务。它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改进各个组织的犯罪预防方法,依靠社会力量同犯罪作斗争。它重视观察、分析及预测犯罪的发展,研究犯罪的起因、阻止犯罪的方法和估价,强调犯罪预防一定要形成组织,要重视调查研究,并且对实施的方法要进行评估。
(3)荷兰:1986年,荷兰政府开始实施一项犯罪预防计划,它包括50多项系统工程。如为失业者提供看管自行车的工作,在商店协助警察打击扒手,举行女子自卫讲座等等工程。该国50多个市政府都成立有犯罪预防的协调单位,通过警察及不同的城市管理部门间的合作来寻找同犯罪作斗争的方法。
(4)法国:1983年,法国建立了“国家犯罪预防委员会”,地方700个城镇和地区亦建立了犯罪预防委员会来预防犯罪。这些委员会的成员有选举出来的官员,地方基建、教育、劳动、司法长官、警察和一些私人组织的代表,他们探讨犯罪的原因,达成一致协议后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同时实施许多预防犯罪的工程来控制犯罪。
(5)加拿大:在该国,有关社会、卫生、住房和经济发展计划也被列入“社会安全网”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政策来预防某种具体的犯罪。如在80年代,卫生福利部接管了全国禁毒战略计划、全国反对酒后开车计划和全国预防家庭暴力计划的预防犯罪领导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为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社会,加拿大政府还建立了预防犯罪的网络体系,通过了城市安全和预防犯罪的政策。这个政策包括由司法部、检察署、卫生福利部、国务部、劳工移民部和加拿大抵押住房公司建立的一项新的计划。这项计划起到了预防犯罪行动情报交换所的作用。
从上面有关国家的情况看来,政府在犯罪预防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因此,我们政府应积极借鉴其合理成分,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联动机制,加强对社会治安、犯罪问题的调研工作,准确、及时地将动态信息反馈给政府决策层。政府要据此对社会治安进行通盘考虑,对可以预防的犯罪,政府要从宏观政策上设置防范障碍,增加社会投入,加大犯罪成本,进行综合治理,毕竟治理社会治安工作并不是公安一家的事。在西方国家,理性的公民均一致认为管理社会治安是全社会的事。我们政府在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时,再不能固守传统的“报复”性立法观念(如触犯了某条文,以犯罪论,处多少年徒刑。此即报复性立法),而要以犯罪预防的理念,在法律、法规中增加预防犯罪的条文,对社会治安控防加大立法力度。尽管立法时有可能触犯了部分人的利益,但如果对社会整体、对社会治安大环境有利,必然为广大群众所欢迎。
四、加强对警队的法治建设
对公安民警的行为进行规范,“根本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针对警务人员的专业行为、业务行为还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等等。另外,对于警务人员的操守亦规定了严格的廉政准则,各个警种还有相应的行为规章。地方的公安机关为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亦相应制定有关行为规范。公安民警作为政府公务员,还必须遵守公务员的有关准则。总的情况给人看来,为约束公安民警的行为,各种法律、法规、规章五花百门,琳琅满目,如同货架子,上面各种商品应有尽有。而且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标准,或者适用时存在多重性,这样极易导致“惩罚选择”:如追究某些人,不追究某些人;或者重追究某些人,轻追究某些人。有法治理念的人均认为:有选择的使用法律、法规,这是一种粗暴的专横的行为,这种行为远离法治的精神,其实是“人治”的表现。笔者无意否认对人民警察加强管理的意义,毕竟公安民警是准军事性质的队伍。但是在我国日益提倡法治精神的今天,党中央反复强调依法治国的方略,公安机关作为政府最大的公务员队伍,是否更应加强依法治警?
依法治警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口号。如果只是口号,那么我们警察就会生活在“个人意志”之中,那么警察的每一个行动、每一个行为都将不是出于自己的良心的要求,不是出于道德感情的要求,不是出于法治精神的要求,而是为了符合“某个人的意志”,这样,警察的行为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而是为了“某个人的意志”而生活。因此,依法治警首要解决的是,规范警察的行为要“依法而治”,而不是凭“某个人的意志”而治,“个人意志”必须通过“法”或严格的纪律制度来表现。广大民警迫切要求的是立法部门给民警制定一部严谨的可操作的完整的行为法典,而不是东一篇西一篇的行为规范。
在现实的队伍管理当中,传统的做法基本是对民警进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亦远离法治的要义。笔者认为,抓队伍建设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而要加强“本质教育”。
在现阶段,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公安民警均认为,民警的行为规范是上面定下来要民警遵守的条文。这是公安民警对法律、法规本质认识的一个很大的误区,也是警察队伍久乱不治的原因之一。实际上,警察的行为规范是警察的公约,是自己的诺言。公安民警必须理解,行为规范是自己用来约束自己的一种东西,而不是人家用来约束自己的一种东西;行为规范是公安民警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而规范创造的过程,即是全体公安民警民主的过程。如果公安民警理解了行为规范的本质,我们的公安队伍将具有无比强大的战斗力。
第二篇:公安工作
(一)基层公安工作的整体情况
1.基层公安工作的复杂性
基层公安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第一线,是与广大民众接触最多的工作,它始终要处理着最多最复杂的基本工作。基层公安工作是服务民众的第一线,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要处理着一些最琐碎的事物,不仅要做着公安工作范畴内的工作,还要为保障民众正常生活秩序而要做的工作,由于基层警力资源配置不足,更加重了基层公安工作的工作任务。
2.警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
目前,基层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已经成为大部分问题的根本性、源发性原因,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基层执法办案单位,因为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单人调查取证,单人讯问的程序违法问题屡禁不绝;因为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协警等参与执法造成执法主体不符现象时有发生;因为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民警忙于办案,忙于应付繁重的纠纷调解和值班备勤,导致无法深入村居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等。
3.警务工作方法的不务实性
我国的警务体制长期处于改革摸索阶段,没有建立起科学长效的运行机制,警务工作方法的不务实性在基层公安工作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在实际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本本主义等不实事求是的东西泛滥。基层警务方法的不务实性,造成有限的警务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警务工作效率低下。基层公安工作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态度,最终导致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能力的水平越来越差,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越来越差。
(二)基层公安工作中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层公安工作中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在基层的整体工作环境的影响下,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技术和设备的相对落后影响对物证的提取和分析鉴定
基层公安工作中刑事科学技术的技术力量和设备的相对落后,严重影响了基层刑事技术工作的正常进行。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开展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支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是保障对现场物证提取和分析鉴定的先决条件,有了先进的技术,才能更全面、更科学地对现场实施勘查行为,才能保障对物证、痕迹的提取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了先进的设备,才能保障对提取的物证和痕迹得到正确地分析和鉴定,才可能保证对现场和犯罪行为真实性的还原,以保证刑侦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和技术队伍的不稳定影响日常的工作开展
目前,基层专业的刑事技术人员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日常刑事技术工作的开展。由于技术人员的短缺,造成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加大,需要一人负责多项工作。技术工作是一项需要细心、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由于工作量的加大,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工作质量的无法保障造成案件侦查过程出现问题。技术队伍的不稳定也影响着技术工作的进行,由于技术工作的乏味和辛苦,造成大多数技术人员频繁更换工作,技术队伍的工作素质无法得到保障,也影响着技术工作的日常开展。
3.物证的固定保存和勘验信息的不合理操作影响案件诉讼
基层的刑事技术工作的不规范操作影响着案件诉讼的进行,主要体现在对物证的固定保存和勘验信息的不合理操作上。物证作为证据之王,物证充分的体现着案件的真实情况,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对物证的提取是十分看重的,而基层的刑事技术工作对物证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在对物证的固定和保存上不能按照法律进行,刑诉法对物证的提取、固定和保存都有严格地要求,由于工作的疏忽可能会造成物证的证明力失效,影响着案件的诉讼以及案件的真实情况。
4.依靠技术破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队伍建设不合理
虽然越来越多的案件要依靠技术力量的帮助来侦破,但是由于基层公安工作的特殊原因,依靠技术破案没有得到基层公安的足够重视,使基层公安的刑事技术队伍发展出现很多问题,基层技术机构如同虚设,技术队伍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工作效力。技术队伍的建设不合理使有限的技术警力资源没有充分地得到利用,警力资源的浪费更会加重技术队伍的建设不合理,如此恶性循环,基层技术队伍很难得到应有的发展。
第三篇:公安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思考体会
最近,**县委制定了“打造产业和生态文化精品,构建活力帅乡魅力歌乡”的阶段性奋斗目标,明确了“产业扶贫、工业兴县、创新强基、科学跨越”的总体工作思路。县公安局必须把公安工作自觉地置于县委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下来研究、来谋划,牢牢把握公安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拓宽公安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不断改革创新公安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和举措,着力提高公安机关推动科学跨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笔者就县公安局如何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从强化服务发展意识、建立和完善服务发展机制、提高服务发展水平三个方面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必须强化服务发展的意识
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公安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作用,要纠正和克服错误思想观念,要弄清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摆正服务的位置,明确服务的职责,强化服务的意识,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要充分认识发展的重大意义。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公安机关及其广大公安民警要充分认识发展的重大意义:发展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迫切需求;发展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现实要求;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更是公安工作的后盾和动力。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会强大。**是一个老、少、边、穷的欠发达县,自然条件差,区位优势弱,基础设施差,经济总量小,社会事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这些问题只有靠**县自身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科学跨越发展才能解决,离开了发展解决任何问题都是空谈。
二要明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新时期、新阶段,公安机关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我们可以将四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理解为“三大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执政服务、为发展服务。三大服务是有机统一的,缺一不可。因此,公安机关及其广大公安民警必须充分认识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公安机关的重大责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统揽公安工作,调整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找准公安工作服务发展结合点,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履行好服务发展的职责。
三要强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公安机关及其公安民警由于过去长期受“专政”、“管理”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公安民警“老大”意识、“管人者”的特权思想比较严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执法为民的理念、服务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特别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还很淡薄。新时期新阶段,公安机关担负着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的硬任务。要弄清硬道理与硬任务的关系—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促进稳定。公安机关必须充分认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提供社会治安稳定的公共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贯穿到整个公安工作中,坚决克服经济建设是经济部门的事与已无关的思想,坚决克服以管人者自居的特权思想,坚决克服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切实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
二、必须建立和完善服务发展的机制
公安机关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落到实处,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实际,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努力创新服务举措,不断建立和完善服务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和治安环境。
一是建立和完善情报收集研判机制。要加强情报信息网络建设,通过在社会各个层面、各类群体物建专业情报信息员、群众信息员,建大建强情报信息网络。要加强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围绕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节日、敏感时期、企业改制、征地拆迁、重点工程建设、历史遗留问题、民族宗教问题和民工返乡就业等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矛盾纠纷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及时发现、收集和研判各类深层次、内幕性和预警性情报信息,为提前决策提供详实可靠依据。要加强情报信息后期处理,对收集研判后的情报信息要落实归口调处、跟踪督办、上报协办和挂牌交办,对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或自身难以化解的突出问题,要及时报告县委、政府或通报相关部门。
二是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将矛盾纠纷排查有机地融入到公安机关日常工作中去,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作为基层民警的必修课。要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报告制度,在有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的基础上,对搜集上来的矛盾纠纷信息进行疏理,建立矛盾纠纷信息库,定期进行研究,找出化解的办法。要建立综合调处化解机制,依靠党委、政府,联系司法、综治等部门,建立矛盾纠纷联席制
第四篇:科学谋划十二五基层公安工作的思考
科学谋划“十二五”基层公安工作的思考
屏山县政府副县长 雷 涛
现阶段,屏山县移民将实现整体搬迁入住,社会经济步入重大机遇期和重要转折期,各种社会矛盾积聚纷呈,社会治安面临重大挑战,维稳形势更加严峻。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十二五”时期基层公安工作作了一些深入的分析思考。
一、认清形势,“十二五”时期公安工作将面临严峻挑战
(一)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难度加大。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从温饱到中等收入水平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结构、分配体系的调整,引起社会关系变化和利益格局变动,导致社会矛盾多发。就屏山县而言,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压力,因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安全事故引起的“闹丧”事件持续存在,因企业迁建改制、移民征地拆迁、山林资源纠纷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将长期存在,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隐患。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移民迁建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容易激化,部分群体易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引发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可以预见,群体性事件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居高不下,且关联性、对抗性、复杂性和敏感性越来越强,处置任务越来越繁重,风险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大。
(二)打击违法犯罪任务艰巨。在开放、多元、动态的社会环境和信息化条件下,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扩散,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影响社会心态。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人们对未来普遍有信心和良好预期,社会心态比较平和,即使有一些困难和问题也大都能够理性对待;经济形势严峻时,社会心态比较脆弱,一些人因下岗失业、生活困难、资产缩水等原因,产生悲观失望和不满情绪,遇事容易采取过激行为。随着社会阶层和利益格局调整,运用故意伤害、雇用犯罪等手段解决现实问题的现象增多;电信诈骗等非接触式的远程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以及传销、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增多;刑事发案在一定时期内高位徘徊,打击犯罪任务依然艰巨。
(三)社会管理更加困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与计划经济相伴生的社会管理体系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产生了一系列影响稳定的社会问题:广东孙志刚事件引发了暂住人口管理彻底变革;贵州瓮安事件诱发了非直接利益群体对社会的不满;邓玉姣案件显示了网络舆论的巨大威力;新疆“7.5”事件暴露出社会组织管理的漏洞;群体性事件多发凸显出社会矛盾之尖锐„„诸多问题之所以集中爆发,主要在于社会管理落后于经济发展,改革的深入推进使社会管理不堪重负,多元化利益冲突使单一行政力量疲于应付,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使社会整合难度日益增大。从宏观来看,表现为公安机关唱独角戏,其他部门参与支持不够,难以形成规范管理大气候,没有真正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从微观来看,存在重办证收费、轻管理,重突出清查、轻日常管理等现象,出租屋、小旅店、租住人口等人、事、物、场所管理问题突出,违法犯罪问题增多。
(四)“虚拟社会”管控难度加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影响和作用更加直接,相互重叠、相互交织,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网民的年龄结构与社会整体年龄结构相重合,网络主体与社会主体高度重合,网络民意表达正在接近等同于社会公众的意见表达,网民关注的议题也正向社会议题、政治议题快速转化,网络意见的主流化、政治化、现实化趋势明显,现实社会中的生活方式在“虚拟社会”中同样存在,“虚拟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态在现实社会中同样也能体现。互联网成为政治斗争、滋生违法犯罪、舆论炒作的平台,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应对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带来的问题成为公安机关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五)维稳形势持续严峻。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公安工作将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从国际来看,对敌斗争隐蔽复杂,西方敌对势力把我国作为其潜在对手施行遏制和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不会改变,渗透颠覆活动日益加剧。从国内来看,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刑事案件总量仍在高位徘徊,严重暴力犯罪时有发生,暴力恐怖活动以及重大疫病、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对社会稳定已构成现实威胁。各种迹象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并呈现出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新特点。
(六)公安自身建设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在执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治安形势日趋严峻,人民群众对警察的期望值越发提高,社会对公安机关监督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公安机关的“公信力”、“亲和力”和“威慑力”正面临新的考验。执法环境更加复杂,暴力抗法事件屡屡发生;警民冲突事件增多,警察公共关系急待改善;民警执法、服务存在“刚”性不足、“柔”性欠缺等问题严重制约公安自身建设和发展。
二、科学谋划,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公安工作提速增效
(一)着力推进情报体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当前敌情的新变化、新特点,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坚持情报优先,实施情报信息全警化和社会化工程,建立完善灵敏高效的国保情报信息收集研判体系,更多地获取深层次、内幕性和前瞻性的信息;认真研究移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规律,抓好事先预警研判、事中跟踪研判、事后总结研判,全面提升全局发现、预防、控制和处置能力,切实增强维护辖区社会政治稳定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着力推进大侦查格局构建,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充分认识社会治安问题的严峻性、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坚定不移地贯彻严打方针,充分应用“三基”建设、“三项建设”成果服务于侦查破案工作;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命案必破、黑恶必除、两抢必打、逃犯必抓”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扫黑除恶、侦破命案、边际协作和打击“两抢一盗”多发性犯罪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多发性侵财性犯罪,深化禁毒斗争,强化经济犯罪的打击整治,继续巩固“命案全破”战果。
(三)着力推进打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加强警务指挥中心建设,形成高效统一的公安指挥平台,实现警种间合成作战和快速反应,进一步完善由“一个中心”(县局指挥中心)、“两支巡防力量”(公安自身力量巡逻和群防群治力量)、“三种巡逻方式”(机动车巡逻、步巡、设卡盘查)和“四大防控体系”(移民重点区域治安防控体系、农村(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单位内部防控体系、重点场所、行业、部位和科技防范监控体系)组成的社会治安巡逻防控网络格局,实行错时、延时工作制和全天候上岗巡逻制度,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到街面、路面、重点移民区域,不断健全“巡线、守点、护片、保面”多警种联动的社会治安打防控格局,确保实现“打得着、防得住、控得了”的工作目标。
(四)着力推进应急处置机制建设,进一步增强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立足于源头治理、化解矛盾,积极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和“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密切关注重点领域的新动向,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掌握情报信息上,从源头上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建立健全应急指挥处置机制,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规律特点的研究,不断完善符合实战需要的应急指挥机制,大力加强“轮训轮值、战训合一”为重点的常态处置力量建设,进一步提高警务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处置警力能够迅速到位,拉得出、冲得上、处置得好;统筹把握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切实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妥善回应社会各个层面的反应和关切,确保处置工作结束后不发生重大社会影响。
(五)着力推进警务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建设水平。牢牢把握移民迁建历史机遇,本着“适应工作,满足需要”的原则,多方争取、用足政策,全力以赴抓好公安指挥中心、监管场所、消防站和5个乡镇派出所的迁复建工作,力争实现“十二五”期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管好、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和专项投入,谋划好、组织好、实施好警务装备的编报、采购工作,优先配置基层民警最急需的、公安工作最需要的执法办案、维稳处突等装备,结合移民迁建工作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指挥通信、信息导侦、大情报体系等成熟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公安装备建设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
(六)着力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进一步激发公安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政治建警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政治思想工作长效机制,强化思想作风建设,全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安队伍;进一步完善会议学习、考勤考核、财务管理、值班备勤、请销假等规章制度,健全教育培训机制、监督制约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系列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细化队伍管理职责任务,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督察跟踪问效,变人管人为制度管人,纪律管人,最大限度地激发公安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五篇:创优环境推进公安工作发展新局面思考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当前正在开展的机关效能年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实现公安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立足公安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精神、开拓进取的意识,强力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努力创造最优发展环境,用实际行动和一流的业绩回应人民群众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的新要求、新期待。
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要抓好机关效能建设,领导是关键。因此,要始终坚持按章办事的标准,强化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实行领导抓,抓领导,层层抓落实。要求民警做到的领导先做好,要求民警不能做的领导先不做,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民警积极投入到机关效能年活动中去。同时还要坚持做到“五个带头”。即带头学习,做到先学一步,学深学透、反复专研,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经验去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带头解放思想,坚决克服保守、陈旧、封闭的传统观念和求稳怕乱的消极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工作才有起色,队伍才能有战斗力,公安机关的形象才能得到提升;带头调查研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纠正机关作风被动化、基层工作机关化的倾向,坚决克服下基层蜻蜓点水、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的现象;带头整改。不能碰到问题就绕道走,遇到难事就往外推。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起表率作用,对问题及时整改。
二、立足实际,确保到位
工作部署落实要到位。不论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还是机关效能年活动;不论是“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还是“09金盾”行动;不论是各项公安纪律,还是具体工作业务,都要部署到位,落实到位,并取得成效。简单地说就是“规定动作”上水平,“创新动作”有特色,这是推动工作发展的“强力器”。比如我们在机关效能年活动中,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主线,强力推进,民警思想受到极大触动,工作责任心、积极性明显增强,使沉寂了十多年的局域网活跃起来了,无纸化办公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工作效能明显提高;工作措施要到位。**是一个山区小县,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工作薄弱,民警工作条件艰苦。如何走出一条适应**公安发展的新路子,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实践工作中,我们把搞经济工作的办法用到公安工作中,采取一所一“品”、一队一“品”灵活多样的形式,作为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全局民警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创特色,以此来推动工作,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如在执法单位实行回访案件当事人制度,就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警民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深厚。排埠派出所创立的以警情互通、资源共享为主题的边界犯罪联合打击、边界治安联合防范、边界纠纷联合调解“三联”活动,就很有作用,保持了边界地区的持续稳定,促进了边界贸易的发展。
三、统筹兼顾,搞好结合 即把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与学习实践活动与相结合,与“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公安各项具体业务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把全体民警的思想统一到上级的工作部署上来,把机关效能年活动作为提升公安工作的有效载体、作为健全管理运行机制的良好机遇和提高民警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将机关效能年活动贯彻落实到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具体实践中,做足、做活、做好维护稳定这篇文章,务求在思想观念上再转变、在工作措施上再创新,认真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办理好每一项工作,真正让效能年活动成为人民满意的民心工程,努力解决好影响和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矛盾,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推动公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确保公安工作科学、可持续发展。
四、改进作风,促进工作
针对我局工作和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思路,强化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课”、“充电”,以学促干、以干促学,确保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突出解决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制定措施、坚决整改,不让群众失望。如针对群众反映赌博游戏机的问题,我局已进行了部署,要求治安大队、各派出所加大工作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并制定了责任追究办法,加大了督察力度;突出制度创新。在清理规范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把制度创新贯穿于机关效能年活动的始终,使制度更加贴近于生活,贴近于公安工作的实际,在制度创新中激发活力、激发斗志、激发工作的热情、激发全局民警勇于进取敢于争创一流的胆识。我局最近出台的《关于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决定》等三个决定办法,在全局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公安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学习不行。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民警,不论是年龄大的、还是年轻同志,都主动学、认真学,不懂就问,气氛热烈,效果明显;突出监督效能。好的制度、好的措施,要有好的监管机制来保障。我们将从打造过硬的监督队伍入手,强化监督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作用,认真搞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确保民警思想不出轨、工作不走样、执法无偏差、生活无瑕疵。
异界之不死术士 神起国度 冰封乾坤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