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动物防疫监管 推进畜禽规模养殖五篇

时间:2019-05-12 18:2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动物防疫监管 推进畜禽规模养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动物防疫监管 推进畜禽规模养殖》。

第一篇:加强动物防疫监管 推进畜禽规模养殖

加强规模场防疫监管

扎实推进禽畜标准化养殖

平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年6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与会同仁:

平昌位于四川东北部,系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是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也是全省培育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全县幅员2229平方公里,总人口106万人。近年来,我县部分畜禽规模养殖场引种不规范、疫苗来源复杂、免疫程序混乱、投入品使用不安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畜牧业产的健康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和县畜牧食品局高度重视,要求全县各级干部和养殖业主牢固树立畜牧业发展“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理念,以抓实规模场畜禽疫病防控示范带动散养户自觉接受免疫,确立了专业技术人员对规模养殖场实行“一对一”重点监管。至目前,全县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316户、1000头以上的110户,肉牛100头以上的9个,家禽2000只以上的521户规模场全面监管到位,无一起重大疫情发生,增加了规模养殖场效益,保障了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现将我们在畜禽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落实动物防疫监管责任制

动物防疫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但防疫监管更离不 —1—

开专业技术支撑,县畜牧食品局安排畜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全力参与规模场防疫监管,做到责任明确,人员到位。一是分级负责。实行“局党组成员挂片包乡镇、县疫控中心人员联乡镇包示范场、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联村社驻场(户)”的监督包干责任制,使全县监管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二是明确职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包场人员认真落实辖区内养殖场防疫监管制度,并签定防疫监管指导责任书。三是严格问责。对工作失职的防疫责任人、监管责任人,按县防疫指挥部制定的“四制一书”(即防疫挂包责任制度、防疫工作督查制度、防疫工作目标考核实施办法、免疫核查追究实施办法和防疫监督工作目标责任书)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二、加强动物防疫技术指导和法律法规宣传

县行政审批股认真组织县动监所、疫控中心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要求,对规模饲养场、养殖小区进行严格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提高规模养殖场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畜禽规模养殖场“一对一”监管制度,明确规模养殖场防疫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建立监管人员工作记录制度,要求“一对一”监管责任人每周到场巡查一次,指导场内防检疫工作,并认真做好监管记录。

一是严把“引种”关,杜绝外来病源入场。在引种上严格要求场主执行“引种前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引种中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全程跟踪,引入后隔离观察、确保无疫病后方可进

场饲养”的引种三原则。监管责任人随时掌握畜禽引种、配种、分娩、出栏等详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合理安排、适时给以指导。

二是指导做好消毒灭源工作。监管责任人定期到养殖场进行督查,查看消毒设施、消毒记录,对未定期消毒或消毒方式不正确的给予指导,并督促整改。同时协助指导养殖场制定定期清洗消毒制度、外来人员消毒制度及饲养管理人员进出场消毒制度等相关制度。

三是指导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责任人指导场内兽医人员按本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督促养殖场严格按照程序做好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标识佩戴率均达100%。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动物防疫生物药品由疫控中心统一管理;动物防疫疫苗特别是国家强制免疫疫苗必须坚决注射到位。监管人员督促所包养殖场做好动物免疫档案填写,要求记录齐全、完整。

四是加强规模场投入品监管。监管责任人必须规范规模养殖场投入品的使用,严格按使用剂量、休药期规定规范使用,严禁滥用、超剂量用药、使用过期药物等情况发生。县动监所、饲草站定期、不定期地对规模场进行抽样检测,对违规使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违禁药物和不按规定执行休药期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以确保动物食品的安全。

五是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监管责任人负责及时将《动物防

疫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扶持政策传达给养殖场主,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法制观念和养殖积极性,使养殖业主知法、懂法、守法,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发展养殖业,为山区畜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添砖加瓦。

三、强化规模养殖场免疫抗体及病原监测

加强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定期对规模养殖场开展免疫抗体监测。组织人员认真查看疫苗使用记录和免疫档案,抽检免疫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效果,当动物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于70%时,监管责任人将及时督促养殖场开展补免补防工作。对不按规定实施强制免疫、抽检不合格、不配合开展监督抽检及不接受免疫监管的养殖场,依据法律法规追究养殖业主的责任。同时,按照技术要求对病死猪只进行采样,及时送县上保存,并送省动物疫控中心检测,为掌握养殖场疫病动态和科学防疫打下基础。

四、严格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管

为强化和规范病死及死因不明畜禽的无害化处理,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监管人员严格要求动物养殖场(户)增加无害化处理设施,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健全无害化处理档案制度、报送制度和动物免疫标识及疫病可追溯制度。对病害动物要求按照无害化处理规范及时实施无害化处理,防止动物疫病在养殖场之间传播,坚决执行病死畜禽“四不一处理”的规定(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100%。

五、做好养殖场兽医培训工作

每年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工作开始前,县上都要组织各乡(镇)兽医人员及养殖场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聘请川农大动科院教授讲解目前川内动物流行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养殖场的防疫注射、用药等方面的知识,使养殖场兽医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减少因疫病造成的损失,为我县养殖业发展提供保障。

六、加强养殖场周边散养户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要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首先要优化养殖场周边环境。因此,做好养殖场周边散养户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也是保证养殖场安全无疫的重要举措。我们每年都将养殖场周围村社的防疫注射和消毒工作作为乡镇防疫工作考核的重点,确保应免尽免,进而创造一个清净无疫的大环境。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县在畜禽规模养殖场监管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兄弟市县区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为此,我们将虚心学习借鉴各市(州)和兄弟县(市、区)的经验,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强化疫病防控职能,细划工作措施,做好监管服务,为现代畜牧业跨越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第二篇: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概念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概念

一、畜禽标准化生产:就是在规模养殖场场址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的过程。主要内容有:

1、畜禽良种化。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实现畜禽品种良种化。

2、养殖设施化。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符合防疫要求,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实现养殖设施化。

3、生产规范化。落实畜禽养殖场和小区备案制度,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配制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4、防疫制度化。防疫设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

5、粪污无害化。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或资源化利用。

6、监管常态化。依照《畜牧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畜禽养殖档案建立和畜禽标识使用实施有效监管,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监管常态化。

二、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基本要求

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完整,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种畜禽场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1、生猪: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育肥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含5000头,下同)。

2、奶牛:存栏奶牛200头以上。配套挤奶站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运送生鲜乳车辆有《生鲜乳准运证明》。

3、蛋鸡: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

4、肉鸡:年出栏量不低于10万只,单栋饲养量不低于5000只。

5、肉牛:年出栏量在500头以上。

6、肉羊:农区年出栏肉羊500只育肥场或存栏能繁母羊达100只以上的养殖场;牧区年出栏肉羊1000只育肥场或存栏能繁母羊250只以上的养殖场。

三、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产业化经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才能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示范带动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规模养殖场或养殖专业户”等形式发展标准化生产。积极扶持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实现规模养殖场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鼓励产区和销区之间建立产销合作机制,签订长期稳定的畜产品购销协议,鼓励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型批发市场、超市与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并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上市畜产品的品牌创建,努力实现生产上水平、产品有出路、效益有保障。

四、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养殖污染治理要突出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结合实际采取不同处理工艺对养殖场实行干清粪、雨污分流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污水产量。要按照生态农业理念统一规划,以综合利用为主,推广种养结合生态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农业;对于养殖集中区,可规划建设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厂),生产有机肥料,或采取工业化处理达标排放。

总之,推动畜禽标准化养殖是实现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要以农牧结合、适度规模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为载体,以畜产品加工增值销售为纽带,实现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养殖效益稳定增加,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资源开发利用适度,生态环境友好和谐的综合目标,养殖场污染物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升。充分发挥好标准化示范场在标准化生产、动物防疫条件管理、安全高效饲料推广、畜禽粪污处理和产业经营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第三篇: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

农牧发[2010]6号(2010-06-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的精神,进一步发挥标准化规模养殖在规范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肉类、禽蛋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6%。畜牧业发展对于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生产方式落后,畜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大宗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低水平规模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加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不能适应全社会对于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的要求,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这几年来,在中央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各地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生猪和蛋鸡规模化比重分别达60%和76.9%,已成为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的重要来源。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有利于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从源头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控制,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有效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加快牧区生产方式转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畜禽粪污的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前,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仍然面临规模养殖比重低、标准化水平不高、粪污处理压力大等问题的挑战。因此,当务之急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继续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逐步形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新格局。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以农牧结合、适度规模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为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实现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养殖效益稳定增加、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资源开发利用适度、生态环境友好和谐的综合目标,推动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力争到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10-15个百分点,其中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占规模养殖场的50%,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实现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三、加强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规划布局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谋划、扎实推进。要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规划,列入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统筹考虑,同时兼顾与全国生猪、奶牛、肉牛和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相结合,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与种植业布局规划相衔接。

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区要把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养殖作为主推方向,牧区要大力推进现代生态型家庭牧场建设。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综合考虑当地饲草料资源条件、土地粪污消纳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认真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标准化规模生产格局。要按照国土资

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要求,确保规模养殖用地;按照《草原法》有关规定,把人工饲草料用地纳入草原建设保护利用规划,确保牧区现代生态型家庭牧场人工饲草料用地。

四、大力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

畜禽标准化生产,就是在场址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的过程。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围绕重点环节,着力于标准的制修订、实施与推广,达到“六化”,即: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要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实现畜禽品种良种化;养殖场选址布局应科学合理,符合防疫要求,畜禽圈舍、饲养与环境控制设备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实现养殖设施化;落实畜禽养殖场和小区备案制度,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制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实现生产规范化;完善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实现防疫制度化;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或资源化利用;依照《畜牧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畜禽养殖档案建立和畜禽标识使用实施有效监管,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监管常态化。各地要建立健全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关键技术培训与指导,加快相关标准的推广应用步伐,着力提升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

五、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产业化经营

标准化规模养殖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才能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产业上下游才能贯通,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才更加牢固。近年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要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示范带动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生物安全隔

离区建设,采取“公司+农户”等形式发展标准化生产。积极扶持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实现规模养殖场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鼓励产区和销区之间建立产销合作机制,签订长期稳定的畜产品购销协议;鼓励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型批发市场、超市与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并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上市畜产品的品牌创建,努力实现生产上水平、产品有出路、效益有保障。

六、突出抓好畜禽养殖污染的无害化处理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一些地方畜禽养殖污染势头加剧。2007年畜禽粪污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达到1268.3万吨,占全国COD总排放量的41.9%。各地要坚持一手抓畜牧业发展,一手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抓紧出台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防治规划,突出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把畜禽养殖废弃物防治作为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内容,总结推广养殖废弃物综合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处理工艺,对养殖场实施干清粪、雨污分流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污水产生量;对于具备粪污消纳能力的畜禽养殖区域,按照生态农业理念统一筹划,以综合利用为主,推广种养结合生态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农业;对于畜禽规模养殖相对集中的地区,可规划建设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厂),生产有机肥料,变废为宝;对于粪污量大而周边耕地面积少,土地消纳能力有限的畜禽养殖场,采取工业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各地在抓好畜禽粪污治理的同时,要按有关规定做好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

七、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是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有效途径。2010年起,我部将启动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以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为重点,在主产区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至全国,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培训、技术引

导、示范带动,发挥标准化示范场在标准化生产、动物防疫条件管理、安全高效饲料推广、畜禽粪污处理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各有关省区要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本地区的示范创建工作,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加强宣传发动,积极营造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成立创建专家组,加强对参与创建单位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帮助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切实组织好评审验收工作,确保创建活动公正、公平、公开,验收达标的养殖场授予“农业部生猪(或奶牛、蛋鸡、肉鸡、肉牛、肉羊)标准化示范场”称号。各地要加强对标准化示范场的监督管理与指导,及时总结经验,确保创建成效。同时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示范推广。

八、切实加强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组织领导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根本抓手。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中之重,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做到发展有思路、建设有重点、考核有指标。国家扶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政策资金优先向示范场倾斜。各地要落实好生猪、奶牛标准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和大中型沼气建设等项目,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大中型畜禽养殖企业利用沼气等方式进行粪污处理,提高畜禽粪污集约化处理和利用能力。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意义,推广各地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成功经验,普及标准化生产知识,增强广大养殖场户的标准化意识。发挥畜牧兽医技术支撑机构、科研院所、产业技术体系和行业协会的技术优势,广泛开展标准化生产培训与指导,提高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

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精神,制定具体工作措施,细化目标任务,切实抓好组织落实,全力推进我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现新的跨越。

第四篇:南雄畜禽规模养殖管理暂行办法

南雄市畜禽规模养殖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实行生态养殖,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我市畜禽养殖业“规范化、生态化、无害化、减量化、高效化”建设及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广东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场的规划布局、畜禽养殖场的设置、动物防疫、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畜禽养殖过程相关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是指从事猪、牛、羊、兔、鸡、鸭、鹅、鸽等列入国家和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人工饲养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场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规模化以下畜禽养殖场,但不包括畜禽散养农户。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是指常年生猪出栏量500头以上、奶牛存栏量100头以上、肉牛出栏量100头以上、蛋鸡存栏量10000只以上、肉鸡出栏量50000只以上的畜禽养殖场,以及达到上述规模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其他畜禽养殖场的折算方法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613-2009)执行。

规模化以下畜禽养殖场,是指尚未达到前款数量的畜禽养殖场。

畜禽散养农户,是指基本用于自给需要而利用宅前屋后零星饲养畜禽的农民家庭。

第三条 市畜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区域的划分、畜禽养殖场的布局设置、畜禽养殖、动物防疫等畜禽养殖过程相关的监督管理。

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农业、国土、林业、住建、城管、水务、市场监督、供电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畜禽养殖的相关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管理工作的领导,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畜禽养殖场选址把关、初审、申报以及辖区内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等日常监督管理。

第二章 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和分类管理 第四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区域划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的具体划分范围按照《南雄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定方案》(雄府[2017]44号)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 对我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内的畜禽养殖实行分类管理

(一)禁养区内禁止从事畜禽养殖业,严禁建设各类畜禽养殖场,本办法颁布前已建成的畜禽养殖场,由市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其限期搬迁或关闭,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相应赔偿;限期搬迁或关闭等具体综合整治工作由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依法组织实施。

(二)限养区内实行畜禽养殖规模控制,不得新建畜禽养殖场,对不符合条件的已建畜禽养殖场依法进行限期治理或关闭,逐步清理不达标的畜禽养殖场。

(三)适养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的应当符合当地环境承载量的要求,并符合产业发展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畜禽养殖布局、环境保护、防疫条件、公共卫生等要求。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导各村民委员会将畜禽散养农户纳入村规民约管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村干净、整洁、有序。

对我市精准扶贫项目的畜禽养殖参照本办法的相关规 定进行规范化管理和监督。

第三章 审批原则和审批程序

第六条 全市畜禽养殖场审核工作由市畜牧、环保、国土、住建、林业、水务等相关成员单位组成市畜禽养殖场建设审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市畜禽养殖场建设的会审。

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审批基本原则。

(一)应当符合当地环境承载量的要求,并符合产业发展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畜禽养殖布局、环境保护、防疫条件、公共卫生等要求。

(二)畜禽养殖场项目须符合选址要求并经批复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

(三)畜禽养殖场选址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

2.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3.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四)稳定和控制饲养规模总量。

1.根据土地资源可利用实际情况以及环境承载能力,全 市生猪出栏量稳定控制在60万头左右。

2.限养区内仅限原有畜禽养殖场,不再增加新畜禽养殖场户,原有畜禽养殖场改建成高效猪场后原栏舍不得再进行养殖;改建成高效猪场后需申请增加畜禽养殖量的,经初审符合相关规定的,由市畜禽养殖场建设审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全市生猪出栏总量控制的原则,结合我市畜禽养殖的实际情况予以会审审核,适当增减高效猪场的畜禽养殖量。

第七条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审批程序。

(一)申报。畜禽养殖场申报建设前应当编制建设方案(包括场区边界范围、场区布局平面图、设计最大养殖存栏规模、生产设施与工艺设计、动物防疫设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套养殖废弃物收集和贮存设施及处理措施等),由养殖业主向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南雄市畜禽养殖场建设申报表》,申报表一式三份。

(二)初审。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征求畜牧、环保、国土、住建、林业、水务等职能部门以及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对畜禽养殖场建设意见后进行初审,经初审符合条件的提交养殖场规划布局平面图、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合同、用地手续等相关材料,报市畜禽养殖场建设审核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审。

(三)会审。由市畜禽养殖场建设审核领导小组办公室 对提交的材料进行会审并进行现场勘查,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作出审核意见。

(四)督查。由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进行日常督查,对养殖业主不按批复意见擅自施工的,提交市畜禽养殖场建设审核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职能部门作出处理。

(五)验收。对建设完工的畜禽养殖场,由养殖业主向市畜禽养殖场建设审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经验收合格的签发验收意见后由市畜牧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审批许可畜禽养殖,经验收不合格的按要求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不予审批养殖。

第四章 畜禽养殖场建设

第八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应依法办理以下手续:

(一)取得土地承包合同或合法场地证明(证件);

(二)办理用地手续(设施建设涉及非农建设的,还需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四)进行排污申报登记,按规定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

(五)建设前依法办理选址批复手续,按程序实施先报备经实地审批后再建设;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办理的手续。第九条 畜禽养殖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

(二)具备相应资质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三)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

(四)有经批复符合环评要求的具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废气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五)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条 畜禽养殖场应达到以下环保要求:

(一)兴办畜禽养殖场,应当符合环境保护及当地环境承载量的要求,项目建设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按规定办理审批或备案手续,规模化以上养殖场和涉及敏感区的须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建设,其他的须自行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备案系统登记备案;

(二)畜禽养殖场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建成后,其配套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生产;

(三)畜禽养殖场应当实行雨污分流、干清粪,设置符合环保要求的粪便储存场所,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相应的农业 再利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粪便散落、溢流;

(四)符合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一条 畜禽养殖场应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选址、布局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

(二)畜禽舍的设计、建筑符合动物防疫要求,采光、通风和污物、污水排放设施齐全,生产区清洁道和污染道分设;

(三)有患病动物隔离圈舍和病死动物、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四)有专职防治人员;

(五)出入口设有隔离和消毒设施、设备;

(六)饲养、防疫、诊疗等人员无人畜共患病;

(七)具有合法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八)防疫制度健全;

(九)种畜禽场的动物防疫条件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管理,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应当加强本村集体土地的经营管理,属畜禽养殖禁养区范围的,不得租赁、流转用于畜禽养殖业。畜禽养殖土地出租者(提供者)有义务对畜禽养殖场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第十三条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健全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辖区内已建和在建畜禽养殖场的日常监督管理,发现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时,应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拒不纠正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相关职能部门或上报市畜禽养殖场建设审核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作出处理。

第十四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从事畜禽生产经营,依法需进行工商、民政等登记注册的畜禽养殖场,应当依法取得相关登记证书。

从事种禽畜生产经营或生产商品代仔畜、雏禽的畜禽养殖场,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办理工商登记。

第十五条 畜禽养殖场在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后,变更场址或者经营范围的,应当重新申请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同时交回原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由原发证机关予以注销。

变更布局、设施设备和制度,可能引起动物防疫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提前30日向原发证机关报告。发证机关应 当在20日内完成审查,并将审查结果通知申请人。

变更单位名称或者其负责人的,应当在变更后15日内持有效证明申请变更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第十六条 畜禽养殖场兴办者应当将畜禽养殖场的名称、养殖地址、畜禽品种和养殖规模等,依法向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养殖备案,取得畜禽标识代码。

第十七条 畜禽养殖场兴办者应当做好免疫、消毒等动物疫病预防工作,并按规定加施畜禽标识。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第十八条 畜禽养殖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畜禽进场检疫和日常防疫消毒、落实强制免疫计划并建立免疫档案,并配合畜牧主管部门做好畜禽疫病检测检验和重大疫病控制等工作。

畜禽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如实记录畜禽生产、防疫、用药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情况,档案记录要完整、及时,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第十九条 从事畜禽养殖,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的要求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原料药、人用药、假冒伪劣兽药和其他非法添加物,禁止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家畜,禁止使用垃圾场中的物质饲养畜禽。

第二十条 禁止出售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畜禽,禁 止出售含有违禁药物或兽药残留超标的畜禽。

第二十一条 发生畜禽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畜禽养殖场应当及时做好隔离、消毒等工作,防止疫情扩散并及时向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疫情,不得瞒报、谎报或者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

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按照规定无害化处理。对染疫畜禽及其排泄物、垫料等污染物,要彻底进行消毒。

第二十二条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疫区或者受威胁区内的畜禽养殖者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当地人民政府的要求,迅速、有效地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措施。

对因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死亡或者扑杀的染疫畜禽,应当送交指定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进行处理。

禁止销售、加工或者随意抛弃病死畜禽。

第二十三条 畜禽养殖场应当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确保粪便、废水、废气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等环保设施正常运转,保证污水达标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

设施档案应建册存档备查,并做好养殖污染减排项目台帐资料。

第二十四条 向环境排放经过处理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处理,不得直接向环境排放。

畜禽养殖场应当按规定每年定期将畜禽养殖品种、规模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和综合利用等情况报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鼓励养殖场将畜禽粪便作生态还田、生产沼气、生产有机肥等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鼓励原有畜禽养殖场向“优质、高效、生态、无害”的高效养殖场进行产业优化升级,从源头上减少畜禽养殖污染。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法本办法规定,在禁养区建设畜禽养殖场、限养区内新建畜禽养殖场的,由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依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并报市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或关闭。拒不拆除或关闭的,由市人民政府根据属地管理责成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予以拆除或关闭。

对限养区、适养区内不符合本办法环境保护相关规定的原有已建畜禽养殖场,由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经限期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或拒不整改的,依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报市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拆除或关闭。拒不拆除或关闭的,由市人 民政府根据属地管理责成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予以拆除或关闭,逐步清理不达标的畜禽养殖场。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

(一)畜禽养殖场依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未进行的;

(二)畜禽养殖场依法必须要取得《排污许可证》而未取得并排放污染物的;

(三)畜禽养殖场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配套设施不合格,即投入生产使用的,或建设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未正常运行的;

(四)排放畜禽养殖场废弃物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或者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向环境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的;

(五)从事畜禽养殖活动或者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活动,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畜禽养殖废弃物渗出、泄露的;

(六)将畜禽养殖废弃物用作肥料,超出土地消纳能力,造成环境污染的。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畜牧主管部门或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依法予以处罚:

(一)未按规定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而生产经营种畜禽或商品代仔畜、雏禽的或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

(二)不按规定加施畜禽标识的;

(三)畜禽养殖场未按规定建立、保存养殖档案的;

(四)畜禽养殖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的要求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

(五)畜禽养殖场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或使用转让、伪造、变造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

(六)畜禽养殖场的建设未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变更场所地址或者经营范围后,未按规定重新申请《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或者未经审查擅自变更布局、设施设备和制度的;

(七)畜禽养殖不按规定实施强制免疫的;

(八)出售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畜禽、或者出售含有违禁药物或兽药残留超标的畜禽的;

(九)畜禽养殖不按规定处置染疫畜禽及其排泄物、垫料等污染物,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以及其他经检疫不合格畜禽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办理用地手续或者违法占用土地或林地的,由市国土主管部门或市林业主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依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应当取得相关规划许可而未取得规划许可进行建设的,在城市、镇规划区内由市住建主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在村庄规划区内由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十九条 市畜禽养殖场建设审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畜牧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未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人和其他直接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

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为3年。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依据发生变化时,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第五篇:文山州畜禽规模养殖管理暂行办法

文山州畜禽规模养殖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畜禽规模养殖的行为,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提高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转变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州行政区域内畜禽规模化养殖规划、养殖场的设置、建设规范、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调运、养殖污染治理及养殖过程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畜禽,是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以经济利用为目的的陆生动物,包括:猪、牛、羊、兔、犬、鸡、鸭、鹅等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的动物。

国家和省、州对伴侣动物、观赏动物、竞技动物、实验动物等饲养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农户自繁自用的种畜禽除外。

第四条 畜禽规模养殖,是指常年存栏能繁母猪50头、商品猪100头、肉牛50头以上、奶(水)牛5头、肉羊100只以上、奶山羊100只、肉禽2000只以上、蛋禽5000只、肉兔500只以上的种畜禽场、畜禽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畜禽养殖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扶持畜禽规模养殖的发展,引导其逐步实现畜禽养殖集约化生产、标准化饲养、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规划布局、评审、技术指导、经营服务、疫病防治、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畜禽养殖的管理,定岗、定人,责任到位,建立畜禽规模养殖管理工作机制和督查制度,加强对畜禽规模养殖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

第二章 畜禽养殖规划

第七条 州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州国民经济和城乡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本州畜禽养殖发展规划,报州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条 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州级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制定本辖区内畜禽养殖发展规划,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州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设立与备案

第九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设立具备的条件:

(一)符合城乡发展规划和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符合当地畜禽养殖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建在规定的非禁养区内;

(三)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养殖用地和配套的生产设施;

(四)具备为其服务并取得资质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五)具备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

(六)符合环境保护规定条件,办理相关环境保护审批手续;

(七)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条 全州范围内已建和新建、扩建、改建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依法办理备案登记。备案登记工作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十一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程序: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向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备案申请报告,填写《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表》。备案申请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一)养殖场名称、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二)饲养的畜禽品种、数量、来源;

(三)养殖场建设布局(养殖场平面布局图)、区位图、建筑面积;

(四)生产、防疫、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艺及设施设备情况;

(五)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数量、学历、技术职称;

(六)生产管理、卫生防疫措施等。

第四章 建设规范

第十二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地址选择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和村庄的下风口,且未被污染和没有发生过疫情的地方;

(二)距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300米以上;

(三)距屠宰厂、其它畜禽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等区域1000米以上;

(四)水、电、路等公共设施完善,道路便利,供电稳定,水源充足;

(五)禁止在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第十三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划布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坚持科学合理、整齐紧凑,既有利于生产管理,又便于动物防疫的原则,按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4部分规划布局,管理区、生产区处于上风向,废弃物处理区处于下风向;

(二)生活区应设在养殖场大门外面的上风向或偏风方向和地势较高的地方,包括运动场、文化娱乐室、职工宿舍、食堂等与职工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设施;

(三)生产管理区应设立行政和技术办公室、接待室、饲料加工调配车间、饲料储存库、水电供应设施、杂品従、消毒池、更衣消毒室和洗澡间等;

(四)生产区应设立畜禽圈舍、人工授精室(只进行商品畜禽生产的除外)、兽医室、隔离观察室、饲草饲料库房和饲养员值班室等配套功能性场所,牛羊养殖场、养殖小区要设立运动场、青贮窖,养羊场、养羊小区要设立药浴池,各场所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

(五)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应设立挤奶厅,建设规模要与设计存栏奶牛规模相适应,并配备符合挤奶卫生要求的挤奶设备设施;

(六)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应设立病畜禽隔离室、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间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沼气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并距生产区一定距离,设置围墙和绿化带隔开;

(七)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实行净道和污道分离。人员、畜禽和物资运转采取单一流向。净道主要用于饲养员行走、运料和畜禽周转等;污道主要用于粪便等废弃物运出。

第十四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养殖场、养殖小区周围建有围墙或其它隔离设施,并在生产区入口处设消毒池和消毒室,消毒室安装喷雾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

(二)养殖场、养殖小区采取集中供给水方式,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的要求;

(三)排水设施完备并保持畅通,防止雨季污水满溢,污染周围环境;

(四)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建设专门的粪便贮存与处理场地,其位置设在生产及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五)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废弃物处理区建设畜禽焚尸坑,用于对病死畜禽尸体、流产畜禽胎儿、畜禽胎衣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畜禽焚尸坑周围定期消毒。地下水位较浅的养殖场、养殖小区安装小型畜禽焚尸炉;

(六)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各功能区域之间设置隔离带,以便于防火及调节生产环境等。

第十五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畜禽圈舍建设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畜禽圈舍按照畜禽品种饲养要求统一设计建造,场区设计符合《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682—2003)要求,力求科学、经济、实用;

(二)畜禽圈舍内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空气等条件适合不同畜禽品种、不同生产用途、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畜禽的生长发育需要;

(三)相邻畜禽圈舍纵墙、端墙之间的距离为不少于6米,畜禽圈舍与围墙距离不少于4米。

第五章 畜禽品种引进

第十六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引种必须按规定依法进行备案。在文山州行政区域内引种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省内跨州、市引种报州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省外引种报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引种必须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引进系谱、合格证、种畜禽个体档案和遗传材料齐全的畜禽品种。

第十八条 养殖场、养殖小区引进的种畜禽符合品种标准和质量要求,引进后加强选种选配,确保优良畜禽品种的种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及时做好种用畜禽的更新换代。

第十九条 养殖场、养殖小区应从非疫区引进种畜禽,引进的种畜禽经检疫确定为健康,并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第二十条 引进的种畜禽隔离观察30天,经当地县级以上动物防疫检疫机构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生产使用。

第二十一条 实施育肥的商品生产场和小区引进畜禽时,须附具免疫情况和动物检疫合格证,经隔离观察确定为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

第六章 饲养管理

第二十二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畜禽饲养日常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畜禽品种、畜群结构要合理,公母比例要适中。采用科学工艺流程,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性能、不同生长阶段对畜禽实行分舍饲养,推广“全进全出”养殖方式,前后两批中间留有7—15天的空圈消毒净化时间。

(二)畜禽圈舍内饲养密度适宜,保持充足的躺卧空间,降低疾病的发生。

(三)饲养人员保持相对固定并统一工作服装,统一上岗,严格按照各项工作规程开展生产活动。

(四)做好畜禽圈舍防鸟、防鼠、防虫、防蝇等工作,禁止猫、犬等其它动物进入,生产区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

(五)饲养员每天要打扫畜禽圈舍卫生,保持用具干净,地面清洁;经常检查饮水设备,观察畜禽健康状态,及时做好配种、接产准备以及畜禽的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六)畜禽饲养管理要遵照《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管理准则》、《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管理准则》和《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管理准则》等国家养殖标准,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

第二十三条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按照不同畜禽、不同生产阶段饲喂不同的饲料,奶牛、肉牛和肉羊注意搭配青贮、块根类饲料及青绿饲料;牛羊等反刍动物禁止使用动物源性饲料。

(二)饲料添加剂应使用农业部公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所规定的品种和取得批准文号的新品种。

(三)饲料产品应是取得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饲料生产条件审查合格证》的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应具有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并按照饲料标签所规定的用法和用量使用。

(四)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应严格遵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有关规定。

(五)严禁使用国家禁用、停用的添加剂。

(六)严禁在饲料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七)禁止使用假劣饲料。

(八)禁止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草料及饲料原料。

(九)建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使用技术规程。

第七章 疫病防治

第二十四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须在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指导下,结合当地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免疫程序和免疫办法,积极开展疫病预防接种工作,建立免疫档案,并做好畜禽标识的佩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和销售未经强制免疫和未加挂免疫标识的畜禽。

第二十五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须配合各级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做好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制定疫病监测计划,有计划地开展疫病监测,无监测设备和能力的要委托检测机构监测。监测抗体效价低于正常保护水平的,要进行重新免疫。监测结果为阳性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第二十六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卫生消毒要制度化。要选用符合兽药管理规定,对人体和畜禽安全无危害、对设备无损害,并在动物体内不产生有害残留,不造成环境污染的消毒剂;要针对养殖场、养殖小区环境、进出人员、车辆、畜禽及圈舍、饲养用具等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选择不同消毒剂、按照不同浓度进行消毒,并定期更换消毒剂类型。

第二十七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所使用兽用药品应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有产品批准文号的GMP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并由有资质的兽医人员开具处方,在其指导下按照兽药标签规定的用法和用量使用。兽药使用要坚持畜禽不同饲养阶段科学使用药物的原则,严格执行有关休药期规定。严禁使用国家禁用、停用、淘汰的药物和药物添加剂。禁止使用假劣兽药。要建立兽药质量安全使用技术规程。

第二十八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兽医室应在具有相关检验、诊疗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开展疫病诊疗工作。发现可疑疫病病例,要及时上报当地动物疫病防控部门进行确诊,并配合采取相应的控制及处理措施。

第二十九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现病畜禽要及时隔离,对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实行无害化处理,符合《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的有关规定。严禁将病死畜禽出售、丢弃或作为饲料再利用。

第三十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严格执行产地检疫规定,出售畜禽应当提前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取得有效的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售。禁止出售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畜禽。

第八章 组织管理

第三十一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可成立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畜禽品种、统一饲养标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产品销售、统一开展产地和产品质量认证。鼓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实行企业化管理,办理工商登记注册。

第三十二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负责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卫生消毒、兽药、饲料使用等工作;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无人畜共患病;要根据生产需要制定培训计划,聘请畜牧兽医专家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第三十三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须积极推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进入场区人员管理制度、畜禽出入场管理制度、兽药(疫苗)购进使用管理制度、饲料(添加剂)购进加工使用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消毒制度、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疫情监测登记报告制度、畜禽传染病控制措施、环保管理制度、畜禽养殖技术规程、人员培训制度、产品销售制度、报检制度等。

第三十四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配备专人负责档案记录与管理,按照农业部统一制定的畜禽养殖档案内容进行登记归档,建立规范的档案记录和生产记录,所有记录保存2年以上。档案记录和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每批、每群畜禽都有相应的资料记录,包括畜禽来源、品种、代次、数量;饲料来源、消耗及饲养技术;配种、分娩、成活、育成、销售或淘汰情况;发病、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实验室检查及结果;用药、疫苗免疫种类、免疫时间等记录。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或生产商品代仔畜、雏禽的养殖场、养殖小区要有完整的种畜禽系谱档案和主要生产性能记录。建立种畜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有关信息,种畜调运时个体档案应当随同。

第九章 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防治

第三十五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废弃物处理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污染物排放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要求,并符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规定,实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第三十六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采取干法清粪工艺,及时将粪便单独清出,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做到日产日清,不宜将尿、污水混合排出,不得将粪物随意堆放和排放。

第三十七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内排水系统实行雨水和污水分离,污水量产生较大的猪和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等宜采用沼气发酵方式处理污水。既可以养殖单元为单位建设沼气池,也可统一进行沼气处理,并结合种植业,充分利用沼渣及沼液,防止发生再污染。

第三十八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内畜禽粪便可采用自然堆积发酵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也可采用机械强化法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处理设施的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400米以上,设在生产及生活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恶臭污染。

第三十九条 对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行规模养殖管理与项目、资金和政策性补助挂钩。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按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下载加强动物防疫监管 推进畜禽规模养殖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动物防疫监管 推进畜禽规模养殖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43号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已经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 2013年11月11日......

    港北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规划

    港北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规划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动畜禽规模养殖业发展,其中列入我区今年减排任务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共有39家,其中猪场37家、肉鸡场1家、肉鸭场1家。目前,虽然大......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一、单选题 1.《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自( C )起实行。 A、2013年10月8日 B、2013年12月31日 C、2014年1月1日 D、2014年7月1日 2.(B )应当依据......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条例共6章44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 总则......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我国畜禽规模养殖始终存在管理粗放的问题,对饲养技术高度重视,但是轻视治理,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无论是环保审批手续还是污染防治技术都存在诸多不足,对......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经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2013年1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3号公布。该《条例》分总则、......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精)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 日期:2010-03-29 14:26 发布单位:农业部畜牧业司 农牧发[20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局(厅、委......

    埇桥区扎实推进畜禽规模养殖环境治理

    埇桥区扎实推进畜禽规模养殖环境治理建设美好绿色家园埇桥区是全国最大的农业县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地处安徽省的最北部,与江苏省徐州市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