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转型条件下共青团职能定位与实现途径研究
社会转型条件下共青团职能定位与实现途径研究
徐汇团区委内容摘要任何政治组织面对社会转型所提出的政治发展新任务时,都会有一定的应对措施,其中包括发展自身的组织形态。对于这些政治组织来说,要推进组织发展,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否则就可能导致组织发展受到挫折,重则使组织性质发生变化,导致组织衰亡或变异为其他性质的组织;轻则使组织发展脱离现实或不断受到挫折,导致组织功能无法得以有效实现。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导致中国社会逐渐发生转型,也同样需要中国共青团做出回应,并推动自身组织发展。此时,明确社会转型条件下自身的职能定位及其实现途径,就成为共青团必须面对的一项任务。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共青团组织形态的顺利发展和组织功能的有效实现。关键词共青团 社会转型 职能定位 行政化 NGO化 机制创新
一、党团关系发展的历史逻辑:
共青团根本属性形成的内在规定任何政治组织的职能定位都是由该组织的根本属性和现实任务两个维度来决定的,其中根本属性具有一般性意义。而任何政治组织的根本属性都是在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和获得巩固的,因此,要把握中国共青团的根本属性和职能定位,就必须从其生成的历史过程中获得了解。中国共青团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的。但是,共青团组织的根本属性并非在其创建之时就得以明晰,而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双方经过互动,并吸取相关经验和教训后才最终得以确立的。在党团创建初期,青年共产国际的影响、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发展的经验缺乏以及党团成员、对象和任务同构性等因素,导致党团之间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关系,并在党团内部出现了“取消主义”和“先锋主义”两种倾向,甚至在一些地方还造成了工作上的失误。这些问题直到1936年青年团被改造为青救会后才得以彻底解决。1946年决定重建青年团时,在充分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中共中央明确提出青年团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组织上都必须服从党的领导。1949年重建青年团时再次重申了上述决定。1956年八大党章做出以下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自己的工作。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受党中央委员会的领导。青年团的地方各级组织同时受同级党组织和青年团上级组织的领导。”并明确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的助手”这一政治属性。同时,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进一步提出了青年团“是党的可靠的后备军和有力的助手”这一论断。党的十二大正式将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写入《党章》。虽然,中国共青团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关系曾经经历过一些波折,但是,从中国共青团诞生的历史原因到青年团重建时中共中央的考虑,都证明了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保证自身的历史使命得以完成,并使之能够后继有人的一个制度性安排。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共青团的生存和发展是以为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这是共青团最根本的使命。这一使命决定了,中国共青团应该是协助和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青年政治组织,这就是共青团的根本属性。
二、中国共产党的双重身份:
共青团职能定位的内在依据中国共青团的所有职能定位都应该围绕服务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发展这一根本使命而展开。这就意味着,共青团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其职能的具体定位必须由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职能定位来决定。因此,要明确共青团职能定位,首先必须明确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职能定位。这是在社会转型条件下,我们对共青团职能定位做出判断的根本依据和进行把握的基本方法。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党的八大提出党的工作中心要从革命转向建设,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已经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因此,大会还专门研究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但是,党的八大之后政治路线发生突变,执行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和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使革命的逻辑得以继续延续。因此,在政党职能定位上,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着单一的领导党角色,执政党的定位受到抑制。改革开放之后,党的工作中心重新实现转移,实行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路线,中国社会和经济因此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大上,再次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命题,使中国共产党重新获得了领导党和执政党的双重身份。党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中国共青团必须以服务党的领导和执政两方面内容作为自身定位的依据。从广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指通过保持领导地位,凭借政权力量来改造社会,并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的解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从狭义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指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对国家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主要是通过驾驭国家政权即执政方式予以实现。对社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对社会的整合,使社会成员对政党的整体领导地位以及执政地位予以支持。因此,中国共青团在当前的职能定位,从根本上来说,不论是服务于党的领导,还是服务于党的执政,都必须以巩固党对政权的掌握和领导为目标;从具体内容来说,就必须根据党领导和执政的内在规律和具体内容来确定。
三、现代社会成长与现代国家建设:
转型条件下共青团职能实现的现实背景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执政党建设的使命时,与党的八大召开之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国家建设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其中,最大变化在于党的十六大召开时,中国已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替代了计划经济成为中国的基本经济形态,以单位体制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已经为更加多元的社会结构所替代,同时以自由资本、自由劳动和自主个体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已经在中国初步生成。在此基础上,到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的今天,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物价基本稳定,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推进,现代国家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现代社会成长和现代国家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必须遵循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规律,通过执政的有效性达到领导的可持续性;对社会的领导必须遵循现代社会的内在机理,通过有效整合社会为政党领导和执政提供社会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逻辑的变化,要求中国共青团职能定位的具体内容也应该随之调整。第一,要继续保持党的后备军的角色,服务于党的可持续性领导的需要。第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切实履行党的助手的职责。其一是要根据政党执政的需要以及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国家建设的要求,为党的执政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具体帮助。其二是根据政党领导社会的需求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协助政党整合青年,为党的领导和执政奠定青年基础,从而使中国共青团成为党的领导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从上述分析中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共青团所有事务都是属于党的青年事务,是党的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具体内容中所包含的区别,主要是由服务于政党的领导角色和执政角色所引起的。
四、行政化与NGO化:
共青团职能定位需要防止的两种倾向现代社会成长和现代国家发展所产生的各类新的社会和政治现象,以及对外开放过程中西方国家的一些社会现象和制度安排的影响,使一些共青团干部和学术界人士,对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职能定位感到茫然,并推动青年工作的具体制度安排开始发生一些偏差。第一,共青团行政化倾向。这种倾向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习惯于以行政化和封闭式的手段开展各项工作,导致共青团整合青年的目的无法得以实现;二是把协助政党执政简单理解为直接参与政府事务,将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完成政府其他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既导致政府部门的不满,也使共青团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整合青年的目的;三是没有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共青团的战略意图出发,来考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青年政治组织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履行应有的战略使命,而是简单参照部分西方国家和一些地区在政府体系中设立青年管理部门的做法,从而为在战略上和制度安排上使共青团协助政党执政和领导的作用受到严重削弱提供了可能。第二,共青团NGO化倾向。这种倾向主要是将共青团等同于一般的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造成这一倾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脱离中国政治自身的逻辑,简单借用西方学术关于NGO的理论,将共青团组织等同于一般社会组织;二是单纯从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希望政治较少干预社会,有意识地将共青团等同于一般社会组织,并在实际行动上推动这一变化;三是将共青团在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过程中采取的一些社会组织的具体形态以及一系列社会化手段,误判为共青团已经变成一般社会组织或是朝这一方向变化。共青团NGO化所产生的后果中最严重的方面,就是使共青团政治属性受到削弱或是丧失,使其与中国共产党之间脱离了关系,或是关系密切度严重下降,从而导致中国共产党保证自身发展的相关制度失效以及整合社会的相关机制受损。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社会转型条件下,为了保证共青团的健康发展,必须克服共青团行政化和NGO化这两种倾向。
五、组织创新、机制创新与行动逻辑转换:
转型条件下共青团职能实现的路径选择在社会转型的条件下,根据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领导党和执政党两重身份的要求,中国共青团在职能定位上必须遵循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规律,继续扮演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角色,同时还应该承担起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的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青团要切实履行自身应有的职责,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扩大覆盖范围为外在目标,以重建团青关系为内在追求,不断推进共青团整合青年的组织形态创新,从而为政党领导奠定青年基础。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结构是以单位体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和单位体制使社会成员与政党、青年与共青团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利益相关性。因此,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传统的权力手段获得对社会成员的领导和整合,共青团也可以凭借同样的逻辑领导青年。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单位体制的衰微,使包括青年在内的社会成员的利益实现与党团组织之间相关度严重下降,这就使党团组织传统的整合社会的手段和方式受到挑战。对于共青团来说,在新兴的社会领域和组织类型中,基层团组织开始出现边缘化现象,从而使共青团整合青年的能力开始下降,整合青年的范围出现萎缩。如果这一现象长期发展,将严重影响党领导和执政的青年基础。因此,必须根据现代社会的内在规律,通过推进共青团整体组织形态创新来提升整合青年的能力。从基层层面来看,一是激活基层团组织活力,主要办法是推进团内民主;二是调整基层团组织设置,主要办法是强调区域性团建;三是整合团内资源,主要办法是打破团内职能部门以及条块之间的分割,并通过流程再造,推动领导机关与基层互动,实现资源整合;四是再造团青关系的组织空间,主要办法是推进以整合和创建青年社团为基本内容的青年中心建设工作,扩大青年覆盖面。第二,遵循现代政治规律,突显执政党助手和国家政权社会支柱的角色,不断开发和创新协助政党推进青年事务的机制。为了提出相应对策,这里有三个政治学问题需要明确:一是共青团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共青团存在是为政党服务的,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因此中国共青团必须支持共产党执政。二是中国共青团支持共产党执政,必须为共产党推动政府青年事务提供政策性建议,但不等于要共青团直接承担政府事务。否则,作为政府一部分,就必须为青年事务负全面责任,从而不利于赢得青年认同。三是中国共产党应该利用执政党身份保证共青团在政府青年事务中具有发言权和政策建议权,从而使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能够利用此优势来达到不断壮大自身以及获取青年认同的目的。如果专门在政府部门中设立相应的青年事务部门,就可能使共青团这一优势丧失,从而在逻辑上使共青团作用被削弱成为可能。因此,我们认为,共青团协助政党青年事务可以通过四方面机制获得实现。一是推动成立或进一步做实各级党政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并使之制度化。共青团组织具体承担办公室或秘书处工作,并借助联席会议的平台,针对青少年生存和发展状况分解设立指标评价体系,督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推动青年发展政策的实施。二是利用各级共青团组织主要领导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这一角色,推动涉及青年问题的立法工作,以及借助人大的平台监督和推进政府相关部门落实有关青年事务,从而使共青团作为青年利益代表的作用在国家层面得以发挥。三是利用共青团组织在各级政协常委会中的席位,充分发挥政协这一平台的作用,来监督和推进相关青年事务的落实。四是可以通过共青团创建的各类青年组织和相关事业单位来承接具体政府事务,但不是以共青团名义来承接。由于前三个机制中都涉及到青年事务政策和青年事务立法问题,因此,建议共青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强青年事务的研究工作,从而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以及做到具体政策监督到位。
第三,遵循现代社会规律,以赢得青年认同为诉求,不断推进共青团行动逻辑的转换。一是必须认识到传统团建逻辑所依赖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共青团整合青年工作模式必须遵循变化后的社会逻辑进行转换。传统团建逻辑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体制条件下,依靠政党对资源配置的整体性垄断和依靠青年对政党以及其外围组织——共青团的依附性而形成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退出,单位体制也严重衰微,包括青年在内的绝大部分社会成员可以从市场中获得利益和个人需求的满足。这就要求共青团必须按照转型后的社会逻辑,来转换整合青年的工作模式。从这一意义上说,共青团基层组织边缘化现象出现,就是这种转换不到位所导致的后果。二是必须改进领导青年的方式,共青团对青年的领导必须从支配性领导向主导性领导转变。所谓支配性领导方式,就是通过控制资源配置权以及其他权力来达到社会成员或青年对政党或共青团服从的目的。然而,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都要求政党或共青团必须遵循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的内在规律来运作政治,使其合法性不是建立在简单的权力运用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其执政或服务有效性的基础上。另外,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的,政党也已经无法做到对资源配置权的垄断,这就要求共产党和共青团必须通过在社会层面进行有效的社会整合和社会服务,使社会成员对其产生认同感,从而获得其对社会的领导。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必须与各类既有的社会组织建立合作性关系,通过尊重其主体性,从而赢得他们的认同,最终达到对其整合和领导的目的。为此,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既可以采取由政党或共青团与其直接联系和合作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搭建去政治化的合作互动平台来实现。三是必须认识到服务青年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组织起来,由他们自己服务自己。最了解青年需求的人是青年个体本身,如果能够将那些具有同样需求的人组织起来,那么他们就能够根据自身需求生成和提供各类活动项目,来满足自身需求。因此,共青团工作目标要从简单提供活动项目转为帮助创建组织上来。实际上,长期以来共青团工作中常常出现所提供的项目并非是青年真正所需求的现象。为此,我们建议今后共青团工作应尽量围绕各类组织创建而展开,或是通过提供项目、开展活动而后将参加项目活动的人组建为相关组织,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或是将具体组织中已经证明有效的项目进行推广,并再以此为中介壮大各类组织。
六、结语以中国共产党生存与发展作为自身根本使命,决定了中国共青团在任何时期都必须根据党的职能定位来确定自身的职能定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具有领导党和执政党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中国共青团不但要继续扮演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角色,还应该履行好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的职责。社会快速转型以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角色的增加,使一些人对共青团具体职能定位产生了模糊认识,其中最典型表现就是“共青团行政化”和“共青团NGO化”两种倾向,而这两种倾向都可能导致共青团协助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能力受到削弱。为了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以及克服上述两种倾向的干扰,共青团必须根据现代社会和现代政治发展规律,大力推进自身组织形态创新、开发和创新协助政党推动青年事务发展的机制,以及推进共青团行动逻辑的转换,使共青团应有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历史使命得以有效实现。
(袁罡、金伟红、郑长忠、沈晔)
第二篇:新时期下共青团职能研究
新时期下共青团职能研究
摘要:共青团是在我国广大青年人的群众性组织,对于青年人的健康茁壮成长,对于祖国的未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在新时期下,共青团应该发挥什么样的职能,来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青年人和祖国,更好的促进共青团组织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在此时研究共青团的职能很有必要。
关键词:共青团职能青年人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最早在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上海创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标志着中国共青团的正式诞生。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形势变化,“中国共青团”的名称也几经改变,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到“共产主义青年团”,再到“民主青年团”,“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1957年,名称又改回“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一直沿用至今,伴随名称改变的是,共青团的职能和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对共青团组织发挥什么样的职能的研究,有其重要的意义。
一,对共青团的认识。我目前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也二十多岁了,我想用我这些年的实际经历来说明我感受到的共青团的作用,也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最早知道共青团是在小学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抽屉里发现了一个小绿本子,发现是姐姐的团员证,在当时幼小的心灵中就感觉共青团组织很神圣,也很神秘。
上了初中,有一天班主任老师对我说,让我入团。我哪有违背的道理,就按照她给我的《入团申请书》的范文写了篇申请书,就这样,我似乎没费什么吹灰之力就光荣加入了共青团,初三转校了,可团关系还在原来的初中里面。
上了高中,要把团的组织关系转到高中来。我就回到原来的初中去,校团组织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看我的团费还没按时交纳,当时又让我补交了四块钱的团费,这才让我把团关系给转到了高中去。
上了大学,大一时候要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党校培训,必须是团员。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的团关系还在高中,所以大一“十一”期间我就回到原来的高中,可是高中说我们的团关系都在县城所在的派出所里面。由于当时放假,所以我又没有拿到。就回到学校,当时我们的辅导员老师说,那你再入一次团吧。所以在两千零六年的十一月份我第二次加入中国共青团。比上次入团大概整整晚了五年左右。
也许你已经看出来了,在我的经历中,团组织,对我的影响很小很小,而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必要的形式”。比如,这是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应该具有的政治面貌,而且入党必须首先是团员。这些年来,我除了在大学期间每年参加一次班里面的“优秀团员”和“优秀团干部”的投票之外,我就没有以一个团员的身份参加过团组织的任何活动。也许,可以说,团组织和学生会,学校的学生管理机构“合署办公”了,事实也充分证明很大程度上是这样。但这又反映了一个新的问题,共青团的依赖性太大,独立性不强,这是关乎一个组织能否成为一个组织的命脉之所在。
总之,在过去的一个时期以来,共青团对青年人的成长,发展的影响力不够,与青年的具体联系比较疏远,而且,独立性不够,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障碍,成为名副其实的“清水衙门”。共青团组织的职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的发挥,也限制了其作为“优秀青年人的群众组织”这一本质属性的体现。
二,新时期共青团的职能。
共青团工作要想在新时期打开局面,必须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加快改革,紧紧依靠和团结广大青年,以“为青年人服务”为宗旨,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重点。
(一),服务青年
共产主义青年团,只有牢牢抓住了“服务青年”这一工作的主线,就抓住了共青团的核心所在。
1,做好青年人的思想工作,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青年人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
青年人有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情况:青年人处于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在一生中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和前途,也有不可限量的意义。
共青团组织作为青年人的组织,而且机构庞大而完善,有责任,有能力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当今,应以加强青年人的道德素养建设为前提,以提高青年人的人文素养为重点,包括远大的崇高的理想,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的承受能力,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由于客观现实的发展,我们不宜再以唱高调式的,远离生活和现实的陈腐的说教式来对待我们的青年人,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道德高尚,人格健全,思想进步,充满活力的青年人的风尚。那么无论对青年人个人来说,还是对我们国家来说,都将做出永不磨灭的功勋。
具体来说,可以发挥共青团组织严密而完善的优点,把长期工作机制和密集的活动联系起来,创新工作模式,把工作做实做细。一定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2,维护青年人权益。
这是共青团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众所周知,青年人处于求学,择业的初期,处于个人成长和使用发展的关键时期,难免会出现一系列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处来说,比如,高考制度不公问题,就业歧视问题,等等。小处来说,凡涉及青年人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都应该可以向共青团组织求援。共青团有责任,有义务,来为青年人遭受到的各种不公现象来出面据理力争。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而共青团的组织体系和公信力是无比巨大的。由共青团出面为青年人为正当的权益,应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共青团如果在维权方面成效卓著的话,势必会提高共青团在青年人中的地位和威望,提高共青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为共青团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
虽然,在这方面我们以前一直在做,但需要大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3,帮扶青年,助其成才。
既然作为青年人的组织,就应该时时刻刻为青年人着想,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开展有益于青年人,并为青年人所接受的活动。可以是长期的,比如帮助大学生就业,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大学生找兼职,为创业青年提供便利和及时的服务,为青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解决办法。
也可以是短期性的,如组织大学生实地考察学习,做好青年人心理调查分析,为伤残人士组织捐赠等等。
(二),发挥好党和政府与青年人的桥梁作用
1,作好党和政府服务青年人的助手。
做好青年人的宣传,引导,调查,服务,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为广大青年人服务。也把青年人的诉求和其他声音传递给党和政府。从而起到交流,沟通的作用,减少信息不畅造成的决策失误和其他损失。协助党和政府做好青年人的工作,共青团组织大有可为,于国,于民都是有益无害的事情。
2,做好后备干部工作,提高后备干部的质量
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大力提拔有共青团背景的干部,本来共青团系统的干部提拔的快就是不争的事实。截至2008年,在不含港澳台的大陆31个省级政权中,有6个省委书记(自治区委书记,直辖市委书记),有20个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长),曾经担任过团省委书记及其以上职务。在职的地方上的副省级干部,粗略估算就有200名左右曾经担任过团省委副书记及其以上职务。
不免让人发问,有过共青团背景的干部为何这么容易被委以重任?这和我们国家的特殊国情分不开的。也和团组织的性质有关。依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样宏大的政权机器,如果一个年轻人从基层做起,等到担任高层领导职务时候,恐怕已经是老态龙钟了,已经不能胜任更加重要的职务了。而其几十年的宦海沉浮,很难保证一个干部不出问题或不被耽误。而共青团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共青团相比其他政权机构,属于位高权轻的单位。责任,权力,风险都比较低的部门,后备干部在这里易于生存,而一旦时机成熟,把他们空降到独当一面的重要岗位也就不足为奇了。
3,理顺共青团与党和政府的关系
在指导方针上,在路线政策上,保持与党和政府的密切联系是很有必要的。但作为青年人的群众组织,在具体业务上应保持共青团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不失共青团的本真,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目前这一点问题很突出,就是共青团有完全沦为党和政府的工具的危险,共青团独立性太差,说是群众性组织,可和党和政府的关系太密切,无论从人事,财政,业务等各方,都严重依赖
党和政府,美其名曰“半官方机构”。其实,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这样的话,共青团很难独立开展份内的业务,自己的职能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像一个人时时刻刻的有一把利剑悬在头上,难么他很难去自由活动。稍不留神,就会有血光之灾。
因此,在这方面,广大青年,团员,特别是团组织的领导人一定要大力力争,尽量保持共青团的独立性。
(三),社会职能
引导广大青年人积极投身社会,服务社会,不仅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且同时对青年人也进行了教育。青年人从来就不乏热爱祖国,报效人民,奉献社会的热情和志向。青年人具有社会责任感强烈,富有爱心,饱含激情,积极性高,易于发动和组织等特点,只要共青团精心组织,一定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比如,共青团近年来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青年学生中就起到了很好的积极效果。希望类似比较好的活动能够多多的举行。
共青团是青年人的重要组织,发挥好其职能将会对我们的青年人本身,对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都将起到良好的积极作用,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青团一定能够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浅谈新时期企业共青团职能定位
浅谈新时期企业共青团的职能定位
在当今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青工思维活跃、富于创新、意识超前和接受新事物快,如何针对企业青工特点做好企业的共青团工作,带领青年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纵横驰骋、建功立业,是当今企业共青团组织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发挥党的助手作用,推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稳中有进,是企业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党的中心工作是搞好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企业共青团组织必须毫不动摇地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开展工作,如果共青团游离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之外,企业共青团就会失去根本。
一是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努力找准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结合点、切人点,全方位、全过程、多侧面、多层次地向生产经营“渗透”。二是主动面向企业生产经营建设主战场, 积极开展生产突击活动,急生产所急,想生产所想,在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作用。三是围绕提高效益,认真开展岗位创优活动。广泛开展以提高工作质量为突破口和主要内容的达标评优活动,强化青质量意识,最终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四是引导教育青年立足岗位干好本职,争创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建功立业。五是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不能以牺牲生产力为代价来换取共青团工作的表面活跃,而要以生产经营建设的内在要求为前提,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二、发挥生力军作用,努力实现企业科技增效,是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关键所在。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活力和动力的源泉,技术创新行动的落实,重点在企业,希望在青年身上。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就必须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有所作为,通过建立企业青工创新创效活动的有效机制,在不断增强广大青年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目的,积极组织广大青年职工在技术、管理、服务和营销等方面投身企业创新实践,并以明显的成果为促进企业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做出共青团应有的贡献。
广泛宣传,使党政领导、团干部和青工明确对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认识,为全面开展活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利用网络、电视、宣传栏、座谈讨论、培训班等形式,加大对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是在各级党政领导中广泛宣传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使党政领导了解活动对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培养高素质的青年职工,赢得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二是在团干部中广泛宣传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使团干部们认识到活动是团组织延长工作手臂,拓宽工作领域,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的最佳切入点。三是在广大青工中广泛宣传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使他们认识到活动为各自开发潜能,展示自身价值,充实岗位素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齐抓共管,为开展好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起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是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前提条件。创新工作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工作,也是企业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因此,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要积极争取企业领导班子及各部门的支持,成立以党政领导牵头、团组织具体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成立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组织,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机制,是开展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活动的重要环节。企业团组织要根据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环节的需要和企业青年群体的特点,建立起诸如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青年技术协会、青年管理者协会,科技攻关小组、服务创新小组、青年促销队等活动组织,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把青年职工吸引到群众性的创新活动中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青年参与创新创效活动,在技术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发挥创新作用,取得创新成果。
开展创新课题申报,使活动纳入企业行为。建立科研课题项目申报机制是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基本环节。企业团组织要争取企业党政领导的支持,和有关部门一起抓好青年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批,建立起青年科研课题和项目申报审批机制,营造有利于青年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和支持更多的青年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攻关,或独立承担科研攻关、开发的任务,努力做到青年有项目,项目有青年。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可以和企业科研技术部门、项目申报单位三方签订合同,并将项目列入企业科研技改计划,使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真正纳入企业行为。
依托载体,使活动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把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纳入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组织开展以“五个一”(树立一种新理念、掌握一门新技能、提出一条新建议、攻关一项新课题、创造一份新效益)和“五小”(即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技术、小建议)竞赛为内容的科技攻关活动。二是与青工岗位培训和素质锻炼的日常化、制度化和职业化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每日一讲、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赛、每年一评”等培训比武活动,培养青工的创新意识,加强他们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三是与“青年文明号”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大“青年文明号”的规范管理,使青年文明号活动融入了创新创效的内容。
严格制度,设立基金,做到考评到位,激励到位。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是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重要手段。创新创效活动的考核评价应该包括对创新创效两方面的考核内容,既要考核创新的技术水平,又要考核创新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把创效作为根本标准,增强创新的实效性。要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考评,强化对科研立项、签订合同、组织攻关、成果评估和成果转化各个环节的全过程控制。要以专业人员为主成立考核评估小组,对攻关课题进行阶段考核和权威性评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充分调动青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基层团干部开展活动的热情,都要求认真做好表彰奖励工作。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把活动奖励纳入企业创新奖励体系之中,制定出具体的奖励办法,对创新取得成绩的个人、对创新的成果,对创新的组织者都要大力宣传表彰,形成导向激励;要将创新创效活动与“双推”工作结合上来,在晋级、提拔、培训、深造、福利等方面向青年创新人才倾斜,形成政策激励;要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联合企业有关部门制定物质奖励办法,将青年的创新成果同青年的收益切实挂钩,推动活动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发挥育人功能,大力培育青年科技人才,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职能。
“育人”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能,培养锻炼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队伍,是每个企业团组织主不容辞的义务,事实也已证明,企业创新靠人才,企业创新更能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广大青工的科技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大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不断成长,是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的基础。
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具有创新意识是不断创新的前提,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是不断创新的基础。企业团组织要联合教育培训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根据青年科技人员和青年管理人员、青年工人培训的特点和规律,注重青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训,加快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在青年中的传播,使青年职工的培训从一般性的知识补缺转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创造力上来。一方面要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二要尽可能创造机会,通过组织广大青年参
加培训、学习参观、讲座、论坛等形式加大青工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为青工成长成才需要创造条件。无论何时,团组织都应把服务青工成长成才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能。要积极取得企业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大力气营造企业青年人才成长的环境,为青年成长创造条件,为青年工成才服务。其途径可以有这样几种。一是围绕提高青工素质,深入开展岗位成才活动,完善岗位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并制定相匹配的奖励政策,使青工岗位成才进一步规范化;二是以项目(课题)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在确定创新项目(课题)时,应注重将关心企业发展、热心创新、具有培养潜力的青年科技人员和青工吸收到创新小组或确定为项目负责人,通过创新实践促进其各方面素质的锻炼提高,成为青年创新带头人。
引导青年发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挑战。当今时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蓬勃兴起。青年要跟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坚持终身学习,从学习中吸取前进的动力,在学习中永葆创新的活力。因而,各级团组织要把推动团员青年的全面学习作为自身开展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既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社会历史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等,又配合职教和业务部门利用各种培训机会、培训阵地,在青年中开展各类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新知识培训及新技术推广活动,努力提高团员青年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同时,还要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注重针对青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活跃青年的文化生活,挖掘青年的智慧、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逐渐成为企业全面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四篇: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职能和作用发挥途径研究
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职能和作用发挥途径研究
城市共青团工作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青团工作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村青年不断向城市聚集和
转移,生活和工作在城市的青年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越来越成为共青团工作的重
点领域,城市共青团工作需要承担更为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履行好党和政府赋予的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
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引领广大青年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是
当前城市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总结探索城市共青团工
作的成果和经验,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城市共青团工作的职能和作用的发挥途径,对实现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团组织覆盖方式,不断扩大组织覆盖率
目前,在城市青年群体日益多样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的条件下,要使团的基层组织覆盖全体青年,关键是青年的选择和参与。只有自主选择,才能主动参
与;只有主动参与,才能有效覆盖。参与就是最基本的覆盖。所以,共青团要靠
先进思想、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靠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靠
对青年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的培养、靠广大团干部对青
年的感情,切实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从而把广大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一是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充分发挥其在网络覆盖中的主导和组织作用,在服务大局中引导青年主动参与。特别要重视基层团组织的作用,团的基层组织
和基层工作处在共青团与广大青年的边界上,是共青团联系广大普通青年最重
要、最普遍的路径和载体。团组织有活力,就要跟青年有关系,有关系就得体现
在基层,而团的工作和建设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也在基层。因此,我们要把加
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作为关系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实现各项职能、保持自身活力的“生命力工程”,在日常工作中要把注意力放到基层,尽最大努力加强对基层的工作指导和支持,把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把工作力量向基层集中,把工作载体向基层转移,着力解决基层团组织网络对广大青年覆盖和基层工作活力问题。
二是通过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为载体,让进入到非公经济组织就业的团员青年有效的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团市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非公有制经济团建计划,将建团数量层层分解、责任到团委、责任到人。在团建中坚持“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原则,采用“灵活设置、重点突破、分类指导”的方法,因势利导,积极探索“独立建团、联合建团、挂靠建团、行业建团、商会建团、社区建团”等多种建团模式,实现纵横交错的网络式立体覆盖。
三是市区街道团组织一体设计、分区域覆盖、社会化运作,让不同的青年群体依附相应的社会组织,如进城青年农民工、白领青年、普通青年等,要很细致的、清晰地梳理出每一类青年所依附的社会组织和他的生活发展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共同搭建团组织引导和组织青年参与、青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网络体系。通过这些措施,不仅使团组织的覆盖能力显著提高,也初步形成了在参与中覆盖、在覆盖中引导、在引导中凝聚的社会化组织覆盖网络。
二、创新资源整合方式,不断扩大资源整合的力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团的传统资源在不断流失,但也有不少新资源在流入。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资源,并且使资源不断流入,关键的问题是要创新资源整合方式。
1、把团的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争取政策资源。以党建带团建制度化建设为统领,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政府职能转变中主动承担,积极作为,并通过政府委托、政府购买或部门合作、主动协助等多种方式,广泛参与政府的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在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整合并获取资源。
2、以层级延伸和横向联合的方式获取社会资源。所谓层级延伸,就是从团市委到街道团委三级一体整合,青联、青企协、青基会、青少年宫等多种渠道联动整合。所谓横向联合,就是以活动为载体,与企业、高校和其他社会组织广泛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3、构建以基层团组织为终端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发挥作用中整合资源的新机制,与团的领导机关自身整合资源的机制不同,关键是:资源整合要以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作用为依托,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为目的;资源配置要以基层团组织为配置终端和使用主体,确保基层团组织作用的正常发挥;资源使用要以活动、产品和阵地为载体,实行系统化配置和严格的预算核算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资源向作用好的基层团组织流动,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基层团组织发挥作用、吸纳资源,力求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三、创新产品运作模式,在传播中引导服务青年
现代城市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社会产品实现并作用于市民的。政府使用公共权力与公共资源提供公共产品,社会组织(非营利)使用社会资源提供公益产品,青年正是在使用和消费这些产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认同或接受相应价值观的影响。城市共青团要有效地引导和服务青年,也必须构建面向基层和青年的产品化运作模式和传播渠道。
1、产品开发是团的各级领导机关的基本职责
在引导和服务青年的具体运作中,传统的通过各级团组织动员、会议动员和文件动员等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目前青年思想多元、组织方式多元的现状。因此必须更新工作理念,减少组织层级,实现扁平化管理,并要善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核心价值观,按各类青年群体的特点和需要进行逐层分解,并把分解后的内容转化为有形的大众文化产品、多媒体产品和生活时尚产品,通过直接面向青年、面向社会的方式,充分通过利用媒体、短信平台、QQ群和网络论坛平台等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动员青年,通过举办COSPLAY、极限运动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来吸引团员青年,通过与车友会、动漫社团、快闪一族等社团加强交流沟通来联系团员青年。让广大青年在自主选择和消费使用这些产品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认同。
2、探索面向基层和青年的产品供给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和相关网站,供青少年自主选择消费,以实现引导和服务的功能。在设计活动时,可以把适合青少年的图书或音像制品套在活动中直接向基层团组织和青少年供给。目前,团委开展活动,不再仅仅是发通知、提要求、催结果,而是在动员部署中配置资源、在组织推进中供给产品,在活动运作中使用和消费产品,有效提高了基层团组织的运作能力和对青年的吸引力。
3、开拓以大众传媒为主体的传播渠道
共青团的引导与服务,必须与青年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相一致。为此,一方面加强团属媒体建设,开发和打造新媒体,努力拓展传播渠道,扩大覆盖面;另一方面,则以团的内容优势和活动品牌为资源,与大众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广泛
合作,对一些传统的、但是有很大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的品牌,要不断深化其理念,拓展其外延,有效整合其他品牌和项目,这样既巩固了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等传统品牌活动,从而最大程度的赋予传统项目以新的内涵,形成清晰的工作体系和板块。不断增强项目的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共同打造引导和服务青年的传媒产品,并按传媒规律进行多渠道、多品种、多时段传播。这不仅满足了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媒体对内容和品牌的渴求,也极大地提高了团组织对青年的有效覆盖和影响。
第五篇: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有企业构建现代化经营管理体制已成为适应形势发展的必须要求,属于国企管理的关键政工工作,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相协调。本文主要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背景下,对国企政工工作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基于把握政工工作内在要求下探究其职能定位,并创新政工工作模式,旨在推动国企政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工工作;职能定位;工作模式
在现阶段,国有企业技术改造与产能结构优化已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提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模式,是广大政工干部争相关注的时政热点。经由一系列的实践研究表明,基于传统意识作用下,政工职工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必须要强化思想领域的创新,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意识。虽然这种工作方式与政工工作主线并未发生偏离,但其效果却有待完善。从某个方面来讲,过分重视思想意识教育可能诱发劳资矛盾,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必须要做好政工工作智能定位,从现状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才能满足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内在需求。国企政工工作发展状况分析
1.1 发展现状
针对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发展状况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工作重心转移,政工工作未引起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国企开始引用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逐渐以创造经济效益为工作重心。由于政工工作与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因此逐渐处于边缘化,企业领导开始忽略政治思想工作,政工部门自主导部门过渡为辅助部门以及服务部门。同时,由于政工部门无法带来经济效益,故诸多国企逐渐减少了对其的资金支持力度,政工人员薪资待遇也显著降低,在企业管理中处于弱势地位;(2)政工队伍不稳定。基于新时期下,诸多国企为了节约资源,对政工部门进行削减,致使政工工作员工上升通道被掐断,甚至政工工作经常由其他部门职工代领。不难看出,政工工作吸引力不大,人才缺乏,队伍不稳定;(3)工作流于形式。由于无法完全站在经济效益角度上来衡量政治思想工作,故新时期企业领导与职工对其的认可度不高,再加上政工人员缺乏动力,政工工作模式呆板,故诸多工作都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付出实践,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
1.2 内在发展要求
针对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的内在要求而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l)目标分解要求。就目标分解要求而言,主要为国有企业职能部门工作价值取向,其与整体发展目标必须要吻合。换言之,政工工作必须要摆脱传统工作模式的束缚,以促进国企发展为根本目标。在新时期,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诸多国有企业必须要重视技术改造,强化产能结果优化,积极发挥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作用,强化职工创新意识,树立成本控制意识,有助于提高政工工作的地位;(2)目标协同要求。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必须要由传统教育模式过渡为合作模式,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与其它职能部门进行有机结合,针对其需求开展针对性工作。譬如将管理部门职工、生产一线职工纳入政工工作范畴内,优化政工工作方式,予以思想关心与帮助。国企政工工作职能定位
国企生产经营与经济效益离不开职能部门与员工的努力,在新时期下,政工工作必须要准确进行职能定位,将其与生产经营相挂钩,基于把握企业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工作,从而将政工工作所产生的潜在效益过渡为实际效益。
针对政工工作而言,其职能定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职能。基于市场竞争压力与社会环境工作作用下,国有企业职工易出现消极情绪,促使其工作与企业发展目标不一致,尤其是价值取舍上的误区易影响整个企业内部的团结。由此可见,在新时期下,针对政工工作而言,必须要强化教育职能,加大教育力度,积极培育广大职工们,促使其树立主人翁意识,进而同国有企业共进退;(2)协助职能。尽管国企引入了现代化经营管理体制,但其内部出现了收入分配失调等问题。譬如管理层职工收入远远高于普通员工。究其根源,虽因劳动强度不同与劳动效果不同所致,但必须要克服,从实际角度出发,予以困难职工热心帮助,完善协助职能,确保国有企业工作顺利开展;(3)反馈职能。就国企政工工作而言,必须要优化反馈职能,为经营管理层及国企党委提供可靠信息,指导管理层决策。在具体工作中,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必须要从广大职工实际状况出发,深入其心声,以利益诉求为导向,优化工作模式。国企政工工作模式创新策略
要想不断创新国企政工工作模式,必须要从四个方面出发:(1)重视思想政治创新。积极转变传统的政工工作方式,以国企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积极弘扬国企优良文化与企业精神。如组织职工开展技能比赛,增强职工凝聚力,促使其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思想特征一致,为国企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2)关注职工物质利益诉求。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从职工物质利益诉求角度出发,必须要减轻国企职工的压力,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自身工作岗位上。在现阶段,诸多国企职工生活压力明显增加,其提升薪资待遇的诉求属于自然变迁的结果,国企必须要引起重视;(3)培养良好的职业观念。在政工工作中,必须要帮助职工培养良好的职业观念。譬如可树立国企楷模,激励青年职工,促使其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4)完善信息技术支撑。在现阶段,必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构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完善其工作环境,扩大工作覆盖范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国有企业必须站在目标分析与目标协同角度上来深掘政工工作内在需求,优化政工工作职能定位,从协助职能、教育职能以及反馈职能三个方面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并贯彻落实,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迎民.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模式创新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2(21):17-18.[2]李芷?q.新时期国企做好政工工作的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35-36.[3]郑正亮.对国企政工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10):44-45.[4]伍思扬.浅谈国企政工在我国的相关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0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