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论文-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天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结课论文
论文名称: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姓名:
学号:
所在学院:
专业:
联系电话:
年月
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摘要:目前我国城乡、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收入差距较大,这种状况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究其本质主要是分配不公造成的,政府应当深化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本文就实现共同富裕提出八条措施
关键词:收入差距原因共同富裕分配改革必要性途径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收入分配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大大增强。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2011年中国GDP总量为471564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然而,居民收入增长的步伐仍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2001年至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9.7%。
另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乃至不同人群之间,仍然横亘着一道道“鸿沟”。十八大代表、北京环卫集团一清分公司垃圾粪便清运中心驾驶员任晓云在北京打工已经16年,但和妻子、女儿常年分居。对他来说,在北京买房安家仍是梦想。“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门槛太高了”。“企业职工退休金比公务员每月平均低1500元。”十八大代表、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杰说,“企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下,人们都争着往公务员队伍挤,而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缺乏吸引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调查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为3.23:1,是全球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为91364元,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为20393元,收入最高行业为最低收入行业的4.48倍。
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更为突出,高收入阶层是改革以来获利最大的群体,主要是部分私营企业主、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房地产部门的开发商与经理、高级学者、高级律师等,家庭年收入一般在20万元以上。而按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标准“日均消费低于一美元属于绝对贫困”计算,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为1.5亿人。
从以上简要分析可看到,目前我国贫富差距依然很大,分配领域的问题表现为收入差距过大,其实质是分配不公。具体表现为劳资关系中资强劳弱、农民工与城市文明相对隔离、对一些地方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有效市场评判标准和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穷庙富方丈”现象依然存在。此外,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过高、政府侵害民众利益、灰色收入等也比较突出。这与小平同志提出的到2000年“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设想形成很大反差。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
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会更复杂、更突出。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在西方新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形势下,我们应明确,只有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才能够协调当前我国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够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才能够保障劳动者共享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成果。劳动者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与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社会群体手中,那这就表明社会发展的成果只为少数人所享有,而其他群体的利益会受到损失。这与社会主义本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是根本不相容的。只有力求让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富裕,才能够更好地保障社会稳定,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共同富裕是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初衷。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强调“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要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就业率是效率和公平的结合点,就业率过低必然导致收入差距的拉大,从而使效率所导致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致使效率信誉下降。只有把就业问题处理好,国家才具有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政府应将宏观劳动力的供求平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来考虑,将扩大就业和老百姓的真正富裕作为政府工作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和弹性就业,鼓励人们在社区从事服务就业。
2、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承受范围内的基本保证。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国家和全社会应当更多地关注低收入者,力所能及地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调节过高收入,并不是不允许人们致富,更不会去剥夺高收入,而是在国家税收征管的政策下,高收入者应当成为依法纳税的模范。通过国家分配政策的调整,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分配格局,让更多的人们过上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3、收入分配法制化,严整国有部门分配秩序。
法律对个人收人分配的调节具体表现在立法调节和司法调节两个方面。立法对个人收人分配的调节主要包括最低工资立法和各种社会保障立法等。司法调节的重点应是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尤其要对国有部门的收入分配加强监管,积极探索超额垄断所得向全民所有者的转移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对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行为要进行有效监控,要谨慎对待年薪制。对国有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多元化分配机制。
4、国有经济必须改革。
对国有经济进行彻底改革的必要性主要缘于以下两方面:第一,不改革国有经济,中国经济的整体效率难以得到提升。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基本来源于非国有部门(“民营部门”),而占有经济资源主要部分的国有部门不但增长缓慢,而且效率有下降的趋势。第二,双重体制并存造成了很大的寻租空间,使腐败蔓延的趋势难以扼制。实行增量改革战略,在大体维持国有经济现有体制的条件下,容许私有经济发展和引入部分市场机制,使中国经济出现了命令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并存的状态。
5、重建公共财政,界定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
在财政体制上要注意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适当合理分权。完善中央税收体系与地方税收体系。合理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比例,彻底解决财政越位与缺位问题。财政政策的调节重点要向低收入者倾斜。注重地区之间的转移支付与阶层之间的转移支付。中央财政要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要积极探索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的收入分配的城乡转移支付机制;要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6、建构有效的财政调节机制。
在再分配环节实现公平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而财政是政府完成这一职能的重要手段。首先是运用税收制度安排,一方面为政府实施再分配筹集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社会保障税、资本利润税、遗产税等,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力度。目前我国税收政策的手段还很不健全,很不完善,还没有真正起到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其次是运用财政支出手段促进公平。主要运用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促进地区间分配公平;运用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促进居民间的分配公平。
7、解决贫困问题,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国过去以国家包揽为特征的单一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无法适应新体制需要,为此,应按照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效率与公平相兼顾、改革和过渡相衔接的原则,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新经济体制要求的,覆盖全体公民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从社会公正和公民权利角度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是一项必须提上日程的工作。
8、审查政府官员的贪污违法乱纪现象。
习总书记说:“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中国的贫富差距里确实有很多是违纪违法造成的,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很多不合理不合法致富的现象,因此,对于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税、走私受贿、权钱交易以及制假贩假等法律所禁止的行为牟取的利益,属于非法收入,应予严厉打击。
四、结论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收入分配失衡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深刻分析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抓紧研究制定切实的改革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有些问题却是等不得的,比如: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应该加紧办、立刻做。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目标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经过几代领导人的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越来越丰富,共同富裕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
参考文献
[1] 俞礼祥.调节收入分配 实现共同富裕.社会经济研究.《长江论坛》2004.1期 总第64期
[2] 杨宜勇.完善分配制度 实现共同富裕.人民论坛.2006.03/B
[3] 苏海南.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2月/1日/第007版
[4] 赵 汇.从“占领华尔街”看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学习论坛.2012年2月第28卷第2期
[5] 吴敬琏.不改革国有经济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经济参考报》2011年9月26日
[6] 张旭东.“更多更公平”凸显实现共同富裕决心.济南日报/2012年/11月/12日/第F02版
[7] 李学春.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若干思考.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11月/21日/第003 版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结课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结课论文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浅析中国社会收入差距的加大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加大,为了更加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何控制并逐步缩小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已成为当前的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社会收入差距的现状、差距持续加大的原因、后果及可以采取的对策予以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解决中国社会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的问题予以帮助。
关键词:中国社会收入差距;加大;现状;原因;后果;对策
一、中国社会收入差距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收入差距的持续加大不断刺激着国民们日渐敏感的神经。凤凰网有关报道显示,我国收入最高的20%群体与收入最低的20%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从1978年的6.3倍上升到当前的22倍。而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2011年给出的结论是,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人均收入已经相差55倍。与此同时,行业收入差距悬殊的事实更是深受网友热议。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我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兴盛的国家转变为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分化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一大障碍,成为严重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引起了从社会公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
为了更好地描述收入差距加大的程度,在此引入“基尼系数”这一概念。“基尼系数”指的是在居民的所有收入中,进行不平等分配的那一部分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在0~100%之间取值。联合国规定:基尼系数在0.2以下的表示收入十分平均;0.2~0.3为比较平均;0.3~0.4为相对合理;超过0.4为警戒状态;0.4~0.5的表示收入差距相对较大,0.5以上的为差距很大,超过0.6的已经进入危险状态。
我们再来看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尼系数所发生的变化:1978~1984年,改革刚刚起步,到1984年基尼系数达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只有0.24;1985~1994年,改革逐步推进,到1994年第一次突破了0.4,到达0.4008;1995~1999年,改革渐渐深入,农业发展大大加快,基尼系数最小时达到0.3706,到1999年增长到0.3892;2000~2005年,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速度放慢,2000年刚开始时基尼系数再次超过0.4,变为0.45;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65;201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在0.50左右。世界银行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收入最高的20%居民的平均收入和收入最低的20%居民的平均收入之比,在中国是10.7,而在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纵览整个世界,从各国的数据看,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已经相对较大,进入了危险状态,基本上与非洲、南美洲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相当。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31次季度报告会上谈到,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中上等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6500美元,但收入差距的情形仍跟南美洲、拉丁美洲国家差不多,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将可能影响到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二、如何看待中国社会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和比例逐年减少,但是基尼系数连续多年持续增加,社会贫富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理应引起全社会和政府领导者的高度重视。那些认为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是正常现象并主张任其发展的说法是极不负责任的。
毋庸置疑,适当的收入差距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适度的收入差距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劳动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诚实劳动、先进知识和创新能力获得的较高收入,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加整个社会的整体福利,应该予以支持和鼓励,国民因此形成的合理收入差距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过高的社会收入差距,尤其是当这种过高的收入差距是因为非合理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情况下,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可能会引起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紊乱和资源配置的失调,造成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首先,它会使社会成员产生很大的的不公平感,成为诱发犯罪的因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它诱导社会成员进行更多的非生产性努力,政府也将被迫将更多的资源用在平衡社会收入差距方面;再次,财富的过度集中明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有序增长和经济活力的竞相迸发;最后,不合理的收入差距会削弱整个社会的购买能力,影响经济消费结构,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内造成社会总体的消费能力不足。当前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行业与部门差异所造成的收入差距。政府在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不能仅仅着眼于片面的收入差距调整,必须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中国社会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
造成中国社会收入差距呈持续加大趋势的深层次的社会根源到底是什么?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发现导致这种社会现况的深层原因,就不可能提出和采取解决该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措施。现阶段我国社会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地区差距、城乡间差距、行业与企业间差距、高管和普通职工差距。近年来这四种类型的收入差距都在持续加大,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收入差距突出地表现为地区差距,社会收入差距中的地区差距影响和制约着其他种类的收入差距。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可能接近甚至超过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总体收入。另外,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加大,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可以解释基尼系数增加的很大一部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扩大了地区收入差距。此外,行政垄断成为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另一重要原因,就业机会不均等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
从整个社会的初次分配来看,我国的社会收入差距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并不怎么明显,基尼系数甚至低于部分发达国家。从初次分配后的社会收入差距来看,目前中国0.47 左右的基尼系数只稍高于日本(0.44)、英国(0.46)、澳大利亚(0.46)和美国(0.46)等国,与法国、捷克、新西兰、比利时等国处于同一水平,甚至大大低于德国(0.51)、波兰(0.57)、葡萄牙(0.54)、意大利(0.56)等国。虽然在初次分配之后世界各国社会收入差距的程度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差别,但是在经过再分配后,收入差距的状况则大不相同。经过再分配调整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大大缩小,而我国收入差距状况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对于我国,由于普遍缺乏调节收入差距的再分配机制,再分配后的收入差距和初次分配后的收入差距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改变,社会收入差距的变化并不大。有研究表明,综合考虑住房、地区生活成本、社会保障等因素后,我国的基尼系数有可能在0.48~0.49,社会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社会收入差距之所以不断拉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再分配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很好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另外,造成中国社会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或者说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其他影响因素是: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所有制结构中,私有制企业的比例逐渐加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部分公有制企业,是导致中国整体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经济根源,以政府职能和权力左右收入分配的趋势越发严重的状况是造成社会收入差距持续加大的政治根源。
四、社会收入差距加大能导致什么后果
虽然我国社会收入差距不断加大是一个经济问题,但是由于差距过大所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常常体现在社会领域。一方面,社会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会造成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下降,影响投资需求的形成,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总需求。同时,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加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民总体的购买力,导致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因为购买力的缺乏而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因为部分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不足,所以高收入群体的资本无法正常转化为投资,长此以往将有碍于社会需求的增加、影响经济增长潜的发挥力,最终会导致富人越发富裕,穷人更加贫穷,加大贫富差距,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得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状态。另一方面,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可能引发部分地区的社会冲突,妨碍经济的正常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的学者研究表明,收入差距和社会刑事诉讼率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负相关性,同时收入差距状况与地区暴力等级显著相关,收入分配不公平地区的暴力程度远远高于相对公平的地区,可见社会收入差距过大还有可能增加社会动荡方面的因素。
五、如何缓解中国社会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中国社会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全面治理。解决中国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不是简简单单哪一项具体措施就可以做到的,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防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重要举措,同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公平、和谐的城乡关系,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农民收入的增加,逐步缩小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要解决地区收入差距问题,关键是要调整区域结构,促进中西部经济增长,除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之外,加快推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建设;还要斩断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过密联系,国有企业的改革如果能够做到公正公平,行政部门的权力如果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规范,将有助于减小企业间的收入差距;另外,急需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保障人们能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同时应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解决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问题,保障人们能够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战略要求,统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与部门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进一步缓解和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用发展的观点和办法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是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根本性措施。同时,政府决策层和职能部门必须正视中国社会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现状和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客观事实,并要下定决心、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政策措施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正确认识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合理调节少数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加大对政府腐败现象尤其是官商勾结现象的打击力度。
结束语
改变中国社会现阶段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状,逐步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非常复杂、艰巨、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政府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调控措施,需要更多的人以理性的心态去深入分析现实问题,去凝聚为一种强大的解决社会问题的物质力量。改变现状的策略和方法不会仅仅是领导和学者脱离实际、苦思冥想出来的,还必须深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深入调查研究,在掌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各部门与行业间差距拉大的客观事实基础上,采取正确的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具体分析,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具体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政府和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共同努力,就一定会改变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事实,而且会进一步缩小这种差距,使中国的社会收入差距状况进入合理的状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贵鹏
2013207037)
摘要: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本文结合社会发展分析了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
十八大
重要性
必要性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生态,一般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状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一次顺应世界潮流的新选择。作为一种基本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引导国家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
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二.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上的重大进步,因为生态文明的前提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维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宗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其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其着眼点在于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更加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刻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道路,并在保护生态环境、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已经具备了向生态文明迈进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新中国建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尤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还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 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三.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也要牢记“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牢记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把发展作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通过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四.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起始点。只有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与生态优美完全可以兼得。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五. 正确认识生态文明的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种根本性的转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的,需要与其他国家协同努力。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挑战固然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2]《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5]《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党委<关于全国水利会议的报告>》(1965年),《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第583页,1998年。[6]侯玉:论邓小平的环境保护思想,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8]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9]康琼:江泽民环境保护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10]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央党校,2011年。[11]金绪广:胡锦涛生态哲学思想研究,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12]姚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的实践和认识,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13]王连芳:我党生态文明思想形成过程探析,人民论坛,2011年。[14]胡洪彬:论邓小平的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5]孙金华,张国富: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生态观,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
第四篇:2013级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结课试题
2013级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结课试题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行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中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2、“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请你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3、我国现阶段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党的十八大强调,要“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是什么?
要求:A4纸手写,以论述题的形式完成上述四道题。
每题中应体现自己的观点,不能相互抄袭,如有发现以不及格计。12月30日前以班级为单位交至人文学院,以流水号为准
S20130001-----S20130300联系赵新生老师***
S20130301-----S20130500联系郭玲霞老师***
S20130501-----S20130800联系王爱成老师***
S20130801 后联系段义权老师***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1、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
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内涵丰富,包含8个“明确”和14个“坚持”。
一、“八个明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回答。十九大报告在阐释这一思想时,提出了8个“明确”。这8个“明确”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目标明确、方略清晰。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战略布局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十四个坚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励精图治,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在我国发展起来后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这一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等作了系统阐述,标志着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实现了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水到渠成、应时而生,有其形成的严密逻辑。其时代逻辑,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它要肩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时代是思想之母。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正如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物质成果一样,人们也创造自己的思想成果,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他们只能在所处的时代中创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的,具有典型的内生性特质和鲜明的时代色彩。邓小平指出,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总书记强调,“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就是说,从整体发展水平上看,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欠发展”时期和“发展起来”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总体上处于“欠发展”时期;自从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总体上步入了“发展起来”时期。美籍华裔学者熊玠强调说,如何解决发展起来以后带来的新问题?这一“邓公之问”的答卷,如今交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手中。与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在逻辑上密切相关的是,我国正处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正处于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正处于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正处于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蕴含于其中的本质,是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所推进的整体转型升级。在这一新时代,最根本的是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逻辑及其本质特征,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指导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飞跃,根植于推进“整体转型升级”的新的历史性变革之中,基于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且实现强起来”的历史方位上所进行的思考,聚焦于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分析和解决,形成于对推进“四个伟大”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认识和把握,源于对“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解答,体现为它是围绕大国成为强国而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总之,历史新变革、历史新方位、矛盾新转化、历史新使命、时代新课题和成果新拓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坚实基础和立论根据。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基于历史新变革、历史新方位、矛盾新转化、历史新使命、时代新课题和成果新拓展,打造出融通中外且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进而提升出能解决中国问题和人类问题的中国核心理论。对此,我们应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韩庆祥是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的主讲专家。韩庆祥教授认为,十九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分别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加以概括,分别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八个明确”,主要是从理论层面来讲,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四梁八柱、核心要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在发展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方位会有不同的内涵。
“十四个坚持”,它主要是回答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它告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路径、方略、步骤等等。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是理论上的回答,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十四个坚持从实践层面明确的回答,主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当中,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讲方略、办法、路径的问题。人民日报评论员也指出,进入新时代,要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坚定不移实现伟大梦想,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八个明确”的基本内容、“十四条坚持”的基本方略,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极不平凡,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内涵: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形式。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方式;另一种是计划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单一的、纯粹的市场方式或计划方式,一般来说是不存在的,往往是以某种方式为主,另一种方式为辅。如果某一社会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计划方式为主,就叫计划经济;如果以市场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种经济就称为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虽然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中,它都表现为一定的特殊性,但作为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一种经济形式,它具有一些一般性特征:
1.资源配置市场化。2.企业行为自主化。3.宏观调控间接化。4.市场管理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这是一个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结合问题,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4.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土地市场、信息市场和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同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运行。5.完善以间接调控为特征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和健全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6.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一阶段: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初步认识市场调节的作用从时间上看,这一阶段大致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前。
1.充分认识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初步认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早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 “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2.对市场机制大胆地进行了尝试
我们党从理论上认识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并从实践上开始了对市场机制的大胆尝试。首先在农村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村在短时期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次在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引入了市场机制,确立了政府和企业、企业和职工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了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使企业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3.强调“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基本原则 1981年6月27日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1982年9月1日通过的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说: “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可见,在这个时期,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是有限的,对市场机制的作用还没有更充分的认识,从总的指导思想上来看,对市场机制的作用,仍限制在为“辅”的限度内。第二阶段:明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性质,加大市场机制在各领域的调节力度 这一阶段大致从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始,至1989年11月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止。
1.开始强调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要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市场经济仍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强调: “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但同时又认为: “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这说明当时虽然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仍不充分,但与前一阶段相比已有所转变。
2.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性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之后的经济性质到底是什么?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 “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而指出这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定性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准确地阐明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性质。十三大报告指出: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确立,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全面加大了市场机制在各个领域的调节力度
在经济实践上,我国在这一阶段加大了市场机制在各个领域的调节力度。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影响无论从广度、深度,还是力度上,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第三阶段:结束“社”、“资”之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一阶段大致从1989年11月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 深化改革的决定》始,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止。
1.结束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困扰人们的“社”、“资”之争。在谈到计划与市场的性质问题时,邓小平说: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性质
市场经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认识,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最终实现了理论的升华,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就是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以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由三个“制度”和三个“体系”组成。
第四阶段:开创科学发展新境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并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确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民本思想。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以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应当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发展是否成功,关键一条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法和步骤上,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提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任务。经过近几年的奋斗和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践线,以人为本、大胆探索,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光辉实践,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 网易新闻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百度百科
3、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韩庆祥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 百度百科
5、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陈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