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讲解 课后练习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讲解 课后练习
判断题:
1、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企业某个年度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题号:Qhx005079]
A、对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应该是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发表意见。
2、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题号:Qhx005080]
A、对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
3、注册会计师必须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题号:Qhx005081]
A、对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只要能够实现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
4、与某项控制相关的风险越高,对相关人员工作的可利用程度就越高,注册会计师应当更少地对该项控制亲自进行测试。[题号:Qhx005082]
A、对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与某项控制相关的风险越高,对相关人员工作的可利用程度就越低,注册会计师应当更多地对该项控制亲自进行测试。
5、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可以将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的测试结合进行。[题号:Qhx005083]
A、对B、错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这样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有效收集审计证据,对内控发表审计意见。
6、如果某项控制正在按照设计运行,执行人员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能够实现控制目标,表明该项控制的设计是有效的。[题号:Qhx005084]
A、对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如果某项控制由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与要求执行,能够实现控制目标,表明该项控制的设计是有效的。如果某项控制正在按照设计运行,执行人员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能够实现控制目标,表明该项控制的执行是有效的。
7、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水平,确定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题号:Qhx005085]
A、对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风险,确定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8、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其识别的各项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以确定这些缺陷单独是否构成重大缺陷。[题号:Qhx005086]
A、对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评价其识别的各项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目的是确定这些缺陷单独或组合起来,是否构成重大缺陷。
9、在确定一项内部控制缺陷或多项内部控制缺陷的组合已构成重大缺陷情况下,即使注册会计师评价其补偿性控制(替代性控制)后认为企业执行的补偿性控制具有同样的效果,也应该认定该项重大缺陷。[题号:Qhx005087]
A、对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在确定一项内部控制缺陷或多项内部控制缺陷的组合是否构成重大缺陷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补偿性控制(替代性控制)的影响。企业执行的补偿性控制应当具有同样的效果。
10、注册会计师应当与企业沟通审计过程中识别的重大和重要缺陷,而不必沟通所有控制缺陷。[题号:Qhx005088]
A、对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与企业沟通审计过程中识别的所有控制缺陷,以尽到专业责任。
11、注册会计师认为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的,应当就此以书面形式直接与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书面沟通既可在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之前进行,也可在出具后进行。[题号:Qhx005089]
A、对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书面沟通应当在注册会计师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之前进行。
单选题:
1、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为基础,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确定测试所需收集的证据。[题号:Qhx005090]
A、职业判断B、以往审计经验C、风险评估D、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水平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和财务报表审计一样,注册会计师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确定测试所需收集的证据。
2、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内部控制的特定领域存在()的风险越高,给予该领域的审计关注就越多。[题号:Qhx005091]
A、重大错报风险B、重大缺陷C、多报D、少报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审计中要特别关注的是内控是否存在重大缺陷。
3、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方法实施审计工作,该方法是注册会计师识别风险、选择拟测试控制的基本思路。[题号:Qhx005092]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风险导向D、测试基础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自上而下方法将使内控审计更有效率和效果。
4、企业如果拒绝提供或以其他不当理由回避书面声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其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作出()的审计处理。[题号:Qhx005093]
A、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B、发表保留意见
C、发表否定意见
D、解除与该企业的所有业务关系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审计中,审计范围限制会导致注册会计师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5、对于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何种形式与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题号:Qhx005094]
A、审计报告B、书面形式C、口头方式D、电话方式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对于其中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应当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
6、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虽不存在重大缺陷,但仍有一项或者多项重大事项需要提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的,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予以说明。[题号:Qhx005095]
A、强调事项段B、责任说明段C、审计意见段D、其他事项段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予以说明。注册会计师在强调事项段中要指明,该段内容仅用于提醒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关注,并不影响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的审计意见。
7、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重大缺陷的,除非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意见。[题号:Qhx005096]
A、无保留B、保留C、否定D、无法表示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这种情况下,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后不允许发表保留意见。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时,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或解除业务约定。
8、注册会计师知悉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内部控制有效性有重大负面影响的期后事项的,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意见。[题号:Qhx005097]
A、无保留B、保留C、否定D、无法表示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知悉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内部控制有效性有重大负面影响的期后事项的,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
9、注册会计师不能确定期后事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的,应当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题号:Qhx005098]
A、无保留意见B、保留意见C、否定意见D、无法表示意见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不能确定期后事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的,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多选题:
1、在整合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以同时实现以下哪些目标()。[题号:Qhx005099]
A、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的意见
B、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
C、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D、合理确定审计风险水平
正确答案:AB
题目解析:CD不是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要实现的目标。
2、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以下哪些事项对内部控制、财务报表以及审计工作的影响()。[题号:Qhx005100]
A、与企业相关的风险
B、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本结构等相关重要事项
C、重要性、风险等与确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
D、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的类型和范围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因为这四个因素都会对内部控制、财务报表以及审计工作产生影响。
3、注册会计师测试企业层面控制,应当把握重要性原则,至少应当关注以下哪些因素()。
[题号:Qhx005101]
A、与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
B、针对董事会、经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
C、企业重要原材料采购的内部控制
D、对内部信息传递和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
正确答案:ABD
题目解析:企业重要原材料采购的内部控制属于业务层面控制。
4、注册会计师在测试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时,应当综合运用以下哪些审计方法()。[题号:Qhx005102]
A、询问适当人员B、观察经营活动、检查相关文件C、重新执行D、重新计算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重新计算不是控制测试方法,而是一种实质性程序。
5、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测试的时间安排时,应当在哪两个因素之间作出平衡,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题号:Qhx005103]
A、尽量在接近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实施测试
B、审计成本
C、审计效益
D、实施的测试需要涵盖足够长的期间
正确答案:AD
题目解析:审计成本、效益不是注册会计师确定测试的时间安排时,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
6、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题号:Qhx005104]
A、重大缺陷B、重要缺陷C、一般缺陷D、单独缺陷和组合缺陷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单独缺陷和组合缺陷是注册会计师判断缺陷是否构成重大缺陷时要考虑的问题。
7、表明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主要包括()。[题号:Qhx005105]
A、企业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
B、注册会计师发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
C、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
D、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只有出现ABCD中的任一种情形,都可能表明内控存在重大缺陷。
8、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可能出具的审计报告包括()。[题号:Qhx005106]
A、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B、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C、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D、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正确答案:ABD
题目解析: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不准许发表保留意见。
9、同时符合以下哪些条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题号:Qhx005107]
A、企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及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
B、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C、财务报表审计后未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D、内部控制审计中未注意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正确答案:AB
题目解析:财务报表审计后未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内部控制审计中未注意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并不意味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
10、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发现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时,应当作出哪些审计处理()。[题号:Qhx005108]
A、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B、就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情况,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进行沟通
C、解除与该客户相关的所有业务关系
D、注册会计师在已执行的有限程序中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对重大缺陷做出详细说明
正确答案:ABD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发现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并不一定会导致注册会计师解除与该客户相关的所有业务关系。
11、注册会计师对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作出哪些处理是适当的()。[题号:Qhx005109]
A、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一般缺陷的,应当与企业进行沟通,提醒企业加以改进,但无需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说明
B、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要缺陷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提醒企业加以改进,但无需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说明
C、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大缺陷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提醒企业加以改进;同时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对重大缺陷的性质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披露,提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相关风险
D、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影响,必要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不影响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审计意见。
第二篇: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讲解 课后练习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讲解 课后练习
判断题:
1、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A、对 B、错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
2、注册会计师必须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
A、对 B、错
题目解析:只要能够实现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
3、与某项控制相关的风险越高,对相关人员工作的可利用程度就越高,注册会计师应当更少地对该项控制亲自进行测试。
A、对 B、错
题目解析:与某项控制相关的风险越高,对相关人员工作的可利用程度就越低,注册会计师应当更多地对该项控制亲自进行测试。
4、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可以将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的测试结合进行。
A、对 B、错
题目解析:这样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有效收集审计证据,对内控发表审计意见。
5、如果某项控制正在按照设计运行,执行人员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能够实现控制目标,表明该项控制的设计是有效的。
A、对 B、错 题目解析:如果某项控制由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与要求执行,能够实现控制目标,表明该项控制的设计是有效的。如果某项控制正在按照设计运行,执行人员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能够实现控制目标,表明该项控制的执行是有效的。
6、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水平,确定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A、对 B、错
题目解析: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风险,确定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7、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其识别的各项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以确定这些缺陷单独是否构成重大缺陷。
A、对 B、错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评价其识别的各项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目的是确定这些缺陷单独或组合起来,是否构成重大缺陷。
8、在确定一项内部控制缺陷或多项内部控制缺陷的组合已构成重大缺陷情况下,即使注册会计师评价其补偿性控制(替代性控制)后认为企业执行的补偿性控制具有同样的效果,也应该认定该项重大缺陷。
A、对 B、错
题目解析:在确定一项内部控制缺陷或多项内部控制缺陷的组合是否构成重大缺陷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补偿性控制(替代性控制)的影响。企业执行的补偿性控制应当具有同样的效果。
9、注册会计师应当与企业沟通审计过程中识别的重大和重要缺陷,而不必沟通所有控制缺陷。
A、对 B、错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与企业沟通审计过程中识别的所有控制缺陷,以尽到专业责任。
10、注册会计师认为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的,应当就此以书面形式直接与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书面沟通既可在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之前进行,也可在出具后进行。
A、对 B、错
题目解析:书面沟通应当在注册会计师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之前进行。
单选题:
1、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为基础,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确定测试所需收集的证据。
A、职业判断 B、以往审计经验 C、风险评估
D、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水平
题目解析:和财务报表审计一样,注册会计师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确定测试所需收集的证据。
2、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内部控制的特定领域存在()的风险越高,给予该领域的审计关注就越多。
A、重大错报风险 B、重大缺陷 C、多报 D、少报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审计中要特别关注的是内控是否存在重大缺陷。
3、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方法实施审计工作,该方法是注册会计师识别风险、选择拟测试控制的基本思路。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风险导向 D、测试基础
题目解析:自上而下方法将使内控审计更有效率和效果。
4、企业如果拒绝提供或以其他不当理由回避书面声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其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作出()的审计处理。
A、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B、发表保留意见 C、发表否定意见
D、解除与该企业的所有业务关系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审计中,审计范围限制会导致注册会计师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5、对于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何种形式与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
A、审计报告 B、书面形式 C、口头方式 D、电话方式
题目解析:对于其中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应当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
6、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虽不存在重大缺陷,但仍有一项或者多项重大事项需要提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的,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予以说明。
A、强调事项段 B、责任说明段 C、审计意见段 D、其他事项段
题目解析: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予以说明。注册会计师在强调事项段中要指明,该段内容仅用于提醒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关注,并不影响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的审计意见。
7、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重大缺陷的,除非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意见。
A、无保留 B、保留 C、否定 D、无法表示
题目解析:这种情况下,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后不允许发表保留意见。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时,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或解除业务约定。
8、注册会计师知悉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内部控制有效性有重大负面影响的期后事项的,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意见。
A、无保留 B、保留 C、否定 D、无法表示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知悉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内部控制有效性有重大负面影响的期后事项的,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
9、注册会计师不能确定期后事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的,应当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A、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无法表示意见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不能确定期后事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的,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多选题:
1、在整合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以同时实现以下哪些目标()。
A、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的意见 B、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 C、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D、合理确定审计风险水平
题目解析:CD不是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要实现的目标。
2、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以下哪些事项对内部控制、财务报表以及审计工作的影响()。
A、与企业相关的风险
B、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本结构等相关重要事项 C、重要性、风险等与确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 D、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的类型和范围
题目解析:因为这四个因素都会对内部控制、财务报表以及审计工作产生影响。
3、注册会计师测试企业层面控制,应当把握重要性原则,至少应当关注以下哪些因素()。
A、与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
B、针对董事会、经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 C、企业重要原材料采购的内部控制 D、对内部信息传递和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
题目解析:企业重要原材料采购的内部控制属于业务层面控制。
4、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测试的时间安排时,应当在哪两个因素之间作出平衡,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A、尽量在接近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实施测试 B、审计成本 C、审计效益
D、实施的测试需要涵盖足够长的期间 题目解析:审计成本、效益不是注册会计师确定测试的时间安排时,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
5、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
A、重大缺陷 B、重要缺陷 C、一般缺陷
D、单独缺陷和组合缺陷
题目解析:单独缺陷和组合缺陷是注册会计师判断缺陷是否构成重大缺陷时要考虑的问题。
6、表明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主要包括()。
A、企业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
B、注册会计师发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
C、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
D、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题目解析:只有出现ABCD中的任一种情形,都可能表明内控存在重大缺陷。
7、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可能出具的审计报告包括()。
A、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B、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C、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D、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题目解析: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不准许发表保留意见。
8、同时符合以下哪些条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A、企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及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
B、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C、财务报表审计后未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D、内部控制审计中未注意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题目解析:财务报表审计后未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内部控制审计中未注意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并不意味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
9、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发现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时,应当作出哪些审计处理()。
A、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B、就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情况,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进行沟通 C、解除与该客户相关的所有业务关系
D、注册会计师在已执行的有限程序中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对重大缺陷做出详细说明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发现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并不一定会导致注册会计师解除与该客户相关的所有业务关系。
10、注册会计师对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作出哪些处理是适当的()。
A、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一般缺陷的,应当与企业进行沟通,提醒企业加以改进,但无需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说明
B、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要缺陷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提醒企业加以改进,但无需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说明
C、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大缺陷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提醒企业加以改进;同时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对重大缺陷的性质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披露,提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相关风险
D、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影响,必要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题目解析: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不影响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审计意见。
11、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的内容包括()。
A、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及重大修改情况 B、相关风险评估和选择拟测试的内部控制的主要过程及结果 C、测试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的程序及结果 D、对识别的控制缺陷的评价以及形成的审计结论和意见 题目解析:ABCD都是按照指引要求需要记录的内容。
第三篇:2014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课后练习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课后练习
1、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就可以达到一切目标。[题号:Qhx009467]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只能为达到目标提供合理担保。
2、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题号:Qhx009468]
正确答案:A
3、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题号:Qhx009469]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企业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4、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的客观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题号:Qhx009470] 正确答案:A
5、专业部门、审计部门与内部控制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将影响内部控制评价的客观性。[题号:Qhx009471] 正确答案:A
6、企业组织开展内部环境评价,应当以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信息沟通、企业文化、内部监督等应用指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环境的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认定和评价。[题号:Qhx009472]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企业组织开展内部环境评价,应当以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应用指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环境的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认定和评价。
7、企业内部控制执行中,对每个重要的经营活动目标都应该确定相应的风险。[题号:Qhx009473] 正确答案:A
8、公司职责的分配、职权的下放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为确立权利义务、内部控制以及明确个人的角色分工奠定了基础。[题号:Qhx009474] 正确答案:A
9、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当根据经批准的评价方案,组成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具体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评价工作组应当吸收企业内部相关机构熟悉情况的业务骨干参加。评价工作组成员应参与对本部门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题号:Qhx009475]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当根据经批准的评价方案,组成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具体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评价工作组应当吸收企业内部相关机构熟悉情况的业务骨干参加。评价工作组成员对本部门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实行回避制度。
10、企业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可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评价服务。[题号:Qhx009476]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企业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评价服务。
11、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主要分析现有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按照规定程序得到了正确执行。[题号:Qhx009477] 正确答案:A
12、内部控制评价业务规划包括评估信息需求;确定业务的总体范围;建立项目团队,明确工作分工;和独立审计人员协作。[题号:Qhx009478] 正确答案:A
13、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并不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必需的内容。[题号:Qhx009479]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14、内部控制缺陷包括管理缺陷和执行缺陷。[题号:Qhx009480]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应当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结合内部控制评价,由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最终认定
15、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应当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同时对外披露或报送。[题号:Qhx009481]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1、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题号:Qhx009482] A、企业财务部门
B、企业业务部门
C、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全力机构
D、企业风险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2、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是指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守()原则。[题号:Qhx009483] A、全面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遵循全面性原则,指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3、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是指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守()原则。[题号:Qhx009484] A、全面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4、内部控制评价与设计不独立,将影响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题号:Qhx009485] A、全面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评价与设计不独立将影响内部控制评价的客观性原则。
5、管理层是否传递一种信息,即在正直守德的价值取向上是不能妥协的,员工也是否收到并理解这种信息。管理者是否立言、立行以昭示其高水平的道德标准。这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内容。[题号:Qhx009486] A、组织结构
B、权责分配
C、胜任能力
D、企业文化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评价企业文化,应该关注管理层是否传递一种信息,即在正直守德的价值取向上是不能妥协的,员工也是否收到并理解这种信息。管理者是否立言、立行以昭示其高水平的道德标准。
6、公司的组织结构既不可过于简单以至于不足以对企业经营进行适当监控,同时也不可过于复杂而阻塞信息流转。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完全理解其控制责任并具备与其职位相称的必要的经验和知识水平。这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内容。[题号:Qhx009487] A、组织结构
B、权责分配
C、胜任能力
D、企业文化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评价企业组织结构,应该关注公司的组织结构既不可过于简单以至于不足以对企业经营进行适当监控,同时也不可过于复杂而阻塞信息流转。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完全理解其控制责任并具备与其职位相称的必要的经验和知识水平。
7、以下因素中可能带来企业外生风险的是()。[题号:Qhx009488] A、技术变化
B、人力资源
C、财务状况
D、信息系统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当评价企业是否有充分的机制来发现外生风险。可关注管理层是否考虑过以下因素带来的风险:资源供应、技术变化、债权人的要求、竞争对手的行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监管、自然事件。
8、以下因素中可能带来企业内生风险的是()。[题号:Qhx009489] A、经济环境
B、政治环境
C、财务状况
D、自然事件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当评价企业是否有充分的机制来发现内生风险时,可关注管理层是否考虑过以下因素带来的风险:人力资源、财务状况、信息系统。
9、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主要是关注()。[题号:Qhx009490] A、是否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B、相关控制在评价期内是如何运行
C、相关控制是否得到了持续一致的运行
D、实施控制的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权限和能力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设计的有效性:是否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10、与顾客、供应商和其它外部利益关系者就顾客的需求变化进行沟通是否具有公开性和有效性,这主要与内部控制中()要素相关。[题号:Qhx009491] A、控制环境
B、风险评估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在信息的处理中,沟通是必要的环节。在更广义的层次上,沟通还包括对员工与组织的目标与职责的定义和描述。有效的沟通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上行、下达和同级传递中。企业与外部的沟通同样非常重要。
11、对公司具有普遍深入的影响,能够多方面影响内部控制效果的控制属于()层面的控制。[题号:Qhx009492] A、管理
B、业务
C、单位
D、财务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控制在组织内可以分成二个层面:单位层面、业务层面。(1)单位层面:对公司具有普遍深入的影响,能够多方面影响内部控制效果的控制。如,公司的薪酬和雇佣政策或者公司内部各部门沟通信息的方式会对不同交易产生影响;(2)业务层面:仅局限与某种交易类型。如,对现金支出的控制只会影响现金支出本身,而不会对商誉记录或固定资产折旧等其他账目产生影响。
12、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这表明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属于()。[题号:Qhx009493] A、财务报告重大缺陷
B、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
C、重要缺陷
D、一般缺陷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企业财务报告重大缺陷特征:(1)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2)企业更正已公布的财务报告;(3)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4)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13、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如环境污染。这表明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属于()。[题号:Qhx009494] A、财务报告重大缺陷
B、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
C、重要缺陷
D、一般缺陷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特征:(1)企业缺乏民主决策程序;(2)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如环境污染;(3)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纷纷流失;(4)媒体负面新闻频现;(5)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系统性失效;(6)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特别是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未得到整改。
14、单位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应该由以下哪个部门最终认定()。[题号:Qhx009495] A、财务部门
B、内部控制评价部门
C、监事会
D、董事会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当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持续改进情况,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并以适当的形式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重大缺陷应当由董事会予以最终认定。
15、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题号:Qhx009496] A、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结合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和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等资料,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B、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部门。
C、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不需要关注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是否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
D、企业应当以12 月31 日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于基准日后4 个月内报出。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结合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和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等资料,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部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当关注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是否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并根据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对评价结论进行相应调整。企业应当以12 月31 日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于基准日后4 个月内报出。
多选题:
1、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主要为了实现以下哪些目标()。[题号:Qhx009497]
A、企业运作合法合规
B、保障企业资产安全
C、企业财务报告可靠 D、企业运作有效果、有效率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合法合规;保障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可靠;运作有效果、有效率和促进企业发展。
2、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哪些步骤()。[题号:Qhx009498]
A、制定评价工作方案
B、建立风险评估制度
C、认定控制缺陷 D、编报评价报告
正确答案:ACD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认定控制缺陷、汇总评价结果、编报评价报告等。
3、企业组织开展风险评估机制评价,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关风险评估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所列主要风险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等内容进行认定和评价。[题号:Qhx009499] A、风险识别
B、风险分析
C、应对策略
D、内部监督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企业组织开展风险评估机制评价,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关风险评估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所列主要风险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对策略等进行认定和评价。
4、控制活动包括一套全面的政策和相关的执行程序,从而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到正确执行。这些政策和程序有助于企业采取适当措施,管理风险,从而确保其目标的实现。以下属于控制活动评价内容的是()。[题号:Qhx009500] A、对于企业的每一种活动,是否都存在适当的政策和程序进行规范? B、确定已存在的控制活动是否得以有效实施? C、员工的职责和控制责任是否得到有效沟通?
D、是否保证有畅通的渠道以便员工反映其发现的可疑情况? 正确答案:AB 题目解析:控制活动包括一套全面的政策和相关的执行程序,从而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到正确执行。这些政策和程序有助于企业采取适当措施,管理风险,从而确保其目标的实现。(1)对于企业的每一种活动,是否都存在适当的政策和程序进行规范?(2)确定已存在的控制活动是否得以有效实施?
5、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对被评价单位进行现场测试,综合运用()等方法,充分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题号:Qhx009501] A、个别访谈
B、调查问卷
C、穿行测试
D、实地查验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对被评价单位进行现场测试,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充分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按照评价的具体内容,如实填写评价工作底稿,研究分析内部控制缺陷。
6、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哪些内容()。[题号:Qhx009502] A、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B、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C、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D、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第四篇: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 量,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及相关执业准 则,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 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第三条 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按照本指引的要求,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 计师的责任。
第四条 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为发表内部 控制审计意见提供合理保证。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 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 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
第五条 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 整合进行(以下简称整合审计)。
在整合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以同时实现 下列目标:
(一)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的意见。
(二)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
第二章 计划审计工作
第六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恰当地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配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项目 组,并对助理人员进行适当的督导。
第七条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下列事项对内部控制、财务报表以及 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与企业相关的风险。
(二)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概况。
(三)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本结构等相关重要事项。
(四)企业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程度。
(五)与企业沟通过的内部控制缺陷。
(六)重要性、风险等与确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
(七)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断。
(八)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的类型和范围。
第八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确定测试所需收集的 证据。
内部控制的特定领域存在重大缺陷的风险越高,给予该领域的审计关注就越多。
第九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利用企业内 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以及可利用的程度,相应减少可能本 应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工作。
注册会计师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应当对 其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进行充分评价。
与某项控制相关的风险越高,可利用程度就越低,注册会计师应当更多地对该项控制亲
自进行测试。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发表的审计意见独立承担责任,其责任不因为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 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而减轻。
第三章 实施审计工作
第十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实施审计工作。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注册会
计师识别风险、选择拟测试控制的基本思路。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可以将企业层 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的测试结合进行。
第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测试企业层面控制,应当把握重要性原则,至少应当关注:
(一)与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
(二)针对董事会、经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
(三)企业的风险评估过程。
(四)对内部信息传递和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
(五)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和自我评价。
第十二条 注册会计师测试业务层面控制,应当把握重要性原则,结合企业实际、企业
内部控制各项应用指引的要求和企业层面控制的测试情况,重点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 要业务与事项的控制进行测试。
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及风险评估的影响。
第十三条 注册会计师在测试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时,应当评价内部控制是否 足以应对舞弊风险。
第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测试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如果某项控制由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与要求执行,能够 实现控制目标,表明该项控制的设计是有效的。
如果某项控制正在按照设计运行,执行人员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能够实现控 制目标,表明该项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第十五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风险,确定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需要获 取的证据应越多。
第十六条 注册会计师在测试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时,应当综合运用询问适当人员、观察经营活动、检查相关文件、穿行测试和重新执行等方法。
询问本身并不足以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
第十七条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测试的时间安排时,应当在下列两个因素之间作出平衡,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一)尽量在接近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实施测试。
(二)实施的测试需要涵盖足够长的期间。
第十八条 注册会计师对于内部控制运行偏离设计的情况(即控制偏差),应当确定该 偏差对相关风险评估、需要获取的证据以及控制运行有效性结论的影响。
第十九条 在连续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测试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应当考 虑以前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了解的情况。
第四章 评价控制缺陷
第二十条 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 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其识别的各项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以确定这些缺陷单独或组 合起来,是否构成重大缺陷。
第二十一条 在确定一项内部控制缺陷或多项内部控制缺陷的组合是否构成重大缺陷
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补偿性控制(替代性控制)的影响。企业执行的补偿性控制应当具 有同样的效果。
第二十二条 表明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主要包括:
(一)注册会计师发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
(二)企业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
(三)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 该错报。
(四)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第五章 完成审计工作
第二十三条 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后,应当取得经企业签署的书面声明。书面声明 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董事会认可其对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负责。
(二)企业已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自我评价,并说明评价时采用的标准以及得出的 结论。
(三)企业没有利用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程序及其结果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
(四)企业已向注册会计师披露识别出的所有内部控制缺陷,并单独披露其中的重大缺 陷和重要缺陷。
(五)企业对于注册会计师在以前审计中识别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是否已经采 取措施予以解决。
(六)企业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后,内部控制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存在对内 部控制具有重要影响的其他因素。
第二十四条 企业如果拒绝提供或以其他不当理由回避书面声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其 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第二十五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与企业沟通审计过程中识别的所有控制缺陷。对于其中的 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应当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
注册会计师认为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的,应当就此以书面 形式直接与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
书面沟通应当在注册会计师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之前进行。
第二十六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获取的证据进行评价,形成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意见。
第六章 出具审计报告
第二十七条 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后,应当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标 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一)标题。
(二)收件人。
(三)引言段。
(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段。
(五)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六)内部控制固有局限性的说明段。
(七)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段。
(八)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
(九)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十)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
(十一)报告日期。
第二十八条 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无保留意
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一)企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 控制评价指引》以及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
(二)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 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第二十九条 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虽不存在重大缺陷,但仍有一项或者多
项重大事项需要提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的,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 事项段予以说明。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强调事项段中指明,该段内容仅用于提醒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关 注,并不影响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的审计意见。
第三十条 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重大缺陷的,除非审计范 围受到限制,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
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还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重大缺陷的定义。
(二)重大缺陷的性质及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影响程度。
第三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应当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并就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情况,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进行沟通。注册会计师在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指 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注册会计师在已执行的有限程序中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应当在内部 控制审计报告中对重大缺陷作出详细说明。
第三十二条 注册会计师对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区别 具体情况予以处理:
(一)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一般缺陷的,应当与企业进行沟通,提醒企业加以改进,但无需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说明。
(二)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要缺陷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与企业 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提醒企业加以改进,但无需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说明。
(三)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大缺陷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与企业 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提醒企业加以改进;同时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对重大缺陷的性质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 露,提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相关风险。
第三十三条 在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并不存在、但在该基准日之后至审计报告
日之前(以下简称期后期间)内部控制可能发生变化,或出现其他可能对内部控制产生重要 影响的因素。注册会计师应当询问是否存在这类变化或影响因素,并获取企业关于这些情况 的书面声明。
注册会计师知悉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内部控制有效性有重大负面影响的期 后事项的,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
注册会计师不能确定期后事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的,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第七章 记录审计工作
第三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 稿》的规定,编制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完整记录审计工作情况。
第三十五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下列内容:
(一)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及重大修改情况。
(二)相关风险评估和选择拟测试的内部控制的主要过程及结果。
(三)测试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的程序及结果。
(四)对识别的控制缺陷的评价。
(五)形成的审计结论和意见。
(六)其他重要事项。
第五篇: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02[范文模版]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0
2第一节基本内容
二、计划审计工作
第六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恰当地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配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项目组,并对助理人员进行适当的督导。
第七条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下列事项对内部控制、财务报表以及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与企业相关的风险。
(二)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概况。
(三)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本结构等相关重要事项。
(四)企业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程度。
(五)与企业沟通过的内部控制缺陷。
(六)重要性、风险等与确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
(七)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断。
(八)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的类型和范围。
第八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确定测试所需收集的证据。
内部控制的特定领域存在重大缺陷的风险越高,给予该领域的审计关注就越多。
第九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以及可利用的程度,相应减少可能本应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工作。
注册会计师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应当对其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进行充分评价。
与某项控制相关的风险越高,可利用程度就越低,注册会计师应当更多地对该项控制亲自进行测试。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发表的审计意见独立承担责任,其责任不因为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而减轻。
三、实施审计工作
第十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实施审计工作。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注册会计师识别风险、选择拟测试控制的基本思路。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可以将企业层
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的测试结合进行。
第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测试企业层面控制,应当把握重要性原则,至少应当关注:
(一)与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
(二)针对董事会、经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
(三)企业的风险评估过程。
(四)对内部信息传递和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
(五)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和自我评价。
第十二条 注册会计师测试业务层面控制,应当把握重要性原则,结合企业实际、企业内部控制各项应用指引的要求和企业层面控制的测试情况,重点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业务与事项的控制进行测试。
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及风险评估的影响。
第十三条 注册会计师在测试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时,应当评价内部控制是否足以应对舞弊风险。
第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测试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如果某项控制由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与要求执行,能够实现控制目标,表明该项控制的设计是有效的。
如果某项控制正在按照设计运行,执行人员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能够实现控制目标,表明该项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第十五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风险,确定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证据应越多。
第十六条注册会计师在测试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时,应当综合运用询问适当人员、观察经营活动、检查相关文件、穿行测试和重新执行等方法。
询问本身并不足以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
第十七条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测试的时间安排时,应当在下列两个因素之间作出平衡,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一)尽量在接近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实施测试。
(二)实施的测试需要涵盖足够长的期间。
第十八条 注册会计师对于内部控制运行偏离设计的情况(即控制偏差),应当确定该偏差对相关风险评估、需要获取的证据以及控制运行有效性结论的影响。
第十九条在连续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测试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应当考
虑以前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了解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