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写生实习报告专题
安徽写生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将有关绘画理论知识同写生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风景写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风景写生的造型能力,及其造型艺术创新能力,为艺设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绘画造型功底。
2.通过写生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为今后创作高质量高水准的平面与设计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我们主要是先对宏村进行了参观,与当地村民进行有关人文景观信息交流,了解风景区的基本状况。
2.实习期间,每人完成水粉作品15幅。
概况:4月6号下午,我们踏上了去往安徽的列车,对于我来说这是我的一次出省,心中无比的喜悦,我们艺设同学经过了二十多小时的颠簸,7号终于到了宏村,下车后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微笑。这一天导游带领着我们进村游览,我们踏着青石小路,嬉笑着来到了南湖,在它的旁边有一个南湖书院这岑经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小娟受教的地方,宏村古人在500年前 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布局整个村落,从而为祖宗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时历史的文化遗产,恰似山水长卷,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同学在此写生纷纷从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的建筑的特别和风景的美,在绘画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也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同学们在村里还与其他院校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学习气氛很融洽。在这打的几天里,我包揽了很多美景,很多古徽州工艺,亲身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古建筑。出此之外我还接触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物,学会了很多东西,在写生的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照顾,相互交流,相互督促。在这几天里,同学们了解了许多,也认识了许多事物,为这里的风景,古建筑,街道所迷惑。为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在宏村里画建筑,在适合不过了,搞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子,还有满目的绿色,再加上完美的徽派建筑.速写一开始不是很顺利,总是停留在那黑瓦上,更像是去表现一种肌理的效果,用线不是太活,到后来就好多了,线比较自然流畅了,原来速写中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了。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南坪,天人合一藏风得水桃花源,千年承耕读兴商故里地,地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的屏山。唐宋时称长宁里,就是长久安宁的地方,“都”是古代乡镇的自然建制。唐代末年,九都看中这快风水宝地,举族从庐江迁来九都。这里山环水绕,地域开阔,北有状如屏风的屏风山坐靠背,也因此得名屏山村。南边有石山作照山,东有吉阳山、三姑峰与西边的双风山合为左右抱山。吉阳山在北段,是村中吉阳河的发源地。三姑峰三峰并峙,形状大小相差不大,据古传是村中一富户三个女儿入山游玩摘食仙桃所化...一天的时间熟悉环境,接下来就应该步入正轨了,我们开始写生了!由于我们在学校过惯了安逸的生活,连速写都快不会画了,所以第一天在那里画真的是丢人,就当是练手好了,不过收获还是有的,也算知道了自己来屏山的目的。一开始不敢在很多人的地方画画,就躲在比较偏僻的地方,画了几天总算有些收获,有点长进,对于技法等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有的时候还感觉自己画得不错,不过经常有一些别的学校的同学和好奇的游客在旁边观望一下,当然也免不了评论一下,听到的话也是有好有坏。
通过写生实习,我的速写及色彩都有较大的提高。构图决定了一幅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很重要,所以首先要有美的构图。其次就是色彩的搭配与表现,那是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来表现色彩,因为自然界的颜色实在 是太多了。为了提高我们对艺术的审美,色彩的认识和对徽派建筑的了解,我们又到了西递、让我们更了解了安徽这座古城的文化,也让我们拥有这座城市而感到骄傲。第二天,早上由导游带我们去观光,走到古村口那有条河,那条河是人们用来洗衣服、洗菜用的,河上有两座石桥,桥面都是由大块的石板铺设的,看起来很厚重,据说哦是三四百年前留下的,说是那里有个官为了感谢皇恩而建造的,那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有三四百年之久,房屋的特色是:外观都建有“码头墙”。房屋里面都是用木头建造的,门窗的雕刻很精致很细腻,看了无人不赞叹前人的高超的雕刻技术,厅堂里都有一块露天的地方,那里放着一口大水缸,每逢下雨,水就会从瓦上滴落于缸中,这就是民间流转的“肥水不留外人田”。厅堂都有一张高桌和两条长凳,有的有太师椅和一个小矮桌,共喝茶聊天之用。我们来到一个有“八字门”的房屋,此门罩写着“天官上卿”四个大字,是当时一个大官得到皇帝的赏赐而建造的。有些房子已经破损或倒塌,但它还是我们眼中一道不可或缺的景点,它毕竟经过了风风雨雨,历尽了人间沧桑,它是历史的见证。导游领我们观赏了一圈后,就让我们自由观赏。在我们返回住宿的地方的时候,山间蒸发着雨雾,萦绕于山头上,那里空气很清新。第二天,我们开始了来这里的目的,各自带上速写本、钢笔,出去写生了,这里景点十分丰富,让我们无从下笔,到底先画哪处,我们还是先观察了几处后,才在小巷中开始动笔了,这里的房屋外墙都是白色的,瓦是黑色的,一律都是黑白配,但这就是这里的风格,这里的特色,不张扬,不妖艳,有一种古朴的纯美。看够了繁华的都市的眼睛,得到了洗礼和享受这简单的视觉体会。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的任务中,每次出去画画我都戴上牛仔帽,背上画画工具独自去河边选景,每次画,我都会画水、树、小木屋。这样的意境太完美了,每次画画我都会全身心投入于其中。我也感觉到我画画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河上有很多桥,我的画中少不了一张有桥的。在那里七点半有时老师来检查作品和指导,同学们都会把自己的作品交给老师讲评,大家都认真听讲,在哪里我们会得到许多画画的知识,对画画技能很有帮助,第二天我们画画时就会注意老师对自己的建议,因此,我每次作画都有不小的提高。也因此更喜欢让老师点评自己当天的作品了。在画画当中我们也能了解了一些建筑的构造。16日我起的特别早,为同学们盛好早餐,这也是最后的早餐了,同学们好像没有往日的嬉笑了,大家都埋头吃自己的,大家都沉默了,大家都有依依不舍之情,但还是拿着行李上车了,一路上大家都拼命的往车窗看,希望能多看一眼,我的脖子酸了,开始陷入了回忆,我回忆着那些古老的房屋,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还有和村民谈笑风生地画面,那画画好时,得到老师表扬的心情,还有和同学们一起游玩,一起去画画,一起进餐,这都让我难以忘怀。车上放着DVD小品,很搞笑,但大部分的同学的注意力都在窗外,有的干脆闭目沉默了,有的笑了,但那是很不真实的笑。车在路上飞驰着,心却往后想着,过了二十个钟头左右,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好像从梦境中回到了现实。在这两周的写生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画画的技巧有所提高,对古代建筑有了一些了解,让我知道如何团结同学,增进我们之间的友情,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也许是我们太珍惜那段日子了,在玩的时候我们要尽情的玩,在学的时候我们要拼命的学。婺源你如此多娇与多情,迷住了我的双眼,留下了我的心!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写生的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是一大建筑派别。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洲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都保持着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通过写生对徽派建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
“凸”字形的“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集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三叠式、较大的居民,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最多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写生实习已经已经回来好几天了,满脑子里还是有很多的“马头墙”。或许这就是收获吧!深深刻在脑子里的特色。
(三)实习效果和体会
一、提高了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了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三、锻炼了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色彩的掌握能力;
四、增加了班级集体荣誉感。
(四)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
1.希望以后教学实践中改变集中统一外出写生安排,变为短时间,多人次,少人数型考察。
2.希望学校领导注重计划的安排,计划赶不上变化,应提前做好各方面措施,好让同学们心理能提早适应(例如:去上海)。
龙怡斐于宏村实习报告
第二篇:安徽写生 实习报告
徽 派 建 筑
班级:xx
姓名:xxx
学号:xx
指导老师:xxx
转眼间,我的大学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了,在我们大三的下半年,学校安排我们去安徽风格采风.如果不是学校安排去写生,也许我大学毕业之前就不会见到那么精致古朴的徽派建筑.三月二十五号我们从学校离开,经过一天的路途我们到了屏山,休息一夜后,我们第一站去的是南屏,在导游的带领下,大致的了解一下南屏的历史.了解到南屏曾名叶村,因村西南背倚南屏山而得名字.明代已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清代中叶以后,南屏村步入鼎盛时期。村中至今仍保存大量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在该村拍摄的《菊豆》等影视片,提高了南屏的知名度.因此,南屏也被称作是“中国影视村”。南屏最具特色的建筑应属祠堂群。“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南屏至今还保留着8座祠堂,大多坐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下午我们去了关麓,关麓位于南屏以西2公里处。导游带着我们参观了八大家,八大家的住宅群让我很是惊叹。八家相对独立为八个单元,每一单元自成一体,各有天井、厅堂、花园、小院,但又互相通联,屋楼上下皆有门户将其串结,形成一个整体。八大家离得都不远,房屋设计很巧妙,很气派,很是有特点。第二天,我们就是在南屏和关麓写生。在画画的过程中更是感受到当地的建筑的特点,构思精巧,自然得体,精致古朴,典雅自然。
第三天,我们去了黟县和徽州古城等。前三个景点都是匆匆而过。有唐模,鲍家花园,棠樾牌坊群。
说说徽州古城吧,在这里我亲身感受到了徽派建筑的恢弘。集牌坊、古民居、祠堂“徽州”三绝”之大成,徽园气势宏大,古朴典雅,架构俱佳;粉墙黛瓦,鳞次错落,抑扬顿挫,犹云行水流,清扬悠远,极富韵律;其雕刻之精美,上承古徽文化神韵,下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叹为观止。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之精髓。
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第四天我们来到了西递,据了解,西递是黄山市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住地方,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所以称为西递。西递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
宏村和西递相比较,宏村的景色更美一些,可是我个人更喜欢西递一些,我感觉相比之下,西递的建筑更有徽派建筑的感觉,更有年代感。不过,宏村也有自己的特点,宏村的整个造型是一头牛的形状,进入宏村,看到的就是南湖和画桥,真的很美,它们按照牛的形象布局整个村落,从而带来了兴旺,牛性村落是当时的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宏村的建筑比较注重雕刻。雕刻的非常细腻,非常的精美。
这就是我们的大概流程,下面重点说说建筑特点吧。这次来安徽就是让我们学习徽派建筑,为我们以后的毕业设计提供素材。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在我们参观的很多建筑中都有体现,在西递和徽州古城中最为常见。
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
反应徽派建筑的最明显的就是通过传统民居体现,民居大多是四合式,可分为大四合与小四合两种。大四合上厅与下厅相向,中间是大天井。上厅为三间式,地坪较高,是正厅堂;下厅也是三间式,进深略浅,地坪较上厅低,上下两侧以厢房连接,活动隔扇。楼梯间有设在厢房的,也有设在上厅背后,再设厢房,小天井。小四合式上厅三间与大四合式同,下厅则为平房,面积小,进深浅。一般中间明堂不能构成下厅,仅作通道,两个房间供居住,楼梯均在上厅背后,四周均用高墙围起,远望似一座座古堡,房屋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这就和我们的采光方式不同了,我们的建筑大多是靠窗户采光,而徽派的采光主要靠天井。这种居宅往往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一般住人。厅堂后用中门隔开,设一堂二卧室。堂室后又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第二进的结构为一脊分两,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 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大抵相同。这种深宅里居住的都是一个家族。
其中徽派建筑中的代表还有牌坊和祠堂。第一天在南屏我们就参观了几个祠堂,祠有总祠、支祠之分,一般规模均较宏大,由山门,享堂,寝殿等多进集组而成,梁架雄伟,“三雕”绝妙,富丽堂皇。古牌坊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每一块梁枋,每一件镶嵌都合乎力度,在建造上讲究选址、造型、雕刻、用料等。牌坊型制不一,有楼脊式,“冲天柱”式;有方形四柱、八柱,也有“一字型”单门和三门的;有遍饰雕刻、工致华丽,也有平琢浑磨、不事雕饰的,其排列有纵列七道、四道,也有三座横列一排。在棠樾牌坊群见到了很多的牌坊,七座牌坊拔地而起,呈半弧形展开,似在诉说着一个个忠、孝、节、义的故事。牌坊则以石质为主,有四柱五楼式,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形式等多种,造型雅致,散缀于各乡镇,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融古雅,简洁与富丽于一身的徽式建筑仍然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徽派建筑还有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方式,那就是马头墙,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徽州旧时建筑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封火墙”。因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其构造为: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
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而从高处往上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视觉产生一种“万马奔腾”动感,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作官”这一理想的追求。看到这些马头墙,人们常常会为徽派建筑设计师们那种高超的艺术创造力而惊叹,徽派民居,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那静止、呆板的墙体,因为有了马头墙,从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而后来随着对马头墙防火优越性认识的深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一伍一墙”,逐渐发展为每家每户都独立建造起封火墙。而后来的徽州建筑工匠们在建造房屋时又对封火墙进行了美化装饰,使其造型如高昂的马头。于是,“粉墙黛瓦”的“马头墙”便成为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这次去安徽风格采风,让我们自身感受到和我们平时接触的不一样的建筑,见识到我们古建筑的雄伟,让我们开阔的眼界,我认为学设计的不能整天窝在寝室,要多出去看看,看看不一样的建筑风格和设计风格,丰富我们的知识面,开拓我们的思维,为我们以后的设计提供素材,让我们以后的设计有更多的自己的想法并不是仅仅在模仿。做我们自己的风格,我们自己的设计。
第三篇:安徽写生实习报告
安徽黟县写生实习报告
黟县是中国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古民居闻名遐迩,西递、宏村古村落为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南屏村。第一眼看的就是南屏是在群山的怀抱之中,给人的感觉非常 好。好像是个脱离尘世的仙境。映入眼睑的全是绿色,在进入南屏之前,首先要经过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还有林荫中的小桥,所谓小桥流水就是如此。超美的风景,画一般的景致。
这个规模宏大的古村庄始建于元、明年间,有1100多年历史。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有着族祠、家祠和支祠之分,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临近傍晚,我们在小镇宁静的气氛之中,伴着徐徐吹来的清风,闲逛于各个特色小店。品尝了自酿的果酒,看了许多琳琅满目的小饰品。整个村子充满了一种祥和,大概隐士的生活也就如此吧。
次日我们去了关麓,关麓位于南屏以西2公里处。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而该村居雄关之东麓,因此得名。古村内,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被称为“关麓八家”的八幢古宅。这“八大家”建于清朝中叶,是一户汪姓徽商八兄弟的住宅。这八间大宅,互相独立,却又联成一体。每状古宅都有自己的天井、厅堂、花园、小院,但屋楼上下皆有门户走廊互相联结,形成一个整体。整幢大宅由于布局紧凑而显得高大冷峻,内部由于疏于修理,都尽显衰败,不免有一些苍凉感,可或许就是这种苍凉感才更显真实、更值得回味。这八间古宅的宅名大部分皆与书学相关,体现了徽商亦商亦儒的特色。以清代著名书画家汪曙故居“武亭山居”为首,自北向西依次为“涵远楼”、“吾爱吾庐”书斋、“春满庭”、“双桂书室”、“门渠书室”、“安雅书屋”、“容膝易安”小书斋。老屋都有精致的木雕和典型的徽州摆设,只是木雕上的人像脸谱有一些被破坏了,皆因早年的那场**,但余韵尤存。
回环幽深的巷弄曲折围绕的不是一座座徽派建筑而是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美不胜收的自然环境更是为它们包裹上一层华丽的外衣,精绝的木雕令我叹为观止,艺术的破坏使我惆怅不已。在黄村休整了一天,我们又去看了棠樾牌坊群,棠樾牌坊群坐落在徽州府--徽城(歙县)城西10多华里的棠樾村头大道上,共有7座牌坊按忠、孝、节、义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这7座牌坊的是鲍灿孝行坊,建于明嘉靖十三年。慈孝里坊,始建于明初弘治十四年〔1501〕。“慈孝里”坊是明永乐皇帝御制。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是一座旌表鲍文龄妻子汪氏的贞操守节“贞节”坊。乐善好施坊: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鲍文渊继吴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受旌表的吴氏贞节之举甚为“壮烈”的“贞节坊”。鲍逢昌孝子坊: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因鲍逢昌父亲在战乱中,离家远去,久无音讯,他14岁时沿途乞讨,四乡寻父,最终在雁门古寺与父相见。他的母亲长期患病,又割股为药,给母亲诊治;还远去桐庐,冒生命危险,在悬崖绝壁采集草药,终于治好了母亲的病。赢得了“天鉴精诚”和“人钦真孝”的美誉。鲍象贤尚书坊:初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清乾隆六十年〔1795〕重修,牌坊上“赠工部尚书鲍象贤”8个大字,是一座旌表鲍象贤的“忠字坊”。因其在云南平定叛乱,两广击退倭寇立大功,所以牌坊两侧,分别刻有“命涣丝纶”、“官联台斗”,这是皇族赐予的极高荣誉。
鲍家花园,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她是典型的古徽派园林与徽派盆景相结合的中国私家园林精品,与苏州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无锡蠡园、梅园齐名,毁于清末太平天国战争。现经修复重建,成为我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和盆景观赏地。
鲍家花园系春秋名相“管鲍之交”鲍叔牙后裔;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庄园。与当时苏州拙政园、无锡蠡园并称“江南三大私家名园”。部份受损于太平天国战乱,现已按原貌修旧如旧恢复之。鲍家花园占地360余亩,收藏盆景作品近万盆。荟萃海内外盆景流派之精华,广纳各方花草藤木之名贵,融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于一体。为当今中国最大、最美、最具特色徽商贵族庄园。现已正式申报非物质世界遗产及世界“吉尼斯”记录,被誉为“东方园林之母”,盆景爱好者之“麦加”。
园内收藏的盆景精品更是世间稀有之珍奇,美的几乎让您感到窒息;美的令您心屡震撼,叹为观止。深受高端名流、文人雅士之青睐,到此一游,终身无悔。
伴着蒙蒙的秋雨,我们来到了宏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跨南湖的画桥,它唯一,它独特,但却又能融入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当然,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的是支着画架、当然,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的是支着画架、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的是 凝神挥笔的学生,同学在此写生纷纷从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 凝神挥笔的学生,在绘画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也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通过画桥,我们继续往前走,古老的青石板小路,古朴的民居建筑,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格外静谧。村后以青山为屏障,湖堤旁村后以青山为屏。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点出很多的小圆晕。湖面绿荷摇曳,鸭群戏水,真是别有一番景致。在当地人的眼里,宏村就是人间天堂。同时这里是画家梦想的天堂,寻找绘画 素材的渊源地。山、水、树、石,人文风情都是画家笔下描绘的对象,这里最具有艺术特色的明清徽派建筑,马头墙、四合院、水渠等,皖南民居建筑风格基本都一致,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窍飞扬的韵 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更有了凝重、沉静的效果; 还有宗族词堂、书院、牌坊和宗谱。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 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 具,都在无声地展示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
西递村四面环山,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 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 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与宏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与宏村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又有各自的特色。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采风只有短短的10天,但是心中的感觉不能用不舍二字简单概括,大家心里更多的是惆怅和感慨。那里听不到城市的喧嚣,那里感受不到被恶化的环境。翻看这相机记录的这几天日子,一张张相片无一不展示着那份独属于它的宁静和安然,纵然岁月的变迁使它不同于最初,纵然历史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但它毅然顽强地挺立着,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历史的故事。
首先看建筑来源: 徽派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高低错落的五叠式马头墙,民间称为“五岳朝天”。马头墙原来的作用是封火,防止邻家失火殃及自家。后来演变成了徽派的主流建筑符号。这样的结构,不仅是建筑上的美感,更有实际的意义。这就和现代艺术有了不和分割的联系——艺术:不仅是美,更需讲究实用!
徽州之旅,我感觉是徽州膜拜之旅。更感觉像是一个人的旅程。我溶入到了这历史里面,感受到了中华远古的文化,以及人类的文明,潜移默化中,我对自己有了个认识,我对我只有了个定位。因为在这里,我归属那高高翘起的墙头,属于了那静静躺着的石板,属于了那饱经风霜的砖瓦,属于了那滚滚流动的历史,没有嘈杂,我只身漫游,神游天地间。
在这次安徽写生的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友爱,相互照顾;在学习上,相互督促,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经过短短的十天写生课程,同学们了解到了许多,也认识到了许多,为这里的风景、建筑、街道所迷恋,为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
短短十天的写生历程,让我们轮番品尝着五味瓶中的酸,甜,苦,辣。每个参与写生的人都有收获,但收获多少却因人而异。而我最大的收获都体现在我写生的过程里。我喜欢我的专业。相对于其他系,我们有这样外出写生的机会,真属我们之幸也。
第四篇:安徽写生实习报告
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
3月4号我们随着带队安老师踏上了去安徽宏村写生的旅途.经过数十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宏村。
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 为“民间故宫”。著名景点还有: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村周有闻名遐迩的雉山木雕楼、奇墅湖、塔川秋色、木坑竹海、万村明祠“爱敬堂”等景观。
1999年,国家建设部、文物管理局等有关单位组成专家评委会对宏村进行实地考察,全面通过了《宏村保护与发展规划》。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又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12月30日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2003年3月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2003年7月,被正式评为国家级4A景区,2003年12月被评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宏村,经过前代人的辛勤劳作和后代人合理保护,现已得到世人的公认。我们将继续努力保护这份珍贵的遗产,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宏村的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宏村,了解古徽州文化深刻的内涵
宏村始建于南宋,距今约有870多年的历史,因村中屡遭火灾又请风水大师重新设计,依照仿生学原理,按照“牛”的形象规划整个村落布局,山为牛头,屋为牛身,人工凿湖为牛肚,村前的两颗500多年历史的老树为牛角,引山泉为牛肠,尤其牛肠最为精妙,清澈地山泉潺潺的流过每一条曲折幽深的石巷,既可以做生活用水,又可做消防之用。在这个古老的村落里,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色古香的气息,马头墙,铺著石板的小巷,精美无比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另外这里川眉山秀,湖光山色,气候宜人,独领神韵,美丽的景色可遇而不可求
这是一个有着870多年历史的皖南古村,享有着中国画里乡村、全国4A级景区等众多美誉,并于2000年与西递一起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能够来到这片安静祥和之地写生,我感到很荣幸。
高高地马头墙,幽深的古巷,灰瓦白墙的古民居,是我对古徽州的最初印象,曾经多少此梦想能亲自去体验一番,无奈学业的繁重和条件的限制,只好把梦想压在心底。
宏村这个村子虽然只有村民1000多人,却云集着几千名前来写生的高校学生和慕名而来的画家及美术爱好者,因此这里又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家的天堂。在这里的确很适合搞艺术,本人也深有体会,在写生的这段时间里自己的身心一直都处于一个很放松的状态,感觉非常的惬意,抛开一切的烦心琐事,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孩童时代。
宏村依山傍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同学们在写生创作中,纷纷以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建筑的独特与风景的美丽,在绘画中容入了自己的感情,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同学们在写生期间,起早摸黑,早早的拿上速写本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进行写生,直到很晚才依依不舍的回来。在寝室里同学们各自拿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学习气氛十分融洽。
这里川媚山秀,气候宜人,湖光山色,独领神韵。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巨幅长卷,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仿佛身处蓬莱仙境之中。马头墙、青石板路、各色的砖雕石雕木雕、对联,浓郁的书香气息弥漫其中,寒窗苦读,读书第一的寓意无处不在。好一个文化村落。
整个村镇回归到最原始的宁静 在这样一个风景秀丼的黄山西南麓的村中,平时在校不愿拿笔的同学也禁不住美的诱惑,纷纷行动起来描上几笔,道,还有点感觉,心中不由暗暗自喜。在那里我们也遇到了其他学校过去写生的同学,他们中有艺术生,也有像我们一样相关专业的学生,水平也参差不齐。他们很乐意主动找人交流经验,分享自己的成果。
我们写生的第二站就是屏山村,地处黟城东北约4公里的屏风山和吉阳山的山麓。屏山村又称舒村,这个村子舒姓居多。舒秀文的故居也坐落在此。这里与长沙相比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你来到这会不由自主的想拿起笔将这里的美景记录在自己的画纸上。
屏山县位于四川省南部边缘,宜宾市西部,金沙江下游北岸。东界宜宾,西连雷波、马边,北接沐川,南与云南省绥江县隔江相望。全县幅员面积1531平方千米,8个镇13个乡(其中两个彝族乡),总人口29.3万人,平均海拔650米。连绵起伏的群山,在造就屏山这个物产宝库、生态乐园的同时,也延缓了屏山开发的步伐,现屏山是全省36个、宜宾市唯一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4年,全县GDP实现10.9亿元,总体上欠发达,但极具后发优势,特别是库区新城,一定会在未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屏山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2001年降水量1087.3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多32.3毫米;年平均气温18.6℃,比常年平均气温高3.7℃;年日照时数1191.8小时,比常年日照时数长26小时。屏山县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豆类、油菜、甘蔗、花生,盛产品质优良的茶叶、柑桔、白魔芋、龙眼等;水力资源十分丰富,理论发电量17万千瓦;有森林480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5%,木材蓄积量260万立方米;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硅石、铜、砂金等。
在这次安徽宏村下乡写生的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友爱,相互照顾;在学习上,相互督促,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经过短短的十天写生课程,同学们了解到了许多,也认识到了许多,为这里的风景、建筑、街道所迷恋,为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
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来到这么美丽的地方进行写生。“前人栽
树,后人乘凉”,感谢宏村的前辈们,建造出了一处“牛形村落”,惊艳之余,也情不自禁地惊叹前人的智慧与结晶。
短短15天的写生历程,让我们轮番品尝着五味瓶中的酸,甜,苦,辣。每个参与写生的人都有收获,但收获多少却因人而异。而我最大的收获都体现在我写生的过程里。我喜欢我的专业。相对于其他系,我们有这样外出写生的机会,真属我们之幸也.
第五篇:安徽写生实习报告
安徽写生实习报告
写生时间:3月20日至30日 写生地点:安徽黄山市黟县 实习内容:风景写生,建筑速写 写生目的:感受徽州文化,提高审美观。
转眼之间,为期十天的写生实践就已经结束了。在十天的安徽写生中,我们先后去了西递、关麓、南平、宏村、牌坊群、鲍家花园、渔梁坝、徽州古城等。观看了并画了大量的徽州古建筑,收集了资料,开阔了眼见。通过写生我们学到了很多。徽州,一个与历史隔的最近的地方――这是我写生10天来对安徽的整体感觉。徽州古建筑群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徽州建筑保留较完好的是西递跟宏村。第一站:西递
我们住在西递。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整个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街巷两旁的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目前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应天齐艺术馆等 20余处景点。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我们如置身迷宫。
村头有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古老幽静的村落,涓涓的流水,仿若一处世外桃源,不得不折服在这别样的建筑下,令人流连忘返。
和宏村比较起来,西递的石板路更具特色。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历经这么长时间依然大部分保存完好。这里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2000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站:南屏、关麓
南屏,位于安徽省黟县西南,是一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因《菊豆》、《卧虎藏龙》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摄,被称为中国影视村。全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筑,村中有36眼井,72条巷,从村头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条中轴线上,至今保留这八个大小祠堂,这种祠堂群在全省也是仅此一家。
南屏最具特色的建筑应属祠堂群。“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南屏至今还保留着8座祠堂,大多坐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祠堂建造高大、宽敞、华美、气派,与各宗族在祭祀上追求隆重的场面相适应,使人在它面前产生肃穆和敬畏之情。参加祭祀有严明的规定,包括与祭人员要穿戴与身份相应的衣冠,祭品的定式,等等。通过参加这种场面宏大、礼节繁多的仪式,可以增强族众对所在宗族的自豪感。有的家族还规定,年龄稍长之后的男孩子都要参加宗族内一些礼义和祭祀活动,让他们从小掌握做人的规范,懂得各种礼节,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祠堂实质上是一个家族精神教化的圣殿。
关麓位于南屏以西2公里处。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而该村居雄关之东麓,因此得名。古村内,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被称为“关麓八家”的八幢古宅。这“八大家”建于清朝中叶,是一户汪姓徽商八兄弟的住宅。这八间大宅,互相独立,却又联成一体。每状古宅都有自己的天井、厅堂、花园、小院,但屋楼上下皆有门户走廊互相联结,形成一个整体。整幢大宅由于布局紧凑而显得高大冷峻,内部由于疏于修理,都尽显衰败,不免有一些苍凉感,可或许就是这种苍凉感才更显真实、更值得回味。这八间古宅的宅名大部分皆与书学相关,体现了徽商亦商亦儒的特色。以清代著名书画家汪曙故居“武亭山居”为首,自北向西依次为“涵远楼”、“吾爱吾庐”书斋、“春满庭”、“双桂书室”、“门渠书室”、“安雅书屋”、“容膝易安”小书斋。老屋都有精致的木雕和典型的徽州摆设,只是木雕上的人像脸谱有一些被破坏了,皆因早年的那场**,但余韵尤存。
回环幽深的巷弄曲折围绕的不是一座座徽派建筑而是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美不胜收的自然环境更是为它们包裹上一层华丽的外衣,精绝的木雕令我叹为观止,艺术的破坏使我惆怅不已。第三站: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南宋,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云蒸霞蔚,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宏村是中国古代依据仿生学建造的,具有独特造型的“牛型村落”——“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写生的过程中,通过导游的讲解,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了古代徽州的建筑特点,人文环境、徽派木雕,砖雕、石雕的特点,使我们全方位的了解古徽州的特点。我们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用手中的笔描绘出自己眼中的古徽派建筑。在安徽写生时,随处可以看见全国各地过来的学生和大量的游客,大家安静的画画,不受环境的影响,认真的描绘所看见的一切。
宏村大部分的人都姓汪,这里的建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马头墙,青灰瓦,白墙体,幽深狭窄的小巷子。进村的南湖仿照杭州西湖而建,这就是牛型村的牛胃。湖上的一画桥曾是卧虎藏龙的拍摄场景之一。宏村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水系好,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水流经过。这些水流就是牛型村的牛小肠。水是山上引下来的山泉水,在古时候除了用于生活用水外还可以用作饮用水。流水从门前流过不仅能用作清洗还可以调节气温。在这里写生的这几天,虽然每天都有大太阳,可是在巷子里的流水旁一点也感觉不到炎热。由此可见小区住宅设计中,良好的水系设计是很重要的。
第四站:牌坊群、鲍家花园、渔梁坝、徽州古城等
从徽州文化看艺术设计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采风只有短短的10天,但是心中的感觉不能用不舍二字简单概括,大家心里更多的是惆怅和感慨。那里听不到城市的喧嚣,那里感受不到被恶化的环境。翻看这相机记录的这几天日子,一张张相片
无一不展示着那份独属于它的宁静和安然,纵然岁月的变迁使它不同于最初,纵然历史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但它毅然顽强地挺立着,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历史的故事。
首先看建筑来源: 徽派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高低错落的五叠式马头墙,民间称为“五岳朝天”。马头墙原来的作用是封火,防止邻家失火殃及自家。后来演变成了徽派的主流建筑符号。这样的结构,不仅是建筑上的美感,更有实际的意义。这就和现代艺术有了不和分割的联系——艺术:不仅是美,更需讲究实用!实用又要求我们做到:
“为人的设计”:为人的设计是设计发展过程中设计师对使用者的关注。这设计思想从宏村的建筑思维上得以体现。宏村,一村伴水,设计者在河的上游将水引入村庄,霎时使整个村庄多了分灵动的气息。村庄是不动的,水是动的,不动与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又不失和谐,人们在门前就可以洗衣、洗碗。建筑者的人性化设计将人们的便利达到了极至。
仅仅掌握了这些东西是不够的,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设计是永不止境的,设计的前景还值得开发与利用!现在中国提倡的是和谐社会,将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重点。另一方面;外在表现和内在素质是根本相连的。我们要时不时的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提高自己的灵魂修养,以及内在素质。去感觉下中国的渊博的文化,增添自己的文化内涵,那样设计的东西也才会有精神,有内核!没有灵魂的设计,就好比一辆没有方向的车,在怎么加速也不会跑到目的地!那么,再大的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徽州之旅,我感觉是徽州膜拜之旅。更感觉像是一个人的旅程。我溶入到了这历史里面,感受到了中华远古的文化,以及人类的文明,潜移默化中,我对自己有了个认识,我对我只有了个定位。因为在这里,我归属那高高翘起的墙头,属于了那静静躺着的石板,属于了那饱经风霜的砖瓦,属于了那滚滚流动的历史,没有嘈杂,我只身漫游,神游天地间。
一个人的膜拜,一个人的感受,一个人的洗礼 一个人的旅程。感受过了,也就无憾了„..这就是写生给我的最大感触吧„„.报告人:谢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