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暑期兼职遭遇尴尬
大学生暑期兼职遭遇尴尬
主持人现场:(时值暑假,我县大学生兼职市场也风生水起,许多放假的学生都想在假期打工,既能积累社会经验,也会赚得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昨日,记者采访了一些大学生和招聘方,发现大学生暑期兼职面临着各种尴尬:暑期时间短、经验少、求职陷阱多,让他们在小试牛刀中屡屡碰壁。
家住长城路的大二学生小李很是无奈告诉记者;同期声„(“我原本想趁假期在超市打一个月工,谁知道问了市区的几家超市,都嫌暑假时间太短,没说几句就拒绝了,看来这次找兼职是泡汤了。”)像小李这样由于用工时间短遭到拒绝的学生还为数不少。记者注意到,尽管街边店面招工广告很多,但以大学生为主的短期兼职者却很少能成功,很多招聘单位一听是学生做兼职便婉言谢绝,不予考虑。
来自绥德县的马明磊是陕西某师范院校的大三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他,一放暑假就张贴宣传单、在网上发布信息,想找份兼职家教,教授初高中语文、英语。谁知道宣传单贴了近半个月,都无人问津。他告诉记者:录音..(“我是第一次当家教,本来想假期住在亲戚家,找份兼职给自己挣点学费,现在找不到工作只能回老家待着了。”)
面对学生一职难求的困惑,记者走访了县内招聘需求较大的连锁超市、部分私营企业,发现雇主们也是各有苦衷。
7月27日上午,记者以大学生应聘者的身份来到林荫路德克士快餐店,当表示欲找一份暑期一个月的兼职机会时,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暂时不招收临时兼职人员,只有兼职时间长达半年的才会录用。当记者询问原因时,她说: “快餐店工作人员,对熟练技能和卫生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录用后要先进行岗前培训。暑期一个多月,时间根本不够,(对工作)刚上手就要离开了。”)
针对大学生兼职难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区某连锁超市的办公室负责人郝女士,她告诉记者,目前许多企业都不愿意招收短期的学生兼职。一方面是学生人群不稳定,欠缺实践经验,也害怕吃苦,在超市经常会遇到搬运货物、清点货品等较累、较繁琐的工作。另一方面是暑期时间短,还需对收银员、理货员、促销员等岗位进行培训,上岗前需缴纳500元押金,就是为了防止其随时离职。再说培训一次才工作一两个月,既花费时间也耗费精力。靖边县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告诉记者,同期声…(大学生趁放假之际从事兼职工作,关键要找准兼职的立足点,尽量寻找和专业相符、能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工作,为日后的长期就业做好能力储备,而不要过分关注报酬。例如中文系的大学生可以从事业余教师、文案策划、编辑撰稿等兼职工作,理工科的更要多从事与专
业配套的实践性工作。他建议,大学生由于阅历较浅,在寻找兼职时要擦亮眼睛,选择规模大、管理正规的公司企业。同时,查看营业登记证、税务登记证等证件是否齐全,不要轻易交培训费、保证金,在谈妥用工条件后再考虑上岗
第二篇:大学生支教遭遇错位的尴尬
大学生支教遭遇“错位的尴尬”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爱上学习,而不是填鸭式地灌输。”山东大学蒲公英支教团的志愿者们一直致力于在支教点开展兴趣课堂。但是,他们的一腔热情却经常遭遇乡村学校校长的冷遇,“校长关心的是文化成绩。”理想与现实的错位,让这些支教的大学生陷入困惑。
【困惑】支教应该怎么“支”?
刘雯,山东大学蒲公英支教团秘书长。“支教应该怎么„支‟?”这个问题让她一直感觉迷茫,“是做自己计划做的事,还是配合对接学校、做对方所希望的事?”同样的困惑,也在满怀热情的支教大学生群体中不断出现。“我们希望能通过兴趣课堂让孩子们爱上学习,享受学习,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现为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大三学生的刘雯告诉记者,山大蒲公英支教团每次派出八九名团员,每个团员依据个人特长设立兴趣课程,经过专业机构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培训后,前往支教点。刘雯说,他们的课程包罗万象,如表演、话剧、美术、音乐等,很受学生欢迎。而根据支教点地区特点,他们也考虑开设性知识课堂。而这些,都是很多乡村小学自身所无法做到的。
【理想】希望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
“我们的很多课程,是触及心灵的。”刘雯告诉记者,她开设过一门叫“为什么”的课程,让每个学生写下自己心中的“为什么”,其中有个小男孩写的是“为什么我学习这么差”。“他特别淘气,坐不住,很难管,但本性不坏,我们就特别注意引导他,鼓励他。”“我还开设过一门课叫„共读一本书‟,大家围坐一圈,读《我等待》的插图绘本,每页一张图一句话,大家一人读一句,读完后画一幅名为„我等待‟的画。”刘雯说,“有个小姑娘画的是„我等待外出打工的父母‟,当时对我们特别触动。”“我们的理念是„陪伴成长‟和„榜样的力量‟,我们和那些学生是平等的,是伙伴。”
【现实】乡村校长只关注文化成绩
刘雯大
一、大二分别在贵州和甘肃的乡村小学支教,那里的教学环境十分窘迫。拿甘肃那所小学来说,一个学校只有三位老师,其中一位还是校长。老师都是初中毕业,平时基本就只有语文数学课,英语课很少上,有的学生六年级毕业时24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当地校长总是希望支教团能用一个月的时间教会学生英语。”
由此,就产生了支教点的期望与大学生理想之间的“错位”,这也直接导致,每年蒲公英支教团在联系支教点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刘雯说,与支教队伍对接的小学校长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校长以为大学生属于„三支一扶‟系列,官方派来的,会殷勤接待;二类是明确要求支教队伍开设语数外,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语数外成绩。还有一些支教点是基金会拉到的,他们通常会有一些长期支教志愿者驻扎、半驻扎乡村小学,输入较多的资源给学校。学校能够因此获得媒体关注,校长内心高兴,同意他们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暑期活动。”
但是,无论选择通过哪种方式支教,绕不过的坎儿都还是那个问题:“每次我跟校长提我们会开展兴趣课堂,他们都毫无兴趣。”这样的现实,让刘雯们苦恼不已:大学生支教,到底该怎么做?“我想我找不到„支点‟了……”刘雯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第三篇:浅谈大学生暑期兼职
浅谈大学生暑期兼职
7月份以来,兼职市场会不断升温。每年暑假都是一年中兼职最热门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会利用暑假的时间外出做兼职,在增加自己人生阅历的同时也能帮家里分担经济负担。对于大学生兼职,社会也已经欣然接纳,表示认可和赞同。近期,网上聘大学生兼职的启事比比皆是,几乎每则启事一出台,就马上会有很多应聘的大学生蜂拥而至。但是,大学生们涉世未深,求职心切,往往不能分辨市场上充斥的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兼职信息,这些信息中不乏许多虚假广告,使得大学生往往很容易就成为受蒙骗的对象。
据统计,获得兼职信息的主要渠道除了通过参加招聘会或熟人介绍外,近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选择通过一些网站列出的分类信息等网络方式发布自己的兼职意向。然而,兼职市场参差不齐,找到心仪的暑期工作并不容易,网络信息更是扑朔迷离,一些不法之徒盯着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希望大赚“昧心钱”。
有记者采访发现,比起假期整天玩呆在家里游戏,大学生在社会上兼职,所面对的角色更是活色生香,积攒的经验更有社会价值,所以尽管危险,大学生仍愿意出门闯荡一番。
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于是近几年,去沿海电子厂打工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虽然可以挣足几个月的生活费,但路途较远,流水线作业很枯燥,一般纯是为了生活费的学生选择。但更多的学生还是选择就近做一些兼职,比如饭店的服务生、小区暑期夜班保安等,既能挣钱,生活也方便,还能抽空和同学聚会。比如说7月份放假之后,郑州大学大三学生刘威通过网络找到了一份在小区值夜班的暑假工,负责小区安全,薪水 还不错。他说:“做了10多天,感觉还不错,就是每天值夜班感觉有点时间倒不过来。”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的网络求职都像刘威那么幸运,比如有些网络招聘上演“画皮”,“国企”面孔实为传销。媒体也多有报道,且受害者多为年轻大学生。“现在的骗子很精明,他们会在网上设置招聘信息,特别是在一些知名网站,他们一般都自称是‘国企’,给的工资也特别高。”在谈及这段特殊经历时,有一个上当的大学生对记者说:“他们的面试程序跟正规的企业单位一样,但在面试结束后就会以种种借口没收应聘者的身份证、手机等,假托是要做复印件,如果
你存以戒心,他们就会撕去面具,告诉你已经进入了传销组织,如果不听话就会遭到毒打、烫烟头等暴力威胁。”
由此可见,兼职锻炼自己是好事,可大学生们在寻找兼职时,一定要谨慎。提高辨识能力,加强自身防范意识,以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通过中介公司找兼职的,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中介公司,缴纳中介费之后要要求对方出具收据并订立合同,方便自己维权。对于单位用工,应了解其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信息,并应注意查看其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总之,不管什么样的兼职工作,一定要加以考虑,不要盲目相信,盲目跟从。
第四篇:《劳动合同法》遭遇尴尬
这些天,我们大约都听到过关于企业紧急裁减临时用工的事情。其实企业并不是不需要这些临时工了,而是因为他们虽然被叫做临时工,却长年累月为企业工作着,已经成为事实上的长期工。今年一月一日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给予了这一部分劳动者更多切身的实际意义的劳动保障和法律支持,并且要求企业用工必须在《劳动合同法》的范畴里开展。然而,劳动者并没有从寄予厚望的《劳动合同法》中受益,相反,却遭遇了来自用工单位的辞退或变通了用工方式。企业因此转嫁了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最初阶段就遭遇了尴尬。
用工单位大约是出于害怕增加企业用工成本,认为一旦和这些职工签订用工合同,就是“除法定理由之外的终身雇佣”,就是让这些职工捧上了“铁饭碗”,企业将失去用工的自主权。还有的单位采取劳动派遣的方式招用劳动者,认为是降低用人成本的有效途径,因为劳务派遣只需支付职工工资,职工的社会保险、辞退赔偿等各种责任可转嫁给劳务公司。总之,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采用了种种手段来企图钻《劳动合同法》的空子,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我们应该怎样评判企业的这种行为呢?企业不仅仅是一个创造社会财富的单位,更应当成为担当社会职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楷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前前后后的一些企业的表现却让人侧目。企业将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和本应当承担的社会职责一脚踹给了社会,让国家承担劳动者失业的重负。这是企业一种“无良”的表现。殊不知,正是企业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劳动者心里制造了极大的恐慌。让人们无形中对国家政策失去信心,对法律产生了怀疑。企业的诚信度因此降低,法律的公正遭遇了挑衅。《劳动合同法》一颁布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
其实,不仅仅是企业在这样做,事业单位里的劳动用工也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现象。为了节约开支,为了本集团,小单位的一己私利,很多事业单位的临时用工也在尽量规避着《劳动合同法》的刚性要求。这些单位借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执法监察鞭长莫及,人力有限,不能顾及等因素,玩着打“擦边球”的游戏。事业单位里的临时用工不规范现象比企业有过之而无不及。
企事业单位本来应该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但是因为一己私利的困扰,企业的经营者和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与法律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的行为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群众中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难于弥补的。劳动者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敢于站出来维护自身利益者凤毛麟角。须知,在企事业单位的强势威迫之下,作为孤独个体的劳动者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与强势者抗争,即使取得了法理上的胜利,但最终吃亏的还是劳动者本人。所以很多人宁可眼睁睁吃亏,也要委曲求全,向强势者低头,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为了一份得来颇为不易的工作也只能这样了。
《劳动合同法》遭遇的尴尬实质来自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负责人对法律的漠视。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密切关注劳动者的冷暖,各企事业单位不可以推托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不能满足于发放资料,给用工单位下发整改通知等形式上的宣传,而应该主动深入到劳动者中去,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过程中给劳动者打气、助威、添力,真正让劳动者感受到《劳动合同法》不仅仅是一段文字的生硬表述,更是大家感得到,摸得着的温暖的体验。
第五篇:尴尬的遭遇日记500字
尴尬的遭遇日记500字
尴尬的遭遇日记500字
今天,我遇到了一件尴尬的事。我吃完早饭洗完脸,从抽屉里拿出一张IC卡,就急匆匆地往公交车站台走去,准备坐车去姑姑家学习。
在站台等了一会儿,2号公交车就呼啸而来。车一停门一开,我第一个踏步上车,用卡在刷卡器感应区碰了两下,感应区没有像往常那样叫一声小学生卡。我把卡贴在上面反复刷了几下,还是没有反应。后面的乘客等不及了,先走上前来刷卡,他们用卡在感应区旁边靠一下就有声音。他们都找好座位坐下来了,我还在焦急地刷刷刷。司机等得不耐烦了,探过头来问:你用什么卡呀?给我看一下!我把卡递过去,他一看,瞪着眼睛大声说:这不是图书馆的借书卡吗?我惊呆了,原来我从抽屉里拿出来的时候,并没有看一下是什么卡。现在身上又没有带钱,该怎么办?我呆呆地站在车门边,不敢上去。几个乘客望着我哈哈大笑,我羞愧得无地缝可钻。这时司机柔声地说:你有没有小学生卡?我怯怯地说:有。你上来吧!司机看见我坐下后车门一关就启动了。
车子靠站了,乘客们上上下下,我趁机溜下座位,钻到后门旁边躲了起来,有两位阿姨以为我下车了,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唱一和地说:如今的小孩呀,粗心得很,老是粗心大意出差错。可不是吗,那天我儿子忘了带文具盒,我看到了也不作声,让他接受点教训。我儿子期中考试只考了七十多分,拿回卷子一看,全是粗心出的错,加号看成减号,七十八当成八十七,我气得打了他的屁股。两位阿姨的谈话就像一条条鞭子打在我的心上,因为她们说的全是我过去所犯的错误。
谢天谢地,终于到站了。我下车了,脸上还是火辣辣的。经过这件尴尬的事,我暗暗的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粗心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