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昨日的世界》有感范文
读《昨日的世界》有感
《昨日的世界》的后半部分,是我迄今读过的最好的历史书之一。当一战的描述开始时,我马上被传染了强烈的情绪:面对庞大的非理性历史旋涡时,作家作为个人,与其他个人一样,是多么微小无力。明知微小却为了理性奋力呐喊,这种精神又多么强大。
茨威格对于政治、战争的描述,和他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一样,也是深刻的。这种对人性与内心的精妙无比的洞察力,又一次展示了大格局。它是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所不具备的。因此,哪怕读过一战史,读过《极端的年代》,《昨日的世界》仍是值得一读的。小说家对于历史的价值,是在数据和史实之外,对时代的精神面貌进行记录——无论他写的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在某种意义上,一个诚实优秀的小说家,比学者来得更准确,因为数据和史实会出错。就像我以前在博客里说过的:有的时候,文学比历史更真实。
当然,界限是会模糊的。不乏具有文学性的历史作品。不过像《王氏之死》那样的,仍然只是历史作品,里面探究的是风俗和制度,那个叫王氏的女人,未免隐隐绰绰,形影不清。王氏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不重要的,她在《王氏之死》所需达成的意图之外。
相比之下,《史记》就可归为文学作品。除了风俗和制度,它有人,有人的精神和力量。钱穆先生如此看中《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两篇,真正是有慧眼。相比之下,某些细节真实诸如历史中的项羽,有无发过“彼可取而代也”之语,就显得并无多么重要。
回到茨威格的这部作品,里面也有人,有人的精神和力量。茨威格描写的作家朋友们,尤其是罗曼·罗兰,具备着一种当下鲜见的品质:高贵。当茨威格因为反战观念的文章而遭所有人孤立时,罗曼·罗兰从瑞士寄来一封信,我被信里仅有的那句话打动:“不,我永远不离开我的朋友们”。
总而言之:有些作家非常可惜,他们的一流作品,被自己的二流作品盖过了。比如写过那么多优秀短篇,也写过《挪威森林》的村上春树,比如写过《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也写过《情人》的杜拉,当然还有写过《昨日的世界》,也写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茨威格。
第二篇:读《平凡世界》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小时代》中曾有一句话:“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描述,没有用惊险离奇的情节来触动人心,没有用惊天动地的场面来吸引读者的目光,激发读者的兴趣,而这本书中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就如同书名一样,一切都是平凡的故事。
未看这本书前,在我的世界观中,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都是世界上平凡的事。可是在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想法改变了。虽然这些事对于世界来说是平凡,但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些都不平凡。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贷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的现状,在于历史的延续,在于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另外一个方面,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 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哪怕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其实作为一个读者,你可以把这本书当做许多不同方面的书籍去解读。比如,你仅仅把他当做一本长篇小说来欣赏,因为它里面的情节内容丰富,人物形象塑造的饱满;再如,你可以把它当做一篇学术材料来研究,因为它里面的人物,风俗都是有原型,有依据的;或者,你还可以把它当做一本激励书籍,因为这里面的人物都是乐观向上,开朗大方,遇到困难不退缩,不屈服的。延安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梁向阳曾经评价过:“一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这样的小说对底层奋斗者而言,无疑具有“灯塔效应”。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能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的原因。”是啊,这部小说写了中国当代城乡生活,体现了当代农民百姓的坚强。它通过复杂的感情纠葛,刻画出社会各阶层中众人的形象。让读者意识到了普通人的人生自尊,自强与自信。
第三篇:读平凡世界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六(3)班杨以晨
无论性别、种族、贵贱、贫富„„每个人都有他的尊严。也许因为生活的不同,人们会在许多地方遇到坎坷和磨难,但是,只要认真面对生活,努力过好每一天,那么,在平凡的世界里,也会有不平凡的的人生。这就是我读完《平凡的世界》后最大的体会。当初是我闲暇时打算以此书打消时光的,然而这部书却以非凡的魅力打动了我,吸引着我如饥似渴地读了下去,并且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两天内)。唇齿留香,读完后的我精神上从未有过如此的充实,书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地不断在我脑海中浮现„„虽然书中所刻画的年代与我们的时代有了一段距离,然而,她与我们的生活是那么息息相关,意义是那么重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许久没有遇到过的好书。那她为何如此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呢?我想不外乎两个字——真实。“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这是作者路遥的原话。我想,没有认认真真体会过劳动的人是读不懂这句话的。什么是劳动?劳动就是热爱生活,就是创造幸福的过程。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金波、田晓霞„„哪一个不是通过劳动体验到了创造的幸福?我总觉得这本书是为劳动者而写的,因为没有哪几本书是像这样长篇大论歌颂劳动者的。尤其是对那些底层的劳动者们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刻画,努力奋斗、执着追求幸福的孙少平,不甘人后、勤劳致富的孙少安,一心追寻理想爱情的金波„„如果你用心去读了,你会发现,他们也许就在你的身旁。
路遥把六年的时间用在了这本书上,写了十年间社会历史的动荡变迁,并成功刻画了在此历史过程中各个人物的变化和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小说第一条线索是在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动荡下,各个时期给农村生活带来的变化,也描写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变化。文革的狂热,给农村带来了灾难;改革的春风给农村带来了希望。
各个人物都在改革的潮流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恶成了善,善变得更善,文中始终洋溢着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高唱着主旋律。
由于作者的生活体验的时间长与体验的真实,因此人物都是非常有血有肉。其中有几个人物给我影响最深刻,也从心里打动了我。
人可以贫穷,因为我们有时无法选择;人可以地位卑微,因为我们也曾经努力过;人也可以动摇,因为我们无法避免受伤。但是人决不能没有精神!因为我们也有自己的追求。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作为我而言,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但是我的岗位决定了我不能虚度年华,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我们有这个责任指引他们前进,导向他们理想的生活。
国家需要精英,但是更多需要的是平凡的人们,因为社会需要他们来支撑,他们才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在平凡的世界里,开创不平凡的的人生,这正是我们应取的人生
第四篇:读平凡世界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及其随笔之有感
曾有人说路遥是因为〈〈平凡的世界〉〉而累死的,我听后深表怀疑,然而,当我读完其随笔后,不禁为一位作家如此敬业的精神而震撼,以前那份怀疑的心开始颤动、颤动…….对于其书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已有太多类似的评价及感想,今天,我只想对其人以及他的创作过程作一个肤浅的描述,通过对他不凡创作经历的描述,我想我的思想也便流露了其中了…..“你可以平凡但你决不可以平庸”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精神所在.〈〈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陕西清涧人,其代表作〈〈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曾分别获得全国第一、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而其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则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及深邃的人生哲理获得了第三届矛盾文学奖,这部小说历时十年,是作者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回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不知激励了多少有志青年的奋斗成长,曾有人将它称之为青年走向社会的一部必读之书…….了解、深如其中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之感,我们必须首先要清楚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书中所涉及到的时代背景,那么就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部书的创作背景吧!
自小说〈〈人生〉〉发表后,无数的赞誉、邀请从四面八方向路遥投来,无论是在文坛还是各报刊杂志,此时他已是声名显赫,然而,人思想的多元化促成了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路遥的人生观里似乎名利永远是虚幻的消磨意志的东西,面对一时的荣耀,他曾在随笔中这样写到:“作家的劳动绝不仅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如果为了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最渺小的作家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最伟大的作家常沉浸于创造和劳动,劳动自身就是人生的目标。”在这种精神意志的支配下,他决定从荣耀中退出,远离文坛,远离尘嚣,远离所谓的名誉去完成一个他二十多岁时的宿愿,不,确切的说应该是一个无意中的想法―――写一本对自己感动规模最大的书,然而想法必定是虚幻的天真的,而现实却是逼真的确切存在的,在诸多问题、困难面前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一个人,一生中只可能有一个最为辉煌的瞬间或者说是人生事业的高度,然而面对〈〈人生〉〉,他迷茫于无法在逾越这个“顶点”,这一因素只是最为浅显的一种自我思想的障碍,更多的困境却在于对青春对生命的白白浪费以及世俗观念的巨大压力。无疑,这部作品将耗时多年,而一旦付诸实施,他将面临着一次命运的“赌博”,而赌注则是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无论你的思想觉悟有多高那只是你个人的境界,人总是脱离不了社会这个大的群体,自然,世俗的观念以及舆论的评价是个人不可超越的,假如在经历了多年的呕心沥血后作品最终被世人否定,世人的眼光、亲人的瞩目,一切的一切不只是浪费青春的问题啊…..面对如此烦乱的问题,怎么办,该怎么办哪?路遥选择了沙漠,是的,广袤无边的毛乌素沙漠,在那里,嘈杂、纷乱的世俗生活消失了,无边的苍茫、无边的寂寥,冥冥之中,似闻天籁之音,在那块进行人生阐悟的净土上,他说服了自己的那颗因尘世而迷茫的心,毅然走向心中那块归属于自己的天地,而这也为他后来十年的风雨险阻打下了一个矢志不移的意念….“尽管创造的过程无比艰辛而成功的结果无比荣耀,尽管一切艰辛都是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在经历了自我思想的斗争后下面的工作便是创作前的准备了,基本框架的制定及构建方式的定夺都顺利的迎刃而解了,然而,在进入具体的准备工作后,相关背景材料的阅读却是一件繁重的工作量。一部长篇小说的内容必定其间要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各方各面的知识,这就意味着要完成一部有质量的巨著,必先要广泛的涉猎。其间,路遥罗列了一个近百部的长篇小说阅读计划,同时由于这部书将涉及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五年十年间中国城乡广泛的社会生活,这就要求要完全掌握这十年间中国究竟发生过什么,只有彻底弄清了社会历史背景,才有可能在艺术中准确描述这些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形态,而最可靠的方式便是查阅这十年间的报纸―――逐日逐月逐年地查,于是,路遥找来了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一些重要报纸进行阅读。天哪!十年的各类报纸,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它数量巨大的惊人啊!阅读时间的过长将意味着青春过多的浪费以及知识的淡忘,所以一种机械式的没明没黑的奴隶般的劳动开始了。“眼角糊着眼屎,手指头被纸张磨得露出了毛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只好改用手的后掌继续阅读”这种为了目标而孜孜不倦的精神不得不令人振奋啊!…..“艺术作品的完整性不在于构思的统一,不在于对人物的雕琢以及其他等等,而在于作者本人的明确和坚定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将渗透整个作品。”
春去秋来,一年匆匆而过,阅读工作基本可告一段落,而更为重要的一项工程―――深入生活又开始了。面对七五年到八五年中国大转型的巨大变化,各种社会形态、生活形态、思想形态千姿百态,所以要想全景式的反映那时的生活,必须全面地去体察生活。在今后的岁月里无论是政府机关、工矿企业、集贸市场,还是田间地头、乡村城镇、中小学校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拿路遥自己的话来说“就象一个孤独的流浪汉在鄂尔多斯无边的草原上漂泊”。是的,其间,他风餐露宿过,与牛马同室过…….这才是对生活真真地品位啊…虽有些艰苦却充满着内涵、真谛…..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三年已过,而真正的小说却还没开始写一个字,三年中,文坛已淡忘了他,而他也淡忘了那所谓的在他眼里只是一个载体的“文坛”…..三年的阅读、收集、汇总已让他掌握了相关的背景材料及生活素材,接下来便是真真地创作过程了。“排斥舒适、斩断温柔,只有在暴风雨中才可能经历豪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拨出传世的绝唱”。为了与精神上保持一致,他毅然选择了―――煤矿 是的,只有身临其境才可能真正体会的到其中的内涵,而煤矿,一,是他其中重要的一个素材。二,确实也是一个极为艰苦地地方….“你既然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就得舍弃人间许多的美好”。
在那交通堵塞、人烟荒芜的地方,寂静给了他无限的灵感,苍凉给了他特殊的意境,然而,孤独却也常常让他感到无以名状的忧伤,多少天里,他不曾和一个人说个话,多少夜里,他默默地站在这片只属于自己的土地上遐想。远方有他温暖的小家、可爱的女儿,然而,现在陪伴他的只有一只丧偶的老鼠……在这段日子里,基本上他是与世隔绝的,生活的现实世界成为了虚幻,而虚幻的世界却成为了现实…….长时期的自闭及在创作过程中隐入太深,使他对创作以外的事物基本上失去了智慧,在作品完成的很长时间里他的精神常常是恍惚地以至达到了失常的程度,智力就像几岁的小孩子,连过马路都要思考半天才能最终作出决定……
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平凡的故事,却给了我们不平凡的精神食粮,对于作者写到这除了从心底的一种敬佩以外剩下的便是感激和无言…..谢谢您,谢谢您那费尽忘食、兢兢业业的人生态度,谢谢您那为了目标而全力一付、知难而进的坚定意志,从你身上我得到了一种思想地升华,一份精神的动力………..
第五篇:读《动物世界》有感
奋勇向前
——读《动物世界》有感
李田田
自懂事以来,我莫明其妙地“感染”上了一种特殊的疾病!这种疾病叫做“看书流感”,这是我自创的名字。就因为这疾病,以致我每一年的压岁钱大部分拿去“治疗”了,每一次买回的“药书”,我总能在一星期之内全部“服用”完。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书流感”这个疾病越来越严重了,我所需的“药材”也越来越多了。
记得在读四年级的时候,妈妈知道我的“看书流感”越来越严重,就为我买回了另外一种风格的“药”,这味与众不同的药叫做《动物世界》。虽然这《动物世界》仍然是让我一个星期“吃”完了,但是,这一味“药”要比我之前“服用”过的每一种“药”更加记忆深刻!
《动物世界》里面有一头雄狮,它有一个响铛铛的名字—— 恩格拉拉里克,它从小不能像其它小狮子一样快乐地玩耍,有时候,它只能吃猎豹吃剩的食物,进食的时候,也只能看母狮的脸色,否则,换来的只是一顿毒打,所以恩格拉拉里克只能表现得更卑微。
直到恩格拉拉里克四岁的时候,它在几次实战下来取得了胜利,因此它的地位迅速提升了。在生存的压迫下,老狮王结束了它的生命,恩格拉拉里克成为了狮王,可是,要想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狮王不是一天或者两天的事情,它抓住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即使只是抓一只小兔子,它也不会放弃这一个微小的机会。它每天坚持锻炼自己,天长地久,日积月累——它的捕猎技术越来越好,这个狮王的位置就越坐越稳啦。它虽然不用像小时候那样看母狮的脸色,也不用天天吃猎豹吃剩下的食物,但是它仍然保持着每天锻炼的好习惯,这让它变得越来越强大!
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别人的嘲笑,在那时候,难道我们要低下头沮丧吗?不!就连一头小狮子都知道要以这顽强不屈的精神生存下去,更何况我们人类呢?我们一定不能沮丧!我们更应该把那些受到的挫折与伤感化为在生活中奋勇向前的动力,忘记别人对我们的嘲笑与否认,让我们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更要以一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和勇往直前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
我想高声地对大家说:如果我们失落时,可以看看《动物世界》,因为“狮中之王”——恩格拉拉里克会给予我们对生活的勇气以及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