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描写英雄伟绩的新闻
“党员就要为人民服务”
——记兰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江波
“兰溪市十佳交警”、“兰溪市人民满意警官”、“兰溪市优秀共产党员”、“兰溪市十佳文明礼仪使者”„„这一大串荣誉的获得者不是别人,正是兰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江波。
自1988年参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以来,江波就时时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
“党员就要为人民服务。”江波的心中一直树立这样的信念。在执法中,他一直把服务放在首位,做到文明值勤、文明管理。
为让工作更好地开展,他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许多违章者都被他真诚的态度和文明的话语所打动,自觉地接受处理。在城区当交警的8年中,他从来都没有和违章者发生过争执。
进入车管所工作后,江波给群众提供的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务更是得到了群众的赞扬。2002年,江波走上所长岗位后,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如“三个一”:一声你好,一张笑脸,一声再见;“四个办”:大事小事认真办,能办事情马上办,特殊事情上门办,一切事情依法办;“五个好”:警容仪表有一个好习惯,勤政为民树一个好风尚,秉公执法求一个好水准,清正廉洁留一个好口碑,开拓工作创一个好业绩。
同时,还推出了预约服务、周六上班服务等制度,成立“流动车管所”,把服务送上门。此外,还设立了全省首家车管所驻外工作站。
现在,虽然走上兰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岗位,但江波表示,将始终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记者 陈静来源:兰江导报
2008年1月29日,安徽省建设厅副厅长李玉华带领政府工作组到颍上县督查冬春救灾及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深入到西三十铺镇洪单敬老院、八里河镇邵圩敬老院和十八里铺镇花园村、十八里铺村及八里河镇邵圩村、潘郢村等地,走访抽查了宋传海、胡新安、汪继宇、胡仁安、黄学金等困难农户家中,详细了解了困难群众冬春口粮、过冬衣被、住房、救济资金、建房补贴等落实情况,并检查了各地救灾责任制和救灾热线电话制度实施情况。
工作组听取了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树生和副县长张华久同志的工作汇报,查阅资料。元月12日至28日,颍上县积雪达23厘米,降水量达79毫米,雪压倒房71间,损毁115间,受灾人口4787人,转移146人,直接经济损失568万元。面对灾情,颍上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生产救灾工作,通过组织捐赠、对口帮扶等共筹集452.36万元,其中县政府下拨冬春救助款70万元;已落实2007年冬春救济口粮132.6万公斤。通过筹集、自购等方式,解决困难群众过冬棉衣1.45万件,棉被1.23万床。目前,县政府正把2008年第一季度493.2万元五保户供养资金和289万元农村低保资金全部打卡发放到户,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安全渡过冬春。
通过现场检查和听取汇报,李玉华指出颍上县冬春救助工作不仅完成了各项任务,而且还有创新,把救灾工作做得很扎实、细致。他要求颍上县要继续深入到每家每户去检查,体察民情,掌握灾情信息情况,把灾情上报网络机制建立好,确保各项救灾措施及时到位,确保灾区困难群众安全度过雨雪关,欢度新春佳节。
第二篇:缅怀先烈伟绩
《缅怀先烈伟绩,感恩幸福生活》主题队会方案
江西省德兴铜矿二小戴亚玲
一 队会背景:
革命先烈故事,在今天的文明社会里,似乎已被历史的尘封所覆盖。目前有些学生认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理所当然的,很不珍惜。对任何事物都是无所谓,甚至有的学生都不知向英雄学习什么。针对这些现象,特召开一次缅怀英烈,教育学生向英雄学习。21世纪给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爱国不再变的虚无,爱国也不再表现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当今的世界是高科技的角逐场,作为当代学生,更应积极地、努力地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学习,日积月累,才能够成为国家以后的栋梁,为祖国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也能够算是对社会给予我们幸福生活的回报,更是对革命先烈的最好回报。
二 队会目的:
1、通过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加有关现代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积累。
2、提高对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资料),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追求知识,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队会准备
1、提前两周布置学生做如下准备:
a.搜集英雄先烈的资料,江西上饶地区革命先烈故事(可以从书中,也可以从光盘,网上查找)。
b.搜集革命先烈画像挂图。
c.让个别同学准备革命歌曲,革命诗歌等。
d.班委提前设计好班会板报,并布置墙报。
在班长协调下,各小组根据本组搜集的资料的特点,准备有特色的汇报形式。
2、教师搜集影片,图片,资料,制作课件
四、队会过程
(一)队会程序
1、少先队仪式
(1)中队长:全体起立,立正,稍息。
(2)各小队报告人数。
(3)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申请活动开始。
(4)全体立正,出旗,敬礼。
(5)礼毕,齐唱队歌。
2、主持人宣布主题队会开始
3、队会过程
4、中队辅导员讲话
5、主持人宣布主题队会结束
(二)队会过程
1、播放片段,引出革命精神(出示课件:上饶革命烈士纪念碑概括。)
主持人发言:“正是因为纪念这些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田汉写下了《国歌》,听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起立唱国歌。"主持人宣布:《缅怀先烈伟绩,感恩幸福生活》队会现在开始!
2、小组汇报,走进革命精神
课前同学们分组搜集了一些资料,并做好了准备,下面就来汇报一下。
(1)请看一小队的节目:革命诗歌诵读。(夏明翰《就义诗》,叶挺《囚歌》——请听一小队的介绍。
(2)请看二小队的节目:图片展示(观革命旧址听先烈事迹学方志敏精神)(《共产儿童团歌》伴奏)—请听二小队的介绍:
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主要创始人。江西上饶市弋阳县是方志敏的故乡。1926年冬方志敏领导了家乡的漆工暴动,被传颂为“两条半枪闹革命”,随后又发动和领导了震撼赣东北大地的“弋横暴动”,创建起革命根据地。根据地由“弋横而信江、由信江而赣东北、由赣东北而闽浙皖赣”,苏区发展到闽浙(皖)赣四省九市50个县。目前弋阳有方志敏纪念馆、方志敏故居、漆工暴动纪念馆、叠山书院等纪念地,集中展现了方志敏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的伟大精神。
(3)请看三小队的节目:《王二小》(《歌唱二小放牛郎》伴奏)——请听三小队的介绍:(小队长领)抗日战争时期,(合)我们的名字叫抗日儿童团。(男)埋下地雷炸坏蛋,鸡毛信送情报,王二小的英名无人不晓。
(4)请看四小队的节目:《卖报》(《卖报歌》伴奏)——请听二小队的介绍。(小队长领)解放战争时期(举牌),(合)我们的名字叫少先队和儿童团。(女)小小报童再也不必唱忧伤的歌,因为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
5、全体队员: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成立了,(合)我们的名字叫中国少年先锋队(举牌)。星星火炬是我们的队旗,引导我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好准备。我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一辈,跟着共产党,跟着共青团,学习本领,磨练翅膀,向着太阳勇敢飞翔!
主持人:通过刚才的展览,我们了解了少先队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回首祖国与少年先锋队走过的坎坷历程,不难发现,正是许多像王二小一样的少年儿童抛头颅、洒热血,才成就了队旗的猎猎飞扬!请听小故事(《讲述身边的故事德兴一民警身中18刀殉职》•刘民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3、联系社会,体悟革命精神
主持人:告别那个战火纷飞多灾多难的时代,中国人民迈进幸福的21世纪,当人民的财产受到威胁,仍然涌现了一批批具有革命精神当代英雄。看课件,播放抗震救灾精彩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在他们身上找得了什么?
4、研讨体验,践行革命精神
主持人:出示课件:坚强孤女上官男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十佳“春蕾女童”的资料。
(1)举例说说你的小伙伴身上继承了哪些革命精神?
(2)说说你在生活学习中怎样弘扬革命精神?
5、总结升华,发扬革命精神
中队辅导员:同学们,通过这节队会活动课,我们更了解了革命精神。让我们从小立志勤奋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准备着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一切,做好共产主义接班人。(放音乐,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然后,全体学生右手握拳,拳在头侧。)中队辅导员领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少先队员回答:“时刻准备着!”
主持人宣布:《缅怀先烈伟绩,感恩幸福生活》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第三篇:缅怀先烈伟绩
缅怀先烈,感恩生活
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还是这雨衬托了清明?似乎觉得,这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但当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义无反顾地将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付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发展必然的民主、自由时;当其为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虽九死而不悔,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由此而燃烧并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这就是革命先烈故事,这一切在今天的文明社会里,似乎以被历史的尘封所覆盖。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竟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势,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又是你们在新中国工业化起步时的几个“五年计划”内再次贡献自己所有的知识和力量,群力群策,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先烈们,更是你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战争的年代彰显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革命先烈用八年抗战,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回答,生命是人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在重要的时候,个人利益必须牺牲.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不!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深深懂得:在祖国危亡之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保卫祖国,拯救祖国是自己的责任!为了祖国的解放,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战火中出生入死,监牢里坚贞不屈,刑场上大义凛然。他们用生命、热血换来了华夏民族的新生。英烈们虽打下了江山,但他们的事业还没有完成。为了圆民族的强盛梦,让先烈的理想变成现实,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富强祖国的历史重任。蓬勃发展的的中国正需要这样的硬气,继承先烈遗志,实现先烈遗愿,我们唯有卧薪尝胆,自强不息。谁不想自己的祖国日益强大呢?谁不想在走出国门时可以骄傲地称自己是中国人呢?祖国是民族的根,爱国是民族的魂,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都会把爱国作为自己精神的支信和力量的源泉。
面对先烈,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光辉照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努力也定会圆你们强国的梦想!
第四篇:英雄赞歌——人物专访新闻评析
对《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的评论
一、原文:
英雄赞歌
--记独臂英雄丁晓兵 冯春梅 朱玉 张东波
2005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见武警部队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和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时,与丁晓兵亲切握手,并勉励他说,你是党和人民的功臣,希望你保持荣誉,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出征--为了祖国
1984年,边陲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
战况惨烈。一个手雷砸在丁晓兵身上。
他想也没有想,抓起手雷就扔了出去。一团火光,他失去了知觉。
几秒钟后,丁晓兵睁开眼。突然他发现,右手使不上力气,侧头一看才发现,右胳膊已经被炸断了动脉,鲜红的血液,一股股地往外喷!
战友给丁晓兵简单包扎了伤口后撤,只连着一点点皮的右臂一次次挂在树枝灌木上。他又一次拔出了匕首,把右臂与身体之间仅仅连着的一点皮割断,割下来的右臂,被他插在自己的腰带上!
整整在山里跑了近4个小时,一看到迎面跑来的接应人员,丁晓兵一头栽倒在地上!
呼吸没有,脉搏没有,血压没有,心跳没有„„有人开始为“烈士”丁晓兵换衣服。
战友们把着担架,不许将“牺牲”的丁晓兵抬到烈士陵园:“他没有死,刚才还和我们一起跑回来„„”
野战医疗队恰好路过此地,一位老医生切开了丁晓兵小腿上的静脉,强行压进去了2600毫升血浆。
两天三夜后,丁晓兵睁开眼睛,看到了医院的白色天花板。然后,他发现了右大臂上包着一大团还在渗血的纱布„„
“我的手呢?”
“你们把我的手弄到哪儿去了?”
“带我去找我的手!”大夫护士怎么忍心说出口呢?一个为国立了大功的功臣,要终生面对没有右臂的生活!
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质奖章,整100枚,是那一年为嘉奖边疆儿女的突出贡献而设立的。受奖名单已经确定,颁奖仪式即将举行。为褒奖丁晓兵的壮烈表现,上级为他颁发了第101枚金质奖章„„
壮士断腕,动地惊天--这是为年轻的侦察兵特意增设的一枚奖章!
进攻--直面困难
丁晓兵成为全国知名的独臂英雄。他向组织要求,一要学习,二要继续留在部队工作!
部队满足了丁晓兵的要求,他被送往军校学习。
在军校的第一次考试,丁晓兵没做完试卷。
丁晓兵向老师申请延长20分钟,一个惯于右手执笔的人,左手的写字速度怎么能与他人相比?
出乎意料,老师认为,学员丁晓兵能上学,就必须用左手按时答完答卷!
为了赶上别人写字的速度,倔强的他天天到图书馆抄书,一个月抄断了9根钢笔!之后,他独臂绘丹青,在书画界多次获奖;一手好书法,足以让绝大多数右手写字的人惭愧。
两年后,优秀学员丁晓兵做出了更让人瞠目的选择:下基层带兵去!
一次紧急集合,让刚到连队的他很没面子。
打背包是当兵的基本功,可是负伤以后,一只手怎么能干别人两只手做的事?
他用一只手好不容易把背包捆了个大概,跨出房门,傻了!全连官兵百十口子在等他一个人!
丁晓兵在全连面前扔下一句硬话:“今天我让大家丢脸了,一个月后,我一定再把这个脸给大家争回来!”
嘴脚并用,丁晓兵开始练着单手打背包。背包带硬,用牙叼着拉的力度一大,就像刀子一样,拉破了嘴角,拽裂了牙齿。
背包带上沾满了血迹。10多天后,丁晓兵单手打背包速度在全连数得着。
投手榴弹,全连只有丁晓兵一人不及格。丁晓兵天天跑到操场上,用教练弹砸。
时间到。丁晓兵一出手:58米!
系鞋带、越障碍、整内务、洗衣服,切菜、做饭、包饺子、蒸包子,一切都是单手操练;射击,包括立、跪、卧3种姿势,涵盖自动步枪、冲锋枪、手枪、轻机枪、火箭筒等多种武器;甚至,极高难度的单杠单臂引体向上、单臂大回环,丁晓兵都能高质量完成,8门军事训练课目,7门优秀,1门良好!
无法计量他到底吃过多少苦,这是一个把所有困难嚼碎了统统吞到肚子里、消化成为动力的人!是一个扔在地上丁当作响、站起来虎虎生风的男人!是一个永远呈进攻姿势的军人!
所有的高标准严要求,都是英雄下达给自己的死命令!丁晓兵说,一个军人,战时要忘死,平时要忘我!突围--超越荣誉
荣誉得到不易,超越荣誉更难。
丁晓兵所在的师,可以毫无愧色地叫做英雄的“主产地”!这个人称“皮旅”的师,仅列在红色光荣榜上的一等功、特等功以上的英雄就有63
人之多。英雄只能成长在孕育英雄的土壤中,这土壤,必须识英雄、爱英雄、育英雄而不能宠英雄!
一天,还当着连指导员的丁晓兵没有带着部队出早操,被团长发现了。
“全连集合!”团长招手叫来也是功臣、正带队跑步的侦察排长,开始问话。
“你打过仗?”
“报告团长,我打过仗!” “你,立过一等功?” “是,我立过一等功。”
“噢!一等功„„”团长狡黠地问:“还用出操?” 站在连队前列的丁晓兵几乎羞死!
在这样的集体里,丁晓兵必须学会遗忘过去的辉煌。
战斗--中国军人
作一个带兵人,丁晓兵不能只让自己成为英雄。
一个有点捣蛋的兵打靶打得一塌糊涂。丁晓兵说了他一句,这个兵回头看看:“来,你给我们做个示范!”
丁晓兵看了这个兵一眼,向前跨出一步,左手撑地,一个利落的匍匐动作,一只手射击,“铛铛铛铛铛”,5发子弹47环!
团机关干部5公里越野跑,丁晓兵特地让自己的妻子跟在队伍后面。跑到一半,他一挥手:“超过他们!”
妻子逐个超过。丁晓兵大喊:“你们怎么还跑不过一个老太太!”
部队军事演习,徒步拉练返营。行至离营区还有5公里多路的时候,已经走了两天半的官兵极为疲惫,战士脚上全是水泡,丁晓兵脚上也有一个分币大小的鸡眼肿痛不堪。
卫生员劝丁晓兵上车,丁晓兵发威:“我不许上车,你不许上车,全营不许一个人上车!最艰难的时候是胜利的前夕,奔袭回营!”
所有的官兵,被激得眼睛都红了!已经没有力气的兵,顿时变成了一群奔出草丛的豹子!
全团的军人大会上,丁晓兵下台走到黄麒面前,这是个以爱兵出名、肯给受伤战士揉脚的班长。
“什么样的人最可爱?把别人装在自己心里的人最可爱。你是我敬重的人,我要向你敬礼!” 立正!一个恭敬、标准、不打一丝折扣的军礼!
敬礼--向着人民
中国在变。丁晓兵在变。但他不允许自己变化的,是对于利益的不当谋求---他依然不爱钱,不收礼。如果有人胆敢在干部提拔之际尝试,丁晓兵的火就会一下子被激起来,面沉似铁:“平时不好好工作,靠这些来讨好领导„„”送来的钱和东西会从门口直接飞出去。
有的人不解丁晓兵的举动,把扔出来的钱再加上一沓,继续送,丁晓兵也继续扔!
英雄曾经回答过别人这样的问题:“别人升官发财,你平衡吗?”“平衡,我是军人,军人就是流血牺牲的。”
丁晓兵习惯于去烈士陵园走走,站在先烈们的墓碑前,寻找共产党人为何奋斗、为谁牺牲的答案,聆听那些从未走远的伟大心灵的回响。
成千上万的人能慷慨赴死、前仆后继,支撑他们的,惟有共产党人的理想之火!
2003年,安徽寿县瓦埠湖堤坝突然发生特大管涌。
丁晓兵急了眼!冲上去与战士们一起运土扛包领着官兵喊号子,唱军歌,所有的人嗓子都哑了!
5个多小时后,管涌堵住了。丁晓兵觉得自己的断臂痛不可忍:原来假肢与断臂的接合处,经水一泡,一小块乌黑的残留弹片从皮下露了出来!
如果说,20多年前的丁晓兵成为英雄还有偶然因素,那么,今天的丁晓兵,是把自己的英雄业绩归零后,再一步步地在和平环境中,把自己又一次塑造成为英雄!
1987年,南京航空学院大学生王明给丁晓兵来信:我认为你成为英雄,只是过了第一关;假如10年、20年后,仍有事迹从你身上出现,英雄的称呼你才当之无愧!
当年的大学生,你在哪里?你是否听到了这首一直奏响的英雄赞歌?
二、我的评析:
首先,《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这一人物通讯,主标题“英雄赞歌”四字铿锵有力;副标题用破折号引出,形式简洁,点明了人物和事件。
其次,通篇布局新颖,将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得很形象。在结构上,首段用胡锦涛主席与主人公的两次握手来突出主人公所做过之事的伟大,所立过之功的伟大;六个小标题一一展述,将全文布置得有条有理;结尾段以两个问句结束全文,引起读者深思,又呼应了标题“英雄赞歌”。
再次,全文运用多种手法,加深了主人公在读者脑海中的印象。通篇采用小段落格式,吸引读者目光。全文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即尊重客观事实的同时,又文章内容显得朴实有力,在刻画了主人公的形象的同时,又反映出了作者的文笔。
再之,便是对文中每一个小标题下的内容的单独看法。出征——为了祖国
此段中,字句简洁有力,将主人公如何断臂的过程描绘得真实,详尽,让读者如临其境一般。
“呼吸没有,脉搏没有„„”一串排比式的四个“没有”使读者读来惊心动魄,不自觉的开始猜想下文的内容,然而后面的两个引号词:“烈士”、“牺牲”,将下文事情的发展预先告诉了读者,得使读者松了一口气,可谓是起到了引人入境之地步。
“我的手呢?”是主人公丁晓兵在医院醒来时的第一句话,简短四字将主人公初醒时迷糊而清醒的状态刻画出来;“你们把我的手弄到哪儿去了?”是主人公意识到自己已失去了右手后的惶恐;“带我去找我的手!”将主人公得知现实后的痛苦万分描绘出来,也将他对自己手臂的不舍描绘出来。
进攻——直面困难
作者在此段借助主人公断臂这一事实,把握好了视角,选取了三段事迹,刻画出了丁晓兵这一主人公的人物特点——忠直、坚强、执着。在叙写三段事件时,作者叙述的手法简明明了,不落于俗套。更重要的是,三段事件前后之间对比鲜明。在此段中,将丁晓兵从“没做完问卷”到“一手好书法”、从“全连营百十口子在等他”到“在全连数得着”、从“只有丁晓兵一人不及格”到“丁晓兵一出手:58米”三个典型对比按抑先扬后的方式展开,更加凸显了主人公的执着与坚强。
本段最后,作者用了三句愤慨的排比句:“是一个„„”,刻画出了主人公丁晓兵的三个不同的性格特征——坚忍、勇猛、自律。
突围——超越荣誉
作者在标题上用了“超越荣誉”四字,与本段第一句话相结合,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光辉形象。
敬礼——向着人民
这是最后一个小标题,也是文章的结尾之关键。此段有一个字用得很妙,即“从门口直接飞出去”的“飞”字,它将丁晓兵的忠国与正直从侧面体现出来。此段中的对话和说话非常简洁,但又耐人寻味。
最后,在文章的其他方面,也有不少精妙之处。通篇的感叹号将抒怀之情与崇敬之情相互融合,既呼应了标题“英雄赞歌”,又加升华了全文的主题。总而言之,通过这篇人物通讯,还是让我受益良多。
第五篇:英雄赞歌——人物专访新闻评析
英 雄 赞 歌
--记独臂英雄丁晓兵
冯春梅 朱玉 张东波
2005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见武警部队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和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时,与丁晓兵亲切握手,并勉励他说,你是党和人民的功臣,希望你保持荣誉,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出征--为了祖国
1984年,边陲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
战况惨烈。一个手雷砸在丁晓兵身上。
他想也没有想,抓起手雷就扔了出去。一团火光,他失去了知觉。
几秒钟后,丁晓兵睁开眼。突然他发现,右手使不上力气,侧头一看才发现,右胳膊已经被炸断了动脉,鲜红的血液,一股股地往外喷!
战友给丁晓兵简单包扎了伤口后撤,只连着一点点皮的右臂一次次挂在树枝灌木上。他又一次拔出了匕首,把右臂与身体之间仅仅连着的一点皮割断,割下来的右臂,被他插在自己的腰带上!
整整在山里跑了近4个小时,一看到迎面跑来的接应人员,丁晓兵一头栽倒在地上!
呼吸没有,脉搏没有,血压没有,心跳没有„„有人开始为“烈士”丁晓兵换衣服。战友们把着担架,不许将“牺牲”的丁晓兵抬到烈士陵园:“他没有死,刚才还和我们一起跑回来„„”
野战医疗队恰好路过此地,一位老医生切开了丁晓兵小腿上的静脉,强行压进去了2600毫升血浆。
两天三夜后,丁晓兵睁开眼睛,看到了医院的白色天花板。然后,他发现了右大臂上包着一大团还在渗血的纱布„„
“我的手呢?”
“你们把我的手弄到哪儿去了?”
“带我去找我的手!”大夫护士怎么忍心说出口呢?一个为国立了大功的功臣,要终生面对没有右臂的生活!
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质奖章,整100枚,是那一年为嘉奖边疆儿女的突出贡献而设立的。受奖名单已经确定,颁奖仪式即将举行。为褒奖丁晓兵的壮烈表现,上级为他颁发了第101枚金质奖章„„
壮士断腕,动地惊天--这是为年轻的侦察兵特意增设的一枚奖章!
进攻--直面困难
丁晓兵成为全国知名的独臂英雄。他向组织要求,一要学习,二要继续留在部队工作!部队满足了丁晓兵的要求,他被送往军校学习。
在军校的第一次考试,丁晓兵没做完试卷。
丁晓兵向老师申请延长20分钟,一个惯于右手执笔的人,左手的写字速度怎么能与他人相比?
出乎意料,老师认为,学员丁晓兵能上学,就必须用左手按时答完答卷!
为了赶上别人写字的速度,倔强的他天天到图书馆抄书,一个月抄断了9根钢笔!之后,他独臂绘丹青,在书画界多次获奖;一手好书法,足以让绝大多数右手写字的人惭愧。两年后,优秀学员丁晓兵做出了更让人瞠目的选择:下基层带兵去!
一次紧急集合,让刚到连队的他很没面子。
打背包是当兵的基本功,可是负伤以后,一只手怎么能干别人两只手做的事?
他用一只手好不容易把背包捆了个大概,跨出房门,傻了!全连官兵百十口子在等他一个人!
丁晓兵在全连面前扔下一句硬话:“今天我让大家丢脸了,一个月后,我一定再把这个脸给大家争回来!”
嘴脚并用,丁晓兵开始练着单手打背包。背包带硬,用牙叼着拉的力度一大,就像刀子一样,拉破了嘴角,拽裂了牙齿。
背包带上沾满了血迹。10多天后,丁晓兵单手打背包速度在全连数得着。
投手榴弹,全连只有丁晓兵一人不及格。丁晓兵天天跑到操场上,用教练弹砸。时间到。丁晓兵一出手:58米!
系鞋带、越障碍、整内务、洗衣服,切菜、做饭、包饺子、蒸包子,一切都是单手操练;射击,包括立、跪、卧3种姿势,涵盖自动步枪、冲锋枪、手枪、轻机枪、火箭筒等多种武器;甚至,极高难度的单杠单臂引体向上、单臂大回环,丁晓兵都能高质量完成,8门军事训练课目,7门优秀,1门良好!
无法计量他到底吃过多少苦,这是一个把所有困难嚼碎了统统吞到肚子里、消化成为动力的人!是一个扔在地上丁当作响、站起来虎虎生风的男人!是一个永远呈进攻姿势的军人!
所有的高标准严要求,都是英雄下达给自己的死命令!丁晓兵说,一个军人,战时要忘死,平时要忘我!
突围--超越荣誉
荣誉得到不易,超越荣誉更难。
丁晓兵所在的师,可以毫无愧色地叫做英雄的“主产地”!这个人称“皮旅”的师,仅列在红色光荣榜上的一等功、特等功以上的英雄就有63
人之多。英雄只能成长在孕育英雄的土壤中,这土壤,必须识英雄、爱英雄、育英雄而不能宠英雄!
一天,还当着连指导员的丁晓兵没有带着部队出早操,被团长发现了。
“全连集合!”团长招手叫来也是功臣、正带队跑步的侦察排长,开始问话。
“你打过仗?”
“报告团长,我打过仗!”
“你,立过一等功?”
“是,我立过一等功。”
“噢!一等功„„”团长狡黠地问:“还用出操?”
站在连队前列的丁晓兵几乎羞死!
在这样的集体里,丁晓兵必须学会遗忘过去的辉煌。
战斗--中国军人
作一个带兵人,丁晓兵不能只让自己成为英雄。
一个有点捣蛋的兵打靶打得一塌糊涂。丁晓兵说了他一句,这个兵回头看看:“来,你给我们做个示范!”
丁晓兵看了这个兵一眼,向前跨出一步,左手撑地,一个利落的匍匐动作,一只手射击,“铛铛铛铛铛”,5发子弹47环!
团机关干部5公里越野跑,丁晓兵特地让自己的妻子跟在队伍后面。跑到一半,他一挥手:“超过他们!”
妻子逐个超过。丁晓兵大喊:“你们怎么还跑不过一个老太太!”
部队军事演习,徒步拉练返营。行至离营区还有5公里多路的时候,已经走了两天半的官兵极为疲惫,战士脚上全是水泡,丁晓兵脚上也有一个分币大小的鸡眼肿痛不堪。
卫生员劝丁晓兵上车,丁晓兵发威:“我不许上车,你不许上车,全营不许一个人上车!最艰难的时候是胜利的前夕,奔袭回营!”
所有的官兵,被激得眼睛都红了!已经没有力气的兵,顿时变成了一群奔出草丛的豹子!全团的军人大会上,丁晓兵下台走到黄麒面前,这是个以爱兵出名、肯给受伤战士揉脚的班长。
“什么样的人最可爱?把别人装在自己心里的人最可爱。你是我敬重的人,我要向你敬礼!”
立正!一个恭敬、标准、不打一丝折扣的军礼!
敬礼--向着人民
中国在变。丁晓兵在变。但他不允许自己变化的,是对于利益的不当谋求---他依然不爱钱,不收礼。如果有人胆敢在干部提拔之际尝试,丁晓兵的火就会一下子被激起来,面沉似铁:“平时不好好工作,靠这些来讨好领导„„”送来的钱和东西会从门口直接飞出去。
有的人不解丁晓兵的举动,把扔出来的钱再加上一沓,继续送,丁晓兵也继续扔!英雄曾经回答过别人这样的问题:“别人升官发财,你平衡吗?”“平衡,我是军人,军人就是流血牺牲的。”
丁晓兵习惯于去烈士陵园走走,站在先烈们的墓碑前,寻找共产党人为何奋斗、为谁牺牲的答案,聆听那些从未走远的伟大心灵的回响。
成千上万的人能慷慨赴死、前仆后继,支撑他们的,惟有共产党人的理想之火!2003年,安徽寿县瓦埠湖堤坝突然发生特大管涌。
丁晓兵急了眼!冲上去与战士们一起运土扛包领着官兵喊号子,唱军歌,所有的人嗓子都哑了!
5个多小时后,管涌堵住了。丁晓兵觉得自己的断臂痛不可忍:原来假肢与断臂的接合处,经水一泡,一小块乌黑的残留弹片从皮下露了出来!
如果说,20多年前的丁晓兵成为英雄还有偶然因素,那么,今天的丁晓兵,是把自己的英雄业绩归零后,再一步步地在和平环境中,把自己又一次塑造成为英雄!
1987年,南京航空学院大学生王明给丁晓兵来信:我认为你成为英雄,只是过了第一关;假如10年、20年后,仍有事迹从你身上出现,英雄的称呼你才当之无愧!
当年的大学生,你在哪里?你是否听到了这首一直奏响的英雄赞歌?
我的评析:
首先,对于《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这一人物通讯,从标题上来讲,堪称别致新颖,主标题“英雄赞歌”四字铿锵有力,定下全文基调与内涵;副标题用破折号引出,形式简洁,点明了人物和事件,主副标题,相得益彰。六个小标题皆呼应标题,用破折号将两个关键词衔接,再按顺序的方式将丁晓兵的英雄事迹和人物性格分为此六个标题一一展开,详细叙述。
其次,通篇布局新颖,将主人公丁晓兵的形象刻画烘托得很形象。在结构上,其一,该通讯的首段便用胡锦涛主席与主人公的两次握手来突出主人公丁晓兵所做过之事的伟大,所立过之功的伟大;其二,六个小标题一一展述,将全文布置得有条有理;其三,结尾段以两个问句结束全文,却又呼应开头,引读者再回当年,引起读者深思,又呼应了标题“英雄赞歌”。
再次,全文运用多种手法,更加加深了主人公在读者脑海中的印象。从写作方面来讲,通篇采用小段落格式,将全文散化,如此一来,使得通篇既不显冗杂,又吸引读者眼球。全文上下并未用任何华丽辞藻,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同时,使文章内容显得朴实有力,尽量朴实而有力的语言,在刻画了主人公的形象的同时,又反映出了作者的工笔之妙。
再之,便是对文中每一个小标题下的内容的单独看法。
出征——为了祖国
此大段中,字句简洁有力,不余赘,将主人公如何断臂的过程描绘得如让读者身临其境一般,刻骨铭心。
“呼吸没有,脉搏没有„„”一串排比式的四个“没有”使读者读来惊心动魄,不自觉的开始臆断下文的内容,然而后面的两个引号词却一改严肃气氛,换作轻松口吻,“烈士”、“牺牲”加上引号后,将下文事情的发展预先告诉了读者,这才使读者松了一口气,可谓是起到了引人入境之地步。
“我的手呢?”是主人公丁晓兵在医院醒来时的第一句话,简短四字将主人公初醒时迷糊而清醒的状态刻画出来;“你们把我的手弄到哪儿去了?”则是主人公意识到自己已失去了右手后的惶恐,他不敢面对,也不想面对;“带我去找我的手!”将主人公得知现实后的痛苦万分描绘出来,将他对自己手臂的不舍描绘出来。三句丁晓兵无回答的话,一如既往的简洁,却将主人公此时此刻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进攻——直面困难
作者在此大段借助主人公断臂这一事实,把握好了视角,选取了三段让人揪心又振奋的事迹,刻画出了丁晓兵这一主人公的人物特点——忠直、坚强、执着。在叙写三段事件时,作者叙述的手法极其简明扼要,一来不落于俗套,二来精简通篇。更重要的是,三段事件前后之间对比鲜明,皆有欲扬先抑之味。在此大段中,将丁晓兵从“没做完问卷”到“一手好书法”、从“全连营百十口子在等他”到“在全连数得着”、从“只有丁晓兵一人不及格”到“丁晓兵一出手:58米”三个典型对比皆按抑先扬后的方式展开,更加凸显了主人公的执着与坚强。
在三个典型事件完成之后,作者把握好分寸,将其余事件一笔带过。本大段最后,作者用了三句愤慨的排比句将丁晓兵这一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用另一种方式展开,三个“是一个„„”刻画出了主人公丁晓兵的三个不同的性格特征——坚忍、勇猛、自律。
突围——超越荣誉
这一大段内容较少,作者在标题上用了“超越荣誉”四字,与本段第一句话
相结合,更加提升了主人公的光辉形象。
战斗——中国军人
次大段内容颇为精简,但就我个人而言,次大段最后的“军人大会”一事好像并不能很好的体现该段标题,未看出作者为何作此安排。
敬礼——向着人民
这是最后一个小标题,也是文章的结尾之关键。该大段有一字用得惟妙惟肖,即“从门口直接飞出去”的“飞”字,它将丁晓兵的忠国与正直从侧面体现出来,也体现了作者熟稔地炼词功夫。此段中的对话和说话简洁得无话可说又话中有话,耐人寻味。最后这一段除了选取了更加揪心的事件之外,也能够通过作者的描述,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主人公丁晓兵的人物性格。
最后,在文章的其他方面,也有不少精妙之处。通篇的感叹号将抒怀之情与崇敬之情相融展开,既呼应了标题“英雄赞歌”,又加深了全文的基调,更深刻地刻画出了文中的语气语态和场景。此外,每一大段都掺杂了一些主人公的主观感受,却在主人公笔下偏向于客观,易于接受。但是,我个人认为,此文章内容有些许安排不合理,如之前提到的“军人大会”。当然,总而言之,通过这篇人物通讯,还是让我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