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代表关于调研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的发言
人大代表关于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调研发言
×月×日,有幸参加了县人大组织的调研活动,通过对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调研,总体感觉是: 我县公路交通事业发展快速,规划起点高,投资规模大,项目实施好,建设里程长,工程质量高,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来看,县交通运输局和各乡镇在工作思路上超前谋化,在公路管理中强化措施,在项目工程中确保质量,加快了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阡陌交通蜿蜒于我县农村的每个角落,农村公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对方便群众出行,保障信息流通,繁荣城乡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还存在;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
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规划与建设相结合,继续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公路建设项目。依托项目建设,整合交通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是坚持建设与养护相结合,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后续建设和养护管理。对路肩、边沟不达标的通村公路要
继续整修,使其达到设计标准,以利于排水和通行。建养并重,采用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提高农村公路的使用效益。
第二篇:农村公路建设专题调研
冀州市交通局
关于冀州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的
调查报告
按照河北省公路管理局的安排部署,我局专门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专题调研小组,结合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组织对全市的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现状进行了全面摸底,特别是对村村通工程实施以前,我市已通油路的行政村及农产品市场、旅游区等道路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一、我市经济和干线公路概况
我们冀州市位于石、邢、衡三个设区市交界处,辖11个乡镇,412个行政村,人口36万。我市历史文化悠久,古冀州为九州之首,1993年撤(冀)县建(冀州)市,1997年建成小康市,2005年被确定为我省首批22个扩权县(市)之一。我市农林畜牧业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辣椒之乡”和“中国食用菌之乡”,工商业发达,有“春风、旭日、任远、钟表”四大立市支柱产业。近两年市财政收入达2.5亿元。我市拥有被命名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我省第二大淡水湖----衡水湖,目前,衡水湖旅游开发已经能逐步展开,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我市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交通工作,通过市交通部门和各级各界的共同努力,使我市公路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国道106线、省道郑昔线、安新线及数条县级、乡级公路干线织就了我市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为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随着城乡经济的加快发展,尤其是我市被列入全省首批22个扩权县市之
一、伴随着我市境内国家级湿地保护区----衡水湖区的旅游开发,加之近年来对市辖农村公路的投入相对薄弱,我市农村公路现状已经不能适应城乡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
二、我市公路基本情况
经过调查汇总,截止2005年,冀州市共有各级公路1101.613公里(含未通乡村公路234.25公里),其中国道34.402公里,省级公路52.05公里,县级公路79.468公里,乡级公路289.926公里,村级公路645.767公里。
全市公路桥梁共计109座,其中包括:国道桥梁13座,省级公路桥梁8座,农村公路桥梁88座,农村公路桥梁中包括县级公路桥梁12座,乡级公路桥梁33座,村级公路桥梁43座;国省干线桥梁完好率为100%,农村公路桥梁完好率为17%。88座农村公路桥梁中基本完好的桥梁15座,勉强维持通车的桥梁38座,危桥35座。
综合我市的基本情况,县级以上公路等级高、质量好,形成了冀州市公路网的主框架,但与之配套、相连接的乡村级公路较少,全市拥有的1015.161公里农村公路中,未通的土路234.25公里,占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的23.1%;已通硬面路781.36公里,占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的76.9%。在已通硬面路中,由于建设时间早、等级低、养护资金不足等原因,造成部分公路年久失修,病害严重,需改建的道路有503公里,涉及需改建的桥梁21座/1614米,极大地影响了群众的出行和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综上所述,随着城乡工业、特色产业和旅游事业的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公路现状和建设进程已经不能适应城乡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
三、我市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1、建设情况:近十年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先后掀起了两次建设高潮。第一次是1995、1996年,为建设小康市而掀起的农村公路建设热潮,当时为实现小康市达标而制定的农村公路村村通标准是“全市80%以上的农村公路通硬面路(含沥青路、水泥路、碳渣路和砖路)”,当时农村公路基本达到上述标准,我市于1997年被上级确立为“小康市”;第二次是2004年以来全省组织的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热潮。这次农村公路村村通的特点,一是建设标准提高了,村村通的标准必须是通沥青路或水泥路,所以原来已通碳渣路或砖路的必须重新建设;二是省政府制定了《全省农村公路五年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了“已命名的小康市(县)不再给予拨付补助资金”的政策。面对这种情况,我市交通局积极向上级交通主管部门陈述我市农村公路现状,争取补助资金,积极推进我市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在省交通厅和衡水市交通局的大力帮助下,成效十分显著:2004和2005两年,共新建和改建乡村公路131条/179.5公里,使58个村通上了沥青路或水泥路。
2、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是服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在制定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沿线乡镇、村发展规划,搞好路网规划和线形设计,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协调。重点跑办文明生态村建设、乡镇特色经济产业带涉及的农村公路项目。二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适度超前原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相一致。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在确定路线设计标准、路线等级时,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适度超前,确保投资效益。
三是多方位筹集资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我们一方面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资金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意义、目标和相关政策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充分调动全市乡镇、村民和职能部门参与、支持村村通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逐步探索出了“上级补一点,市乡财政拿一点,一事一议挤一点,发动在外务工和上班人员捐助一点、群众自愿集一点和职能部门帮扶一点”这“六个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是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致富路和民心路。为把村村通工程建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我市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各项工程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选择有资质、有经验和信誉好的施工单位参与投标;同时建立了“施工单位自检、乡镇政府自验、交通部门监理、市统一检查验收”的四级质量责任制,对每一项工程做到严把“工程备料、路基压实、路面铺装、工程验收”四个“关口”,对发现的质量隐患坚决返工,确保了我市村村通工程质量全部优质。
五是建养并重,确保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质量和出行质量。我市出台了《关于农村公路养护的实施意见》,先后建立完善了各乡镇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根据市政府资金安排,结合农村公路管养价值,安排对全市农村公路进行日常养护和重点养护,使全市农村公路面貌得到根本改观,基本实现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为全市“文明生态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受97年建成小康市和省政府“已命名的小康市(县)不再给予拨付补助资金”的政策的影响,我市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力度较小,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一方面,已建成道路由于建设年代早,建设等级低,大部分公路超期服役,加之近年来交通量增大,重载车增多,公路急需改建和维修450公里,例如我市全长32公里的乡级公路干线冀门线,初建于1982年,横跨我市辖区内冀州镇、小寨、码头李、门庄4个乡镇、130多个村庄,是我市西北部10万余人口出行的唯一通道。由于重要的地理位臵,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重载车急剧增加,交通量逐渐加大,路基路面毁坏严重,遇阴雨天根本无法通行。另一方面,新建任务重,尚未建成沥青路或水泥路的乡村公路为234.25公里,两项合计共684.25公里。由此可见,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二是建养资金相对短缺。2004年以来,为加快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步伐,针对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市积极向省市交通主管部门争取补助资金;同时积极探索出“市财政补助一点,乡镇政府挤一点,一事一议筹一点,发动在外务工和上班人员捐助一点、群众自愿集一点和对口帮扶职能部门支援一点”这“六个一点”方式多渠道筹集地方配套资金。上述各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村通项目建设资金的短缺问题,确保了部分村村通工程的如期实施。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与我市农村公路繁重的建设任务相比,与各乡镇新建、改建乡村公路的资金需求计划相比,仍面临建养资金严重短缺的局面。
五、科学提出我市公路建设“十一五”发展目标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公路建设的要求,根据我市公路发展现状,确定了我市“十一五”交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提高等级、增强功能、完善结构的思路,围绕构建“和谐交通”总目标,加快推进“交通兴市”战略,加快公路交通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优良交通运输环境。
主要目标是:努力实现干线公路路网提级、农村公路通达畅通,形成纵横交错、便捷高效、辐射周边地区的公路交通网络,至2010年,公路密度达1.15公里/平方公里;在我市形成“五纵三横”的一、二级干线公路网,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基础,县乡村公路为支脉的四通八达、衔接顺畅、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
“十一五”期间,计划改造农村公路743.25公里,计划改造农村公路桥梁74座/3330米。需要各级各界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问题。以上述项目为例,“十一五”我市需建设农村公路743.25公里,以建设沥青路每公里造价15万元计算,资金需求为11148万元;计划新建、改建农村公路桥梁3330米/74座,需要投入资金6993万元,两项合计18141万元。鉴于目前农民集资政策不允许,其他途径实际操作情况又有困难,因此建议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第三篇:(调研)农村公路建设
倾力修筑致富路加快建设新农村
——关于万源市农村公路建设的实践
万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中平
万源位居川东北边陲,地处川陕渝三省市结合部、七个县市交汇处,是达州市最典型的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全市辖52个乡镇,总人口57万,幅员面积4065平方公里。近年来,我们按照达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立足万源实际,坚持把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落实“十大惠民行动”的头等大事来抓,努力克服道路建设成本高、自然灾害频繁等困难,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按照“乡镇打底子,市上铺面子”的工作思路和“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原则,大力弘扬“负重自强、艰苦奋斗、务实创新、团结奉献、不胜不休”的万源精神,举全市之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建设里程之长、投入资金之多、修建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截至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0719万元,启动建设通乡油路146公里,建成78.2公里,完成通村公路543.3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一、建立三项运行机制,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1、完善“三民”建设机制。坚持以村民自治、“一事一议”为核心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办法,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议事大会和群众大会,由群众对是否同意建设和投劳筹资、日常管护等具体问题进行民主决策;公开推选村民代表组成村民自治监督小组,负责资金和物资管理,实施工程监督。石窝乡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代表由群众选、方案由群众定、钱由群众筹、帐由群众管、质量由群众
监督,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新高潮,结束了群众“出行难”的历史。
2、建立竞争立项机制。公路建设中,始终坚持村道公路建设,必须由村委会召开群众大会,实行“一事一议”,群众支持率达到90%以上,并形成《村民委员会决议书》,方能申报项目;通乡公路由乡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并形成《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决议书》,方能向上申报;经批准同意建设的项目,因乡村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未按规划组织实施的,按程序予以调整和取消,真正把项目交给交通条件亟待改善、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
3、落实目标责任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年初,市委、政府与全市52个乡镇分别签订农村公路建设目标责任书,将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细化到人头,各乡镇均落实了班子成员主抓一条村道公路建设的责任机制,全市上下形成了市级领导亲自抓,主管部门全力抓、联系部门配合抓、社会各界齐抓共建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我市建立了由“四大家”分管或联系交通的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5个农村公路建设督导组,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进行督促检查,并定期通报。
二、拓宽四种融资渠道,破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难题为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推进,我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优惠政策,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社会捐助、群众参与”的投融资机制。一是严格执行上级政策。不折不扣地认真落实上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政策(其中通乡油路40万/公里、通达、通畅公路10万/公里),切实做到不挪用、不截留,确保全面兑现落实到位。二是实行以奖代补政策。采用“多干多奖、少干少奖、不干
不奖”的方法,对建成通乡油路经验收合格后,市财政按10万元/公里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建成村道公路经验收合格后,市财政按1万元/公里给予补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在乡道旧(院)蜂(桶)公路建设中,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方式,村民踊跃筹资投资45万元(含投劳折资),劳平达100元,仅用4个月时间,现已基本完成长12.8公里、宽4.5米的四级公路路基改建工程。四是积极吸纳社会资金。主要靠银行贷款、沿线企业捐资、外籍知名人士捐赠、干部群众捐款的办法筹集公路建设资金。白羊乡柿树坪村支部副书记、王家湾社社长何仕雄发动全社200多村民和在外的工作人员先后集资22万余元硬化了2.5公里长的村道公路,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的目标。
三、落实四种建设措施。确保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1、因地制宜搞规划。严格遵循“因地制宜、远近结合、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科学制定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使其与新农村建设、集镇建设、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并始终坚持以规划主导建设,到“十一五”末,完成100%的通乡油路、60%的村道公路硬化任务,基本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同时,在各乡镇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市交通局完成184个建制村762.49公里新建通村公路和139个村638.2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的“三表”和相关资料上报。目前,已完成40个乡镇472公里通乡油路工程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
2、实事求是抓建设。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
“实事求是、因路而异、立足当前、虑及长远”的原则,将农村公路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农村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山水林田综合治理、扶贫移民”等五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对通村公路坚持以通为主,采用四级标准建设;对交通量不大的县乡公路采取适当理顺线型,裁弯取直降坡的方法按不低于四级标准建设,同时完善边沟、小桥涵等排水设施,适当增设护墙、护栏等防护设施和交通标志;对农村公路的骨架路、市域经济主干道、主要运输通道提高建设标准,使全市形成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便捷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
3、宣传发动造声势。我市通过召开农村公路建设动员大会、举行万人签名活动及电视、板报等途径,大力宣传“一事一议”等农村公路建设政策、先进经验,使“公路不通、招商落空,公路不畅、致富无望”的理念深入人心,干部群众实现了由“要我修路”向“我要修路”、由“等、靠、要”向“全民动手,齐心修路”的转变,“要致富,先修路”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我市石窝、白羊、固军等乡还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发放调查问卷、《致群众的一封信》、《致×乡籍在外工作人员的一封信》等方式,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良好氛围,村与村、社与社之间呈现出竞相修路的生动局面。
4、严格监管保质量。在明确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四大任务的同时,建立了专业人员、群众代表、施工队伍、乡村干部联动监管的机制,确保阳光操作,实现了“一乡一条示范路、村村达到合格路”的目标,使每条乡道、村道都成为“放心路”。
农村公路建设的强力推进,为充分发挥万源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我市基本形成了以太平镇为中心、各乡镇为支点、辐射到村社的农村道路运输网络,切实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物资、农副产品的“运输难”和边远山区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二是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我市农村交通条件改善后,城乡间客流量大为增加,带动了旅游业和商贸业的长足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今年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3亿元,同比增长23.3%;共接待游客103.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三是优化了地方发展环境。农村公路状况的改善,优化了发展环境,提升了地方形象,为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促进了矿产、旅游、特色农产品等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招商项目22个,实际到位资金45130万元。四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践表明,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中,干群思想在工作讨论会上得到了交流,党群、干群关系在建设工地上得到了融洽,各项工作在公路的延伸中得到了落实,干部素质在组织协调中得到了提高。大部分乡镇农村交通条件改善后,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遗留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上访群访事件明显下降,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第四篇: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工作仍需加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一)
按照市委政策研究室关于协助搞好全市农村道路建设调查的函的部署和要求,现将我县农村道路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通乡通村公路现状
我县现有各级公路90条公里,其中通乡路6条公里,通村路65条公里,专用公路两条公里。全县共7个乡镇,98个行政村,十五期末,国家实施通县
乡工程以来,我县加大了农村公路改建力度,成功地进行了克通公路建设,去年又成功地启动了商品粮基地克昌公路建设项目以及通村工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农村公路质量和等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县通乡公路硬化总里程达公里,硬化率92,硬化乡镇6个,硬化率,通村公路硬化总里程27公里,硬化率,硬化村8个,硬化率。二、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及资金安排
(一)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
为抢抓十一五我省将投入100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建设通乡白色路1条公里。建设通村白色路52条公里,其中20**年建设13条线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20**年计划建设22条200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
20**年计划建设17条线147公里,实现29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到20**年末,基本上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到十一五末期,实现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幅射,以村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白色农村公路网络。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安排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总额为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补贴资金为3809万元,地方匹配资金万元。由于我县财政拮据,所以说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县公路建设的瓶颈。面对缺口资金,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解决配套资金问题。一是县财政投一点。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按当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将每公里6万元的地方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按照工农产品每吨2元的征收标准,加大地方养路费征收力度,扩充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农
村道路转移支付资金足额投入。二是受益村屯筹一点。积极调动受益村屯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以资代劳等方式解决受益村屯每公里11万元资金匹配问题。三是动员社会捐一点。采取给外地的XX人写封信、打一个电话和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传,实行公路贯名制等办法,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路。四是协调银行贷一点。建立探索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渠道,积极利用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五是抓准政策争一点。抓住整合新农村建设试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政策机遇,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确保足额投入。
三、20**年通乡村公路建设工作启动情况、主要措施、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通乡工程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总投资3170万元的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建设于20**年8月31日开工,为保证工程进度,该项目分五个工程标段同时施工,所以去年10月份工程所需立方米,路基土方任务已全面完工。为保证今年该工程于5月中旬进行水泥混凝土铺筑,春节期间我们利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集中备料,现工程所需的碎石、中粗砂和砂砾已全部进场,该工程所需万吨水泥已与我县北疆水泥有限公路签订了购销合同,现已陆续进场。进入4月份以来,各施工标段对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整修处理,经过近一个月的整修,路基翻浆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待时机成熟做水泥稳定砂砾,为水泥混凝土铺筑工程做充分准备。
(二)通村工程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20**年我县通村公路计划公里,总投资4020万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乡镇的有力配合下,在市通村办的指导下,我县通村公路建设项
目已全面启动,开局良好。目前,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全部完成,组织机构及人员已全部到位,一事一议各村承担的工作任务已基本落实,各施工单位已进驻各标段,备料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按照市政府和市通村办的部署和要求,XX县政府和交通部门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摆上首位。纳入日程、强化领导、全力推进。一是为切实加强对通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董颖秋、副县长吴昊、县助、财政局长邹德玉、交通局长范德强为正副指挥的通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举全县之力,出台优惠政策,为通村公路建设创造条件。三是指挥部靠前指挥,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四月中下旬总指挥,县长董颖秋、副指挥、副县长吴昊、副指挥、交通局长范德强深入各乡、村和路段实地踏察,并与各乡村研究通村工作,指导各村一事一议,同时副指挥
交通局长范德强带队分别深入各村自4月22起各施工单位开始陆续进入各标段,开始紧张的备料工作。目前,通村工程整体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5月中旬,我县通村公路将破土动工。
(三)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1、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今年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前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上级计划下达晚,所以致使工程建设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期。二是由于我县财政拮据,在资金筹措上难度很大。三是工程技术力量馈乏。
2、农村公路建设下步打算
为保证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下步工作中将采取以
下具体措施。
第一,抢前抓早,全力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按照省市计划,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公里通村工程今年9月底必须全面完工,现在已经进入5月份,各项工程已全面启动,我们一定要强化时间观念,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前抓早、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确保今年我县通乡、通村工程如期完工。
第二,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由于我县今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工程质量做好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来抓。从严要求,从严把关,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健全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查处质量问题,要力争将每一条农村公路建设成长寿工程、精品工程。
第三,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扎实有序开展。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工作的可行保证,为此,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办公室一定要代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搞好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和技术指导。各乡镇、各行政村都要成立由乡、村长负总责的领导组织,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服务和监督。
第四,建立奖惩制度,调动各方公路建设积极性。有效的奖惩制度是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动力,为此,今年,县政府将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将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评比表彰,对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表现突出,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县政府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通乡、通村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
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启动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总指挥县长董颖
秋的带领下,深入各乡村现场办公,动员沿线百姓为农村公路建设出力献策。通过一事一议受益村屯百姓主动投工、投劳,负责土方、基础砂、路肩等基础工程,同时各村积极响应县政府号召,纷纷为施工单位安置驻地,解决水电,提供服务,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对今年搞好乡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保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农村公路有序、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建养并重,管养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二)
根据省委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关于加大监督工作力度、充实监督工作内容的要求,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效东牵头,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屠锦敏任组长、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忠敬任副组长、全国人大代表许海为成员的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公路调研组于78月对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先决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以来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掀起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高潮。今年已进入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四年,我省农村公路建设进展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科学部署,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先到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厅等省直部门进行了调研座谈,了解了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总
体情况;又深入到甘南、定西、庆阳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听取了三个州(市)政府及临潭县、安定区、西峰区三个县(区)政府关于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实地查看了夏河县、陇西县、宁县等六县(区)十多个乡镇和二十多个行政村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情况。同时,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还委托陇南市、张掖市、临夏市、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狠抓落实,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全省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截止2008年底,全省建成农村公路90817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86%,其中,县道15626公里、乡道11971公里、村道63220公里,全省100% 的乡镇通了公路,79?5%的乡镇通了沥青(水泥)路,%的建制村通了公路。农村公路的建设,解决了农民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改变了农村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促进了当地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公路建设目标责任得到落实
十一五以来,为确保部省共建意见确定的任务按期完成,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运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抓两头、带中间(抓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带动国省干线路网改造)、五路优先(民族团结路、扶贫开发路、旅游资源路、工矿企业路、农业发展路)的工作思路,结合各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全省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并在后期的修订过程中,将垦区、移民区和林业区的农村公路建设也纳入
整体规划当中,使农村公路建设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省发改委会同省交通厅组织编制了十一五通乡油路和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市州、县区两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本地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省交通厅制定了《甘肃省农村公路督查办法》,成立了农村公路督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各公路总段技术骨干,向14个市(州)派驻了巡回督查组,专门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和进度、质量的督查工作,从而有效地保障了项目进度与质量,提高了农村公路的建设效益,保障了农村公路建养管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我省地方财力薄弱,农村公路建设主要靠国家支持。因此,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发改委、财政厅、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千方百计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20062008年,我省共争取中央资金亿元支持农村公路
建设,其中,乡镇通油路工程亿元,建制村通达工程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1382公里,其中,乡镇通油路工程8210公里、建制村通达工程33172公里。2009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部预安排我省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补助资金亿元,其中,乡镇通油路工程亿元,计划解决107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达工程亿元,计划解决597个建制村通公路。国家发改委下达灾后重建资金亿元,安排灾后重建公路项目2533项公里,计划分两年完成。截止今年8月底,全省建成农村公路1322项8665公里,完成投资亿元,占总投资的40%。
为了缓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压力,我省在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的同时,各级政府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挤出一定数量的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群众集资、社会捐助和发动农民投工投劳等多种渠道和方式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2008年,省交通运
输厅贷款2亿元,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因材料和人工费上涨缺口的补助。
(三)加强监督管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稳步提高
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把好字当头,质量为先的思想和农村公路建设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目标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上有关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规定。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采取短训班、技术讲座、科技下乡、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对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指导培训,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严格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规划设计、工程招投标、原材料入口等重点环节的督查力度。充分发挥专业监理队伍、新闻媒体和群众义务监督员的作用,狠抓督查落实和日常检测,初步形成了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企业自检,社会监理四级质量保证体系。
(四)创新体制机制,农村公路管理
养护体制改革全面推开
按照国务院责任以县级政府为主体,投入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养护以市场机制为主体,落实和监管以交通部门为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精神,2007年,省交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甘肃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并经省政府批转实施。为保证《实施意见》顺利执行,省交通主管部门根据甘肃实际,制定了《甘肃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确定了先试点、再完善、后推广的三步走改革方案。为弥补省级财政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配套不足的问题,省交通主管部门多方筹措亿元,分对农村公路养护维修工程按有关规定给予了一定投入。经过两年的试点推广,《实施意见》今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开。截止目前,全省有13个市州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有63个县市区出台了《实施细则》,有1146个乡镇相继设立了农
村公路养护管理所(站),大部分行政村设立了养护小组。从落实情况看,绝大部分市州和县区基本能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将市级财政每年新增收入的12%、县级财政收入的23%列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和养护管理人员的工资也在逐步纳入本级财政供给,为机构、人员、资金的三落实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当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历史欠账多,建设任务依然很重
我省地方财力薄弱,长期以来基本没有大的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尽管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但路网密度仍比较低,与广大农民群众方便出行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断头路比较普遍,联网路尚未形成,大部分自然村通达深度不够;路面技术等级低,除少量三级路外,大部分是四级路及等外路;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老少边
贫地区农村公路缺桥少涵、晴通雨阻的现象比较严重。按照部省协议的要求,到十一五末,我省还有%乡镇需要建设通畅工程,%的建制村需要建设通达工程,尚需共建农村公路万公里。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任务完成后,若按全省100%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通油路的建设目标测算,我省还需要建设通乡油路约1000公里和通村油路万公里。
(二)国家补助标准偏低,影响建设达标和质量提高
我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支持。但由于我省地质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据实地测算,我省通乡油路每公里造价约为:河西地区4550万元,陇东南地区5565万元,陇南及甘南地区6075万元;通村公路每公里造价约为:水泥路3040万元,油路2030万元。而目前国家对我省农村公路的补助标准为:通乡油路每公里40万元,通村砂路每公里10万元:对通村沥青路(水泥路)的补助标准为:老少边穷地区每
公里20万元,其他地区每公里10万元。由于国家补助标准相对偏低,省级财政没有相应补贴,市县财政配套困难,建设资金与公路技术标准、质量标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受资金制约,农村公路设计、建设只能以国家补助资金为限,农村公路很多必要的防护项目、涵洞构造物、安全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特别是2007年以来原材料、人工费用价格上涨过快,项目实施难度陡然加大。由于难以引进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施工单位,工程流标现象越来越多。
(三)重建轻养思想严重,农村公路养护费用明显不足
我省实施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以来,大多数市州、县区都非常重视,出台了具体的改革意见和实施细则。但是,仍有部分县区政府重视不够,未能按规定出台实施细则,养护配套资金也没有落到实处。大部分县区财政困难,新增财政收入的12%资金数额很有限,筹集日常养护资金难度较大。特别是国扶贫困县,大部分无力提取养护经费,即使按每年财政收入的23%的要求列入了计划,但对农村公路里程较多的县而言,所提费用也无法满足日常养护管理需要。由于养护资金不足,加之部分县区观念保守,等靠要思想严重,相当一部分农村公路存在以建代养、有路不养和建好失养等问题,更缺乏探索创新的具体行动。
(四)建设资金到位迟,直接影响工程进度
从2008年开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由省级财政通过市级财政拨付到县级财政部门,再由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工程进度拨到项目建设单位,部分财政直管县资金由省级财政直接拨到县级财政。在调研中,各地普遍反映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到位迟的问题。据了解,许多地方2008年的工程早已完工,但建设资金至今没有到位。有些项目的资金虽然下达,但错过了施工季节,影响了建设任
务的完成。2009年已经时间过半,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5月和8月分批下达,但资金至今没有正式下达。定西市2009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较大,截止7月份,除扩大内需项目的资金到位外,其他项目的建设资金均没有到位。灾后重建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已完成投资2600万元,而建设资金分文未到。部分项目因资金问题进度放缓,个别项目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到位迟,且存在挤占挪用现象,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五)技术管理人员缺乏,路政管理亟待加强
目前,我省从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人员约4457人,具有技术职称者689人,占总人数的24?4%;其中,高级职称17人,仅占0?38%;中级职称193人,仅占4?33%;初级职称479人,占10?75%。现有技术人员大多是从事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多年的职工,文化和专业水平都不高。自2006年以来,我省
农村公路建设以每年1万公里的速度快速增加,技术、管理人员紧缺与建设项目相对较多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公路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也影响了路政管理和公路养护。我省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多为四级及其以下标准,由于路政管理缺乏有效手段且管理力量薄弱,农村道路损耗较大,新修的路没几年就被压坏了。目前,高等级收费公路采用计重收费,许多大吨位车辆为节省过路费经常绕道农村公路行驶。省内在建的高速公路、铁路等大型施工现场较多,许多重型车辆对农村道路的损坏也比较大。
三、几点建议
当前,农村公路建设正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提高对农村公路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建管养责任,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一)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超前
谋划十二五规划编制
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对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区域协调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农村公路投入力度的历史机遇,将农村公路建设放在与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考虑,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当前,要坚持规划先行,抓紧做好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超前谋划,突出重点。要在综合评估《甘肃省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组织强有力的规划编制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在编制过程中,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带队,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使规划得到中
央部委的认可,确保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要积极向上反映情况,争取国家对我省十二五建设规划的规模和总量确定后,由省上统筹协调,根据各地实际将资金安排到具体项目上。要按照国家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做好乡镇和建制村通畅工程、农村公路的升等改造工程及断头路和联网路建设工程的编制工作。
(二)抢抓各种机遇,拓宽农村公路建设投融资渠道
要抢抓西部大开发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机遇,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争取加大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补助力度。抢抓当前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做好建设项目与国家政策的对接工作,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努力扩大农村公路建设规模。抢抓我省灾后重建的机遇,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和通达深度,努力改善贫困灾区生产生活条件。抢抓国家扶持藏区发展、帮助甘肃制定扶持发展政策的机遇,争取
把民族团结路、扶贫开发路、旅游资源路、工矿企业路、产业基地路、联网路列入国家政策扶持的范围,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对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不能估计过高,在向国家有关部委上报项目计划时,不应把建设标准较低的农村砂石路统计在已建成的公路里程中,以争取更多的国家建设计划。
在积极向国家争取资金支持的同时,还要创新思路,开阔视野,进一步拓宽农村公路建设投融资渠道。一是建议从明年开始,省财政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并逐年增加投入。二是今后财政部如继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建议我省从中拿出一块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省级补助资金。三是可以尝试将农村公路建设与高速公路建设贷款捆绑在一起实行统贷统还,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四是各县区要争取将财政转移支付中的交通建勤费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五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出资捐助,发动组织农民自
~ 26 ~
愿投工投劳。
(三)落实责任主体,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
建议各级政府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省政府对市州政府,市州政府对县区政府、县区政府对乡镇政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的责任。建立责任以县级政府为主体,投入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养护以市场机制为主体,落实和监管以交通部门为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积极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和形式。多渠道争取中央对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补助,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对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对财政困难县区的资金补助。建议省财政每年的收入增量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提高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地方分成部分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比重,同时,要督促没有落实养护责任主体的县区政府,尽快建立健全乡村道路养护机
~ 27 ~
构,完善县区、乡镇、村三级养护体系。要按照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可以探索将养护工程管理人员组建若干专业养护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养护权;或实行公路养护合同制,根据养护合同和养护质量支付养护费用,保证养护经费的使用效益。
(四)规范资金拨付,协调好建设进度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拨付机制,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要建立沟通会商工作机制,做好项目计划、资金计划和进度计划之间的衔接,争取提前下达项目计划,及时下达资金计划,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克服专项资金拨付滞缓倾向,杜绝资金挤占、挪用现象。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对擅自挪用资金和调整项目计划的要按照省部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严肃查处。
~ 28 ~
根据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加大省内财政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等各项资金整合力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委的理解和支持,将专项资金使用要求与县区的建设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为了保证农村公路的的施工质量,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的招投标活动,切实加强农村公路项目的招投标管理。要严格按照《甘肃省招投标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组织招投标,可由市级交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本辖区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
(五)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路政管理水平
省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全省分管交通的县区长和交通局局长以及路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分管领导的政策水平和专业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各县区在通乡油路开工前,可聘请专家对从事农村公路管理、施工、监理的人员和群众代表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熟悉政策法规,了解建设内容,~ 29 ~
掌握专业技能,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鉴于目前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工作亟需加强,建议省政府研究出台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方面的政府规章,待条件成熟后,提交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要加强路政管理部门与项目建设单位的沟通,协调好不同工程项目之间的建设进度,尽量减少重型施工机械对农村公路的影响。对尚未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或道路维修工程,可推迟至重点项目完工后再实施。
~ 30 ~
第五篇: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题。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各
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努力和广大群众参与下,我州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几年的农村公路建设,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管理经验,但是管理水平较低,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管理 的方方面面都还有待加强。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指导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如何科学地建设农村公路,是现在和将来都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农村公路建设就是要科学地发展农村公路交通事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农村公路建设必须用科学的设计、科学的管理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根据局党组《关于印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的通知》的安排,本人组织有关科室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我州农村公路两通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到农村公路项目的建设指挥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工程施工现场,通过听汇报、查看资料、看施工现场和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分析农村公路两通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现状、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如何按科学发展观的要
求进一步做好工作作了认真的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州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
工程进展情况
我州两通工程从2014年实施以来,在州、县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进展较为顺利,2014年150公里,2014年1180公里的通达工程已经全部完工;2014年150公里,2014年150公里的通畅工程已经基本完成。2014年通过我州积极的争取,省交通厅安排我州通达工程1180公里,通畅工程671公里,至2014年4月20日止,我州在建的通达工程共1185.6公里,其中1010公里的路基已经完成,其余175.6公里的路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基本实现原计划的工期目标。在建的通畅工程773.7345公里,其中丘北县新沟至官寨、笼陶至天星、曰者至舍得三条共94.56公里已经完工,其余工程已完成路面187.275公里,施工中的491.8995公里需沥青16530吨已备3744.81吨、需混凝土
碎石170915立方米已备147192立方米、需要路面基层碎石803663.3立方米已备604526立方米、需要混凝土预制块21893.01万块已备4364.67万块。
质量控制情况
农村公路建设严格按国家和省的要求控制施工质量,工作中层层把关。各县在工程技术人员少、工程多、管理难度大的情况下,把工程质量管理放在首位。工程设计阶段,各县采取多方案比较,选择合理的路线走向和路面结构形式,严格控制各项技术指标,对地形比较复杂的公路,州交通局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帮助设计,全州两通工程的设计均由州交通局审批;工程施工阶段,各县均设置中心实验室,工程材料质量和工程施工质量的评定,基本做到了以检测数据为依据,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打下了基础,施工中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程序,基本做到了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程验收阶段,各县对已完工的工程先进行自检,自检资料报州交通局后,州交通局组织工程验收质量检测组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检测合格的通过验收,检测不合格的不验收,通过对两通工程的验收检测,通达工程部分地段有局部技术指标超标的情况存在,对有技术指标超标的路段,州局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后再验收,通畅工程通过组织检测,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合格以上,具备验收条件的工程全部通过了验收。
两通工程采用的技术标准、路面结构情况
根据上级下达的资金、地方自筹资金以及车流量的情况,各县对不同路段采用不同的技术指标和路面结构形式,认真坚持“等级多标准、路面多样化、结构多形式、筹资多渠道、安保多样化”的原则,通达工程能达到四级公路标准按标准的四级公路建设,路基宽度采用4.5米或6.5米,部分地段根据地形条件采用5.0米或其它尺寸,对于地形比较复杂、工程量大的地段,按交通部或省交通厅规定的受限指标进行设计和施工,力求做到科学设计、科学施工、科学管理。通畅工程建设,各县根据资金的情况分别采用单层或双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半整齐弹石路面、整齐混凝土块体弹石路面、混合路面等路面结构设计和施工,路面宽度根据资金来源和车流量的情况采用3.5米至5.7米不等的指标。基本做到了公路等级标准、路面的结构形式与投资来源相适应,避免了要求高标准、高指标、工程投资过大而造成过多历史欠账或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建设资金不足、资金到位迟缓
通达工程建设国家每公里补助10万元,通畅工程建设国家每公里补助40万元,省州无配套资金,除砚山等部分县有少量配套资金外,多数县由于财政困难无力配套,工程设计的指标难以提
高,通达工程中一些路段设计时采用了受限路段的指标,但是由于资金少,实施起来困难依然较大。通畅工程中原有路基较差的路段,由于处理路基费用较多,路面工程采用低限指标仍然有资金欠缺的问题。另外,资金到位较晚,2014年实施的通畅工程资金还未到位,给工程进度带来较大影响,按预计的工期难以全面完成。
工程技术人员少管理难度大
由于2014年突然增加通畅工程里程数,通畅工程量相当于2014年的4.5倍,通达工程相当于2014年的7.9倍,从设计到施工到编制竣工资料全靠原有的工程技术人员,一个主要技术人员管理几个通达工程的情况比较普遍,通畅工程建设指挥部人员少,进度或质量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技术人员少,各县在施工期间把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首要工作来抓,加之上一工程项目完工就接着管理下一个开工的工程项目,对工程资料的整理无暇顾
及,导致部分工程完工后工程资料不完善而不具备竣工验收的条件,不能纳入公路养护管理的范筹。
对新型路面结构的施工管理缺乏经验
2014年,我州通畅工程大量采用了整齐混凝土块体弹石路面,铺筑这种路面除丘北县有一定经验外,其他县没有施工经验,由于里程多、数量大,原来有一定铺筑经验的工人较少,从块体的预制到铺筑质量的控制都有一些困难。如部分项目整齐混凝土块体弹石铺筑过程中平整度控制就比较困难,一些项目做了实验路段,但是由于管理者及工人都无经验,通过几次反复的施工,质量还是不理想,最终请了有经验的人来指导才基本解决了问题。由于缺乏施工经验,混凝土预制块的预制速度远远跟不上路基调型和基层铺筑的速度,造成部分工序停工待料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今后的工作途径和措施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农村公路建设首先要考虑如何为农民群众修更多的路、更好的路,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中,要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处处为农民群众着想,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今后的农村公路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把农村公路建设得更好。
选择科学的公路路线是建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的关键
农村公路通达工程除资金的制约外,公路建设的成败在于路线的选择。要从路线里程长短、技术指标、占用耕地林地、废弃土石方对生态环境影响、工程量控制、路线位置是否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出行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路线走向和控制各项指标。要让农民群众在公路设计阶段就知道路线位置,提出合理的路线走向意见和建议。在今后设计审查中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改变公路设计文件审查中主
要注重技术指标审查的方式,将这些工作作为审查的重点内容。
进一步加大工程试验检测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而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检查和检测,要在现有检测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检测力度,加强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工程试验室的作用,努力做到从材料进场到每一个工序的施工质量都用数据说话,减少或杜绝凭个人经验评定工程质量的频率,用科学的手段管理工程质量,做出让群众放心的工程。
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工程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农村公路建设由于点多面广、工程多、工作量大、路线长等特点,需要强有力的管理队伍进行管理,由于现有的管理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管理难度大,因此,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十分重要。要在现有人
员的基础上加强职工的教育,增强广大职工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负责工程的主要人员要带头树立以筑路为业、以工地为家的思想,让建设、施工、监理各方的职工在得住工地,守得住岗位,及时研究解决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建立严格的工程管理和人员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工程管理行为,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进度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坚持 “等级多标准、路面多样化、结构多形式、筹资多渠道、安保多样化”的建设原则
从去年以来,我州根据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紧缺及各条公路车流量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按照省交通厅推行的“等级多标准、路面多样化、结构多形式、筹资多渠道、安保多样化”的建设原则,在公路设计中采用了不同等级公路标准和不同结构形式的路面结构,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
索新型的路面结构形式,做到既经济又耐用,适应农民群众出行的要求,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
加强新型路面结构施工技术培训,全面掌握施工方法
对于水泥混凝土整齐块体弹石路面的施工工艺控制,目前在我州铺得较好的弹石路面基本是外地施工队伍施工的,而由于工程项目点多面广,靠外地施工队伍是难以完成建设任务的,要借鉴外地施工队伍铺筑的经验,采取传、帮、带的方法抓紧培训,使本地的施工队伍全面掌握施工技术和方法,适应大面积铺筑整齐块体弹石路面需要,确保工程质量。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涉及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我们通过过去的公路建设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工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和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给我州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暨注入了新鲜血液又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只要全州交通系统上下同心协力,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持续协调”的发展原则,必将推动我州农村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修筑更多、更好的农村公路,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