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淼-关于湖北省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8:2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贤淼-关于湖北省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贤淼-关于湖北省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第一篇:张贤淼-关于湖北省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关于湖北省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张贤淼08社保080201110013

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养老的压力日趋严重。一直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实行的是“二元体制”,国家把养老保险重点放在城市,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老年人口占的比例更大,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老有所养的问题变得极为突出和紧迫。为了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对农村养老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的新途径,湖北省也从1991年起开始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自1999年起,全国各省、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探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目前,部分地方开始新型农保试点,但全国性政策试点尚未开始。

一、湖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剖析

(一)观念滞后,影响了农村养老保险的开展

1、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重视不够。尽管湖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历经十八个年头,但整体看,仍然处于相对落实的水平,在农村养老保险问题上,还存在“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倾向。同时,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也多限于城市,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2、农民的参保意识有待提高。目前,湖北省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10.06%,达430多万人。农民养老有:家庭赡养、土地养老、五保户供养、福利院供养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几种形式。其中,家庭赡养、土地养老为主要养老形式。一方面,由于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土地,农民存在“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传统养老观念。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风险的不确定性,加上社会保障的公共性特征,易让人们产生短视和侥幸、“搭便车”心理。其结果最终导致高风险受保人的保费价格过低,而低风险人群不愿多保险。具体表现为富裕户不想保、年轻人不愿保、中年人不肯保、贫困户不能保和疑虑户不敢保等,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无法扩大,在参保人数上始终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甚至逐渐减少。

(二)制度不健全,深化农村养老保险缺乏保障

1、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滞后,对农村养老保险事业难以发挥促进作用。虽然湖北省从1992年开始在农村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但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使用的仍然是 92 年出台的(试行)方案、办法和规定。而同时期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已取得了长足发展,配套政策较为系统,可操作性强,制度较为成熟。农村养老保险的一些制度,如在保险对象、交费年龄、交费标准、基金管理、增值渠道、经费来源等问题上的规定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保事业的发展。

2、投保档次偏低,难以保障基本生活。《基本方案》规定,保险费的缴纳标准实行多档次,月交费标准设2、4、8、10、12、14、16、18、20元十个档次,供农村不同地区、不同人员选择。从实际操作来看,绝大多数农民投的是最低档次,起不到保障基本生活的作用。

3、政策资源不足,抑制了农保基金的增长规模。民政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农保方案”)中规定,保险资金的筹集,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方案规定,集体补助主要从乡镇企业利润和集体积累中支付;国家扶持主要是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从实际推行情况看,经过近年来的改革,乡镇企业基本实现了民营化,由于村级集体积累倒挂,集体补助和国家扶助部分难以到位。农村养老保险的筹集最终变为“个人储蓄保险”,与现行城镇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相差甚远。

4、缺乏适合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失地农民和农民工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养老问题、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工资报酬和社会保险等正当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在相当范围内存在。目前,尚未建立适合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特点与需求的便于操作的管理办法。

(三)管理资源短缺,管理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1、管理职能尚未理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的是自收自支的运作模式。从启动以来,由于县(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在乡镇一般都没有分支机构,其保费征收主要是委托乡镇民政所办理,而民政所由于本身人手少,保费又委托村集体代为收缴。这种多重委托收缴保费的方式,不仅使得收缴的保费容易被挤占挪用,而且使保费收缴成本高,收缴难度大,造成保费征收越来越难。

2、管理能力亟待提高。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设滞后,管理技术力量薄弱,多数基层养老保险管理人员只能承担最简单的、重复性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方案设计、信息分析等方面能力较差,这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也影响到养老保险的正常运行。一些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存在不规范的服务行为,影响到服务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由于有效监督机制缺位,地方监督力度不够,执行政策不规范,监督缺位和违规成本过低,一些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违反政策和管理规定的行为。

3、资金管理质量亟待改善。一方面,由于许多地方的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都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业务费靠从征收的保费中按3%的比例提取管理费,加上近几年停止接受新的业务,农保机构正常经费无从着落,财政又没有统一的补贴政策,致使农保机构生存面临危机,甚至动用基金应付日常开支,农保基金的收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现行的参保资金缺乏可靠的投资渠道,资金难以保值增值,也影响了农保事业的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湖北省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不能适应现在农村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基金只能维持运行一段时间,少量具备条件的县(市)如宜都市、鄂州市已经在进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探索与改革。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有能力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政府已有能力而且有必要加快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加快法制建设,真正体现公平与效率

应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地位。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保证农村社会稳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社会公平的原则,对农村老年群体实施的社会保障,是作为调节社会分配手段而建立的。其次,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步伐,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并提高制度的稳定性。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工作方面,应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吸收到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中,依靠法律的强制性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老年基本保险制度的建设。再次,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法律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支付、运营的规范性,防范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并通过合理运作使其不断增值,以更好的满足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的需要。

(二)建立切合农村实际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完善管理机制,着力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手段。

一是在指导方针上应采用基本制度统一,但不同地区分类指导的原则,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的发展创新和探索。要加强引导和服务,帮助基层解决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二是推进管理和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加强信息化建设,研制可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账户管理信息系统,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将“金保工程”延伸到县、乡和有条件的村,为农民社会保险关系的异地转移、衔接提供技术支持。

三是改进农保工作做法。树立政府服务而不是替代、包办的观念,让农民更多地关心、参与制度的建设,更多的欢迎和满意制度的建设。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效果,改进和建立公开、公平和公正的方法,抓住重点,加强宣传,典型示范,营造发展氛围,促进农民关心服务。

四是建立通道,方便农民流动续保。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务工越来越多,也有相当部分农民工进城后需要返回农村就业,为方便农民在农村与城县之间的流动就业,当务之急应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养老保险之间的通道,使参加养老保险与就业同步,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返回农村后,其个人帐户可以转到农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其在农村养老保险的个人帐户合并计算,达到退休年龄时享受农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进城务工的农民也可选择在农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参保的个人帐户转到务工所在地的社会劳动保险经办机构与其个人帐户合并计算,达到退休年龄时享受城镇职工退休养老金。

五是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范围,在征地环节一次性建立基本保障,融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建议采取“土地换保障”的办法,通过政府、村集体和个人合理负担筹集保险费的原则,政府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集中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出让金中支出一点,村集体从土地补偿费中支出一点,个人从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费中支出一点,用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逐步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

社会化养老的主体是社会,是以社会运作的方式实现的。而能够代表社会、管理社会的主导者是政府。在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强调个人应承担义务是对的,但不能以此为理由推卸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缺少政府扶持是农民缺乏投保热情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目前集体补助过小、国家扶持微乎其微的状况,应当考虑如何提高集体补助的比重、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四)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基金统筹管理层次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农民的血汗钱,养命钱,既要确保安全,又要确保合理增值。基金是资金的一种,基金的安全和增值既是资金的一般规律要求,又是确保社会保险良性循环的保证,同时也有利于刺激参保者的参保意识,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提高统筹层次,集中管理运营基金,改变现有县级统筹,县级管理的模式,以市或省为统筹管理单位,国家、省或市级建立基金运营中心,国家制定基金运营管理办法,运营管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并对统筹单位负责。

其次,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工具及对象应多元化。应委托信誉好、实力雄厚的基金管理机构来管理农保资金,除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外,还可以使农保资金逐步有比例的进入股票市场、二级债券市场等;或可以根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基金兑付周期长的特点,拿出一部资金投资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及不动产,既支持了国家建设,又能较好地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五)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督机制

一是加强内部监督。要建立强有力的行政监督和内部审计稽核机制,通过定期审计及其他手段,加强对基金的管理与监督。二是加强外部监督。可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对农村社会保险基金实施有力地监督。三是通过金融中介的活动,增强农村社会保险资金运作的透明度。四是借助保监会、银监会和证监会的力量,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运营的监督。五是对农保资金进行定期审计。

湖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在当前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故此,我破门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变养老保险现状。

第二篇:张贤淼-“三创一办”心得

小处着手 从我做起

2009年12月,贵阳市委八届八次会议提出:通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创建工作,力争2010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2011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协办好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三创一办”),以此来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

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贵阳,都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片土地。它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甲秀楼、大小七孔、黄果树瀑布驰名中外;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落实三创一办行动,构建贵阳美好家园!

经过一个多月的“三创一办”实践活动,我认为一个人要有精神,要热爱工作和生活,工作和生活要有一个奋斗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工作生活会觉得平淡无趣,人会萎靡不振,工作上无进步无上进,得过且过,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会走上邪路。只有有目标和精神的人,才会更上一层楼,才会创造工作、生活的乐趣,才会越活越有情趣,越有劲头。在现实社会工作生活中,更要求我们大家要有精神,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立足社会,承担起国家、社会的重任。

一座城市的发展,一座城市的文明,政府倡导,市民响应,才是一切城市工作成功的基石。其中市民的响应度直接影响到一项工作的最终成效。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创一办”工作,更是需要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自觉呼应,市民的参与度越高,取得的成效就越大。

“三创一办”是事关全市人民切身利益和贵阳长远发展的大事实事,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三创一办”涉及到各行各业,涉及到千家万户,是一项“人人有责、家家受益”的社会工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身为一名大学生,积极参与“三创一办”活动,是我们的一种责任,更是我们热爱家乡的一种表现。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身处公共场所注意做到: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遵守公共场所应有的规则,如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不同行业在公共服务上的有关原则和规定等;积极参与“绿丝带”志愿服务活动,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个人价值观上,要学会逐步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做到既不浪费社会资源又能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只有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才不会曹到大自然地报复,我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才能健康、环保,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的生活环境改善了,市民的素质提高了。我们要从本、根本上改变以往城市脏、乱、差的面貌,让城市中的老百姓知道遵守交通规则,懂得以往不知道的斑马线,人行道,懂得不占道经营,不乱设摊点,不违章建筑,不随手乱丢,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等等。

爱屋及城,爱己及人。作为一座城市的细胞,你的行为就是城市的表现,你的一举一动,左右城市的形象。“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从我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你就会表达你的爱意,影响身边每一位人,从而形成一种风尚,影响更多的人,形成很好的城市氛围。生活在文明氛围之中、参与到一种文明的构建中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自然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三创一办”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事关全市乃至全国人民切身利益和贵阳长远发展的大事实事,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三创一办”涉及到各行各业,涉及到千家万户,是一项“人人有责、家家受益”的社会工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三创一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当好义务宣传员,让市民理解、支持和参与创建工作;当好义务监督员,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或破坏环境行为积极进行劝阻,努力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为建设国家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希望全体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三创一办”,像爱护自己的形象一样爱护贵阳的形象,像呵护自己的小家一样呵护贵阳这个“大家”,人人关心创建,人人理解创建,人人参与创建,让创建工作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受益,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们希望全体市民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卫生,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杜绝白色污染,减少资源浪费;积极参与“绿丝带”志愿服务活动,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增强法制观念,遵守社会公德,当文明人、做文明事,养成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质。

总之,做一个文明的人,做一个有素养的市民,为你所在的城市规范你的行为,为你美好的生活增添一片华彩。这种利己利人的事,每一位市民都能做到,也应该做到的。

我们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这次活动来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和工作质量,把我们可爱的家乡贵阳建设得更加美好!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08级劳动与社会保障

张贤淼

第三篇:张贤淼-“三创一办”调查报告

共建美好家园——贵阳!

“三创” :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办” :

协办好2011年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三创一办”口号 :

1.贵阳是我家,三创一办靠大家。

2.三创一办,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人人有责。

3.共沐蓝天碧水,共享绿树鲜花。

4.建生态文明市,创环保模范家园。

5.文明城市全民共建,美好家园你我共享。

6.文明从脚下起步,创建从你我做起。

7.走生态文明之路,创全国文明城市。贵阳市为什么要开展“三创一办?

“三创一办”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事关全市人民切身利益和城市长远发展的大事实事,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有利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生态化,优化市产业结构;有利于让城市的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空气更清新,创造理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味。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而“三创”工作,因为涵盖了一个城市从思想到现实再到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量化指标,是一套已被实践证明了适合我国大多城市发展的一个“国标”。所以,咱们贵阳要发展,就得按照这么一个“指标”、“标准”而科学的前进,不再是以前“东一榔头西一棒”、“想到一点做一点”的发展方式。创办全国卫生城市

全国卫生城市是由全国爱卫办考核组验收鉴定,而评选出的卫生优秀城市。经考核鉴定已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城市,全国爱卫会将予以命名表彰。

“创卫”,分“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十大项。每个大项中又细分几项到数十项小项。这样算来,仅是“创卫”就囊括数百项指标。而其中几乎个个都事关每个人,举个别指标为例:在“爱国卫生”大项中,就要求“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在“健康教育”大项中,明确“公共场所有禁烟标志,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在“市容环卫”大项中,就更多了,诸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治理违章占道经营和马路市场”、“治理车辆乱停乱放”、“出租车内外整洁”等;在“食品卫生”中,要求“小饮食店取消‘前灶后店’现象”和“取缔无证照流动食品摊点”„„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原国家环保局根据《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的,在已具备全国卫生城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环保投资达到一定标准的基础上才能有条件创建。

“创模”分为“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10多项大指标及旗下的数百项小指标。说通俗点,就是咱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空气要越来越好、喝的水要越来越干净、污染要越来越小,也就是其中明确的“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各个指标。

我们因该从5个方面推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一是紧密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一中心,全力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改善城乡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二是建立高效的创模工作机制和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机制;三是将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环境保护的中心工作;四是建立起持续改进环境质量的长效机制,通过创模解决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富有地方特色的创模道路;五是着力提高环保地位、环保能力、环保水平、环保意识和环保形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

全国文明城市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创文明”在几乎囊括了“创卫”和“创模”所有指标的基础上,还增加城市社会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更高要求的指标,是评价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具体分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通俗说:小到“市民为人和善,精神面貌良好”,大到“城市整体形象良好”;上到“科学民主决策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下到“市民对政府诚信满意度”;粗到“城市精神为广大市民熟知”,细到“市民无乱闯红灯、乱穿马路现象”等,可谓“大”到党委政府的一个措施,“小”到街头市民的一个行为,都收尽其中。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

协办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1953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主办、地方承办,每4年举行一届。该项赛事以其民族性、广泛性和业余性等特色,已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之一,为发掘整理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形式,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各族人民身体素质,促进各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于2011年在贵州举行。

协办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能带动贵阳市的经济发展、带动贵阳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贵阳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贵阳市城市卫生的改善。

贵阳市的体育设施、贵阳市的交通情况、贵阳市的市民素质、贵阳市市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爱好程度等因素会影响贵阳市协办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民众对“三创一办”的建议

在调查实践中,我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1、市民有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也欠文明健康,缺乏必要的医疗卫生知识;

2很多人不遵守公共卫生秩序,随处可见损害公共卫生、市政设施的现象;

3工业废水乱排放,没经过污水处理直接排放河中,水污染比较严重;

4私家车较多,不遵守交通秩序,鸣笛、闯红灯严重。汽车尾气也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5路边小摊较多,胡乱摆摊,侵占道路,阻碍交通; 6部分市民道德素质比较低,不遵守社会公德,破坏公共设施、交通规则等;

7部分市民对“三创一办“活动不积极,认为是政府的事跟自己无关。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一下措施来解决:

1、增强自身卫生意识,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对“三创一办”工作内容清楚明白;

2、衣着整洁、大方、得体,尊老爱幼,文明用语,文明乘车,文明行路,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不闯红灯,不乱停乱放,不乱扔乱吐;

3、教育市民管理好学生的个人卫生,衣着整齐得体;管好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攀折花草树木;管好自己的脚,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翻越道路隔离护栏,不踩草坪。

4、教育市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主动洁身周边的环境卫生;

5、教育市民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摒弃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守公共卫生秩序,积极举报城市脏乱差现象;

6、控制工业用水,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减少生活用水总量;

7、教育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倡导低碳生活;

8、教育市民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公共场所秩序。文明出行,爱护公共设施,助人为乐,健康生活;

9积极参加民族运动会志愿者活动。全民参与,全民学习,全民健身,提高文化素质和个人身体素质。

为“三创一办”立法,将活动长期持续下去,切实做到提高市民素质,创建美好贵阳。

“三创一办”要奖惩结合,既要继续加大对车辆乱停放、行人肆意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同时又要对文明行为通过媒体宣扬和奖励,引导市民走向文明,形成争做文明市民的氛围。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对一些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处罚,让不文明行为付出成本。

借助媒体、学校、公司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躲在各高校、社区以及各政府部门发展志愿人员。

注重执法人员的素质培养,保持执法监督人员在执法监督途中的公平公正问题。扩充执法监督队伍,让旷达人民群众也积极地参与到对曾是美化的管理中来。

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贵阳,都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片土地。它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甲秀楼、大小七孔、黄果树瀑布驰名中外;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落实三创一办行动,构建贵阳美好家园!

经过一个多月的“三创一办”实践活动,我认为一个人要有精神,要热爱工作和生活,工作和生活要有一个奋斗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工作生活会觉得平淡无趣,人会萎靡不振,工作上无进步无上进,得过且过,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会走上邪路。只有有目标和精神的人,才会更上一层楼,才会创造工作、生活的乐趣,才会越活越有情趣,越有劲头。在现实社会工作生活中,更要求我们大家要有精神,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立足社会,承担起国家、社会的重任。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自然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贵阳!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08级劳动与社会保障

张贤淼

第四篇:张贤淼-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障问题及探讨.doc

农村居民医疗保障问题及探讨

——以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为例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08级社保张贤淼

【摘要】 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关系着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的振兴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水平低,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突出,现存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断裂日益严重。改革农村医疗制度, 构建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村 医疗保障 问题 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从致力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加大以工补农、城镇反哺农村的力度,加快推进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贵、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总人口32868人,目前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过28698人。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人多地少,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乡镇,全镇总面积227平方公里,24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尚重镇作为扶贫重镇,近年来,在省政府、州政府以及县政府的带领下,在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实质性突破。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普及让全镇参保群众的身体健康得到了根本上的保障,合作医疗还未普及前很多农民都是因为“看病贵”而不敢上医院,有的宁愿在家等死也不愿去治疗。

“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是如今我国百姓害怕生病、害怕就医现状的真实写照。国家大计,民生为重。医疗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13亿人的切身利益。医疗体制需要改革,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医疗保险又称为健康保险或疾病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障原则和方法筹集,运用医疗资金,保证人民公平的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2009年4月2日,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实现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份意见耗时了3年,广泛吸取国内外经验的信医改路线,摒弃了此前过度市场化的做法,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据了解,2008年和2009年参加医保的人数分别为26880人和2869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81.8%和87.3%。2008年的医保是每人每年10元,所享受的国家补助政策是:在乡镇医院看病、买药均报销60%,在县级医院报销55%。自2009年到2010年医保制度发生了改变。交费情况是每人每年交20元,比2008年都提高了一倍,报销制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乡镇医院看病,买药报销70%,在县级医院看病、治病报销65%。国家的医保日益完善,2010年,尚重镇参保人数增到了29206人,占全镇人口的88.9%.从2009年至2010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当前尚重镇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参保人数在逐年增加,但参保人员的比例却始终达不到100%,特别是参保者只需每年交20元,便可享受极大的优惠政策。据了解,未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终其原因在以下几点:

①、经济不允许,这只是个别。

②、医保的意识不够强,据医保实施人员透露,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目前并没有生病,生活条件困难每年每人要交20元纯属浪费。

③、医院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差,尤其是卫生院的医生和护士,部分医疗人员对看病村民极不负责,没有责任心,甚至有的医务人员对晚上看急诊的村民报以“白眼”的态度。

④、医保的宣传力度不够,参保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

⑤、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实行财政分级管理体制后,不仅对卫生院投入减少,也使卫生行政部门对农村卫生机构缺乏有效的调控和监督,原有的医疗卫生保健网功能减弱了,依照农村行政设置的医疗卫生网点中,有不少网点业务量不足。同时,县乡医疗卫生体系机构重叠、人员臃肿的现象也比较突出,造成农村卫生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的现象。乡镇除了卫生院外,还有计划生育站等机构,这些机构大多自成体系、自己进行小而全的建设,不仅造成医疗卫生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浪费,而且增加了不少非专业人员,提高了机构运行成本。

⑥、农民素质局限,文化于扰因素很大。由于农民自身思想认识的局限性,看问题只看到眼前利益。一些年龄结构比较年轻、成员身体较好的家庭不愿意参加合作医疗。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认为合作医疗保障的水平太低,也不愿意参加。只有那些年龄结构比较大、健康状况比较差、经济收入比较低的家庭才是合作医疗的积极参与者。由于允许自愿参与,这导致合作医疗面临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合作医疗的积极参与者,往往又是家庭经济

困难的人,造成合作医疗基金的资金到账率不高,使本身实力不厚的基金更加雪上加霜。面对高风险的参保人群,合作医疗基金很难支持。

⑦、农村医疗市场体系不完善,其表现在:

首先、个体诊所遍地开花,由于体制因素、经费不足、人员培训困难、医疗成本的提高等原因以及医疗卫生人才的流失和个体诊所的挤压,乡镇卫生院大多门庭冷落,拖欠人员工资比比皆是。卫生院设备陈旧,设施不齐全,只能应付一些较轻的常见病。农民是小病上药房,大病上市医院。而个体诊所因为医疗成本低,行医准入门槛低,利润丰厚,纷纷涌人社会,现在个体诊所一个村三四个,一个乡镇七八个,甚至更多

其次、个体诊所医药用品进货混乱,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多。个体诊所大部分从小的、不正规的药店进廉价药品、注射器、输液器、检验试剂,甚至购进国家明令禁止的疫苗,并高价出售。为应付检查,个体诊所只从正规药店进少量药品和医疗用品。此外,个体诊所多数没有行医许可证,而上级主管部门对违规经营者仅作罚款和没收器械等轻微处罚。

最后、医疗卫生知识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农村卫生院多数没有阅览室、图书馆,医务人员也不订阅专业杂志,医疗技术水平低下。而个体诊所医生更是胆大包天,唯利是图,“包治百病”。由于不少病人得不到及时、对症治疗,小病被看成大病,最后出现病危。有些个体诊所缺乏必要的消毒灭菌输血设施也敢开刀,做阑尾、胆囊的切除手术,这种乱医乱治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对其进行整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

⑴ 首先要向农民宣传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的方式不应该书面和官方化,而是通俗易懂些,贴近农民。因为农民文化水平毕竟有限,他们不会关心合作医疗制度是什么重要手段,是什么最终体现,是什么重要内容;他们只关心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情,比如它能够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切身利益。如果在宣传中没有让村民们真正了解它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切实好处,那么村民的参与积极性肯定不高,反而认为又是政府在以什么名义敛财,往往会以抵触的心理对待。

其次通过与村民访谈,我还觉得相关工作人员在宣传这种新型制度的力度不够。村民还不是很清楚这种制度的内容以及具体是怎样操作的。假如村民在符合报销的情况下由于不懂具体的操作过程,导致医疗费用报销不了,这反而会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而农民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体,缺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新型的制度推广肯定只会昙花一现。

因此,在向村民做宣传工作时工作人员务必注意以上两方面,多多向农民宣传推广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好处,并且时时刻刻以农民利益为重,让他们清楚实施新制度的每一个过程,让农民在参加合作医疗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它确实能够带来好处。

⑵ 加快公共医疗卫生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基础设施。乡镇卫生院靠近农村,接近农民,在确定为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后,接诊病人数量大幅增加,所面临的压力更大,所承担的责任也更大。这就要求乡镇卫生院要适应这种变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更新和购买一批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增加病床数量,改善病房条件。各级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切实提高乡镇医院的硬件水平。

⑶ 切实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农村医务人员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医疗队伍素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目的的抓好医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分级分批培训乡镇卫生人员和个体诊所从业人员,提高农村医疗医务技术人员水平。加强对执业医生的资格检查,要求医生必需经过严格的考试,取得资格证后方能上岗,对不适应医疗工作和没有资格证书的要严查、严办,以提高农村医疗队伍的素质。另外,县乡医院要为高素质的医疗人才创造宽松的环境,做到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⑷ 取多种形式,抓好农村医疗卫生基本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工作,增强农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各级医疗机构根据农村需求,定期送医送药下乡,开展义诊、咨询活动。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台应定期制作和播放医疗保健知识专题讲座。农民要以改厕所为重点,加强卫生环境整治,抓好各类垃圾、粪便清理,整治柴草乱垛、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现象。引导农民养成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农民要增强健康检查意识,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花钱少,能治好”,防患于未然。

⑸ 加大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与监督力度,确保农民从中。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增强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村的医疗保障水平,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各级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实施方法、参加办法、参加后的权利和义务,解除农民的疑虑和担心,使农民真正认识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自觉自愿的参加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实施好,监督是关键。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防止随意涨价和提供过度服务。要建立公示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公开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增加透明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如发现定点医疗机构有违反有关规定的情况,要进行严厉处罚,直至取消定点资格,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⑹ 建立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制度。调查中发现,家庭长期患病户、五保户、贫困户及老年型农户等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特别突出,他们是“因病致贫”的主体,也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建议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对这一群体给予一定的医疗救济,建立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医疗救助制度,保证他们享有必要的卫生保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总之,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经济还不够发达,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不可能由国家和集体全包下来,也不能完全依靠农民自己负担。过去我国一直实行互助共济的合作医疗,解决90%以上农村人口的医疗问题。然而,从合作医疗纵向的历史和横向的现实情况来看,在新的条件下,其运行在大部分地区是不成功的。但是合作医疗的不成功并不代表农村不需要医疗保障制度。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制度的选择问题。而今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要让该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符合民众需求、具备完善的制约和激励机制。

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廖洪.农村社会保障的困境、挑战与对策[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9,(02)

【2】张秉福.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对策[J].理论参考,2007(4),28-29.【3】吴小龙,周敏丹.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农业考古,2006(6),347-348

【4】张淑荣,刘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7(1),59

【5】王冠雄,王洪珉,张茵.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1),4

【6】刘建双,成武英.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7】陶纪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 [ J ].农业经济问题 , 2004(12): 59260

【8】玲霞.论建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 J ].中北大学学报, 2007(2)

【9】周铁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 J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07(6)

【10】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政府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关一线资料

第五篇:养老保险制度

篇一:论述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论述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一)含义:养老保险又称老年保险,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费(税),并形成养老基金,当劳动者退休后支付退休金,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二)养老保险筹资模式:1.现收现付制,是指当期的缴款提供保险金的制度,即当年在职一代的养老保险征缴收入全部用来支付已退休一代的养老金支出,以支定收,不留结余。这一模式有以下优点:一是实行代际再分配可以较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维护低收入者的利益;二是积累较少,避免了积累制下管理基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管理成本高,保值增值压力大等。此模式的缺点在于只考虑短期收支平衡,当老龄化严重时,在职一代的缴费压力会比较大,缴费负担重时会出现少缴欠缴拒缴的情况。收不抵支时需要财政补贴,情况严重时会给财政带来较大的压力。2.完全基金制,是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即职工个人和企业将资金存入职工在专门机构的个人账户中,职工退休以后,提取个人账户中缴纳总额和增值资金来维持自己的养老开支。这一模式的优缺点与现收现付制刚好相反。它可以抵御人口老龄化的冲击,还可以激励在职人员多缴费储蓄养老金,也不会给财政带来养老负担。其缺点也很明显,注重效率时忽视社会公平,低收入者的老年生活没有保障。数目庞大的储蓄资金会面临利率,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等管理风险。新加坡就是这一模式的现实例证。3.部分基金制,该制度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基金制的折中,社会保障税的一部分用来支付当期接受者的保险金,剩余部分投资于政府管理的基金,该基金用于支付将来的保险金。希望能综合两种制度的优点,既注重效率,鼓励职工努力工作多做积累,又兼顾公平,体现共济性;人口结构老化时,退休人员有一部分积累,能给政府和下一代减轻养老支付压力,同时积累的基金与完全积累制下积累的基金相比较少,部分减少了管理的成本和承担的风险。

(三)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统账结合”制度。统账结合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简称,即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账户部分共同组成我国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两个账户的资金由政府统一管理。这一模式在我国有其独特的优点:第一,注重效率的同时可以兼顾公平。第二,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第三,有利于减少管理成本和风险。第四,可以妥善解决转制成本的问题。第五,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相适应。这一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这一模式要求在若干年后人口老龄化的危机可以自行缓解,养老金收不抵支的部分能逐年减少甚至消除。如果人口老龄化危机不可逆转,养老金收支状况持续恶化,那么储备养老金将无力挽救危局,这一模式将会破产。第二,这一模式要求储备养老金有充足的来源,足够支撑这一模式正常运行直到养老金收支状况自行改善。如果储备金积累不足,这一模式也将陷入危局。

(四)现行养老保险改革建议

中国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及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在资金的管理上逐步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但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也愈来愈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加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隐性债务和个人空账等问题,已使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力不从心;而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与土地保障”功能已日趋退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刚刚开始试点,任务艰巨。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我国当前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完善对策,是社会保障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采取多种措施,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是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的一项制度。当前,国家开始试点实施的新农保和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从理论上会在几年之内将我国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一倍以上,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为重要的是,不仅要重视覆盖面,还要重视受益质量。为此,针对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重点解决新农保和新城保难以覆盖的灵活就业人员、下岗职工、农民工的参保问题,对于这部分人群还要考虑其缴费承受能力。

二是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市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培育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意识。要利用电视专题、广播电台、张贴标语、咨询服务等,大力宣传养老保险政策法规,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加养老保险的氛围。三是加强联合执法,提高执法力度。对已经参保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加强刚性制约,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和效能,实行综合治理,对不履行社保义务的企业和工商户实行制约。

提高统筹级次,增强基金的社会互济功能

首先,鉴于农民工人数众多,流动性强,且国家财力有限,农民工仍有土地保障,其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宜采取完全基金制。其次,对于城镇职工、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将养老保险提升为省级统筹,这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全国统一的重要一步。第二步则将其提升为全国统筹,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积极而可行的方式。最后,对于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可先采取市县级统筹,逐步提升为省级统筹,最后达到全国统筹。

解决隐性债务,做实个人账户

国家在解决隐性债务方面,已经做了基础性工作,那就是成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集中掌管由国家财政划拨援助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以及国有股份公司上市减持之股份。但决不能增加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负担,因为我国公民收入尚属较低水平,而其缴费比例,缴费金额已经很高了。除以上国家财政补偿和划拨国有股减持解决隐性债务的方法之外,可以采取发行特别国债的办法,由养老基金持有该笔资金用于抵冲隐性债务欠债,使养老保险转制平稳过渡,将来由基金结余及增值收益再还清特别国债。在我国就业高峰期逐步消退之后,也可以适当延长退休年龄,这样基金少支付、多积累,也可解决部分隐性债务。

推进基金的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随着养老保险基金规模的日益扩大,应该采取灵活又不失稳妥的投资策略,把死的这部分资金投入运营,以应对通货膨胀的风险,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一是将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向着眼于建设周期较长、有稳定回报的长期投资领域,以真正发挥长期资金的优势,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10];二是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应积极开拓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市场,允许其购买优质上市公司的企业债券、认购公募基金以及进入股票市场直接进行投资。鉴于养老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和救命钱,因此,可建立相应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构,专司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工作。可参照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途径,考虑借助各家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专业性公司的优势,具体运营养老保险基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再成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公司,直接证券市场投资。这些机构的运营监管,可考虑由人社部、证监会等联合监管。

总之,养老保险的改革与完善任务复杂艰巨,但这是我们应对老龄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绕不过去的槛。随着社会保险法的出台、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我国治国理念的越来越人性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法律的约束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和改革,我国的养老保险必将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篇二: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

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

(一)个人账户制度设计欠合理,既不够公平,也缺乏效率

目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设计欠合理,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效率与公平未能有效结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1.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指统筹部分进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与个人所缴的基金的结合)的个人账户制度在结构上欠合理,即个人账户“统账”不分,不能体现个人账户的法律主体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在制定养老保险政策时,必须制定责权明确,产权明晰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政府、企业和个人本是三个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个人账户中的“统账”不分既不能理顺职工个人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也不能理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还不能理顺企业集团内部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严格来讲,企业按比例上缴的养老保险费应属于社会统筹基金,是一种公共财产;而个人账户应属于个人基金,是一种私人财产,这两种基金应严格区别开来,不能混淆。可是,目前,个人缴费比例是 5%,而个人账户的建账(或提取)比例为11%(即按本人缴费工资的11%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这样,个人账户增加了6个百分点,而社会统筹账户少收6个百分点。可见这样的个人账户不是一个正规的个人账户,而是一个公私混合账户,这里的“个人”就有一点名不符实。2.按照现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执行的结果是一定比例的统筹基金(单位按比例划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结合形成的个人账户不但不能体现参保个人独立的经济法人地位,而且,一旦因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而在社会保障部门未按规定记足个人账户时,个人有权提出申诉,企业和政府就成了被告,形成被动的局面。不仅如此,由于企业全额缴费与企业欠缴(即由于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没有分开核算,所欠缴部分是统筹基金还是个人基金并不清楚)在记账上是一个样(即都按11%比例记账),从而形成了企业多缴或欠缴养老保险费在计算职工待遇上不受影响。因为,现行政策没有因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而扣职工个人账户的严格规定。这造成了吃社会统筹的“大锅饭”的现象。3.从目前制度实际运行情况看,无论企业多缴费还是职工个人多缴费,按政策规定账户规模都为1l%,不能扩大,所以,企业和职工个人都不愿意多缴费,尤其是个人。实际上,个人账户只是计算待遇的一种方法,且目前为“空账”,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资本账户,这就会导致企业与职工产生信任危机,不利于基金征缴。

(二)养老保险制度总体设计不够合理,既损害了公平,也损害了效率

首先是制度分割,覆盖面窄。由于国家在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方案时,没有把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因此,在城镇三大社会系统组织中的三类人群的养老 保险制度各不一样。机关公务员及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仍实行由国家财政统包。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虽然实行了社会统筹,个人缴费,但在具体政策和业务操作上,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1)基本政策不统一,包括实施范围、缴费工资基数(双基数)、缴费比例。(2)与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衔接。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只处在社会统筹阶段,个人缴费未与计发待遇挂钩,还没有建立职工个人账户,人员流动频繁,而基金无法转移。(3)养老金计发办法与企业不一致,养老金调整也不一样。(4)退休审批权与业务经办相分离。即退休审批权在人事部门,而业务经办和养老金发放在社会保障部门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存在着统筹层次低、覆盖面不高,待遇不统一等现象。部分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仍游离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在全社会分担风险的功能,存在着制度起点上的不公平,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

其次,上述三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引出的三种不同的退休计发办法,以及在原行业企业“条条管理”体制下,行业企业的工资制度改革与计发比例不配套,即工资基数按新的工资结构,而计发比例按老的办法(国发104号)等,由此,造成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悬殊过大。具体地说,它引起了“五个差别”:(1)离休和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2)在机关退休和在企业退休以及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3)先退休和后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4)在效益好的企业退休和在效益差的企业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5)在行业企业退休和在地方企业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而且,这些差别并没有体现“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这些待遇上的差别使退休人员相互之间心理不平衡,从而造成制度的公平性不够,最终导致制度效率受损。

(三)养老保险税(费)率、社会平均工资差别大,既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也影响基金收支平衡

首先,税(费)不统一,社会统筹的基础平台扭曲。从各地执行情况来看,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因在不同省份,同一城市的企业因在不同社保统筹管理体制下参保,其缴纳的费率各不相同(在16~30%之间不等),不能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此外,在建立个人账户的起步阶段,个人费率也不统一。在账户11%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少缴多缴在计算待遇上一个样,从而导致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职工的不公平。

其次,社会平均工资确定不统一,也不够科学。目前,社会平均工资的确定是各个社保管理机构以各省、市、县统计部门提供当地本职工平均工资为依据自行确定的,这样,在同一城市里的企业,因在不同的管理体制下参保,由于统计口径、统计数据来源不同,社会平均工资也不同,从而使企业与职工的缴费工资基数及其退休待遇水平均不一样。

以上这些差别不仅造成了企业与企业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心理不平衡,挫伤了企业与职工的缴费积极性,是保险基金收支难以平衡原因之一,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公平与效率的实现。(四)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的长期目标与近期需要相脱节

按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现行养老金实际替代率水平远超过当初制度设计时的60%的替代水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低水平、广覆盖”的初始目标难以实现。其原因有二:

第一,部分人员按老办法计算待遇高。老待遇由三块组成:(1)基础养老金,即按职工退休前的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计发(职工退休前一般工资都比较高,打折比例也高,多数人员按90~95%.有的达到了100%,因此基础养老金比较高):(2)津贴与补贴,即各种生活补贴和福利性补贴;(3)调整养老金。按老办法计算待遇高的原因:一是基数高,即在计发工资基数上,把岗位技能工资(各行业岗位技能工资水平都不一样,有的企业把职工在职期间的活工资部分带人了退休)作为退休费计发的基数;二是统筹项目繁多。一些福利性的项目如洗理、书报费等都纳入了退休金之中。三是待遇调整幅度大。1994—1999年期间,年年增调,上调幅度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年增长水平只有7~8%,而养老金增调一般按上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40~80%进行调整。特别是在原行业“条条管理”体制下,行业企业之间的待遇调整水平差别大。有的增调高,有的增调低,有的年年调整,有的并非年年调整。总之,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与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没有做到有效衔接。第二,部分行业企业退休人员(特别是在过渡期办理退休的人员)按新办法计算待遇亦高。其原因主要是计算指数(所谓指数是指职工历年缴费工资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平均比)的方法不合理。行业企业职工1996—1999年的缴费工资是按原行业职工平均工资进行封顶的,而计算指数时用地方的社会平均工资,这样分子大,分母小,得出的指数就高。国家政策规定,职工缴费工资不得超过社会平均工资的300%,这一规定就意味着指数不能超过3.0.但是有些地方在出台《并轨方案》时,规定按地方历年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指数,而对指数又不进行封顶和保底(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参保人员历年平均指数高达10;有的只有0.1,与国家政策规定的最高缴费封顶目标3.0、最低保底目标0.6相差甚远),忽视指数在计算待遇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就出现了过渡性养老金“暴发户”现象。对此,我们可以从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来分析。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上月社平工资×1.2%缴费系数x指数x视同缴费年限(即工龄)。由此可知,缴费年限短,计算平均指数就高,如果指数不封顶,视同缴费的年限长,那么,退休金会高得离谱。如1999—2000年民航系统的飞行人员退休时,其指数均在8左右,按新的办法计算,其月养老金均为2000元左右。

资料来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上述因政策缺乏效率,且政策过渡没有作有效衔接,以及操作管理过程不规范等,使过渡期内的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普遍有所提高,有的甚至出现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高于在职职工工资水平的倒挂现象,使养老金替代水平近期需要与长期目标相脱节。但是,笔者做过预测,如按照新的计算方法,过渡期结束后办理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将大幅度下降,有些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一发展趋势,于是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即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从表l中的数据情况看,目前替代率高似乎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5~50%的水平,这不仅严重影响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亦不相适应。高替代率除违背了公平性原则和制约了国家的竞争力外,还有其他危害:(1)提前退休膨胀;(2)企业逃税或逃费;(3)在缴费率和替代率都较高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不愿或无力再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使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发展空间,导致“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呈现“跛足”局面。

(五)管理体制不顺对公平与效率的影响

1.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与其改革要求不相适应。“十五计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的试点方案》均明确提出了这一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样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体系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只是国有企业改革,而且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科研单位都在进行改革,这就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垂直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虽然中央10号文件和国务院28号文件对社保机构管理体制问题分别作出了“实行系统管理”和“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的表述,但由于种种原因,垂直管理体系没建立起来。管理体制不顺不仅严重影响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社会保险管理的规范化,而且,对整个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也有着负面的影响。

2.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养老保险管理上的责任不够明晰。特别是在基金的管理上,从1998年以来,为了解决养老金的拖欠问题,中央财政多次以借款或转移支付的方式补助地方政府,但许多地方政府把向中央要求资金支持作为解决本地区资金不足的重要渠道,好像确保发放 的责任在中央。在 1999年补拖欠的过程中,由于中央财政分配不均,还引起一些**,造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负面影响。有些地方甚至虚报养老基金缺口,以此骗取中央财政的支持。

4.管理权过于集中。根据《社会保险费征收暂行条例》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既是养老保险费征收的主体,也是养老基金管理的主体,还是养老金发放的主体。特别是省一级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行政管理职能和基金业务管理于一身,即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行政管理与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用都由一个机构承担,致使养老保险费收缴漏洞多,不能足额收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养老保险管理权力集中在一个部门,必然会失去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既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又影响工作效率。5.在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上没能真正与企业经营分开,企业仍代为管理养老保险有关业务。这种管理方式的危害是:一不利于养老保险各项业务的社会化管理,二不利养老基金的 篇三: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摘要:文章简要对比了国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侧重比较了中美保险制度的差异。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和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养老保险 中美制度对比 制度改革成就 现存问题 发展趋势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养老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和国外各种保险制度比较,更能发现我国保险制度的缺陷,对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

由于世界各国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历史传统各异,不同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尽管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五花八门,但几乎都是由一些基本要素所构成,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具有成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一比较,对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改革会提供一些借鉴。

从制度特点来看,国外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模式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投保资助型、福利国家型、国家保险型和储蓄积累型等。目前,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属于投保资助型,英国、瑞典等北欧国家是福利国家,前苏联、东欧诸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实行国家保险模式,智利和新加坡等国则实施储蓄积累模式。这些模式在具体设计上各有特点,以下对它们进行简要的比较。

(一)资金来源基金的负担方这一问题来说,一般以雇主、雇员及政府三方出资为主或至少是其中两方出资。就各国实际而言,投保资助型国家主要以三方负担为主,政府的责任主要是间接的;而储蓄型模式中,政府基本不承担责任。具体来看,福利国家的基金来源于一般税收,基本上由国家和企业负担,个人不缴纳保险费或缴纳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例如,瑞典退休者在工作期间不必缴纳任

何保险金或保险税。在投保互助型的美、德、日等国中,美国的养老金以社会保障税的形式负担,主要由雇员和雇主缴纳,国库原则上不负担,典型的依靠目的税负担费用,根据所得最高税率可达27%;欧洲大陆国家养老金来源比较多样,主要来自保险费,但以国库的部分负担为补充,其中德国除主要由保险费(占所得比例的17.7%)负担外,国库也分别负担12-15%;东亚的日本也是雇主、雇员、国家三方负担型,日本对其基础部分除有定额保险费负担外,国库负担高达33%。

(二)给付水平从计算基数的对比看,即按照不同期间的平均所得作为养老金计算的基数,一般采用的期间越短,给付水平越高。有的国家以加入养老金计划的整个期间为基数,例如德国就以加入全期间平均所得为基数,还有些国家以退休前几年的平均所得为基数,例如意大利仅以退休前5年间平均所得为基数。从替代率标准的对比看,替代率是养老金额相对于过去所得的比例,是有效的衡量给付水平的工具,替代率越高,给付水平越高。并且计算替代率的标准也各不相同。由于依据不同的计算基准,不仅会使替代率大相径庭,而且使养老金的实质水准相差悬殊,无论各国采取什么办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尽量不让替代率过高,以防止福利刚性。

(三)支付条件 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条件通常有四个:一是退休年龄,西欧、北欧国家和美国、加拿大、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均规定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而亚洲、非洲等国家规定的年龄为55或60岁。二是工龄,即必须达到一定的工作年限,通常为男25年左右,女20年左右。三是缴费年限,即缴够规定期限的保险费,如10年、20年等,各国规定不同。四是居住期限,即参保人须达到规定年龄,并符合居住国所规定的居住期限,方可领取养老金。这四个条件不一定要同时具备,有些国家只要符合其中一至几项即可。

西方一些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制度相对成熟,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而美国的保险制度也是比较完善的,通过中美制度的比较,对我国保险制度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也便于我们进一步完善我国制度的不足。

(一)养老保险模式与制度方面的比较在养老保险模式方面,美国的养老保险是综合传统型、福利国家型等多模式的特点,经过近70 年的实践逐步发展形成的,而且带有非常发达、独特的市场经济特色。目前美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待遇按月支付并随生活价格指数的变动而每年调 整。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则是一种部分积累制,包括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基金和作为积累的个人账户基金。国家每年根据平均工资的增长及物价指数调整养老保险待遇。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比较美国 2004 年,雇员缴纳养老、遗属、残疾保险的费率为本人工薪收入的 6.2%,其雇主也按相同数额为其缴纳费用。自雇者则同时为自己缴纳雇主和雇员两部分。一般地,缴费工资基数每年随平均工资的增长而自动提高。领取养老待遇的资格基于获得社会保障分的多少。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依据“以支定收”的原理设计,是一种转型期的过渡模式。现在的养老保险参保人除了为自己今后养老缴纳费用外,还要负担已退休人员的养老费用,因此企业与个人缴费比例甚至比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两倍还要高。但可以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基金并不多,大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偏低,矛盾尖锐。

(三)养老保险领取等方面的比较在退休年龄方面,2004 年,美国获得全额养老金的年龄为 65 岁 4 个月,以后每过1年,获得全额养老金的年龄相应提高 2 个月,直到 2014 年,出生于 1959 年及以后者,获得全额养老金的年龄提高到 67 岁为止。被保险者也可以选择在 62 岁提前退休但获得相应减少的待遇。而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 60 岁、女干部 55 岁、女工人 50 岁。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为男 55 岁、女 45 岁,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为男 50 岁、女 45 岁。

通过比较发现,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相对成熟。与美国相比,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以下不足:①养老保险覆盖面较小;②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较高;③养老保险积累基金较少;④退休年龄较低;⑤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较高;⑥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的比例即抚养比下降过快等。因此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应当基于“有限福利”的基本理念,逐步改革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企业年金,促进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商业人寿保险)的发展,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和商业保险等三层养老保险体系为目标,辅以提高退休年龄、降低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改善制度的内部状况。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情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加快建立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和财政投入规模持续增长,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是,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制度运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逐步建立了多种类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城镇地区,主要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制度。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人群不断增多。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890万人,其中在职人员16597万人,离退休人员5293万人。在农村地区,主要是民政部1992年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从今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同时召开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正式启动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制度2009年覆盖10%左右的县,2020年之前覆盖所有农村适龄居民。根据规定,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年满60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民都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如果新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岁,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这是以社会保险与老年福利津贴相结合的制度设计,必将促进老年保障制度的快速发展(二)、对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始于1951年,1953年修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78年以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改革实践阶段(1978-1990)80初期,进行养老费用生活统筹,恢复养老保险的调剂职能,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克服企业退休费用负担畸轻畸重的问题。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企业和劳动合同制工人按规定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筹集养老保险基金。这个规定表明,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国家将放弃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转而实行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方共同承担责任的社会化的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并由劳动合同制工人推广到全国所有国有企

业职工。合同制工人缴纳本人标准工资的3%,第一次建立了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制度

2、探索与实践阶段(1991-现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养老保险开始在制度的运行机制、制度模式方面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索(1)、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后,老企业的退休人员不断增加,发放退休金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新建立的企业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不仅使企业之间不能在相同的起点上竞争,而且缺乏竞争力的老企业已无力支付众多退休工人的养老保险金,导致企业劳保个人开不出工资,上访告状频频。1991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养老保险金由市县起步、向省级过渡、最后实现全国统筹的资原则筹。到1992年底,全国有2300个县市实行了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改革,占全国县市总数的95%。(2)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我国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单一的,责任完全有国家和企业负担,为改变其弊端,1991年6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原则。(3)改革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随着经济制度的改革,基本养老金按退休标准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的办法已不适应,1993年10月,劳工部颁布了《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试点的通知》,在待遇确定与支付比例上作了进一步的改革,改革后的养老金分两部分:社会性养老金和缴费性养老金。社会性养老金,企业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费满15年的,社会性养老金按职工退休时所在地区上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25%计发,缴费不足15年的按20%计发,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按15%计发。(4)、养老保险逐步社会化养老保险社会化表示在由于独立于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

经办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管理基金由非官方机构负责投资运营,养老金不再有退休人单位发放,而是由银行发放,到2001年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基本上全部由银行发放。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就

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社会经济转型、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吸取国际经验教训,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是我国社会发展中最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但我国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下载张贤淼-关于湖北省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贤淼-关于湖北省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养老保险制度

    背景 1984年,中国各地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7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

    现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讨论此事:1) 一名专家甚至用了“社会养老保险,这是一个有预谋的骗局”这样的句子。 2) 因为养老保险需要连续交15年才能有效, 即等到65岁之后,每个月......

    张贤淼-社会管理现状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完善社会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贵阳市金阳新区社会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1年7月13日 调查地点: 贵州省贵阳市金阳区 调查对象: 随机抽样调查金阳区各社会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 陈东江 一、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 2009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1.66%,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2.5%,2010年全国农村人口占......

    试析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试析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构筑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逐步解体,以......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推荐5篇]

    第 1 页 共 5 页 摘要: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 多年以来为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各国根据自己国情建立起富有特点的养老......

    张淼作文

    夸夸我自己 上营小学六年级张淼 我叫张淼,是一个活泼可爱,自强向上的小姑娘。我属龙,今年我13岁。今天我要夸夸我自己。 我喜欢跑步,在跑步方面很有天赋。有一次,老师要测400米跑......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摘要:文章简要对比了国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侧重比较了中美保险制度的差异。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