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心理健康问题调研报告(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8:4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军人心理健康问题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军人心理健康问题调研报告》。

第一篇:军人心理健康问题调研报告

军人心理健康问题调研报告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恐怖主义在全球许多地区滋生蔓延的情况下,确保国内安全保卫任务的完成,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武警官兵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艰苦紧张的警营生活,使部分官兵的心理压力明显增大,特别是青年官兵处在成人成才的关键时期,适应

能力、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在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失衡。本文针对基层官兵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基层部队的开展进行调研。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一旦人们提起心理健康问题,马上把它同精神不正常联系在一起,仿佛涉及自己的心理健康与否,就会把自己归为“疯子”、“呆子”一类。其实,心理愉快是心理健康追求的首要目标。心理健康的科学定义是指个体的心理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对人类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在不同的历史年代、民族、文化经济条件下是完成不同的,甚至不同的国家标准也各不同。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把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较好的社会适应性2.性格健全,没有缺陷3.感和情绪的稳定和协调4.智力正常5.健全的意志和协调的行为6.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7.适度的反应能力8.注意的集中度和完好感知能力9.健全的思维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是指军人在学习训练、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导致心理适应不良的问题。它是军人暂时的心理失调,不是心理疾病;它与思想问题有联系,但不宜笼统地归于思想问题。处理方法以自我调适为主,基层干部的心理疏导和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了解青年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一般表现、类型、成因和调适方法,对于维护军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二、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适应问题

从老百姓到军人,从战士到班长、军官,青年军人经常要面对新的情况,扮演新的角色,执行新的任务,适应新的环境。在适应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许多心理问题,包括新兵入营后的心理适应、服役期间角色变化的心理适应、日常行为习惯的心理适应、任务转化中的心理适应、军人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退役时的心理适应等问题。其中以新兵入营后一周到两个月之间,心理的不适应表现得最为集中和明显。

(二)自我意识问题

青年军人在自我发展中,既存在着自我认识、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同时又存在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如何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将是青年军人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性心理问题

军人常见的性心理问题包括性意识困扰和性行为心理困扰等。常见的性意识困扰有常想到性问题、性幻想及性梦等表现。但由于认识的偏差,常常造成青年军人的性意识困扰,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表现有焦虑、厌恶及内心不安、恐惧、自责等。严重的可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抑郁、不愿与人(尤其是异性)交往,并常陷入焦虑、矛盾、困惑和苦闷之中,从而影响其日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干扰自我的正常发展。

三、军人学习训练心理

学习训练是军人日常的基本活动,也是部队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军人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军事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能和创造力,塑造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当前,世界正发生一场深刻的军事革命,各种新的军事理论、高科技武器接踵而至,如何根据军人学习训练的特点和心理规律,提高学习训练效率已成为军事训练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军人学习训练的动力

一、学习训练动机的激发

军人学习训练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军人学习训练的内部动力。它一方面由社会需要的外力推动产生,另一方面来自于军人内在的成就需要的推动。成就动机是推动军人学习训练的主要动机,对军人的学习训练活动具有激活、指向和强化的功能。军人学习训练动机的激发,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军人正确认识学习训练的社会意义。当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军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军人必须具备高科技知识和技术技能,不学习就不能掌握手中武器,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二)加强学习训练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由成就需要转化而来的一种成功意愿和志向。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具有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坚强的毅力、更高水平的自律意识,因而也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增强学习训练的成就动机是激发军人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内容。

一是强化成就意识。

二是消除惰

性心理。

(三)利用反馈信息进行强化。军人及时了解学习训练的结果,可以激发起进一步学习训练的动机。在教育训练中应当对军人学习的结果及时检查、评定或评价,并巧妙地运用表扬与鼓励、批评与惩罚。在学习训练中,评价和不评价效果不一样,及时的评价比不及时的效果要好。

(四)适当开展学习竞赛。开展竞赛是激发军人努力

学习训练的有效手段。竞赛能够激发军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唤起强烈的学习训练动机。此外,竞赛带来的是争先恐后、积极紧张、奋发进取的学习气氛,对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学习风气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军人的学习。

二、学习训练兴趣的培养

(一)兴趣的概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军人对某一知识或技能发生兴趣时,他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兴趣是军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军人一旦对学习训练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推动他们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总之,兴趣是影响学习训练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学习训练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粗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起来的。其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增长。培养军人的学习训练兴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合理选择学习训练内容。

2.精心进行课堂设计,教学情境要富有变化性、活动性、新奇性,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讨论式、发散式、开放式为主,努力创造出引人思考的“问题情境”。

3.促进已有兴趣的迁移。可以利用军人已有的兴趣、爱好或特长,使其迁移到学习训练中,从而激发学习训练积极性。例如,一名战士受家庭的影响,对历史非常感兴趣,经常借故不参加训练,偷偷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书籍,如何调动这名战士的训练积极性?连队干部成功地采用了迁移法,先是让他给全连作了一次中外国近代史知识讲座,讲座很成功,该战士也很兴奋。接着启发他认识到一名军人首先要爱军习武,练就一身本领,要把爱好历史与爱好军事统一起来,这种迁移教育使这位战士改变了学习训练态度。

四、基层中队心理健康课的开展情况

虽然武警总部早已明确要重视基层官兵的心理健康疏导和教育,也在计划中安排了相应的课程,但是基层部队心理学人才稀缺,一般都是有政治指导员兼职,在基层中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以集体授课的方式向战士传授相关知识。疏导方式单一,教学条件有限等等给基层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总结:

通过这次在基层部队的调研,有效的将学校所学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与部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仅了解了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普及情况,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将来在专业方面的努力方向,如何有效的将自己所学应用于部队。

第二篇: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一、正确认识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军事的高技术、快节奏和高强度的特点,对军队官兵的军事素质、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军队官兵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事才能得以施展的基础,它关系到部队的稳定及凝聚力的大

局,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军人个体发展的需要

军人作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被誉为“神圣和光荣”的化身。长期以来,人们强调的是军人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视军人集体教育与训练,而忽视了军人个体的需要和身心发展需求。尤其是青年军人作为部队的主体,其心理健康素质,不仅影响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而且还影响青年官兵心理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心理健康等于没有心理问题。人们通常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从而把“心理健康=没有心理问题”。然而,人的心理结构是复杂的,是处于发展变化的动态的系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理处于健康状态,很少有绝对健康和绝对不健康的状况。

误区二:只要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这种认识是忽视了产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情境条件。在理解军人心理健康时,我们注意区分和鉴别情境性与特质性。

误区三:心理问题=道德问题。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区别。心理健康指向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侧重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调节;而道德是社会对人的行为的要求与规范,带有社会评价性质,有“是”与“非”之分。但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适应问题

心理适应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应对方式及性格气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反应,是个人心理活动能力的一种表现。对军人来说,心理适应能力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但军人职业有其特殊性,训练紧张,管理严格,随时有可能执行高度应急任务,这些情况加上来自外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使一些人容易发生心理适应不良问题。

从普通社会一员到军人,从战士到班长、军官,青年军人经常要面对新的情况,扮演新的角色,执行新的任务,适应新的环境。在适应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许多心理问题,包括新兵入营后的心理适应、服役期间角色变化的心理适应、日常行为习惯的心理适应、任务转化中的心理适应、军人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退役时的心理适应等问题。其中以新兵入营后一周到两个月之间,心理的不适应表现得最为集中和明显。

◆自我意识问题

自我意识是影响部队管理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新时期,青年战士的自我意识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对部队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与不利影响。对于20岁左右青年军人正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追求独立性与部队严格管理之间的矛盾,有些人自认为已长大成人,完全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他们企图竭力摆脱部队的监督、控制,努力追求个性独立和自我发展。然而他们在自我发展中,既存在着自我认识、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同时又存在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如何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将是青年军人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人际交往的问题

军人人际交往中,总是伴随着种种心理因素,其中有些对人际交往是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如对自我和他人的正确认知、开朗乐观的性格、宽容大度的胸怀等;有些对人际交往是起阻碍作用的,如羞怯、猜测、孤独心理等。了解阻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并自觉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才能有效地进行人际交往。如今新战士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上升,突然离开温暖的家庭、熟悉的人际关系网,脱离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模式,在人际交往上常常显得手足无措,帮助他们解决人际交往问题对融入军营至关重要。

◆意志品质问题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坚毅性、坚持性、果断性独立性自制性。在高技术条件下,军人尤其是各级指挥员必须具备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这种钢铁般的意志能够克服各种消极情绪的影响;能够克服意志行动中的困难;能够增添信心和力量。

◆情绪情感问题

军人不良情绪的具体表现:

★抑郁心理。抑郁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成分,是人之常情。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的境遇或生老病死等情况,自然会产生情绪变化,尤其是抑郁情绪。抑郁症也是以情绪抑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疾病,表现为悲哀、寂寞、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伴有失眠、食欲减退等。事件的发生增加了一些具有抑郁性人格者发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出现持久的情绪低落、忧郁、失去愉

快感,不愿与外界接触或不愿与人打交道,常伴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躯体症状。

★焦虑心理。焦虑心理与恐惧情绪相近。恐惧是面临危险时发生的,而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焦虑发生在危险或不利情况来临之前,焦虑是指向未来的、对突发事件产生紧张的内心体验,出现回避、烦躁等,呈高度警

觉状态。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的焦虑心理,是一种情感的泛化,所谓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心理上的持续警觉状态不能回归正常。

★恐惧心理。恐惧心理是突发事件最易诱发的一种情绪,是企图摆脱或逃避某种情景而又苦于无能为力的情感体验。恐惧伴有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机能充分动员,但没有信心和能力战胜突发事件中的危险。恐惧心理在突发事件中最易诱发,比如,包头11?21空难发生后,参加打捞尸体的几名武警官兵竟不敢去黑暗的地方、不敢进黑屋子,采访空难后的记者不敢乘坐飞机,经过心理疏导后恐惧心理才消失。

四、军人心理调适与训练

◆心理适应不良调适与训练

★做好针对性心理疏导工作。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强化心理训练。

★培养自我心理调节技能。

◆个性心理的调适与训练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性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自卑、自负、逆反、对抗等心理特点。

★树立正确的自我观

★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实现最好的自我◆人际交往中心理问题的调适与训练

★克服人际认知的偏差

★努力提高人际吸引力

★树立恰当的自我意识

★注意交谈对话艺术

◆意志品质问题的调适与训练

★模拟训练

★表象训练

★强化训练

◆情绪情感问题的调适与训练

★情境转移法

★理智制怒法

★情感情宣泄法

★放松疗法

★默想对抗法

五、营造心理健康环境,创建和谐军营氛围

部队要营造心理健康环境,开展新形式下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新举措.尤其是给新兵以引导和服务,引导新兵正确认识环境、正确认识自己,及早完成角色转换、实现角色适应,培养情绪智慧和坚强的意志,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对部队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具体方法:

◆学会表达(真诚)。官兵之间要建立一种真诚。士官要学会表达你的真诚,你的真诚的态度,会使士兵感到亲切、被接纳,容易产生对你的信任感,缩短官兵之间的心理距离。真诚可以产生降低焦虑、缓解紧张的作用。同时,也激励士兵大胆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苦闷、委曲、软弱、挫折感、隐私等,既有助于士官对士兵的了解,也能使士兵的郁积的情绪得以宣泄。

◆学会尊重。每个个体都有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的需要。在部队里,官兵来自全国各地,会有不各种各样士兵,他们可能在民族、年龄、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人格特征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而我们士官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要尊重、理解、接纳。

◆学会换位。换位就是换角度看问题和思考问题。换位理解士兵是建立良好官兵关系的前提之一,换位理解能使士兵意识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从而感到满足、愉快,增进双方情感上的接近,产生遇到知己的温暖感、亲近感、信任感,因此,有助于良好官兵关系的建立和有助于官兵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学会倾听。倾听是一门艺术。倾听是一种修养和素质。倾听是一种姿态,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谦虚谨慎的姿态。有了这种姿态,就能做到海纳百川、光明磊落、心底无私。练好倾听的基本功,就要不断加强学习,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就要心里装着士兵,把士兵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要转变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第三篇:劳教警察心理健康问题调研报告

劳教制度自创立以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劳教人民警察正是这一制度的忠实执行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物质生活多样性、复杂性的出现,劳教人民警察工作场所的封闭性,交流学习的滞后性,劳教警察这一群体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其心理现状不容乐观,令人堪忧。因此,研究和解决劳教民警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也迫在眉睫。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身心健康是生活的前提,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二、劳教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问题

劳教人民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接触面比较狭窄和其他社会压力等一些问题,导致我们的劳教人民警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对某所78名劳教警察的调查分析,其心理健康问题存在以下六个方面:

1、六十多名劳教民警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容易犯困,特别是工作稍长,就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难,工作效率明显降低,即使充分的休息还是会感觉很累,做事经常丢三落四,说话常常出错,记不起刚经历过的事。

2、数十名劳教民警感到无缘无故的焦急、紧张和恐惧,莫名其妙的担心,坐立不安。

3、多数劳教民警都有对自己做法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虽然明知道没有必要,但却总是无法摆脱。如总是怀疑自己是否把门锁好、煤气是否关闭,电灯是否熄灭等,常驱使自己反检查才能放心。还有就是反复洗手,虽然已经洗干净,没必要再洗,但控制不了自己,反复地想去做。

4、个别劳教民警只要进入管教区就紧张害怕。如劳教人员生病,个别的民警就会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虽然医生说不会,但还是会忍不住担心害怕。

5、少数劳教民警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总感觉前途暗淡。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调节和缓解时,心理压力就会转化为行为的反向动力,使人出现一些反常行为。因此,重视劳教人民警察心理健康,减轻其心理压力,对进一步做好劳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造成劳教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工作场所的封闭性

劳教场所大多处于偏僻的地方,劳教警察每天都在高墙内工作,使他们进行反思和交流的机会较少。而劳教所与地方党政机关部门之间联系、联谊等交流活动甚少,加上劳教工作方式的不变性,使他们与社会变化的多样性不相吻合,时间久了,劳教警察与社会的差距在逐渐的拉大,使一些劳教警察产生了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

2、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由于劳教警察每天接触的是劳教人员,而劳教人员又是心理疾病的高危群体,过多的直接面对社会的阴暗面,加上劳教警察本身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劳教警察的情绪、性格、心情难免受到不良影响,心理健康状态难免遭到破坏,造成有的劳教警察酗酒、思维混乱、压抑、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遇事易激动、自制力差等各种心理问题。

3、工作职责的繁重性

劳教人民警察的工作虽然比较单一,但是工作职责确异常繁重,一是劳教人民警察长年累月的工作在第一线,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是劳教警察长期面临的工作状态,心理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二是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健全完善,依法、文明、科学管理劳教人员的要求逐步提高,责任追究力度逐年加大,劳教人民警察的工作压力随之加大。三是劳教人民警察长期超负荷工作,但缺少必要的心理辅导与矫治。时间久了,就可能出现忧郁烦闷等倾向。而劳教人民警察情绪的不稳定性,又容易导致劳教人员的不稳定性,最终造成场所安全隐患,危害不容忽视。

4、工作任务的单调性

劳教人民警察的工作是教育改造劳教人员,劳教人员解教一批又一批,而劳教人民警察每天的工作却没有多大变化。一成不变是带班工作,枯燥、单调而重复。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一旦到了心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就容易导致心理疲劳,悲观厌世,对工作、生活没有信心,挫折感强。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导,长年累月,在心理上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在精神上容易造成精神萎靡,甚至精神失常;在工作中容易注意力涣散,丧失警惕和鉴别力,轻则影响身体健康、工作效率,重则影响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成效,危及场所安全稳定。

5、工作环境的危险性

为构建和谐社会,为经济创造良好平稳的发展环境,劳教场所不断强调安全稳定,一方面,“防逃跑、防非正常死亡、防所内案件、防重大安全事故”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

第四篇:劳教警察心理健康问题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劳教制度自创立以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劳教人民警察正是这一制度的忠实执行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物质生活多样性、复杂性的出现,劳教人民警察工作场所的封闭性,交流学习的滞后性,劳教警察这一群体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其心理现状不容乐观,令人堪忧。因此,研究和解决劳教民警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也迫在眉睫。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身心健康是生活的前提,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二、劳教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问题

劳教人民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接触面比较狭窄和其他社会压力等一些问题,导致我们的劳教人民警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对某所78名劳教警察的调查分析,其心理健康问题存在以下六个方面:

1、六十多名劳教民警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容易犯困,特别是工作稍长,就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难,工作效率明显降低,即使充分的休息还是会感觉很累,做事经常丢三落四,说话常常出错,记不起刚经历过的事。

2、数十名劳教民警感到无缘无故的焦急、紧张和恐惧,莫名其妙的担心,坐立不安。

3、多数劳教民警都有对自己做法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虽然明知道没有必要,但却总是无法摆脱。如总是怀疑自己是否把门锁好、煤气是否关闭,电灯是否熄灭等,常驱使自己反检查才能放心。还有就是反复洗手,虽然已经洗干净,没必要再洗,但控制不了自己,反复地想去做。

4、个别劳教民警只要进入管教区就紧张害怕。如劳教人员生病,个别的民警就会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虽然医生说不会,但还是会忍不住担心害怕。

5、少数劳教民警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总感觉前途暗淡。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调节和缓解时,心理压力就会转化为行为的反向动力,使人出现一些反常行为。因此,重视劳教人民警察心理健康,减轻其心理压力,对进一步做好劳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造成劳教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工作场所的封闭性

劳教场所大多处于偏僻的地方,劳教警察每天都在高墙内工作,使他们进行反思和交流的机会较少。而劳教所与地方党政机关部门之间联系、联谊等交流活动甚少,加上劳教工作方式的不变性,使他们与社会变化的多样性不相吻合,时间久了,劳教警察与社会的差距在逐渐的拉大,使一些劳教警察产生了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

2、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由于劳教警察每天接触的是劳教人员,而劳教人员又是心理疾病的高危群体,过多的直接面对社会的阴暗面,加上劳教警察本身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劳教警察的情绪、性格、心情难免受到不良影响,心理健康状态难免遭到破坏,造成有的劳教警察酗酒、思维混乱、压抑、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遇事易激动、自制力差等各种心理问题。

3、工作职责的繁重性

劳教人民警察的工作虽然比较单一,但是工作职责确异常繁重,一是劳教人民警察长年累月的工作在第一线,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是劳教警察长期面临的工作状态,心理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二是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健全完善,依法、文明、科学管理劳教人员的要求逐步提高,责任追究力度逐年加大,劳教人民警察的工作压力随之加大。三是劳教人民警察长期超负荷工作,但缺少必要的心理辅导与矫治。时间久了,就可能出现忧郁烦闷等倾向。而劳教人民警察情绪的不稳定性,又容易导致劳教人员的不稳定性,最终造成场所安全隐患,危害不容忽视。

4、工作任务的单调性

劳教人民警察的工作是教育改造劳教人员,劳教人员解教一批又一批,而劳教人民警察每天的工作却没有多大变化。一成不变是带班工作,枯燥、单调而重复。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一旦到了心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就容易导致心理疲劳,悲观厌世,对工作、生活没有信心,挫折感强。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导,长年累月,在心理上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在精神上容易造成精神萎靡,甚至精神失常;在工作中容易注意力涣散,丧失警惕和鉴别力,轻则影响身体健康、工作效率,重则影响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成效,危及场所安全稳定。

5、工作环境的危险性

为构建和谐社会,为经济创造良好平稳的发展环境,劳教场所不断强调安全稳定,一方面,“防逃跑、防非正常死亡、防所内案件、防重大安全事故”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要确保“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改造好”。为此,劳教警察的精神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多进宫、顽危性、流窜、暴力团伙性及吸毒、涉黑等劳教人员的不断增加等,使劳教民警自身安全受到威胁,长此以往,就会出现紧张、焦虑、惊恐等心理障碍。

四、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就劳教人民警察工作的现状而言,解决其心理问题,我个人认为政府、单位和个人都要采取积极措施,尤其是个人更要有积极的心态。

政府:

1、设立劳教警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20xx年4月,公安部政治部向全国公安机关发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在公安机关设立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全面展开。我们监狱劳教机关可以采取类似措施,在有条件的监狱劳教机关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没有条件的地方充分运用网络开展网上服务,逐步建立形成心理训练、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素质普查、加强心理疏导、强化心理训练、开展心理素质测评、建立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等,为解决劳教人民警察心理问题提供帮助。

单位:

切实解决从优待警问题。

1、加强工作管理制度,杜绝超时超体力劳动,严格控制加班加点,保证劳教人民警察的休息权利。严格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为职工提供一个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工作环境。

2、加强学习交流,拓宽劳教警察视野。在工作学习中要积极开展学习交流,积极聘请专家教授来所授课,答疑解惑,不断为劳教人民警察充电,使其知识、心理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积极落实职工疗养制度,为劳教人民警察开拓视野,缓解压力提供平台。

4、切实改善监管软硬件设施,加快劳教所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注重技防,加强人防。

5、大力提倡建设和谐型团队、学习型团队,使每一位劳教人民警察都有一个愉悦的心境和氛围,使团队更有凝聚力,更有创造力,更有战斗力。

6、丰富广大劳教人民警察业余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团队活动,每年可以组织一次野外拓展训练,提高团队意思,也是化解和消除民警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

个人:

1、学会认识自己,愉快接纳自己,不要盲目自信,也不要随意退却,要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2、要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培养自己宽阔的胸怀。

3、发展兴趣,放松身心。生活情趣往往让人心情舒畅,调节生活节奏,让人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走向欢快和轻松。

4、学会放松,听音乐、运动。当你觉得压力很大时,可以先放松一下,转移注意力,听听音乐或去做体育运动,使大脑重新积蓄能量去解决问题。

5、学会倾诉,把自己不开心的事向知心朋友和亲人一吐为快。

6、学会微笑。笑能给人自信,这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我们真诚地向一个人微笑,他就会对我们产生好感,这种好感足以使我们充满自信。

劳教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多种多样,但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良策也是系统的、有效的,政府、单位、个人三管齐下,逐步建立应对健康问题的良好机制,创造舒心愉快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增强适应能力,构建和谐劳教机关指日可待。

第五篇:关于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关于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是现代军人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也是军队倡导加强人文关怀的一个延伸点。一个军队战斗力的强弱与军人心理健康与否有密切联系。心理健康问题是出现部队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关心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分析当代军人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思考,以达到促进军人心理健康,稳定人才队伍和提高军队工作质量的目的,同时也是对自我未来军旅路程的一个心理健康反思。

据有关研究发现,军队生活紧张、训练封闭艰苦、竞争激烈以及经常执行突发任务等,使军人处于急性或慢性心理应激状态。随着高科技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军事作业环境越来越复杂,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大;军事作业的激烈性、突然性、紧张性空前提高,导致威慑力增强。这些改变使军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军人在执行特殊军事任务时,会经历高强度封闭的训练,在疲劳、睡眠剥夺、应激因素的影响下,军人的心情、警觉性影响其风险倾向,导致冲动性增加。这些因素极易导致军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军人的个体原因。在军队组成的人员中,占90%的是17~22岁的青年人。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青年阶段正是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变的重要时期,青年人的心理也是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心理学家认为:从青少年向成人的转

变是一个相当艰巨、充满危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年军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处于成形发展阶段,相对来说不够成熟和稳定,心里极易陷入某种极端。客观的认知模式、正常的情绪状态、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成熟的自我意识、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军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如果在一些心理困惑上处理不当,容易造成这几个方面不健全,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2.家庭因素及成长环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军人都是独生子女,还有少部分单亲家庭子女。这些都是心理健康问题多发高发人群。研究显示,来自单亲家庭的军人,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高于来自双亲家庭的军人;独生子女军人中的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高于非独生子女军人;来自城市的军人中的躯体化、敌对因子值高于来自农村的军人。由此可见,部队应对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军人的心理给以足够重视。

3.军人文化程度。据调查显示,初中文化程度军人中的强迫、恐怖因子分值明显高于高中文化程度军人。这说明高文化水平的军人总体上要比低水平文化程度的军人健康水平高。很有可能这是因为高文化水平的军人在自我心理调节要优于低文化的,在对问题的看待上要比低文化的军人要更加乐观。

4.军人年龄和军龄。据研究表明,年龄在25~35岁的官兵比25岁以下的官兵更容易发生军事应激障碍。国内调查显示,入伍第2年的战士,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明显高于入伍第1年的战士

5.军人职务。国内调查发现,人员类别与军人心理健康相关,大致是军官<科技人员<学员<战士,战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这可能与个人的相关抱负得不到满足或是期望与现实差距太大造成。

关于解决心理健康提出的几点对策建议 1.对于刚入伍或者入伍不久的青年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生活训练上,建立合理的生活训练秩序,尽量少使他们产生焦虑等不良心态,让他们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会让他们少很多烦恼,矛盾,还会让他们有对象倾诉许多心理疑惑,收获更多的战友情、兄弟情。帮助他们树立恰当的奋斗目标,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这有助于转移不良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2.对于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连队应该及时掌握他们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在心理上多给予重视,多给予开导,在生活上也要多给予关心和帮助。不要让他们的消极悲观极端情绪找到任何机会侵入他们的心理,危害腐蚀他们的心理健康,不要让他们有机会放大自己的不良情绪,这需要连队特殊的关心、教育。同时也要营造一种恰当的环境让他们进行自我心理修养,让他们在在成长中得到锻炼,心理变得越来越积极,越来越坚强。

3.连队可以加强官兵的继续教育,多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教官兵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官兵正面直视这个问题,跨过这个问题。同时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让他们感受到连队家的温暖。一个人有被关心的感觉,会很容易变得乐观。在训练方面,也可以特意进行自我认知训练、信念强化训练、情绪控制训练等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

4.连队在文化上也可以帮助军人解决不良的心理问题。要加强军营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营区网络等多种宣传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期请专家作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引用心理健康训练的相关内容,培养基层官兵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心理承受力;修建体育娱乐设施,通过健身运动保持官兵的生理健康,同时使心理压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泄和释放;积极开展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使军营充满生机,官兵生活丰富多彩,让官兵在娱乐中思想得到启迪,身心得到调节。

自我反思

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国防生,一个后备役军官,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当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的时候,自己肯定也有迷茫、不如意、心灰。这就需要我正确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恰当合适的定位,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过于自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同时自己必须坚持当初的从军报国梦,不管在哪里,在什么岗位,都必须坚守岗位,做好本职。自己心理健康与否,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与自己的对话积极不积极。所以,自己在于自己对话的时候,要理性客观乐观,不能走向极端。保持一个稳定的心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是自己实现其他理想的基础,如果心理出了问题,之后的一切都会受到不良影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总结

军人面对的环境与常人有很大不一样,心理压力要大于正常人。而军人的心理健康关系到自身发展,关系到一个军队的战斗力,军人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被受到重视。在当今新形势下,军人的结构、人员特点及组成、外部环境都在发生变化,军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适应变化,更有针对性,让军队的战斗力更强,需要军人心理健康。参考文献

[1]梁勇,王丽杰,程祺,等.团体心理咨询对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应对方式和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1251-1253.[2]冯正直,戴琴.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心理学报, 2008,40(3):358-367.[3]卢红军,王芳平.军人心理行为训练课程教学实施的探讨[J ].科教文汇,2010(10):174-175.[4]王艳云,刘万春.军事心理训练现状分析与发展探索[J].湘潮,2012,377(3):85-86.[5]叶波,刘寒凌.军人心理行为训练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205-213.

下载军人心理健康问题调研报告(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军人心理健康问题调研报告(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县乡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乡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报告 ——以湖南湘潭为例 楚国良 (湘潭市委党校 411100) [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对县乡领导干部思想层面的关注重点始终聚焦在人生观、道......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卫鸿松挂职培训材料3 胜利东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报告胜利东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卫鸿松 胜利东小学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在全潍坊市前列,也是省心理健康工作先......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信息学院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目的及意义: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卫鸿松挂职培训材料3胜利东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胜利东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卫鸿松胜利东小学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在全潍坊市前列,也是省心理健康工作先......

    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报告

    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适合本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学生学学习动机与学习技能状况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我们随机选取了五个班共217人参加问卷调查,其中有三人弃权,共有215......

    关于交通警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经济模式的变化带动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变,公安民警也经历了转型期的变化,特别是近期中央“以人为本”“......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报告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5的青少年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随着农村武功家庭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日益严重,其教育和成长都存在这许多问题,生......

    重视军人网络心理健康(合集)

    重视军人网络心理健康 马冬李进1993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旋即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网络用户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