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市朝阳门地区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8:2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北京市朝阳门地区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北京市朝阳门地区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北京市朝阳门地区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

关于北京市朝阳门地区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养老成了北京的热门话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目前,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尚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蓝皮书指出,70%的受访者都感受到了生活压力的加重。房价、医疗和养老是市民生活压力的三个最重要的源头,其中71.9%的受访者表示对于房价上涨非常担心,57.8%的受访者表示对于医疗费用问题非常担心,48.1%的受访者表示对养老保障问题非常担心。这些足以说明现在年轻人的压力有多大。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本人于2011年1月9日至2月20日,通过二周时间,进行相关的调查。

调查对象:北京市朝阳门地区市民。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目前调查6人结果看,中国老人养老还是更多的依靠家庭。而在期望的养老方式选择上,有二位北京市市民更愿意依托社区居家养老,而选择机构养老的人希望费用不超过1500元。都表示不会与子女共同生活,不支持“养儿防老”的养老观念。最关心的因素是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交通便利,服务价格。目前,北京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有226万,占总人口的18.2%。分析结果得出,老人较多,年轻人工资较低由于物质、时间、金钱等原因,导致生活十分困难。同时还有一些老人还在“空巢”家庭中生活,因为缺少亲情、缺少子女而感到精神孤单无助。当前市民养老面临的问题:

(一)子女经济、精力双重压力,养老负担沉重

被调查老人表示,目前子女由于工作不固定,孩子还小,社会工作压力大。回家工作时间也少了,没时间照顾老人。二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家庭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加倍增长。同时高龄老人不断增多,子女年龄也相应提高,现代化生产节奏不断加快,劳动强度增加。成年子女越来越感到照料老人的担子沉重。尤其是夫妻两人供养双方4位老人,“退休养老”似乎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话题,更不用说,现在就开始为自己将来的退休养老生活做打算。对于卧床不起的老龄人来说,他们的子女更难以承担长期照料老人的责任。

(二)部分空巢老人没有退休金或退休金偏低

对于老年人来说,退休金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个最基本、最稳定的生活来源。生病没有钱治是空巢老人最担心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目前物价涨幅较大、医疗费用较高的背景下,一部分老人的生活还是比较紧张的。空巢老人的社区照料服务需求没有得到很好满足,导致部分空巢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在物质上的需求和精神需求,她们更需要“精神陪护”和“精神关怀”,“精神养老”倍受老年人的关注。

(三)啃老族加重了老人的生活负担

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退休金涨幅逐渐加大,不少退休老人日子逐渐宽裕起来。然而,伴随着养老金提高的却是“啃老族”的逐渐扩大。啃老现象加重了老年人的生活负担,降低了家庭的生活水平。在出现啃老行为的家庭,老年人面临子女转嫁的贫困,不仅得不到子女的养老补贴,还要贴补子女或孙辈的生

活。一边是劳心劳力、白发苍苍的父母,一边是赖在父母怀里不愿“断奶”的子女,一些老人为了资助子女买房,更是提前支取了养老金,这将加重社会养老负担。

(四)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服务需求难以满足

很多老人在独居的生活中如果突遇急病、漏水、漏气、就医、取药、报销不方便等紧急状况时,让老人心理产生厌烦。很多老人因专业知识较少,自我保健能力较差。往往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在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满足部分老年人养老需求中起不到任何作用。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难以得到基本满足。

四、对策建议

1.老人应改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早为养老做准备

在我国,“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因为有的老人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只能靠儿子来养老。可我们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不发达,家庭养老各有苦衷。中年这一辈,虽上有老下有小,可自己还有兄弟姐妹可以分担。到独生子女这一辈,4-2-2的家庭,有时上面还可能有8个甚至更多老人。这样还不转变养儿防老的观念提倡社会养老,小辈如何生活,真的难以想象。养老必须要靠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好好规划,为自己的养老提前做准备,为时不晚。

2.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及保障措施

相关政府部门要重视老年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一般人。同时还要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鼓励社会办养老事业,老年人最关注以及最担心的就是看病难问题。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社区养老体系的建设相结合,建立有床位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构建一个“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有人负责的,慢病管理与疾病双向转诊相结合,能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优势”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送医送药上门、定期检查身体、组建传呼医疗组等,便利于老人看病。同时,要结合东城区正在创建中医药特色示范区的契机,让老年人享受中医药特色服务,多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要大力倡导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尊老、爱老、养老。

3.社区要致力于打造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

把社会化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结合起来。老年人最需要的是社区能为其提供方方面面的生活服务,打造“养老服务”网络。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做到“雪中送炭”,本着小病不出社区,健康保健日常化的原则。在社区内建立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机构;建立社区网络服务,对高龄、空巢老人建立电子信息卡、走失卡、急救卡,独身老人应安装紧急呼叫系统;开办社区老人食堂,对单身老人和体弱多病的老人,开设适合老年特点的食堂,有家政服务人员料理日常的清洁卫生;家庭的亲情支持还应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以德治家”,强化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并推广一些亲情关爱活动,使老年人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当前我所调查的朝阳门地区可以收取“居家养老(助残)券”的社区服务商已经涵盖了配送餐、理发、家政服务、电器修理、洗衣等多种服务行业,各行业内的服务商都达到两家以上。这些养老模式既符合国内老年人心理特征,又做到很好的养老效果,都有着广阔前景。让我们现在静养父母和对未来自己养老也充满了希望。

五、小结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见,老年人对未来养老态度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并且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是否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的因素。享用离退休待遇的老人和

经济收入感觉好的的老人对非家庭方式养老方式持更高的认可态度。另外对饮食情况是否关心和对周围卫生设施是否满意等因素,也对老年人非家庭养老的选择意向有影响。目前我国老龄化已迅猛发展,在将来老龄人口增长迅速来看,发展养老机构适应老龄社会已经该不容缓了。所以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巩固居家养老,重视社会养老,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第二篇:关于北京市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开放本(专)科

社 会 调 查 报 告

题目:

学校:

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装订线0.5cm)

关于北京市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

(标题: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据统计,预计到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达到350万,占总人口的20%,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北京已经步入老年型社会,而老年人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养”和“医”两个基本保证难点。目前,北京共有养老机构369家,内设医务室的有100多家,18家具有认定医疗资质。如何养老已经成为我们大多数人必须所面临和不可回避的社会课题,借此机会我对宣武区的北京居民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

(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1.25)

二、调查过程(一级标题:序号为“一”,四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调查时间:本人于2011年1月2日至2月2日,历时一个月,进行相关调查。调查地点:北京市宣武地区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的50人当中,25位男性,25位女性,40%北京居民感到养老压力颇大。其中收入越低的家庭,养老压力远大于中高收入家庭。年龄低的群体,养老压力高于年龄高的群体。在养老观念上,60%居民不愿意将老人送入养老院。在未来自身如何选择养老方式上,近五成被访者选择居家养老。

(一)北京市市民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小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据有关预计,到2015年北京户籍老龄人口将达到340万。届时任何单一养老方式都很难完全应对。但本次调查显示,北京市民社会化养老方式接受度不够。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市民受到送老人到养老院是子女不孝这一传统社会观点的影响,在赡养老人方式的选择上,不愿意将老人送进条件较好的养老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9.3%的被访者不愿意把老人送进养老院,表示愿意的被访者仅占

8.5%。

其次,在未来自己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多数被访者仍选择由子女或亲属抚养的居家养老,而非社会机构养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8.0%的被访者选择由子女或亲属照料的居家养老,22.0%的被访者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选择公立养老机构和私立养老机构的被访者只有18.3%和3.0%。

我国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有四种,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社会机构养老和自我储蓄养老。

(二)各种养老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家庭养老(三级标题:序号为“1.”,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家庭养老,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养老方式。所谓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三个方面。这种养老模式,是以血缘和亲情为基础的。它既能缓解并不富裕的传统中国社会所需要承担养老的社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也有利于尊老爱幼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社会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主要养老方式。

但是,这种养老模式目前正面临着许多问题。随着城市化和人员社会流动的加快,家庭规模逐步小型化,年轻一代忙于学习和工作;青年人婚后多选择离开父母单独居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观念也开始变化,只要条件允许,也不愿与子女同住。这使得现代家庭越来越难以完全承担照料老人的任务,特别是晚年体弱多病阶段的照料责任。

2.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泊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是目前切实可行的另一种养老模式。发展老人社区照顾,是解决我国老人养老困难的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作为社会化养老的补充,社区服务养老将会成为中国老年人养老的新形式。

发展社区养老可以有效利用社区内的一切闲置资源。目前我国各城市社区中,都有不少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低龄老年人和下岗工人,他们是社区照顾老人的重要资源。许多地方实行的时间储蓄就是一种利用闲置资源的有效尝试。时间储蓄就是让社区中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人员、下岗工人和有闲暇时间的年轻人,自愿到社区为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提供劳动服务。开展“时间储蓄”老人互助的活动,让社区内的年轻老人照顾年老老人,让每位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老人,将来也能享受到他人的服务。这一服务模式,既为低龄老年人发挥余热提供条件,也使那些下岗后暂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人员得到服务的机会。

3.社会机构养老

社会机构养老是指专门为老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的社会福利机构、敬老院和各种形式的老年公寓。老人的一切生活都在院内进行。随着老年群体的扩大和高龄化,部分老人经济条件的变化和自主意识的增强,选择到老年福利机构,如养老院、托老所和老年公寓的人日益增多。老年人在养老机构里会得到良好的照顾,及时获得医疗救助,减轻老年人独居的孤独感,儿女也能放心父母的生活起居。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生活逐步不能自理,需要有专人照料,老年机构能担负起这一功能,特别是具有临终关怀性质的老年机构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但是,机构养老也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严重缺乏,据统计,现有的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床位不到老年人口的1%。其次,养老机构的规模、服务方式、管理水平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条件好的养老机构收费普遍偏高、老年人无力承受;收费低的条件又不好,老年人无法接受。传统福利机构单一粗放的服务形式已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支持力度,兴办一些符合老年人需要的老年公寓,在用水用电、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实行“民办公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4.自我储蓄养老

通常,很多人认为储蓄是安全的理财方式,没什么风险。因此更倾向于用储蓄的方式准备养老金。如果光讲安全性,存款似乎更安全;但如果存款处于负利率状态,那实质上就要承担贬值风险。这会导致银行储蓄成为最不合算的理财方式。应该说,存款是必要的,但是要根据自己的资金流动情况来考虑存款的时间搭配,否则,尽管看起来安全,也会失去利用财务杠杆进一步扩大自己资产的机会。所以,储蓄养老并不划算,甚至其安全性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得到保证。

四、对策建议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由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三个支柱构成。而基本养老又要有社会养老保险盒城乡军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后盾。要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的保障。

2.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完备设施的养老院。

整合现有的养老服务资源,不断增强为老人服务的能力,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养老事业的发展。各级财政也要逐步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同时在全社会唱到对养老事业的捐助。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建设不同标准的养老院,在高收入地区多建一些养老、医疗、娱乐一体化,服务周到、设施齐备的养老院。

3.完善家庭养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家庭养老需要政府、社区、老人的子女共同参与,完善家庭养老的方式,实行政府扶持,老人或子女出资,社区具体负责制。给有老人的家庭配备紧急呼叫器,完善社区医疗服务,餐饮服务,家政服务。这样才能构建子女放心,老人安心,社区尽心的和谐社会。

五、小结

总之,人口老龄化是严酷的现实,政府、社会和家庭必须在思想上给予足够重视,同心协力共同应对,因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三篇:关于北京市市民养老方式调差报告

关于北京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根据北京市现有的人口状况,预计到2020年北京市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50万,占总人口的20%,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北京已步入老年型社会,而老年人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养”和“医”两个基本保证难点。目前,北京共有养老机构369家,内设医务室的有100多家,18家具有认定医疗资质。如何养老已经成为我们大多数人必须所面临和不可回避的社会课题,借此机会我对北京市东城区的部分居民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本人于2011年8月2日至8月17日,历时半月,进行了相关题目的调查。调查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地区

调查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的30人当中,男性和女性各为一半,30%北京居民感到养老压力颇大。其中收入越低的家庭,养老压力远大于中高收入家庭。年龄低的群体,养老压力高于年龄高的群体。在养老观念上,50%居民不愿意将老人送入养老院。在未来自身如何选择养老方式上,近五成被访者选择居家养老。

(一)北京市市民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

据有关预计,到2015年北京市户籍老龄人口将达到340万。届时任何单一养老方式都很难完全应对。但本次调查显示,北京市民社会化养老方式接受度不够。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市民受到送老人到养老院是子女不孝这一传统社会观点的影响,在赡养老人方式的选择上,不愿意将老人送进条件较好的养老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0%的被访者不愿意把老人送进养老院,表示愿意的仅占被访者的9.5%

其次,在未来自己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多数被访者仍选择由子女或亲属抚养的居家养老,30%的被访者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选择公立养老机构和私立养老机构的被访者只有17%和3.0%。

我国目前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

(二)各种养老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家庭养老 所谓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子女或孙子 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三个方面。这种养老模式,是以血缘和亲情为基础的。它既能缓解并不富裕的传统中国社会所需要承担养老的社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也有利于尊老爱幼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社会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主要养老方式。

但是,这种养老模式目前正面临着许多问题。随着城市化和人员社会流动的加快,家庭规模逐步小型化,年青一代忙于学习和工作;青年人婚后多选择离开父母单独居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观念也开始变化,只要条件允许,也不愿与子女同住。这使得现代家庭越来越难以完全承担照料老人的任务,特别是晚年体弱多病阶段的照料责任。

2.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薄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是目前切实可行的一种养老模式,北京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已开始进行试点,收到不错的效果。发展老人社区照顾,是解决我国老人养老困难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作为社会化养老的补充,社区服务养老将会成为中国老年人养老的新形式。

发展社区养老可以有效利用社区内的一切闲置资源。目前我国各城市社区中,都有不少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低龄老年人和下岗工人,他们是社区照顾老人的重要资源。许多地方实行的时间储蓄就是一种利用闲置资源的有效尝试。时间储蓄就是让社区中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人员、下岗工人和有闲暇时间的年轻人(义工),自愿到社区为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提供劳动服务。开展“时间储蓄”老人间的互助活动,让社区内的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让每位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老人,将来也能享受到他人的服务。这一服务模式,既为低龄老年人发挥余热提供了条件,又使得那些下岗后暂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人员得到工作(并取得报酬)的机会。

3.社会机构养老 社会机构养老是指专门为老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的社会福利机构、敬老院和各种形式的老年公寓。老人的一切生活都在院内进行。随着老年群体的扩大和高龄化,部分老人经济条件的变化和自主意识的增强,选择到老年福利机构,如养老院、托老所和老年公寓的人日益增多。老年人在养老机构里会得到良好的照顾,及时获得医疗救助,减轻老年人独居的孤独感,儿女也能放心父母的生活起居。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生活逐步不能自理,需要有专人照顾,老年机构能担负起这一功能,特别是具有临终关怀性质的老年机构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但是,机构养老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严重缺乏,据统计,现有的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床位不到老年人口的1%。其次,养老机构的规模、服务方式、管理水平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条件好的养老机构收费普遍偏高、部分老年人无力承受;收费低的条件又不好,老年人更不爱去。传统福利机构单一粗放的服务形式已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支持力度,兴办一些符合老年人需要的老年公寓,在用水用电、税收等方面给与优惠政策,实行“民办公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对策建议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由基金养老,企业年金 和商业保险三个支柱构成,而基本养老又要有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军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后盾。要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的保障。

2.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完备设施的养老院。整合现有的养老服务资源,不断增 强为老人服务的能力,要成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养老事业的发展。各级财政也要逐步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同时在全社会倡导对养老事业的捐助。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建设不同标准的养老院,在高收入地区多建一些养老、医疗、娱乐一体化,服务周到、设施齐备的养老院。

3.完善家庭养老,社会各方需共同参与。家庭养老需要政府、社区、老人的子 女共同参与,完善家庭养老的方式,实行政府扶持,老人或子女出资,社区具体负责制。给有老人的家庭配备紧急呼叫器,完善社区医疗服务,餐饮服务,家政服务。这样才能构建子女放心,老人安心,社区尽心的和谐社会。

五、小结

总之,人口老龄化是严峻的现实,政府、社会和家庭必须在思想上给予足够重视,老年工作做好了,社会才能更和谐。

第四篇: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报告定稿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开放本(专)科

社 会 调 查 报 告

关于北京市平谷区居民对当前养老方式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校:平谷电大

年 级:12春行管专 学 号:1211001405515

名:李建

指导教师:李勇

关于北京市平谷区居民对当前养老方式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发生改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8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5%,其中,40%的老年人口分布在城镇。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模式发生分解,家庭规模普遍缩小。加之子女在外面工作老人,子女养老能力有限的老人(孩子残疾和弱智),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不结婚和结婚不育),残疾老人的比例在不段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家庭的保障作用,改变了传统大家庭相互辅助和相互依存的结构关系。因此,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因此急需建立与社会现状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调查者拟通过对平谷区城区部分群众进行问卷调查,以准确把握平谷区城镇居民对目前养老方式的认可度。

二、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内容和方式

1、调查时间:2011.2.1

2、调查地点:北京市平谷区城区

3、调查对象:北京市平谷区城区部分城镇居民

4、调查内容:平谷区城区部分群众对当地城镇养老保险政策的满意度

5、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我的考虑是,问卷调查方式优点明显,节约人力成本、数据统计准确性,具有较强的保密性,能掌握调查对象自然最真实的想法。

三、调查的过程

2011年2月1日,本人在北京市平谷区城区进行开展了调查问卷。我在平谷区城区人口比较密集的国泰商场共发出调查问卷107份,回收107份,其中有效问卷107份。涉及调查的人员中,年龄在28岁以下的青年人为30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28%, 年龄在29-59岁的中年人为12人,调查对象总数的11%,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65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61%。(如图一)

(图一)

四、调查结果分析

被调查对象对当前养老方式满意度认同程度(如图二)

100.00%50.00%中年人0.00%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老年人青年人

(图二)

由图

(二)所得的数据可以看出,超过84%的青年人对当前社会养老方式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有92%的中年人对当前社会养老方式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85%的老年人对当前社会养老方式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不平衡。在调查的对象中,有大约15%左右的人员还没有购买社会养老保险,主要依靠养儿防老的传统保险方式。主要原因是当前我国法定的基本养老保制度,主要是在国有企业中实行,城镇区、县以上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参照执行,区、县以下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城镇个体劳动者基本上还没有实行法定的养老保险制度。全民和集体企业中的劳动合同制职工、临时工,以及区县以下集体与私营企业、新产生的股份制企业和个体劳动者,至今没有统一的养老保险办法。

青年人11%老年人61%中年人28%2.社会养老保险投入较低。在这次调查中,有50%的人养老保险投入不过2000元,45%的对象养老保险投入在2000元以上,还有5%左右的人根本是零投入。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待遇,受统包统配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无论企业经济效益好坏,收人多少,均实行单一层次的养老保险待遇,这种待遇结构与活跃的市场经济极不适应,一方面不利于控制待遇水平,另一方面不利于调动城镇居民的积极性。

3.养老保险意识淡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浓厚,家庭式养老目前仍然占据社会的主流。因此,在受调查对象中,有超过5%左右的人没有养老保险相关计划,甚至是零投入,极个别的根本不知道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内容,还有的低收入群体,虽然想购买养老保险,但是经济基础薄弱73.8%的人认为政府应该更重视为低收入者提供养老保障。

六、对策与建议

1.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实行城镇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无论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招用人员和劳动者自主择业都通过市场进行选择。这种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础的劳动力管理方式,可以使各类人员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之间,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之间合理地流动。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个覆盖城镇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各类职工的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保证城镇所有职工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2.要多方筹集养老保险资金。为了使养老保险既能发挥保障生活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需要,以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宜实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要制定出财政牵头,社会投入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养老保险缴费方式,实行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养老保险费用。

3.加强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养老保障问题是构建和谐

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自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家庭在现代社会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能完全胜任人口老年化的压力,而机构养老也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养老模式成为当前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

七、小结

对于此次调查,虽然调查范围有局限性,但是对我自己而言是感受颇深。首先,我初步了解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群众思想,自己在社会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进程中都在无形的用运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而加深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其次,我认识到中国的老人养老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还需要各级各继续指导、选喜欢,我觉得自己真正以主人翁的地位来发现问题,并绞尽脑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措施。现在我应努力提高业务知识,培养道德品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微薄之力。

第五篇:北京市养老调查报告

北京市市民养老方式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据统计,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有加快趋势,目前我国老年人数量已超过1.3亿;而据有关方面估计,预计到2020年,北京老年人口将达到350万至400万,5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北京将有20%的人口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老

龄化正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市的人口老龄化尤其是高龄化也已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解决好老龄化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为此,我对门头沟区的北京居民养老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本人于8月10日至20日,历时十天,进行相关调查。

调查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

调差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的4人当中,3位男性,1位女性,其中50%的人感到养老压力颇大,低收入家庭的养老压力大于高收入家庭。年龄低的群体养老压力低于年龄高的群

体。在养老观念上,近五成人不愿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在未来自身如何选择养老

方式上,50%的人选择社会机构养老。而在期望的养老方式选择上,有二位北京市

市民更愿意依托社区机构养老,而选择机构养老的人希望费用不超过1000元。都

表示不会与子女共同生活,不支持“养儿防老”的养老观念。最关心的因素是服

务态度,服务质量,交通便利,服务价格。分析结果得出,老人较多,年轻人工

资较低由于物质、时间、金钱等原因,导致生活十分困难。同时还有一些老人还

在“空巢”家庭中生活,因为缺少亲情、缺少子女而感到精神孤单无助。

(一)北京市市民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

方式主要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及社会机构养老。

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指对老年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日常生活的照料和精

神生活的慰藉,完全依靠家庭来满足。

2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

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

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

亲情淡泊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

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3社会机构养老 社会化养老服务是指政府指导,以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

单位、个人等为主体共同参与,采取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方式,为所有老

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专业化服务的养老服务模

式。

(二)养老方式存在的问题

1子女照顾不周、子女经济、精力双重压力,养老负担沉重 随着城市化和人

员化社会流动的加快,家庭规模小型化,“独子养老”的来临,年轻一代多忙于工

作和学习;青年人婚后多数选择离开父母单独居住;一些群众比较重视子女的教

育和成长,产生了“重小轻老”现象,老人获得的生活照料不够,精神慰藉缺乏;

“空巢”家庭增多;家庭关系不融洽;只要条件允许,父母也不愿与子女同住。

这使得现代家庭完全承担照料老人的任务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距离。尤其是夫妻两

人供养双方4位老人,“退休养老”似乎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话题,更不用说,现在就

开始为自己将来的退休养老生活做打算。对于卧床不起的老龄人来说,他们的子

女更难以承担长期照料老人的责任。

2社会帮助缺位 目前,门头沟地区的公办养老机构较少,且养老机构的绿化

坏境,交通状况,服务价格,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人文环境,硬件设施不符合老人的需求。许多老人进入后有许多不适应状况,不少社区养老服务不到位,不

能很好的保障老人的物质生活需求。

3养老方式受经济的限制 养老方式多受经济的限制,由于门头沟地区市民普

遍收入较低,许多市民无法有效的选择适当的养老方式。不少老人养老保险较低,更无法选择价钱昂贵的养老机构,即使子女无法完成承担照料老人的任务,也只

能选择家庭养老。由于经济水平低下,许多社区无法购买相应的硬件设施,造成老人生活不便。同时高龄老人不断增加,子女年龄也相应提高,现代生活节奏不

断加快,劳动强度增加。成年子女越来越高到照料老人的担子沉重

4部分空巢老人受退休金影响、日常生活得不到满足 对于老年人来说,退休

金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个最基本、最稳定的生活来源。生病没有钱治是空巢老人

最担心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目前物价涨幅较大、医疗费用较高的背景下,一部

分老人的生活还是比较紧张的。空巢老人的社区照料服务需求没有得到很好满足,导致部分空巢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在物质上的需求和精神需求,她们更需要“精

神陪护”和“精神关怀”,“精神养老”倍受老年人的关注。

很多老人因专业知识较少,自我保健能力较差。往往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在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满足部分老年人养老需求中起不到

任何作用。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难以得到基本满足。

四、对策建议

(一)增强子女的养老意识

加强舆论宣传,弘扬鼓励、倡导子女赡养老人,积极创造条件,为居家养老提供舆论支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

(二)成立关注空巢老人的组织

将那些有能力帮助空巢老人的人们组织起来,借助这一组织帮助空巢老人。首先,服务对象要广泛化。对所有的空巢家庭老人,政府和社区组织要鼓励、提倡、支持广大社会成员、低龄健康老人在自愿量力的前提下,参与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为空巢老人提供上门照料等服务。其次,服务内容多样化。从空巢老人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扩充服务内容,可从目前以救助、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居家帮助服务、暂托服务、医疗照顾服务、娱乐学习服务、情感慰藉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多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要大力倡导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尊老、爱老、养老。

(三)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进一步拓宽思路,逐步改变单纯由政府、社区建设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的做法,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各类老年文化体育场所和设施,吸引各商家加盟社区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诸如送餐、定制服装等全方位的市场服务等,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之路,使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在发展机构养老上,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投资兴办老人公寓、老人福利院等,使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均衡发展、互为补充,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相关政府部门要重视老年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一般人。同时还要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鼓励社会办养老事业,老年人最关注以及最担心的就是看病难问题。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社区养老体系的建设相结合,建立有床位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构建一个“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有人负责的,慢病管理与疾病双向转诊相结合,能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优势”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送医送药上门、定期检查身体、组建传呼医疗组等,便利于老人看病。

(四)社区要致力于打造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

把社会化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结合起来。老年人最需要的是社区能为其提供方方面面的生活服务,打造“养老服务”网络。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做到“雪中送炭”,本着小病不出社区,健康保健日常化的原则。在社区内建立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机构;建立社区网络服务,对高龄、空巢老人建立电子信息卡、走失卡、急救卡,独身老人应安装紧急呼叫系统;开办社区老人食堂,对单身老人和体弱多病的老人,开设适合老年特点的食堂,有家政服务人员料理日常的清洁卫生;家庭的亲情支持还应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以德治家”,强化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并推广一些亲情关爱活动,使老年人体会到家庭的温暖。这些养老模式既符合国内老年人心理特征,又做到很好的养老效果,都有着广阔前景。让我们现在静养父母和对未来自己养老也充满了希望。

五、小结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见,老年人对未来养老态度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并且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是否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的因素。享用离退休待遇的老人和经济收入感觉好的的老人对非家庭方式养老方式持更高的认可态度。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在制度建设,法制建设进行相应的调整,从道德层面上也要进行教育,使全面共同投入到这项事业当中,我们要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为这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精神供给。目前我国老龄化已迅猛发展,在将来老龄人口增长迅速来看,发展养老机构适应老龄社会已经该不容缓了。所以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巩固居家养老,重视社会养老,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一心一意为老人们着想、为他们服务,关系民生、关系百姓命运,同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联,需要社会各界的长久努力,把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的越来越好,把民生建设做的越来越完善。

下载关于北京市朝阳门地区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北京市朝阳门地区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为积极践行和谐老龄化战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理念,有效解决养老服务需求,现对北京市房山地......

    关于北京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精选]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开放本(专)科题目:社 会学校: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调 查报 告关于北京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意义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

    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办法[小编推荐]

    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办法 为切实解决我市养老与助残问题,构建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化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完善本市“9064”(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

    养老调查报告(推荐)

    现状按国际惯例,60岁以上人群,占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即开始进入“老龄时代”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1.5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1%,而且我国的老......

    养老调查报告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13......

    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券管理使用规定(暂行)

    关于印发《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券管理使用规定(暂行)》的通知(京民老龄发[2010]188号) 区县民政局、残联、老龄办,市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 《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券管理使......

    市民购车情况调查报告(精选合集)

    市民购车情况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地不断提高,交通环境不断改善,同时受国内汽车消费政策的拉动,汽车消费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热点。9 月17-18 日,市滨河区奥体中心广场举行......

    市民消费调查报告(大全)

    市民消费调查报告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