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部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如何?带着这个问题,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专家组成调研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
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的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市各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农技、农机、动防等农业服务机构,形成了从市到区(市)县,从区(市)县到乡镇,从乡镇到村的农业服务体系。这一阶段,是农业服务体系在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大格局下发展较好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的90年代末到底,全市农业服务体系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混,在服务中因财政经费保障不足或片面追求利润,时有坑农、害农的现象发生;体制机制的弊端凸显,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窘状。这一阶段,是我市农业服务体系处在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大格局下最困难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底至今,市委、市政府为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结合**实际,在构建大委局管理大农业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同时,针对全市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市级通过小站撤并、整合资源,组建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市动物防疫监督总站、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市农业质量监测中心和市农村经济信息中心等机构,初步构建起了市级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龙头;县级通过资源整合,合理设置了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农村经济信息、农业机械化服务等机构,初步形成了县级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纽带;在乡镇,撤销了乡镇的农业服务机构,按农业区域、产业发展状况组建了公益性农业服务片区站,全市240个乡镇和涉农街办,截至3月止,已组建片区站208个,到岗人员915人,初步筑起了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础;村级突出重点,建立了畜禽防疫员制度,全市共设置村级防疫员2256人,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点建设有了良好开端。通过改革和创新,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有了良好的发展,基本做到了公益性服务“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有机构管事”。**的改革和创新也因此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并于1月在**召开现场会,推广**的做法和经验。11月21日,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张中伟同志率领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农业部等国家部委有关领导,到**专题调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对我市的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和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望一抓到底、抓出更大更好成效”的殷切希望。
二、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还很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亟需认真解决。
(一)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需进一步明确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提供服务,更需要政府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公共性的服务。在调研中我们感到,有的区(市)县对建设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认识不到位,缺乏系统工作目标。因而,抓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时,力度不够,工作不落实,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农业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严重情况。
(二)公益性农业服务的机构设置需进一步完善
以来,我市对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和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有的区(市)县农业部门进行了改革,并组建了新机构,但公益性农业服务的机构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局中局、局中办、局里有中心、办里有中心”,难以发挥作用;多数区(市)县设立了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有效地开展了服务,但有的区(市)县却是应付了事。在设立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上虚晃一枪,形成了“有站无人、有人无站”;有的区(市)县对乡镇与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的管理关系没有理顺,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既影响了作为乡镇政府组织农业经济发展的职能发挥,也使片区站的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有的区(市)县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设置得不够合理,服务范围过大,不利于方便群众,有效服务;有的区(市)县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设置较分散,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进一步整合和综合利用的空间。
(三)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础需进一步强化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近年来我市农村各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较差的。一是办公条件差。市和县级的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缺办公用房、缺设备,设施简陋不配套、整体办公条件差等问题。有的县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由于一个单位没有集中的办
公用房,被迫分成七、八个地点办公,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租用或借用办公场地办公的占95%以上;县级和片区站缺乏专用仪器设备和必要的配套设施的占80%以上;县级和片区站无机动交通工具的占73%以上;近远郊三分之二的区(市)县片区站没有集中统一的办公场所。二是人员专业状况堪忧。组建农业片区站时,全市录用的片区站人员中,非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高达44.0%,个别区(市)县农业非专业人员比例甚至高达81.8%,农业服务的效能可想而知。全市县级约有50%的专业技术人员年培训时间累积不足15天,知识更新缓慢。三是工作经费缺乏。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有不少区(市)县片区站工作经费低于人平年工作经费3500元的市定标准,最低的人平年工作经费仅有960元;有不少区(市)县和片区站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进行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均无专项工作经费。有不少区(市)县在推动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时,对存在的诸如人员分流、社会保障等问题,解决不及时,因而也影响了改革的效果(见:附件
1、附件2)。
三、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针对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我市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建立高标准的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服务体系作为保障。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应当在深化改革、(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增加投入、强化基础、完善体系、提供服务、增强效能上下功夫。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进一步深化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是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农业部门“管”农业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把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牢固树立抓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就是抓农业基础地位的夯实,就是抓“三农”工作,就是抓现代农业发展,就是抓新农村建设的观念,切实加强对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切实推进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要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和重点
1、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建立以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为主干,经营性农业服务体系为补充,公益性农业服务与经营性农业服务相对分离协同发展,形成“横到边、纵到底、满覆盖”的农业服务体系,是我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目前,根据我市的实际,应突出抓好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主干”建设,用1—2年的时间形成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这一“主干”,然后再用几年时间促进经营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从而真正构建起适应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服务体系。
2、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应坚持“六个”原则。一是坚持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相对分离的原则。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目前,要突出抓好公益性农业服务职能的界定和完善。二是坚持硬件和软件建设并重的原则。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目前,要突出抓好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硬件设施的建设。三是坚持资源整合、合理利用的原则。科学设置机构,合理利用资源。目前,要突出抓好市和区(市)县及片区站现有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利用。四是坚持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原则。实行“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着力提升公益性农业服务新形象。目前,要突出抓好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与布局,在全市按照“四统一”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五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县共建的原则。农业部门牵头负责,市、县联动推进。目前,要突出抓好方案审定和组织协调工作。六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把有利于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不搞一刀切。目前,要突出抓好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在点上取得经验再在面上推开推进。
3、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由于五城区、高新区已纳入城市规划,建议不考虑。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农业生产区域,即除五城区、高新区以外的14个区(市)县。在14个区(市)县中,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放到乡镇。这样,有利于夯实基层基础。
(三)要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机构设置与工作职责
1、关于机构设置。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主干”,应形成以市级服务机构为龙头,县级服务机构为纽带,乡镇级服务机构为基础,村级服务机构为基点,市、县、乡、村贯通的全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如下图)。全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机构设置图市级服务机构→县级服务机构→乡镇级服务机构→村级服务点(站)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的名称,全市应相对统一。我们认为,大邑县在抓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时,其机构设置的名称值得借鉴。他们的做法是:县设置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乡镇则整合片区站,设置农业综合服务分中心,村设置农业综合服务点(站)。(1)市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应整合市级现有的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及其资源,组建农业技术推广(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畜牧技术推广和农机技术推广)、农业综合执法、农业安全保障(包括动物植物保护、动物防疫植物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农机安全监理)、农村经济管理和农业信息(包括农村经营管理、农业生产信息、农村土地管理和农业灾害预警)四个子体系,构建起具有**特色的市级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龙头平台。(2)县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根据14个区(市)县大多已整合了农业行政管理资源,组建了农村发展局的实际。因此,应整合县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和资源,构建起县级公益性农业服务的纽带平台。(3)乡镇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应以乡镇为单位整合农业片区站,设置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作为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础。这个问题上,也不搞一刀切,在一些不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和涉农街道,应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农业片区站,发挥其作用。设置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还应把现实和长远结合起来考虑,在进行资源整合和机构设置时,既可将农技、畜牧、农机等服务机构整合起来,组建“三站合一”的服务机构,也可探索在“三站合一”的基础上,将林业、水利服务机构纳入其中,组建“五站合一”的服务机构。但不管是“三站合一”,还是“五站合一”,应主要是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4)村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公益性农业服务进村入户,是农民群众和农业经营组织特别企盼的事情。应以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为依托,在农业生产为主的村组建村级公益性农业服务基点(站)。
2、关于工作职责。市和区(市)县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工作职责,应是:负责其行政区域内的农业重大技术和新品种、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处置;农业生态环境、耕地质量、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农机安全和农村土地流转监管;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农民培训教育;对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进行指导。
(四)要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应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建议按照“三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五有”(有办公场所、有设施设备、有专业队伍、有工作经费、有规章制度)的要求夯实基础设施(见:附件
3、附件4)。关于市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应通过现有资源的整合、资产置换和市财政投入等办法,统一规划建设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市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的办公用房,完善其设施设备,使之真正成为全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龙头。关于区(市)县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应整合现有的农业、畜牧、农机等服务资源,采取市、县财政支持,市财政承担大头的办法,统一规划建设县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办公用房,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使之真正成为承上启下的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纽带。关于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按照“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采取市和县两级财政投入,市财政占大头的办法,建设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的办公用房,配备基本的设施设备,使之真正成为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础。关于村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村级公益性农业服务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在建设上,不宜大兴土木,应利用村的“活动中心”,调剂出一块作为服务基点的办公用房,再配备必要的设施,使之能真正开展有效服务。
(五)要进一步完善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是关键。因此,应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国务院、省、市有关文件的规定,切实做到“编制、人员、经费、待遇、制度”五落实,确保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长效运转。
1、编制落实。为确保有效地履行公益性职能,建议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有人做事、有效服务”的要求,核定市、县、乡镇农业服务机构的事业人员编制,并将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作为县级农业部门的派出机构,其编制由县级农业部门统一管理。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应不低于8个。
2、人员落实。农业的特性决定了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的人员普遍存在“一多一少一缺乏”的问题,即:市和县级服务机构的人员偏多,乡镇服务机构或片区站的人员偏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为逐步解决好这一问题,建议在设置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时,其人员来源应统筹考虑,可从原来的农业片区站中选定有较丰富农业生产实践的人员,也可从县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中选派有专业技能的人员,还可参照“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办法,从大学毕业生中选聘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应达到“两个80%”,即取得中专及同等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应占总人数的8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或取得农业初级以上职称人员的比例应占总人数的80%以上。村农业服务基点(站)人员须掌握农业服务的基本技能。其人员来源应由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招聘。
3、经费落实。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的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安排。市和区(市)县年人均工作经费应不低于10000元;乡镇年人均工作经费应不低于7000元;村聘用人员的补助全年应不少于5000元/人。在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的同时,各级财政还应落实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动植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以及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工作人员知识更新及技能培训,设施设备维护和使用等公益性农业服务所需的必要经费。这样,农业服务工作才能有效开展。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设施建设,在体系建设中带有基础性和关键性。市、县两级财政应纳入预算,统筹安排。远郊区(市)县财政比较困难,市财政应适当倾斜。对远郊区(市)县按统一要求搞的公益性农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建议应不低于总投资的80%(见:附件5)。
4、待遇落实。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确保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人员的工资、津贴、社保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兑现。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落实在基层工作连续8年,上调一级工资和在基层工作3年以上,评职称可不参加外语考试,职称聘任推荐上,可优先考虑等政策。进一步制定事业单位聘任法人代表或管理人员,原则上从在基层工作两年以上人员中选拔和鼓励市、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到基层锻炼,在职称评定、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等政策。针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实行了编制、人员、经费、工作由县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统一管理,而基层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又要在当地开展为农服务的实际,加之现在乡镇政府依法管理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仍没有改变,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还不能脱离乡镇政府的组织与协调,因此,建议应处理好“条块关系”,着力建立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协调工作机制。
5、制度落实。建立健全制度是保障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长效运转的关键。建议完善学习制度。通过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方面的文件精神,学习农业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增强责任感,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建立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制度,年累计受训时间应不少于15天。健全工作制度,针对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的特点,在严格考核、建立激励机制、打破“大锅饭”、奖勤罚懒等方面进行行为管理,着力探索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见:附件6)。
(六)要进一步推动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的配套建设在抓好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推动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使之与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相得益彰。为此,建议应着手制定和实施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包括农技、动防、繁育、农产品安全、金融、担保、保险、产权交易、防灾减灾等在内的整体规划;着手制定和出台鼓励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其健康发展。
第二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目前,以甲型H1N1流感暴发为标志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出现,给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为促进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召开座谈会、印发调查表等方式,对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有了深入了解。
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将“深化两好一满意,建设卫生强省”纳入市委、市政府“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和实施《德州市健康百姓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市卫生疾控部门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基本建立起资源整合、覆盖城乡、反应迅速、处臵有力的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2005年以来,全市完成了市疾控中心和10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其中新建3处、扩建5处、改造2处,新增建筑面积19500M,新增仪器设备投资1108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37处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2006年、2007年分别完成了“360工程”29处、“1127工程”87处卫生院基础设施、基本设备和人才技术培养建设任务,2008年完成市政府“十件实事”确定的1000处建设,今年将完成近900所村卫生室建设。全市规划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0处,已建成87处,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112.87万,覆盖率89.25%,已为84.25万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7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已经基本落实,2008年争取省级社区服务专项资金1150.2万元,占全省的20%。
(三)预防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连续8年居全省上游。稳步推进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治,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六进”活动、落实相关政策。开展了妇幼保健门诊和产科规范化建设,调整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体制,在全市实行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全市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住院分娩率,均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四)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健全,处置应急突发事件能力提高。市、县两级疾控机构编制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2臵预案,开展了多次演练。建立起全市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实现了疾控机构纵横连通和市、县、乡三级信息互通。2003年以来,我市成功保持了非典疫情零状态,防止了禽流感向人间传播,有效扼制了手足口病疫情,防止了较大的群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有效控制了1例传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二代病例,传染病总发病率位居全省较低水平,连续多年未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
二、全市公共卫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人类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十分复杂,传染病谱不断改变。甲型H1N1流感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肺结核病每年新发患者超过100万人,这些重大传染病对经济社会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巨大破坏力。另外,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非传染性慢病不断增多,职业病危害更为复杂。应对这些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功能健全、机制完善的疾控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调研发现,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政保障政策不到位,疾控机构建设和事业发展举步维艰。政府对疾控机构的经费等保障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尤其在县级疾控机构更为突出。一是本级财政拨款不足。大部分县疾控机构虽然在政府编制上是全额预算管理单位,但一直没落实到位。目前,我市县级疾控机构本级财政拨款8505639元(人均8266元),仅占职工工资的32%,而且疾病防治业务经费几乎没有财政拨款,不足部分靠有偿服务和执法执收来弥补。由于疾控部门把工作重点转向创收,而健康教育、消杀灭技术指导等业务工作无力正常开展,影响了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存在重大隐患。二是专项经费落实不到位。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后,需县级财政承担的Ⅰ类疫苗经费至2008年才得到部分解决,全市实际累计拨款325万元,为财政应拨付疫苗经费的36%,其它业务经费和办公经费没有拨付到位。三是疾控部门自身创收渠道断流。随着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县级疾控中心(监督所)所承担的食品卫生监管职能调整,食品生产加工划归质监部门管理,食品经营流通划归工商部门管理,作为原疾控机构业务主要收入来源的食品卫生管理业务收入(占70%左右)基本丢失,仅市中心区疾控中心2009年预计减收260万元(预计2010年将减收400万元)。在防病收入方面,原来计划免疫的免费Ⅰ类疫苗由4个品种扩大到14种。受这两个因素影响,多数县(市、区)疾控中心业务收入将锐减70%以上,工作运转受到很大制约。
(二)公共卫生检测能力与规定要求尚存差距。县级疾控机构楼房建设虽然勉强完成,但地方配套资金多数没有到位,无钱购臵新仪器,现有设备老化。如德城区疾控中心原子吸收、气相色谱等常用的设备分别是1995年、1996年购臵的,现在已基本淘汰。对照国家标准,我市疾控中心的仪器配臵率为75%,可以检测的项目仅占标准数的80%。县级机构平均仪器配臵率为30%左右,项目检测率仅为50%,有一半的检测项目不能实施。以饮用水检测为例,由于缺少设备,对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106项监测指标,市疾控中心仅可以监测78项,县级的检测手段更为落后。一旦发生诸如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难以保证迅速准确检测,给突发事件有效处臵带来严重隐患。
(三)乡镇农村卫生防保机构力量薄弱。一是投入少。有的乡镇防保机构的房屋建设虽已完成,但有房缺设备、仪器老化的现象突出,检测技术落后,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二是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农村大多数人口最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乡镇卫生院,但政策扶持主要在房屋建设等硬件方面,对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投资较少或落不到实处,致使乡村防保人员参加培训少、收入待遇差。三是乡镇卫生专业人才匮乏。有的县乡镇卫生院仅有一名上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的副高级职称人员,而且是60多岁的返聘人员。学历低、技术水平低、服务质量低的“三低”现象非常突出。
(四)“重治轻防”、“重医轻防”现象明显。由于投入补偿机制缺陷形成的长期“营养不良”,多年来“重治轻防”中暴露出的问题比较严重。社会对疾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其工作的常态性,认为疾控机构只是处臵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机构。疾控机构在经费保障、人才配备、科研力量、检测能力等方面与疾控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都有较大差距。一般市民群众缺乏防病意识和科学知识,重医轻防的意识和现象比较明显,遇到疫情或疏于防范导致传染,或过度紧张造成恐慌。
(五)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公共卫生资源整合。2003年行政区划后,形成了城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三区并列格局。按照要求,疾病控制工作实行属地化(原县级德州市)管理原则。中央、省、市各级部门、单位和“三区”的疾病控制工作都由德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由于行政和业务管理的不同归属,致使指挥失灵、不服从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某些县存在妇幼保健站隶属人口计生部门而不归属卫生系统的问题,不利于加强系统协调管理,不利于整合卫生资源。
三、进一步推动全市公共卫生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推进我市公共卫生建设不断上新台阶,使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城乡安全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现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当前投入、长久获益的“利民工程”,也是一个可以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医疗机构得到发展,党委政府赢得民心的“民心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民生,把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积极发挥政府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把卫生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上来,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保健需要,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优质公共卫生服务。
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统筹安排,把公共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纳入对各级、各部门考核内容之中,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强化督查,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充分发挥统一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计划、规划、人事、财政等部门,都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社会各方群策群力,协作与配合,形成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和支持公共卫生建设的氛围。
(二)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主要由政府负责筹集,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抓民生工作的高度,加大对县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要向抓经济工作一样,重视疾控工作,并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第一,随着经济的增长,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入手,逐年增加财政直接拨款的比例,直至将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诸如儿童计划免疫、重大疾病防治等专项工作经费应足额补偿到位,对完成诸如饮用水监测、健康教育、慢病预防等重大任务所必须的设备、经费,应保证落实。第二,鉴于当前我市县级财政是“吃饭”财政,乡级政府实际上已失去一级财政职能的实际,建议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地方配套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或者市对县级给以配套补助。对必须保障的免疫预防经费,实行市、县两级按比例筹集,市级专户管理,分级下拨至县、乡。第三,根据地区人口结构、疾病发病等状况进行成本测算,尝试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产品,通过“花钱买服务”形式调动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积极性。第四,对疾控机构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探索实施项目管理模式,明确疾病防控机构须完成的任务量和花费资金,通过对政府投入进行绩效考核,确保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三)加大宣传力度,倡树新的公共卫生理念
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增强群众新的公共卫生理念,规范健康行为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预防卫生科普知识是最好的疫苗。要运用多种形式,经常性编发宣传教育资料,特别要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治以及食品卫生安全、职业卫生等卫生科普知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创造条件做好干部群众的定期健康查体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未病治小病。新闻宣传部门要通过在媒体设立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卫生科普教育。
(四)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人才培养。通过请专家作专题讲座、脱产进修、市县医疗单位对口交流等形式,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二是制定相关政策,优化人才结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工作、进修学习、待遇等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要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专业人才特别是可以分批选拔卫生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从事公共卫生工作,逐步实现乡村医生的专业化、年轻化、职业化,逐步建立起稳定的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为主体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三是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加强执业行为管理,切实加强对业务机构、专业人员工作责任的考评。
(五)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公共卫生资源。建立德城区疾控中心、乡办防保机构垂直管理机制,协调解决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管理问题。协调解县级妇幼保健站归属卫生部门管理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效能。
第三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XX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XX人,占9.2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9个百分点。按照国际标准,我市早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日益繁重。
一、XX、XX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
XX、XX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按照机构养老创品牌、居家养老创特色、社区养老辟新径、社会养老促发展的思路,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区特色、适合本地区市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
(一)政府推动、细化规划
市政府成立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促动、典型带动”的四轮驱动工作机制;将养老服务业发展放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视野中谋篇部局,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民生工程项目,相继出台了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及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十二五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二)项目运作、完善体系
坚持“公办”、“民办”两手抓,强力推进各类养老机构建设,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构建适度普惠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全面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推进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三院”建设,新建和改(扩)建相结合,扩大床位规模,并向社会开放多余床位。二是满足多层次需求,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坚持市场化运作,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合资全作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兴办养老服务业。通过招商引资,建成高标准的养老场所,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提升规范化水平,积极打造示范养老机构。提升软硬件条件,强化示范养老机构辐射延伸功能,推进养老机构规范化。
(三)资源整合、建设载体
积极整合资源,加强载体建设中,着重发展居家养老。一是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坚持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硬件设施、资金保障“五到位”,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立了居家养老组织协调机构和生活服务平台。二是打造居家养老服务载体。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整合公安、劳动、民政等部门信息资源,逐步完善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与通讯服务商合作,建立专业化的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提高居家老人的应急保障和服务能力。
(四)创新引领、解危救难
整合各项政策资源,打好救助、福利、慈善等各项民生政策组合拳,切实保障社会困难特殊群体的基本权益。一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分类保障,加强政策衔接。二是提高保障待遇。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发放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建立健全边缘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
(五)培育队伍、强化服务
坚持“培养、选拔、使用、激励”并重原则,在养老服务领域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以专业人员为主体,慈善义工、社工和志愿者广泛参与的人才队伍。大力开展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老年法律援助,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
二、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就加快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思考:
(一)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中长期规划
我市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养老服务事业取得长足发放,2011年,养老服务机构达79家,床位7600张。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标准低,床位不足,设施简陋、功能单一;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资规模有限;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等。我市应当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中长期规划,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老龄化发展水平相协调,惠及全体老年人口,服务水平较高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二)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和服务热线电话
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居家养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方式,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居家养老相对投入较入、覆盖人群广、社会影响好。建议建立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和服务热线电话。网络平台起到服务者和老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作用,服务热线电话可提供便民服务和养老服务,居民通过拨打服务热线即可联系卫生保洁、家政服务、电器维修、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一键式”终端获得救援。
(三)加强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示范点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示范点,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通过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鼓励社会资金建设一批标准、高要求、高起点的示范老年公寓,解决各类层次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
(四)提升社区养老的支撑作用
建设一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使之具备生活服务、文化娱乐、老年教育、保健康复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五)提高老年人生活保障能力
实施发放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对城市“三无”老人发放服务卷;在低保、医保及困难救助方面,对老年人给予倾斜。
第四篇: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为更好的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纵深推进我县“六大建设”,实现赣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根据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精神和县农业局精神,笔者以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全面了解我县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现状,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破解方法,为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从而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现状
1、机构设置:赣县农业局是赣县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局机关内设人事秘书股、政策法规股、财务审计股,下设畜牧水产局、蔬菜生产办、农村能源办等三个副科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以及农技站、农经站、种子站、土肥站、植保植检站、农业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等七个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同时在全县19个乡镇设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村经济管理站,在全县设立了9个动物防疫检疫区域站。
2、人员经费:局机关实有公务人员17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事业人员28名,从事技术推广工作,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人,获中级以上职称的有6人;聘用制干部8人,技术工人8人,获中级以上职称工人5人。乡镇农技站实有人员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9人(其中农艺师5人,助师50人,技术员4人),聘用制干部10人,技术工人7人。乡镇农经站实有人员22人,乡镇防检站现有人员51人。全系统有工作人员194人(其中35岁以下22人,35-50岁63人,50岁以上19人),均为财政全额拨款。
3、管理体制:为理顺管理体制,1996年5月,根据《农业部关于落实乡镇推广机构“三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农人发[1996]8号精神,我县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人、财、物划归县农业局管理,但由于乡镇农技站当时无住房,工作又在乡镇,当地政府有意见,所以在1999年5月份起乡镇农技站人员工资又返回乡镇财政所代发。并且要求乡镇农技站抽调出人员参加乡镇中心工作或驻村。目前乡镇农技站、农经站接受县、乡两级管理,乡镇农技站、农经站的人事权和业务工作由县农业局管理,乡政府发放工资并安排驻村工作,每个乡镇农技站基本上只有一名站长抓农技推广和负责技物结合咨询工作,其他站员被乡镇府抽去驻村或从事中心工作,这些站员工作较认真负责,作风较踏实,深得乡镇领导信任,大多数是乡政府的得力干将,提拔最多,从1999年至2004年有12名站员被提拔为乡镇政府副科级领导干部。但是从2005年开始事业编制人员不得提拔为领导,严重打击了一大批有能力、素质高、能干事、会干事的事业编制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4、工作范围:由于财政只发人员工资,工作经费由农技站自筹,为解决经费问题,各乡镇农技站均开展了经营服务,通过向农业生产者销售种子、农药等为载体,一方面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另一方面从中获得一些收益,用于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并开展一些农业试验示范,使农技站得以正常运作。此外,农技站还要在当地乡镇政府的领导下,完成驻村工作以及交办的中心工作任务,协调好与乡镇的关系,目前,大多数乡镇农技站吃住在乡镇政府,接受乡镇政府的监督和管理,有事外出要向政府请假,乡政府也会给予下乡补助以及相应的福利,同时对表现好的农技人员推荐为副科级后备干部。但是始终得不到提拔,极大的挫伤了锐气。
二、存在问题
1、农技人员流失严重,从事农技推广人员偏少。1996年,乡镇农技站“三定“时,乡镇农技员有110名,经过10多年来的发展,随着大中专毕业生自主择业,政府不包分配,现有农技人员的跳槽,到现在才有不足80名,主要跳槽的途径有一是提拔副科级;二是参加公开招聘招考到县直单位或部门工作;三是到了年龄退休。再则现有农技人员又被乡镇抽调驻村,每个农技站基本上只有一名人员抓农技推广,而农业生产工作任务又相当繁重,人员偏少与工作繁重两者不相适应。
2、农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许多乡镇农技推广经费少,甚至没有,科技培训、技术指导、高产高效示范所需经费没有着落,造成技术推广无法开展。要抓好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必须要有足够的工作经费,人员要下去,资料要印发,培训会要召开,均要资金保障。而财政只保工资,所以靠开展经营增加收入,弥补工作经费,但目前,农资市场放开,竞争相当激烈,这种一边经营,一边推广的方式难以增加过多经费来促进农技推广,相反还会因为重经营而轻推广的局面。
3、农技人员待遇较低,工作生活条件偏差。农技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工作辛苦,既无政治地位又无经济待遇,大多农技站吃住在乡镇政府院内,开展经营又在圩镇租用店面,基本没有固定资产和仪器设备,没有标准化示范基地,农技推广手段较落后。
4、双重领导,多头约束。目前乡镇农技站、农经站受县、乡两级管理,人事权和业务工作由县农业局管理,工资由当地乡政府发放,工作由乡政府安排中心工作和驻村。形成多头领导,不知听谁调遣,不知以什么工作为主,造成农技人员不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而被抽去抓计划生育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投入
1、下拔专项资金,在各乡新建一栋农业科技服务办公楼。全县19个乡镇设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农业服务办公场所。农业技术推广站都是在圩镇租用私人店面从事农业服务,吃住还要依赖当地政府才能解决问题。全县一年下来仅租金就达5万多元。费用之大且办公很不方便,所以各乡镇急需建一栋农业服务办公大楼,便于更好的为农民提供服务。
2、加大项目引进、新技术推广、新产品试验示范等公益性服务所需经费及设备投入。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经常涉及到印发资料,做试验及示范等等,必须加大经费投入,才能保证服务的顺利开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员经费;二是从事公益性职能服务所必须的业务经费、培训费及设施齐备更新经费;三是推广新项目、新技术农业专项经费。
3、提高农业服务工作人员工资报酬。乡镇农业服务工作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服务,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工资报酬偏低,奖金福利又没有,难以安心开展工作。
(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管理体制
1、理清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管理关系。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人、财、物及业务全部划归县级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统一考核。便于把农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防止农技服务人员被当地政府抽去驻村抓中心工作的现象发生。
2、按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需求,合理配置人员。根据不同乡镇的不同农业服务需求,参照《公务员法》对“乡镇农村经济管理站”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定职能、定岗位、定编制,在乡镇现有在编在岗的农业服务队伍中,通过考试、竞争上岗,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公益性服务序列;没有进入的人员从事农资、农药、化肥经营性服务。
3、建立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现有农业服务队伍的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力量薄弱难以应对新时期现代农业服务。必须及时补充新鲜力量,尤其注重从大专院校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中录用和从农村基层选聘有丰富农村工作实践经验的人才。同时,对现有农业服务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从而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第五篇:关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月份,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先后赴**县、**县市及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听取政府和卫生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个单位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通过调研,委员们基本掌握了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快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将其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抢抓国家强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机遇,不断加强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我市初步建立了市、县、乡、村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我市坚持以重大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重点,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免疫规划工作得到加强,儿童免疫规划一类疫苗免费接种;传染病、重大疾病防控、慢性病防治成效显著。
(二)精神卫生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我市启动了重性精神病患者网络管理系统,开展了重性精神病人普查活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堂”、“家长课堂”等免费讲座、开展义诊活动。同时与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合作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栏目,普及心理、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收到较好效果。
(三)紧急救援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我市整合资源,成立了市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对全市医疗急救实行了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医疗急救水平显著提高。医疗急救资源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设急救中心(站)*所,配置急救指挥车1辆,院前急救车辆120辆,急救人员达到*人。
(四)血液供应与管理工作显著提升。为解决临床用血供需紧张矛盾,市中心血站采取调整采血车辆、延长采血时间、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控制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扎实开展采供血工作,满足了全市临床用血需求。去年,全市未发生一例因输血困难而延误病人救治的病例和医疗事故,为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五)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深入。市、县、乡、村四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日益巩固,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有力保障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妇女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产前诊断、产后康复及儿童健康体检、心理保健、预防接种等服务工作有力推进,全市妇女儿童保健过程化指标和结果性指标进一步优化,全市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
(六)卫生监督工作力度加大。卫生监督机构认真履行公共卫生监管职能,深入开展医疗秩序整顿活动,完善了暗访检查、举报受理、联合办案、不良执业记分等工作制度,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形成;健全了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档案,建立了医疗机构监督信息互通机制;认真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医疗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大力推进了诊所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七)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我市深入开展“全民健康工程”,大力实施农民健康服务行动,开展健康教育巡讲,卓有成效地举办干部保健大课堂,向城乡居民宣传健康知识,有效地在群众中普及了健康知识。在报纸、电视了开辟专栏,开展咨询服务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全社会的健康知识,健康生活一是得到一定强化。
(八)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得到落实。全市*所乡镇卫生院和*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了公共卫生管理科,*所村卫生室全面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基本形成了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基本医疗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广大城镇居民就近可获得公平、方便、快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现象仍存在。个别地方和领导对公共卫生的公益属性认识不到位,卫生发展理念与方式仍停留在“以医疗为中心”上,“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习惯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医疗服务,没有将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摆在并重的位置,尤其在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公共卫生服务往往被忽视。
(二)相关政策落实滞后,制约了公共卫生工作有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补助标准是人均*元,省补助我市*%(即*元),其余由市、县财政配套解决,目前市级补助经费已落实,但县级配套经费均未到位。20**年,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出台了新医改形势下的《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实施意见》,但目前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专业人员缺乏,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才不足,缺乏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出现人才断层现象。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计划少,满足不了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部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落实。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待遇较低,工作量大,稳定性较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质量。
(四)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薄弱。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普遍地存在。新闻媒体重视重大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集中报道,日常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力度不够。
三、加快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公共卫生事业是体现社会公平、关系社会稳定和老百姓幸福安康的重大民生问题。针对当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充分认识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政府主导地位的意识和责任,坚持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考核内容,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落实配套政策,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机制。围绕实现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各级人民政府要逐年增加公共卫生投入,规范财政补助范围和方式,建立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保证公共卫生机构建设与发展所需的人员、设备、运行等资金。按照省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政府积极调整预算支出结构,落实配套经费,不断提高保障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工作能力。严格控制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准入,从源头上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素质。要调整优化公共卫生人员结构,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在职人员的培训与培养,提高全市公共卫生人员整体素质。要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待遇,营造良好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环境。要加强卫生应急体系、监测和预警机制及应急队伍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树新的公共卫生理念。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介,加大对全社会公共卫生知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在机关、学校、社区、企业、乡村大力开展健康科普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和公共卫生道德水平,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安全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努力营造有利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