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十项建议
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十项建议
“十一五”期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2%。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攻坚阶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我国农业发展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结合今年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精神,特提出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一、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
一是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抓好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良品种培育,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抢占未来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二是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促进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着力突破良种良法配套重大关键技术、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突破农机农艺融合重大关键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突破应对农业灾害重大关键技术、提升防灾减灾技术水平,突破节本增效关键技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三是推动资源整合,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脱节问题。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以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组织实施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吸引和凝聚高水平人才,推动项目、基地、人才的有机结合。四是开展制约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面向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城市郊区农业区、东部沿海农业区、西部特色农业区、农垦经济区、草原生态经济区以及热带特色农业区等现代农业发展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文化资源禀赋,围绕各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定位,建立区域现代农业的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基地。
二、选择符合中国特色、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路径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把创新目标从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导,转向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并重,把技术创新方向从以生物技术为主体,转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相结合,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水平。选择一些低成本、技术成熟度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农业技术,对优良品种、丰产栽培、节水灌溉、测土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进行大面积应用,主要选择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园进行实验和示范。要把适合当地生态类型、投入成本低、技术成熟、高效益的技术在当地农村和农民之间进行辐射和推广。同时,加快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快城镇的一些民生技术在农村社区发展中的应用,使农业科技直接进入农业与农村经济,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和农村科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实施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
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就是使现代科技向传统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阶段迅速地渗透和扩散,使现代科技不断地渗透到传统农业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关联环节,从而造成农业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农业科技产业不断出现,农业关联产业不断扩大,形成和构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系统。
在推进现代科技与我国农业经济结合进程中,我们要努力保持和发扬我国的生态农作制、再生能源、有机肥料等传统农业的精华。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逐步建立“一业为主、多业互促、多级利用、良性循环”的生态经营模式。如果进一步在技术上同遗传工程、良种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相结合,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工程设施相结合,在管理上同信息技术(互联网)和农业专家系统相结合,在体制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高新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不可估量。因此,“生态农作制+生物工程(良种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农业工程(设施农业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农业专家系统)+
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成为我国未来的农业技术改造的目标模式。
四、建立以政府为主,多元化、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国家财政作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投资的主体,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财政用于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应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占到农业增加值的1%以上。同时要积极引导各类农业及涉农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吸收海内外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加快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管理,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果。其次,加强金融、税收、保险对农业的科技支持。探索农业科技产业化项目信贷管理办法,建立农业科技产业化信贷贴息、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农业科技产业化项目,适当放宽风险资金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标准,逐步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与产业化保险制度。尽快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新体制,以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工商企业直接投资兴办的农业科技企业。最后,还要用农业补贴、信贷等经济手段,引导鼓励农民增加对采用新技术,增加对科技农业的资金投入,并使其逐步成为农业技术更新的投入主体和科技发展的动力源泉。
五、根据农业技术推广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已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政府应根据不同推广体系来制定相应政策:一是继续进行公益性的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充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使推广的技术具有带动性、可应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二是加强对市场型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宏观引导,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外资资本以及工商资本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根据带动农民致富和带动农民就业等指标,对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龙头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三是加强对公益和市场结合型的农业技术推广的指导,推动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中介组织面向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技术示范、科技承包、农民培训等活动,与农民进行有效对接,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四是从政府主导的公益型向公益型和市场型相结合的理念转变,充分根据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特点,探索适合本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新体制,逐步建立市场与公益相结合的技术推广方式;探索不同体制下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方式,政府管理部门结合市场型、公益性以及市场与公益结合型的技术推广的特点,在管理上立足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根据推广农业技术的市场效益,不断发掘适应性好、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五是建立多元化扶持理念,这是指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扶持形式要多元化,也就是要从项目、资金、政策、金融以及税收等多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六、构建各种形式的技术推广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充分调动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民营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机制相结合、公益性服务与市场性经营相结合、主体多元化、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运作市场化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方式,充分发挥多元技术推广主体的积极性,政府为多元技术推广主体提供各种方便的推广平台,包括科技市场、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基地以及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做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结合,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为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七、继续深化农业科技机制体制改革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完善科研立项、评价、投入与联合协作机制,提高科技管理与资源利用效率,以管理创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一是深化农业科研机构改革,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坚持农业科研公益性特征,深化完善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建立适合农业科研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二是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立项机制,建立并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农业科研立项制度,强化农业科技项目立项中的产业导向机制,建立以产业发展需求和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注重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引导其根据国家需求提出科研项目和研究方案。三是完善农业科技分类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不同机构、不同项目、不同人员的分类评价机制,建立自主知识产权衡量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机制,建立科研专家、农技人员、科技成果用户、经济财务专家等共同参加项目联合评价机制,加强项目的过程跟踪管理。四是健全农业科技联合协作制度,针对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联合协作制度,促进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开展联合协作,促进各层次人员的协作。五是完善农业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投入评价与监管制度,开展农业科研项目投入绩效评估。适应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稳定投入与适度竞争相协调的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六是推进农业企业科技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共同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研发。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行业关键技术。鼓励龙头企业承担科技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用,加速农业技术成果向企业流动。
八、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与信息服务机制
随着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在全国的迅猛发展,农业推广信息网络服务成为提高推广效率的重要手段。要实现推广人员与农民群众不受地理位置与时间、空间的阻碍而进行自由的双向沟通,必须支持县(市)和农村社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现代农业物流和经营信息平台、城乡统筹信息平台的发展,为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农业推广机构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在各级政府的协调指导下建立推广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二是加强农业推广系统网络人才的培训(包括信息专业人才的引进),使其迅速掌握现代网络应用技能;三是对一些科技带头户、专业生产大户进行网络信息接收应用技能的培训,并逐步扩大这部分人员在农民中的比例。
九、加强人才培养,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创新团队的建设;既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培养;既要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又要注重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浩浩荡荡的农村科技人才大军。要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基层农技推广特岗计划、百万中专生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农业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总量足、留得住、用得上、结构合理的农业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引导涉农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选择、人才培养等方面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促使涉农院校培养专业知识和能力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等人才。强化农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促进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联合、校地联合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加大实训力度,提高农业职业院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鼓励引进国际优良种质资源、先进育种制种技术和农作物种业物质装备制造技术。以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加大农业生物基因资源的引进;以发达国家为重点,强化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研究。继续强化先进仪器和设备的引进,特别注重仪器设备关键部件、工艺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注重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实效性,使其在科研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效益。鼓励和支持国内科技人员出国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支持其到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所开展中短期学术访问、交流,提高学术水平;积极引导和加强国内优势单位聘请国际一流专家
进行短期合作研究,开展相关学术活动,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发展。加大农业科技“走出去”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国内优势科研教学单位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示范推广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花、现代热带农业技术、小型农机具、兽医药品及兽用生物制品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积极引导相关优势单位在国外建立技术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新技术集成与应用等,加快相关技术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第二篇:关于加强我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我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建议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把粮食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在科技,科技进步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力量。只有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才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在科技兴粮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1、农业科研服务生产不够。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科学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农业科研工作特别是农业应用基础性研究缺少稳定的资金项目支持,产前、产中、产后集成配套技术研究不够,研究经费缺乏。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科研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不够,“为论文而科研、为职称而科研、为经费而科研”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成果评价考核办法体现农业科研特点不够,造成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能够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较少。
2、基层农技推广体制不顺、经费保障不足。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定位不明确,主体力量分散,管理体制不顺;从事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经费长期得不到保障。目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财政全额拨款的占66%;乡镇推广机构20%以上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60%以上没有专用电话,80%没有计算机,90%没有交通工具,91%没有试验示范基地。加上人员素质不高,推广机制不活等,严重影响职能发挥,导致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贡献不够。
3、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少、素质低。由于基层条件差、任务重、待遇低,农技推广队伍长期得不到补充,还有“一部分人跑了、一部分人转了、一部分人退了”,导致基层农技队伍很不健全,加上人员长期得不到培训,知识陈旧,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4、农民科技普及和素质较低。提高农民素质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目前我国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就业,农村缺乏有思想、有技能、敢创新的示范带动人才,影响新技术、新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
5、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供给不足。目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主体地位不明确,经济实力薄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形成气候;农业教育和科研单位、农业企业覆盖面狭窄;国家农业专业技术服务部门作为主导力量功能弱化。另外,服务渠道少、服务内容单一,导致农业服务供给明显不足,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发展。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减少的趋势短期内不可逆转。因此,从全国粮食生产长远考虑,科技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性措施。围绕粮食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抗旱节水、防灾减灾、加工转化等方面设立课题和项目,开展研究与开发,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2、增加对农业科技和农技推广经费的投入。按照《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认真落实“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我国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陈旧,技术设备落后,研究成果不
实用,基层推广出现“人散、线断、网破”现象。因此,必须贯彻落实“科技三项费要向农业科技倾斜,其占三项费的比例,省级不低于40%”的规定,以提高农业科技和推广经费的投入,改善基层农技人员工作和生活环境。
3、建立引导农业科研服务生产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从立项上解决科技服务生产问题。要立足粮食生产发展需求,以粮食产业技术体系为主线,按产品和环节梳理提出解决技术难题的研究课题,完善科研的立项导向,推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其次,从成果评价上引导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根据农业科研的特点,以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从职称、工资、福利等方面制定有效措施,鼓励科技人员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4、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鼓励农业高等院校招收免费定向培养大学生或提供贷款优惠,毕业后充实基层农技队伍;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基层农技部门每年拿出一定的岗位数,招聘农科大学生;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解决基层农技人员知识老化问题;设立全国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专项经费,从根本上探索农技推广工作的保障机制。
5、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科技种粮水平。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加强先进农业技术的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科技种粮水平,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6、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技、植保、农机等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农村经济合作开展承租、代管、代耕等各项服务,推进以机耕、机播、机收、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组织发展。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法律保护、政府扶持、政策支持力度,使之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承担载体。
关于促进我国油料产业恢复发展的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是世界油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我国植物油人均占有量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70%,外向依存度50%以上,进口总量居世界首位,油脂供给已成为影响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受市场价格偏低、生产用工量大等影响,我国油料生产出现了明显滑坡,面积持续减少,产量徘徊下降。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部在2008年提出振兴我国油料生产计划,目标到2008年油料面积恢复到2006年水平,到2010年,面积比2006年扩大2080万亩,亩产提高10公斤,总产提高14%。但是,要真正实现上述目标,难度较大,还存在不少问题。
1、面积恢复难度大。尽管近两年来油料价格上涨,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紧张矛盾仍比较突出,加上生产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种油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油积极性,导致冬闲田面积反而增加。
2、机械化程度低。油料生产手工劳动比较多,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力资源变化的情况下,已成为影响油料生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3、生产成本较高。油料机械化水平低,用工量大,劳动力成本大;加上近年来生产资料
价格上涨,导致油料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4、价格波动大。自2006年以来,由于受国际市场价格飙升、国内油料供小于求的影响,油料价格大幅攀升,拉动油料生产收益较大。但由于油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为此,提出以下振兴我国油料产业的政策建议:
1、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油料面积。主要通过增加油料生产补贴、提高油料保险标准、降低生产资料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调动农民种油积极性,逐步恢复油料生产面积。重点开发南方冬季休闲耕地,推广间作套种技术。
2、落实国家振兴油料计划的配套资金。振兴计划要求:培育油料优势产业区;依托科技项目选育与推广新品种;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强油料机械研发和推广,建立油料机械示范基地等措施的实施,均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作保障。
3、提高油料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扩大大豆和油菜良种、机械推广等补贴范围和补贴标准;加大油料生产基地投资和补贴力度;对油料生产大县和种植大户进行奖励政策。
4、稳定农资和种子价格,减小市场影响。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稳定农资价格;给予农资生产厂家各项优惠措施,降低原材料价格;流通环节管理要落实差率控制办法。规范种子、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作业价费的行为,打击制售伪劣农资和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5、加强油料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优先扶持一部分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建设,面向生产者和加工者提供技术服务、规范栽培技术,提供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及专业化防治服务等。
关于尽快出台《粮食法》的建议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涉及多领域、多部门,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现行国家粮食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发改委领导下,国家粮食局与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共同管理的体制。而国家粮食局与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相对应的管理法律依据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通过近5年来的实践,《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存在诸多不适应市场变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今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2009-2020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尽快制定出台《粮食法》。为此建议:
一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粮食自给率95%以上的原则、最严格土地保护制度、促进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目标、保障居民基本消费承受等以法的形式明确固定下来,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长效体制机制。二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依法明确和完善强有力的粮食生产政策保护体系。依法落实最严格土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依法健全和完善用地管理办法,严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多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依法确定若干个区域性粮食生产核心区,依法并规定其特殊扶持政策及权利和义务。总结近几年各项强农惠农经验,依法固定包括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综合补贴政
策、粮食科技丰产政策等在内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
三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依法明确“储备充足、调控有力、流通顺畅、运转高效”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要依法明确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科学确定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界定中央和地方储备管理权事,完善吞吐调节机制,科学调节供求总量和结构。依法建立粮食预警应急体系,依法规定大中城市必须落实确保当地10天以上小包装成品粮油应急储备。
四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依法明确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地位和作用。家宝总理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如果没有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后果不堪想象。依法支持加快中央和地方粮食企业整合步伐,培育国有和国有控股大粮商,支持多元主体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明确每个粮食主产县至少保留1至2家国有独资粮食储备或购销企业和必要的粮食供应网点,作为承担宏观调控和粮食应急载体。
五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行政保障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级行政首长对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储备、保障粮食安全的职责,严格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安全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依法赋予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全社会粮食行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职责,特别是全社会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粮食质量安全等的监督检查,依法赋予其依法处罚职责,打击粮食流通和粮食质量等违法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粮食综合补贴的政策建议
近年来,国家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其中实施粮食综合补贴政策的战略意图是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稳步提升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但实践效果证明,部分惠农政策设计不够缜密,导向作用不明显。突出表现在:
一是按计税田亩的“普惠制”粮食直接补贴对调动粮农的积极性作用并不大,粮食增产的效果并不明显。一些农民“一手拿着粮食直接补贴,一手提着树苗花苗”,甚至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现象并不少见。
二是良种补贴没有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完全挂起钩,对促进粮食实际增产的作用有限。三是农机补贴资金主要用在农民购买环节上,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用补贴买农机后再转卖的现象。
四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定价机制未能综合体现生产成本、农民合理收益及市场供求变化,出现有些品种托市价形同虚设。同时该政策执行主体与实际承担托市任务的基层粮食企业不同一,难免存在责权分离、相互扯皮,企业争利、监管失缺等问题。
五是国家面向农民的补贴种类繁多,发放依据、要求和时限不一,操作程序复杂,行政运行成本高,影响惠农效果。
尽管上述政策实践的效果不一,但提升了农民对政府的信心指数,可以说深得民心,必须坚持。改进和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要在增量上做文章,提高补贴质量,放大补贴效应。为此建议:
一要改进和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现行普惠制按计税田亩补贴的基础上,通过增量
把粮食直接补贴与农民实际种粮面积和提供粮食商品量直接挂钩,重点向种粮大户倾斜,既可以充分调动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又可为国家掌握充裕的粮源。具体操作可实行“磅头补贴”,匹配完善的统计、公示、监督保障机制。
二要改进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实施办法。综合种粮成本和粮农合理收益,构建科学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定价机制并于下季作物播种前发布。
三要改进和完善良种补贴方式。将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挂钩,实行统一供种和良种良法,引导种植结构调整,提高优质化率。
四要改农机具购买补贴为农机具作业补贴,通过政府购买农机服务解决农机作业推广问题。
五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大力推进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适度提高政府承担保费比例和保险公司赔偿额度,扩大粮食作物和农村饲养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增强农民规避自然和市场的风险能力。
第三篇: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 推动农业科技扶贫开发
大力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推动农业科技扶贫
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王友文
摘 要:文章论述了加快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推动农业科技扶贫开发的意义;分析了充分利用伊犁河谷地理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的条件;进行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势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的可行性分析;对大力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伊犁河谷地区大力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的思路、对策与建议。
关 键 词:生态食用菌;农业科技;扶贫开发;思路对策
作者简介:王友文 男,汉族,陕西蓝田县人,1948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伊犁师范学院伊犁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伊犁州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伊犁州专家顾问。研究方向:伊犁学、区域经济学、中亚研究。
为能使新疆伊犁河谷食用菌产业快速的发展起来,能够成为老百姓最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好路子,伊犁自治州专家顾问团和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根据伊犁河谷生态环境、水土资源、气候条件和国内外市场前景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和论证。现提出加快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推动农业科技扶贫开发的对策与建 议,供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参考。
一、加快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推动农业科技扶贫开发的意义
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过程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我州“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食用菌生产作为国家科技兴农的“星火计划”项目,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在全国迅速发展。但伊犁州直各县市在食用菌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培训学习、人员定位、经营方式等方面都相对滞后,大多数从事食用菌栽培人员来自于内地的农民专业户,都停留在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资源利用率低、人员素质低、科技含量低、种植成功率低、生物转化率低、产品品质低、生产效益低、经济收入低等。种植户分散,不成规模,栽培粗放无序生产,生产设施和设备简陋,生产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种植户生产后的菌渣(菌糠)乱堆、乱放、敌倒,造成种植户周围环境卫生脏、乱、差。总的来说,伊犁河谷地区食用菌生产基础薄弱,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对食用菌产业的认识及行政部门的支持。
二、充分利用伊犁河谷资源优势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
在食用菌生产中主要资源包括原料、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栽培技术及技术服务等。伊犁河谷地形多样,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又有林果70多万亩,用材林9.51万公顷,温室大棚4万余座,原材料来源十分广泛。如棉籽皮、稻草、玉米芯等,是河谷发展生态食用菌生产最大的资源优势,充分认识到食用菌产业在河谷经济发展和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性。发挥好资源优势,在生产栽培、品种选育、栽培规模、经营方式、实验教学及技术推广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科学实现食用菌生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品种多样化、产品名牌化、生态生产循环化的目标。
伊犁河谷的气候条件:伊犁谷地属寒温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春季长,夏秋季短,年降水量417.6~600毫米,是新疆区域最湿润的地区,昼夜温差大,自然气候得天独厚,很适合高等级食用菌生长。
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势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 据调查、研究,分析国内外食用菌市场都呈现出强盛不衰的趋势,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因此,它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一)伊犁河谷市场
伊犁河谷有228万人口,目前食用菌的消费水平还很低,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如果每人每天能吃100克食用菌,就需228吨,一年则需8322吨。在全新疆所有的市场上销售的食用菌干品如木耳、香菇、银耳等都来自于内地,鲜品如猴头菌、杏鲍菇、茶新菇等高级食用菌及珍稀菌类更为少见,价格也十分昂贵,在国际市场上的中亚各国食用菌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在河谷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大有潜力的,要立足伊犁,面向全疆,走向全国,迈向国际市场。
(二)中亚五国市场
目前,中亚五国共有人口约5668万人,是伊犁州面临最近的消费水平较高于新疆的巨大市场。近几年,中亚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经济 增长速度都在8%以上,被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列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08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国经济平均增长8%左右。其中,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增长率超过10%,消费规模和水平不久将会超过苏联时期的水平。随着中亚各国经济的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外国商品大量进口以及各国都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中亚地区的市场环境已大为改善。中亚各国相继降低了进口税率,实行零关税的税号已有2000多种。许多国际惯例逐渐被中亚国家和企业所认可,市场行为也进一步规范。
具初步调查,中亚五国生态食用菌市场发展看好,中亚国家居民收入的提高,对生态食用菌的需求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中国的食用菌产品在哈萨克斯坦的销售价格比较合理,供不应求。普通平菇:在伊犁的收购价是每公斤2元人民币左右,在哈萨克斯坦的销售价为每公斤12元人民币左右;黑木耳:在伊犁的收购价是每公斤20元人民币左右,在哈萨克斯坦的销售价为每公斤50元人民币左右。为了保证出后时间较长产品不变质,中方的供货商一般采取平菇鲜售、腌制、干制,黑木耳干制、侵泡腌制压块出口的方式,很受中亚国家居民的欢迎。
四、大力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的效益分析
(一)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温室种养生态食用菌经济效益分析:一座500平方米的温室,实现科学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来生产,年经济收入可达55000 元~60000元,同时可节约经济支出7000~10000元。冬春季在温室内栽培1万袋高级菇类,可获纯利3万元,夏秋季栽培黑木耳1万袋和瓜类蔬菜套种,可获纯利25000~30000元。
种植过食用菌下脚料菌渣(菌糠)可再利用,经生物发酵后,制成优质的牲畜饲料,可养一头奶牛或肉牛,年节约饲料支出7000~10000万。牛的粪便可生产沼气,沼气既可做饭又可照明,每年节约支出1000~1500元。
露地冬瓜套种黑木耳,曾获伊犁州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每亩可收9000~10000元,林果树下种黑木耳,亩收入可达15000~20000元。这就形成了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这也是老百姓增加经济收入的最有效途径。
(二)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的生态效益分析
1、林果、蔬菜等植物与食用菌具有生态互补关系。蔬菜和食用菌套种,林果树下栽培食用菌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关系,食用菌与实体在生长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供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在生长时放出大量的氧气,可促进食用菌与实体健康快速生长,二者达到互补,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节约支出,增加经济收入。充分利用果蔬与食用菌生态的互补关系,可以大力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
2、沼气清洁能源建设与食用菌生产具有互补关系。目前,各县市乡村开展的沼气新能源建设中产生的沼液,沼渣可肥田,可种植食用菌,达到了生态良性循环绿色农业的目的。充分利用沼气清洁能源建设与食用菌生产的互补关系,可以大力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
3、种植业与食用菌生产具有互补关系。目前,各县市乡村种植业产生的许多节杆、棉籽渣均可以用来生产生态食用菌,既可以废物利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又可以解决农村节杆、棉籽渣焚烧对环境、空气、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充分利用种植业与食用菌生产的互补关系,可以大力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
(三)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的社会效益分析
1、对农牧区贫困户脱贫致富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一般农牧区贫困户造成贫困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劳力少、劳力弱、有病人、生产资料不足或种植结构不合理等。种植生态食用菌生产比大田劳动劳动强度低一半,妇女和弱劳力都能干得了。只要乡村党政组织给每户贫困户提供一座400平方米的塑料温棚,帮助他们学会种植生态食用菌生产技术,年经济收入可达40000元以上,同时可节约经济支出6000元左右,一户贫困户就彻底脱贫了。
2、对各县市乡村开展设施农业有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州直各县市乡村都在发展设施农业,修建了大量的塑料温棚,全部种植蔬菜,数量过大,产品结构单一,销售市场有限,会造成农民和乡镇村的直接经济损失。如果将已建成塑料温棚的一部分改种生态食用菌,生产的食用菌一部分以新鲜蘑菇销售市场,过多生产的食用菌可制成干菇或食用菌保健药品(食品)销往中亚市场。生态食用菌与普通蔬菜在市场上不发生竞争,既能够使已修建大量的塑料温棚多元发展,产生效益,又解决了温棚蔬菜生产过多市场竞争激烈,菜贱亏本伤农,修建温棚贷款形成的债务成为农民和乡镇村的经济负担的难题。
五、大力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建议对大力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给予政策扶持
为了加快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推动农业科技扶贫开发,建议自治州政府、自治州专家顾问团和州农业局,在对大力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出台自治州《关于加快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推动农业科技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从科研立项、财政保证、土地供应、人才支持和组织落实等方面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二)建议将伊宁市绿龙生态食用菌实验园纳入伊犁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为了加快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推动农业科技扶贫开发事业,军队大校级复转军官、全军军地两用人才标兵、农艺师贾上海,将自己40万元的复转军官安置费全部投入,建立了一所伊犁绿龙生态食用菌研究所,并在伊宁市巴彦岱镇开发建设了一个十亩地的伊宁市绿龙生态食用菌实验园,已实验成功生态食用菌近10个品种的菌苗,其中新品种6个,开始提供菇农生产,投入市场试销。伊犁将军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西部经济文化研究所,与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有长期合作关系,拟共同支持伊犁绿龙生态食用菌研究所开发建设伊宁市绿龙生态食用菌实验园的项目。由于资金、人力、土地缺乏,力量单薄,目前伊犁绿龙生态食用菌研究所和伊宁市绿龙生态食用菌实验园都发展缓慢。建议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州农业局、科技局将伊宁市绿龙生态食用菌实验园纳入伊犁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增加一个生态食用菌生产品种,作为伊犁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的品牌生态食用菌生产 实验园。使伊犁绿龙生态食用菌研究所和伊宁市绿龙生态食用菌实验园依托伊犁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的优惠政策、资金支持、规模效益加快发展壮大,以担负指导整个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和伊犁河谷的品牌生态食用菌生产工作。
(三)建议尽快建立较大规模的伊犁河谷生态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
从全国来看,用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推动农业科技扶贫开发事业都是一条好路子。建议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州农业局、科技局将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作为州直县市乡村发展设施农业的一个重大项目,以伊犁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和伊犁绿龙生态食用菌研究所、伊宁市绿龙生态食用菌实验园为核心,在伊犁河谷有条件的县市建立若干个生态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努力3至5年建成新疆最大的“伊犁河谷生态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以取得农民致富、生态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扶贫成功三重效益。
作者联系方式: 王友文
电话:0999-8167613(办)手机:*** 电子邮箱:ylwywxx@163.com 单位: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通信地址:新疆伊宁市解放路上海城碧溪湾6号楼2单元
102号信箱
邮编:835000
2014年5月9日
第四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及对策
成浩鹏
早在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 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 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 要依靠尖端技术
[ 1]。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战略目标的提出, 赋予了农业技术创新研究工作新的内容和要求。
一、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农业技术创新作为社会技术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 包括研发和推广两个过程, 其终极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过程。但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条件等的巨大差异, 各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和制度不同[ 2], 技术创新的效果也不同。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和农业科研力量的薄弱, 农业技术引进多但消化吸收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并不多, 农业增长科技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5% ~ 40%左右, 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则高达70% ~ 80% [ 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采取了国家主导的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推广战略, 先后实施了诸如星火计划、丰收计划、菜篮子工程、温饱工程、种子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多种计划, 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 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也逐渐提高, 如2005年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8%, 与2000年的43% 相比, 净增长5% [ 4]。农业中除个别产业外, 绝大多数产业的科技贡献率都有较快的增长(见下表1)。
另一方面, 从科研成果来看, 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以中国农科院为例, 在十五 期间, 全院获奖成果近500项;发表科技论文10878篇(其中被SCI收录514篇), 专著535部, 专利220项。其它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也十分显著, 2001年细胞克隆羊在陕西成功产子、2005年中国第一例克隆猪在河北出生、奶牛胚胎技术和超级常规稻育种技术的形成等就是其中的典范。
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绩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研发和推广两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科技投资强度偏低。2003年, 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投资占GDP 的比重仅为0.49%, 还不到世界粮农组织规定标准(1%)的一半。与其它国家相比, 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农业科技科技与农业GDP 的比重)明显偏低(见下表2)。
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除反映在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偏低之外, 还反映在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均科研经费上。据美国农业部的资料统计, 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公共科研机构提供的农业科研经费每年约21亿美元, 私人资助的资金也高达21亿美元左右, 大约与公共科研开支持平。美国农业科研人员人均年科研经费超过10万美元, [ 5] 而1991~ 1994年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均课题费仅为061~ 097万元。近年来人均课题经费虽有所提高, 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仍十分明显[ 6]。
2、农业科技研发资金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仅有投入不足的问题, 在资金配置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因素。首先, 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行业间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业科技资金的行业投向比例与农业中各行业产值比例不符, 影响了农业中各行业的均衡发展。如1996到200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政府对农业和林业科技拨款比例都高于这两个行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而对畜牧业和渔业的科技拨款比例却明显低于这两个行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其次, 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的科技活动中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中投资于应用开发的资金相对不足, 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虽然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各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措施, 但由于各项措施之间缺乏统一和协调, 投入的资金缺乏管理和监督, 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再次, 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的主体间配置不合理: 企业在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中所占资金比重偏低, 影响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科研机构所占经费比重偏高, 农业科研创新的效率不高, 与生产脱节现象较为明显。
此外, 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配置不合理还与科研人员整体质量不高、队伍过于庞大有关。如同厂商的生产活动, 科研活动同样存在规模经济效应,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不可能承担超过国力的科研经费支出, 科研经费投入总量有限, 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配置给高质量的农业科研工作者, 才能..生产 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果科研队伍过于庞大, 势必降低人均科研经费量, 从而无法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潜能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科研活动的规模效应也就无法凸显。
3、研发资金来源渠道少, 风险投资资金缺乏
我国农业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少, 目前的资金来源有国家拨款、地方拨款、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途径, 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自筹和政府拨款。与发达国家农业科研资金来源相比, 我国农业科技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 来自企业的经费所占比重相对偏低;其次, 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中风险投资资金急缺。目前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研究的资金除了政府资助外, 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 银行贷款利率高、期限短, 企业不愿意过多地投资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 对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风险担保, 才能进一步丰富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农业科技研发政策支持乏力
长期以来, 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政府从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 如对农业科技创新产品给予免税优惠甚至财政补贴, 但这些支持和补贴的范围很窄, 大量的科技创新产品实际上很难得到这种优惠, 只有为数不多的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的新产品才能享受。在农业信贷支持政策领域, 由于科研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的高风险性, 实际上很多农业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难以得到正规的信贷支持, 这在教学和科研单位转化其成果的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事实上, 很多的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由于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实现。
(二)农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和人才的紧缺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资金的不足和人才的缺乏, 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不足, 农业科技推广强度不高, 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见下表3)。由于资金的不足和农技推广者的待遇低下,农技推广网络人心涣散, 大量基层农业推广组织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严重影响了农村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 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环境恶劣及工作待遇低下, 基层农技部门很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 只能聘请一些非专业人员来代替, 农技推广工作队伍整体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有的推广工作者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而从事多方面的工作, 把农业科技推广作为一项业余活动;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资金的约束也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接受培训和进修等再教育活动, 导致其专业知识老化, 无法及时掌握和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所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进。
2农村土地制度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我国已经对土地承包责任制进行了改革, 但客观地说, 改革并不完善, 尤其是土地的分散经营, 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土地分散经营的条件下, 单户农民拥有的土地面积不大, 农民接受一项新技术, 需要较高的投入,对于经营面积很少的农户来说, 其带来的收入却有限,农民也就没有增加科技投入的内在动力, 尤其是不利于一些
大型综合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与此同时, 分散的农户经济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技术改造, 却有相对充足的劳动力继续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导致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客观有效需求不足, 也增加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 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研究和生产的脱节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供给主体是政府兴建的事业性科研院所, 由于大部分科研院所的资金来源于政府,其资金来源决定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 其目标也就是完成政府的科研任务, 而缺乏面向市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力和压力。其直接的后果一是科研成果与农民需要脱节: 农民需要的技术没有供给, 有供给的技术农民用不上;二是科研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脱节: 大量科研活动集中在提高种植业产量目标上, 而对农产品的提质、仓储、物流、深加工等的研究相对滞后,农业科研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对产品高质量和多样化需求的要求脱节。
4、农村的经济、文化、市场条件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首先, 从农村经济状况来看, 虽然近年来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 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口号的提出, 农村经济发展很快, 但由于基础薄弱, 农民的资金依然十分紧张, 而农业科学技术的采用是以资金相对充裕为前提的。从信贷的角度来看, 出于风险的考虑,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有向城市倒流的倾向, 农村信贷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 非正规借贷途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的状况, 但其成本是相当高的。因此, 农民在接受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资金的制约问题十分严重。
其次, 从农民的文化素质来看, 虽然政府为农村的扫盲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农村整体文化素质依然很低, 影响了农民接受和使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和意愿;同时, 农村信息本来相对封闭, 农民文化素质的相对低下更加阻碍了信息的传播, 科普观念很难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再次, 从农村市场条件来看, 由于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加上农民自身辨别真伪能力相对较差, 农村市场成为许多不法商人的天堂, 他们打着新科技的晃子, 卖着坑害农民的假冒伪劣产品, 严重损害了农村市场秩序, 打击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致使其在真正的新技术面前失去信心, 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对策和建议
为了有效地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及其成果推广,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增加资金供给
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及其成果推广离不开资金支持, 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增加资金供给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保证。首先, 农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决定了市场无法提供最佳状态的科技投入量, 导致了市场失灵。因此必须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 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 同时, 要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以充分调动民间资金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之中;其次,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 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和保险机制, 组建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及相应的投资基金或保险基金, 把风险投资机制和保险机制运用到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 分散和降低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再次是要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上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 引导企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推广;最后是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监管, 使资金真正落到科技创新的实处, 防止资金被截流或挪用。同时, 要转变过去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一般支持方式为以项目为主的重点支持方式,完善课题招投标制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面向市场和农民, 推进农业体制改革
首先, 要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土地制度试点, 以提效为目的, 探索新的土地制
度。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原则下, 寻找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新方式。
其次, 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体制越来越不符合市场的需要, 只有面向市场和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农技推广, 农技活动才能真正为社会所接受, 并在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除提供公共服务的科研机构外, 其余农业科研机构应转制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 直接面向农民和市场提供服务并参与市场竞争, 围绕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挥各自优势, 解决农业技术困难。同时, 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公平竞争、促进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再次, 要在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农业科技创新中公共性较强的基础研究项目, 主要由政府安排攻关, 以高等院校或公共科研院所为主, 解决关系国家全局性、关键性、基础性和产业共性的重大科研项目;对于应用研究项目, 应由企业和农民根据市场需要来合理安排和解决, 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应该是鼓励和引导;整合和统一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和推广机构, 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避免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脱节;整合农业科研及推广队伍, 提高科技创新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工作待遇,以优化农业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 在推进农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还要注重技术引进机制的改革, 首先是要规范引进渠道, 避免不同地方政府对同一技术的重复引进;同时, 在技术引进后, 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本土化创新和改造, 使引进的技术成为真正适用的技术。
(三)加强教育, 提高科研工作者和农民的素质
高素质的科研工作队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人才保障。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首先是要调整收入分配机制, 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 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其次是要重视对已有农业研发和推广工作者的培训和再教育, 尤其是要加强对基层工作者的培训教育, 以提高其掌握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乡镇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基层, 也是真正落实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待遇低, 任务重, 应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逐步提高基层科技推广人员的待遇, 以促进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民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接受者, 农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技推广的成败。高新农业技术在可能带来高产和低成本的同时, 也存在因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所引发的风险。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有利于提高农民获取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 也有利于增强其辨别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从而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的顺利开展。
此外, 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两者互动地开展工作, 农民可以将在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 以及在使用农业科技产品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及时准确地表达出来, 与农业科技工作者协商讨论和共同解决, 互相学习和进步, 从而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加强市场管理, 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的混乱严重打击了农民接受和采用新技术的信心, 不利于科技产品的推广和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 因此, 必须加强市场管理, 规范市场秩序。首先,要引入市场机制, 鼓励各级各类企事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规范推广行为和推广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检查力度, 为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 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完善∃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制度, 加强宣传教育, 保护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再次是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咨询活动, 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建立以市场和农民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服务农民为宗旨的技术推广体系;最后是要加强道德建设, 推动各市场主体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 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 为解决农民采用新技术的资金问题, 应结合实际, 探索新的金融信贷品种, 用于帮助农民购买新技术;应允许、鼓励和引导民间借贷行为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尝试采用政府公共采购政策或补贴购买政策,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顺利推进。
第五篇:促进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十项政策建议
促进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十项政策建议
今后中国粮食的供求平衡问题不可乐观,由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油产品的需求将既有总量的增加,也有消费结构的变化。预计今后一段时间,粮食总量将逐步经历一个由总量基本平衡到总量供应又重新出现缺口的过程,粮食自给率从目前的基本自给降低到95%左右。
1.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优化粮食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2.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合作制,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增强我国粮食在国际粮食市场的竞争力。
3.加入WTO后,充分利用其允许实行的“绿箱”政策,对国内粮食生产进行保护,从根本上发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4.粮食生产周期长,市场反应能力差,自然风险大,为增强农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保护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维护生产者的利益,建立衣业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势在必行。在发达国家,农业保险已受广泛重视,成为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5.要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目前市场粮食过剩是结构性的,是暂时性的,是低消费水平下出现的。从中长期看,我国面临“人口增多、耕地减少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三大趋势,粮食需求将增加,因此还是必须高度重视保持和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注重始终保护好有限的耕地,不断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
6.粮食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粮食商品质量。因此,在对粮食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时,应遵循粮食安全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来引导农民对粮食种植结构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
7.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实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一头向市场延伸,一头向生产基地农民延伸,把农户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生产,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8.引入高科技,发展食品工业,促进粮食的加工转化。实践证明,农产品深加工已成为吸收资本和劳动力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使粮食和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分流不够和需求不足的矛盾。
9.提供市场价格信息。在现今条件下,农民很难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市场价格有及时、全面、清楚的了解,而市场价格是农民决定产业方向和商品流向的基础,急需统一提供,农民渴望在报纸上、电视和广播里得到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信息。
10.发展订单农业。以销定产,注重粮食品质,引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避免粮食供给过分波动、市场粮价过分波动。要适应不断细化的市场需求,逐步调整品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