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政学》论述题(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机制)
《市政学》论述题:
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机制是什么?试结合广东的实际加以论述。
答:
1、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点:
(1)、“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强调的是政府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起的主导地位,其中政府的行政决策及相关的制度安排起了主要作用,包括生产力的宏观布局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规划、开发区的建设等方面的政府行为,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安排。这一机制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我国城市化的绝对动力,现在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其经济基础是计划经济。
(2)、“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自下而上”动力机制凸显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民自身要求加入城市化进程的强烈需求。其经济基础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国家体改委中国小城镇课题组以我国改革开放后小城镇飞速发展为背景,分析了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动力。结论是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非农就业人数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社区各种收入的增长直接产生了农村城市化的动力。表现在:农民自身要求加入城市化进程的强烈需求;社区发展的公共需求也是小城镇发展的强烈动力。
(3)、多元化主体推动的动力机制:多元化主体推动的动力机制肯定了政府、企业、农民以及城市居民等各种经济主体对城市化及郊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外力型和内力型的动力机制:外力型和内力型的动力也叫推、拉动力机制,该机制强调城市化动力产生的内因和外因。
(5)、产业结构演进型动力机制: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直接结果,工业化又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升级的结果,特别是在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日趋突出。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扩大城市的规模,提升城市的质量,将成为继工业化之后城市发展的新一轮动力机制。
(6)、要素推进型动力机制:要素推进型动力机制从比较利益的角度,强调区域要素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7)、制度变迁形成的动力机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社会的各项制度也处于变革之中。特别是与计划经济直接相关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制度、各种社会福利保险制度等的变革,以及市镇设置标准的下降和设市设镇模式的变化,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8)、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城市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育也不能例外。同时,城市化的外延表现为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张、城市人口数量的膨胀;城市化的内涵则强调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关键在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规则教育)。教育是农业劳动力提高素质步入现代城市生产活动的前提,是农村人口打破传统生存和生活观念,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基本要求。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支撑的城市化是低质量的城市化,是没有发展后劲的。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城市化的最终目标——人口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上。
2、广东省城市化发展概况:
(1)、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全省各地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催化剂”,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大量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大、中城市的辐射力和城镇的集聚力相结合,共同促进了广东二、三产业的发展,推进了人口城市化进程。尽管我省城市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问题仍很突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城市化滞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造成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经济效益低下和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非城市化的非农化”,导致非农人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既影响了城市规模效益和服务功能的发挥,也不利于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大瓶颈。
(2)、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城市化问题十分重视。2000年5月,广东省委、省
政府召开了全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在会上指出,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广东省委、省政府于2000年7月颁发了《关于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若干意见》,这是广东迈进21世纪积极推进城市化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3)、“九五”期间,广东省委关于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建议提纲也明确指出,广东省进入21世纪应确立“三化”的发展战略,即信息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世纪之交的广东指明了发展方向。
(4)、“十五”期间,我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包括:优化省域城镇体系和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策略。②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包括:强化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和提升村镇规划建设水平。③构建集约紧凑空间格局,包括:培育组团发展的城镇空间形态和实行TOD(公交导向型)开发。④创新城市开发模式,包括: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城市;科学推进新区开发;提高旧区改建综合效益;优化产业发展等特色功能区域。⑤提升绿色宜居水平,包括: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宜居社区建设;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包括:加快无线城市群建设和促进重点领域的智能技术应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⑦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包括:建设岭南文化城市;复兴岭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和村落;彰显城镇建筑文化特色;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⑧推动异地务工人员融入城镇,包括:加快异地务工人员市民化进程;改革人才引进与落户制度;改善职业教育环境。
(5)、为实现“十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我省积极推进绿道网建设、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魅力水岸”示范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智慧城镇建设、绿色低碳住区和宜居社区建设、岭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等九大重点工程建设。
(6)、“十五”期间,我省城市化发展所采取的一些保障措施:①强化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包括: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建立健全空间规划协调机制和优化城乡规划管理体制。②科学配置土地资源,包括:实施城市开发增长边界管制;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结构;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建立城镇更新的长效机制。③完善投融资机制,包括:建立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积极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开发建设和健全财政转移和补偿机制。
④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包括: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健全协调机制和有序推进试点工作。⑤强化绩效考核评估。建立健全城镇化发展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按照控制型和引导型两种属性指标,合理选择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舒适、文化特色、公共安全等方面发展的核心指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进行分类监测与评估,对城镇化发展质量不理想的地区及时进行预警。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广东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等相关文件要求,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提升广东省城镇化发展整体质量。
(7)、“十一五”期间,我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战略,以增强城镇群和中心城镇辐射带动能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为重点,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城镇化发展整体态势良好。突出表现在:①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中心城市发展日趋成熟。②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取得新进展。③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宜居城乡创建成效初显。④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加快,积分入户办法不断完善。
(8)、“十一五”期间,我省城镇化发展虽然整体态势良好,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②城乡建设模式相对粗放;③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④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⑤异地务工人员分享城镇化成果程度偏低。
(9)、“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①一是中央高度
重视城镇化工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使城镇化工作成为我国现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内需促增长的重要抓手。②二是省委、省政府将城镇化作为我省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发展战略,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广东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粤发〔2011〕23号),将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作为实现“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任务,提出要建设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理想城市。目前,我省正处于人均生产总值向10000美元迈进的发展阶段,城镇尤其是大城市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的功能日益凸显,城镇群在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城镇化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同时,我省正处于新旧发展模式交替的关键时期,这不仅为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对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0)、“十二五”时期我省城市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①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按照“绿色、智慧、包容、人本、特色”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镇化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突出加强城镇群建设,优化城镇体系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增强城镇文化特色,提升城镇综合实力和宜居水平,建设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理想城镇,全面提高我省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②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规划引领;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统筹协调;坚持环境优先;坚持先行先试等。③发展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化发展,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全省区域协调进一步加强;城镇化空间格局全面优化,形成以城镇群为发展主体、城镇各具特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城镇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体系配套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绿色低碳理念推广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城镇空间品质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文化功能显著增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加强粤港澳合作,学习借鉴港澳城市化发展经验,粤港澳共建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城镇化发展呈现“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绿色低碳、节约集约、文化传承、和谐宜居”的新局面,总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体目标,包括:城乡一体;绿色低碳;节约集约;文化传承;和谐宜居等。
(11)、推进城市化,就是要全面提高广东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质量。推进城市化工作应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改革有关的人口、土地、产业政策,清除集聚发展的阻碍;第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保障集聚发展的实现;第三,把城市建设成为“处处精心,人人共享”的美好家园,增加集聚发展的吸引力。具体到城乡建设领域,应着重抓好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切实抓好各个层次规划的编制。一是加快编制市、县域城镇体制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统筹协调城镇发展和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二是抓好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三是重视和加快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切实发挥详细规划对土地开发建设的控制和引导作用。
其次,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中心镇建设。中心镇的建设要按照“扩张为主,新建为辅”的小城镇发展思路,注重中心镇功能的完善。特别要解决好中心镇和周边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问题。
再者,要加大体制创新力度,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区域、所有制等界限,采取股份制、租赁制、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推动一定区域范围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和统一经营管理。
另外,要进一步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将城乡各类建设纳入有效监管范围,确保城乡建设符合规划和质量安全要求。
3、结论:
(1)、由于城市化的复杂性及动态变化性,其动力机制在空间上表现为多层次复合性,在时间上则表现出动态演进性。城市化是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其动力机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改革开放以前,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家的政策、宏观经济布局、大型项目建设等政府行为,即“自上而下”的一元化动力机制;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促进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力量,形成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存的二元化动力机制;同时,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之首,经济转型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对城市化的影响也不可避免;之后,我国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在城市建设中企业和居民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逐步由二元转向多元化。特别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日益提高,许多国际因素也将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化的进程,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加深、跨国公司的扩展、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金融业务的扩大、外国直接投资的委托加工贸易的增加、信息经济一体化。
(2)、城市化是一种状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人口转向城镇的过程,它既是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地域的集中过程,也是乡村型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还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近200年来,城市化的浪潮一直在以加速度的态势发展,目前,发达国家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这种情况仅仅用传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城市获得农业富裕财富供养城市的理论是无法解释的,相反,它已经在改变城市压迫乡村和乡村供养城市的历史,开始建立城市与农村产生财富交换关系的新型经济社会制度,这样的变化都来自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工业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在城市从事加工业、机器制造业和与此相关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以及为此服务的金融业和其他服务类行业,从而使得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这就是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所提出的分工和协作产生更强的生产能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城市人口的积聚一方面扩大了市场即扩大了社会需要,另一方面细化了专业分工和社会协作。市场需要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提高和扩大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和发展,长期的城乡产品的交换和城市之间的交换也就培养和造就了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历史上比较单一的交通和政治文化类型的城市不同的是,分工越来越细的各种资源性城市、加工业和机器制造业基地与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相对集中的现代化城市以及国际金 融大都市、港口和交通枢纽城市等现代都市被一个个创造出来。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和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增加和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反过来改造和提高了农业,从而把传统的农业逐步转变为与工业相匹配的具有巨大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农业,使其又不断释放出更多剩余劳动力走向城市。由此可见城市化的动力除生产技术动力由畜力转化为自然力如风力、水力再到蒸汽、石油、电力等能源方式外,更为重要的动力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升,可以说城市化的原动力来自于市场化的制度安排。
在新中国最初的30年计划体制下,从空白起步的工业化建设都是在中央政府的计划安排中进行的。从微观来说,集中的经济预算保障了一些项目的实施和完成,特别是使一些国家急需的资源性城市在小城镇、小村庄甚至在完全没有人烟的深山、荒漠里拔地而起。从总体上说,从农村、农业和农民所付出的牺牲和贡献的回报来说,从巨大投资和效果来看,政府主导的计划体制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存在许多教训的。一是由于长期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政策上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方针,使得人民群众生活很难得到提高和改善,甚至于长期得不到温饱,形成一个被扭曲的农、轻、重的国民经济结构。二是计划经济主导下形成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造成极大的浪费。应该说,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两个致命的缺陷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被党和政府认识到了。但由于体制的局限,认识到的问题却没能解决好。政府需要不断使用轻工业和农业的积累扶持重工业的发展,用牺牲人民生活的方式换取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用沿海工业的积累扶持中、西部地区(有时甚至直接把沿海城市的生产力直接搬迁到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内地)。由于违反客观经济规律,人为地限制了城市发展,抑制了城市化过程,导致我国城市化发展十分缓慢。根据1953年和
1982年两次人口普查,我国城镇人口仅由1953年的13.3%上升到1982年的20.6%。而且由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恢复高考和1980年前后的知识青年回城使得城镇人口比例在普查期间有所提高,所以,这一数据其实并不完全真实。1960年前后政府不断压缩城市人口,1960年代中后期到整个1970年代不仅没有吸收农村劳动力进城而且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形式鼓励城市劳动力倒流到农村,致使城市化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在现代化经济积淀有了一定基础的东部沿海地区有了较大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四级具有一定梯度关系的城市化格局。处在金字塔架构最上层的为长江三角洲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等城市为中心地带的特大城市群,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在环渤海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石家庄和沈阳为中心的城市群,这是目前我国最有经济活力的三个区域。第二层级为经济极具活力的大城市,由于历史或者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它的周围暂时还没有形成以此为中心的城市群,如西安、武汉、合肥、长沙、重庆、成都、昆明等城市,都成为具有一定地区辐射能力的中心城市。第三层级为各个省会城市,其实也都是所在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第四层级为散布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小城市和小县镇,这是我国城乡接壤的重要区域,也往往都是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3)、新中国60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对比前后两个30年,一个明显和突出的经验就是现代城市化不仅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结果,而且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计划体制下发展工业建设,一开始会有很大的进展,但是,进一步发展就会遇到极大的体制障碍。这种体制障碍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计划体制内部固有矛盾的发展结果。在计划体制下,必然出现许多抑制城市化发展的做法。因此,改革计划体制、依靠市场和鼓励市场竞争及保护资本和劳动力自由合理流动是推动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
所以,未来我省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仍将是多元化的,但随着市场功能的日益强化,企业和个人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作用则相对弱化;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来临,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将日益突出。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其运行模式由粗放转为集约,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特征日益显现,在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新的科技和管理经验越来越普及,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城市化过程中要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不只是人口户籍的改变,而人口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对我国21世纪城市化的动力效应将日益突出。
【完】
★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春—网络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市政学》★
浦桀侥
2013年6月8日(星期六,农历五月初一)
第二篇: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李翠玲,蒋一昭2011-04-08
摘 要: 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不仅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而且也深刻改
变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通过对我国城市化历程和动力机制的简要回顾,探讨了城市化的本质,分析了影响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以及推进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制度改革,经济结构
一、城市化的本质及其动力
城市化是一种状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人口转向城镇的过程,它既是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地域的集中过程,也是乡村型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还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近200年来,城市化的浪潮一直在以加速度的态势发展,目前,发达国家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这种情况仅仅用传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城市获得农业富裕财富供养城市的理论是无法解释的,相反,它已经在改变城市压迫乡村和乡村供养城市的历史,开始建立城市与农村产生财富交换关系的新型经济社会制度,这样的变化都来自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工业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在城市从事加工业、机器制造业和与此相关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以及为此服务的金融业和其他服务类行业,从而使得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这就是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所提出的分工和协作产生更强的生产能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城市人口的积聚一方面扩大了市场即扩大了社会需要,另一方面细化了专业分工和社会协作。市场需要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提高和扩大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和发展,长期的城乡产品的交换和城市之间的交换也就培养和造就了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历史上比较单一的交通和政治文化类型的城市不同的是,分工越来越细的各种资源性城市、加工业和机器制造业基地与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相对集中的现代化城市以及国际金
融大都市、港口和交通枢纽城市等现代都市被一个个创造出来。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和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增加和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反过来改造和提高了农业,从而把传统的农业逐步转变为与工业相匹配的具有巨大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农业,使其又不断释放出更多剩余劳动力走向城市。由此可见城市化的动力除生产技术动力由畜力转化为自然力如风力、水力再到蒸汽、石油、电力等能源方式外,更为重要的动力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升,可以说城市化的原动力来自于市场化的制度安排。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和动力机制
在新中国最初的30年计划体制下,从空白起步的工业化建设都是在中央政府的计划安排中进行的。从微观来说,集中的经济预算保障了一些项目的实施和完成,特别是使一些国家急需的资源性城市在小城镇、小村庄甚至在完全没有人烟的深山、荒漠里拔地而起。从总体上说,从农村、农业和农民所付出的牺牲和贡献的回报来说,从巨大投资和效果来看,政府主导的计划体制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存在许多教训的。一是由于长期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政策上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方针,使得人民群众生活很难得到提高和改善,甚至于长期得不到温饱,形成一个被扭曲的农、轻、重的国民经济结构。二是计划经济主导下形成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造成极大的浪费。应该说,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两个致命的缺陷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被党和政府认识到了。但由于体制的局限,认识到的问题却没能解决好。政府需要不断使用轻工业和农业的积累扶持重工业的发展,用牺牲人民生活的方式换取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用沿海工业的积累扶持中、西部地区(有时甚至直接把沿海城市的生产力直接搬迁到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内地)。由于违反客观经济规律,人为地限制了城市发展,抑制了城市化过程,导致我国城市化发展十分缓慢。根据1953年和1982年两次人口普查,我国城镇人口仅由1953年的13.3%上升到1982年的20.6%。而且由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恢复高考和1980年前后的知识青年回城使得城镇人口比例在普查期间有所提高,所以,这一数据其实并不完全真实。1960年前后政府不断压缩城市人口,1960年代中后期到整个1970年代不仅没有吸收农村劳动力进城而且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形式鼓励城市劳动力倒流到农村,致使城市化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在现代化经济积淀有了一定基础的东部沿海地区有了较大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四级具有一定梯度关系的城市化格局。处在金字塔架构最上层的为长江三角洲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等城市为中心地带的特大城市群,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在环渤海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石家庄和沈阳为中心的城市群,这是目前我国最有经济活力的三个区域。第二层级为经济极具活力的大城市,由于历史或者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它的周围暂时还没有形成以此为中心的城市群,如西安、武汉、合肥、长沙、重庆、成都、昆明等城市,都成为具有一定地区辐射能力的中心城市。第三层级为各个省会城市,其实也都是所在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第四层级为散布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小城市和小县镇,这是我国城乡接壤的重要区域,也往往都是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探讨新中国60年的城市化发展,对比前后两个30年,一个明显和突出的经验就是现代城市化不仅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结果,而且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计划体制下发展工业建设,一开始会有很大的进展,但是,进一步发展就会遇到极大的体制障碍。这种体制障碍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计划体制内部固有矛盾的发展结果。在计划体制下,必然出现许多抑制城市化发展的做法。因此,改革计划体制、依靠市场和鼓励市场竞争及保护资本和劳动力自由合理流动是推动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
三、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构建中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国的城市建设和推动城市化的健康发展,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坚持市场化改革是搞好我国城市建设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根本方针。必须肯定的历史经验是,我国城市化的巨大发展是在30年改革开放中取得的,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是和城市化的巨大发展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我国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尚未完成,深化体制改革仍然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我国市场化发展的体制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城市化发展缓慢后30年发展迅速,说明政府财政推动力远没有市场化推动力强大。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的形成,都不是政府的规划,而是这些具有经济活力的地区不断从市场上吸取资本和劳动力的结果。由此可见,在一个由政府为主导的改革格局中,政府
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而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和规范市场秩序上。
其次,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解决仍然是制约我国今后城市化发展的前提。在工业化的整个历史时期,城市化发展始终都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我国近30年来城市化的巨大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1980年开始的农村改革及1990年代初期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行,以及1990年代后期越来越宽松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即“农民工”的自由流动。但是,继续依靠这几方面的改革,不足以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升到比较高的阶段。必须认识到我国现在还有50%以上的人依靠土地生活,人均耕地面积小、产量少,从而形成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农民可以进入市场的剩余农产品价值量很小,与市场经济的密切度不大,无法依靠农业生产致富;另一方面,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工业化、产业化改造,导致农业长期落后于工业现代化。所以,在今后的城市化发展中,主要的问题仍然是要使农业人口离土进城,把农民及时转变为城镇居民。主要措施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户籍改革,二是大力发展小城镇。有人认为只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小城镇因承担大城市的特定服务,提供了就业岗位,才对外来人口有吸引力,而其他地方的绝大部分小城镇无法承担大城市特定的服务功能,对外来人口没有吸引力。本文作者认为无论大城市或者小城镇,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都取决于资本量和经济活力。“长三角”和“珠三角”不仅经济能力最强,而且是我国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地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自然就强,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没有那样的经济能力,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差一些。但是,每个小城镇都是所在地的小中心,我国众多分散的农村正是通过这些小城镇连接起来的,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一些,却又比当地的农村高。小城镇对于当地的农民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许多农民也是通过这些小城镇再跳跃到大城市的。所以,要重视县城和县城以下的乡镇建设,让县城和县城以下的乡镇都能够成为吸纳农民的居住地。
第三,推进户籍改革,撤销隔离城乡居民的户口制度,把城市吸纳的“农民工”适时转变为市民。城市化的本质还是农村人口城市化,这一过程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在于农村成长的劳动力被城市吸收,转变成比传统农业生产效率更高的工业或者其他服务性行业的劳动者。目前,我国大约有1.5~2亿“农民工”活跃在城镇各个工作岗位上,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长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限制城市发展的城乡户籍制度的藩篱,使得事实上的城市重要建设者反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也就没有城市市民的医疗、养老保障及最低工资收入的保障。“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发展时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改革城乡
居民的户籍制度让全体公民获得平等的自由迁徙权,应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个健全的市场就包含着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推迟户籍改革,维持一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一方面人为地阻碍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及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第四,培育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解决好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的问题,所以,住宅问题就是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过程最直接的重要问题。与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在19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确立住房商品化的方向。但是,一方面,我国房地产市场相关的制度和秩序都不健全;另一方面,社会从短缺产品时代走过来,住房短缺的“欠账”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不但旧时期住房困难的居民还存在,而且居民提高住房档次的要求也在增加;同时,在城市化扩张时期,从农村涌入城市的人口数量巨大,住房需求量大而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必须大力培育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一方面要控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快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的建设。
第五,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解决好城市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近年来我国交通状况的改善和提升速度很快,列车提速、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航空业的扩张都极大改变了我国城际间的交通状况。但目前我国大城市产生的问题较多,如交通、污染、治安、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这说明现阶段我国的城市管理水平不高,必须大力提高政府的总体城市管理水平。
第三篇:创新机制 推动发展
创新机制
推动发展
—虎城乡“三农”工作机制创新发言材料
张建
各位领导:
为进一步推动“三农”工作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虎城乡就“三农”工作实现了一点机制创新,成立了“促发展帮扶基金”,形成了新农村建设“3+1”的发展模式,现在我就虎城乡“三农”工作机制创新做一简要发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促发展帮扶基金
1、成立原因。在“三农”工作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具体困难:道路、水利等公益设施建设无资金投入;群众发展产业缺乏资金支持;因病因灾造成生产生活困难无资金帮扶渡过难关;贫困户无资金助其脱贫,劳动力无资金实施就业务工技能培训;产业发展大户无激励机制*****有鉴于此,虎城乡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部分社会成功人士有热心出钱解决这些困难,鼓励各村成立“促发展帮扶专项基金”
2、筹资渠道。乡党委号召全乡机关干部职工为所驻村捐钱,各村号召全村群众、外出乡友,特别是在外从政、经商或务工的成功人士献爱心捐献资金(多少不论),成立“***村促发展帮扶基金”。
3、基金用途。帮扶基金主要用于:帮助贫困户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活困难;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子女上学,看病就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群众获取致富信息、寻找致富门路;帮助业主引进发展项目、拓展产品市场;帮助各村实施劳动力务工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各村实施道路、水利等公益设施建设,对成功脱贫实行大额奖励等。
4、管理审批。各村成立“促发展帮扶基金”领导小组,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办法,具有本村户籍的村民申请使用该资金由专门的评审小组审查后予以发放。具体为:设单独专项账号管理;接收捐赠时,开出专用收据给捐赠人;收支情况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使用程序为:本村村民提出书面申请;评审小组初审并加具意见,公示7天;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村两委监督复核,发放给申请人。产业发展申请人在产业成功后及时偿还。
5、帮扶效果。促发展帮扶基金成立使用一年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虎城乡虎城村为例:该村受到社会各界捐赠3万余元,为全村20余户贫困户解决了生活燃眉之急,引进了2位业主成片种植蔬菜、西瓜达500余亩,为村民实施技能培训600余人次,为30户群众解决生产暂时困难1万元。通过基金帮扶,增强了外出乡友对家乡的促发展支持关怀力度,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让“人人可公益”的现代公益理念深入人心。
二、新农村建设“3+1”发展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虎城乡大力探索,成功创建出银行、企业、农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形成了良好机制。
在“3+1”发展模式中,”“3”是指银行(信用社)提供金融支持,帮助解决建设资金暂时困难;企业大力捐赠,帮助建设基础设施;农户主动出资改造农房风貌、支持环境整治、大力发展产业,形成增收致富项目。“1”是指村支两委一班人,根据建设需要,积极组织协调银行、企业、农户,统筹实施各个项目,推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以我乡紫龙村为例,已完成120户原农房风貌改造,高标准打造了集中居住点,完成1000余亩龙安柚示范园建设,新建公路4公里,便民路3公里,修建蓄水池20口,在区工商联的积极推动下,共有10多家企业投身紫龙村新农村建设,目前到位资金达100多万元。整个紫龙村“3+1”模式的成功,为市区提供现场会10余次,前来参观考察的外市、外县不胜枚举。
2011年5月17日
第四篇: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环境保护
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各种城市建设不断增加,城市在不断的升级和更新,在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给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就我国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途径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
城市化、环境问题、发展模式、环保意识
一、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随着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高度密集,它面临着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中国城市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并且长期以来延续的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这带来了污染物的高排放,使得城市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成了世界工厂,对这个成就我相当肯定,但是,中国世界工厂化源自西方发达国家后工业化,即其工业产业向中国转移。在这种全球生产体系下,发达国家得到了环境保护,像中国这样的工业化国家环境受到污染。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1)、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1、水资源污染加剧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水环境恶化状况也相当严重,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将成为我国城市在21世纪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球。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年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在我国目前66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吨以上,重点缺水城市108座,严重缺水城市50多座,如辽宁省的城市每天缺水8.5×105吨,每年因缺水而影响的工业产值达2300亿元。
2、大气污染严重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固体废弃物不合理排放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猛增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大幅度上涨。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我国城市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年产量已超过5亿多吨,并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综合利用和处置率非常低,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2%,大多直接堆放在城市郊外,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以上,占地5万余公顷,形成了垃圾围城的恶劣情况,影响城市景观,污染了城市的水源和空气,孳生着各种传染病菌,同时又潜伏着资源危机。、城市噪声污染严重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城市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和建筑工地。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不到50%,90%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过了70分贝,社会生活噪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大量的统计研究表明,长期处在高噪音中的人,容易造成精神紧张、耳聋等疾病,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5、大量耕地被占用
城市的发展使大量耕地丧失,50年代以来,全国由于城市用地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48万亩,1981年~1985年,全国每年减少约100万亩。90年代以后,全国每年减少约500万亩。
(2)城市发展中的基础设施现状
1、城市基础设施设施落后
我国目前有50%城市没有排水管网,现有设施1/3老化;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率低;有1/4城市垃圾粪便不能日产日清;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左右。其次,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没有着落,虽然在有些城市已开始向单位和居民收取污水处理费,但所收的费用远不能维持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此外,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的实际情况亦很不乐观,由于技术的原因,很多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还处于实验阶段,时断时开,运行不稳定,处理率极低。
2、遍布公路下面的管线交叉纵横
存在多头管理,各部门报规划不能协调一致,建设资金独立。常常出现修路在前,水、电、热、排污、通讯紧跟其后,分别开控路面,造成城市天天破路挖沟的尴尬局面。各种管线所用材质不环保,不经济,经常出现跑冒滴漏,不得己对道路面进行破坏。
3、道路设计的盲目性
道路设计时只注重道路的拓宽,不考虑道路其它综合配套设施及环境设计。例如,现在城市在拓宽道路时,把原有道路旁的树木通通砍掉,拓宽后不进行重新栽种,原有的雨水排污填死等情况。
4、建筑住宅节能几乎没有纳入建筑考虑
只关注房屋外观和结构,不注意节能,使居住用能极为浪费。有关专家统计,通讯建筑保温,管网系统调节,提高热源效率三个方面的改进,我国北方地区采暖耗能至少可降低60%一70%。建筑不同于一般的消耗性物品,是资金含量高的持久性资本品或家庭耐用消费品,其宏观调控需要从长远着手,从规划着手,注重实施。、城市绿地覆盖率低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城郊农田、城郊天然植被和市区园林绿地等三部分组成,对促进城市生产的发展和保证居民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城市发展建设,自然环境被开发利用建设工厂、住宅、道路、广场、果园、菜地等,自然环境中的植被被不断地砍伐、清除,代之以稠密的人口、建筑物,城市绿地的多种环境功能正在逐步丧失,已经成为尖锐的环境问题。
6、城市通风廊道没有,热岛效应严重
大多数城市在建设中缺少总体规划,没有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充分考虑空气的流动性、散热性,城市通风廊道没有或建设不好,空气流动缓慢,污染的气体不能及时排掉,热量散发缓慢,造成热岛效应。
三、环境问题的出现原因(1)、环境问题中的人为因素 1.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低
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人口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口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源,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人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为自己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排放废物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限制其无节制的开发活动,以各种灾害施加报复,人口增长过快已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再加上,人口剧增,教育跟不上,人口的文化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差,法制观念薄弱,也造成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冲击和破坏。
2.法制不健全,人治代替法治
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不足以成为执法部门的依据。某些地方的经济规划、资源开发、工程项目上马等重大决策,仍然由少数官员做出,缺乏专家论证、缺乏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如果再加上这些官员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就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3.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决策失误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甚至现阶段的某些经济活动中,决策人员没有充分认识生态规律,未能从环境的区域性、整体性和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出发,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有些工程项目,只顾近期或眼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认真考虑其生态效益,违背了生态规律,结果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
4.生产技术落后,环境资源过渡消耗和浪费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水平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管理混乱,因而资源利用率低,废物的排放量大,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2)环境问题与发展模式
十几年前,在中国,对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的反思局限于理论圈。十几年过去了,环境问题从少数人谈论变为全社会共识,到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被作为国策提出。这一重大的发展和变化,跟国家环保总局、跟领导们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意识的增长、上升跟破坏生态的实践恰恰是齐头并进的:一方面媒体到处都在谈保护生态,一方面环境破坏的速度比保护的速度还要快。为什么?其深层就是整个发展模式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地方,在一些干部心目中,为发展而发展,发展简单化为经济数量的增长,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这样的片面发展观相当普遍,而且长时间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得到纠正。片面的发展观导致了片面的政绩观。很多地方,一系列跟经济相关的量化指标,与官员的升迁奖罚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政绩甚至简单化为年终报表的数据。出现这样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有其必然性;但是,这种片面的认识和做法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纠正,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种“高增长、低发展”的畸形状态。经济从数据上看增长很快,而人民群众却没有从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甚至连经济本身的发展也不能保证。
各级政府在围着GDP转的时候,不仅忽视了老百姓的心理感受,而且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些地方的经济指数突飞猛进,GDP一年比一年高,环境污染也一年比一年严重,为了单纯的经济增长,而采取损害民众利益的举措,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对人文、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如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15%,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尼系数超过0.4的社会失衡临界点。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当地的经济指数,出台各种地方保护主义规定,不仅给百姓带来种种不便,还削弱了中央宏观公共政策的权威性。这样的经济发展是百姓不能接受的,实际上我国不断增长的GDP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损害政府形象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的。
四、城市化发展中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1)合理规划城市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技术研究
1、确立新的我国城市的环境战略和目标规划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要求,全国城市分布特征、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和因地理条件带来城市环境条件和环境要求的差异,综合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确立按层次分类的城市发展的环境战略,指导城市经济建设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新的城市发展环境战略,制定不同类别城市发展环境目标规划,用于修订和完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和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确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行动,达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和城市结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和人口增长,合理开发中等城市,积极并加快发展小城市。
3、制定严格的城市规划和科学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依法实施;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工业在城市发展;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改变落后的城市能源和资源利用方式。
4、积极筹资,加强和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控制水体污染的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和完善城市供排水系统,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步伐。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箱式收集、密封清运;建立家庭和社区分类收集体系,实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建设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强市政道路建设,提高道路运行能力;适度发展立体交通,实现街巷路面硬化。对城市进行生态重建,推行以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和恢复野生生物的生境,加强旧城、城市废弃土地的生态恢复,建设立体绿化示范工程,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5、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强制性监管
限制小汽车数量,完善并健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开发利用电能、磁能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逐步取代汽油。
6、积极开展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技术研究 推广国外新技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推行集中供热,普及型煤,积极开发燃气和清洁能源技术,重点解决烟尘污染。研究推广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使生活垃圾资源化。推行节水和污水治理技术,使废水资源化。研究和推行城市绿化技术,增加绿地覆盖率。在工业企业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在工业生产全过程中控制污染产生,达到节能、降耗、减污的目标。研究提高城市工业污染防治和基础设施水平的科学技术,保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雄厚的技术能力和较高科学水平。
(2)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督制度,提升全民环保意识
1、建立健全城市环境法规
适时地推出《城市环境法》和有关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和试行城市环境审计制度,制定强制性的环境管理规定和措施,实施依法管理和保护。
2、制定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参与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
3、鼓励公众参与
公众有时并不清楚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权利,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管理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公众参与的必要性,设立专门的人员和预算,使公众获取到清晰易懂的信息,同时增强公众的环境知识,环保意识,使环保宣传社会化、环保意识全民化,形成环保事业人人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环境保护工作局面;另一方面通过新闻自由及信息法律自由使他们有条件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承认他们有权代表自己的成员作出决定。公众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义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使环境保护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充分发挥公众的能动性,切实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4、明确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中的职责
加大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的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起环保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权威性;再次要加强对环保工作人员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提高环保工作的自觉性和重要性。对于那些能为地方带来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机会的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决不能视而不见。
5、环境保护教育要从小抓起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求知欲强,好学上进,对周围自然界充满好奇心,他们的环境意识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环境保护的发展。在中小学校有计划地增设和开展一些环境保护课程和宣传教育活动,使他们从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6、环保意识融入政绩观
工程上马等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通过政府部门的统筹决策而付诸实施的,错误的政绩观可能会由于大量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逐步摧毁,所以强化领导决策层的环境意识尤为重要。必须使环境保护意识扎根于他们心里,所想所做都是从环境出发,切忌“说起来重要,计划中重要,实施中不要”的环境意识倾向。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环保政策,要从决策源头控制住环境问题的产生。
五、结语
面对我国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现实,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深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价值观、环境观和资源观,重新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走出全球生态危机的困境,消除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困惑。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社会经济的进步都离不开人,适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左右着人们的行动,环境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原因,因此必须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萍,王延华《浅谈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2、吕斐宜,陈 静《国民幸福总值应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新指标》
3、吴家骅《环境史纲》
4、范伟《政绩考核的新坐标》
5、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
6、刘兴俊《试论城市规划要考虑环保节能意识》
第五篇:建立机制,推动德育队伍发展
建立机制,推动德育队伍发展
一所学校德育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决定着学校德育水平的高低。几年来,我们尝试着建立起德育队伍建设的四大机制,较好地推动了德育队伍的发展,也促进了学校德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是培训机制。首先是安排外出培训,2007至2010年,我校70多位教师参加了全县的班主任培训,三位老师成为培训教师;近两年里,先后派出4人参加了湖北省首届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峰会,2人参加了北师大“中小学德育创新与班主任队伍建设高级研修班”的学习,2位参加了农村素质提高工程班主任培训,2人参加了全县的德育工作会议。今年暑假又派出4人参加了魏书生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同时,我们注重自培。2011年春,我们开展了首次班主任技能大赛;2011年暑期教师集训时,学校德育副校长以《轻松当好班主任》为题做了专题报告,在2012年春季学期开学之初,我们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一起研讨班级管理问题;本学期,我们又成功地举行了第二届班主任技能大赛。我们在全体班主任中开展共读教育名著活动,并组织读书成果交流会,评选优秀的读书成果。
二是表彰机制。我们积极向上级推荐有关德育工作的各类表彰人员,同时,学校每学年表彰十名优秀班主任、优秀助理班主任。
三是交流机制。我们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学校在校园网上设有“德育天地”栏目,里面有“班旗飘飘”、“班主任之友”等栏目,一年里,录入老师们的德育文章43篇;在校报《清江石》上辟出“德育天地”、“教师生活”,刊登老师们的德育文章;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编辑了《德育简报》,至今已编辑20期,旨在为全体老师搭建交流德育工作经验的平台,事实上,也为全体班主任老师提供一个校级发表的机会。
四是补偿机制。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需要班主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校非常清楚班主任工作的辛苦程度,在工作量的计算中体现了班主任的劳动,在绩效考核中设置了“班主任附加分”,在每学期结束后给予了些许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