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民进城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学号:姓名:
浅谈农民进城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推动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城乡结构的变化。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分层中正在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长久以来,由乡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没有间断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同时农民们为了改变他们所处的生活,所以,他们就外出谋生。随着外出打工的农民赚的钱越来越多,涌进城的农民工也越来越多。对城市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民工进城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这点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什么事情都有相反的两面,儿民工进城的问题也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有利的方面:
①为自己也为农村带来了相当的经济收入,一来可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而来可以增加农村的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②可以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③剩余劳动力的迁移还能提高农村的人口素质。
④迁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缓解就业的结构性压力。
⑤剩余劳动力的迁入能繁荣市场、促进消费,促进地区社会发展。
⑥剩余劳动力的迁入能够优化城市的人口结构。
⑦迁入往往伴随着城乡文化的融合。
⑧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入改善了城市的人才结构。
其次,也有不利的影响:
①农村教育发展受影响;
②由于农村青壮年的迁出,家中没有“顶梁柱”来撑大局,家庭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造成乡村的治安环境恶化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③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基层组织建设受影响。
④由于劳动力外迁造成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农村里只剩下那些不适宜从事田间劳动的老幼妇孺,从而引发了如今各个对方普遍存在的田地抛荒现象;
⑤留守儿童问题和空巢家庭问题不断显现。
⑥大量的人口迁入导致了城市的结构性就业竞争,毫无疑问,怎么庞大的群体要生活,必须谋生和找工作,而如果城市提供不了足够的就业岗位,就必然会造成城市的结构性就业竞争压力。
⑦贫富差距矛盾更加激化,两种文化碰撞显性化;
⑧影响城市形象第四,大量的人口流入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沉重压力。
⑨新增的人口良莠不齐,为了生计他们会采取任何办法来生存,所以一部分迁入者就有可能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从而社会秩序混乱。
但是,总体上我认为是利大于弊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步接轨,就业岗位向全社会开放,劳动者凭借自身的条件竞岗。而且随着教育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城镇的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这也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此外,农民工就业的岗位,一般是城镇人口不愿去的脏累苦险的岗位,恰恰是这部分农民工填补了这些岗位的空缺,保证了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村人口的就业水平,促使全省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第二篇:农民进城打工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农民进城打工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离开土地,走向城市。本文就农民进城打工问作了一些分析,就农民进城打工对农村的发展的影响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农民进城务工的特点、缺陷及相应对策;进城打工对农民观念改变的影响;农村文化的变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同时本文也就农民进城打工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做了一个分析:土地撂荒;就业压力;留守儿童问题;传统文化的消逝;农民婚姻问题等等来说明认识并处理好农民进城打工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积极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民;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发展;留守儿童;农民婚姻·1· 正文: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在我国的人口的比重还比较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财富也在不断的积累着。农民的收入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难题。农业人口的增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改革开放政策在我国得到实施,大批的农民进城打工。农民工,一个被确认了的新称谓,一个特殊却又和亿万家庭紧密相连的群体,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伴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快,农民工群体日益庞大。他们在对城市经济繁荣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他们也给城市和农村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农民素质的低下,使得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加重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同时素质的低下,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社会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难。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村开始出现劳动力缺乏的现象,土地撂荒、农业生产率低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民工的婚姻问题等日益突出。
农业人口进城务工在另一方面也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在现阶段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进城务工是增加农业人口收入的主要手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大的缓解了农村人口的就业压力,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城务工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返乡农民工将在城市中学习到的技术、管理方式等经验带回农村,推动着农村人的观念的改变,对于促进农村的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农民工进城务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财富的分布,推动农村的发展,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农民工带来的不仅仅是弊端,更多的是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是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农民收入的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解决好农民工带来的问题。但在短期内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不现实的、因为这其中会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有融合也有矛盾。它必然是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要通过不断的社会经济改革来调整和完善。所以本文旨在探讨分析这些问题,只对于个别问题给出了一些看法。
一、我国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特点及缺陷
1、外出打工人数较多,规模呈逐年增加趋势。且分布区域较广。据统计,2002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达9400万人。仅安徽一省,2001年劳动力输出人数达到77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6。而外出务工人员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据调查,目前湖南省的农村外出务工者,有49%在外省,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福建,其次是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随着国家对西部政策的倾斜,西部的发展步伐加快,劳动力出现了少部分向西部地区流动的趋势。
2、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水平比较低,这就导致了其就业方式的单一化。如作为全国农民工输出大省的安徽省也只有30%的农民工受过初级的专业技能培训,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对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提出明确要求: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其中,13%的岗位需要具备中级工的职业资格,81%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可见,对农民工的技术教育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农民工缺乏专业的技能,导致了其在城市就业的单一化,而且工作也不怎么稳定,再加上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于是就使农民工具有兼业性和“候鸟型”的特点。目前,湖南农民外出劳务大多是非正规就业,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但总的来说,以体力劳动和经商为主;多数外出打工者一年内从事过多种职业,频繁的转换职业,这也不利于农民工技能的提高。同时,有数据显示,有40%以上的外出打工者是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才外出务工,这就形成了“候鸟型”的特点。
二、农民进城务工对农村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
1、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了劳动力输出地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素质。2006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实际增长6.8%,其中外出打工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17.2%。同时,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80元,比上年增长8.6%,占农民收入的34%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为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这些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有力缓解了农村资金紧缺的矛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得劳动力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有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仅缓解了农村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放了传统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村“隐性”事业压力,增加了社会稳定。
3、农民进城务工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大量务工人员返乡,激活了当地市场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变动。农民工返乡虽部分回到了农业生产活动,但仍有一部分到了乡镇,做小买卖或搞运输,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或人力资本的农民回到家乡创业,他们办乡镇企业或参与投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有利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农民在城市务工,对于城市居民的需求具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返乡后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改变过去之中粮食的局面。还有的农民利用距离城市近的优势,进行旅游开发,举办农家乐等项目,吸引游客,增加收入。
4、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的同时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有利于农村和城市改革的推进。农民工城市遇到的问题以及在家乡所留下的问题,促使农民工不仅仅关注农村和城市政策的改革,而且积极主动参与改革。例如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在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土地大量抛荒,没有实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臵。实行积极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是充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必由之路。再如,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我国是当今世界上还在实行户籍制度的三个国家之一。尽快放松原有的户籍管理,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减少甚至取消落户费用,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转为市民。并且相应改革就业、入学体制,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
5、促进农村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化既指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变农村地域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又指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城市文明在农村地区的扩散过程,前者为数量过程,后者为质量过程,两个方面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的城市化都是不完整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引资建厂、吸引当地劳动力就地就业,推动当地小城镇建设,是一种就地城市化的表现。凡事有利就有弊,农民进城务工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的同时也给农村的发展带了不少问题。
三、农民工进城务工也给农村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1、土地撂荒,大量土地资源被浪费,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村大量的文化素质较高、体力较好的劳动力被输出到经济发达地区,导致该地区自身人口结构相对劣化,农村农业生产缺乏有效劳动
力,这就必然使得农业的生产率有所下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非农业就业和非农业收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非农收入即使成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的人也不会轻易放弃所承包的土地,他们将这块土地作为最后的生活底线来经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在土地上投入很多,他们只是重视是否拥有土地,而不管生产率如何。更有甚者,将进城务工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放弃农业生产,致使耕地撂荒。
2、将不好的生活习惯,文化风气传播到农村,赌博性质的活动泛滥。传统乡村文化哺育下的农民在进程务工的同时,自然而然的会接触和体验到城市的现代文化。而这种现代文化会通过这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以一种非正式和非常规的方式传播到乡村。进城民工由于闲暇时间文化生活得匮乏,很容易接触到类似的赌博活动场所,并可能染上赌博的恶习,并将这种恶习带回农村。以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兴起的六合彩为例,由于这种低下赌博活动在农村的流行,已经造成农村大量资金流失,农业生产大受影响,封建迷信思想死灰复燃,家庭关系恶化。有些在农民工在返乡后带来的不良习俗,特别是讲究穿戴、消费攀比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可能是消费习惯无法转变回来;另一方面可能是某种思想在支撑攀比现象继续。还有部分返乡人员对本地的税费征收方式不满,导致了返乡人员对本地村级管理工作的不信任,干群关系紧张。
3、造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有留守儿童的人数众多。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中国的留守儿童有近2000万人,且还在呈增长的趋势。他们大多在隔代教育中成长。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教育,使得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对社会上的好坏是非分辨不清,易受社会反面现象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总的来说,留守儿童问题多表现在:学习状况一般、道德行为差、心理发育不健全、安全意识差。
4、农民工的婚姻问题。人们在关注农民工的就业难、讨薪难、子女受教育难等问题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他们在婚姻感情生活方面的诸多问题。农民进城务工,扩大了见识面,也提高了对婚姻的期望值,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的意识逐渐增强。农村传统的婚姻观念也跟着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为离婚是丢丑,而是法律赋予的自由合法的权益,夫妻双方在“感情不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离婚重新追求各自的幸福。
四、对农民进城务工带来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建议和看法
1、要改革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一是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要求,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入股、租赁办法,使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二是明确界定集体产权的前提下,将进城定居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收归集体,但保留进城农民继续分享集体积累收益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至土地承包结束。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思想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在农村,努力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娱乐文化设施。为丰富农民生活提供条件。
3、积极鼓励农民在家乡创业,尽可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从而减少劳动力输出,减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数量。这一措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治安、提高农业生产率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国家应该积极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享受平等的就学权利、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4、继续重视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农村人口的就业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农村问题是一个在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而农民的增收问题则是农村问题的核心。唯有收入增加了、经济发展了,农村的面貌才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进城务工是农村人口实现的后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仅给农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给农村带来了诸多问题。由于本小组的社会实践经验以及思想水平的局限,故而将农民工进城务工对农村的影响这一论题进行了相对而言比较简略的论述。不足之处还请老师给以指点、批评。
参考文献
(1)蔡建文 著《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1版
(2)谭木魁 著《中国耕地撂荒问题研究》 科技出版社2004年11月
(3)叶照清、朱大印、耿昌军著《来自中国社会底层的报告》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
(4)曾璜、何贝莉 著 《中国农民肖像:九亿人的故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5)作者不详 《农民外出打工对农村现代化影响探析》好文秘网
(6)作者不详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问题研究》 小柯论文网
(7)作者不详《浅谈返乡农民工对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亿百论文网
第三篇: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的经济、社会、市政等系统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机制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区际间产业扩张;另一种是区际间产业转移。而无论是区际间产业的扩张还是区际间产业的转移,都必须以城市的系统为条件和依托,否则区际间产业扩张和产业转移就会受到阻碍。
(二)城市的集约性和高效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推动力
1、城市的资本、市场、科技、文化推动城市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城市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等不断优化,通过乘数效应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进而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推动力。
(三)城市的开放性使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可能
城市开放性是指城市不断地与国内外其他城市与农村腹地进行的物质、人口、信息的交流。城市的开放性表现为一个吸引和辐射的双向过程。
1、利用城市自身的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人才管理、资金、区位优势,吸引周边农村腹地的原料、燃料、资源、人才、劳动力等向城市集中;
2、通过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的输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城镇规模体系的构成状况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
1、区域经济增长中产业的扩张和转移都是以城市为物质载体的,城市是产业建立和发展的依托。
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产业扩张和转移过程中,新的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要么建在城市中心区域,要么建在城市郊区。
2、不同产业在扩张和转移的过程中,新的企业首先选择建立在哪些城市或什么样规模的城市是有条件的。
一般而言,技术含量高的重工业,商贸活动频繁的金融服务业和会展业等首先选择向特大和超大城市扩张:
而技术含量较低的资源粗加工型或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则会选择中小城市,如酿酒、制糖、纺织业、林果业、奶制品业等。
(五)城市自身现有的发展状况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
就单个城市或城市群而言,其自身现有的工业、贸易、金融、科技、信息、通信、政治和服务等的发展状况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产业扩张和转移的主体会对城市的各种条件做综合考察和评估,进而做出选择。
具备条件的城市和城市群就会被移入新的产业,而那些不符合要求或不具备新产业进入的城市就会被排除在外。虽然某一产业在区域间的扩张和转移会产生新的潜在利润,但产业扩张和转移主体更关注这种潜在利润实现的可能程度。
第四篇:制度因素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制度因素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徐群、陈天明、张琦
(武汉工程大学 法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城市的发展实践表明,在多种因素交织、协调的影响下,城市化已经成为目前最显著的经济现象。然而城市化发展研究时至今日所面临的境况,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说是源于我们对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的认知不足。本文从制度因素的角度对城市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制约、影响城市化发展的相关制度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制度因素;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
一、引言
1998年,科斯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科斯写道:“经济学家常引以自豪的是:达尔文之所以能创建其进化理论,主要是由于他阅读了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等人的著作。但若把达尔文以来的生物学和亚当·斯密以来的经济学做一个对比的话,生物学已经相当成熟了。今天,生物学家已经详细掌握了生命体的复杂器官、组织结构。我相信有那么一天,在经济学领域也会取得同样的成就!”
对于今天城市发展的现状,犹如早期的生物学,如果我们把城市现存的我们所可以看到的环境、交通、以及经济这些影响我们的因素比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话。那么这些表象构造所产生的毛病,也只能显示出现存的表面上的问题,譬如我们通常说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等。而这一切存在我们身边却又无法去具体的解决病因的本质。而真正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DNA结构及其基因,也即城市病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我们却是不知道的。我们不妨把城市的制度因素抽象为城市的“双螺旋结构”,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本质上来认识城市发展及城市制度的重要性。再融入自然、地域、空间、技术、文化等因素,一个全面的城市模型就还原在我们面前,因此就能从中找到它们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然后回头来剖析一切可能存在的“劣汰基因”,再通过全新的制度设计(政策措施),设计产生新的“优良基因”来替代,从而使城市发展学科到达一个更加健康、持久力更强盛的新的水平。 Coase R.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 88(2): 72-7
4二、城市与制度基本理论框架的引入
1、传统的城市定义
“城市”的提法本身就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而最早的“城市”(实际应为我们现在“城镇”)就是因商品交换集聚人群后而形成的。目前从城市化的演进过程来看,研究学者们认为正常的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这样的四个阶段。
在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城市发展的制度体系必须是合理科学的,使得城市化发展不是为了发展城市而人为城市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我们在对城市的制度设计中要建立在公平合理、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层面。那么,我们制度因素对城市发展所起的作用就是显而易见的,也印证了制度作为城市发展的DNA双螺旋结构所具备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2、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城市
对于城市我们也可以有很多的定义,也可以从很多的方面去认识,现在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城市,透过内在看本质。传统的城市定义告诉我们城市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组公共产品(安全、教育、交通、绿化⋯⋯)的集合,那么我们也就可以从制度的角度把城市定义为:城市是一组通过空间途径盈利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根据这个定义,有没有商业化的公共产品交易,是划分城市与乡村的分水岭。城市的起源在于,第一,存在公共服务,并且,第二,这些公共服务是以空间交易(如税收)的方式来提供的。符合这两个要件的空间地域,我们就定义为城市;反之,则属于农村。新定义可以使我们清晰地划出城乡的制度分界:不论定居点或贸易点规模多大,只要没有公共产品交易,这种居民点也仅仅是自给自足的“人口堆积”,并不能构成一个“城市”;反之,只要有人出售公共服务,哪怕没有一个买主,也可以构成一个原始的“城市”。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从制度角度定义城市,并不是因为这个定义比其他定义更“正确”,而是因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可以把制度纳入城市问题研究的核心。这里的人为城市化意指伪城市化,在不合理机制下所造成的数据上的,而偏离实体的城市化,如城市圈地所造成的土地城市化率严重超过人口城市化率。
赵燕菁.城市的制度原型[ J ].城市规划,2009,(10):9-18
三、制度因素下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国际经验表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都是建立在一个良好的制度体系下,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的:
1、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化率达到100%,也是全球惟一使民众拥屋率接近100%的国家。它密集的城市道路设计,使得商业繁荣,道路通畅。其政府在对土地规划和利用上面深思熟虑,对每一个设计环节都做到细心备至。在城市规划上面,能够做到长远的规划,而不是规划赶不上变化。它体现了一个设计理念,就是在有限的成本里面还要注意美感,做到成本最低适用效率最高。
新加坡城市发展模式也证明了制度的一个观点:“制度体现的是一种同意下的规则、秩序,其方向是成本的减少,无论是群体内全部个体成本的减少,还是部分个体成本的减少。”可以这样认为,合理的制度设计,能够在城市规划,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到成本最低,而边际收益达到最佳这样的一个状态。这也是研究制度因素对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美国模式
美国是城市化的典型特征是以城市为中心、以市郊为外围进行蜘蛛网式的城市扩张。主要表现是城市人口向郊区转移,大城市外围分散布卫星城镇,根本原因在于城市人口、服务业及相关产业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分散化。首先一批富有阶层搬入郊区,随着家庭汽车的大量使用和公共交通设施快速发展极大地加速了城市郊区化进程。城市内的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涌向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城市空间结构形态随之发生变化,城市发展在空间上表现为卫星放射状。
美国城市化过程中,采取了服务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使服务业同步进行,以便实现城镇化转型发展,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这样的制度设计,也不谋而合的使城市发展的成本在最低限度上面实现最优化。“制度代表了可预期的秩序,但其并不必然指向公平”5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总结美国模式的弊端,美国逆城市化之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跃然而出,之前繁华的城市到了夜晚就沦落为幽幽空城,城市中心成为犯罪高发区。
3、中国模式
美式城市化模式所带来的经验表明,城市化本身的利弊不是首当其冲的,而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和王覃刚.演化经济学中制度概念的研究[ J ].现代商业,2010,(12):99-100.445
社会发展的利弊是要经历时间的检验的,而这个时间却又是城市建设之初的规划蓝图来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有后发优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适合我们,所以在建设设计之初就必须符合制度要求的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这标志着,城市化即将进入一个转型的新阶段。“逃离北上广”“逃离父辈们的城市”这些都反映着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新生力量对城市的态度。中国很多城市是城乡结合的二元体制,而每个城市似乎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但是最终却是走着美式的老路。不难看出,中国城市化形式多样,百花齐放,而这些所带来的次生产物,也就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城市通病。所幸的是,我们是在摸索中前进,我们的制度设计者也是竭尽所能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在不断的探索和试验中从未放弃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模式。
四、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因素及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中国模式的分析表明,制度依就“不是必然指向公平的”。中国很多大城市依旧延续了美国的城市化模式,但是并没有结合中国现状,所以城市病问题也就凸现出来。这也是中国特色,因为新的制度策划执行者并没有延续和改正之前策划者的制度结构,而是重新制定了所谓利益最大化的制度模式,于是我们的城市化发展就变成了规划赶不上变化。
中国现面临着这样的状态,大城市压力变大,而中小城市细胞结构功能还不够健全。城市化进程中所存在的制度问题也需要逐步改善:
一是土地制度;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地表达出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现象,由于过分注重城市化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新城市人口的同步配置。土地在被占用之后的农业人口从户籍上变成了城市人口,但是政府又没有及时给出合理的制度来接受他们本人和他的家属进入城市成为市民,使得这部分人只是成为统计数据中的城市人口,结果导致了现在我们的城市化变成数据上面的城市化。
我认为,作为对土地一级市场具有垄断地位的政府(土地由农业用途转为非农业用途必须要通过政府的行政审批,农地使用性质转化必须通过征地途径改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制为国有制。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地方政府基本上低于市价征收农地,然后将其中的大部分低价出让建设工业开发区吸引制造业投资,将其中的小部分通过招拍高价转手获得巨大的级差地租)。在这一条上面是不是考虑适当放权给土地承包者,通过税收的方式来收取财政应得的一部分,而剩余的则作为补偿,而不是只为了财政收入而放弃了这部分人应有的权利。另外,城镇土地开发原则上必须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城镇化发展的必要用地的同时,着力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对存量用地和增量用地实行差别化管理。所以也应该明确的土地使用权责范围,控制投机商人圈地而带来的土地大面积浪费。
二是户籍制度;中国的城市化亟需克服“城市和农村、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非公平。如果农转非不能改变之前的现状,只是政策要求的话,试问户籍改革到底带来了什么?如:重庆模式,重庆首当其冲的成为实验基地,进行户籍改革先行城市,如果说“大跃进”模式的来改变现状以谋求达到制度的最终结果,这往往是舍本逐末的行为,表面化并不能解决病根,只是暂时的缓和矛盾,一旦矛盾真正的激化了,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波浪。
针对此现象,我认为,户籍制度的改革,应该是从待遇上面来真正的实现户籍的公平性原则,使得这批人员真正的享有城市待遇,如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方面的政策。
三是社会保障制度;针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我认为在现行的改革方针下,只需要保证改革的公正、公平、正义,并且能够坚持执行,才是改革的最根本动力,也就使得大家不会担心老无所保了,及异地保障所造成的麻烦。
四是产业经济制度;中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所带来的非匹配的城市化效果,中国的城市化偏重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忽略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呈现出粗放式生产的非集约;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解决如何进入现代管理制度、消除城市病的不成熟。
对此,我认为,在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到了今天这个阶段,应该着手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化的后期主要以服务业来推动城市发展,所以最重要的任务显然是完善市场经济机制,使市场能够配置资源,发挥基础的作用,使市场偏好的行业得到迅速发展,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经济建设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以污染环境,过度开发资源为成本来发展城市化,然后,再回头治理。这些都违背了我们建立制度的初衷,成本的最优、最小化。
以上是本人针对当前中国制度建设的一些建议,当然,目前看来,中国的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从北上广的发展,及重庆模式的先行,然后现在广州的改革,社保体系的不断跟进,都给了我们充分的信心。
五、结论
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仅是国家富足的标志,还是文明的象征。城市化进程也是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而其关键取决于中央政府如何进行制度平衡和抉择,是继续牺牲农村来发展城市,还是走一条各方和谐共赢的道路?中国城市化发展是以政府引导为主的,所以地方政府在制度执行中,不能本末倒置,因为打基础回报慢,就放弃原有的制度模型,而置之不理。制度因素固然重要,但是制度的执行却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修正错误、不断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马瑞.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现状及问题思考[ J ].集体经济,2010(7).[2]王覃刚.演化经济学中制度概念的研究[ J ].现代商业,2010,(12):99-100.[3]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自然与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86-88
[4]赵燕菁.城市的制度原型[ J ].城市规划,2009,(10):9-18
[5]Coase R.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 88(2): 72-74.6
第五篇: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作者:王春光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5期
[摘 要]经历了近二十八年的改革开放,农村人口虽然可以自由进城务工经商,表明户籍制度的影响正在削弱,但是通过对职业流动、就业的制度路径和就业非正规化的研究表明,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城市就业制度仍然在阻碍着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阻碍着他们与城市社会的融合。这不仅对农村流动人口是不合理、不公平的,而且也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流动人口;职业流动;就业非正规化;制度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