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经济0902班孙其伟09073042585号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其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尤为引人注目。在此情况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我想,在此次低碳经济的情形下,其发展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首先,我想谈谈低碳经济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挑战。
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大多集中于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低技术等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国出口贸易将会有很大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其绝大部分加工产品均属高碳排放产品。在国际低碳经济的情形下,我国的“高碳”产品必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如何转型,是很多出口企业的当头要务。又由于我国出口高度依赖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这些发达国家的同类型产品相对于我国出口产品,更加符合低碳标准,这将逐渐促使更多的消费者抵制我国出口产品,从而使我国出口行业失去市场。
面临如此严峻的情形,低碳经济给我国出口行业的警钟,已然敲响。
其次,我再说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随着发达国家对低碳经济观念的增强,某些发达国家利用我国进口贸易快速增长的机会,向我国转移污染源,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而且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我国处于低端环节,所以在新一轮的产业分工布局时,发达国家加紧对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由于我国环境监控体系还很不完善,这种情况下使得我国进口出现盲目增长的劲头,其背后的隐患还是很大的。
此外,发达国家还在环保设备的出口方面进行严格的封锁,这使得我国在环保设施进口方面,受到很大制约。
因此,低碳经济对我国进口的影响,不容乐观。
最后,我再谈谈低碳经济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
据了解,在一些传统行业中,我国低碳发展比一些发达国家落后了很多年,但是在新能源领域,如风能、太阳能和锂电池等行业,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又由于我国资源较为丰富,所以我国可以抓住迅速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机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这样对于贸易企业来说,可以促进其积极开发新的产业增长点,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从而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促进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对外贸易来说,可谓喜忧参半。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发展优势低碳产业,并进行出口转型,我想,我国的对外贸易前景将十分广阔。否则,低碳经济的冲击,会让我国的对外贸易,蒙上阴影。
参考文献:《探索低碳经济压力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路》——韩洪杰
《低碳经济与对外贸易的互动机制探讨》——叶华光
《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于双双
第二篇:低碳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推动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的重要选择。低碳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并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
一、什么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低碳经济背景
一)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枯竭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整个世界的能源储量来看,化石能源还可以被开采利用一两百年时间,但同时,人类开发使用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也越爱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强。当今发达国家出于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考虑,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放在了节能、低碳经济发端于能源战略调整,目的是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对发达国家来说,已经迈过了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
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恰恰正处于对高碳能源需求旺盛的阶段,欧美等国在20世纪末就已经进入工业化的末期,无需耗费大量的高碳能源,如今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所以他们将出行依赖的汽车油品节约和替代作为研发重点之一
(三)低碳经济提出的直接原因也是根本原因是应对气候变化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人类地球长久生存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客观要求。二氧化碳长期排放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的平均气温是过去1300年中最高的。在过去100年中,世界平均气温上升了0.47度,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7cm,按这个趋势下去,21世纪末气温将上升4度,海平面将上升60cm。这将给生态环境、水资源、农业生产、沿海地区安全等带来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降低生产和生活中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碳生产率,是世界发展的新潮流和努力方向,也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道路的积极探索。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趋势。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绿色新政,培育新能源产业。
2009年2月,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签署《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实施总额为7872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内容包括开发新能源、节能增效和应对气候变暖等方面。奥巴马政府以开发新能源为核心的绿色新政并非仅追求经济复苏的短期目标,更着眼于经济的未来,培育新能源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振美国经济。
美国立法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向低碳经济转型。欧盟促经济复苏与低碳经济转型战略结合。
欧盟把促进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机会的短期措施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中期战略结合起来。2009年3月,欧盟宣布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1323亿美元),用于绿色经济建设,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抵制全球气候变暖,并稳固欧盟在环保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欧盟推进低碳经济转型,要引领世界低碳技术发展。
日本投资低碳革命。,主导建立低碳社会
2009年4月,日本公布总额为15.4万亿日元(154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紧急对策,稳定就业和金融体系。目标是到2020年太阳能利用达到世界第一;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规模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在世界上最早实现普及环保汽车;推进低碳交通革命,发展世界最先进物流;成为资源大国,领导世界低碳再循环潮流。
四、对经济影响
发达国家纷纷实行碳税政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
碳税:发达国家促进国内企业减排的主要政策手段。
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手段,包括排放税(能源税、碳税)、排放权交易等,其中,征收碳税最具市场效率,因而受到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的推崇。
碳关税:发达国家力图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
发展中国家高能耗、高排放、低能效的生产模式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其产品出口势必越来越频繁遭遇绿色壁垒,并由此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可见,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所拥有的竞争优势,以及他们制定低碳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将影响国际贸易格局,从而为发展中国家“高碳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障碍。
低碳经济将催生世界经济新模式和新规则
低碳经济的发展,必将导致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标准及相关专利的出现,最先开发并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将成为该领域新的领先者、主导者乃至垄断者,其他国家将面临新的技术贸易壁垒。因此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将因为低碳模式再次拉开差距。
低碳经济引起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动
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布局,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在节能减排技术上拥有绝对领先优势,在根据全球气候谈判确定的世界新体系中必将进一步强化其主导地位。从长远来看,碳交易市场及碳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增加了一个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格局的新平台。
四、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我国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和贸易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世界低碳经济趋势深入发展,传统的高碳经济和贸易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发展,积极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逐步建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框架。
(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要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严格控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推进能源节约,重点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等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
(五)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
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性的,因此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要依靠经济、知识、技术和治理的全球化。我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不仅要强调自主创新,也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快缩小与先进低碳技术方面差距。
(六)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和经营。
应对气候变化所推动的低碳技术和产业的新兴与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企业竞争必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政府应通过低碳产业规划、财政税收的扶持、金融融资的支持,引导企业进人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产品。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力争在清洁和高效能源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国际碳减排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周宏春.低炭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吴巧生,成金华.能源约束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国际经济合作》j 2010年02期 作者:李艳君
第三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范文模版]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1-10-19 11:46:00 ] 作者:王友转 编辑:studa110711
摘要: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能源、环境、气候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引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环境气候 1.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和内涵
自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理念以来,引起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利用和低碳或无碳能源开发。
2.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能源方面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并且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结构不合理现象并存。能源消费以煤碳为主,出现“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这使得我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煤碳中含有大量的碳,在消费煤碳的同时,势必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2003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67.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41.5个百分点。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的90%、氮氧化物的67%来自燃煤。2006年,我国煤炭消费的比例上升到68.5qo,二氧化碳排放跃居世界第二。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0%。2.2环境方面
中国从1999年进入重化工时期,工业废气和废水排放量以及固废产生量也进入迅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2%、8.5%和17%。综合官方的文献和专家的判断(2006),中国的环境形势大致是: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流经城市的河段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其中40%基本丧失使用功能。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土地退化、沙漠碰头”等现象。2.3气候方面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冰川融化、水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使人类面临新的挑战。1986-2006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1个全国性暖冬,据2006年底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中国气候变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很可能在未来50年至80年,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3℃。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各国就减排达成新的协议。我国要完成到2020年单位CDP=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能源环境气候问题,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环境保护呈倒U型关系,而我国正处于谷点的左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使我国提前进入谷底,最终迈向U型的右边,即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的同时,环境状况也得到改善。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建议 3.1 加快能源、消费、产业结构的转变
我国能源的使用以高消耗、低效率为特征,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必须积极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和碳基能源的依赖。如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加快风电太阳能等清洁高效能源建设。以此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我国经济增长仍依赖于第二产业,作为低能耗的第三产业比重尚发展不够。应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减少第一、二产业的比例,加快发展服务业。另外,还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如发展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的产业,将农作物的秸秆用于发展沼气等。
消费结构方面主要通过改变人们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如倡导人们出门使用自行车或公共汽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家中使用节能家电及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等,渐渐形成低能耗、低污染、低浪费的生活方式。3.2加大研发力度,进行技术创新。
我国应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新技术,降低企业采用低碳经济所需的技术成本,保证企业的技术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标准。由于低碳技术是一个新领域,抢先发展具有先发优势,一方面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此外,还应发展清洁能源机制(CDM机制)建设,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合作。CDM是当前发达国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义务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CDM项目有利于获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减排额度,并实现低碳技术与资金的引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以及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的低碳循环。
3.3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宣传
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如:限制高碳产业的发展,加大对高碳产业排放量的征税力度;积极引导扶持低碳产业,对低碳产业的税收予以减免。完善市场体制,健全排污权交易机制,促进产业之间的竞争,扩大碳交易市场,如碳汇较多的省可以按一定价格向碳汇较少的省购买碳排放额等。通过植树造林,种植草皮,治理沙漠等措施增强绿化面积,增加碳汇储备。通过一系列的媒体,对广大民众进行节能、绿色消费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参考文献:
[1]陈晓春,张喜辉.浅谈低碳经济下的消费引导[J].消费经济,2009,(2).
[2]刘传江,冯碧梅,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5). [3]邵玲、胡少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须尽快出台[J],金融与经济,2009,(9). [4]黄栋,李怀霞.中国行政管理J],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 府政策,2009,(5).
第四篇: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刘平北京城市学院
提纲;
一、引言
二、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1环境污染
2.2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2.3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2.4环境污染影响
三、环境保护
四、结论
摘要:我国是一个 发展 中的大国,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 发展突飞猛进,令全世界瞩目。但是随着 工业 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影响环境保护
一、引言:
环境污染,已成了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和隐患,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地稳步发展。①本文就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问题。
二、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1环境污染
2.1.1环境污染概论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射线。②
2.2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2.2.1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尤以西北的黄土、南方的红壤和东北的黑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2.2.2水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水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如果水资源受到污染就会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导致环境恶化,使人们患上各种疾病。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水,不应该浪费,但是就目前我国的状况来说,水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能不引起国家、人民的重视。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在一些地
区仍然存在干旱少水的状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污染接踵而至③,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发展。
2.2.3大气污染非常严重。
以酸雨污染为例。我国的大气污染以酸雨的危害最大,目前我国酸雨污染正呈急剧蔓延的势头,由于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我国酸雨区面积不断扩大且分布区域比较广泛,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华南、西南酸雨区,近年来又逐步形成了以长沙、南昌为中心的华中酸雨区,还有以厦门、上海为中心的华东沿海酸雨区。由此可见我国的大气污染非常严重。
2.3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2.3.1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引起环境污染。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实施发展工业化的战略,在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起初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太大重视,一些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工业发展起来,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扩张,在生产中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严重的污染了空气、河流与湖泊,尤其是全国各地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三废”通过各种途径排放到环境中去,使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其次,城市化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是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污染,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城区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收入较高的人大量迁往周围的 农村 地区和小城镇;然而在农村地区,却有大量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大城市,造成了中心城区的人口剧增,由于人口的激增,使城市中的生活废水、垃圾的排放量增加,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2.3.2人口的不断增长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人口过多超出环境本身的承受力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也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但是现在人们为了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伐,破坏植被,这些不正当的行为严重地破坏了环境。此外,人口的增长也破坏水资源,造成水污染,就如上文中提到的工业废水就是造成水污染的途径之一,另外废水量的不断排出,许多废水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去直接引起水污染;生活垃圾与生活废水的情况也非常严重,致使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人口的增长不仅破坏了水资源,还加剧了大气的污染。所以控制人口也是一项保护环境的好方法。
2.3.3 人们的环保意识较差也是环境问题恶化的原因之一。
从生产企业来看,现在许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注重的是追求企业的利润,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在环境保护方面却重视较少,这就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国居民对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环保意识较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问题:一些人在街道上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即使垃圾桶在不远处也没有丢到桶里,这不仅贬低了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市容市貌;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白色污染”,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还有我们平时用的塑料袋等,现在各种公共场所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这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还造成环境污染。以上种种现象都与人们的环保意识较差有很大的关系。
2.4影响
环境污染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出现了了大范围的干旱、暴雨、冰雹、高温、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二十亿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期间,八百四十七点一五万人受灾。在 主编的《2005年环境绿皮书》中,看到山清水秀的四川省每年因酸雨造成的损失高达113亿元④;当前我国农产品产地正遭受从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全方位立体污染;中国90%的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从空气、水源到土壤、粮食,我国的环境问题渐渐从‘局部潜在’走向‘全面爆发’⑤。环境污染不仅是我国损失大量资金而且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报道都告诉我们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三.环境保护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如今的经济发展在某些方面确实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经济成果的获取有相当的比重是通过靠高投入、高消耗、粗放经营换来的,有的是靠牺牲昂贵的生态资源或提前吃了子孙后代的饭勉强发展的。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因污致贫、因污返贫的现象。由此说来,若想从根本上治理和抑制污染问题,必须坚持治污先治人,破除种种思想阻力和障碍,让科学发展观彻底取代政绩观。要完善干部考核机制,环境不达标,不仅要实行一票否决权,还要采取必要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以及组织措施。要大力破除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彻底改变过去多年形成的靠攫取资源赚钱,靠污染环境致富、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害、全社会埋单的现象。尤其是对那些团团包围农村的违法生产的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纸和炼焦制气等污染企业,要采取果断措施,一律关闭。要强化和提升全民环保意识。牢固树立环境污染不铲除,和谐社会难进步的战略思想和全局意识,加大依法治理污染的宣传力度和查处力度,对各种制造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特别是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和屡查屡犯的企业和单位,要严厉查处,追究责任,严惩不贷!
四、结论
虽然经济发展会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环境才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坚持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环境科学报》第27卷[J]第一期王丽萍郑丙辉等科学出版社 ② 百度百科
③ 《环境科学学报》第5卷[J]第一期污染控制技术科学出版社 ④《2005年环境绿皮书》梁从诫[M]
⑤《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M]张杰刘斌马超等
第五篇: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非农就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失
业率的提高将会降低农民非农就业的机会,进一步扩大城乡之
间的差距。此外,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几千万人口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就业。因此,失业率的提高也会进一步扩大我国地区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再者,失业率的提高会使
得一部分非农就业的农民被迫回到农村从事农业,这会扩大农
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从而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和全国经济的长期
发展。
一个国家要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必须要有良好的社
会环境,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比较协调,基本不出现社会摩擦和
政治不稳定。失业串的提高会导致一部分人失去在城市就业的机会,导致在城市出现大量贫困人口。在物质上、人文上,这一部 分人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他们会对社会产生不满和仇视,成为社会消极的因素,可能会铤而走险从事违法行为,甚至成为社
会动荡的隐患。
实际上,与就业总量上的失衡相比,结构性失业问题会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与低人力资本(素质)的劳动者相比,高人力资本(素质)的劳动者的效率高。也就是
说,在投入相同劳动者数量的情况下,人力资本的提高意味着有
效劳动的增加,从而增加总产出。因此,人力资本的提高将促进
人均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长期经济增长。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
来越强调人力资本的提高在促进一目经济长期增长中的重要作
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Luc朗(1988)等甚至认为,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最主要源泉。人们普遍认为,正规
敦育是人们提高其人力资本的最主要途径。因为我国平均的受
教育水平较低,25岁以J: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74,未受 教育的比例达到20.9%,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者来增加产
出。这会降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增
长。
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的升级是各
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兹的跨国经验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产业结构的升级一方面要求
人均资本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内在地要求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即
人力资本的提高。在一个经济中,如果熟练劳动力(高素质劳动
力)较少,vishay电阻那么其价格就相对较高。此时,对于理性的企业来说,就会选择少雇佣熟练劳动力,多雇佣非熟练劳动力(低素质劳动
力),以数量来代替质量。由于非熟练劳动力不能利用较先进的技术,因此,熟练劳动力的缺少会阻碍企业采用新技术,从而不
利于一目产业结构的升级。2M年在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沿海
城市出现的热练劳动力的“工荒”,为我国放响了警钟,熟练劳动 力的供给将是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的一个重要“瓶颈”。w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