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昊同志在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时间:2019-05-12 18:1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陆昊同志在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陆昊同志在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第一篇:陆昊同志在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陆昊同志在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9月17日)

我们今天召开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全团的认识,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努力构建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办好团属媒体,切实增强团组织在广大青年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下面,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探索实现“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在新形势下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要求,特别强调要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总书记的讲话对共青团提出了两个努力目标,第一个目标讲的是组织覆盖的问题,第二个目标讲的是工作覆盖和影响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我们围绕总书记提出的要求,集中研究了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问题。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处在共青团与青年的边界上,团的各项职能都要靠基层去落实。可以说,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各项功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团的全部活力的根本标志。为此,我们先后召开了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研讨会、全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了一系列措施,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扩大团组织对青年的覆盖。目前来看,全团上下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认识是统一的,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也正在积极的落实当中。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这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不是简单的“抓基层”,也不是为抓基层而抓基层。我们的根本目的,还是要解决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吸引和凝聚问题。从团的工作职能看,没有吸引和凝聚,就很难去团结动员青年,教育引导青年也会成为一句空话;从团的自身建设看,没有吸引和凝聚,就很难扩大组织覆盖面,更谈不上增强组织影响力。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的要求,履行团的各项职能与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与“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这两个目标也是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的。在经济社会的新挑战面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是各级共青团组织面临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必须下苦功夫、花大力气解决好。

实现“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需要两个重要的过程。第一,团的工作和活动本身要富有意义,有实效,能够积极、有深度地影响青年。第二,即使工作和活动本身很好,还要让更多的青年知道,从而影响更多的青年。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传媒的力量,把好的工作和活动宣传出去。首先要发挥好团属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团属媒体是宣传报道共青团工作和活动的主阵地,是我们影响青年的基础力量。同时,要充分借助其他社会传媒资源,通过大众传媒这股强大的现代力量去影响全体青年。

各级团组织一定要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团属舆论阵地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努力构建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不断推动团属媒体的建设和发展。

二、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青年特点,构建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

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为我们加强团属舆论阵地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我想在这里强调几个问题:

1.深入把握现代传媒发展的新态势。发展团属媒体,首先要研究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已跻身世界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大国,各类传媒发展迅速。在现有的传媒格局中,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六种传媒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

(1)报纸。截至2007年,我国共出版报纸2160种,报纸发行总量年260亿份,全国日报平均期印数达9860.39万份,比上年增长了6.6%。近年来,尽管面临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但报纸仍然契合很多人的阅读习惯,并具有权威性等优势,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2)期刊。我国现有期刊9468种,期刊业的年产值超过170亿元。近年来,期刊界竞争激烈,并出现了大众和分众同步发展的独特现象,一方面,期刊进一步细化,以精细化、分众化为特色,锁定小群体受众的新型期刊不断涌现,如时尚类、IT类、财经类、时政类杂志不断进入市场。另一方面,《读者》、《知音》等老牌综合性期刊的发行量不降反升,保持了发展势头。

(3)广播。我国现有广播电台263座,年播出时长1078万小时,覆盖人口达到12.27亿人,覆盖率达到95.04%。2007年全国广播接触率约为59.2%,比上年上升5%,在各种媒体接触率中位居第二。广播现实听众规模约6.46亿人,其中,城市的听众规模达3.92亿人,农村约为2.54亿人。从2007年开始,广播的数字化推进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数字广播、网络广播、手机广播等新型

广播形态纷纷出现,向着“全覆盖、便捷化、高清化、即时化”等目标发展,是一个不可轻视的传媒类型。

(4)电视。我国现有电视台980座。全年播出的电视栏目有1299套,播出节目的总时长有1360.45万小时,其中新闻、专题和综艺节目的产量和播出量最大。2008年,我国电视机社会拥有量超过4亿台,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6%。其中,有线电视用户人数呈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在2007年突破了1.5亿人。与全球性的电视收视率下降趋势一致,我国电视总体收视率2007年来也呈下降趋势,但31个省级卫视频道收视率仍然保持了增长势头。

(5)网络。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总数的68.6%。调查显示,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84.5%)、网络新闻(81.5%)、即时通信(msn,qq等,77.2%)、网络视频(71.0%)、搜索引擎(69.2%)、电子邮件(62.6%)、网络游戏(58.3%)、博客/个人空间(42.3%)、论坛/BBS(38.8%)和网络购物(25.0%)。调查显示,网络已经超出其它传统媒体,成为青少年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以互联网为第一信息源的受访青少年高达80%以上。这表明,年轻一代的媒体接触习惯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6)手机。手机还不能算一类成熟的大众媒体,但发展势头和潜力不可轻视。截至2008年7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亿,预计未来4年中国手机用户将达8亿,真正成为大众生活必需品。目前,手机媒体主要包括四种形式:手机报、手机电视、wap应用和手机IVR。

在现代传媒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有几个趋势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大众传媒分众化。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传播是面向广大、不确定的受众进行大量的传播即大众化传播。与此相对应的传播分众化,是传播者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面向特定的受众群体或大众的某种特定需求,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在这方面,期刊、广播的发展特别明显。综合性电台大多数已经分割为新闻台、音乐台、教育台等专业性电台,读者群体明确的专业化期刊大量涌现,小众期刊受到了市场欢迎。二是单一媒体复合化。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强势兴起的背景下,很多传统媒体纷纷主动与新媒体结合,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产生了很多复合型媒体。在报刊界,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投资组建或改造自己的网站。三是媒体经营集团化。现在集团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媒体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集团化经营也不再局限于报业,而是向期刊、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发展,形成跨领域、跨地域甚至是跨行业的传媒集团发展模式。

2.构建共青团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目前,我们基本形成了以报刊、网络为主体的团属宣传舆论体系。报刊是团属宣传舆论阵地的核心力量。截至2007

年底,团中央及其直属单位主管主办的报刊共47家,其中报纸12家,期刊35家。这是共青团利用报刊教育引导青年最直接的资源。这47种报刊中,《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和机关刊,在团的媒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青年报刊发行量总的来看逐年递减,这固然有大环境变化的客观原因,也不能忽视团属媒体在把握青年新特点、适应市场新趋势、运用传播新手段等方面的不足。网络是团属宣传舆论阵地中的生力军。1999年,团中央开通了中青网,2002年中青网被确定为国家级8大新闻网站之一。中国共青团网作为团中央机关的工作网站,承担着交流全团工作的任务。近几年,团属网站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和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大背景相比,团属网站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团属电视媒体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媒体效应。在广播领域,受国家行业准入政策的影响,共青团没有自己的广播电台,目前只有利用网络开办的“中青之声”等网络电台,处于起步阶段,实际影响还很有限。在手机领域,目前共青团组织只在手机报方面进行了尝试,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今后一段时期,全团要把握整体、认清差距、增强信心,立足青年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努力打造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共青团媒体体系。

要适应青年读者群体分众化的趋势找准定位。并不是每一个团属媒体都必须面向所有青年,这不现实,也做不好。我们要善于根据各自特点,细分读者群体。在团属媒体的定位上,可考虑这样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直接面向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强调权威性、思想性、实用性,真正成为推动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载体;第二个层级是面向团组织和广大青年的,强调思想性与时尚性、娱乐性的结合,以更好地吸引、凝聚和影响青年;第三个层级就是面向青年的,强调时尚性、娱乐性、趣味性、专业性,在此基础上引导青年,以扩大共青团对青年的影响力。

要巩固报刊阵地。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中国共青团杂志、中国少年报等是骨干力量。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中央的机关报,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青年报要更加突出权威性、敏锐性和思想性,不断扩大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国青年杂志是团中央主办的面向各类青年组织和广大青年的思想引导性刊物,中国共青团杂志是团中央面向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工作指导性刊物。下一步,中国青年杂志要进一步找准定位,突出思想深度,体现时代特点,贴近青年生活,努力成为传播先进思想的阵地、交流成长体验的平台、展示青春风采的窗口、凝聚青年才俊的家园;中国共青团杂志要突出理论性、权威性和系统性,创新栏目,丰富内容,努力成为指导工作的载体、交流经验的平台、理论研究的阵

地、干部成长的课堂。中国少年报是中国少先队的队报,要突出教育性和趣味性,真正为少年所喜爱。

要拓展网络媒体。中国青年网是共青团中央面向广大青少年的集思想性、娱乐性、时尚性为一体的门户网站,中国共青团网是共青团中央面向广大团干部和共青团员的工作网站,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中国青年网要努力把思想性和娱乐性、时尚性结合起来,推出更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优秀内容和栏目,让时尚性贯穿网站的各个环节。中国青年网不仅要成为面向青年的传播载体,还要成为全团基层组织开展各种工作的活动载体、组织载体,成为吸引和凝聚青年的重要渠道,成为青年喜欢的交流、沟通、联络、聚集的一种重要方式。

要探索电视、手机等其他媒体。在对既有资源明确定位的同时,我们还要结合时代潮流和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向电视、手机等其他媒体发展,努力形成体系完备的团属媒体群。

3.善于借助其他主流媒体的力量。要在发挥好团属媒体作用的基础上,善于借助其他主流媒体的力量,宣传自己,展示自己,吸引凝聚青年。人民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重点媒体和新浪、搜狐、腾讯等网站具有覆盖面广、辐射性强等优势,是优质、成熟的信息发布平台,应当成为我们宣传共青团工作、教育引导青年的重要依托手段,尤其是在宣传全团的重大活动和突出的青年典型上,我们要用足、用好这些资源,更好地通过主流媒体的力量引导教育青年。

三、集中全团智慧,办好团属媒体

办好团属媒体,是履行团的根本职责的必然要求,是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凝聚全团智慧,集中全团力量,贯彻“全团办,为全团”的要求,切实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1.要坚持本质意义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最本质的社会效益,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前提,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基本法则,团属媒体自然也不例外。报刊杂志、出版单位、网站等,经济效益好的,未必社会效益就一定好;而经济效益不好的,恐怕也很难实现本质的社会效益。因为,本质意义上的社会效益必须要以受众接受度为前提,而更多的人自觉、主动订阅形成的经济效益就是受众接受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把青年“看不看”而不是“订不订”作为衡量团属媒体水平的根本标准。

2.营销和产品同等重要。媒体办得好,不等于卖得好。产品好与销售好不是一回事。各团属媒体要进一步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注重市场营销,建立营销网络,加强渠道建设,积极打造“品牌”,实现内容建设与渠道建设的“双轮驱

动,同步发展”。要把建立营销网络摆上突出位置,注意把体系的力量和市场的功能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建立体系内的营销网络,依托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团费订阅、组织赠阅等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市场化的营销网络,积极开拓市场,拓展“两新”组织、市场零售等新领域。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团属传媒要重视吸引两类人,第一是熟悉团的工作、对团有感情的人,第二是熟悉行业经营规律、有行业专业水平的人。必须强调的是,传媒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从事传媒工作的同志特别是负责同志,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同时,要围绕团的中心工作,遵循行业发展规律,把二者结合好,才能办好团属媒体。团属媒体多是竞争性组织,不能把它机关化、行政化。要在完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化途径。

4.要坚持严格管理。一是要注意把目标和定位体现在管理准则当中。管理必须坚持原则,不能用潜规则代替原则,更不能没有原则。没有原则,一个单位就没有章法,什么事也成不了。刊物的定位和目标,是媒体管理中的最高原则,一切管理工作都要围绕着定位和目标来制定和执行。二是要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新闻出版行业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领域,无论是采编环节,还是出版,还是广告发行,都有很多特殊的规定和要求,都需要建立起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规则制定好了,管理严了,才能够提高运行效率。

5.各级团组织要大力支持团属媒体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团属媒体在共青团事业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团属媒体面临的严峻形势,理解团属媒体遇到的实际困难,坚持“全团办,为全团”,共同努力,开拓进取,不断推动团属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发展。要主动将团属媒体纳入团的工作体系中,增强与团属媒体的互动,尤其是结合基层实际工作需要主动向团属媒体反馈意见和建议,使团属媒体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在目前的条件下,要扩大团属媒体在青年中的覆盖面,各级团组织必须大力支持发行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抓发行就是抓舆论阵地建设,发行量的增大就是工作影响力的扩大。对青年来说,无论是主动受影响还是被动受影响,都叫受影响;对共青团来说,无论是直接影响青年,还是间接影响青年,都是让青年接受影响。抓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的订阅发行,各级团组织负有重要责任。要采取符合地方实际的有效措施,加大订阅和赠阅力度。

同志们,共青团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关系团的事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坚信,经过全团上下的共同努力,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一定能够得到巩固和加强,得到壮大和发展,一定能够在推动共青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篇:陆昊同志在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陆昊同志在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9月17日)

中国共青团网

www.xiexiebang.com 2008年10月07日

我们今天召开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全团的认识,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努力构建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办好团属媒体,切实增强团组织在广大青年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下面,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探索实现“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在新形势下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要求,特别强调要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总书记的讲话对共青团提出了两个努力目标,第一个目标讲的是组织覆盖的问题,第二个目标讲的是工作覆盖和影响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我们围绕总书记提出的要求,集中研究了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问题。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处在共青团与青年的边界上,团的各项职能都要靠基层去落实。可以说,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各项功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团的全部活力的根本标志。为此,我们先后召开了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研讨会、全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了一系列措施,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扩大团组织对青年的覆盖。目前来看,全团上下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认识是统一的,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也正在积极的落实当中。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这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不是简单的“抓基层”,也不是为抓基层而抓基层。我们的根本目的,还是要解决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吸引和凝聚问题。从团的工作职能看,没有吸引和凝聚,就很难去团结动员青年,教育引导青年也会成为一句空话;从团的自身建设看,没有吸引和凝聚,就很难扩大组织覆盖面,更谈不上增强组织影响力。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的要求,履行团的各项职能与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与“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这两个目标也是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的。在经济社会的新挑战面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是各级共青团组织面临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必须下苦功夫、花大力气解决好。

实现“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需要两个重要的过程。第一,团的工作和活动本身要富有意义,有实效,能够积极、有深度地影响青年。第二,即使工作和活动本身很好,还要让更多的青年知道,从而影响更多的青年。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传媒的力量,把好的工作和活动宣传出去。首先要发挥好团属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团属媒体是宣传报道共青团工作和活动的主阵地,是我们影响青年的基础力量。同时,要充分借助其他社会传媒资源,通过大众传媒这股强大的现代力量去影响全体青年。

各级团组织一定要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团属舆论阵地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努力构建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不断推动团属媒体的建设和发展。

二、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青年特点,构建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

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为我们加强团属舆论阵地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我想在这里强调几个问题:

1.深入把握现代传媒发展的新态势。发展团属媒体,首先要研究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已跻身世界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大国,各类传媒发展迅速。在现有的传媒格局中,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六种传媒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

(1)报纸。截至2007年,我国共出版报纸2160种,报纸发行总量年260亿份,全国日报平均期印数达9860.39万份,比上年增长了6.6%。近年来,尽管面临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但报纸仍然契合很多人的阅读习惯,并具有权威性等优势,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2)期刊。我国现有期刊9468种,期刊业的年产值超过170亿元。近年来,期刊界竞争激烈,并出现了大众和分众同步发展的独特现象,一方面,期刊进一步细化,以精细化、分众化为特色,锁定小群体受众的新型期刊不断涌现,如时尚类、IT类、财经类、时政类杂志不断进入市场。另一方面,《读者》、《知音》等老牌综合性期刊的发行量不降反升,保持了发展势头。

(3)广播。我国现有广播电台263座,年播出时长1078万小时,覆盖人口达到12.27亿人,覆盖率达到95.04%。2007年全国广播接触率约为59.2%,比上年上升5%,在各种媒体接触率中位居第二。广播现实听众规模约6.46亿人,其中,城市的听众规模达3.92亿人,农村约为2.54亿人。从2007年开始,广播的数字化推进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数字广播、网络广播、手机广播等新型广播形态纷纷出现,向着“全覆盖、便捷化、高清化、即时化”等目标发展,是一个不可轻视的传媒类型。

(4)电视。我国现有电视台980座。全年播出的电视栏目有1299套,播出节目的总时长有1360.45万小时,其中新闻、专题和综艺节目的产量和播出量最大。2008年,我国电视机社会拥有量超过4亿台,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6%。其中,有线电视用户人数呈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在2007年突破了1.5亿人。与全球性的电视收视率下降趋势一致,我国电视总体收视率2007年来也呈下降趋势,但31个省级卫视频道收视率仍然保持了增长势头。

(5)网络。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总数的68.6%。调查显示,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84.5%)、网络新闻(81.5%)、即时通信(msn,qq等,77.2%)、网络视频(71.0%)、搜索引擎(69.2%)、电子邮件(62.6%)、网络游戏(58.3%)、博客/个人空间(42.3%)、论坛/BBS(38.8%)和网络购物(25.0%)。调查显示,网络已经超出其它传统媒体,成为青少年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以互联网为第一信息源的受访青少年高达80%以上。这表明,年轻一代的媒体接触习惯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6)手机。手机还不能算一类成熟的大众媒体,但发展势头和潜力不可轻视。截至2008年7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亿,预计未来4年中国手机用户将达8亿,真正成为大众生活必需品。目前,手机媒体主要包括四种形式:手机报、手机电视、wap应用和手机IVR。

在现代传媒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有几个趋势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大众传媒分众化。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传播是面向广大、不确定的受众进行大量的传播即大众化传播。与此相对应的传播分众化,是传播者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面向特定的受众群体或大众的某种特定需求,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在这方面,期刊、广播的发展特别明显。综合性电台大多数已经分割为新闻台、音乐台、教育台等专业性电台,读者群体明确的专业化期刊大量涌现,小众期刊受到了市场欢迎。二是单一媒体复合化。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强势兴起的背景下,很多传统媒体纷纷主动与新媒体结合,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产生了很多复合型媒体。在报刊界,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投资组建或改造自己的网站。三是媒体经营集团化。现在集团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媒体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集团化经营也不再局限于报业,而是向期刊、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发展,形成跨领域、跨地域甚至是跨行业的传媒集团发展模式。

2.构建共青团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目前,我们基本形成了以报刊、网络为主体的团属宣传舆论体系。报刊是团属宣传舆论阵地的核心力量。截至2007年底,团中央及其直属单位主管主办的报刊共47家,其中报纸12家,期刊35家。这是共青团利用报刊教育引导青年最直接的资源。这47种报刊中,《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和机关刊,在团的媒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青年报刊发行量总的来看逐年递减,这固然有大环境变化的客观原因,也不能忽视团属媒体在把握青年新特点、适应市场新趋势、运用传播新手段等方面的不足。网络是团属宣传舆论阵地中的生力军。1999年,团中央开通了中青网,2002年中青网被确定为国家级8大新闻网站之一。中国共青团网作为团中央机关的工作网站,承担着交流全团工作的任务。近几年,团属网站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和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大背景相比,团属网站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团属电视媒体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媒体效应。在广播领域,受国家行业准入政策的影响,共青团没有自己的广播电台,目前只有利用网络开办的“中青之声”等网络电台,处于起步阶段,实际影响还很有限。在手机领域,目前共青团组织只在手机报方面进行了尝试,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今后一段时期,全团要把握整体、认清差距、增强信心,立足青年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努力打造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共青团媒体体系。

要适应青年读者群体分众化的趋势找准定位。并不是每一个团属媒体都必须面向所有青年,这不现实,也做不好。我们要善于根据各自特点,细分读者群体。在团属媒体的定位上,可考虑这样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直接面向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强调权威性、思想性、实用性,真正成为推动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载体;第二个层级是面向团组织和广大青年的,强调思想性与时尚性、娱乐性的结合,以更好地吸引、凝聚和影响青年;第三个层级就是面向青年的,强调时尚性、娱乐性、趣味性、专业性,在此基础上引导青年,以扩大共青团对青年的影响力。

要巩固报刊阵地。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中国共青团杂志、中国少年报等是骨干力量。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中央的机关报,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青年报要更加突出权威性、敏锐性和思想性,不断扩大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国青年杂志是团中央主办的面向各类青年组织和广大青年的思想引导性刊物,中国共青团杂志是团中央面向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工作指导性刊物。下一步,中国青年杂志要进一步找准定位,突出思想深度,体现时代特点,贴近青年生活,努力成为传播先进思想的阵地、交流成长体验的平台、展示青春风采的窗口、凝聚青年才俊的家园;中国共青团杂志要突出理论性、权威性和系统性,创新栏目,丰富内容,努力成为指导工作的载体、交流经验的平台、理论研究的阵地、干部成长的课堂。中国少年报是中国少先队的队报,要突出教育性和趣味性,真正为少年所喜爱。

要拓展网络媒体。中国青年网是共青团中央面向广大青少年的集思想性、娱乐性、时尚性为一体的门户网站,中国共青团网是共青团中央面向广大团干部和共青团员的工作网站,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中国青年网要努力把思想性和娱乐性、时尚性结合起来,推出更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优秀内容和栏目,让时尚性贯穿网站的各个环节。中国青年网不仅要成为面向青年的传播载体,还要成为全团基层组织开展各种工作的活动载体、组织载体,成为吸引和凝聚青年的重要渠道,成为青年喜欢的交流、沟通、联络、聚集的一种重要方式。

要探索电视、手机等其他媒体。在对既有资源明确定位的同时,我们还要结合时代潮流和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向电视、手机等其他媒体发展,努力形成体系完备的团属媒体群。

3.善于借助其他主流媒体的力量。要在发挥好团属媒体作用的基础上,善于借助其他主流媒体的力量,宣传自己,展示自己,吸引凝聚青年。人民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重点媒体和新浪、搜狐、腾讯等网站具有覆盖面广、辐射性强等优势,是优质、成熟的信息发布平台,应当成为我们宣传共青团工作、教育引导青年的重要依托手段,尤其是在宣传全团的重大活动和突出的青年典型上,我们要用足、用好这些资源,更好地通过主流媒体的力量引导教育青年。

三、集中全团智慧,办好团属媒体

办好团属媒体,是履行团的根本职责的必然要求,是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凝聚全团智慧,集中全团力量,贯彻“全团办,为全团”的要求,切实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1.要坚持本质意义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最本质的社会效益,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前提,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基本法则,团属媒体自然也不例外。报刊杂志、出版单位、网站等,经济效益好的,未必社会效益就一定好;而经济效益不好的,恐怕也很难实现本质的社会效益。因为,本质意义上的社会效益必须要以受众接受度为前提,而更多的人自觉、主动订阅形成的经济效益就是受众接受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把青年“看不看”而不是“订不订”作为衡量团属媒体水平的根本标准。

2.营销和产品同等重要。媒体办得好,不等于卖得好。产品好与销售好不是一回事。各团属媒体要进一步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注重市场营销,建立营销网络,加强渠道建设,积极打造“品牌”,实现内容建设与渠道建设的“双轮驱动,同步发展”。要把建立营销网络摆上突出位置,注意把体系的力量和市场的功能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建立体系内的营销网络,依托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团费订阅、组织赠阅等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市场化的营销网络,积极开拓市场,拓展“两新”组织、市场零售等新领域。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团属传媒要重视吸引两类人,第一是熟悉团的工作、对团有感情的人,第二是熟悉行业经营规律、有行业专业水平的人。必须强调的是,传媒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从事传媒工作的同志特别是负责同志,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同时,要围绕团的中心工作,遵循行业发展规律,把二者结合好,才能办好团属媒体。团属媒体多是竞争性组织,不能把它机关化、行政化。要在完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化途径。

4.要坚持严格管理。一是要注意把目标和定位体现在管理准则当中。管理必须坚持原则,不能用潜规则代替原则,更不能没有原则。没有原则,一个单位就没有章法,什么事也成不了。刊物的定位和目标,是媒体管理中的最高原则,一切管理工作都要围绕着定位和目标来制定和执行。二是要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新闻出版行业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领域,无论是采编环节,还是出版,还是广告发行,都有很多特殊的规定和要求,都需要建立起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规则制定好了,管理严了,才能够提高运行效率。

5.各级团组织要大力支持团属媒体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团属媒体在共青团事业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团属媒体面临的严峻形势,理解团属媒体遇到的实际困难,坚持“全团办,为全团”,共同努力,开拓进取,不断推动团属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发展。要主动将团属媒体纳入团的工作体系中,增强与团属媒体的互动,尤其是结合基层实际工作需要主动向团属媒体反馈意见和建议,使团属媒体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在目前的条件下,要扩大团属媒体在青年中的覆盖面,各级团组织必须大力支持发行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抓发行就是抓舆论阵地建设,发行量的增大就是工作影响力的扩大。对青年来说,无论是主动受影响还是被动受影响,都叫受影响;对共青团来说,无论是直接影响青年,还是间接影响青年,都是让青年接受影响。抓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团属报刊的订阅发行,各级团组织负有重要责任。要采取符合地方实际的有效措施,加大订阅和赠阅力度。

同志们,共青团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关系团的事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坚信,经过全团上下的共同努力,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一定能够得到巩固和加强,得到壮大和发展,一定能够在推动共青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篇: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的通知

各镇、街道团(工)委,开发区团委,区直行业团(工)委,大企业团委,各级青年文明号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和总书记对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省、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团属媒体作用,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实现中国梦汇聚强大青春能量,现

就进一步加强团属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团属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国青年报》、《中国共青团》、《中华儿女》、《山东青年报》、《山东青年》等团属媒体是共青团中央、共青团山东省委的机关刊物,是各级团组织重要的新闻宣传资源和主渠道。

团属报刊在宣传党的思想主张、推动团的重点工作、服务青年健康成长和为团的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团属报刊进一步强化作为共青团重要工作手臂的功能,紧密围绕共青团工作部署,加大和改进团的工作报道,生动反映青年风貌,为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和建设作出积极努力。

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和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媒体信息对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愈显深刻。团属报刊在共青团的传媒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对推动共青团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及思想认识、对增强共青团影响力承担着重要职能。全区各级团组织要站在讲全局、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做好团属杂志报刊的宣传发行工作,共同努力进一步扩大团属报刊对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

二、进一步扩大团属宣传舆论阵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全区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团省委的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争取各方支持,广泛动员发动,以高度的责任感抓好团属报刊的发行工作,力争做到有团组织的地方就有团的报刊,更广泛地覆盖和服务于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

要实行普遍征订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全区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团属报刊“覆盖所有基层团委、部分团总支和团支部”的工作目标,在抓好普遍征订的同时,把大中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作为征订工作的重点领域,将青年文明号、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青少年维权岗、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等作为重点征订群体;要结合“两新”组织团建、乡镇实体化大团委、行业团工委建设等工作的进展,积极抓好新建团组织的订阅,开辟报刊发行工作新的增长点。

要动员各方力量开展报刊赠订工作。团的各级领导机关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向缺少经费的基层团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大学生“村官”等青年群体赠阅。各直属团委要积极创造条件,向相关党政领导赠阅报刊。要积极争取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争取纳入“农家书屋”工程。

要落实订报订刊经费。要尽力增加投入、争取社会支持,多渠道筹集落实征订经费。全区各级团组织要认真执行《关于团费缴纳和管理使用的规定》和《关于团费缴纳和管理使用的补充规定》,所收团费应首先用于订阅团队报刊,团区委在检查审核团费收缴使用情况时,将各单位订阅计划完成情况与团费的管理使用情况一并通报。同时,要增加经费投入,并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多渠道筹集订报订刊经费。

三、切实加强对团属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工作的领导

2014年报刊发行工作已经展开,全区各级团组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总结经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全力抓好团属报刊的发行工作,实现对基层团组织的全覆盖。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制,各级团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宣传工作的负责同志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团的宣传部门要主动承担起宣传发动、任务分解、跟踪督办、情况反馈等工作,其他部门要积极支持,形成合力,推进宣传发行工作。团报团刊征订工作情况将作为2013团的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发行工作中,各级团组织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报刊发行的各项规定,严禁向农村和农民摊派,严禁向社会组织摊派。

在做好团属报纸杂志宣传发行工作的同时,全区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宣传舆论阵地作用,把扩大覆盖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全区广大团干部要注重通过学习阅读团属报刊,及时了解工作重要部署、加强重点工作研究、相互学习借鉴经验,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工作。团的基层组织要结合青年关注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和思想上普遍存在的困惑,通过开展读报讨论交流等活动,帮助广大团员青年释疑解惑,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认识。

《中国青年报》、《中国共青团》、《中华儿女》、《山东青年报》、《山东青年》五份刊物由各直属团委统一到团区委征订,要认真填写团报团刊订阅登记表(见附件3),连同订款务必于12月3日前送交团区委办公室。

第四篇:陆昊同志在共青团学校战线基层试点

今天来参加这个会,主要是来看看同志们,特别来感谢大家。学校战线一直是共青团重要的工作领域,是全团的主战场。过去一年里学校战线各级团组织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团中央书记处的各项工作部署,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不仅出色完成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挑战杯”科技竞赛等传统的优秀品牌工作,同时创新性工作也很有成效。特别是在维护学校稳定方面,学校战线深入开展工作,在充分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全团形成了对学校稳定形势的一系列重要判断,得到了党中央的充分肯定。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中职共青团工作也取得了新突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团中央与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意见》。总体上看,学校战线各级团组织和团学干部克服了各方面的困难,为全团重点工作的推动付出了辛劳和汗水,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在这里,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广大学校战线的团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借此机会,我想就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和大家做一次沟通。

一、学校战线团干部要把握好全团的重大根本性问题

共青团工作在当前经济社会变革的形势下,有很多需要我们考虑透彻的问题。对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一定要想清楚、想明白,当不能完全想清楚、想明白的时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遇到问题和困难可能会退缩,不会坚持努力克服它;二是很难指导下级组织把具体问题解决好。共青团工作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各条战线的工作本质上有很多紧密的重要的联系。学校战线团干部要深入思考、准确把握全团的重大根本性问题,要有全局观。

第一,要把握好共青团现阶段的重大政治目标。团组织在做具体工作时要有具体的目标,同时还要考虑终极目标,把具体工作背后的谋划想透彻。作为共青团干部,一定要明白共青团组织受到最大的目标性考验就在于同广大普通青年的关系上,这是根本上决定共青团组织价值的标准,而不是简单搞一些有影响力的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特别强调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这是共青团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目标,不是简单的数学目标,而是政治目标。有时共青团在具体工作上边界不是很清晰,好像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我们要学会取舍,取舍的准则就是要围绕共青团的根本目标。共青团是一个具有鲜明思想性、政治性的组织,是执政党的青年组织,要特别强调把工作中一系列重大原则、项目、载体与“两个全体青年”的根本政治目标相一致,切实肩负起引导广大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任务。共青团的四项基本职能之间互为逻辑关系,引导青年是根本任务,组织青年既是重要任务也是重要前提,大家要善于在工作中抓住根本目标、根本任务。

第二,要注意把握好重要的工作原则。要结合共青团组织的现状与根本政治目标之间的差距作出重要的工作原则判断。当前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面向基层、狠抓基层。团组织的根本价值、在党政工作体系和社会中的影响力,根本上取决于与广大青年的关系。团的基层组织处在共青团与广大青年的边界上,是共青团联系广大普通青年最重要、最普遍的路径和载体。团组织可以通过开展一些重要工作包括运用社会化动员的方式来直接吸引一部分青年参与,但这没有根本性。比如,学校团委发一张海报,可以吸引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参加活动,但是根本上联系广大学生的还是班级团支部。同样,全团工作不能主要靠团中央、团省委和团市委,更要靠广泛的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团的基层组织。

二是注重工作的普遍性。为了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的政治目标和团组织与广大青年的根本联系,在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工作的普遍性原则。我们看到,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挑战杯”科技竞赛等凡是产生了持久的、重大的、在党内和社会上有良好影响的重要工作品牌,都牢牢抓住了这一原则。把握普遍性原则,就是要在设计工作的时候,看参与的人、看受益的面和深度。我们反复权衡过,为什么要把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切入点定在建设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上,就是因为考虑普遍性原则。就业创业是大学生普遍的核心需求,很多单位因为不愿承担早期的人力资源培训成本而选择招聘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所以就业创业见习是人的成长中不可忽略的环节,青年只有经过一定的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的积累,才能促进有效创业。但目前这在大学教育中有所忽略,为共青团提供了机会。

三是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探索创新。当前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共青团面临三个方面的本质挑战。一是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后,特别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后,党的服务宗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执政路径实现的。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抓住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类社会组织的根本任务和功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探索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路径。二是面对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的新变化,共青团仅靠传统的政治逻辑必然难以完全吸引凝聚青年,所以要靠先进思想、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靠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靠对青年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的培养、靠广大团干部对青年的感情,要善于把政治和非政治的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三是要特别看到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带来的青年大规模流动的趋势和青年新的聚集方式,善于用青年喜欢的新的沟通、交流、聚集和联络的方式作为新的组织建设和工作载体。总之,我们遇到的任何问题及在各地发现的新的工作经验,都与面临的这三大挑战有关系,要么是组织载体上有新的沟通方式,要么是吸引青年有新的路径,要么是找到了以某一类社会组织的根本任务为工作切入点。

四是通过工作狠抓团干部作风,通过转变团干部作风来促进工作。我们从要求团干部在工作中迎着矛盾、敢碰难题等方面入手,狠抓团干部作风建设。

第三,要把握工作主线、工作格局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共青团的工作主线就是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四项职能。大家可以在内容方式上创新,但是主线和重点工作、框架不能再有更多的变化。要特别注意把握四项职能彼此之间的关系,组织青年是重要任务也是重要前提,引导青年是根本任务。学校战线提出思想引领工作,这是非常准确的工作把握。大家要树立大局意识,把握好具体工作与根本任务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开展具体工作而丢掉根本任务。特别是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某一个局部遇到的挑战、矛盾,都是有相互关系的,都是有深刻的社会变革下的问题和原因,而不是简单的干部和经费的问题。我们一直讲抓好基层工作,一靠制度条件,二靠工作内容设计,三靠干部,每个层级的干部都有充分的工作选择权。如果不在状态或者工作方向不正确,即使给予再多的制度条件也是没有作用的。

二、对学校战线一些重要的工作考虑

第一,学校战线要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过程结合共青团组织的根本任务认真进行纵向梳理。这是学校战线非常重要的任务,也就是过去提的“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思想意识形成的逻辑和规律,这是做学生工作基本的学术支持,要请专家学者为团干部进行必要的辅导。比如,有儿童专家提出在青春期前可以用灌输的方式,但是青春期之后灌输就不如价值分析有效。比如,社会上一些人批评我国的教育现象,小学讲共产主义、大学开始讲怎么做人,造成了不同阶段育人目标的脱节甚至倒置,那如何设计是合理的?比如,高速变革的极端社会现象通过媒体迅速放大以后,很多成年人、未成年人无法作出准确的伦理学判断和价值判断,此时正确的社会观察引导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就可以产生很大影响。学校战线的同志要好好梳理、研讨这些问题。如果根本不熟悉青年思想意识的形成规律和教育规律,工作就会不深入、不透彻、不能说服人,就会有损个人和共青团组织的形象。要下大力气研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中学、大学的纵向灌输和引导逻辑。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思想意识形成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通过上次大样本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小学一二年级的少先队员有50%认为现在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这说明对小学生的灌输是有用的,但是并不持久。要研究在初中、高中、大学分别用什么样的方式为学生介绍朴素的政治概念。

第二,学校战线要特别关注国民教育体系发生的新变化,既善于把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各项职能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又要找准共青团工作不同的切入点。学生都是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成长的,不可能离开小学、中学的升学过程,因此学校共青团工作不能脱离国民教育体系。大家要善于当学生,善于与中小学校长、知名老师沟通。中学、中职、大学共青团工作都要融合到国民教育体系当中。要特别注意这一体系框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框架,而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的国民教育体系框架,从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共青团组织要把一些有思想、有作为的学生吸引进来、团结起来,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看到中学新课程改革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我们可以在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增添对重大政治社会问题的学习研究和引导判断,增加寓教于乐的活动设计,从而找到中学共青团开展思想引领的工作空间。各级团组织要拿出比较好的在新课改后可用的政治引导大纲。

第三,全团要集中智慧研究好中学、中职、大学等教育组织的根本任务和不同层级的培养目标,结合共青团组织吸引凝聚青年的具体路径和建立组织的载体,设计工作的切入点。对大学生,我们提出了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拥有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比较全面的素质、养成良好的品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五个层级的培养目标。在与教育部联合召开的全国中职德育工作会议上,我也讲到了中职学生具备必需的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掌握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树立理想信念四个层级的发展目标。每个组织培养的层级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一样。比如,我们讲到大学生在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然后具备比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品德,再好一些的要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这是层层递进的目标。接下来我们要把中学生的培养目标研究透,要出台针对性强、更加深刻的指导意见。

第四,学校战线“两个全体青年”目标的实现,要紧紧依靠各种活动载体,善于把活动载体设计和思想引领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要特别强调活动载体,但不需要天天搞活动。活动要丰富多彩,但活动载体的设计要与思想引领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思想引领既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注意传播一切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学生对具体事情可能会形成积极的判断,也可能形成消极的判断,一旦形成消极的判断,发展成极端化后会对社会有危险,对个人也不利,这是共青团对青年最大的利益维护,但要注意不能搞的所有活动仅是健康积极向上层面而没有高层次的思想引领。

第五,共青团组织在各级学校中开展工作要特别强调思想引领的任务,特别强调普遍性原则,特别探索一些新的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制度性安排。如果学校再不强调普遍性原则,那没有地方可以做到普遍性了。要注意与普通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少搞那些简单的“眼睛向上”、少数人参与的封闭的活动,对学校战线要特别强调这条。活动不一定多,但要有几次很有普遍性的活动让大家参与,让普通学生受益。封闭在体系内的活动可能有的也做得很好,但搞多了会导致普通学生反感。特别要注意思想问题、普遍性问题、融合的问题等。

第六,要对学校战线团干部的成长路径进行科学设计。高校团委书记的成长路径总体是比较清晰的,目前要对中学、中职团干部的职业生涯、职业素质、成长路径认真梳理,增加学术化、科学化的内容。要选优秀的年轻任课老师来当团委书记,而不一定简单地从行政干部中选。任课教师干几年后在学术、晋升职称等方面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这个问题团中央要做深入研究,设计好他们的职业生涯。对中学团委书记应该明确两条,一是学科素质,二是综合素质。我们要能够鲜明地树立起中学、高校团干部除了工作能力、政治素质之外既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又有一定的学术背景的形象。对中学团委书记综合素质的训练我们要进行研究,创造出一些重要的、结构性训练要求,帮助大家提高协调、表达等能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工作投入。如果仅是学科素质好,综合素质不行,那只能做特级教师,当不了学校领导;如果仅有好的综合素质不任课,没有任何学术本领也不行。中学团委书记如何选拔、如何成长,我们在制度安排要有共识,要从工作角度进行设计。

以上是我对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一些考虑。“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挑战杯”科技竞赛、青年志愿者等好的工作品牌,也要进一步梳理,结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使其更加深化、更加务实、更有影响力、更贴近普通学生。

三、关于学校战线团干部成长问题

学校战线团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学校战线是全团最重要的阵地,在全团总体的组织格局中处于重要地位。我想对学校团干部提五点希望。

第一,要提高做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保持学校战线团干部最重要的比较优势。学校战线团干部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这既是由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根本任务决定的,也应是学校战线团干部最重要的比较优势。学校战线团干部受教育程度总体水平是比较高的,但是大家学科差别很大,每位干部都有自身的专长。我今天要特别强调一点,不管你是什么学科,既然替党在学生当中做思想引领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就要作为共青团学校战线的看家本领,否则就无法在这么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当中,在面对这么多现实问题的情况下,保持思想高地的地位去引领更多的年轻人。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首先要加强学习,包括学习社会思潮等。本领很多是靠学习积累出来的,由于学习导致年轻干部能力和素质的差异在短期内表现不出来,但中长期会有很大差别。

第二,要认认真真地研究和掌握好各个层级的教育规律。学校共青团工作以学生为工作对象,以教育为载体。学校战线的团干部,在扎扎实实做几年工作之后,不一定能够成为政治家,但首先应该有可能成为教育家,否则不是我们组织的遗憾和失败吗?教育不能忽略本质规律,我们要认真把握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我提醒同志们要认认真真研究各个层级的教育规律,团省委、团市委分管同志,对中小学、大学教育应该有所熟悉,要去碰教育问题。高校团委书记一定要熟悉本学校的学科体系设计的关系,学科体系之间的支撑关系、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以及学科体系最新的学术前沿研究成果。如果不熟悉,那怎么跟同学对话、怎么判断老师同学喜欢什么或者不喜欢什么呢?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团委书记,一定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

第三,要熟悉社会生活。目前大学里的矛盾以及社会矛盾与80年代有比较大的变化。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社会不稳定的一些主要因素在思想意识层面,在高校。现在,更集中在社会。人的本领从来都是在矛盾中锻炼成长起来的,靠念书锻炼不出处理社会矛盾的高手。我们做一个最简单的假定,如果你每一年干到底,没有动过任何脑筋,完全靠工作积累把这一年的活儿想明白、说明白,那么你年底就一定总结不出一年有什么收获。高校团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强,但处理社会问题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要比较系统地熟悉社会生活。熟悉社会生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一是要特别注意强化和往届校友的沟通,通过他们了解情况;二是要经常对社会重大问题进行引导性交流,通过交流辨析正确和错误的认识,团中央、团省委要更多地做好这方面工作;三是要有一定的时间到其他社会组织工作锻炼,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机理,触碰复杂矛盾。

第四,学校战线团干部特别是高校团干部要在把握党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和全团的总体性、根本性问题方面走在全团前面。一是对全团的一系列重大根本性问题,学校战线团干部要把握好。既要认识到根本性问题与目前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之间的深刻关系,又要善于把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干深干透。二是要善于把握好党和国家重大的根本性长远利益的关系,这是提高理论素养的一个支持路径,对于学校战线的发展非常重要。短期内看不出来,长期可以看出来。学校战线要真正培养出懂得中国国情的、能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团干部。高校团干部要站在推动团的根本事业的发展、站在党的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握好我们现在的工作原则、方法和路径。

第五,各级团组织都要关心学校战线团干部的成长发展。各级团组织除了要研究学校战线团干部的职业生涯路径外,还要为学校战线团干部的成长进行制度设计。共青团各个层级的组织之间不要做重复工作,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多做一些互相弥补的工作。要对高校团干部提高综合素质、熟悉社会生活、把握合理成长路径进行制度性安排。高校团委书记和团干部中一些优秀份子不能都扎堆在学校里,要勇于、善于到学校外面去锻炼提高。要特别关心中学中职团干部的成长,为他们多提供培训交流的机会,使其提高素质。团中央要研究制作中学、中职团委书记短训班的视频、多媒体等教材,对工作要讲得具体、鲜明,认真调查研究,多提供指导,使中学中职团委书记在培训中受到启发。地市级团组织要特别关心培养县级重点中学团委书记的成长,在重点中学团委书记中培养干部。

总之,我希望学校战线的同志在过去的工作基础上巩固阵地,不断深化,继续探索创新,能够在扎实有效地推动工作的同时培养出一大批共青团的骨干的干部队伍,为党的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五篇:陆昊同志在2011年共青团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陆昊同志在2011年共青团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3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党中央书记处对共青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团十六届四中全会有关部署,重点研究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团引导青年工作。

去年,团的宣传思想战线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全团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完成了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努力探索引导青年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不断增强引导青年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普遍性,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受到了党中央书记处的充分肯定。在这个过程当中,全团宣传思想战线和试点单位的很多同志,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下面,我就今年的共青团宣传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牢牢把握中央的一系列重要工作要求,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

从共青团的工作性质出发,开展青年思想引导工作要牢牢与党中央的工作要求相吻合。近期,要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深入领会中央关于宣传“十一五”巨大成就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抓好青年形势政策教育。二是要关注中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一系列新要求,并结合团的实际贯彻落实到青年群众工作中来。三是要关注中央对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研究共青团组织如何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这三个要求是近期团的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们要注意把握的。关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全团正在组织开展调查研究。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思考,我认为特别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条。

1.心里要有青年。各级团干部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首先是心里要真有青年群众。为什么执政时间长了干部容易脱离群众?可能与“格式化”的工作方式有关。我们心里必须清楚,现代社会政权逻辑既不是政治强人的政权,也不是利益集团的政权,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政权。当前,尽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国总体保持了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同。做群众工作,摆在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心里要有群众。

2.要通过各种方式联系青年,努力融在青年之中。团的工作同样存在“格式化”问题,尤其是团的各级领导机关,直接面对青年群众的机会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尤其要注重多联系青年。比如,驻外团工委的工作机制,联系了大量的普通青年,就是在实实在在地做青年群众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团建,通过这样的组织载体让共青团和团的基层干部更多地联系普通青年,这也是在实实在在地做青年群众工作。团干部要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尽可能地多联系青年,真正融入到青年之中。

3.要关注和发现青年群众的具体困难和困惑。对青年而言,困难和困惑都是难题。青年正处于人生的成长、发展阶段,他们无论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还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可能会有一些思想困惑。比如,有的大学生对考研究生还是就业的问题来回掂量、患得患失,在思想上形成了很大的负担和压力。青年的一些思想困惑和问题,对于生活阅历相对丰富的团干部而言,是可以帮助他们解答的。团干部在联系青年的过程中,要注重关心和发现青年的具体困难和困惑,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解答。

4.要力所能及地帮助青年解决实际问题。发现了青年的具体困难之后,各级团组织要努力帮助青年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怕问题小,关键在于做得实。

5.要用真诚的态度对青年进行必要的思想引导。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鲜明思想主张的执政党。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党领导下的青年群众组织,对青年进行必要的思想引导,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青年中传播党的思想主张,帮助青年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都是共青团组织肩负的责任。引导青年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要坦诚、真诚。只要用真诚的心态、真诚的态度,给予青年必要的引导,不论内容和结论是否为青年所接受,他都会接受你这个人、接受你所代表的组织。反之,面对青年,如果总讲套话、空话,不仅没有作用,也会影响党、团组织在青年心目中的形象。在历史上,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也是因为在不同历史时期能够提出极其鲜明的思想主张,直奔人民群众内心中最关心的问题。比如,“打土豪”就是要“分田地”,“抗美援朝”就是要“保家卫国”。团的干部也要注意掌握这些方法。这些道理归结起来就是一条,做青年群众工作一定要包含着对青年必要的思想引导。

二、明确根本目标,把握好引导青年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做好引导青年工作,是党交给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党中央书记处一贯要求共青团组织引导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是引导青年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共青团组织思想性、政治性的体现。但作为青年群众组织,仅有这一条是不够的,还要努力引导青年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此来真正赢得青年对我们的感情和尊重。

共青团工作重要的价值体现就在于它的思想性。思想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思想问题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团的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们要从这个高度来看我们的工作。同时要认识到,思想引导工作的价值要体现在务实的工作当中,不是光懂得几句官话、套话、文件上的话就够了,要善于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具体的“小道理”。从某种程度上讲,宣传工作就是掌握道理、传播道理的工作。这种道理既包括大到国家发展的道理,也包括小到青年生活中的道理。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面对高速社会变革带来的种种诱惑和挑战,不少年轻人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出现偏差,容易产生极端情绪、悲观情绪、偏激情绪等。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在引导“大问题”、“大道理”上要清醒,在引导青年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上,也要体现青年组织对青年人应有的理解、关心。要像对待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那样,真心帮助青年解除思想

上的疑惑和烦恼,用自己多少懂得一些、而青年还不明白的道理,帮助青年把事情认识得更透一点,想得更深一点。要善于融入到青年之中,靠感情、信任和友谊的力量,在青年中树立威信,影响青年的思想和行动。

实现引导青年工作两个方面的重要目标,当前要特别引导青年把握好以下三个关系。

1.引导青年既要看到国家发展的成就、坚定理想信念,又要把握基本国情、保持奋斗精神和合理预期。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的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为我们引导青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现在还没看到过有历史文献证明当时西方的政治家和学者相信我们这样的“豪言壮语”。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伟大的中国人民,靠一点一点的拼搏,提前实现了这个奋斗目标。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能够连续25年保持年均7%以上增长的经济体只有13个,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看,如此奇迹般的成就是少有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党都不必然。这些伟大成就,使我们开展引导青年工作有足够的底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国家的这种发展态势下,当代青年的思想能够保持总体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流。

但在引导青年看到伟大成就、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当前还要引导青年准确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央非常明确地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个判断非常实事求是。我们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不会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迅速发生彻底改变。要看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并不意味着财富总量、经济竞争力居世界第二,更不意味着国民文明素养、教育水准、法制意识、道德信仰等就能达到相应水平。要看到,无论是首都北京还是其他发达地区,离开繁华都市,在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都有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痕迹。要从各个角度引导青年深入观察基本国情,保持清醒头脑,继续艰苦奋斗而不丧失拼搏精神,保持合理预期而不提出脱离国情的诉求。团属媒体尤其要在这方面努力做好宣传和疏导工作。

2.引导青年既要尊重物质财富创造,又要树立精神追求,充分认识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物质财富的创造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无论物质财富如何丰富,终究不能完全替代精神力量,整个社会更不能唯物质论、唯物质化。看看那些七天长假期间放弃休息、牺牲与亲人团聚的机会、留守在一线岗位的普通劳动者;看看那些在突发事件中应急救援的队伍,包括最近日本核电站事故中的留守志愿者;看看那些驻守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冒着生命危险守护边境安全的边防战士,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精神力量的伟大。没有一批这样的人,城市能够正常运转吗?社会能有秩序、正义和平安吗?没有精神力量,能够战胜全社会甚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吗?

调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职业时对收入的考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对于收入与闲暇之间的选择、收入与劳动强度之间的选择、收入与精神愉快程度之间的选择都有新变化。这些变化生动说明了精神需求的满足在人们生活中占

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正因为这样,我们要高度重视引导青年的精神追求,努力在青年中和社会上引导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之在平衡社会前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3.引导青年既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又要有厚重的历史感。一代青年只有真正成熟起来,才能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真正成熟起来,第一要有批判勇气,第二要有理性的批判精神。理性的批判精神,很大一部分与历史感紧密相关。历史感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也不是简单的史实再现,而是历史的逻辑,是看待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角度,是历史的思想方法。

比如,经常有学者、媒体把今天的中国和欧美作比较,这种比较有一定道理,但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借鉴。从历史的角度看,与我国当前比较具有可比性的是欧美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当时欧洲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城市新移民进城以后的生活单调化问题,社会成员的水平流动障碍和垂直流动障碍问题,绝对贫困存在和相对贫困的持久性问题,中产阶级形成、利益集团形成的问题,激进保守势力的斗争和转化问题,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权益保护问题等,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都有一定程度的再现;今天我们每年的“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就是典型的美国工业化中期阶段妇女斗争、劳动者斗争留下来的遗产。不过,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渐次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中国压缩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集中出现了,因而我们的矛盾和问题更为凸显和尖锐。

从横向比较来看,中国现在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实现人均GDP从5000美元到1万美元的跨越基本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后期,这个阶段许多国家会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目前来看,只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因为解决好了宏观调控、自主创新和收入分配这三个重大问题,从而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墨西哥以及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虽然工业化比中国早20多年,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后,却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并存在贫富悬殊等严重社会问题。所以,作比较的历史阶段很重要,不能老拿西方的今天和中国比。一旦运用正确的历史方法,与西方国家工业化中期阶段作对比,那么我们就会认识到,我国压缩在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后20年集中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到底能不能跨越,对我们是严峻的考验。由此,我们对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矛盾凸显期的重要判断的思考和认识就会更加深入和透彻。再比如,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状况是资本相对不足、劳动力相对富裕,因此,青年中年龄稍长者能够接受资本所有者利润收入很高而工人劳动报酬相对较低的事实。而新生代农民工就很难接受这一点,他们认为资本与劳动相互不可替代。形成这样的认识,与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同直接相关。

这些都说明,历史感的问题非常重要。各级团组织要注重培养青年的历史感,引导他们在保持时代感的同时更加理性成熟。尤其在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教育活动时,不能简单地再现史实,而要以这些史实为载体,培养青年善于运用历史的视角、历史的思维方式,善于从

历史的维度和合理的历史比较中分析看待问题,形成更加成熟的思想认识和理性心态。团属媒体要在善于运用历史的视角,既保持尖锐的批判勇气、又养成理性的批判精神方面作出表率。

三、关于今年共青团的宣传工作

今年团的宣传思想工作任务很重,长奎同志将作具体的安排部署,我在这里就几项重点工作跟大家交流一些看法。

1.关于在全团全面推开分类引导青年工作

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是全团引导青年的主线工作。去年试点结束后,我们贯彻党中央书记处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在全团开展这项工作作了初步部署。大家一定要明白,这项工作决不是试完点就完了,今年要在全团全面推。大家还要明白,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不是一个具体的事,而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其核心要求就在于:要针对不同类别青年群体的思想意识关键点及其形成逻辑,运用符合各类青年群体思维方式、接受习惯的话语来诠释道理,并努力找到符合各类青年群体沟通、交流、联络、聚集方式的传播路径和载体。今年,大家要把分类引导的思想方法全面贯彻到引导青年的各项工作中来,运用团中央下发的《大纲》,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我与祖国共奋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引导青年的重点活动,努力将引导青年工作的思想内容针对性、传播方式适用性、引导对象普遍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关于“我与祖国共奋进”形势政策教育活动

今年全团的形势政策教育活动,已经下发专门通知进行了部署,基本思路是由团的宣传部门统筹,学校、城青、农青等战线共同参与。各级团组织、团的各条战线都要按照统一部署、规定动作完成好任务。这项工作已经启动,下一阶段,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努力把工作做深、做实、做透。

一是要引导青年既坚定理想信念,又保持奋斗精神和合理预期。我们有足够的信心通过宣传“十一五”时期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让青年从内心里认同中国共产党。同时,也要有足够的意识提醒青年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引导青年保持奋斗精神,确定合理预期。

二是要结合各类青年群体的特点,阐释他们关心关注的问题。宣讲活动一定要针对青年的所思所想来开展,而不能搞“空对空”。大学生、企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农村青年等不同青年群体,关心、关注的问题有很大不同,话语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宣讲报告要充分考虑不同青年群体的关注点,回答好不同青年群体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帮助他们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更好地寻找好自己的定位。

三是要坦诚地与青年进行思想交流和讨论。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回避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的问题,如收入分配、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都可以非常坦诚地与青年讨论。既要承认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又要坚持向青年传播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民族振兴的使命。

3.关于“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

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的“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团中央书记处没有进行简单的部署,而是经过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在充分考虑当代青年特点以及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活动方案,目的就是希望确保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不流于表面,真正达到务实、能做到、有收获的效果。比如,推荐的党史学习书目经过了仔细斟酌,专职团干部每人至少确定一本必读书、参加一次党史学习讨论并发言,兼职团干部也要参加一次党史学习讨论,这些规定动作基本都能做到。与知名网站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中国共产党简史》、《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在线阅读,也是考虑了当代青年的阅读习惯。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不能简单罗列历史知识,而是要通过党史知识学习,努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帮助青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通过宣传党90年的历史,使广大青年从中理解党最宝贵的东西,理解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归根结底,是要让广大团员青年特别是团干部传承党最宝贵的品格。二是培养广大青年的历史感。不仅要从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出发,还要注重结合近现代史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通过丰富的历史素材和深入的历史比较,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历史感,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理性看待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4.关于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

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一直是我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党中央书记处对共青团加大网上青少年工作力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团要认真研究新媒体的规律和特点,善于借助社会新媒体力量,大力加强团属新媒体阵地建设,推动基层团组织广泛建立务实、灵活、多样的新媒体引导平台,积极开展青年乐于参与的新媒体引导活动,努力开辟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的新途径、新办法。

以上四项重点工作,不是相互割裂,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大家在部署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通盘考虑、整体推进。

同志们,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对团干部要求很高。只有自己首先掌握了一定的道理,先把问题想明白,才有可能用更多的道理去影响青年;只有自己真信,才有资格引导青年去坚定信心、信念。大家要努力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始终坚持务实的作风,对青年进行有效的思想引导。

下载陆昊同志在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陆昊同志在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