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改进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办法(范文)
河南省改进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办法
来源:省军转办时间:2012-07-31 17:11:19
近日,省军转安置工作小组、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省军区政治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完善考试考核、择优选用、妥善安置军转干部的办法,对军转干部的工作岗位、职务安排、编制使用等作出进一步明确和强调。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级各部门和接收单位应根据军转干部的德才条件、职务等级、贡献、专长等情况和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和职务。接收安置师级职务军转干部,采取考核选调的办法;接收安置团级职务军转干部,采取全省统一考核量化赋分的办法;接收安置营级以下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军转干部,采取全省统一考试和考核量化赋分相结合的办法。
──对军转干部的考核内容,以其职务等级、任职年限、服役年限、立功受奖、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工作情况为主,采取考核量化赋分的办法。考试内容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评分。
──省军转安置工作小组负责下达国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金融等中央驻豫单位和工商、地税、质监等省以下垂直管理系统的接收安置军转干部计划。省未统一下达接收安置计划的,由当地负责编制下达。
──积极拓宽接收安置渠道。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要带头接收军转干部,制定年度人事安排计划时,要考虑接收军转干部的情况,拿出部分岗位接收军转干部。事业单位要积极接收军转干部,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转干部,根据其军队职务等级直接安排相应的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安排管理岗位的不受接收单位竞聘上岗等规定限制;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军转干部一般按照其在军队担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资格,经审核确认后聘用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首次聘用不受接收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其专业技术职务数额实行单列、专用。事业单位接收军转干部订立聘用合同的,合同期满可续订长期聘用合同,人事档案管理和社会保障待遇应按照接收单位与军转干部同等条件人员的规定执行。
──坚持把师团级职务军转干部作为安置工作的重点。采取空出领导职位、先进后出、带编分配等办法,优先安排好师团级职务军转干部的工作和职务;把师团级职务军转干部安排与领导班子建设通盘考虑,根据工作需要和军转干部的德才条件,有计划地选调师团级职务军转干部到省辖市、县(市、区)级领导班子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任职;对担任师级领导职务和担任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转干部,应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原则上低一职安排领导职务;对接收团级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转干部较多、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也可安排一定比例的非领导职务。
──及时解决人员编制及职数。按规定增加的行政编制,要全部用于接收安置军转干部,并实行入编审核和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专项管理、专编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各部门各单位空缺的行政编制和中央、省下达各地使用的政法专项编制,优先用于接收安置军转干部;事业单位接收军转干部所需编制,根据有关规定增加,并相应增加人员计划、工资和经费;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对擅自改变编制使用范围的,责令其限期纠正,并进行通报批评;经批准专为解决军转干部职务安排问题增加的领导职数,地方干部不准搭车;经增加领导职数安置的军转干部,因调动、辞职、辞退及退休等原因离开领导岗位的,其领导职数应及时收回,不得安排他人;带编安置的军转干部,结合本人拟任职务,可相应增加非领导职数。
第二篇:2013年军转:河南省改进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办法(范文)
军转干考试
2013年军转:河南省改进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办法
【关键词】军转网 军转论坛 军转 军转干 转业干部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部安置 军转待遇 军转干考试公告 军转干考试大纲 军转干考试成绩
2012年8月份,河南省军转安置工作小组、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省军区政治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完善考试考核、择优选用、妥善安置军转干部的办法,对军转干部的工作岗位、职务安排、编制使用等作出进一步明确和强调。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级各部门和接收单位应根据军转干部的德才条件、职务等级、贡献、专长等情况和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和职务。接收安置师级职务军转干部,采取考核选调的办法;接收安置团级职务军转干部,采取全省统一考核量化赋分的办法;接收安置营级以下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军转干部,采取全省统一考试和考核量化赋分相结合的办法。
对军转干部的考核内容,以其职务等级、任职年限、服役年限、立功受奖、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工作情况为主,采取考核量化赋分的办法。考试内容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评分。
省军转安置工作小组负责下达国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金融等中央驻豫单位和工商、地税、质监等省以下垂直管理系统的接收安置军转干部计划。省未统一下达接收安置计划的,由当地负责编制下达。
积极拓宽接收安置渠道。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要带头接收军转干部,制定人事安排计划时,要考虑接收军转干部的情况,拿出部分岗位接收军转干部。事业单位要积极接收军转干部,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转干部,根据其军队职务等级直接安排相应的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安排管理岗位的不受接收单位竞聘上岗等规定限制;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军转干部一般按照其在军队担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资格,经审核确认后聘用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首次聘用不受接收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其专业技术职务数额实行单列、专用。事业单位接收军转干部订立聘用合同的,合同期满可续订长期聘用合同,人事档案管理和社会保障待遇应按照接收单位与军转干部同等条件人员的规定执行。
坚持把师团级职务军转干部作为安置工作的重点。采取空出领导职位、先进后出、带编分配等办法,优先安排好师团级职务军转干部的工作和职务;把师团级职务军转干部安排与领导班子建设通盘考虑,根据工作需要和军转干部的德才条件,有计划地选调师团级职务军转干部到省辖市、县(市、区)级领导班子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任职;对担任师级领导职务和担任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转干部,应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原
军转干考试
则上低一职安排领导职务;对接收团级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转干部较多、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也可安排一定比例的非领导职务。
及时解决人员编制及职数。按规定增加的行政编制,要全部用于接收安置军转干部,并实行入编审核和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专项管理、专编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各部门各单位空缺的行政编制和中央、省下达各地使用的政法专项编制,优先用于接收安置军转干部;事业单位接收军转干部所需编制,根据有关规定增加,并相应增加人员计划、工资和经费;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对擅自改变编制使用范围的,责令其限期纠正,并进行通报批评;经批准专为解决军转干部职务安排问题增加的领导职数,地方干部不准搭车;经增加领导职数安置的军转干部,因调动、辞职、辞退及退休等原因离开领导岗位的,其领导职数应及时收回,不得安排他人;带编安置的军转干部,结合本人拟任职务,可相应增加非领导职数。
第三篇:2013军转:军队转业干部计划分配安置办法
军转干考试
2013军转:军队转业干部计划分配安置办法
【关键词】军转 军转干 转业干部 军转论坛 军转干考试 军转网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部安置 军转待遇 军转干考试公告 军转干考试大纲 军转干考试成绩 军转干部 军转干部安置计划
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重庆市实际,关于计划分配军转干部的安置办法如下:
一、军转干部的工作分配,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区县(自治县)和市级各部门、中央在渝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坚持指令性分配办法的同时,积极探索与服役期间德才表现、贡献挂钩和考核选调、考试考核、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分配办法。具体办法在积极探索试点取得经验后另行制定。军转干部的岗位安排以工作需要为主,兼顾本人意愿,确保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二、妥善解决党政机关接收军队转业干部需要的行政编制。党政机关接收军转干部,按照计划分配数的25%增加行政编制,增加行政编制后有缺口的,首先用自然减员空缺出来的行政编制解决;解决后仍不够的,由市机构编制部门向中央机构编制部门报告。各级党政机关在制定人事安排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接收军转干部的情况,预留出部分编制和职数接收军转干部。中央下达我市使用的政法专项编制,应有一定数量用于接收军转干部;市机构编制部门为接收军转干部给有关区县(自治县)、市级有关部门增加的行政编制,不得挪作他用。
三、允许军转干部安置任务重的市级垂直管理部门在全市拉通使用编制后,原则上按其自然流向安置;安置确有困难的,可安置到“一小时经济圈”中二环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县城区。
四、对担任师级领导职务和担任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转干部,一般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接收师、团级领导职务军转干部人数较多、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部门和单位,可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要把师、团级领导职务军转干部安排与领导班子建设通盘考虑,根据工作需要和转业干部的德才条件,有计划地选调到区县(自治县)级领导班子或事业单位、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班子任职。要制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军转干部到艰苦地区、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作。
五、事业单位编制尚未满员的,应首先从军转干部中补充;编制满员的相应增加编制和人员工资总额,用于安排军转干部。事业单位安置军转干部,应参照其军队职务等级,比照本单位或本系统同级同类人员安排相应的管理或技术工作岗位,并给予3年的适应期。实行人员聘用制的单位要根据其用人制度,与军转干部签订中期或长期合同,聘用合同期限不包
军转干考试
括适应期。
六、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应按计划积极接收军转干部,缓解机关、事业单位的安置压力。市轻纺、化医、机电、农工商、水务、水投、能投、港务、交旅、高发、城投、建投、开投、地产、报业、广电、出版集团和中央在渝的民航、铁路、电力、烟草、电信、邮政、石油及银行等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都应积极接收军转干部,不应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接收的军转干部,要安排管理或技术工作岗位,并给予3年的适应期,其工资和津贴、补贴、奖金和其他生活福利及社会保险等待遇,按国家和我市及所在企业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各区县(自治县)、市级单位和中央在渝直属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的军转干部安置计划,由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部门依据国家计划统一编制,以指令性计划下达,接收单位要及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接收军转干部所需增加的编制、职数和工资总额等事项,确保安置计划的落实。
八、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军转干部,一般按其军队担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或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资格,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因工作需要可以安排行政职务。单位因职数限制,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确有困难的,可适当增加专业技术职务数额。担任行政职务并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军转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可安排相应的行政职务或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九、为确保军转干部安置任务的完成,在全市尚未全面推行考核选调和考试考核办法前,仍继续实行指令性计划与自主选人相结合的分配办法,军转干部安置计划总数的60%由军转安置工作部门按政策规定实行指令性统筹分配;40%由接收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双向选择,自主选人。凡是有指令性安置计划任务的,各单位都要无条件接收,坚决维护政令的统一和政策的严肃性。有安置任务的单位,在当年军转干部安置任务未完成前,由组织、编制、人事部门暂时冻结其编制,停止办理人员调入、录用、聘用等手续。
第四篇:军转干部福建省惠州市安置办法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量
--------------军转干部福建省惠州市安置办法
福建军转交流群:204098488(加群后请修改群名片为:军转-地区-昵称)
本文为中公教育军转干考试网搜集整理的一则福建军转信息,2013年预计转业至惠州市的军转干部可以作为政策参考。
第一条 为了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促进惠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和《广东省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条件》有关规定,结合惠州市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惠州市范围内计划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按《惠州市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的意见(试行)》(惠市军转[2002]16号)执行。
第三条 成立惠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军转办)。军转办为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接受省军转办下达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拟定和落实我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方案,做好军队转业干部的跟踪服务工作。
第四条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和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原则。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时完成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任务。军队转业干部应当服从组织安排,按时报到。
第五条 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条件
(一)军队转业干部原籍惠州市或从惠州市入伍(入伍时常住户口在惠州市,下同)的,一般由其原籍或者入伍时所在的县、区安置。
-------------
福建军转考试交流群:204098488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量
--------------(二)军队转业干部的配偶随军前或结婚时的常住户口在惠州市的,可到配偶随军前或者结婚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三)配偶已随军到惠州市的军队转业干部,可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四)父母身边无子女或者配偶为独生子女的军队转业干部,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在惠州市有常住户口的,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的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未婚军队转业干部的父母户口在惠州市的,可到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五)军队转业干部的父母双方或一方为军人且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满10年,父母原籍、入伍地或离退休安置地在惠州市的,军队转业干部可选择到父母原籍、入伍地或离退休安置地安置。
边远艰苦地区是指国办发〔2001〕14号文件确定的的边远一、二、三、四类地区和国发〔1989〕14号文件规定的一、二类岛屿范围。
(六)配偶、父母或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住户口在惠州市的军队转业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1.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的;
2.战时获得三等功、平时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的;
3.因战因公致残的。
(七)夫妇同是军队干部且同时转业,其中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且安置进入惠州市的,另一方可以到配偶安置地安置;一方转业,留队一方在惠州市且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转业一方可到留队一方所在地安置。
-------------
福建军转考试交流群:204098488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量
--------------(八)经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办公室同意,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
(九)配偶不符合随军条件,但在惠州市工作,且有惠州市常住户口,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军队转业干部,可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1.配偶已被聘任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
2.配偶系国家承认的硕士以上学位获得者;
3.配偶系处级以上管理人员。
(十)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接收:
1.未列入安置计划的;
2.担任团职以下职务,年龄超过50周岁的;
3.提升领导职务不满一年的;
4.患有严重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5.受审查尚未作出结论或者留党察看期未满的;
6.受刑事处罚的;
-------------
福建军转考试交流群:204098488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量
--------------
7.根据有关政策,不符合转业安置条件的。
第六条 军队转业干部分配到市直或县、区安置的原则
军队转业干部的分配去向,除市委、市政府和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对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在市直和县、区之间作适当调整以外,按以下原则确定。
(一)凡属下列情况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市直单位(含省垂直管理单位,下同)安置:
1.配偶双方为军人,一方留队,另一方转业且符合在惠州市安置条件的;
2.配偶户口在惠城区,且在市直单位工作的;
3.配偶户口在惠城区,且在部队服务社、幼儿园等部队所属单位工作的;
4.父母户口在惠城区且未婚的军队转业干部。
(二)凡属下列情况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惠城区安置:
1.原籍或入伍地在惠城区,其配偶不在市直单位工作的;
2.配偶户口在惠城区,在市直(含省垂直管理)单位和部队服务社、幼儿园等部队所属单位以外的单位工作和无工作单位的。
-------------
福建军转考试交流群:204098488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量
--------------(三)凡属下列情况的军队转业干部分别由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安置。
1.原籍在上述县、区或从上述县、区入伍,且配偶户口不在惠城区的;
2.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随父母、配偶父母、本人子女户口应由上述县、区安置的。
第七条 市直单位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方案的审批方法
由市委组织部或市军转办拟定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方案,经审批下达各单位后,各单位应无条件接收,按规定时间和干部任免权限上报定职定位意见。
(一)达到相应安置条件(截至当年3月31日,任职满3年的领导干部,下同)的正团职干部由市委组织部拟定方案,报市委审批。
(二)未达到相应安置条件的正团职干部和达到相应安置条件的副团职干部由市军转办拟定方案。安排副处级单位副职领导的,报市委组织部审批;安排正科级领导或非领导职务的,报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三)未达到相应安置条件的副团职干部和营职以下干部由市军转办拟定安置方案,报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第八条 达到相应安置条件的正团职干部一般安排副处级领导职务。当年接收正团职干部数量多、领导职数空缺少时,可安排副处级非领导职务;达到相应安置条件的副团职干部一般应安排正科职领导职务。因无职位空缺,不能安排正科职领导职务的,可安排正科职非领导职务,如本人同意,也可以安排副科职领导职务。
第九条 营职干部参照上述规定,合理安排。
-------------
福建军转考试交流群:204098488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量
--------------
第十条 非军队转业干部本人志愿,不能安排军队转业干部到企业工作。
第十一条 机关、事业单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时,如没有空编,可采取增加临时编制的办法予以解决。在按本办法第八、九条给军队转业干部定职时,可不受本单位领导职数和非领导职数比例的限制。
第十二条 凡省人事厅下达有接收军队转业干部计划的省垂直管理的单位,应及时与市军转办联系,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完成好接收任务;省人事厅未下达安置计划的省垂直管理单位,要积极主动地按市军转办下达的计划,接收安置好军队转业干部。各县、区和市直单位要坚决执行市军转办下达的安置计划,不能以专业不对口、年龄偏大、职务偏高等理由拒绝接收军队转业干部。
第十三条 政法系统接收安置营职以下军队转业干部,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由市军转办统一审查资格条件、组织考试,选派合符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到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国安等部门工作。
第十四条 军队转业干部报到后,各接收单位应尽快按规定给军队转业干部套改工资。各项补贴按套改工资的执行时间执行。
第十五条 军队转业干部的随调配偶随同军队转业干部列入计划安置范围,各接收单位应合理安排。省人事厅下达给省垂直管理单位的接收军队转业干部计划,同样适用于接收随调配偶。随调配偶由市军转办拟定安置方案,落实后分别由人事和劳动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六条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对拒绝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或者未完成安置任务的部门和单位,组织、人事、编制等部门可暂缓办理其人员调动、录用和编制审批事项。
-------------
福建军转考试交流群:204098488
第五篇:关于改进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改进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国务院军队转业办干部安置工作小组、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总政治部
2012年1月21日
国转联〔2012〕1号
关于改进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干部人事司(局),各军区、各军兵种、各总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武警部队及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政治部:
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军队各级组织坚持把安置军队转业干部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规定,不断探索改进安置办法,保证了军转安置任务的顺利完成,推动了军转安置工作的改革发展。随着国家和军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切实贯彻落实《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中发〔2007〕8号),现就进一步改进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措施、创新方法、规范程序、强化监督,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安置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军转安置任务和政策落实。
——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安置工作公开透明。改进军队转业干部移交、安置各个环节的工作,使安置工作信息更加公开,程序更为规范。
——加强管理监督,确保安置任务和政策有效落实。明确工作责任,强化监督制约,有效防止和纠正移交安置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使安置计划得到全面执行,各项政策规定落实到位,组织协调更加有力。
——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安置制度建设。适应国家和军队各项改革特别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健全制度完善、措施配套、保障有力的政策制度体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通盘考虑,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纳入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
——坚持公平公正、规范有序,不断提高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坚持注重德才、注重实绩,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与其服役期间表现和贡献挂勾。
——坚持妥善安置、合理使用,努力使军队转业干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二、严格落实安置计划
(一)科学编制安置计划
各级军转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应根据上级下达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分解细化接收安置计划,明确安置工作要求。各接收安置部门和单位,应根据军转安置计划和政策要求,明确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的具体岗位或岗位的行政、事业、企业性质,报军转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确认。
(二)落实好中央垂直管理单位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任务
中央和国家机关京外直属机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编制下达,并抄送其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家军队转业安置工作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要为所属单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并督促其完成安置任务。中央和国家机关京外垂直管理单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增加行政编制办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维护安置计划的严肃性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是指令性计划,必须无条件执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应认真落实国家和上级下达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不得拒绝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对拒绝接收军队转业或未完成安置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应采取通报批评、行政问责等措施予以纠正,或暂缓办理其人员调动、考试录用、聘用和编制等审批事项。
三、改进和完善分配办法
(一)基本要求
各级党委、政府应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德才条件在军队的职务等级、贡献、专长,结合地方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和职务。接收师团级职务军队干部,原则上采取考核选调的办法安置;接收营级以下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原则上采取考试考核和双向选择的办法安置。对有的岗位,也可以在军队转业干部中采取竞争上岗等办法安置。
(二)考核
对军队转业干部进行考核,要以军队转业干部的德才表现、能力专长以及职务等级、任职时间、服役年限、立功爱奖、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工作情况为主,使其服役期间德才表现和贡献得到更好体现。实行
考核量化赋分办法的,考核量化标准应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相对统一。要注意改进考核工作,探索完善档案审查与实际考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不断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考试
采取考试的办法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的,考试内容应根据军队转业干部特点合理设置。考试工作应由省级军转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统一计划组织,军队转业干部移交工作部门予以配合,避免出现接收单位分散多头组织、军队转业干部反复参加考试的现象。考试中有面试环节的,应在考试方案中明确面试比例并在笔试成绩公布前公布,严格按照笔试成绩排序确定面试对象。要积极探索按照接收岗位分类组织考试,促进安置考试与定岗定位相一致。
(四)指令性分配
指令性分配是落实军转安置计划的重要保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实行指令性分配:按照政策规定应予重点照顾的军队干部;在安置期限内,军队转业干部未能落实安置单位,接收单位未能完成安置计划的;安置人数较少的地区,经省级军转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的。
四、坚持突出安置重点
(一)重点安排好师团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
要把师团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安排与领导班子建设通盘考虑,结合市、县级领导班子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对个人有意愿且符合任职条件的,在本地区范围内统一调配、合理安排使用。要采取空出领导职位、先进后出、带编分配等措施,切实安排好师团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的工作和职务。对担任师级领导职务和担任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队转业干部,应安排相应领导职务;接收师团级职务军队转业人数较多、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但应有一定比例安排领导职务。安排军队转业干部,可按规定增加非领导职数,增加的非领导职数实行单列、专用。
(二)照顾安排好功臣模范、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
对服役期间立功受奖,或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以及从事飞行、舰艇等特殊岗位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各地要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从优安置。采取考试、考核等办法安置上述军队转业干部的,要给予适当加分,加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制定。
五、积极拓宽安置渠道
(一)发挥党政机关接收军队转业干部主渠道作用
各级党政机关、参公单位要带头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制定增人计划时,要综合考虑自然减员、招录公务员和军转安置情况,预留一定比例行政编制接收军队转业干部。中央下达的党政机关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增加行政编制,必须全部用于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实行专项管理、专编专用,不得挪作他用。要充分利用
中央下达各地使用的政法专项编制接收军队转业干部。
(二)事业单位要积极接收军队转业干部
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要积极接收军队转业干部,适合军队转业干部工作的岗位应当优先用于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根据其军队职务等级直接安排相应的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安排管理岗位的不受接收单位竞聘上岗等规定限制;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一般按照其在军队担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资格,聘用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首次聘用不受接收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事业单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订立聘用合同的,合同期满可续订长期聘用合同,人事档案管理和社会保障应按照接收单位与军队转业干部同等条件人员的规定执行,所需编制由各地、各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相应增加,并据此增加人员工资总额计划。
(三)吸引军队转业干部到国有企业工作
国有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积极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要充分考虑军队转业干部职务、特点和专长,提供适合军队转业工作和发展安置岗位。企业接收的军队转业干部,应根据本人意愿签订无固定期限或中、长期劳动(聘用)合同,薪酬待遇按照国家和所在企业有关规定执行,非本人原因不得解聘、辞退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合同。
(四)鼓励军队转业干部到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工作
各地可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军队转业干部到中小城市、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工作。对自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应当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德才优秀的可以提职安排,其配偶子女可选择在原符合安置条件的地区安置。边疆民族地区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军队转业干部留在边疆民族地区工作。要结合组织政权建设和工作需要,每年有计划地选调一批懂民族语言、熟悉当地社情民情的军队转业干部,充实到县、乡领导班子,符合条件的可任党政正职,长期培养和考察。
六、大力推进安置信息公开
(一)建立安置信息发布制度
建立健全安置工作信息发布制度,着力促进安置工作公开透明。进一步完善安置信息发布协调机制,科学拟定安置信息发布范围,不断改进安置信息发布方式和程序,确保安置信息及时发布。安置信息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安置政策、安置计划、分配办法、工作程序和有关要求。安置信息主要通过政府网站、定期公告、会议通报等多种形式发布。发布安置信息时,要注意保守国家和军队秘密,做好保密审查工作。
(二)建立工作进展通报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通报制度,着力促进安置任务落实。接收军队转业干部的单位或部门,应制定落实计划方案和推进工作计划。军转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要及时通报本地区安置计划执行情况和安置工作进展情况,必要
时可采取阶段性通报等方式,促进安置计划落实。国家军转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要会同中央国家机关和军队有关部门,及时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执行安置计划以及部队各单位转业干部离队报到的情况。
(三)建立考试考核结果公开制度
建立健全考试考核结果公开制度,着力促进安置工作规范运行。对军队转业干部进行考核量化赋分的,要将赋分要素和赋分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对军队转业干部进行考试的,要将考试范围和考试成绩在适当范围予以公布。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完善工作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工作指导,健全军转安置任务和政策落实情况检查验收制度,建立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机制。要探索建立军转安置仲裁机制,军转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主动解决军转安置工作遇到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军地安置工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军地合署办公等办法,共同抓好军转安置任务落实。
(二)科学统筹工作
各级军转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科学安排、高效运行,严格按时间节点开展工作,确保军转安置任务顺利完成。
(三)加强监督检查
军地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军转安置工作的检查督导,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军转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军队转安置工作的监督,坚决制止和纠正违反法规政策的行为。要将军转安置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内容,作为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内容,作为“双拥”模范城(县)评选的标准。各地制定军转安置工作的政策性文件或规定,必须与中央的相关政策相符,并报上级军转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四)抓好教育管理
军地要加强安置期间转业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对已经发出报到通知但在规定期限内不到地方报到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安置地军转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处理。对未按政策规定安置的,由安置地予以调整纠正;对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教育督促本人离队报到,经教育仍不报到的,由所在部队依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严肃工作纪律
各级军转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要制定安置工作纪律,教育军转安置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依法行政,按制度办事,廉洁自律。对在移交、接收和安置工作中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的,要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对严重违反政策规定以及构成犯罪的,要依法处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转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