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居家养老的思考
居家养老的思考
诸镇康
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67亿,超过日本人口总数,相当于广东、广西、江西三省区的人口总数。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需求日渐增多。未富先老,也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随着老人年龄增长,身体功能退化,需要人照顾而身边无人照顾,这就体现了社区居民养老服务的意义所在。身边无子女或者子女照顾不过来,从这个角度,社区对老人、对家庭成员的支援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居家养老是对这一现象所作出的一个正确选择。居家养老服务采取让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和社区接受生活照料的服务形式,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相比,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居家养老服务,可以让一部分家庭经济有困难但又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得到精心照料,从而对稳固家庭、稳定社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就是“养儿防老”、“多子多福”、“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的穷家。”生有五男二女,是前世积下的阴德。在自己习惯的家庭养老,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出门有熟悉的邻里,互致问候,拉呱聊天。环境熟悉,闭着眼睛也不会走错路,闻着厨房的灶烟也能回到家。能有子女的“床前百日孝”,就心满意足了。另外,传统的居家养老在家庭原有的平台之上进行,养老成本相对比较低。
当前居家养老现状的不足有三:1 大部分地区只有家政服务,个别发达地区有政府培训的助老服务员,但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还远远谈不上;2 老年市场供给和设施的缺乏,一方面说明养老产业潜在需求巨大,另一方面又说明有效需求不足。这反映了我国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不足;3 生活在高龄、空巢、孤独、病残状态的老年人,如果无法获得社会支持,居家养老潜在的风险会很大。如何改变当前居家养老服务的局面?一要制定政策,扶持发展;二要加大公共财政支出,扩大政府资助,实行政府补贴;三要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有责任心和专业技能的护理服务队伍,使老年人在家里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专业化服务。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组织,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等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积极培育、规范管理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当前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的增加趋势,家庭赡养功能弱化的特点,使家庭养老走进死角。现代社会多元化的趋向使老年人群对养老的期望值增高,传统的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人对生活品质的高水平需求。以社区村,居委会为核心、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社会化专业服务与非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成为新型养老模式。
首先是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如衣食住行用;第二是精神文化需求,如文化娱乐、保健、医疗卫生等;第三是情感和心理慰藉方面的需求,比如说心灵沟通。养和医是老人两个
最基本的需求。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他“请出来”,动员那些能自理的、身体比较好的老年人尽量从家里走出来,到社区机构网点场所来接受服务,参加一些社区组织的活动,这样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情感方面大有裨益,另外可以让老人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区。身体不能自理、走不出来的那些老人,要居家养老的护理人员上门去,实行上门包户的服务,一个部分叫专业化的养老护理员。不仅要经过培训还要取得相应资质;另一种要发动社会力量,扩大广大志愿者的队伍,发动社区、单位、学校利用自己的技能知识,利用节假日休息日给老人提供相应的力所能及的。
近年来,街道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市场运作”的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而居家养老志愿服务也随之衍生,志愿者队伍与服务对象人数都在逐渐发展壮大。目前,祖庙街道的居家养老志愿服务在促进志愿者走进老人家中进行落户服务外,还积极推动志愿者与老人家的“一对一”互动,帮助老人家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生活。居家养老志愿服务设立了精神慰藉、中医推拿、医疗保健、家电维修、义务理发、法律援助、老年人权益咨询、文化娱乐等14个居家养老志愿服务分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中医推拿、维权咨询、法律援助、家电维修、文化娱乐等14个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实行了„三结合‟措施,即专业化队伍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市场化运作与义务奉献相结合;社区志愿服务站分配协调与老人自愿选择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志愿服务,将事半功倍。
第二篇:居家养老
推广农村居家养老 全力破解养老难题
2009年年初,富阳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广工作,在全市23个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完善市、街道(镇)和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2009年12月,社区养老的成功经验延伸到农村,逐步深化和拓展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富春街道杨清庙村、春江街道山建村、新登镇塔山村和湘溪村、常安镇横槎村、湖源乡新三村6个行政村实施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服务对象主要是户籍在试点村内且常年居住的老年人。
目前富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94724人,占总人口的14.75%,每年还以全市老年人总数3%的速度净增长。目前空巢独居的老年人有1.4万余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5.3%。从2007年起,富阳市除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外,还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全力破解养老难题。去年12月,总投资1.26亿元含市社会福利中心和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开工建设,将主要解决城镇“三无”老人集中供养问题以及满足不同层次养老需求;孤残儿童康复寄养中心主要解决社会弃婴、孤儿的集中供养问题以及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和寄养业务。
第三篇:居家养老
红旗路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充分发挥计生服务技术和计生协会网络优势,把生育关怀行动向急需关注的老龄人群延伸,进一步积极探索、稳步推进计划生育家庭居家养老保障制度,为老年计生家庭提供包括疾病预防保健、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使老人们生活在温暖、舒心的环境里,逐步实现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基本需求。
一、推行政策宣传服务。积极向老人们宣传省、市计生奖扶政策标准以及办事处推出的计生家庭优惠政策,并按时发放奖励扶助、独生子女父母金等,让他们优先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实施健康检查服务。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并结合该区全民健身活动,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进行免费检查身体(测量血压、血糖、心电图等),对行动不便、偏瘫在床或家中无人照顾的老人,入户为其检查身体;对当时就能检查出的结果,当时告知老人,方便老人及时就医;对需要综合评价的诊断,待综合诊断出来后及早告知老人;对所有体检的老人进行健康评价,建立了健康档案,开出健康养生食疗处方,做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三、开展志愿者零距离服务。各社区成立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号召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服务,为计生老人提供家政服务,例如:打扫卫生,帮助购买生活用品,*******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
四、开展文体娱乐服务。各社区利用老年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地、人口学校等精心举办老年人趣味活动、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等,使广大计生老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让他们在生活上得到精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关爱和慰藉,促进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服务站自评
当社会进入老龄化以后,居家老人成了弱势群体。为顺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形势需要,更好地为村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我们村在镇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协助下,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初步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已初步成效。以下是我村自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立以来的四点主要做法:
①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服务对象。
为了更好了解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情况,我村根据老年人状况和需求进行了摸底排查。根据居家老人居住状况、养老意愿、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方面展开调查并确定了无偿、低偿、及有偿的服务对象。
②建立健全各项目制度和服务体系
首先成立了专门的居家养老领导小组,组长由村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村主任担任,下设成员5人的领导机构。由村全额出资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站内设有休息室、阅览室、棋牌室、兵乓球室等一系列服务项目。站长由德高望重的原村主任担任,下设常务副站长及成员共计10余人,明确工作职责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为有需求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提供精神慰藉、个人照顾、家居清洁等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帮助。③创新服务,充实活动内涵
首先,居家养老服务站成员按照居家养老服务对象需求,合理调整创新服务计划和服务内容,有效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将政
府的爱老护老政策落实到实处,深入每个老人的心头。每逢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佳节来临之日,我站组织工作人员到老人身边送去慰问物品,并了解老人目前的生活情况,倾听老人对我站服务工作的开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关注老年人精神世界。站内阅览室、兵乓室、棋牌室全天为老年人开放,丰富业余生活;多次组织老年健身队伍参加广场舞等一系列活动,锻炼老年人的身体。
④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全社会都需要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人人都应有尊老、敬老、助老”意愿,为推进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我居家养老服务站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力量,依托党员群众,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逐步为老人构筑颐养天年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立了针对老年人生活需求和帮助的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利用节假日、休息日等业余时间到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他们做一些在家庭中才能享受到的事情,诸如陪老人寻医问药、陪同聊天谈心、外出散步或娱乐等等,同时这些工作又是居家养老服务站日常管理工作中无法做到的,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由于他们的服务是自发的、真诚的,没有功利性,普遍受到老年人的欢迎。
我村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行至今,在队伍建设和各项服务开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传统美德的核心,为老人提供了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诠释了服务站关爱老人、服务老人的精神实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村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服务工作与领导的要求和老年人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因为养老服务社会化是一个全新亟待探索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在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展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良好氛围,把这项民心工程做的更加深入人心。
2014礼嘉桥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年5月9日
第五篇: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聘请一批收入低,就业难的低保对象担任居家养老服务员,为高龄残疾空巢老人提供免费家政服务。每天一次问候电话回访,每周一次上门探望回访。同时,对空巢家庭老人以“协助锻炼”服务为主,推行“出行服务”,即陪同逛街、锻炼,心理咨询、参加社区活动等服务;对高龄、非自理老人以“保姆式”服务为主,推行“家务助理”项目,提供洗衣做饭、理发、康复等服务;对高龄能自理的老人以日托服务为主,采取日间护理、托老、老年康复等服务。
定期为老人提供看望、生活照料、谈心交流、维权调解等服务。
一键照明、一键语音、一键助听、SOS紧急呼救……通过一部手机,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24小时的全方位养老服务。长春市首家“网络养老院”负责人11日介绍,经过近9个月的试运行,网络养老新模式获得长春许多老人的认可,未来有望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
长春市首家“网络养老院”由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湖东社区成立。区别于传统的养老院养老模式,参加“网络养老”的老人,无需入住养老院,而是在家中享受各类养老服务,由相关机构通过一部老人随身携带的便携手机,来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求助、购物咨询、消费维权咨询、紧急救援等生活服务。
记者看到,这部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手机键盘与普通手机差不多大小,但其按键和屏幕显示的文字却特别大,手机背面还专门有一个SOS紧急呼救按钮。
64岁的崔淑琴是“网络养老院”的首批成员。据她介绍,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只要按动SOS键,求救信号就会接通24小时救助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半分钟内会与老人家人、公共服务部门以及社区服务站取得联系,为老人提供及时的救助。
据了解,2010年仅长春市超过60岁的老人就有约113万。而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全部人口比例将超过30%,中国社会面临的养老压力正逐年增加。
对此,“网络养老院”负责人郭丽表示,“网络养老”可以看作是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在首批老人试点成功后,社区就已经扩大了试用规模,未来还将与长春市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在更大范围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