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核心能力_企业成功兼并的关键因素
第18卷
1999年
第69期
第3期
大自然探索
EXPLORATIONOFNATURE
V61.18,SunlNo.69
No.3.1999
犷稚澡骂霸摹臀鬓飞气汗导三.匀曰弓匀曰笼日曰,曰任习笼寻习弓匀三任寻弓弓 核心能力:企业成功兼并的关键因素
宋伟
(四川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兼并是企业实施发展型战略的常用方法,确保企业兼并成功的秘诀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本文从核心能力的内涵和特征入手,阐述了核心能力在企业兼并中的关健作用。关键词核心能力,兼并
1问题的提出
兼并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等有偿方式取得其他
企业的产权,使其失去法人资格或虽然保留法人资
格但变更投资主体的一种行为。与直接创办新企业
比较,兼并具有经营资源支配权转移快、投资见效
快、进人新经营领域容易、资本扩张较快和社会影响
大等特点,得到广大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已成为世界
各国各类型企业资本化经营和实施发展型战略的一
大工具。
兼并最突出的优点是:
(1)帮助进攻性企业迅速扩张。企业利用和扩
大规模经济效应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靠内部资本积
累,以增添机器设备扩建厂房来扩大生产能力;二是
使资本集中即吞并其他企业的办法来实现规模扩
大。相比之下,后者能在短期内通过兼并现存企业
来集中巨额资本,从而可以更快地满足生产规模扩
大和增加利润的需要。
(2)提高经济效益。兼并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效果。即生产规模大,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降低,从而增加企业收益。其次,企业
通过兼并能扩大原材料来源和产品销售这两个市
场,使外部市场内部化;还能够利用被兼并企业的现
存技术、行业经验、销售渠道等优势,迅速给企业带
来经济上的利益。再次,通过避税增加企业效益。
.7
4无论是法制较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市场经济
体制尚不成熟的中国,现行税法和会计制度常会造
成这样一种局面:具有不同纳税义务的厂商仅仅通
过兼并便可获利。如一家企业利润多,征税高,另一
家企业因亏损不交税,这两家一合并,其利润摊平,便可大量减少纳税义务甚至不交税。此外,还可直
接买卖企业而获利,即兼并者将低价买人的亏损企
业整顿、改造、“包装”后高价卖出而寡利。
(3)实现多角化经营,分散经营风险。企业进行
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后,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生
产与服务的多元化,有利于企业分散和降低经营风
险,保障收益。另一方面,兼并之后,子公司之间,子
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资源可以统一配置,减少各自的财务风险。
(4)增强实力,利于竞今。通过兼并,进攻性企
业扩大了对原材料供应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影响
和控制力,也就提高了企业的垄断程度。如横向兼
并企业,把竞争对手兼并过来,可以减少对抗竞争,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控制能力。兼并还能够增
加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或获得先进技术与管理经
验。日本索尼公司兼并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和哥
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唱片公司,其主要目的是为获取
这两家公司在摄像、有线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及
卫星广播方面的技术,以增加自身的技术能力。
(5)通过企业的兼并,使被兼并企业的存量资本
变为流量资本,盘活了一些闲置的资产,较快地扩充核心能力:企业成功兼并的关键因素 了企业经营实力,尤其是同行业之间的兼并(横向兼
并),有利于企业形成垄断,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6)提升公司形象,增加进攻性企业管理人员的满足感。进攻性企业在兼并其他企业的过程中,扩
大了社会影响,提升了公司形象,使企业的经营管理
人员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由于兼并能给扩张型企业带来较多的好处,本
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上再次掀起的兼并浪潮一直
持续到现在,这一轮兼并的特点是:金额之大是前所
未有的,另外,还时常出现“蛇吞象”的现象。国内的兼并早在本世纪30、40年代就曾发生过。但大规模的企业兼并是80年代中期以后才兴起,90年代中
期在资本化经营的热潮影响下,有了较快的发展。
几年过去叮,相当多的扩张企业的经营结果并不理
想,其中不少企业在兼并收购进一个又一个不熟悉
行业的企业之后,扩张企业才发现自己的战线太长,经营不佳,远未达到预期的结果。难怪美国的战略
管理专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曾经总结了
70年代美国的企业兼并,发现非相关产业的兼并失
败率74%,相关产业的兼并失败率64%。由此可
见,有效的企业兼并难度之大,也许是中外企业界人
士都没预料到的。
那么,我们要问:导致兼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企业间兼并成功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回答只
有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据美国的统计,具有核心
能力的公司的扩张兼并成功率在70%左右,无核心
能力的公司的扩张兼并成功率小于30%。
普惠公司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专长是其核心能力,但它所提供的高效优质的航空发动机,其价格也是
用户愿意支付的。
(2)核心能力应具备独创性,不易被人模仿。从
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所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裕犯w~
肠w)是核心能力的重要要素。如果企业专长很容
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抄袭,或经过努力可以很快建
立,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企业
专长的独创性和持久性很大程度上由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所决定。那些内化于整个组织体系、建立在系
统学习经验积票之上的专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个
别技术骨干或某个出色的管理者基础上的专长,具
有更好的独创性。
(3)核心能力应具一定的扩展性,对企业一系列
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还能够帮助企
业扩展相关市场。拥有强大的核心能力,意味着企
业在参与依赖核心能力的相关产品市场上有了选择
权。如夏普公司学液晶显示技术,使其可在笔记本
电脑、袖珍计算器、大屏幕电视显像技术、移动电话
等领域都较为容易获得一席之地,而不是将优势技
术限定在一个很小范围。而如没有取得核心能力的领先地位,企业被拒之门外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市
场,而是一系列行业市场和商机。
2企业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又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产
品、行业)上保持竞争优势和取得超额利润的能力。
核心能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的基础之上,是企
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
上的反映。这种以资源为基础形成的竞争优势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历史、资源察赋、战略实施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致使企业之间始终存在很大的差别。此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还会使具有某
种要素的企业拥有某些优势。当那些使自己的优势
与产业变化所要求的优势最为接近的企业,形成了
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取超额利润。
核心能力具有下列特征:
(1)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即能按用户愿意支付的价格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如美国的3核心能力是企业兼并的关键
核心能力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对企业发展战
略中的重要意义。首先,它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
务,将企业之间产品、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升华为企业
整体实力的对抗,核心能力的“寿命”远大于任何产
品或服务。关注核心能力的培养,能更好地满足企
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次,核心能力不仅可以增
强企业在主导产品市场竞争优势,而且还可增强在相关产品市场、相关行业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再次,核心能力的培养,更多地是依靠工作经验和专业知
识的积累,而不是某项发明产生的跃进,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与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产品的寿命周期
越来越短,而核心能力的建立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
间,这的确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人壁垒。
兼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途径,理应
围绕着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巩固与增强来开展。
笔者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兼并的关键。没有这个
关键因素,兼并扩张将失去方向,走人误区,陷人困
。75·大自然探索1999年第3期(总第69期)
境。其主要理由如下:
(1)核心能力是成功兼并的基础。一个进攻性
企业所期望的兼并成功,并不是完成兼并收购工作,取得被兼并企业的产权或变更投资主体,而是在兼
并之后的未来若干年内,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设
想一个没有自己的核心能力的进攻性企业,在某个
产品或行业市场上无自己的专长和竞争优势,也不
能获得超额利润,则不可能对被兼并企业输出先进的技术、管理制度或公司文化。虽然通过兼并获得
了一些存量资产和人员,但无能力将这些生产要素
有机组合,形成产品或产业上的比较优势,这样能够
获得资产重组后的良好经营业绩吗?如在一些政府
推动下通过兼并形成的企业集团,虽具备了集团企
业之形,实质上是一群企业的“大杂烩”。在企业本
身无核心能力,这种状态又不能创造新的优势,反而
会因集团结构的复杂化引发各种“大企业病”,反倒
不如各企业单独经营更有效率。
(2)兼并应围绕增强核心能力的中心来决策与
实施。兼并作为迅速扩张的一种行为,想达到兼并
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使兼并后的总效
益大于未兼并前企业效益的简单相加。但这种总效
益不应仅仅是短期的财务利益,而是一个可持续增
长经济效益。后者只能靠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和增
强来实现,遗憾的是,现实中国内不少企业以短期财
务利益为兼并目标,而不注意企业竞争能力的培养,也不以增强核心能力为兼并的出发点,自然也难于
得到企业核心能力的支持。从发展眼光看,长期经
济效益无法保障,短期经济效益也难以实现。更有
甚者,一些企业只热衷于低成本扩张,在短期内不断
收购企业,造成战线过长,资源不足,不仅未能培养
核心能力,反而使企业自身较弱的竞争力受到兼并的削弱。一但宏观经济形势出现波动,竞争劣势突
现,后果不言而喻。
可见,增强和发展核心能力的兼并才是企业可
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1997
年收购了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以加强福特公司在全球汽车制造业的“老二”地位。瑞典的“VOLVO,汽车是久富胜名的品牌,不仅在欧洲畅销,并且在全
球有很多客户,沃尔沃公司有较好的营销渠道。福
特公司并购之后,增强了公司在欧洲市场的营销能
力,再次强化了公司在汽车制造业的核心能力。
(3)以核心能力去选择兼并扩张、多角化经营的领域。为了保持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在兼并收购
和多角化经营时,应尽量避免进人那些与其核心优
势缺乏较强战略关联的产业领域。这是由于只有建
立在现有优势基础上的战略,才会引导企业获取或
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应更多地考虑自
己的资源、能力和专长,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领域
附近经营,而不简单地考虑市场吸引力,盲目地进人
其他领域。
4结束语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兼并作为发展型经营战略的一种方法,理应围绕建立、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为中
心来运作。国内产业界应从过去几年盲目兼并扩张的教训中,感悟到建立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的迫切
性和重要性,使企业的兼并收购、资产重组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中文译本).华夏出版
社,1997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中文译本).华夏出版
社,1997
3尼尔·瑞克曼.合作竞争大未来(中文译本).经
济管理出版社,1998
THE〔!OREC(〕加n〕El,ENCETHATAKEYFACTOROFSUCC公粥FULMERGER
song林,ei
(InstituteofMan眼ement,SiehuanUniversity,Che飞du610065)
AbstractM魄er15oneofthe图mrnonwayswhiehente甲risesrealizethedeve10Pnlentstrat昭y.Int拓5paper,theconeePtion,content,ellaraeterofcorecompeteneealldthekeyfuetionofcoreoonlpeteneeinme花erarereview司.Keywordscorecompetenee,merger,keyfaetor
[作者简介]宋伟,男,1955年生,四川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收稿日期:1999一05一10)责任编辑安小望
·
76。
第二篇:创新——通信产品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创新——通信产品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
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
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
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进入80年代后期,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大量应用,为开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GSM的出现划时代的开始改变人类沟通与联系的方式。
在我国,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
1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标志着我国移动通信又上了一个台阶,它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不到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了1.2亿,已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6月底手机用户总数已达2.3447亿户。
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庞大的市场容量让全球各大手机厂商及软件提供商趋之若鹜,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LG,索爱,htc等手机厂商每个月都要推出新款样式或功能的新品,随着3G技术的普遍应用,电信运营商将在网络升级换代方面投入巨额资金,电信基础设施特别是接入与终端成为争夺的重点,可以说谁掌控了用户,谁就掌握了主动。移动互联网给传统电信运营商带来了空前的挑战,随着3G技术的成熟,移动数据带宽问题将得到解决,移动终端智能化程度将成为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瓶颈,谁能在智能手机的新品开发上占得先机谁就能主导3G时代。
从智能手机出货量来看,从2005年-2008年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保持稳步增长,根据DC的统计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4330万部,不仅达到了单季出货量的历史新高,而且分别实现4.2%和3.2%的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从市场格局上看,由诺基亚主导
Symbian近两年市场份额持续下滑;苹果iOS和Blackberryos近两年快速发展,两者合计市场份额已超过Symbian;Andriod进入2009年以来异军突起,市场份额上跟 WindowsMobile的差距正不断缩小。
从2007年开始,苹果和谷歌相继介入手机操作系统领域,染指智能手机,而此前Symbian的主要对手是微软。
当年,微软已横扫PC桌面操作系统,开始布局手机市场。有鉴于在PC领域硬件厂商苦力地为微软打工的“悲惨”遭遇,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决心及早动手,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免得沦落个PC厂商的境况。
那时,诺基亚在手机市场中的地位如日中天,微软多次向诺基亚的示好,希望能结成秦晋之盟。盖茨的副手鲍尔默到芬兰促销新Office XP时,在电视上直截了当地说想跟诺基亚建立更深一层的合作关系。但诺基亚始终不为所动,并立志要成为一家“软件公司”,为此给自己的软件实验室投下30亿美元,塞班便成为了诺基亚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2000年,全球第一款基于Symbian操作系统的爱立信R380手机正式向公众出售,这款手机被称为智能手机的鼻祖。同时,日本的各大手机生产商,SONY,三洋也都加入到塞班联盟。由于塞班系统的迅速发展和诺基亚的排挤,微软加快了自己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微软很快就与德州
仪器、韩国三星、台湾宏达签订了联盟协议。但随着采用Symbian系统的智能手机发布数量越来越多,塞班的成员队伍也不断壮大,这令微软很是着急。以中国市场为例,在2005年的智能手机系统平台市场份额中,Symbian占有市场份额的66.6%,处于绝对领先,微软操作系统仅占有22.5%。在2005年,微软的手机操作系统已演化成Windows Mobile 5.0,但仍无法撼动诺基亚翼下的Symbian。这年5月,比尔·盖茨接受媒体采访,当记者哪壶不开提哪壶地提到“并没有多少一线手机厂商与你们合作”时,盖茨辩解说,微软与包括三星在内的主要手机厂商都有合作关系,但盖茨也承认:“目前诺基亚仍然是手机市场的领导者,不过我们一直在进步。虽然我们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但是我们和其他公司一样有着重要的地位。”
2006年,采用Symbian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一亿部。诺基亚和塞班经过8年的奋斗,终于靠近了一个转折点。从当时的市场态势来看,这应该是个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转折点。然而,随后的历史发生了逆转。因为,一个扬言改写手机历史的人,将在2007年颠覆智能手机的游戏规则,这就是乔布斯和他的iPhone。
2007 年 1 月 9 日,苹果的 iPhone 发布,诺基亚携Symbian之威,对苹果此举不屑一顾。当时的诺基亚有占近70%市场份额的Symbian,2007年的苹果 iPhone有什么呢?
一个名称遮遮掩掩的手机操作系统,3年以后才随着iPhone 4的发布正式确立它的名字:iOS。
iOS浸透着乔布斯近20年的心血,以乔布斯风格,按说应该大力弘扬才是。可是2007年以前,由于智能手机的硬件及网络技术设施所限,大家普遍认为,从电脑脱胎来的操作系统不太适合手机的简约环境。尤其2007年以前,微软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Mobil的平平表现加深了市场对这种观念的认识。乔布斯显然不想让公众将注意力放在苹果的手机操作系统上,他希望公众关注iPhone的整体体验。诺基亚和塞班在2007年显然没有认识到乔布斯iPhone三年后会给它带来的巨大冲击。这还不算,乔布斯还带出了一个更加强悍的“学生”:谷歌的Android。
随着苹果iOS、谷歌Android的精彩亮相,Symbian的不足逐渐显露无遗。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分析指出,由于Symbian在编写之初,其主要功能着重于打电话等通信功能,所以Symbian手机的通话质量很棒,效果也好。但Symbian对触摸屏、多媒体、新操作界面的支持都不好;在同PC以及互联网的交互及扩展性方面,其先天不足更加明显;各个版本间的兼容性也不好,用户体验差。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的硬件技术性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制约软件的许多瓶颈已突破,手机对用户来说,不再局限于通话和发短信,多媒体功能和娱乐功能变得至关重要了。在这
种局面下,有着PC及互联网背景的IT厂商推出的操作系统显然远胜于通信厂商。Android手机相比Symbian手机更像一台具有通信功能的微型化电脑,让用户获得了Symbian系统所不能比拟的应用体验。很多开发商也不愿意为塞班系统开发应用。苹果、谷歌的胜出是水到渠成的事,即使微软,这个Symbian早年的“手下败将”也重新昂然站立在诺基亚面前。
诺基亚也强调创新,其研发投入一度是苹果研发投入的六倍,却没有研发出像苹果iPhone那样的颠覆性产品。原因是,在诺基亚手机销量大增的同时,公司的决策人员数量也在增加,中层管理者的数量更是迅速膨胀。公司内部部门林立,协调困难,不同的团队在负责摄像头、浏览器这样细节的创新,却没有人把控全局。即使诺基亚内部出现了重要的创新苗头,也很快被诺基亚的大公司官僚体制所扼杀。诺基亚在苹果iPhone面市前就从事触控屏智能手机的研发,但是诺基亚高层因担心市场风险而致项目搁浅。在创新上,诺基亚显然演绎了一出现代版的“叶公好龙”。
现代移动通信即将走到百年,但近10年的智能手机的兴衰发展之路,无不体现出创新对一个通信产品企业成败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篇:汽车行业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汽车行业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1、雄厚技术的保障
汽车行业是高技术的制造行业。企业要想在这个行业获得成功,首先就必须要有技术保障。例如作为行业核心竞争力之一的发动机的生产制造技术,刹车片的耐热材料生产技术,以及车辆的生产组装技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很多企业都是采购零件组装,优秀的汽车生产企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组装技术,以及核心部件的生产技术。
2、先进的制造工艺
汽车是由一个个零件组装起来的,生产制造工艺是汽车质量的保障。在采购、组装盛行的今天,一些世界级名牌能够保持其地位,主要就是依靠其设计和制造工艺。
3、强大的特约经销商网络
汽车行业在现今主要采取了代理经销方式。强大的经销网络不仅帮助汽车企业攻占市场,也有助于接收消费者的信息反馈。
第四篇: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
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
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
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们通过对500名家长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并结合国内外成功家庭教育的案例,整理归纳出以下六条。
一、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孩子一起成长
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可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周末,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接回孩子,发现孩子脸上有轻微的伤痕:“是不是幼儿园小朋友抓的?”孩子点点头。妈妈发火了:“你为什么不抓他?这个星期天妈妈不给你剪指甲,星期一你狠狠地抓他!” 无独有偶,一个小学生因做错了事,遭到同学的嘲笑。这个学生的父亲听说后,气冲冲地赶到学校:“打他,打坏了我出医药费!”说完,掏出几张人民币重重地摔在课桌上。
真是可悲而又可怜。在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今后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对这样的家长必须猛击一掌:你们在伤害孩子的心灵,干扰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位家长在问卷表后写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质,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还在幼儿园时,我就注意到这一点。譬如,要求他把大的水果拿给小朋友,自己吃最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上小学后,我又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的私心慢慢地少了。” 家长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感染或教育孩子。这位家长的教育方法虽然不能算是最科学,但他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培养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长--这正是家庭教育最需要的。
新世纪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其观念、情感和行为层面的发展与上一代孩子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产生了种种困惑,而首先的困惑是不了解今天孩子心理的变化。于是,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父母的威信越来越低;在这样的困惑教育下,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离家出走屡见不鲜,违法犯罪比例直线上升,自杀现象此起彼伏。
要解决以上的困惑、问题,首要的是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更新家教观念。一句话,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二、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是指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家庭成员都能自觉地学习,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庭中有较丰富的学习材料,能提供给大人和孩子学习,而且能做到学习材料不断充实,不断更新;家庭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
我们认为,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确保“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在家庭中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入优先。
从调查中发现,创建“学习型家庭”,家长们有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以下几点家长们都认为必不可少。
首先,要有固定的学习场所。这场所最好是书房,条件差一点的也可以是客厅或各自的卧室。要在学习场所创设必要的学习条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要想使孩子成长为爱学习的好孩子,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第三,要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这是家长、孩子进行学习的工具。家庭应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
第四,家长应成为家庭中学习的主体,不仅要带头学习,为孩子做学习的表率,而且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只有继续学习,父母才能承担“教育者”的角色,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需要。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探求欲望,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亲子悲剧之后,在无数次地从孩子的脸上读出压抑、自卑之后,我们渐渐地明白:爱孩子,就是要尊重信任孩子。
尊重和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尊重信任孩子,意味着爱护他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意味着应该在任何可能的时候,都支持孩子的决定;意味着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要多跟孩子说说悄悄话,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坚信孩子上进的愿望。然而,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因为不了解孩子而产生的误会甚至事与愿违常常发生。
孩子牙牙学唱,爸爸不耐烦地说:“啊呀!你不要再唱了,难听死了。” 孩子拿回99分的卷子叫家长看,粗鲁的爸爸说:“才99分,没考100分还有脸叫我看?” 孩子主动帮助妈妈洗碗刷锅,妈妈毫无心意地说:“别给我帮倒忙啦!” 从诸如此类的言语和相类似的行为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孩子无法接纳自己?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爱也不可爱?为什么我们的家庭带来的是失望和自我憎恶,而不是自尊和自信?为什么每个孩子都要在同样的问题上撞得头破血流?
所有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我们的孩子缺乏自信自尊。而孩子缺乏自信自尊的全部原因,都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有关。
有一篇题为《美国孩子对父母的“告诫”》的文章,以孩子的口吻这样写道:
“我的手很小,无论在什么时候,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请慢些走路,以便我能跟得上您。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地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对我加以过分的限制„„”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成长
每个人的家庭,不是独立地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具社会性。家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从问卷反馈情况看,家长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容乐观。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独生子女时代,这一时代是以“长辈包围晚辈”为特征的。在这一社会现象背景上,长辈间的教育冲突时有发生,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已成为一个家庭生活和谐幸福的关键问题。一位母亲在调查表上反映了这样一些情况。
“我家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幸福美满的家庭,儿子叫小斌。我的公公婆婆都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我和丈夫在公司上班,对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但在教育孩子方面从不敢掉以轻心,无论工作多忙,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都尽心尽力。不过,两代人在教育小斌的问题上时有分歧,其实全家人都非常爱孩子,就因为处理不好家庭教育一致性问题,而增加了许多烦恼。譬如,孩子在周日可不可以睡懒觉?我和丈夫为培养孩子的自主自立,在生活中要求孩子学习、休息、娱乐都要有规律,严格要求自己;而公公婆婆则认为:孩子上了一星期的课,也挺不容易,好不容易赶上星期天,就让他多睡一会儿。再譬如孩子的袜子、手绢该不该自己洗等。诸如此类问题,常会出现不一致。”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有分歧没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潜能
人的成就大小或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依赖两个方面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中国的家长下班回家,见到孩子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考了多少分”。美国家长见到孩子第一面,常用语是“宝贝,今天有什么发现”。孩子滔滔不绝地讲起的,也许只是学会了一种搭积木的方法,也许只是知道了一种昆虫的名字。在大人眼里微不足道的事,在孩子的心目中却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聪明的美国家长在倾听中塑造了孩子对于创造的快感,培养了孩子的兴趣。
从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并不是由于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而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踩掉,并得到了顺利成长的结果。
孩子们最怕寂寞无聊、闷着无事。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总想投入到某项最喜爱的活动中去。每个孩子自称最喜欢的活动,并不仅仅指那些他们感兴趣或关心的静止的东西,而是指能够使整个身心都沉醉于其中的活动。
当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某项喜好的活动之中时,他们就说:“最喜欢!”这句话表明他们正在热心地致力于某项活动的情况。说这句话时,他们内心充满了某种“成就感”,表示出他们感到“成功了”、“干得好”的喜悦之情。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热情的鼓励。因为,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给家长的十条建议
最近,美国评出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给家长提出了10条建议: 1.尽量多表扬。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乐于学习。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
3.经常制定几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这可使孩子觉得能够做到,从而有利于发挥潜能,增加自信。4.刺激学习欲望。不只限于书面,还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例如,制定旅游计划时让孩子从书中查找地名、路线、测量距离等。5.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6.做好表率。父母能为一本新书、一个课题而激动不已,反复研讨,那么,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就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认真读书、解答课外练习题,汲取知识。
7.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不要说“××老师课讲得糟透了”、“××老师
太爱管闲事”等等。
8.定下家庭学习规矩。例如,“不完成作业不许出去玩”、“说不出今天所学到的东西不许看电视”等,并且自始至终地执行。
9.多引导孩子提出问题。爱提问题的孩子比被动接受知识的孩子知识掌握得快而且觉得负担轻。家长要培养孩子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
10.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因家庭问题导致孩子缺课。这有利于培养孩
教育要对孩子的“弹性”要求
一、成绩在班里前5名至15名即可。(可根据孩子情况,要求他的名次向前提几名)孩子在中、小学时,未必要他争100分、考前三名。因为这样的标准对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二、每天看电视20分钟至1小时。如果他只看了20分钟,说明孩子有自制力,他(她)自己也有一种良好的自制感。周六、周日看了一个小时,也不算多。
三、每天干1—2件家务事。如洗碗、扫地等,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四、每星期写1—3篇日记。对于中小学的孩子来讲,并不是每天都有重要的事情发生,但写日记的习惯又要从小培养,因此只要经常坚持就可以了。
五、每天向家长提出1—3个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培养孩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六、交上2—4个关系密切的朋友。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是从小培养的。交朋友须交品学兼优的同龄孩子,而交友交得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七、每月读上3—5本课外读物,读些课外书籍是必要的,不可不读,也不可读得过多。家长,别让孩子学了你的陋习
放假带孩子外出旅游,是许多家长近期的一项重要安排,亲子游火爆也是暑期旅游高峰的一大特色。然而,有的家长在旅游时的一些不良表现,不仅没有达到通过旅游教育孩子的目的,还有可能让孩子沾上一些陋习。
8月17日正好是周末,记者报名参加了天津一家旅行社组织的河北昌黎县翡翠岛一日游。我们此次同行的游客就有38人,其中有6组是父母带着孩子的亲子游。
出发前,导游就告知,为维护车厢内的整体环境,请不要把果皮等零碎物扔到地上。尽管导游再三讲乱扔东西有害于全体游客的身体健康,司机打扫卫生也不容易,但个别家长仍然我行我素。在其他游客的抗议下,坐在前排的一位家长打开车窗,把孩子吃剩的小食品包装袋一一扔到了车外高速公路上。
翡翠岛距离天津近300公里,长达5个小时的旅途对大家的耐力是一个考验。
行车时间一长,游客当中的“瘾君子”就不顾车内不许抽烟的规定,开始过烟瘾。坐在我一旁的一名男游客,一连抽了3支烟,烟雾在封闭的车厢内久久不能散开,刺激得周围的几位游客直咳嗽。就在这位游客准备点起第4支烟时,其女儿在前面喊到,“爸爸,别再抽了,我受不了”,这位游客这才作罢。
到翡翠岛一定是要滑沙的,在排队等候的长龙面前,有个别家长又扮演起不光彩的角色,加塞儿是最常见的。在岛上举行的乘船出海游时,有一位家长因为逃票,被管理人员发现后,只好带着孩子离开游船。
的确,旅游的目的不仅是让孩子玩得开心,还要让孩子认识美,学会审美。家长应该做的是把美的健康向上的意识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孩子,引导孩子在对周围事物的接触中,比较和鉴别美丑善恶,这样的品格教育才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让孩子健康成长 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
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这并非是父母推卸责任,而是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逐渐成熟起来。为此,父母要掌握以下几点:
1、不要代替孩子作出生活的选择,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作出选择,但要给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加以指导。
2、拒绝或阻止孩子不恰当的要求和行为时,应心平气和地说明原因,决不能简单粗暴地诉诸大人权威。
3、对孩子既要充满爱心,但又不失理智,懂得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能够巧妙地将理智和情感融合在一起。
4、父母要明白自己的价值观可能与孩子存在较大差异,既然不能改变自己,那么就应该宽容地对待孩子,让他们持有自己的价值观。孩子不是“物”,他们有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有自主选择何种生活道路的权利,父母切不可强加干涉。
理性行为伤害孩子 五成青少年处于亚健康
新华网消息:乳牙上布满牙洞,小脸上架起厚镜片,单薄身子出现“啤酒肚”……昨日,中国医大一院儿科姜红主任告诉记者,由于家长往往忽视了潜在的健康隐患,生活日益优越的城市宝宝们亚健康问题愈发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沈城至少有5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问题,尤其在面临考试或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中有一定数量的人群。
姜主任介绍,最近的一些调查表明,亚健康已经严重地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学习、身体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如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患有肥胖或身体偏胖;过半数的青少年学习超时、睡眠不足;近视率大大增高;心理发育不健康,遇到挫折易产生逆反、厌学心理,甚至做出过激行为。
引起青少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学业负担过重,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期望过高,由此产生的非理性行为造成对孩子的伤害。同时,社会上人们在道德、精神方面发生的种种病变渗透进校园,造成青少年价值系统的混乱和情感的苦闷。近几年来,计算机也成为诱发青少年亚健康疾病的罪魁祸首,因为长时间玩电脑游戏或者上网,不仅使眼睛和消化系统受到损害,而且容易造成心理孤僻和对世界的不正确理解,诱发一系列严重的心理疾病。
专家建议,从零岁开始就给宝宝定期体检,建立完全生命档案,及时发现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良变化,可以预防许多未来的“成人病”。
调查:九成多孩子希望母亲“少说两句”
新华网天津1月5日电(李贤、金万)“妈,您少说两句行吗?”天津市妇联儿童部日前的一项调查可能使不少妈妈感到意外。天津市妇联儿童部从千余名儿童心理问卷调查中得出结论:九成以上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
爱唠叨是大多数母亲的通病。岂不知这种特别的“关心”并不被子女们认可。在调查问卷中,有个孩子写道:“我平时学习成绩在95分之上,但是妈妈偏叫我放弃一切娱乐。从我读书、认字的那一天起,妈妈便年复一年地唠叨。我躲藏过、哭闹过,有时我想我只有永远离开才能解脱。”
对此,心理专家、南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辛说:“这个事例向母亲们敲响了警钟。母亲教育孩子应该身教重于言教才好,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
在调查中发现,长期听到母亲唠叨之后,一些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有的出现夜不归宿,甚至离家出走的现象。更严重的是,因为妈妈唠叨而想自杀、自残或有杀人倾向的也有出现。其中女孩尤为严重。
袁辛说,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女孩较男孩发育早1至2年,但女孩感情较男孩脆弱,抗挫折心理更差。所以母亲在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时候,应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知道如何与他们相处。
五类母亲不受欢迎
日前某著名幼教研究机构在国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五类妈妈最不受孩子欢迎。文汇报的报道说:首先是“无能妈妈”让人失望,这些妈妈缺乏唱歌跳做游戏的能力或兴趣,不能满足孩子们玩的要求;其次是“电视妈妈”,这些妈妈一有空就坐在电视机前,把孩子凉在一边;第三种是“苛刻妈妈”,这种妈种总是对孩子不满,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是全能儿;第四种是“攀比妈妈”,总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过分地 要求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厌烦;最后一类是“谦虚妈妈”,她们总喜欢在客人面前表现孩子的长项,又总说孩子做得不好,孩子们觉得这样的妈妈让他们压抑。
第五篇:企业信息化成功关键因素研究
企业信息化成功关键因素研究
摘 要: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主体和骨干支撑力量,没有企业信息化,就谈不上国家信息化。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参与是开发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这一条已被所有的经验和教训所证实,在我国企业推广应用ERP的过程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关键词: 企业 信息化 成功关键因素
1.引言
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要适应全球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主动地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当前我国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到了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关于企业信息化的定义、特征、实质意义,以及如何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是很多人一直以来很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ERP是制造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ERP引进了中国。目前引进国内外ERP软件的企业很多,其中有些企业应用较好,但大多数企业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有些企业甚至以失败而告终。通过对成败因素分析来看,除了某些企业的特殊因素(如企业重大的机制和人事变动、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等)以外,绝大多数失败因素是由于实施不利而造成的,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企业自身对实施重视不够,实施工作抓得不利;其二,销售软件或开发软件的公司
(或技术部门)对系统售后的技术支持服务不利。
2.信息化产生的背景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是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最先提出来的。1963年,梅盅夫在起所著《信息产业化》一书中首先向人们描绘了“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的前景。当时他就预感到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会引起一场广泛的社会变革,并将人类推入“信息化社会”。但是对于“信息化”这一特定概念的定义在当时并没有清晰一致的认识。直到1967年,日本在政府的一个科学、技术、经济研究小组在一起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比照“工业化”的概念,正式提出“信息化”概念,并尝试从经济学角度界定其内涵:信息化是向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具有优势地位的社会——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从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捉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改变。尽管现在看来这一定义并不全面,但它无疑为后来的信息化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应用确定了一个基本方向,即“信息产业”。后来,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引(NII),以及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计划的引入,又对信息化研究的重点导向技术进行了探讨。
3.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信息化的两大任务是广泛应用现代电子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又必须围绕着产品来进行,那么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产品设计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设备智能化和在设计自动化、生产自动化、设备智能化的基础上,构架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企业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和决策的科学化。在上述四项内容中,设计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设备智能化三项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使企业中的资金流、物流、人流,在信息流的科学管理之下,实现合理有序的流动,充分利用与企业外部的信息交流,实现对市场的预测和市场对企业的信息反馈。使企业领导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决策。
4.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是全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搞好现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温家宝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开创我国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陈禹教授认为,企业信息化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需,企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改革全方位的深化。他的这些观点已经逐步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这种共识对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5.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关键因素
企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系统。对于从传统手工管理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转化的企业,推行企业信息化系统确实是一场“大革命”。所涉及的问题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除了要改造原有的管理模式、流程、方法、工具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企业领导和职工的传统观念,因此,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是很困难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的关键因素分析如下:
(1)UIS-用户信息满意度
当前,国外把用户信息满意度(UIS-User Information Satisfaction)作为MIS成功的主要因素和评价标志。UIS理论认为MIS的失败主要由于以下三方面差距造成的:
①用户需求与开发者对需求理解之间的差距;
②软件设计与实施之间的差距;
③提交的信息服务与用户期望之间的差距。
由于以上三方面差距的存在,使系统偏离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效用,甚至使用户抛弃这个系统。
分析以上三个差距,可归结到一点就是开发者或技术支持人员对现场和用户需求的理解有差距,这样不论在实施的支持服务中或者对软件剪裁及用户化修改中都不能切中要害,只能生搬硬套,这样的支持服务必然不能使用户满意,不能保证系统实施的质量。因此,实施和技术支持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尽可能多了解现场和用户需求,把企业信息化理论活学活用,使实施和支持服务工作做得更有针对性,更能贴切地对商品化软件进行剪裁和解决好现场的实际问题,这是提高实施支持服务水平的关键。
有人认为推广应用企业信息化商品化软件,用不着搞需求分析(或系统分析)。这是一种偏见,特别是对中国来说,企业信息化是一种先进的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从其自然属性上看是具有通用性的。因此,企业信息化基本原理和逻辑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是可以使用的。但企业信息化软件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受到国情和厂情的限制,受到企业的体制、规章制度、方针政策、企业的特点、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因此,在我国企业中应用企业信息化软件,既要学习企业信息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思想,又要结合国情和厂情做好用户化修改工作,这样企业信息化软件才能在中国企业中推广应用。那种推行“标准模式”,企图用外国所谓的“标准模式”改造中国企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如果不承认这些差异,就等于忽视企业的个性。各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有其优点和缺陷,特别是成功企业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绝招”,如果用统一模式去塑造企业,就会使企业失去持续发展的活力。因此,在实施和安装企业信息化软件如ERP软件之前,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和需求分析,提出合理的ERP解决方案。这包括两个方面:
①凡属符合中国国情、厂情的合理需求和企业的优势及特点,则需要对软件进行修改和补充,以适应企业的优势及特点。
②凡属企业中现存不合理和落后的管理方式,应该通过对企业现行系统的诊断和分析,协助企业改造现行管理,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系统,才能使ERP软件真正地发挥效用。
(2)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成功关键在于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参与
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参与是开发企业信息化软件(ERP)成功的关键。这一条已被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所证实。美国一电脑软件咨询公司在总结企业应用的经验报告中说:“目前一些企业实施集成化的电脑管理系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管理部门与其领导没有参与系统开发的领导工作和缺乏对企业职工进行有关的技术培训。”在我国企业推广应用ERP的过程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为什么企业领导要大力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企业开发ERP系统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项目,企业领导必须下决心,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并监督这些资金的合理使用,因此这项工作从立项一开始就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支持。
②企业ERP的开发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将牵扯到企业各有关管理科(处)室和车间等单位,需要这些单位在统一的计划下,协调地开展工作,因此,这项工作需要具有企业调度大权的企业领导参加,才能行之有效地开展企业ERP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如果只凭少数计算机中心的人员推动这项工作是极为困难的。
③企业ERP系统的建设不是某种局部的技术改造,它要牵扯到企业的管理机制、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和方法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我国的一些老企业中,推广ERP系统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传统手工管理模式的改造。这种对管理机制、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上的重大变化,是属于企业的全局的重大决策。因此需要企业的领导班子,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周密而慎重的研究,才能做出决策,这项工作不是计算机人员所能决定的。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参与,买来或开发的软件也不能在企业中成功地应用。企业领导要对系统目标的制定、系统的功能设置、处理模式的选择等关键问题参与讨论和进行最终决策,否则会导致重大失误和造成损失。
④ERP不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系统,而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人—机系统。要使系统真正地发挥作用,必须涉及人的认识的转变,更会涉及人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要学会并习惯于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而不再是凭感觉和经验。这样,就必须使企业从上到下作为整体形成一种共识。成功地实施ERP系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改变企业中原有的一切不合理的因素,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由此产生的阻力是可以想象的。没有企业领导的推动就无法克服这种阻力,特别是用计算机管理代替手工管理的切换过程中,会取代和改变一些人的传统手工管理的作业方式,如果没有来自领导的推行计算机管理方式的坚定的决心(甚至有必要时下达强制性命令)就难以克服企业中可怕的习惯势力和巨大的惰性。
⑤企业领导应对建设ERP系统客观需求的急迫性有充分的认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客观要求。只有这种发自企业内部迫切使用计算机的需求,才能形成真正持久的巨大动力,才能克服实施ERP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遇到挫折才不会退缩。
(3)企业信息化软件(ERP)的教育培训必须放在首位
ERP是一项高技术,它的实施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涉及企业各方面的人。因此要实现这种高技术就必须提高现有人员(包括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素质。这
样他们才能适应新系统,使用新系统。因此,在ERP实施过程中我们要自始至终抓好各层次人员的ERP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应用ERP系统必要的知识和方法。
培训不只是技术方面的,还在于提高对ERP的认识,特别是广大的管理人员要转化传统的观念,认识到自己才是ERP系统的真正主人。系统的实施必须依靠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才能成功。通过培训,他们会了解ERP的思想和功能,了解企业实施ERP系统的必要性,从而增强信心和热情,同时还会充分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自己在实施工作中应尽的责任,使自己尽快地进入角色,与计算机中心人员密切配合,详尽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和见解,努力掌握好本岗位的应用技术,认真参与实施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真正实用的好系统,使ERP系统具有生命力,在管理一线扎根生长。
(4)从基础工作抓起
先进的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与其相适应的坚实基础上的。ERP系统与传统管理的思想、方法、手段都不相同。因此当企业实施该项目工程的时候,我们必须从整顿企业原有的管理和工艺过程的基础入手。
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的实施必须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搞好三结合:即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的实施与企业管理整顿相结合;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这三者相辅相成,管理的整顿和技术改造可以使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的实施也使企业管理的整顿和改造具有更高水平,抓好基础工作包括:
①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要求基础管理数据具有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对传统手工管理中基础数据的不统一、不完整、不准确的混乱局面加以整顿。②企业信息化软件的实施推行过程也是对传统的制造管理系统的每一个环节整顿提高的过程。整顿的核心是解决信息的收集、输入、处理、输出和使用的工作流程符合企业信息化软件逻辑的要求,因此,在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软件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转变观念,要权衡传统管理制度的利弊得失,逐步建立先进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系统运行水平。
③手工管理的制造标准和计划的期量标准,往往受到手工管理机制条块分割的影响制定的口径不一致。企业信息化软件是一个集成化系统,因此要求整个制造系统从设计、工艺、计划、供应、生产到成本核算要统一口径。这样实施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要反复协调,取得共识,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流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制造参数与应用的管理模型有密切关联。在由手工管理模式转换到企业信息化软件模式过程中,必须对各种参数作相应的调整。
④对于企业存在的不合理的工艺流程和物流过程也应进行必要的调整,这样才能使企业信息化软件这种先进的管理系统建立在先进的物质基础上。
(5)强化项目管理在实施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的实施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实施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中加强项目管理对实施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管理的要点是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制定详尽的项目实施计划,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项目进度、质量的评测标准,进行项目各阶段的考核和评估,只有强化项目管理和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实施成功。
6.结语
我认为在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企业营运过程的再造是必要条件,因此对如何使流程再造推动成功,是值得深思的。流程再造要能成功实施,可从人的推动方面、分析企业组织方面与目标绩效的评估上来看。而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企业之多、类型之复杂也是世界之最,所以企业的信息化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和本地的情况结合,把外国的先进技术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要和本地、本企业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企业的信息化应该是建立在工业自动化的基础上的,因此企业首先应有一定的工业自动化的基础,才能实现信息化,如果企业技术基础很落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很低,那么企业就不能实现信息化,这时应先在机械化和自动化上下功夫,而不是多谈信息化。
总之,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成功的前提,而分析它的成功因素则是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郑会颂.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22.[2]杨志主编.企业信息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5.[3]许边,武坤,胡南.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管理[J].市场与电脑,1998,(10):18-19.[4]钱志新.关于企业信息化的实践[J].现代企业研究,2002,139(5):21-22.[5]虞涌超.企业信息化之我见[J].今日电子,1998,(8):7-9.[6]张玉峰,徐敏刚,陈观发.企业信息化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9,(12):78-80.[7]陈正清.关于企业信息化问题[J].中国信息导报,1998,(6):28-30.[8]程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05):103-106.[9]陈禹.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任务和策略[J].信息系统工程,1998,(08):10.[10]赵昉.关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企业导报,2001,(12):57.[11]陈丽华.企业信息化浅谈[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5):80.[12]http://.cn/wxpd/sm/smgz/t20051111 _ 716238.htm.[13]http:///disp.asp?recno=5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