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保健目标
“大保健”养猪模式的目标
“大保健”养猪模式是以中医“治未病”“药食同源”“食补养生”等一系列理论体系为基础,逐步延伸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内涵日益丰富,理念日益清晰,目标日益明确。而如何让养猪人更省心,让猪群更健康,让猪肉更安全是我们“大保健”养猪模式所追求的目标和最终境界。这种目标的提出并非一时兴起,信口开河,而是站在行业的角度,责任的高度提出的。它是以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定位的,它们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让养猪人更省心
科技发展旨在化繁为简,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对养殖有何启示?养猪业如何化繁为简?在养殖过程中,我们是要整天处理拉稀、便秘、咳嗽、应激、发烧、繁殖障碍和配不上种等细碎的末节问题呢,还是要解决根本性的抵抗力问题?毫无疑问后者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如何让养猪变得更轻松,也许是养猪人梦寐以求想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通过保健型日粮来满足猪体生存和生长营养的同时,猪抗病力强了,少生病了,自然让养猪人省心很多,不用整天再为猪的细碎末节性问题而劳心费神,愁眉不展了。反之,却是身心愉悦,心情放松。那时养猪业将会更“火”,会被更多的行业“垂涎三尺”,将会有更多的非养殖业巨头纷纷大张旗鼓地加入养猪队伍中。
让猪群更健康
猪的健康水平是影响养猪生产水平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在规模化养猪条件下健康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养猪就是保健康,因为健康是猪场的一切。生长快的猪不一定健康,但健康的猪一定长得快。所以,少生病,少死猪是猪场的第一要求,生长快才是第二要求。无论是防病还是生长,都要有猪群的健康作为保障。健康的猪生病少,健康的猪生长才快,这样猪场才有效益。“大保健”养猪模式以猪群的健康为核心,将健康放在猪业发展的首位,将以保健型日粮为载体,以“营养抗病”的“食疗”功能为理念,以“保肝护肠”“免疫力增强”为手段,来实现猪群的真正健康,从而最终为养殖者带来生产效益。
让猪肉更安全
关系国计民生的猪肉,不论是从价格还是安全性上,时刻波动着国人的心弦,2011年“瘦肉精”**再起波澜,把畜产品安全推向了风口浪尖,引起轩然大波,使人们对食品安全空前关注,由此引发行业地震。为什么猪肉不安全,让人们产生了信用危机?是因为猪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人们所采用的有效控制手段又非常有限,有时为了利益驱动,可能会不负责任的将不安全的猪肉推向市场。
为什么猪的疫病会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复杂?仔细反思,我们会发现,问题还出现在我们养猪业自身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外企编制先进科学的美丽谎言,怂恿我们的养猪人加剧了抗生素滥用,一边不停地赚取我国的财富,一边摧毁猪体健康,将我国养猪业推向高风险崩溃的边缘。人们渐渐发现应用于保健的钱花得越来越多,效果却越来越差,不仅如此,疾病反而越来越难治,耐药菌群逐渐增多。同时将抗生素等治疗性药物,错位地当作日常保健品,使猪从一出生就开始在“药罐”中长大,这是一种扭曲的保健,随着耐药性加剧,抗生素毒副作用等的显现,无抗饲料、非抗生素保健越来越成为共识。
行业呼唤健康安全,如何让猪肉更安全?这是业界和寻常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根本问题。新型饲料呼之欲出。对此“大保健”养猪模式提出“让猪肉更安全”的目标,这是站在责任的高度,承载着使命,来关注“肉质品安全”的世界性命题。“让猪肉更安全”也是“大保健”养猪模式的终极目标。
肩负着责任,承载着使命,我们要把“大保健”养猪模式带向更高更远的境界。前行的路上,可能荆棘密布,蜿蜒曲折,但只要目标明确,信心坚定,定能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
第二篇:妇科医疗及保健质量管理目标和方案
妇科医疗及保健质量管理目标和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精髓,它不仅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到位,不断持续改进,根据医院和医务科的要求,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
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措施,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我院医疗质量水平,保证医疗安全。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一)、成立科内质量管理组织
1、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小组: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和兼职质控员组成。
2、具体组成人员有:周红 岳文华 杨晓燕 范立慧 曹升峰
3、管理制度与实施措施
(1)管理制度: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重点是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操作常规、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根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与目标管理考评挂钩,并作为年终评比、晋职晋级的依据。定期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对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促、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本科提出的医疗质量存在问题的整改意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小组会议,分析探讨科内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
(2)实施措施:定期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医德规范,坚定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利用早会或其他时间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诊疗护理操作常规等,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知熟记,严格执行;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对容易发生医疗问题或纠纷的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形成书面文字,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随时监控,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改进,定期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口头或书面汇报。
四、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管理办法
环节质量实时检查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预防医疗缺陷、减少医疗纠纷、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方法如下:
(一)控制方式
1.现场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动态诊疗信息发现医疗偏差。2.前馈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有关检查信息,在医师做出主要治疗前(如手术等)发现医疗偏差,及时纠正。
3.反馈控制:通过各项诊疗活动结果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二)检查手段
1.病案调查。检查病历书写情况,评价病历质量。
2.疾病相关检查。通过临床了解医技科室检查质量(阳性率),通过病理报告了解诊断符合率、医技科室检查阳性率等。
3.逻辑功能检查。通过逻辑功能检查评价病案质量等。如手术病人应有术前讨论、手术记录、切口愈合等级、手术费等;疑难病例、死亡病例应有讨论记录等。
五、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和标准,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切实落实和督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医疗制度,在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中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并进行动态监控。
2、特别警惕“两个重点”的医疗安全防范,即重点环节、重要岗位。重点环节如危重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病人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重要岗位如临床值班、三级医师查房等医院要采取督导检查、落实制度等多种方式保障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医疗质量安全。
3、重点做好三大重点工作:
①、建立新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②、抓好三个重要环节:进一步提高急诊质量,进一步提高手术质量,进一步提高病历质量;
③、加强四个层次管理:抓好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和管理,加强主治医师的管理,充分发挥三级查房督导团的作用,加强高年资医师的管理。
4、通过检查、反馈、评价、整改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六、切实加强医疗技术规范管理
1、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并完善医疗技术意外处置预案和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检查、督导及落实,坚决杜绝未经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医疗技术在我院应用。
2、严格审核与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或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实施确保病人安全的方案,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
3、新开展的医疗技术,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特别注意病人安全的保护。
2011-1-10
第三篇:乡镇卫生院妇女保健岗位工作目标
乡镇卫生院妇女保健岗位任务目标
一、基本资料齐全,底数清楚,记录准确,无缺项,无漏登,无漏
报
(一)妇保资料:
1、育龄妇女花名册
2、新婚妇女花名册
3、孕产妇花名册
4、高危孕产妇花名册
5、育龄妇女死亡登记册
6、孕产妇死亡登记册
7、孕产妇系统管理卡
8、高危孕产妇管理卡
9、辖区内孕产妇数量及分布统计
10、孕产妇保健手册
11、产前筛查知情告知书
12、叶酸发放登记册
13、早孕建卡登记册
(二)培训资料
1、参加上级培训记录
2、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例会资料包括:签到、会议记录、影像资料。
3、开展村级培训资料(通知、签到、教案和讲义、影像资料、考试
卷、培训小结)
(三)督导检查资料
1、上级督导记录及整改措施
2、对村级督导记录(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四)报表资料
妇保月报表、季报表及半年报、年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月报
表,叶酸项目以及妇保相关报表。
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指标
1、督促辖区内孕妇早孕建册(卡),早孕建册(卡)率达全市平均
水平以上;孕产妇产前建册(卡)率达95%以上。
2、按规定要求开展产前随访工作。分别在孕妇孕12周前、16-20
周、21-24周、25-36周、37-40周时各进行一次产前随访,健康管理覆盖率(进行1次以上产前随访)达95%以上,产前5次随访率达到85%以上。
3、按规定要求开展2次产后访视和42天健康体检。2次产后访视
率和42天健康体检率均达85%以上。
4、高危孕产妇检出率大于8%,管理率达到100%;产前筛查告知率
100%。
5、保健册、电子信息数据填写、上报及时准确。
三、建立孕产妇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内容填写无缺项、错项,台账记录、保健册、健康档案及保健信息系统信息相一致。
四、项目工作指标。指导目标人群在孕前和孕早期3个月服用叶酸,服用率≥90%,依从率≥80%;辖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辖区孕产妇死亡无漏登、漏报。
五、每月开展1次妇女保健知识宣传和健康促进活动,有活动记录、宣传资料、影像资料,群众保健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六、人员培训与业务指导
1、每月参加县妇幼保健院例会,有记录;
2、每月组织村级妇保人员召开例会,有签到、会议记录、影像资料;
3、每年至少组织2次村级妇保人员培训,培训有通知、签到、教案
和讲义、影像资料、考试卷、培训小结,培训合格率达100%。
4、每季度至少对村级妇保工作进行一次督导,有督导记录。
七、信息管理
信息上报及时准确,无漏报、错报、迟报。
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岗位任务目标
一、基本资料齐全,底数清楚,记录准确,无缺项,无漏登,无漏
报
(一)儿保资料:
1、出生情况登记表2、0-6岁儿童花名册(含辖区内各年龄组儿童数量分布情况)
3、儿童系统管理登记卡
4、疾病登记册(包括肺炎、腹泻、贫血、佝偻病及其他5类)
5、高危儿登记册
6、高危儿专案管理卡7、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册8、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
9、死胎死产登记册
10、出生缺陷登记册
11、出生缺陷登记卡
12、健康指导记录本(包括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常见病防治、心
理行为发育、五官保健、意外伤害的指导)
13、贫血儿童管理登记册
14、VD投药登记册。
(二)培训资料
1、参加上级培训记录
2、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例会资料包括:签到、会议记录、影像资料。
3、开展村级培训资料(通知、签到、教案和讲义、影像资料、考试
卷、培训小结)
(三)督导检查资料
1、上级督导记录及整改措施
2、对村级督导记录(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四)报表资料
儿保月报表、季报表及半年报、年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月报
表,儿保相关报表。
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指标
1、为辖区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建册率达到90%以上。
2、按照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和
0-6岁儿童体检,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90%,系统管理率达到85%。保健册、电子信息数据填写、上报及时准确。
3、高危儿专案管理,管理率达到100%
4、开展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辅食添加、常见病预防、五官保健、心理咨询、意外伤害的预防等指导,有指导记录。
三、建立0-6岁儿童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内容填写无缺项、错
项,台账记录、保健册、健康档案及保健信息系统信息相一致。
四、项目工作指标:出生缺陷、死胎死产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无漏登、漏报。
五、每月开展1次儿童保健知识宣传和健康促进活动,有活动记录、宣传资料、影像资料,群众保健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六、人员培训与业务指导
1、每月参加县妇幼保健院例会,有记录;
2、每月组织村级儿保人员召开例会,有签到、会议记录、影像资料;
3、每年至少组织2次村级儿保人员培训,培训有通知、签到、教案和讲义、影像资料、考试卷、培训小结,培训合格率达100%。
4、每季度至少对村级儿保工作进行一次督导,有督导记录。
七、信息管理
信息上报及时准确,无漏报、错报、迟报。
乡镇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岗位任务目标
1、掌握辖区常住居民人口信息,建立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台账。
2、组织开展项目宣传和动员工作,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
3、以孕产妇、儿童、65岁以上老人、重性精神病病人及慢性病人为重点,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电子档案建档率达50%以上。
4、负责对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健康档案填写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内容无缺失,填写健康档案合格率达90%以上。
5、对建档居民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对档案进行补充和更新,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真实、准确、完整、连续,档案使用率达到60%以上。
6、建立完善健康档案的调取、阅读、记录、存放等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责任人;档案保存完好有序,管理方式要易于检索,实行有效动态管理。
7、每年至少组织2次村级人员培训,培训有通知、签到、教案和讲
义、影像资料、考试卷、培训小结,培训合格率达100%。
8、信息上报及时准确,无漏报、错报、迟报。
9、每季度至少对村卫生室工作进行一次督导,有督导记录和整改意见;有上级督导记录,针对发现的问题有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乡镇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岗位任务目标
1、掌握辖区65岁以上人口数量及分布,并进行登记管理。
2、组织开展项目宣传和动员工作,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
3、按照按照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组织开展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服务。老年人居民健康管理率应达到85%以上,体检率达90%,健康体检表完整率达95%以上。及时对档案进行补充和更新,确保档案信息真实、准确、完整、连续。
4、负责对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健康档案填写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内容无缺失,填写健康档案合格率达95%以上。
5、每年至少组织2次村级人员培训,培训有通知、签到、教案和讲义、影像资料、考试卷、培训小结,培训合格率达100%。
6、信息上报及时准确,无漏报、错报、迟报。
7、每季度至少对村卫生室工作进行一次督导,有督导记录和整改意见;有上级督导记录,针对发现的问题有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第四篇: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管理团队负责制目标责任书
新庄乡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团队
负责制目标责任书
(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团队)
根据会宁县卫生局《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两制一册一卡”管理工作的通知》(会卫防发【2011】18号)文件之要求,卫生院决定确定2名乡镇卫生院医生承担包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主要职责如下:制定辖区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方案或计划;掌握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底数及分布情况;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健康需求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干预措施;组织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服务,督促落实老年人摸底建卡、建立健康档案及相关健康服务;负责组织开展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协助健康教育服务团队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及举办老年人保健知识讲座;掌握全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服务开展情况,定期对各村服务落实情况进行核实和统计,对未完成服务任务的村进行提醒,督促指导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负责按时完成相关信息的汇总、统计、分析和上报,对相关工作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保存;负责辖区老年人健康服务绩效考核。
卫生院负责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团队:
第五篇:保健计划
杭集镇镇北幼儿园2009——2010学
第二学期小
(一)班保健计划
一、情况分析
在一学期的活动中,我班幼儿的身体动作发展整体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包括大肌肉动作、小肌肉动作、自我保健、生活能力等。但有的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发展较差,有几个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差。大多数幼儿已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大部分幼儿天真活泼,爱和小朋友玩,能与别人很好地相处,有几个新生适应性差,哭闹较严重。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常规教育的规律,从来园活动、盥洗、饮食、午睡、离园等几个环节来制定保健计划。
二、活动目标
1.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向老师问早、问好。
2.带手帕,衣着整洁,能高兴地接受晨检,插放晨检标记。3.学习抹小椅子,双手轻拿轻放小椅子。4.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5.洗手前将衣袖卷起,洗手时能按顺序认真地洗。6.洗手时不玩水,学会擦肥皂,洗好后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7.能主动向老师表示大小便,学会上厕所小便,逐步养成每日大便的习惯。8.逐步学会饭后洗脸、漱口。
11.学习文明的进餐行为,细嚼慢咽,不挑食,精神集中地吃饭,保持桌面、地面、衣服整洁。
12、学会餐后擦嘴,用温水漱口。
14、安静就寝,睡姿正确。
15、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按顺序脱衣裤鞋袜,放在固定的地方。
16、在老师的带领下,一个跟着一个,有秩序地散步。
17、散步时不奔跑,注意安全。
18、收拾玩具,放好桌椅,离开活动室。
三、具体措施
1. 教师热情接待幼儿和家长,仔细了解幼儿在家的健康情况。聆听并履行
家长的嘱咐,解答家长的查询。
2. 观察幼儿的情绪,舒缓幼儿不安的情绪,处理幼儿的行为和突发事件,做好个别幼儿的工作。
3. 开窗通风,搞好室内外清洁卫生,做到室内外空气流通,光线充足。4. 指导和帮助幼儿按顺序(打开水龙头,反手洗湿,抹上肥皂,将肥皂放回原处,洗手,关水龙头,反手抹干)洗脸、洗手、洗完后擦干,不弄湿地面。
5. 与幼儿一起制定简单的盥洗规则,以避免发生混乱。如排队等候轮流上厕,上厕所后自行冲厕和洗手,分组洗脸、洗手。
6. 随时对幼儿进行卫生常识教育,对个别幼儿进行重点指导。7. 指导幼儿大便时拉好裤子,注意腿部保暖。帮助幼儿便后穿好裤子,注意腹部保暖。
8. 创设安静愉快的气氛,用下面教育的方法,鼓励幼儿吃饭、吃好,教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餐后组织10~15分钟的散步活动。
9. 巡回观察幼儿睡眠情况,纠正幼儿睡眠中的不良习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0. 有计划地带领幼儿有秩序地散步。
11. 热情接待家长,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身体状态等。14.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15.在家园之桥上开放心理教育专栏。指导或交流孩子的心理成长问题,促进亲子间、孩子与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16.利用游戏、讨论、表演等多种途径,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游戏活动中,培养他们一定的生活处理能力,使幼儿逐渐懂得自己能做的事应该自己做,如学会吃饭、穿衣服……使幼儿感受到学会自理的乐趣。并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18.在心情愉快的环境中进行锻炼,促进健康,关爱生命。如,每天两小时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