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文字情(模版)
品文字情
告别昨日的身影,回首流淌在校园文学的岁月,心中顿时奏响动人的旋律。
校园文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舞台,不像音乐晚会那样激情四射,也不像运动赛场上那样充满紧张与艰辛.但不管是校园文学写作还是其他形式的文化活动,始终都是以丰富校园文化为出发点,进而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展自己的思维,提升自身的审美情怀。校园文学是校园文化的缩影,在这片以校园人,写校园事的圈子里,众多热爱文学的朋友舒文畅怀,以真挚的情感,溢美的文字表现对大学生活的理解。
文学写作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阳光领域”,写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校园里,每天都发生着精彩纷呈的故事,这些故事却并不是电影里的镜头,但他的纯朴、真实、自然是最令人津津乐道,因而也成就了校园文学写作的源泉.不是有句话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故事就像是做饭用的米,有了米也就不怕做不出可口的饭菜,更不用担心写不出一流的文章.通过校园文学写作,有助与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是阅读名著,也可以是阅读当下比较流行的小说,但并不是那些杂七杂八的小说。校园文学始终还是要回归正常人的中间,只有这样,文学的精神才能融入每一个人心中,校园文学写作才会更加持久,展现那特有的青春活力。
在大学校园里,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成为大家增长知识、发挥特长的主阵地。校园文学写作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通过文字表达对生活的赞美是这场斗争的关键,任何斗争都有胜负,但校园文学写作没有胜负。因为文学交流的实质是对生活的感想,是提升思想境界、锻炼人格品质的绝佳时机。其实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一种写作上的交流,通过交流可以批次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校园文学写作,一般有限时和不限时两种,限时就是学校举办的现场作文大赛、诗歌创作等;不限时的内容可太广泛了,最常见的莫过于征文比赛,设定一个主题,让大家自由发挥。无论何种形式的校园文学写作,丰富课外文化生活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在于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学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一颗平淡的心,从内心深处感悟出生活的真谛,用文字传承一种最真实的难忘情怀。其次,需要一颗坚强的心,校园文学写作不象“大家”那样博大精深,但要想写的有思想、有感染力,就要长久的坚持。最后,还需要有创新精神,文学在岁月的磨合下,也需要与时俱进。只有紧密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未来,才会写出一手好文章!从而让文字溢满我们身边。
第二篇:教学案例品“幻”出情
教学案例
品“幻”出“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精选了季羡林的一篇文章《怀念母亲》。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字看似平淡,细细咀嚼却能品出神奇。例如:在品读“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这一句时,从一个“幻”就能品出真情来。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这句话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觉作者对母亲充满了怀念。
生:我感觉作者对母亲怀念到了极点,每次想到母亲都会流泪不止。
师:季羡林是我国的文学大家,大作家在写作时每个字都要反复推敲。我们看看在这句话中那个字用的比较精彩?
众生:“幻”!
师:我和大家的感觉是一样的,不知这个字好在什么地方?(学生陷入沉思但不得而知)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字可以组成什么词?
生:虚幻、梦幻、幻觉„„
师:通过组词我们知道“幻”并不给我们清晰的感觉,那么作者为什么对母亲的形象那么模糊,不清晰了?(生思考后回答)
生:因为作者六岁时离开母亲独自到城里求学,中间又很少回家,与母亲见面的机会很少,所以母亲给她的印象很模糊。
生:在作者读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就去世了,她的母亲去世太早了,所以母亲给他的印象很模糊。
生:作者每次想到母亲都会泪流不止,因为眼中有泪水所以母亲每次给作者的印象都是模糊的。
生:失去了母亲,作者感到内心无比空虚、寂寞,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一片黑暗。
师:是呀,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可见母亲的早逝,带给作者多大的伤痛。母亲的早逝,更是作者的终身遗憾。
反思:阅读教学要牢牢把握文章情感的主线,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一个字,一句话入手,层层深入,探寻作者的精神世界,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情。
2012-3-3
第三篇:读万卷书,品宋词情作文
读万卷书,品宋词情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万卷书,品宋词情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品味人生百态,欣赏风流千古。捧一卷经典,吟一口香茗,那清新与芳香四溢,又是春夏秋冬,情动乾坤。掠过“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飘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赞一句“暗淡轻黄体轻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再叹一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四季轮回,年年岁岁。一个人,一段情;一件往事,一抹记忆。
读万卷书,品宋词情。一篇章,豪情万丈,气撼无边宇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哪怕“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依然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观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是苏轼的人生豪情。“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历史沧桑,“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到如今仍是梦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希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哪管得“可怜白发生。”词中是辛弃疾的报国豪情。江头独立,想万马奔腾,豪杰竞争,心中是否会掀起豪情波澜呢?
读万卷书,品宋词情。一首词,婉约柔情,情动大千世界。“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如今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空“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东篱把酒黄昏后,”只留下“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只得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词中是李清照的幽怨柔情。当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也“无人会,登临意,”感叹“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也只能“红巾翠袖,搵英雄泪。”“如今识尽愁滋味”时,“只道天凉好个秋。”词中是辛弃疾的愁绪柔情,观此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心底却“黯乡魂,追旅思,”虽说“明月楼高休独倚,”却忍不住“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词中是范仲淹的思乡柔情。人烟初静,欣赏风扫落叶,秋冷轻霜时,口中是否会不禁诵一句似水柔情呢?
读万卷书,品宋词情。一句话,真情绵绵,线连三世三生。门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可知离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自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可怜“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中是柳永的不舍真情。“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终盼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虽说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怎比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词中是秦观的爱恨真情。屋外“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月已如此,何况人乎?又怎奈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只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词中是宴殊的相思真情。咫尺天涯,两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时,书信中是否会呈现缕缕真情呢?
一部经典传承千年记忆;一纸黄卷,缠绕万种风情。品一盏清茶,焚一炉沉香,轻合书本,瞑然兀坐。淡淡茶香与缕缕轻烟的交融中,演绎着一段段宋词情,是“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轻幽;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牵绊;是“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的悲寥;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情思,纵然是茶尽烟歇,仍有这经典传承,风情不变。
第四篇:《蜡烛》教学片断品中悟情
品中悟情-----《蜡烛》教学片断实录
„„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概括)
②、这位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
师:这位母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埋葬红军烈士的呢?请大家跳读课文,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自由朗读,感受老妇人当时的处境。
(学生找到相关句子一一朗读,尤其是反复描写炮火的句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作了连贯朗读)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当时的情况吗?
生:当时战争很激烈,硝烟弥漫,炮火纷飞„„
师:在这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这位老妇人却依然镇定自若地埋葬这位死去的、素不相识的苏联红军战士,她的举止令人感动,她的精神让人敬佩。
假如你是一名随军摄影记者,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事件,你要用你手中的相机,把这美好的瞬间变成永恒,你会抓拍哪个画面?(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并说明抓拍这个场景的理由)。可以直接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生:我会抓拍这个画面:“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浮土来继续盖上去。”这一幅画面可以看出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关心,她非常用心地在埋葬烈士,体现了她对红军烈士满怀爱意。
师: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用心?
生:“几小时”、“还没有满意”
生:“竟然”
生:“一捧一捧”、“慢慢地”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的尊敬。
师:能把“一捧一捧”改成“一捧捧”吗?
生:不好。“一捧一捧”强调她的郑重其事,速度很慢,非常仔细。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她还如此的细致,更能够看出她对红军烈士无限的敬意。
师:那么大家找到的这几个词要重读、要缓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齐读。(未读出效果,又读了第二遍,有明显进步。)
生:“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写出了老妇人的虔诚,她完全把红军烈士当作了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跪”、“吻”两字更是感人。
师:你既能抓拍到画面,又能抓住重点字词,非常好。还有其他地方也写到老妇人的“跪”吗?
生:第22自然段(朗读),也写出了老妇人是用心在埋葬烈士,我觉得这里的“拖”字用得特别好,写出了老妇人的衰老,“拖”得非常艰难,但她还是坚持着为烈士找一个最好的安身之处。
师:是啊,我们会发现,老妇人渐渐远去的背影也变得越来越高大。
生:我找了这一处(28自然段),老妇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蜡烛都拿了出来,可以看出她对红军烈士的无比热爱,她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师:你很有眼光,还能透过蜡烛感受老妇人的情感,文中还有其他地方写到蜡烛吗?
生:“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作为挡风的屏障。”这位老妇人很细心。
生:“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这里的蜡泪就是老妇人的眼泪,还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你很有联想能力。此处说道“火花依然在闪烁”,后文也多次提到这小火花,大家找一找,读一读,为什么这一点火焰不会熄灭呢?这里的小火花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生:这小火花就像老妇人对烈士的哀悼和敬意,永远不会结束。
生:这是正义之光,预示着胜利肯定会来到,法西斯肯定会失败。
生:红军烈士虽然死了,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精神永存。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位苏联红军烈士虽死犹生,人民不会忘记他,尤其是哪一国的人民不会忘记? 生:南斯拉夫人民。我觉得这点火焰还象征着两国人民的深厚友情。
师:大爱无言,记得有位名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母亲,爱别人的孩子是天使。”这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就是一位天使,她亲手点燃的那一点微弱的烛光,驱散了浓浓的黑暗,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田。本文记载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假如这位母亲如今就站在你面前,面对她,你想说什么?你会说什么?请用拟你的笔把它写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同学们的回答道出了老妇人以及当时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心声,让我们共同期待世界铸剑为犁的那一天。(执教:顾国和中学楼超君)
[课例二]
《蜡烛》品味语言课堂实录
„„
(师):我们已经大致地了解了文章内容,那么请闭上眼睛,想想留在你脑海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老妇人。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拿起你的笔,把你的目光聚集在另你感动的部分,圈划出重要的语句加以品味,说说它为什么感动你。(许久)
(生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师):为什么会把珍藏了45年的蜡烛拿出来?
(生2):悼念战士,以及自己的美好祝愿,好像是在埋葬自己的孩子。
(师):把红军战士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了?战士和老夫人是素不相识的。战士是哪国人?
(生1):是苏联的。
(师):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
(生):贝尔格莱德
(师):好,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们感动的?
(生1):文章第15自然段。(师):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会感动你们?
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看。你为什么被感动?
(生1):我觉得老妇人很勇敢。
(师):注意抓住动词,集中在哪个字上?
(生):爬
(师):这说明什么?能否触摸到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生):老妇人想要走近一些,埋葬那个士兵。
(师):还有哪些让人感动的句子?
(生):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老妇人还是爬到士兵的身边埋葬他。
(师):这些是环境描写,说明什么?
(生):老妇人的坚定,一定要埋葬那个士兵,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师):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去埋葬那个士兵,真是让人感动。还有其他语句吗?
(生):文章25自然段,吻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师):突出什么?
(生):对士兵的爱,或者说是母爱。
第五篇:浅析在品生.品社中的情智教育
浅析在思品课中的情智教育
科泉小学
蔡民权
新课标注重老师的“有效教学”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在思品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智教育,值得每一位任课老师认真思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因此,每一位教思品的老师必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失地对学生进行情智教育。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不但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通过感悟道理来消化书本知识,让学生在愉悦而充满激情的学习中学以致用。教师如何在思品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智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不断努力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要使一滴水不干涸,唯一的办法是把它融入到大海中去;要给予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相对于单纯传授书本知识而言,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重要。传统教育中的“言传身教”对担任思品课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技巧与人品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激发学生激情的主要源泉。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展示。教师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思品学科的教师应该学会与时俱进,在努力学习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吸取新知识,善于钻研新问题,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思品课教学中,老师积极有效的思想引导,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充满变化的过程,教师只有关注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才能有的放矢地为学生的“学”而精心设计,将情智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思品课堂教学中去。
二、精心设计课程目标、努力钻研教材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有效教学。思品课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小学徳育工作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和教育原则,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进行灵活教学。正确的结论来源于科学的思考,科学的思考来源于对现有教材的全面而深刻的钻研。教师只有将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展示出来,才能取得对学生最大的教育成效,使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作为思品教师只有在深入领会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灵活驾御课堂,才能让学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进行点面结合
教师在思品课教学过程中,拟定教学重点后,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让世间儿童手牵手,让世间充满爱》中,我先讲一个《四个朋友的故事》。大意是:有姜、黄、秦、孙四位朋友聚餐,他们点了烧鸡、烤鱼等八道美味名菜,并且共同商议:只有用自己的姓说一句话才能进餐。于是,姓姜的朋友说‘姜太公钓鱼’,他把烤鱼拿走了;姓黄的朋友说‘黄鼠狼偷鸡’,他把烧鸡拿走了;姓秦的朋友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他把其余六个菜拿走了;姓孙的朋友说‘孙悟空大闹天宫’,他一怒之下掀翻了桌子,将八道菜全打翻在地上。结果,谁也没有吃到菜,大家不欢而散。然后,我问同学们:你们听了故事悟到了什么道理?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郑雅雯说:“人与人要团结友爱”;林诗怡说:“人与人要互相尊重、讲礼貌”;颜滋黄说:“人不能太自私!”学生们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我充分调动起来。我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评价后,便导入课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课文内容。然后,我引导学生领悟人与人相处要学会尊重与团结,并进行思想延伸:人与人相处还要学会互助合作。在有效教学中,我以爱为点,巧妙插入故事内容,引起学生动情解读课文内容,最后让学生充分领悟广义上的爱。
我通过这种点面结合式的情智教育,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领悟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体会思品课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我让学生在愉悦学习中体验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在教学中知行合一
思品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让学生乐于学习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我们的有效教学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
教师只有走进儿童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惑,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良好的情智教育。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情智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朋友。儿童更多地是通过表演来进行亲切体验。教师在进行思品教学时,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