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词析句 读中悟情
品词析句 读中悟情—《郑成功》备课参考
关于课前备课的思考: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6课《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明清之际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由于这段历史离学生实际比较遥远,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备课组决定以介绍ㄍ迨肥滴黄瓶冢銮垦母行匀鲜叮牙吩傧衷谘媲埃佣斫饪挝淖骱闷痰妗T诖嘶∩希プ≈氐愦示洌赶钙范痢⒏形颍羁汤斫饪挝哪谌荩惺苤3晒Π竦某绺呔瘢嘌陌饕迦惹椋岣哐挠镂男扪脱坝镂牡哪芰Α?/SPAN> 第一次试教:
一、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回答。板书: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
2、出示句子:民族英雄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四~六自然段。
1、课文写了他两方面的功绩,我们先来看他是怎样收复台湾的?
2、生自由读课文,想想在收复前,郑成功做了哪些工作?
(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
3、他为什么要做这些准备工作?
4、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看到了什么?
5、看到这些,心里会想些什么?(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6、战斗终于响起了,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7、找句子,用直线画出郑军官兵表现的句子,波浪线画出敌舰队的表现。再同桌交流一下: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在全班交流。
8、装甲如此坚固的荷兰舰队在郑成功官兵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充分说明了什么?(郑军的勇猛善战,训练有素,志在必得)
9、当郑成功的军队凯旋归来时,台湾同胞是如何表现的?(慰劳,酋长要见郑成功,老百姓欢庆胜利)
10、郑成功也表现了汉族人民礼尚往来的友好礼节。(赠送了绸布、烟草)
11、齐读,读出热烈的气氛。
三、学习七~八自然段。
1、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又是怎样建设台湾的呢?
2、指名读第七、八自然段。(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3、人民生活变好了,孩子们有书读了,这都是谁的功劳?(郑成功)是啊,汉族将领郑成功的举动使得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加融洽了,真不愧是——“民族英雄”啊!
四、小结(略)
五、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学反思: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虽能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来帮助学生体会郑成功建设台湾、收复台湾的爱国热情,但过多的讲解把原本完整的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老师的讲解虽然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学生完全被老师牵制着,没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学习热情不够高涨。同样,因为没有让学生细细地品读,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词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读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共鸣。第二次尝试:
一、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郑成功取得了哪些历史功绩?指名回答。
板书: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
2、出示:民族英雄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四~六自然段。
a)郑成功下定决心要收复台湾,如果你是他部下,你会建议他如何去做呢?(我会建议他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b)郑成功是如何准备的呢?
(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
c)他为什么要这样做?(1、这样才能保证战斗的取胜。
2、说明他志在必得。
3、说明他下定决心要把台湾收复。)d)能用你的朗读把他的这种想法告诉大家吗? e)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看到了什么?
“庞大的舰队,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舰队威武
“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士气高昂
看到这些,心里会想些什么?(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f)这样一支威武雄壮之师,是谁训练出来的?能把这样的气势读出来吗?
g)如此出色的军舰队都是郑成功训练出来的,你来夸夸郑成功!(出色的军事才能)
h)战斗终于响起了,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i)找句子,用直线画出郑军官兵表现的句子,波浪线画出敌舰队的表现。再同桌交流一下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在全班交流。(郑军勇猛善战,敌方狼狈不堪)朗读体会。
j)装甲如此坚固的荷兰舰队在郑成功官兵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充分说明了什么?(反面衬托出郑军官兵英勇善战,训练有素。)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k)当郑成功的军队凯旋归来时,台湾同胞是如何表现的?(慰劳,酋长要见郑成功,老百姓欢庆胜利)想象一下他们是如何慰劳、欢庆的。
l)郑成功也表现了汉族人民礼尚往来的友好礼节。(赠送了绸布、烟草)
m)齐读,读出热烈的气氛。
三、学习七~八自然段。
a)正当台湾同胞们为赶走荷兰侵略者高兴的时候,不禁又犯了愁,你知道他们在愁什么吗?(生活贫苦,孩子们没书读)
b)郑成功早就想到了,他又决心帮助台湾同胞建设台湾,他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c)人民生活变好了,孩子们有书读了,这都是谁的功劳?(郑成功)是啊,汉族将领郑成功的举动使得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加融洽了,真不愧是——“民族英雄”啊!板书。
四、小结
a)完成板书,小结。b)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延伸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象郑成功一样的民族英雄,可后请查阅相关历史故事,下一节课准备口头介绍。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中,教师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反复地朗读、体会词句所包含的感情。跟第一次教学相比,教师在朗读指导上明显地到位了。如:能用你的朗读把你体会到的告诉大家吗?再如:我们一起来读出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训练有素。教师没有在朗读技巧上作过多的指导,而是让学生自己感悟、揣摩,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语气,真正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件事不是很熟悉,对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不是很了解,所以给人留下纸上谈兵的感觉。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又进行了第三次教学尝试。第三次尝试:
一、启情激疑,读中置境
1、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了解了郑成功的哪些历史功绩? *板书: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
2、“收复”这个词的意思是?(请学生做个动作表示)
3、在当时,收复台湾是件简单的事吗?(师生辩解)*简笔画台湾的地理位置
4、过渡:的确不易呀!可郑成功是怎么说的?(学生自由阅读)
二、设疑铺展,读中悟境
1、课件出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你们理解这两句话吗?(学生交流,体会其爱国情感及收复台湾的决心。)
3、“横行霸道”在文中指?(学生联系上文、课外知识回答)
4、指导朗读。
5、说则容易,做则难呀!为了对抗强大的侵略者,郑成功在厦门„„(引读文章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
6、工夫不负有心人,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此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学生自由阅读第四自
第二篇:品词析句悟文本
品词析句让语文更出彩
作者姓名:马晶 工作单位:乌市第十八小学
通讯地址:乌市炉院街338号乌市第十八小学
邮编:830006 邮箱:16193870@qq.com
品词析句让语文更出彩
乌市第十八小学
马晶
何为语文?可以说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或是是语言文学,还可以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离不开字词句篇,是由字词句组成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文章。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语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积淀,主要是在大量的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其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学生自主阅读,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阅读教学基本上又是以文本为例子来实施的,所以,文本细读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何为文本?何为文本细读?文本就是指包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可供学生、教师与之对话的阅读文本的总和。文本细读就是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在阅读中教师对文本中对言语的细读。它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指向言语性的细读,品味语言、细读文本就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词析句中走进作者,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
一、透过历史悟文本
文本所反映的是作者的在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好文章常常是写作者在特殊条件下有感而发的产物,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对于文章当时的历史环境的了解是对文本细读的一个前提。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有限,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文章,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理解方向。因此,在一些特殊课文的教学中,做好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能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古诗教学中更需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深入的理解古诗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如《示儿》这一课,应该先从历史角度来理解,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被压迫的广大人民十分痛恨,为此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陆游写下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只有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入情入镜的理解古诗。
现代文也不能忽视对作者当时的历史背景,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就可以从鲁迅先生所处的历史入手,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这样更有利于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二、透过作者悟文本
作者是作品的创作人,作品就是作家的心声。与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创作动机和写作背景。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手写我心。”任何文本言语都不单是词句意义的载体,其中必然充溢着作者在特定语境中某种独特的生命活动所产生的意味。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任何学生,翻开书本都会想到的问题。因为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精神世界的载体。有的文章表达一种情感;有的阐释一种理念;有的是一种内心的直白;有的是人生的感悟,一己之心得……从作者的角度去解读,有利于我们对文本的主旨的把握。所以,我们必须在教学之前,也要像学生那样“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只有当教师深入文本,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以后,才会发生心灵碰撞和灵魂融合,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因此细读文本时,我们首先要尽可能详尽地了解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创作背景,甚至应了解作家同时代作家或与之相关的同一流派作家的生活情况和创作风格。如果把阅读一个文本比作享受一次大餐的话,那么阅读前收集有关信息就好比是喝餐前果酒。有些作家作品因为年代的久远、地域的差异、社会状况的变化等原因,会给学生阅读文本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在课前引导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如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所处的年代、写作的背景、作品的风格等,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揭示内涵、体会深意。想一想作者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下创作这篇作品的?比如在教学安徒生童话《丑小鸭》前,让学生搜集安徒生的信息,了解其生平,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丑小鸭的故事不仅仅是个童话故事,更是作者生平的写照,也是作者不屈奋斗的人格的写照。又如新教材中新增了鲁迅的很多篇目,他的作品思想性、时代性非常强,所以学生在读之前了解一些有关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是相当有必要的。比如学《孔乙几》之前必须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之前必须了解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更加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再去解读文本我们就清楚的了解了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就能为走进课堂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三、品词析句悟文本
《阅读教学细则》中提到:词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篇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 夏丏尊认为理解词语句子的概念化意思,从中品味、欣赏到蕴含在词语句子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领悟、学会“每句每段或全文的好处所在”。这就是品词析句。
品词析句的过程是文本细读得以实现的手段和方法。文本细读认为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瑞恰兹反复强调,文本中,是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确定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甚至一本书也存在着语境问题。品词析句的过程就是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品词析句本身就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累计过程,学会了一个词的写法,领悟了词的内涵,情感,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而“词句”本身就蕴含着作者的态度,感情,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品词析句”去理解文中内容和思想的方法,就是学生积累知识,掌握能力的过程。
1、抓住关键词细读文本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折射出人的灵气和智慧。其实文章也有眼睛,如果你能找到课文的眼睛,教学效果能事半功倍。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慈母情深》,通过对“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理解,更能理解母亲的艰辛。《穷人》一文,通过对“忐忑不安”的理解就能体会到桑娜善良、美好的心灵。
2、通过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细读文本
含义深刻词句是文章的精华。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对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语文教学,指导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既是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含义深刻的句子常包蕴文章的中心。如《一夜的工作》这课中有这样一句话:“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从这句话中体总理屋里本该有什么?通过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咀嚼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只有让符号的文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充满灵气的,活生生的表象,这才能达到真正细读文本。
窦桂梅老师说:“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她的学生就能走多远。” 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只有我们潜心阅读,会发现在语文的课堂里处处都能出彩!
会为什么“简单” 的前面要加上“极其”?不是“十分”,不是“非常”,不是“很”?
第三篇:《蜡烛》教学片断品中悟情
品中悟情-----《蜡烛》教学片断实录
„„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概括)
②、这位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
师:这位母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埋葬红军烈士的呢?请大家跳读课文,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自由朗读,感受老妇人当时的处境。
(学生找到相关句子一一朗读,尤其是反复描写炮火的句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作了连贯朗读)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当时的情况吗?
生:当时战争很激烈,硝烟弥漫,炮火纷飞„„
师:在这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这位老妇人却依然镇定自若地埋葬这位死去的、素不相识的苏联红军战士,她的举止令人感动,她的精神让人敬佩。
假如你是一名随军摄影记者,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事件,你要用你手中的相机,把这美好的瞬间变成永恒,你会抓拍哪个画面?(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并说明抓拍这个场景的理由)。可以直接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生:我会抓拍这个画面:“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浮土来继续盖上去。”这一幅画面可以看出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关心,她非常用心地在埋葬烈士,体现了她对红军烈士满怀爱意。
师: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用心?
生:“几小时”、“还没有满意”
生:“竟然”
生:“一捧一捧”、“慢慢地”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的尊敬。
师:能把“一捧一捧”改成“一捧捧”吗?
生:不好。“一捧一捧”强调她的郑重其事,速度很慢,非常仔细。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她还如此的细致,更能够看出她对红军烈士无限的敬意。
师:那么大家找到的这几个词要重读、要缓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齐读。(未读出效果,又读了第二遍,有明显进步。)
生:“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写出了老妇人的虔诚,她完全把红军烈士当作了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跪”、“吻”两字更是感人。
师:你既能抓拍到画面,又能抓住重点字词,非常好。还有其他地方也写到老妇人的“跪”吗?
生:第22自然段(朗读),也写出了老妇人是用心在埋葬烈士,我觉得这里的“拖”字用得特别好,写出了老妇人的衰老,“拖”得非常艰难,但她还是坚持着为烈士找一个最好的安身之处。
师:是啊,我们会发现,老妇人渐渐远去的背影也变得越来越高大。
生:我找了这一处(28自然段),老妇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蜡烛都拿了出来,可以看出她对红军烈士的无比热爱,她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师:你很有眼光,还能透过蜡烛感受老妇人的情感,文中还有其他地方写到蜡烛吗?
生:“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作为挡风的屏障。”这位老妇人很细心。
生:“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这里的蜡泪就是老妇人的眼泪,还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你很有联想能力。此处说道“火花依然在闪烁”,后文也多次提到这小火花,大家找一找,读一读,为什么这一点火焰不会熄灭呢?这里的小火花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生:这小火花就像老妇人对烈士的哀悼和敬意,永远不会结束。
生:这是正义之光,预示着胜利肯定会来到,法西斯肯定会失败。
生:红军烈士虽然死了,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精神永存。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位苏联红军烈士虽死犹生,人民不会忘记他,尤其是哪一国的人民不会忘记? 生:南斯拉夫人民。我觉得这点火焰还象征着两国人民的深厚友情。
师:大爱无言,记得有位名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母亲,爱别人的孩子是天使。”这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就是一位天使,她亲手点燃的那一点微弱的烛光,驱散了浓浓的黑暗,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田。本文记载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假如这位母亲如今就站在你面前,面对她,你想说什么?你会说什么?请用拟你的笔把它写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同学们的回答道出了老妇人以及当时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心声,让我们共同期待世界铸剑为犁的那一天。(执教:顾国和中学楼超君)
[课例二]
《蜡烛》品味语言课堂实录
„„
(师):我们已经大致地了解了文章内容,那么请闭上眼睛,想想留在你脑海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老妇人。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拿起你的笔,把你的目光聚集在另你感动的部分,圈划出重要的语句加以品味,说说它为什么感动你。(许久)
(生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师):为什么会把珍藏了45年的蜡烛拿出来?
(生2):悼念战士,以及自己的美好祝愿,好像是在埋葬自己的孩子。
(师):把红军战士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了?战士和老夫人是素不相识的。战士是哪国人?
(生1):是苏联的。
(师):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
(生):贝尔格莱德
(师):好,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们感动的?
(生1):文章第15自然段。(师):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会感动你们?
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看。你为什么被感动?
(生1):我觉得老妇人很勇敢。
(师):注意抓住动词,集中在哪个字上?
(生):爬
(师):这说明什么?能否触摸到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生):老妇人想要走近一些,埋葬那个士兵。
(师):还有哪些让人感动的句子?
(生):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老妇人还是爬到士兵的身边埋葬他。
(师):这些是环境描写,说明什么?
(生):老妇人的坚定,一定要埋葬那个士兵,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师):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去埋葬那个士兵,真是让人感动。还有其他语句吗?
(生):文章25自然段,吻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师):突出什么?
(生):对士兵的爱,或者说是母爱。
第四篇:读中悟情
读中悟情
读中联想
读中积累
——珍珠鸟教学反思 树人镇中心小学校 江昌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阅读中积累。”
“读”是“感”的基本前提,无“感”就无“悟”。《珍珠鸟》是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老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以丰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我”与珍珠鸟相处的和谐与温馨,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内涵。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课文内容,创造美的画面,美的意境,引发学生美的感悟,美的情感。借助朗读、反复品读,感受形象美,品味语言美,留足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读中进行积累。
一、以读为本,读中增情。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 教学中,我以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不断变化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以悠扬的音乐、美妙的画面将每一个学生带进课文的情境中,以感情朗读把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在教学第3自然段时,告诉学生这是一段精致的文字,用心去读读,在描写珍珠鸟可爱样子的词句上做记号,并多读几遍。学生交流体会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品读、比较读。一番反复感情朗读之后,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一只人见人爱的小珍珠鸟了然心中。
二、以境助读,境中动情。
感情朗读不仅是体会课文思想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学生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悠扬的音乐为一体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地将学生的主观情感移入了文境。如在教学第6自然段时,打出课件,小珍珠鸟甜甜地睡在作者肩上这一幅温馨的感人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多么温馨的一幕啊!此时小珍珠鸟已经把作者当成什么!”学生交流后,“让我们再美美地朗读课文,用心体会这份美好,留住这份美好!”《摇篮曲》的音乐缓缓响起,学生伴着音乐美美地读文。此时,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已不单单是理解阅读了,而是带着对和谐的美好境界的喜爱、赞美去读,以情促读,以读促情,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达到更高境界。
三、在比较中培养欣赏语言能力。
读书时多做比较揣摩,有助于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进而感受语言。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对出示的两个句子进行比较,“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只小珍珠鸟。”“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通过读、比较,学生感受到了“小家伙”是对人的称呼,此时作者已把珍珠鸟当作自己的小宝宝、小朋友,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不言而喻。让学生具体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进而学会赏析的方法,使学生养成阅读时善于思维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分析欣赏的能力。
四、在说中体会。说,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认识、情感等精神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语言和精神共同构建、生成、发展的过程。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达欲望。为此,在教学结尾,我出示了这么几句话
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心灵相通; 信赖是一首歌,让我们在快乐中歌唱; 信赖是一抹阳光,让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信赖是一盏灯,——————————------学生有感而发,“信赖是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信赖是一杯茶,消去了夏天的炎热”多么精辟,多么传神!学生的发言中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爱的力量在学生的生命活动中又一次得到了催生,相信爱心的滋润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熟则能悟,悟则能化。结合语境、结合情感的积累易于被内化。只要我们坚持在学文的各个环节中,把积累与读中领悟,读中品味结合起来,一定会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
第五篇:品词析句味无穷
江苏东海县实验小学(222300)朱 唯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在于,它需要品味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欣赏语言文字所表现出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途径,主要在于阅读教学中的品词析句。吴永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专家)指出:“在精读阶段,应重视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之美及运用之妙……要重视课文是如何说的,说的效果怎样……”
一、品味用词之美离不开语境
语言文字之美往往要结合语境来品味、鉴赏,才可显现其丰富的韵致。什么是语境呢?所谓语境,指的是文章的语言环境。离开了具体语境,词语的字面意义就会发生变化或不存在。因而,读懂词语的意义,我们必须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抓住有效信息来推断它的意义。俗语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出示:“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师:这个“韧劲”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它让我想到柳枝弯曲度很大,很难把它折断。
师:那在这里它又引申为什么意思呢?请你联系上下文看看。
生2:我想,它是说这株柳树在困难的条件下,在恶劣的环境下,没有屈服。
生3:前面说它“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这就是韧劲,就是不屈服。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我们用得相当多的方法。在不同的语境中,词语所表现的情感是不尽相同的,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词语,从简单的组合中发现遣词造句的内涵美,就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品味出词语的味道来。
二、结合语境品词析句的有效方法
1.稀松平常的字眼,联系上下文后就有了丰富的意蕴。有的词语单独看起来不太好理解它的意思,但与语境结合起来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充满了情趣。请看《小稻秧脱险记》中的句子:“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对于三年级的儿童来说,“收拾”一词还难于理解。有的学生会说:“‘收拾’就是你欺负我,我就打你。”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可以让他们读读课文后面的句子:“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联系这句话,他们就会明白:“收拾”就是把杂草毒死,因为后面写“杂草纷纷倒了下去”,“倒下去”就是死了,杂草给消灭了。而平常所说的“收拾房间”中的“收拾”是“整理”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这就是活学而不是死记。2.简单的词语,变换读法后就能领会其中表达的技巧。《乌鸦喝水》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同样是品味词语“终于”的意思,教师可以直接提问:“这里的‘终于’一词能不能删去?”但有一位教师却采用范读的方法,故意丢掉“终于”,学生一下子就听出了其中意思不对。这时,再让学生阅读品味,他们很快就思考出“终于”一词表明乌鸦想了很长时间。可见,变换一下方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看似普通的词语,运用比较的方法,就可以看出作者炼句的精巧。《烟台的海》中写冬天的海浪:“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春天的海浪:“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同一篇文章,写不同季节的海浪,却用了同一个词。这里就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品味在不同语境中“扑”的内涵和意蕴的不同。冬天的“涌浪扑向堤岸”,“扑”字让人感受到了烟台海的壮观景象。春天的“浪花”“扑”上岸展现的是“微波泛起”时烟台海的可爱与轻盈。4.品味优美的词句要重锤敲打,不能旁敲侧击或浅尝辄止。比如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到比喻句,他们虽然不懂“比喻”“明喻”“暗喻”等概念,但能明白“把什么比作什么”。而到了高年级,若教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说文章中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再进行训练,那未免有些“老熟套”了,浪费了抓住重点品味词句的时间。但是如果在需要品析的地方,因为教者自身备课不充分,又碍于脸面,羞于利用学生这一教学资源,而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那就不可能让学生品尝出语言的无限韵味来。比如,一位教师执教《泉城》中的一段:“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教师没有挖掘出这段比喻、排比句的语言形式和内涵的美,而只是让学生用“有的……有的……”造句,学生造的句子还是在一、二年级就说过的:“下课了,操场上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做游戏。”这显然没有达到品析的效果,让人兴味索然。
结合语境品词析句,是咀嚼语言、吸收语言营养的有效方法,它同时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可以逐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则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