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应注重品词析句
语文教学应注重品词析句
语文教学应注重品词析句
大家都知道,语文是以语言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课文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由一个个字词组成的文字,而每一篇课文必定有些重点字词,这些字词既是一定意义的载体,也是一定情感的载体。它凝聚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事物的态度。因此,从重点词句入手品析词句,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去解读文本。在落实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着眼重点字词,理解文意
教学中我们应该着眼于对教材中的某些字词的处理,来理解文意。想想作者用词的巧妙,想想作者的言外之意,想想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教材中的某些字词恰好就是全文的文眼,抓住了它,也就把握了课文的主旨。
如:学习九年级上册《词五首》的《望江南》一词时,抓住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一句中“独”字,女主人公“孤独苦闷、又满怀希望之情”便会跃然纸上;而抓住“过尽千帆皆不是”的“皆”字就能体会主人公“望眼欲穿,失望惆怅”的情感。
又如《武陵春》中“日晚倦梳头”中的“倦”字把词人李清照后期生活的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悲痛再现无遗。
二、借助重点语句,进行拓展
教学中我们可以以一些语句为依托,来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中《第一次真好》时,依托文章最后一句“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中的“珍重”一词,就可结合课后练习“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尝试?进行拓展练习,把“珍重”一词的含义丰富化,最终可以拓展为“珍惜,慎重”,从而得出像“吸毒”“犯罪”等有的“第一次”我们必须慎重对待,不能尝试。
又如:学习《孔乙己》一文,让学生依托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去分析“大约”与“的确”是否矛盾,然后分析鲁迅为什么如此来写等,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练笔的拓展训练,为故事续写„
三、立足生疑句,展开讨论
教材中的某一个细节,往往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抓住它们进行深入讨论,会使语文学习变得别有一番情趣。如:学习八年级上《桃花源记》一文时,可结合教材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外人”一词的注释(教材第165页注释9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向学生提出:“该注释是否正确?”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课堂上学生会积极动脑并参与讨论的。最终师生一致得出结论:此处解释有误,应为“与东晋不一致的人”。理由有二: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既然“桃源人大惊,定会发现渔人与他们的不同之处,怎会“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2、“渔人是东晋人”而桃源内的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先秦与东晋相隔近600年,其间语言,服饰等均有较大差别,怎会“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再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可抓住“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这句话,让学生针对为什么要“低声”,又为什么“传播”这两个问题讨论,学生就会认识到百姓那种既害怕被人说愚蠢又想把真话传播出去的心理。
四、研读关键句,传授语文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看似枯燥的知识传授时,如果善于借助对课文中的精彩句子或段落认真研读来完成,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对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传授时,借助《春》《安塞腰鼓》等相关句子加以研读。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得像雪”和“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了。
又如:指导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写作训练时,可以先让学生研读《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等人物形象的描写部分,从而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总之,品词析句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必须重视品词析句。
第二篇:《黄继光》教学设计(品词析句)
《黄继光》教学设计
高新区银杏小学 张 宁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掌握十二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感受他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理解,读思结合,以读促思,以思促悟,以悟促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清明导入
2、抗美援朝战争时代背景
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正当全国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之际,觊觎中国已久的美帝国主义又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我们的邻国——朝鲜,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试想,破碎的山河刚刚旧貌换新颜,胜利的果实刚刚交给人民,我们岂能容忍他人的再度践踏!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党中央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今天咱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战斗英雄,他叫黄继光(出示课题)。当我读完这篇文章后,黄继光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老师相信:只要你也用心去读,一定也会有所感悟。
3、播放影视视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
1/4
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能达到读正确。
2、检查字词情况。A、检查生字的读音。B、强调字形。C、理解字词。
3、检查指导读课文。
4、学生练读课文。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词析句,体会精神。
1、默读课文,思考:黄继光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从人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去体会。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学生默读思考。
2、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黄继光语言、行动、神态的语句品读,体会品质)
教师提问:黄继光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交流预设: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先指导指导朗读黄继光和指导员的对话,读出黄继光的坚定和充满信心;此时他的心情怎样?(愤怒地注视),学生想象当时的场面;他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请战)的?[指导理解“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上级命令黎明前夺下597.9高地、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如果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山头也会全部丢失”]在这种情况下,黄继光心里会想些什么?[体会黄继光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为了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2)黄继光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2/4
先指导学生理解“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体会黄继光是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前进的。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说明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他的前进是多么不容易啊!)
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的?[一个战友牺牲,一个战友负伤,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而且又身负重伤时面对敌人的密集子弹站起来的;肩上腿上都负了伤;]说明了什么?[顽强]再指导读
(3)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先让学生自己读;再指导读;理解“突然”,再读;
他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面对敌人的密集子弹站;肩上腿上都负了伤;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
“小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请读这句话,要求读出当时黄继光顽强战斗的精神,读出对黄继光的敬佩之情。”
(4)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先让学生自己读;再指导读;再读;
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又站起来了?(引导学生想象又站起来是多么困难。)(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
这时,黄继光想到什么?唯独没有想到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全班齐读第11段末句。)“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指导学生看插图,体会黄继光的顽强,想象这时战士们的行动:战士们会趁势冲上来。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惊天动地、像海涛一样冲向敌人”。
黄继光的精神鼓舞了大家,消灭了全部敌人,这是一种怎样的一种精神?
3/4
课件:表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带着这种感情读5——12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黄继光为了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光辉形象谱写了一曲中朝人民团结战斗的胜利赞歌。他的光辉形象,闪耀着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灿烂光辉。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心中。请出声有感情的读课文吧。
4/4
第三篇:品词析句味无穷
江苏东海县实验小学(222300)朱 唯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在于,它需要品味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欣赏语言文字所表现出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途径,主要在于阅读教学中的品词析句。吴永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专家)指出:“在精读阶段,应重视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之美及运用之妙……要重视课文是如何说的,说的效果怎样……”
一、品味用词之美离不开语境
语言文字之美往往要结合语境来品味、鉴赏,才可显现其丰富的韵致。什么是语境呢?所谓语境,指的是文章的语言环境。离开了具体语境,词语的字面意义就会发生变化或不存在。因而,读懂词语的意义,我们必须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抓住有效信息来推断它的意义。俗语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出示:“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师:这个“韧劲”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它让我想到柳枝弯曲度很大,很难把它折断。
师:那在这里它又引申为什么意思呢?请你联系上下文看看。
生2:我想,它是说这株柳树在困难的条件下,在恶劣的环境下,没有屈服。
生3:前面说它“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这就是韧劲,就是不屈服。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我们用得相当多的方法。在不同的语境中,词语所表现的情感是不尽相同的,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词语,从简单的组合中发现遣词造句的内涵美,就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品味出词语的味道来。
二、结合语境品词析句的有效方法
1.稀松平常的字眼,联系上下文后就有了丰富的意蕴。有的词语单独看起来不太好理解它的意思,但与语境结合起来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充满了情趣。请看《小稻秧脱险记》中的句子:“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对于三年级的儿童来说,“收拾”一词还难于理解。有的学生会说:“‘收拾’就是你欺负我,我就打你。”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可以让他们读读课文后面的句子:“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联系这句话,他们就会明白:“收拾”就是把杂草毒死,因为后面写“杂草纷纷倒了下去”,“倒下去”就是死了,杂草给消灭了。而平常所说的“收拾房间”中的“收拾”是“整理”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这就是活学而不是死记。2.简单的词语,变换读法后就能领会其中表达的技巧。《乌鸦喝水》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同样是品味词语“终于”的意思,教师可以直接提问:“这里的‘终于’一词能不能删去?”但有一位教师却采用范读的方法,故意丢掉“终于”,学生一下子就听出了其中意思不对。这时,再让学生阅读品味,他们很快就思考出“终于”一词表明乌鸦想了很长时间。可见,变换一下方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看似普通的词语,运用比较的方法,就可以看出作者炼句的精巧。《烟台的海》中写冬天的海浪:“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春天的海浪:“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同一篇文章,写不同季节的海浪,却用了同一个词。这里就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品味在不同语境中“扑”的内涵和意蕴的不同。冬天的“涌浪扑向堤岸”,“扑”字让人感受到了烟台海的壮观景象。春天的“浪花”“扑”上岸展现的是“微波泛起”时烟台海的可爱与轻盈。4.品味优美的词句要重锤敲打,不能旁敲侧击或浅尝辄止。比如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到比喻句,他们虽然不懂“比喻”“明喻”“暗喻”等概念,但能明白“把什么比作什么”。而到了高年级,若教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说文章中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再进行训练,那未免有些“老熟套”了,浪费了抓住重点品味词句的时间。但是如果在需要品析的地方,因为教者自身备课不充分,又碍于脸面,羞于利用学生这一教学资源,而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那就不可能让学生品尝出语言的无限韵味来。比如,一位教师执教《泉城》中的一段:“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教师没有挖掘出这段比喻、排比句的语言形式和内涵的美,而只是让学生用“有的……有的……”造句,学生造的句子还是在一、二年级就说过的:“下课了,操场上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做游戏。”这显然没有达到品析的效果,让人兴味索然。
结合语境品词析句,是咀嚼语言、吸收语言营养的有效方法,它同时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可以逐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则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四篇:品词析句悟文本
品词析句让语文更出彩
作者姓名:马晶 工作单位:乌市第十八小学
通讯地址:乌市炉院街338号乌市第十八小学
邮编:830006 邮箱:16193870@qq.com
品词析句让语文更出彩
乌市第十八小学
马晶
何为语文?可以说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或是是语言文学,还可以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离不开字词句篇,是由字词句组成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文章。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语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积淀,主要是在大量的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其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学生自主阅读,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阅读教学基本上又是以文本为例子来实施的,所以,文本细读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何为文本?何为文本细读?文本就是指包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可供学生、教师与之对话的阅读文本的总和。文本细读就是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在阅读中教师对文本中对言语的细读。它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指向言语性的细读,品味语言、细读文本就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词析句中走进作者,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
一、透过历史悟文本
文本所反映的是作者的在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好文章常常是写作者在特殊条件下有感而发的产物,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对于文章当时的历史环境的了解是对文本细读的一个前提。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有限,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文章,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理解方向。因此,在一些特殊课文的教学中,做好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能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古诗教学中更需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深入的理解古诗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如《示儿》这一课,应该先从历史角度来理解,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被压迫的广大人民十分痛恨,为此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陆游写下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只有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入情入镜的理解古诗。
现代文也不能忽视对作者当时的历史背景,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就可以从鲁迅先生所处的历史入手,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这样更有利于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二、透过作者悟文本
作者是作品的创作人,作品就是作家的心声。与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创作动机和写作背景。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手写我心。”任何文本言语都不单是词句意义的载体,其中必然充溢着作者在特定语境中某种独特的生命活动所产生的意味。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任何学生,翻开书本都会想到的问题。因为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精神世界的载体。有的文章表达一种情感;有的阐释一种理念;有的是一种内心的直白;有的是人生的感悟,一己之心得……从作者的角度去解读,有利于我们对文本的主旨的把握。所以,我们必须在教学之前,也要像学生那样“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只有当教师深入文本,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以后,才会发生心灵碰撞和灵魂融合,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因此细读文本时,我们首先要尽可能详尽地了解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创作背景,甚至应了解作家同时代作家或与之相关的同一流派作家的生活情况和创作风格。如果把阅读一个文本比作享受一次大餐的话,那么阅读前收集有关信息就好比是喝餐前果酒。有些作家作品因为年代的久远、地域的差异、社会状况的变化等原因,会给学生阅读文本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在课前引导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如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所处的年代、写作的背景、作品的风格等,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揭示内涵、体会深意。想一想作者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下创作这篇作品的?比如在教学安徒生童话《丑小鸭》前,让学生搜集安徒生的信息,了解其生平,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丑小鸭的故事不仅仅是个童话故事,更是作者生平的写照,也是作者不屈奋斗的人格的写照。又如新教材中新增了鲁迅的很多篇目,他的作品思想性、时代性非常强,所以学生在读之前了解一些有关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是相当有必要的。比如学《孔乙几》之前必须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之前必须了解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更加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再去解读文本我们就清楚的了解了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就能为走进课堂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三、品词析句悟文本
《阅读教学细则》中提到:词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篇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 夏丏尊认为理解词语句子的概念化意思,从中品味、欣赏到蕴含在词语句子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领悟、学会“每句每段或全文的好处所在”。这就是品词析句。
品词析句的过程是文本细读得以实现的手段和方法。文本细读认为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瑞恰兹反复强调,文本中,是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确定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甚至一本书也存在着语境问题。品词析句的过程就是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品词析句本身就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累计过程,学会了一个词的写法,领悟了词的内涵,情感,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而“词句”本身就蕴含着作者的态度,感情,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品词析句”去理解文中内容和思想的方法,就是学生积累知识,掌握能力的过程。
1、抓住关键词细读文本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折射出人的灵气和智慧。其实文章也有眼睛,如果你能找到课文的眼睛,教学效果能事半功倍。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慈母情深》,通过对“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理解,更能理解母亲的艰辛。《穷人》一文,通过对“忐忑不安”的理解就能体会到桑娜善良、美好的心灵。
2、通过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细读文本
含义深刻词句是文章的精华。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对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语文教学,指导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既是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含义深刻的句子常包蕴文章的中心。如《一夜的工作》这课中有这样一句话:“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从这句话中体总理屋里本该有什么?通过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咀嚼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只有让符号的文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充满灵气的,活生生的表象,这才能达到真正细读文本。
窦桂梅老师说:“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她的学生就能走多远。” 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只有我们潜心阅读,会发现在语文的课堂里处处都能出彩!
会为什么“简单” 的前面要加上“极其”?不是“十分”,不是“非常”,不是“很”?
第五篇:品词析句 感悟人物形象2
品词析句
感悟人物形象
——配合《林冲棒打洪教头》同步阅读
孙海云
《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主要写林冲遭刺配来到“小旋风”柴进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武,几招之内便将洪教头败于棒下,最后使之羞惭而去的故事。全文紧紧围绕“比武”这一中心,以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征。
1.人物外貌形象逼真。
如:“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这是对洪教头外貌描写,虽然只有寥寥两句,但由于抓住特点,就使洪教头挺胸凸肚,旁落无人的样子活现眼前,而“歪戴头巾”则更显得他的肆无忌惮、大大咧咧的状貌,让人感受到此人倨傲不恭、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
2.人物语言富有个性。
如:洪教头刚一见面就粗鲁无礼地叫嚷:“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而林冲面对他的挑衅连说“不敢,不敢”。洪教头和林冲的语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骄傲蛮横、步步紧逼,一个是谦虚平和、一再退让。突出了对洪教头语言的刻画,写林冲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3.人物动作生动传神。
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刻画出了洪教头急于取胜的 心理,展现了林冲战胜洪教头的精彩场面,突出了林冲深 1 藏不露的高超武艺,把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如: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脚骨上。这里,洪教头盛气凌人,急不可待,林冲只是“一横”“一退” “一扫”便轻松获胜。林冲只是一扫,而不是像洪教头那样气势汹汹,穷凶极恶,要将人置于死地似的穷追猛打,点到为止。
同学们,这篇课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鲜明可感。文章大量篇幅写洪教头的粗鲁、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是为了更好地反衬林冲的谦虚,忍让。我们通过品词析句,就可以进一步了解洪教头的失败正是由于他的目中无人、过分自大,而林冲也正是因为他的机智勇敢和善于观察才赢得了这场比武。
阅读感悟
同学们,古典名著中曲折感人的故事,生动极富哲理的人物对话,鲜明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情节让我们久久难忘。阅读古典名著,吸取其精华,学习他们写作的妙处,可以很快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小学
邮编:224300 email:sun_haiy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