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册《雾凇》品词析句中观赏雾凇
(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
师:雾凇这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衣服是怎样穿上去的呢?
师:与你们平时穿衣服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在哪?
生:比较慢、比较轻。
师:你是从哪感受到的?
生: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
师:谁能通过朗读,读出雾凇穿衣服的过程?
师:要慢到多长时间才能穿上这一件衣服啊?
生:一个晚上。
师:为了让人们欣赏到这么美丽的衣服,她艰难地穿了一夜,穿得这么慢。下面我们来一起来读一读,她是怎样穿上这件衣服的。
(引读雾凇形成的过程。每当夜幕降临,&&都是银松雪柳了。重点指导读好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
师:谁能说说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这几个叠词在句中的作用?
生:渐渐地是写雾气越来越大。
生:慢慢地是写雾气凝结的速度慢,告诉我们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生:轻轻地这个词告诉我们,雾气凝结的时候人一种很慢、很轻柔的感觉。
师:一层又一层地这个词又是写什么呢?
生:这是写雾气不断凝结,雾凇不断加厚的过程。
师: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几个词能否去掉或者互换呢?
生:不能去掉也不能互换。因为这几个词写出了雾凇形成的过程是缓慢的、持续不断的。
师:谁能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关联词,说一说雾凇形成的过程?
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关联词,说雾凇形成的过程。
反思:
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文中主要是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教师通过引读,引导学生与文本沟通交流,揣摩语言、体悟语言内涵。学生从渐渐地、慢慢地咀嚼到雾凇是逐步形成的;从轻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灵性和优雅;通过引导学生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关联词,说一说雾凇形成的过程。用换词法理解词语的意思,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几个词能否去掉或者互换呢?着重引导学生品读、比较文本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雾凇奇景之神妙,领略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之精当。在品词析句中学习作者仔细、有序、有重点的观察方法。
第二篇: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七册《雾凇》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昔阳县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努力挖掘课文“美”与“奇”的因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合作探究,提高语文素养。
《雾凇》是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写景文章。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体现“尊重学生主体,着眼学生发展”的理念,立足于自能读书,着眼于自主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读中入境,读中悟境。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因此重点应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让学生充分感受雾凇的形象美,深刻领会课文的语言美。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读得充分、悟得深刻、述得到位。
2.巧设情境,激发情感。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甚至有的同学不知雾凇是什么,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为此,教师用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丰富真实的情感和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构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雾凇的奇美及其成因。2.能力目标:感受语言美,培养欣赏及想象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语感。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了解雾凇景观的奇美及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四、教学难点:理解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这晶莹夺目的雾凇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0年1月9日江泽民爷爷到吉林视察,在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吟诵了一首诗,大家想不想知道?(出示多媒体)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2.我们一起来把江爷爷的诗读一下好吗?
3.树挂就是„„(引导说出课题)读了江爷爷的诗,大家现在想不想再来欣赏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吉林雾凇的美景呢?
4.图片欣赏。
这次看老师可要有任务了,大家边看边想,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雾凇?
(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晶莹夺目„„)
(二)、自主学习,精读感悟雾凇的美
过渡:多美呀!大家的词语库里原来有这么多精彩的词句!那课文是怎样将这种美表现出来的呢?请大家自己来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体现雾凇美丽的词语或句子。并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它的什么美?(依照学习情况,相机出示第一、三自然段)
A:第一自然段
(1)交流汇报:书上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雾凇呢?(相机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2)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3)个性朗读
3.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板书:奇观)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B:第三自然段
(1)交流汇报。“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相机板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出示第三自然段,配乐)
(3)多美的奇观啊!让我们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好吗?(齐读第三节)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了解雾凇的成因
过渡:吉林雾凇争奇斗艳,独具魅力的风姿,是神州大地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令五洲四海慕名而来的无数中外宾朋惊叹不已。如果你是小小旅行家看到如此美丽奇特的景观,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1.归纳出示思考题----“我会想”:(1)雾凇是怎样形成的?(2)为何只有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奇观呢?
2.小组合作。以“四人小小旅行团”的角色定位,通过研读课文、查找资料、请教别人等方法多渠道解决前面发现的两个问题。
3.全班交流。
(1)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引导抓住第二自然段中心句进行研读:“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出示这段话)归纳形成雾凇的两大条件:A.严寒季节;B空气中有过于饱和的水汽。(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通过查找地形图、气象资料以及研读课文等小组合作研究,可以明确:“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出示这段话)
(3)小结:水从丰满水库里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丰富的热能使松花江水临寒不冻,巨大的温差为雾凇的形成提供了过于饱和的水汽。
(4)这就是吉林雾凇的独特之处呀,让我们记住这一奇景吧。(齐读)(5)指导朗读,体会雾凇形成的过程。
过渡:(难怪看雾凇还讲究“夜看雾,晨看挂”,夜幕降临,漫步松花江畔,你会看到怎样的雾?)
A、交流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a.指读:(评价过渡:松花江上的雾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滚滚而来,)
b.谁还想读(评价过渡:沿江十里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全都笼罩在白雾中)
c.谁还想再读(评价过渡:这蒸腾缭绕的白雾是壮观,是奇绝,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d.齐读。
B、温度越来越低,雾气越来越浓,这蒸腾的雾气——
引读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指导朗读:
a、多奇妙呀,谁来读?(指导朗读好“慢慢地” “轻轻地”“一层又一层”)b、齐读。
过渡:(这宛若白银的雾凇正在慢慢地、轻轻地、不知不觉地形成。多么神奇的变化呀!)
C、这松针、柳枝都变了,变成──变成──变成──(出示这一句话)让我们凝视这一过程,体会它的变化
课件出示:(配图)银线
银条
银松雪柳 回到句子: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配乐朗读)a.能把这些词语读好吗?用心来读。(指读)b.能把你所有感受放进这句句子里来读好它吗?
过渡:(真是太让人惊叹了!让我们请“小小旅行团”的小导游把这雾凇的美毫无保留地向小小旅行家们做个美丽的介绍吧!)
(四)、交流抒怀,激活体验 1.口语交际训练----“我来说”
评价过渡:小导游表现真不错,吉林雾凇会因为你们这些小导游更加闻名于世的。
2.图片欣赏。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奇美的景观吧。
(五)、个性实践,拓展延伸
1.拓展延伸:这千姿百态的雾凇以它独特的美吸引着我们,用它的洁白晶莹深深地打动了大家的心。此时此刻,你就站在松花江畔,面对美丽的雾凇奇观,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呢?(学生回答读诗歌,画画,唱歌,朗读课文„„)
2.那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雾凇的喜爱吧!
3.“妙笔生花”:地球上还有很多奇特的景观和自然现象,如彩虹、火烧云、溶洞,它们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美?它们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请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探究自己喜欢的问题,并选用小论文、观察日记、摄影、图画、诗歌等形式,向老师和同学介绍探究成果,表现景观独特的美。
板书设计: 雾凇
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水汽——遇冷——凝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三篇:让小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文本
让小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文本
品词析句,就是揣摩品位语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情感和表达方法。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文本呢?我认为,首先,抓住“文眼”把握主旨;其次,细细品析,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抓住“文眼”,把握主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折射出人的智慧与灵气,“文眼”是文章的灵魂,它能揭示出文章的主旨。如《但愿人长久》一文,它是一篇文包诗的文章,课文较长,就得找个字眼,统帅全文。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找出苏轼触景生情的词,学生便能找到“心绪不宁”一词,这个词就是那双关键的眼睛。接着,学生自由读“心绪不宁”这个词,再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然后通过哪些地方看出心绪不宁?作者为什么心绪不宁?两个问题,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心绪不宁”的内涵。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由“心绪不宁--埋怨--宽慰”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又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中的“奇妙”、《飞夺泸定桥》中的“飞夺”等。有的课文,关键词“文眼”隐藏在文章中,需要教师深钻教材挖掘,潜心涵咏,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他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跳出具体词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细细品析,感悟文本
如果说关键词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句中的好词便是洒落在文中的星星,要让他们吸引学生的眼睛,滋润学生的心灵。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组织学生细细地去揣摩、体会,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的生动性,以及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而课文中的关键词即是这儿的“一发”“一斑”,教师只要能发现它们,并能巧妙的利用它们,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燕子》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我紧扣文本中的两个动词“斜着”“掠过”,一个拟声词“唧”进行品读与感悟。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掠过”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吗?
生:轻轻地擦过。
师:那为什么不用“擦”呢?把它换成“擦过”,读一读,有什么不一样?
生:“擦过”用的力大,重重的接触;而“掠过”表示动作很轻。
生:速度不一样,“掠过”速度极快,“擦过”速度较慢。
师: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生:可以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生: “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
生:“唧”是燕子的叫声,只短短的一声,燕子便从这边的稻田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飞得真快呀!
生:从用剪尾或翼尖沾水也可以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通过对这些字、词、句的品析,燕子那轻快飞行、姿态优美的特点就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文章用词造句准确传神,教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很快理解了文本的内容。
三、反复推敲,感悟文本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言环境中,反复推敲,才能品味到遣词造句的巧妙,品味语气的意蕴和美感,从而对语气、语感、情感有更好的感悟。
如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对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为什么不用“到”、“过”、“入”等,改了十多次,都不满意,最后才选用“绿”字,作者把“绿”这个形容词巧妙地当动词使用,把本为静态的景色写活了,赋予了生机与活力,表现出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南的景物在春风中变得一片新绿,既有色彩,又有动感。
我们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者。我们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充满了美。在平常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循着文章的思路阅读,从多读中去发现、去感受、去品味作者字里行间的精神内涵,才能让学生品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他们的情感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更深入地领悟文本,领悟其中的真、善、美,并融于我们的生活中,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第四篇:在品词析句中嚼出语文味
在品词析句中嚼出语文味
词语品析法就是对那些应用准确、生动、形象、传神的词语通过揣摩、分析、感知、领悟等方式,理解词语本意、引申义、象征义及其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语文教学的最传统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落实《标准》“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的好方法,如何高效地应用这种方法呢?
一.用重音朗读的方法品析词语
例如,施教课文《大禹治水》时,我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朗读标题,感知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师:治水的人是谁呢?生:大禹。师:怎样读,才能把“治水的人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读出来? 生:读。大禹治水。(重音读“大禹”。)师:大家把“大禹”用重音读了,表明治水的人是大禹。师:怎样读就能够把“大禹干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读出来呢?生:大禹治水(重音读“治水”)师:治水。同学们读得多有气势啊。
二.用造句的方法品析词语
例如,施教《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时,我让学生用“晶莹”“ 星罗棋布”“难以计数”“蕴藏”“用之不竭”“翡翠水天相接蔚为壮观”“五彩缤纷”“心旷神怡”等词语造句,结果,学生造出了下面的精彩句子。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接,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三.用表演的方法品析词语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赶海》一文,叙写 了“我”在暑假里的一天跟舅舅赶海时追浪花、捉螃蟹、捞海鱼、捡贝壳、抓大虾的“事趣”和“情趣”。我让学生用手势表演“捉”“捞”“捡”“抓”这几个动词,具体形象地感知“事之趣”。动词是文学作品的精华所在,它呈现的是一个过程,展示的是一种动感的画面。动词的含义不能靠翻阅字典来解读,要靠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感知,要靠具体的动作来领悟。用手势表演等方式理解动词的准确应用,实在是纯朴而有效的方法。这种表演简洁,有艺术感染力,有韵律感,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美感,内心产生一种动感。
?榱巳醚?生感悟课文的“情之趣”,课文后面设计了这样的训练题:读下面句子,注意标点符号和叹词。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什么?(3)咦,怎么我的脚痒痒的?(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课文的情趣在这几个句子中得到集中体现,理解这几个句子的特征,读懂这几个句子的意蕴是理解课文情趣的关键。我在自读感知,点拨感悟后,让学生表演,用自己的语气、神态等感性地表达出词语的意、形、情:(1)中的感叹号和“嘿”字,表达了“我”抓住小海星时的“得意与兴奋”;(2)中的问号和“哎”字,表达的是小伙伴低头寻找的“举止”给“我”的“神秘感”;(3)中的问号和“咦”字表达出“我”有脚痒感觉的“惊奇”;(4)表达出“我”对脚痒原因的“明白”。
四.用描述的方法品析词语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引导学生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可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深切感受情感。请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片断: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
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学生练习写,老师巡回指导,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同学;学生写好后,老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修改修改;最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学生读后,老师当面评改。)
生:(读)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五.用仿写的方法品析词语
同样是《赶海》一文,课文后面还设计了这样一道训练题:“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趣事。”读了课文,让学生仿写,这是以读促写,训练词语应用能力的妙办法。例如,有学生写得很情趣:星期六晚上,我和弟弟去捕麻雀。弟弟悄悄地爬上梯子,迅速地把手伸进麻雀窝,兴奋地喊道“呀!有两只呢!”学生用“悄悄地爬上”、“迅速地伸进”这样的词语写了捕鸟的过程,用“呀”、“呢”这样的词语写心情,表达捕鸟的事趣与情趣。把课文中的“事趣”与“情趣”理念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了,说明学生对课文真正理解了。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
第五篇:论文在品词析句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题目:在品词析句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内容提要:
阅读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形成能力,是当前我们阅读教学应该关注的问题。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呢?找准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积累语言,丰富情感,关键在于品词析句。
本文就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在课堂中品词析句进行尝试和探究,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效性。
主题词:品词析句
阅读教学
语言文字训练
在品词析句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的首当其任。阅读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可在我们的许多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得意而忘言’的现象,即崔峦老师所说“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与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相差甚远。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形成能力,是当前我们阅读教学应该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呢?找准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积累语言,丰富情感,关键在于品词析句。正像于永正老师所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怎样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在课堂中品词析句呢?
首先,要能找准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即关键的词句,这是对教师自身的要求。教师要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入情入境地置身于文本当中,去感受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所谓“感知”得周,“理解”得透,才能“悟”得深,才能引导学生“悟”得深。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引导学生准确深入品词析句的前提。
其次,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引领学生在课堂中品词析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保障。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瞄准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在有效的教学手段上下功夫。
课堂教学是一个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灵性的学生。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灵活的对教材进行增删调整,以致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与教材、教师、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主角;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透过品味赏析词句进行全面的语文实践,即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兴趣的培养。
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感悟语言。
这其实就是我们阅读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中这种训练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标。我们的语文课程所设置的课程内容本身含有的人文性、工具性交融因素有很多。我们老师就应该善于把握它们,让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时候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说到感悟,理解,欣赏语言,我们就不能不说到朗读。语文教学以读为本,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感悟语言,让情感熏陶不露痕迹,这应该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这一课,我先和学生一起找出“极其简单”这四个字,再读读这几句,体会体会为什么“简单”的前面要加上“极其”?而不是“十分”不是“非常”不是“很”?”在孩子们的描述中,“极其简单”渐渐具体了,它不再是四个字,而是总理屋里那少得可怜的陈设,一读句子,孩子们有些动情了。接着我通过对“高大的宫殿般的建筑”背景的介绍,引发“总理屋里本该有什么”的讨论,进行想象、对比、再想象、再对比。然后再问“是的,在堂堂一个大国的总理的办公室里摆上高雅的书柜过分吗?摆上名贵的古董过分吗?摆上舒适的沙发过分吗?„„可是,你看到了什么?!”二读句子,孩子们的心被震撼了,这时再相机播放配乐的朗读,总理屋里的每一件陈设仿佛历历在目,此时此刻,那每一件陈设仿佛都在诉说着总理无数个“极其简单”的日日夜夜。学生的感情是在品味和咀嚼文本的重点词句后油然而生的,不架空、不做作、不浅薄、不浮华。
学生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了,语言文字训练就在其中。
把朗读和感悟课文很好地融合起来,我们的教学中要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挖掘语言实践的素材,创设一种灵性的、和谐的教学情景。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要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就必须实践大量地语言活动。现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写一写、说一说的环节很多。有的利用教材中的疑议点组织辩论、利用教材中的风景名胜,写导游词等等。在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的老师应该做的是如何活化教材中这些内容,挖掘语言实践的素材,创设一种灵性的、和谐的教学情景,这样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扎实有效,激发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促进语言文字的有效训练。
例如《詹天佑》第五、六自然段分别讲詹天佑“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动笔画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和“中部凿进法”这两种凿进法的草图和“人”字形线路图。学生兴致倍增,全体积极参与。然后再引导同桌两人交流评议,一人读一人画,一人画一人读。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再如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中“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一句,一个“探”字的运用充分表现出了春笋的顽皮可爱,多生动的用词,多生动的语句,可在学生的心中,却很难清晰地想象出它们的样子。这时,我首先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出示了“长”和“冒”字,请学生比较着读一读,说说用哪个字更好,这时学生还是不很清晰,于是我接着采用让学生进行表演的策略,并提示学生表演这三个字时的样子,表情和速度,然后我找到表演最好的同学给大家进行表演,并让他讲一讲为什么这么表演,同学们看了表演后一下子就体会到了“探”字比“长”和“冒”字要好,因为课文中的“探”字表现出了小春笋顽皮可爱的样子。当那些顽皮可爱的同学们表演的小春笋的形象活灵活现地映入学生的目光中时,课文中的句子不再只是些呆板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一个个跃跃欲试的生命,抽象的句子变成了学生心中那充满生机的形象。句子理解了,学生读得活灵活现,同时也启迪和感染了学生的心灵,习得了写作的方法。阅读中的词句理解落到了实处,理解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三、精心设计巧妙的问题,提纲挈领,启发学生思维
仔细想想,我们的老师能给学生提供这样语言实践的平台,实际上是得益于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一些好问题,这样的好问题,既指向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又具有一些人文色彩,可是现在的语文课所提出来的问题,大多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例如,有的老师上《只有一个地球》,他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只有一个,请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这一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只考虑有关的环保问题,而环保又是个很宽泛的内容。这样孩子们的回答就会海阔天空,离文本越来越远。
而王玲湘老师的《搭石》一课:在整个教学中,王老师的提问巧妙,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如在学习一行人走搭石这一环节里,王老师有这么一问,你从哪儿体会到了美?有了这一问,同学们不仅在文本中体会到了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踏踏的声音犹如轻快的音乐这些词美、景美,还体会到了行人协调有序的动作美和互相谦让的人情美。
再比如,学习青年人和老年人走搭石这一段,王老师请同学们读读句子,想想,句子中哪一个词让你心头一颤?这一问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孩子们有的回答是“理所当然”,有的回答是“伏”,各人感受不一。王老师就循着孩子们的回答来细细品味这两个词,在理解这两个重点词语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家乡的人们敬老互助已经蔚然成风,已经成为了家乡纯朴感人的民风。
这样的巧问既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性,又指向语言的内容。所以我们说在教学中,设计出巧妙的问题能更好的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总之,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重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在品词析句中把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当然,品词品句需要条件,一是教师要会品,老师要爱读书,多读书,好好钻研教材,气力和智慧多花在教学上。看似功夫在课堂上,实则功夫在课外。二是品词品句还要给学生时间,充分读书。
在阅读教学中,抓好重点词句的品读,对体会句子含义及文章思想感情尤为重要,把握住重点词句,在教学中深入理解运用,才能使学生体会出语言的魅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品词析句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教师发挥创新艺术,使词句的理解更到位更精彩,为语言文字的训练,为篇章的准确深入理解奠定基础。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程标准》要求“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材是教学的凭借,课文是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和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提。在今后的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策略,才能使品词析句更好的为语言文字的训练,为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