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闵孝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度
闵孝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度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以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为主线,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个领域之中,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校风班风建设,创造健康、进取、文明的教书育人环境,特制定以下实施细则:
一、养成教育的内容
养成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平时遵守的一些行为原则及一些有关礼仪常规和科学学习方法。主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综合归纳为十个必须培养的良好习惯。
1、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
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学校,乐于助人,追求上进,明礼诚信。
2、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
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树木,有环保意识,关爱社会,关爱他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不在校园内骑自行车和追逐打闹,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塑料袋等杂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上乱涂乱画。
3、良好的仪表、仪态习惯
衣着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烫发、不化妆、不佩带首饰。行走、坐立姿势正确,谈吐举止文明,充满朝气。
4、良好的礼貌待人习惯
尊敬老师,孝顺父母,待人礼貌,说话和气,语言文明,校园内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见到同学微笑点头示意,进办公室喊“报告”,上学、放学要主动向父母打招呼或问候。
5、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热爱科学,勤学笃思,求实创新。有强烈的求知欲。课前:认真预习。课堂:全神贯注听讲,思维活跃,大胆质疑,积极参于课堂活动,善于实践,复习及时,尝试回忆老师上课内容,认真看书,整理听课笔记。作业:独立完成作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及时改错,书写规范,条理明晰。
6、良好的卫生习惯
校内:能主动打扫室内外卫生,保持卫生区域的干净整洁,坚持做到一日“一掃一保”。个人:勤洗澡,勤洗衣、鞋袜;勤洗手,每天坚持早晚刷牙。收拾好学习用品,保持卧室整洁。注意饮食卫生,不随意到摊点乱买食物,不喝生水。
7、良好的生活习惯。
按时作息,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起床要叠被,饮食科学,少食多餐,粗细粮搭配,营养合理。
8、良好的劳动习惯
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劳动,爱做好事,积极打扫室内外卫生。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主动帮助孤来老人,洗衣洗被.积极参与社区服务.
9.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坚持认真上课间操,出操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队伍整齐,步伐一致,口号响亮。积极参加下午活动课的各项体育锻炼。
10、良好的安全习惯
人身: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在校园内踢球,不在楼道内追逐打闹,不翻墙,爬树,不打架斗殴。夏季不到沟、河流渠中私自游泳,遵守交通规则。不和社会上闲杂人员交往,不做违法犯纪的事。
二、具体措施
1、增强班主任的教育责任感,树立班主任是学生养成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思想。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规划。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在班内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抓早、抓实、抓严、抓好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2.加强值周检查。(1)培训值周教师,熟悉检查内容,严格考核。写出符合实际,具有特点的总结,周末,值周领导、保卫人员、值周教师,值周学生共同汇总各方面情况写出总结。(2)检查落在实处,责任到人,不留空隙。分解检查项目,老师、学生检查各有侧重点,合理安排检查时间,做到重点时间强化查,其余时间有人查。
(3)严格作息时间,看好门,管好人,干好事。
3.注重过程管理,发现问题,采取个别交谈、年级会、班主任会等形式,当面指出,共同探讨,提出改进意见。班级学生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约束的能力,逐步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5、继续实行帮教措施
6、团委利用广播、黑板、展板等舆论工具,大力宣传行养成教育的十项内容,使规范深入学生心中。
7.建立激励机制,评选“文明班级”和“十佳学生”,大力发扬敢于监督、敢于向不文明行为作斗争的学生,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篇:五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度
五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度
1、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晨检,强化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严禁学生带零食、瓜子进入校园。如有学生违规,班主任将没收其物品,并扣除该生纪律分5分/人。
3、严禁学生在校园,上、放学路上所乱扔果皮纸屑。如有学生违规,将扣除该生纪律分5分/人。
4、严格执行路队制。放学回家严禁学生在路上追逐打闹,如有违规将扣除该生纪律分5分/人。
5、对制止不良行为并检举的同学,将奖励该同学纪律分5分/人;对举报人实施威胁、报复的同学,将加大处理力度。
6、在校外开展活动产生的垃圾,同学们应主动清理并妥善处理。
7、各类集会和出操,应严格按照“快、静、齐”的要求,5分钟内完成队伍集结,听从指挥教师的安排。活动结束时,应按要求解散,不得擅自离开现场。
本制度经大家共同制定,并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2013.3.7
第三篇:学生养成教育制度7
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
学生养成教育制度
一、班主任利用每周班会(或晨检)时间,必须对本班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及公民道德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应熟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 条例,并将学生的行为与《规范》对照检查,将检查情况公布在本班教室内,以示对学生的警醒。
二、各班建立值日制度,记载一些情况,弘扬正气。对下列不良现象(如校园内吃小吃、在教室和公共场所乱丢瓜果壳皮及废纸、塑料袋;不履行职责,不搞好公共卫生的;在教室打球或追逐打闹的;损坏公物的;不经允许乱动他人物品的或偷窃他人物品的等)。可给予适当的惩罚并上报德育组。
三、各班要加大教育管理力度,消除课间活动的不文明现象和迟到早退现象,争创“文明礼仪班级”。
四、每位教师都应将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纳入每天的教学之中,齐抓共管,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后一代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
第四篇: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制度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制度
一、各班利用每周晨会班主任必须到班上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及公民道德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应熟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条例”,并将学生的行为与《规范》对照检查,将检查情况公布在本班教室内,以示对学生的警醒。
二、各班建立值日制度,记载一些情况,弘扬正气。对下列不良现象(如在教室、公共场所乱丢瓜果壳皮及废纸、塑料袋 ;不履行职责,不搞好公共卫生的;在教室、走廊打球的;损坏公物的;不经允许乱动他人物品的或偷窃他人物品的;可给予适当的惩罚并上报德育办。
三、各班要加大教育管理力度,消除课间活动的不文明现象,早到校现象,争创“文明礼仪班级”。
四、每位教师都应将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纳入每天的教学之中,齐抓共管,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后一代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
第五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实施方案
东马曲学校
2012--2013学年上期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实施方案 东马曲学校政教处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成为文明守纪、自立自强的人、自尊自爱、懂得感恩的人、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人、富于责任感、胸怀大志的人,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引导学生争做文明守纪、自立自强的人。
2、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引导学生做自尊自爱、懂得感恩的人。
3、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做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人。
4、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引导学生做富于责任感、胸怀大志的人。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东马曲学校一日常规”、“东马曲学校卫生管理条例”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文明礼仪习惯养成培养
文明礼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初中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初一是初中的基础,应该从抓好文明礼仪教育做起,迈开“做人教育”坚实的第一步。
1、集体主义教育:
迎新会,征集班训、班徽、班歌,《手牵手,共建文明班集体》、《我以我校为荣》主题活动。
2、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系列一:《一草一木总关情,一言一行全是爱》主题活动 系列二:《一举一动展风采,千手共建文明家》主题活动 诚实守信习惯养成培养
初一学生步入了青春期,是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萌芽时期。初二适时开展知恩、感恩、报恩教育,使学生能够知恩图报、诚实守信、尊重师长、友爱他人,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活动内容:
9月感恩教师:办一期《祝福您,老师》黑板报;举行《老师,您放心》征文比赛。
10月感恩祖国:“我为国旗增光彩”公益活动
11月感恩父母:一节主题班会、一封家书、一件感动父母的小事
12月“感动瞬间”主题活动:“感动瞬间”图片、资料、摄影、电子作品展示;“感动瞬间”故事大赛。信守承诺习惯养成培养
初二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动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的特征,猎奇、叛逆、从众特点突出。这一阶段需要不断强化诚信教育,引领学生信守承诺、讲求信用,奠基做人的准则,提升做人的素养。
活动内容
1、班内收集诚信相关资料。(学期内)班内收集有关诚信的文章、书籍、名人故事、音像等进行展出。
2、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9月)
3、诚信格言宣传。(每月)
4、办一期以诚信为主题的手抄报,撰写诚信话题的文章。(10月)
成果展示与评价
展出诚信材料、文章、作品等,每月评选“最诚信的同学”,并对其事迹进行宣传表彰,弘扬诚信立人的道德风尚。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段,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做到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二)开展主题班会,落实“行”的要求。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结合“月主题”活动,根据德育处下发的学生每周目标问题,利用晨会、班会课提问学生进行考核。
3、在同一年级中开展主题班会交流,确保教育效果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
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
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值日制度: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会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2、“文明班”评选制度:每个月,根据班级学生日常的表现,评选出“文明班”。把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与班级集体的评优结合结合起来,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较自学地遵守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