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报告(共5篇)

时间:2019-05-12 18:5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第一篇: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镇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镇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北部,距广州市区20公里。总面积7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66.67公顷,镇辖2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01条自然村,人口约8.4万,属全国一百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广东省和广州市的中心镇,也是白云区著名的侨乡镇,有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约7.6万人,遍布于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该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68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556元,地方可支配纯收入7155万元,税收4247万元。

近年来,××镇农业生产工作坚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和广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人和农业生产的五项转变为目标,即(1)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2)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3)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变;(4)从单一型向多种种植型转变;(5)从计划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中心,切实加强对农业的指导和支持,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在稳定农村双层经营承包制的基础,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提高了农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增长。

一、××镇种植业基本情况

全镇总耕地面积41455亩,其中蔬菜19846亩,粮食作物水稻5934亩,花卉1651亩,水果2476亩,鱼塘面积9756亩。农业结构调整比例为:粮食面积占耕地面积15.3%,经济作物、菜、果、花卉面积占耕地面积60.7%,鱼塘占23.5%,具体种植业结构如下表: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镇政府切实地把发展“三高”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从发展大农业的目标出发,按照“高产、高质、高效”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制订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计划和措施。在农作物的品种布局,产品结构,科技含量等方面,按市场需求下功夫,在全镇41455亩耕地中,蔬菜等经济作物占84.7%;开展粮食创高产和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活动;扶持发展了一批种植,养植能手和大户;在确保农业投入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地域优势,把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推广公司+农户的模式,提高了农业产值和效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基地化、集约化经营。主要有:(1)××片1800亩农业集约化示范园区的建设和生产;(2)××村450亩剑花基地和日产一吨的剑花加工场;(3)××村80亩鳄鱼龟、水鱼养植基地,自繁,自养的鳄鱼龟被推荐参加市农业博览会;

(4)开辟了从培养菌种到生产、销售一条龙的404.7亩草菇生产基地,草茹每天的上市量已达1.7万公斤,占广州市场上草茹总量的60%左右;(5)加速××村35亩热带观赏鱼基地的发展和销售国外的渠道;此外,将计划发展××、××村的花卉基地;××、××等村2600亩农业示范基地。

二、目前××镇农业生产情况存在的问题

1、耕地减少的势头未能得到遏止,过量的资源流失严重危及到农业之本。一方面,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征地,另一方面,××镇正在进行中心镇的建设,工业园区和中心园区需要大量的土地,这些都致使耕地的减少态势未能得到有效的遏止,这对稳定主要产品的种植面积,保证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薄弱。近几年来,市、区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比重年际间忽高忽低,起伏不定,未能形成一条稳定的轨道,镇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严格受制于其经济实力,尤其是正处于中心镇建设的人和镇,对农业的投入就更加极其有限。农户投入的局限性也一直没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这就造成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3、农产品大量增加,市场销售难。××镇属广州市中效,农村人口比例大,其中居民有17779人,农民有66626人,经济薄弱,基础设施滞后,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远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农村市场繁荣的需要,市场的流通效率低,随着农产品大量增加,市场便成为制约着农产品销售的“瓶颈”。

4、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相对过剩。长期以来,××镇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存在缺口,生产什么消费什么,生产什么卖什么,在温饱问题未能解决的情况下很少考虑农产品质量和种类,随着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收入稳定增长,市场需求对农业的约束作用日益突出。从农产品品种结构上看,大路品种多,优质品质少,大量积压的农产品多属普通型的农产品,而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依然十分紧缺。就水果而言,品种雷同,品质较差,产期和上市期集中的龙眼、荔枝,烂市“烂”价情况就很突出。因此目前人和镇农产品市场的饱和,是农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的低层次饱

和。

5、农民素质低,制约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结构调整是对农业生产资源,生产要素的重新排列组合,最终实现农业效益增加和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素质越高,其收入也越高,对农业生产的调速能力也越强。根据人和镇有关统计部门的调查,从抽样的289个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8人,占2.77%;高中文化程度的有65个,占22.49%;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32人,占45.67%;小学文化程度的有78人,占26.99%;文盲的有6人,占2.08%;初中经下文化程度共216人,占74.74%。所以,农民由于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是很难及时掌握现有的农业科技,更谈不上把握市场,对农业进行结构优化。

6、农业技术落后,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但目前××镇农业科研,推广滞后。一方面,科技投入匮乏,农业基础研究滞后,缺乏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储备;另一方面,由于体制和政策的影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渠道单一,活力不够,动力不足的矛盾也很尖锐,导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不畅,推广效益低下。

7、农业产业化生产未能形成规模。××镇产业化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还是未能形成规模,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生产的路子,目前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真正打造品牌,做优农业;农业生产经营形不成一定规模,不能实现规模效益,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发

展,高效益农业,未能真正发挥其经济效益,农村中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无法得到有效的加工和利用,更难转为高附加值商品。

三、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建议

1、抓好有利时机。按照广州市政府的布暑,要切实搞好新机场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公路景观带、流溪河两岸生态农业观光规划和流溪河沿岸景光带的工作。××镇应抓住机遇,依托流溪河沿岸的农田标准整治工作,把流溪河两岸所涉及的17个村属地域15101亩耕地,按照高标准建设标准化农田;把“两路”涉及的14个村,面积18000亩农田规划成田园化生态农业,抓好农田基础建设。

2、大力扩展农产品市场。目前农产品市场不十分适应时代的要求,××镇总耕地面积41455亩,其中蔬菜等经济作物占总耕地84.2%,粮食占15.3%,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农产品日上市量可达到30吨,因此建议打造一个大型的,具有农业信息化、农产品标准化的综合农贸市场。发展农业商贸体系,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3、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农业结构不合理,种粮效益差,农产品大量增加,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业增长缓慢,农民增产不增收较为普遍,因此,建议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在以往调减的基础上,继续调减,蔬菜、花卉在以往增加的比例上,再增加适当的比例,力使农业结构基本更趋于合理化。

4、做好农业生产管理的技术推广。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做好农业、科技的推广,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工

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技术推广队伍,发挥村级农技推广员的技术推广主力军作用,定期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通过办好示范基地、示范户,板报、宣传资料、广播、电视、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民的农业素质培养,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引导他们走科技兴农之路。

5、积极探索集约化种植发展农业生产的路子,改进千家万户分散种植的传统生产组织形式,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规模效益。近几年,一些村的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发展集约化种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集约化种植,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落实;稳定种植规模,有利于计划的落实和调控。尽管集约化种植这一新的生产形式仍在探索阶段,也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方向是对的。应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完善各项管理措施,积极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相互合作、互为依赖的组织形式和减低风险的办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推进集约化种植发展进程。

第二篇:运城市农业生产调查报告

运城市农业生产调查报告

(管理121班韩晨宇 09)

运城市是山西省和全国棉麦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运城市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意见》,鼓励龙头企业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经济的作用,2012年3月19日至21日,在山西证监局孙才仁局长、任宝香副局长的带领下,期货处与中粮、中辉期货公司赴运城市就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调研的主要任务是:一是通过重点走访有代表性的农业龙头企业,走进产业,贴近行业,服务企业,进一步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提高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二是通过与市政府和市农委、市粮食局等座谈交流,全面了解运城市涉农企业的基本情况,建立联系沟通的渠道,为后续举办涉农企业套期保值培训班做好准备,为制定合理的期货套期保值方案提供依据;三是引导辖区期货经营机构注重服务实体产业客户,提升核心竞争力,与涉农企业就订单农业、点价贸易等先进的生产与贸易方式进行探讨。

调研的主要内容有:涉农企业在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方面的生产加工情况、运输情况、资金成本情况、仓储情况,产品购销时间、地点、数量和质量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和参与情况等。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与运城市委、市政府、市直涉农部门、有关涉农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重点走访了山西粟海集团公司、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晟纺织有限公司、山西忠民集团等企业,1、运城市的基本情况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中游。全市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全市13个县市区中,被列为山西省商品粮基地县的有11个,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的有6个,被列为国家商品棉基地县的有2个。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16.6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12.54万人,占总人口的60.5%。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622元。

2011年,运城市粮食总产量266.5万吨,占山西省的22.3%,其中,小麦产量121万吨,占山西省的50.4%;玉米产量137.1万吨,占16%。棉花产量5.8万吨,占山西省的92.1%。油料产量1.86万吨,占山西省的10%。

2、运城市涉农企业的情况

目前,运城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50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30家,市级龙头企业154家。龙头企业总资产109.8亿元,固定资产59.3亿元,平均总资产规模为5800万元。2011年,运城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4.3亿元,其中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1家。全市在涉农品牌上,拥有18个山西省著名商标,2个中国驰名商标,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172个。

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粮食类加工企业300余家,年加工转化粮食240多万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山西亿家康面业有限公司,年加工小麦6.5万吨;油脂类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各类原料70余万吨,生产食用油10余万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山西忠民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原料34万吨,生产食用油5万吨;肉类加工企业20余家,年加工能力25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山西粟海集团,已形成1.2亿只肉鸡加工能力,为华北地区之首。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规模总体上偏小,科技含量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企业利润率较低,资金较为紧张,企业项目建设滞后,进一步扩张的能力不足;人才匮乏,家族式经营较多,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订单农业占比较小,农民参与程度较低。

3、重点走访的四家企业的情况

①山西粟海集团公司。山西粟海集团公司位于运城市的永济市,总资产22个亿,职工3000余人,是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山西粟海集团旗下的粟海禽业公司,主业是肉鸡繁育、饲料加工和畜禽食品加工,是目前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肉鸡加工企业,位居国内同行业前五位,存栏种鸡100万套,年出孵雏鸡1.2亿羽,加工肉鸡1.2亿只,生产各种预混料和全价颗粒饲料73万吨。

在其饲料中,45%-70%的成份是玉米,10%-20%的成份是豆粕,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70%。玉米和豆粕的价格变化决定着该公司肉鸡的产出成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该企业没有参与期货市场。

②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潜水泵制造企业,年产值2.5亿元,净利润1000万元。由于市场趋于饱和,产品老化技术含量低,面对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该公司制造的产品所需原材料中有期货上市相关品种铜,但一年的消耗总量不超过300吨,从目前看,参与期货套保的需求不大。

该企业有强烈的上市融资需求,计划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果该企业上市,将会涉及到股权保值;加工规模扩大后会涉及到一些原材料价格保值。

③山西恒晟纺织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棉花收购、加工、纺纱、捻线、染纱为一体的新型纺织企业,总资产2.78亿;年产棉纱11000吨,年产值5亿元,销售收入4.88亿元。棉花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发展甚至企业的生存。目前该企业通过控制现货库存、或减少下游定单等原始方式回避棉花价格波动风险,直接影响了企业规模扩张和进一步做大做强。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期货金融工具存在刚性需求,目前企业董事长已关注期货市场,但不熟悉期货工具的应用,不敢做。

④山西忠民集团。山西忠民集团年吞吐棉籽、大豆、油菜籽、葵花籽等各种原料60余万吨,加工食用油10万吨,总资产近12亿元,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该企业使用的大豆原材料基本上是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国际大豆价格的频繁变化对该企业生产经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值得庆幸的是,忠民集团是期货市场的受益者,近几年来应用期货工具进行进口大豆的点价采购,敞口风险通过期货对冲等手段,获益颇多。企业能够在大豆价格频繁变化且幅度较大、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油脂加工行业中平稳发展至今,期货功不可没。

三、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基本了解到该市和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希望,亲身感受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家对资本市场发展的热切渴望,收获很大。总体感觉:一是运城市政府对去年以来山西证监局所做的宣传发动工作反映积极,县级领导干部都看到了袁纯清书记对孙才仁局长的9·16讲话的批示,有思想共鸣;二是市政府和企业家资本市场意识比较强,思想开放,对资本市场有初步认识,对上市有强烈的渴望,对期货市场存在需求;三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部分企业对期货等金融工具较为关注,期货市场能够为服务“三农”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的意识比较强,也从中看到山西经济转型的希望和期货市场发展的前景。

同时,在调研中也深深地感到,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对上市融资的积极性较大,有增量扩张的意识,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家对期货市场认识非常少,对期货市场的交易风险有担心,缺乏存量保护的意识。

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认识不足影响了期货市场作用的发挥。期货市场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史并不长,因各种因素,相当部分的党政干部特别是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对期货市场认知度不足,对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功能、途径知之甚少,甚至对期货市场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发生偏差,把期货单纯当作一个投机工具,而没有意识到期货更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同时,由于早期期货市场主体结构失衡、投机之风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期货市场的形象,使部分同志对期货市场“谈虎色变”,在思想观念上有鸿沟。

二是部分企业对期货市场不理解,不关注期货价格,不参与期货市场。如调研的山西粟海集团目

前正在积极做申请上市的准备,希望通过融资扩大再发展。该企业已充分认识到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但是没有认识到资本市场的避险功能。该企业肉鸡饲养每年需要40万吨玉米和20万吨豆粕,从去年12月份到现在,不到4个月时间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15%左右,吞噬了企业大部分经营利润。

三是部分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不全面有偏差。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企业在市场波动的风险中已经知道主动关注期货价格和期货市场,但对企业套期保值交易不是从是否实现最初锁定成本或利润的目标来评价,而是单看期货交易部分是否盈利,这一认识上的偏差极大地制约了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的积极性,不敢放手充分利用期货工具抵御市场风险,遇到大的市场波动风险即可能会被打垮。

四是缺乏熟悉期货工具的相关专业人才,一些企业在市场波动中已经认识到套期保值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企业没有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也不了了之。如在调研中,与山西恒晟纺织有限公司郭董交谈中他这样说:“期货我们很早就开始了解了,但是企业一直没人会做,不敢做,现在只是关注。”也因此,该企业目前只能通过控制现货库存或减少下游定单等原始方式回避棉花价格波动风险,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规模扩大。

五是已经开始套保的企业存在内控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如山西忠民集团借助期货工具持续稳定经营、逐渐做大做强在当地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套保内控机制缺失,该企业的套保业务是董事长一人决策、一人操作,管理风险无法控制,可能会对后续的经营带来问题。

四、对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广泛传播期货知识。组织期货经营机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企业通过举办研讨会、座谈会和专题期货知识培训等方式,加大期货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期货市场尤其是农产品期货市场“三农”的影响力,开展期货知识培训进企业活动,继续为当地企业家送理念、送知识、送服务,使各级政府、经济部门、相关企业充分认识到期货工具对经济发展、对企业持续稳定经营、对

企业资产存量保护的重大意义和重大作用,使企业知道“丰收不仅在田野、效益不仅在车间”,企业发展的更大空间在资本市场。举办涉农企业套保专题培训班,聘请业内专家量身制定培训课程,培育适应市场需求和“三农”服务的期货领导干部和期货人才。依靠当地政府,成立期货知识普及工作小组,定期到涉农企业进行期货知识的普及教育,努力发挥地方政府在利用期货市场方面的组织引导作用。

二是抓住重点,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一方面,建议当地政府做好推动协调工作,为企业提供智力、提供理念、提供服务、搭建平台、搭建机制。推动“公司+农户”模式,或组织一定规模的农业户,组成“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规模经营,由公司、合作组织参与期货市场,推动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另一方面,引导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做深度服务,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与企业对接,加大业务推广、技术指导、知识培训等服务的力度,根据不同的企业经营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企业的套期保值方案,指导企业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开展业务。

三是现行先试,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模式。借鉴吸收其他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勇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先行先试,选择一些素质好、有基本团队的,接受新事物较快的企业进行试点,试点企业要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套保风险控制,培养和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对试点套保企业的套期保值及套保收入给予税收优惠。探索银行服务实体企业套期保值和提供标准仓单质押融资服务的有效形式和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贷款进行套期保值的经验。探索将各种财政补贴政策化零为整,建立产业基金在期货市场上进行风险规避的机制。

四是加强协作,形成期货市场发展合力。加强政府有关部门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配合,建立工作机制,形成执法合力,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期货活动,维护期货市场秩序。鼓励现货企业与龙头期货机构加强合作,实现期货机构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各级金融、财政、国资、税务等部门,要建立经常性、制度性的沟通机制,主动协调,密切配合,及时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第三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调查报告(定稿)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调查报告

我县订单农业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农业经过若干年的渐进改革和发展,市场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就粮食而言,粮改的推行,打破了长期以来粮食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开始了市场化运作。国有粮食企业推向市场第一线,企业为了生存,确保粮食安全和掌握一定粮源的需要,预先要确定收购计划;而农民(生产者)一方,受近几年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农产品卖难的影响,为使产品不致于积压,预先必须寻找卖主,这样,农民与企业间的关系就建立起来了,订单农业应运而生。

一、订单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订单农业作为一种市场导向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对于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促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我区订单农业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较快,效果明显,前景看好。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订单农业的品种数量在增加。已经由少数经济作物、杂交稻制种扩展到水稻、蔬菜、特产、畜牧、水产等大宗农产品,由种植业延伸到部分养殖业、加工业。由2-3个品种增加到今年的20多个品种。上半年我县共签订订单260份,合同总额达3000多万元。

二是订单农业的区域范围在扩展。目前订单农业已从双柳、三店等个别乡镇扩展到乌牛、昆阳等10余个乡镇,发展迅速。订单农业商不仅有本县的农业龙头企业,而且有区外的龙头企业,甚至还有市外、区外的龙头企业。本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区粮食收储、新集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区外的龙头企业美福食品、市食品公司、市粮食收储等公司;市外的农业龙头企业如区良种场发展大葱与香葱等。

三是订单农业向优质和特色方向发展。农产品的质量是订单农业的生命,数量是订单农业的基础。要发展订单农业必须要有一定的农产品数量和具有较好的品质。量大质优的农产品更易获得订单,如美福食品有限公司在徐古乡建立12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要求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进行种植,予以高价收购;三店镇的优质米按质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为确保订单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农业部门对订单农业的品种选择、栽培、收购实行全程技术指导。

四是订单合同形式的多样化。一是与农户直接签订。如县粮食收储公司与

202户种粮大户签订了430万斤早稻收购合同;市食品公司与养殖大户签订生猪收购合同。二是通过中介组织(企业)签订。就是农业龙头企业先与乡镇政府或农业部门或中介组织签订合同,再由中介组织与农户签订订单。与双柳乡签订150亩南瓜生产合同;美福食品公司与徐古乡签订了田鱼30吨,四季豆400吨,刀豆200吨,萝卜1000吨,蒲瓜300吨,秋豇豆200吨的合同;温州亮妹食品有限公司与仓埠镇签订100亩的甜玉米产销合同等。三是农业企业直接投资农业开发,建立自己的基地。如福建长华食品有限公司在徐古建立了蘑菇生产基地,美福食品有限公司在桥头租地开发等。

二、订单农业的作用与效果

订单农业实现了生产要素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给现阶段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对于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效益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千家万户小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销路难寻找,质量难提高,规模难扩大。订单农业使农民生产有了目标,销售有了渠道,收入有了预期,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如利多康食品有限公司与上塘镇栗一村签订了100亩的菜心生产合同,合同规定每公斤0.7元为保护价,其中一菜农的0.3亩地收入达400元。农民有了“订单”以后,可大量消化农产品原料,由直接上市转向加工增值后上市,缓减了市场压力,降低了农业风险,确保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如2000年,仓埠镇垄翔、陈家坪、潘家洋、下日川等村的农民首次与温州快鹿集团签订150亩大葱、南瓜的产销合同,合同规定南瓜每公斤1.40元、大葱每公斤1元作为保护价。然而,在收成时,南瓜的市场价为每公斤0.8元,大葱每公斤为1.40元,由于已经签订了合同,“快鹿”只好以每公斤1.40元的价格收购南瓜,大葱以每公斤1元收购,这使当地农民得益匪浅,仅此项就为农民增收50万元。

(二)有利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订单农业的实践表明,抓住农业合同这只“有形的手”,就能较好地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就能促进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一是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引导,促进品种调对。通过合同“订单”的形式,不仅可以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农民普遍不知道种什么的问题,使他们种得放心,卖得称心。如今年初,当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政策出台后,好多种田大户对粮食市场走势感到心中无数,对种植布局难以安排。正当农民忧心忡忡之时,永嘉县思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根据市场信息,率先提出每百斤稻谷以不低于70元的保护价收购,给种

粮大户吃了定心丸。二是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品质调优。订单农业对农产品质量、规格提出了具体标准,必然要对相关的种苗、技术等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是农业龙头企业获得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保证,也是农民实现预期收益的关键。龙头企业认真实施优质优价政策开展种苗技术服务;农民积极采用优新品种、应用先进技术,从而提高了优质品种的覆盖率和先进技术的到位率。如市粮食收储公司为了发展“协优9308”和“Ⅱ162”等优质米,制定了优价收购政策,与昆阳乡签订了2000亩的生产合同。三是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升级功能,促进产业调强。订单农业能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发展,促进产加销有机结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农村产业结构重组和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有利于发展原料生产基地,实现企业增利。订单农业使企业有稳定的原料来源。当前虽然农产品总体上供大于求,但是生产的波动性也很大,如果加工原料完全依赖市场,原料难以保证,容易出现“吃不饱”甚至“无米下锅”的问题。如今年早稻谷收购,若无订单,储备粮就很难收足。大宗产品如此,新特优产品更需要以订单形式落实。实施订单农业,还会因价格的明示作用,带动周边其他农户跟着生产,起到原料基地建设“放大”的效应。订单农业使企业原料质量有可靠的保证。原料的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础。原料的质量又取决于自然条件、品质和栽培管理技术。各地生产条件不同,技术管理水平不同,产品的质量差别很大,如果从市场上收购农产品原料,质量很难保证。通过订单农业,建立农产品基地,就可以按照订单要求,组织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原料质量。同时订单农业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创造了条件。建立长期的合同合作关系,各方面都会不断增加对基地建设资金、技术、物质的投入,促进科技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

三、订单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订单农业的发展使我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新转变,但在实践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订单合同的签订、运作、监管尚不规范。从订单文本看,规范性合同少,意向性协议多,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格式不规范,标的不具体,责权不明确等问题,可操作性不强,有的甚至是口头协议而无书面合同,给合同履行带来难度。从订单运作看,有的是企业与乡镇政府签订协议;有的是通过政府撮合,农民与企业签订协议;有的是重复签订,“一女嫁二郎”。从订单监管看,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和仲裁机构,违约行为得不到迅速公正的处理。主要原因是订单农业刚刚起步,订单经验和技术不足,需要一段时间摸索;企业特别是农户都有一种包赢不输的思想,不愿意把合同条款定细,以便在违约时免去责任。

二是订单双方的法律意识不强。从农户一方看,主要在订单合同签订以后,当农产品市场形势趋好,其价格走势明显高于订单时,一些农户为追求眼前利益,常弃订单于不顾,把农产品私下卖给其他客商或自行销售;从客户一方来看,约定的农产品市场滞销,价格走低,就一走了之,把损失加到了农民的头上。出现违约是双方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履约的严肃性,只看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合作的打算。有的订单虽然通过政府、农业部门与农户签订的,但一旦一方违约,后续工作难以处理。

三是利益机制没有真正形成。据调查,3/4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订单农业过程中,还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保护收购和实行“二次追利”的不普遍,企业和农户还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订单显得比较松散。另外大多数订单是短期订单,一年一订或一季一订,质量、品质价格等变动较大,使农户在生产上无所适从,容易导致农业结构的多变和反复,不利于形成区域化的农业生产格局。

四是缺乏相应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订单农业数量偏少。我县订单农业起步迟,政府、部门、农户对订单的认识不够,宣传和培育力度不够。同时我县农业的生产规模偏小,规模化、基地化程度不高,制约了订单农业的发展。

四、发展订单农业的对策

发展订单农业,对于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等突出问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上述订单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着重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注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发展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是农户获得订单的前提条件,质量是订单农业发展的生命,数量是订单农业的基础。所以发展订单农业始终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要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来调整耕作制度和优化品种结构,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在发展订单农业中紧紧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加强种子工程建设,加快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运用先进实用技术,从各个环节保证农产品的品质;通过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不断增强农民的质量意识。高的科技含量和一定的规模产量,使农户多赢得订单。

二要始终注重培育名牌,不断开拓市场。牌子响,市场旺。在发展订单农业时,政府和部门要根据本地优势,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效益农业增效的重点来抓。首先要确定品牌。

三要依法维护订单的严肃性。订单能否有效履行,是发展订单农业的关键环节。只有订单签约双方形成了责权利统一的制约机制,订单才能有效履行。在发

展订单农业中,一方面把订单农业纳入法制化管理,维护订单的严肃性,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各种互惠互利、相互制约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为订单的有效履行创造条件。同时还要运用政策法规规范订单农业,搞好引导、协调和监督工作,不断完善订单的签订和管理办法,为当事人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合同纠纷处理等服务,切实保护当事人利益,防止毁约事件的发生。

四要大力培育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是订单农业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特点,积极引导农户通过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创办经济实体,连接生产、加工和销售。按照“自主经营、自愿联合”的原则,组织互助合作的联合组织,成立行业协会、经济专业合作社,发挥他们在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产品销售、提供生产服务中的作用,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围绕当地的主导产品,组织农户在搞好生产的同时,经过加工、自行销售,减少农业内部利益的流失,增加农民收入。要进一步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鼓励、组织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专门参与产品的贩销,缓解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经纪人素质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提高营销水平,增强文明经商,守法经营的意识,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

五要建立保障机制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立各种风险基金,如生猪生产调节基金和实行农业保险,确保农业生产稳定,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二是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的支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和培育购销大户。在资金、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发展效益农业多做实事。三是组建农业贷款担保公司,区财政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有关农业企业认购一定比例的股份,按股份制运作,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四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如协调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利用农业信息网、招商引资等,积极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与厂商、客户建立广泛的联系,为农户获得订单牵线搭桥等,促进了订单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学生:陈君丽

第四篇:县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调查报告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按语: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议以后,腾冲县委、政府,及时于2004年10月23日,召开了腾冲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议,会议全面传达了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议精神,原县长王彩春作了题为《全面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 大力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主题报告。新一界县委、县政府及时安排,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业投融资体制、产业培植(包括木材精深加工、茶叶、烤烟、晾晒烟、干果、香料、药材、香菇、雪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和农村工作政策研究等6个方面分13个专题开展调研后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立足于研究解决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普遍性的问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今后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并于5月12日与这项工作的责任人签定了目标考核责任书。

一、一九九八年以来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一九九八以来,县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县根据腾冲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组织实施“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等工程,改善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扶持龙

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提高农民人均资源占有率。五年来,我们克服了自然灾害频繁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协调发展的态势。一是农村经济总量增加,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2004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12961万元,比97年增30249万元,增长36.6%;实现农业总产值96473万元;比97年增21685万元,增长3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7元,比97年增457元,增长39.7%。2004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65.3:14.6:20.1,与97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3.3个百分点。二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有了较大进展,培植出一批骨干产业。粮经比例有所调整,2004年,粮经比例为69:31,经济作物比例比97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优质特色作物品种面积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农业产品生产逐步扩大。主导产业得到巩固发展,到200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22733万公斤,比97年增12.2%;油菜籽总产1900万公斤,增800万公斤,增长72.7%;林业社会产总值实现4亿元,增109.27 %;烤烟产业实现产值6460万元,税收1160万元,烟农收入5300万元;茶叶总产329万公斤、产值3455万元、茶农收入2419万元,分别增55.2%、150.8%、105%。特色产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以冬早包谷、冬早季菜等为主的冬季农业开发和热区开发取得新进展,到2004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总产9万吨,加大了大棚菜、无公害菜和野菜的

开发力度;干(水)果总面积达到4.14万亩,比97年增195.7%,新植银杏10万亩,培植了北部地区乌梨、白花木瓜等水果产业,扩大南部地区桔子和晚柑种植面积,积极探索柯子等野生水果栽培技术;香料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比97年增40%,形成了以草果、花椒、八角等为主的香料种植格局;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种植面积达到2200亩。三是畜牧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出一批特色畜禽产品。到2004年,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3.2万吨,比97年增长67.2%;奶产量71吨,增208.7%,畜牧业产值实现1.42亿元(90不变价),增6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比97年提高5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达到2565吨,扩大了稻田养鱼养殖面积。四是农产品加工业有了新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涉农龙头企业。全县共有粮油加厂(作坊)24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专业大户有17户,开发出一批食用油系列产品,如菜籽油、草果油、八角油、花椒油、红花油茶茶油等。古林实业、云腾快餐、太极果脯、清凉山茶业、高黎贡山生态茶厂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逐步增强。以蔬菜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如寸师傅干腌菜、绮罗腌腊制品等。五是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有一定改善。2004年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12.5万亩,其中饵丝专用米3万亩,双低油菜面积16万亩,杂交包谷面积14万亩;建成无公害茶叶2.7万亩。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渠道有新的拓展。通过发展加工业和旅游业,开展境外

劳务输出,逐步把农民引导到二、三产业上来,改变了农民就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确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城镇化程度低、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劳动者素质不高等,仍然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新形势下,腾冲同全国、全省一样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加入世贸组织、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农业生产目标已从主要追求农产品数量向稳定总量、优化品种质量转变,但“资源型、原料型、趋同性”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生产方式已从小农生产向产业化生产转变,但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格局还未根本改变;增长方式已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逐步转变,但农业综合素质低、总体效益差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资源开发方式已从掠夺型逐步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但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环境的压力继续增大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仍然存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我县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强调粮经结构,种养结构比例的改变,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面对提高农业质量,培

育品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珍稀、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信息和技术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调整结构的需要。我县经过“八五”和“九五”期间的高稳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基础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目前仍有50%的农田属中低产田,这部分农田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特别是坡耕旱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更弱,基本上处于“雨养农业”的状况。另外,我县虽已形成县级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牵头,乡镇农科站和畜牧兽医站为载体,科技示范户为触点的农业服务体系,但在服务过程中仍于产中指导为主,对产前的市场预测和产后的流通指导较少,无法提供给农民超前市场信息,农户难于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顺畅。改革开放以来,我县虽着力建设了一批农村集贸市场,但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无信息服务网络,大部分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没有贮藏、冷冻、周转条件,交易完全处于自然成交,同时据调查我县70%左右的农产品无固定的交易场所,均为占道经营或市场外零星交易,已无法适应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篇二:隆回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夯实现代农业基础--隆回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隆回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农业人口104.1万,占总人口的90.4%。隆回县农业的发展,经历了由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机制、体制等生产关系得到了调整,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阶段性的飞速发展,完成了农村由贫穷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要求和相当长时间内的艰巨任务。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隆回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与成效: 近年来,隆回县紧紧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农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特色经济更加明显

近年来,全县因地制宜,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产业特色的区域性生产基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了以三阁司等为主的万亩商品鱼生产基地;以七江等

乡镇为主的万亩模式化稻田养鱼基地;以六都寨水库等网箱养鱼基地。以县金山牧业公司为龙头的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基地。以320国道及花金公路沿线乡镇为主的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建立了以小沙江为主的无公害金银花生产基地、北山乡镇为主的龙牙百合生产基地、七江乡为主的尾参生产示范片、金石桥为中心的宝庆苡米生产示范基地等中药材基地。以小沙江镇为中心的反季节蔬菜基地,以山界、北山、三阁司为中心的“三辣”基地,以桃洪镇等320国道沿线乡镇为主的大棚蔬菜基地。以中低海拔乡镇为主建立了65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种植富硒大米基地。南面乡镇以及六都寨镇、司门前镇、金石桥镇、高坪镇为主的工业原料基地和速生丰产林基地;以西洋江镇、六都寨镇、南岳庙乡、横板桥镇、荷香桥镇、石门乡、三阁司乡等乡镇柏木生态益林基地;滩头镇、岩口乡、荷田乡、六都寨镇、高坪镇、司门前镇、大水田乡等乡镇笋林两用林基地。此外还有以周旺镇、岩口乡滩头镇、雨山铺镇、荷香桥镇,荷田乡等乡镇为重点5万亩烤烟基地。

2、产业化经营取得实质性进展,龙头企业和地方名牌产品形成。

近年来,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全县涌现了颇具规模和竞争力的银海药业、小沙江药材协会、恒隆生物有限

公司、毅鹏金银花保健品有限公司、湖南桃花食品有限公司、隆回县龙牙百合协会、汇隆公司、周旺家私工业园等龙头企业,地方名牌产品如金银花、龙牙百合、桃花三辣食品等逐渐走出隆回,走向全国甚至走出海外。

3、农产品加工产业初具规模,加工流通产值增长较快。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产品种类较多、规模不断扩大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粮油、蔬菜、水产品、中药材、烤烟、竹木等大宗农产品产业链头得到不断的扩展和延伸,加工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2009年,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0%,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26亿元。

4、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加快。

2009年全县农产品商品率达70%,比2007年增长45.2%。2009年农业产量总产值实现15.59亿元,比上年增长比上年增长6.1%,农民人均纯收入2232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18元,比上年增长9.99%。

5、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明显增加。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3548.8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047.36万元,省级财政投资571.22万元,市级财政投资106.36万元,县级财政配套244.68万元,银行贷款988万元,群众自筹895.41万元。财政投

入极大的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带动了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6、二、三产业迅猛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 全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在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效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据初步调查统计,到2009年底,全县农业总人口104.1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70.68万人,其中,从业人员为34.9万人,常年性剩余劳动力资源约18万人,季节性临时剩余6.2万人。其中按从业结构分,从事第一产业的21万人,占从业人员的60.2%;从事二三产业的13.9万人,占39.8%。在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中,行政区域(指县市区)内就近就地转移就业3.75万人,行政区域外劳务输出10.15万人,境外就业人员约200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近120亿元。

二、目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隆回县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并继续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特色产业不突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还比较低,广大农民还停留在种田为吃饭、喂

猪为过年的传统小农经济模式,没有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户”订单产业模式。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产业链条不长,产业化的核心环节没有大的突破。

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法律服务体系、科学致富技术体系等都不能适应现今的农业发展。市场体系不键全,没有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3、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我县农田水利建设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状态,农业基础设施任务十分艰巨。由于县、乡财政困难,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和建设资金匮乏。虽然实施了项目带动、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筹资启动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资金缺口仍较大,工程实施困难。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种粮效益不高,同时动物疫病威胁仍然存在。

4、龙头企业带动弱,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目前而言,全县龙头企业不大不强,辐射和带动力不足,国家级龙头企业没有,省级龙头企业只有1家。龙头企业的作用也有限,农民受益面不广,受益程度不高。多数龙头企业大多处于发展初期,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及产权单

一、管理粗放等问题,对农业和农民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不足。篇三:关于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产业结构调

姓 班 完 成整的调查情况

名 周 敬 祥级第三十六期乡镇班期 2013年3月

关于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情况

周敬祥

——2013年3月份

一、调查的立足点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然,文化、精神也必须建设在基本的经济状况前提上,国家政策如今偏向于农村的发展,也提出了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对此,我对于庆城县西川农业经济发展较好较快的几个村(庄)进行了此方面的调查,希望我的调查可以给新农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任务。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关键。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其重要原因。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由于文化素质低、传统思想观念停滞不前,农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绝大部分农民对农业产业化、农村产

业结构调整的认识比较模糊。可见,我国国情和农民现有的文化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严重制约。

为推进各示范点(村庄)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增强发展后劲,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实现,现就加快各村庄整治示范点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简单谈一谈我个人的理解。

我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有其意义如下:

1、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

2、促进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合理布局;

3、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第三产业,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加快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国际竞争力;

5、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企业由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生产方式的转变,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6、调整产业结构,可以降低能耗物耗,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调查的样本点

就此次调查的村主要分布在庆城县北部乡镇,虽有不同但大的方向基本相同。

调查一:庆阳市庆城县加大绿色、特色农产品扶持力度,使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型,加快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棚膜经济改变生产结构唱响“新四季歌”。不论春夏秋冬,日光温室生产的蔬菜,价格一路飙升走红。通过推广棚膜经济,庆城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玄马贾桥村、卅铺镇二十铺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基地。镇党委采取党员带头、能人带动的办法,引导农民种植反季节瓜菜,使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附表1 2012年日光温室经济效益调查表

注:亩产量中不包括特色保健菜、花卉、育苗。

附表2 2012年早春塑料大棚生产效益典型户

单位:栋、亩、公斤、元

调查二:庆城县“赤诚”苹果,在国内超市每公斤卖到10元。要是在两年前,这样的价格让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想都不敢想。

第五篇:县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调查报告

XX县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调查思考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调整农村的经济结构,即一、二、三产业结构。第二层次就是调整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主要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等。第三层次就是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主要是指良种的培育、引进、推广等等。XX县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上作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到xiexiebang.com]

一、XX县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现状

我县从县情出发,在调整结构上做了许多努力。第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二、三产业比重。目前已发展乡镇企业1.4万家,总产值达30多亿元,使我县工商企业得到一定发展。第二,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引进高优项目,推广新成果。政府提出“县有区域,乡有特色,村有专业”的发展要求,使高优项目得以快速发展。第三,实施海水养殖“内转外”战略,调整海水养殖结构。海水养殖结构,不单是养殖品种的数量多少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海洋养殖生态平衡问题。于是,政府采取措施,在调整养殖结构上做了许多工作。大力扶持发展紫菜、大黄鱼养殖,大力扶持名特优水产养殖。禁止无序的海洋养殖。尤其是在东吾洋养殖超负荷的情况下,采取“内转外”的养殖发展战略,使海水养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第四,引进示范,推广高优品种。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我县在沙江龙湾设立了“农业引进示范基地”,对高优品种进行试验,然后推广。自87年成立至今,已引进粮食、经作、蔬菜、瓜果等600多个品种,能适应的有300多个,大面积推广的达20多个,并向社会提供良种。十多年来,供种累计面积达20多万亩,为我县引进良种,尤其是台湾良种作出了重大贡献。

XX县经济结构仍存在许多问题:

1、第二、三产业落后。霞浦县2000年农村三产结构比例为46.3:43.3:10.4,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高,工业发展缓慢,尤其是加工业落后,导致三产落后。同时,使得产业链断裂,农业仍然处于卖原料的“低价值”阶段,农业的反哺能力弱,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霞浦是“海洋县”,渔业产值占整个大农业的63%,就海洋渔业中,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种植业无法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没有规模生产,产业化局面很难形成,最终依旧拖着小农经济的步伐。

海水养殖业是霞浦的主导产业。但因产业链的中断,使得发展极不稳定,反反复复。海带的发展,似乎到了极限。相关的问题齐发,海区布局、虫害、销售,多种收费,致使海带养殖户难以承受。对虾养殖、淡水鳗养殖以及大黄鱼,似乎在走着重复的老路:开发→快速发展→衰败。

优势产业是什么?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是什么?最能稳定发展的产业是什么?比较盲然。

3、优质农产品不上规模。优质、名牌农产品是农业发展的“命根子”。我县农产品无法打开市场,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品质问题。就目前已发展至9万箱,投入数个亿的大黄鱼养殖而言,人工繁育的大黄鱼品质开始退化。天然大黄鱼每斤在100多元以上,而养殖大黄鱼每斤只在10元左右。

就大米而言,本县居民也要买外地产的“珍珠米”之类,不愿买本地大米,就因为品质比不上外地大米。我县全国最晚熟优质水果涵江荔枝,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而打开市场。

总之,由于许多因素,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还不尽人意。

二、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和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XX结构调整面临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点:

1、调整空间有限。霞浦土地面积为27万亩,粮耕面积要保证在37万亩以上。因此,在种植业的调整上受到空间的制约,政府不敢引导农民放弃粮食而去种植经济作物和水果之类。况且,由于劳力外流严重,导致抛荒现象严重存在。

2、结构调整宏观调控乏力。政府无法直接管理农业生产,种什么不种什么,全凭农民自主。对主导产业和主要品种的扶植,政府只能采取间接的调控方法。目前主要手段是税费优惠和投资倾斜扶持,等等。

税费优惠难以到位。政府所作的承诺,条条(部门)根据自身利益不作退让,他们照章行事,无法“灵活”处理,更谈不上放水养鱼。

投资倾斜也只是空头支票。县政府没有自己的银行和财政实力,有限的农业周转金多沉淀于下。国家农业投入相当有限。就全县而言,96至98年,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为1810万元,其中中央为338万,省为78万,市为81万,其余为县乡投入和集资,而后面的投入多为“虚拟”。农业的投入少得可怜。银行贷款更是无法落到农户户头,因此,政府的投资倾斜大多是空头支票。

3、社会服务滞后。

社会服务滞后主要指市场信息服务“缺位”,生产技术服务跟不上,农产品销售服务无法满足农户的需要。

农户该种什么,不种什么,十分盲目,只得随大流,或是主观臆断。这是造成农民增收不增效的原因之一。市场信息服务几乎是“空白”,县供销信息中心也搞农产品信息,是“零星”的,没有多少指导价值,社会这种服务空缺,而政府这方面的工作,也没有到

位。

其次是生产技术服务无法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农户渴望高新技术,高新技术在哪?大黄鱼养殖生产急剧扩大,有的养殖户用总产值10%以上的高新聘用技术员,不管生产利润如何,这些“技术员”都要抽成10%以上。反季节西瓜的技术指导也是一样,农业的利润是相当有限,而技术这一关都把许多农户掐死。农业技术站、水产养殖技术人员都成“过眼云烟”。

农产品的销售,更是农村的突出问题,农户们面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苦苦寻求“出路”。大宗水产品海带的销售是最典型不过了。海带销售“税费”率高达产值的30%以上,而相关的问题,政府只有研究研究再研究,许多问题十分棘手。这里还没有论及那些“菜霸”之类的霸道了。

(二)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要处理好结构调整与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粮食是特殊商品,战略物资,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从许多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集约化水平,从而既保持粮食总产稳定,又腾出耕地,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因此,不能将粮田盲目减少,改作经济作物,更不能轻易抛荒,而去经商,这就提出了一个如何解决矛盾的问题。

2、正确处理好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推广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好龙头企业。市场发生波动,龙头企业将损害农民的利益,产业化也就无法得以健康发展,如何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稳定的长久的合作关系,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之一。既保证农民增产增收,又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正确处理结构调整与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关系。结构调整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起点、高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地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国际经济一体化又将给我们农业带来极大压力。我们与台湾一水之隔,要加快闽台农业合作步伐,发挥两岸实验区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加快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以降低农业风险。

三、XX农业结构调整思考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必须要有新思路,采取新措施。XX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为保持农业的发展活力和后劲,增加农民收入,牢牢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和提高加工转化水平上下功夫。政府要根据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户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强化市场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具体对策如下:

1、开拓市场,发展订单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订单农业已成为共识。如果没有订单,农业是不是待岗了?农民是不是休闲了?无论如何,农民还得种地。这就面临一个市场开拓问题。立足资源优势而生产,本身不是坏事,问题是如何善于开拓市场。

最近,有许多乡镇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设立“办事处”,想借此开拓市场。思路很好,收获甚微。如果全县形成一种合力,情况就可能不一样。如果利用网络,有一个信息专门机构,情况可能得以改善。

2、成立农业协会,加强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业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组织的支持,这是大家所共同意识到的。居于此,我县也成立了许多“农业协会”,比如榨菜协会、海带协会、大黄鱼协会等等。然而,这些协会并没有在产业扶持、技术指导、产品推销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与国外的农业协会相比,功能相差甚远。从发达地区协会创建发展经验看,必须做到如下两点:

①扶持引导,逐步建设。专业性协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能人牵头、技术服务、技术协作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自办科技服务组织;中级阶段——以科技为先导,产供销一体化的群众科技经济组织;高级阶段——科技为先导,市场经济的新机制为载体,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一体化群众组织。

②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加强科学管理是专业协会健康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做到决策的民主化。要坚持自愿的原则。其次,做到管理上的科学化、制度化。在权益上将产业化的经营中介、服务组织与利益主体捆绑在一起,而不是有利才服务,无利就撒手。要制订“农业协会组织章程”。其三,处理好分配与积累的关系。要保证全体会员不断取得经济利益,逐步增强协会自我发展能力。

各级党政也要由过去的抓行业变为抓产业,由抓管理变为抓服务——这是政府功能的再次改良。

3、加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划指导;二是税费优惠;三是投入倾科。①强化结构性布局规划指导,避免农业结构雷同,保证特色农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导规模生产,推广农业产业化。②实施税费改革,保证优惠政策到位。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还体现了政府对农村农业的扶助。在税费改革的基础上,保证政府对扶助产业优惠政策的实施到位,以真正达到扶持之目的。③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保证结构性调整投入到位。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资金是关键。因此要突破体制等束缚,尤其要推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4、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发挥霞浦农业的比较优势。我国农产品市场将逐步开放,这是大势所趋,如果没有“品质”,就很难打开市场,很难应对市场。我们的优质晚熟荔枝,要打出牌子。海洋养殖是我们的主导产业,大黄鱼养殖是我们的强项,要改善其品质,首先得解决人工养殖品种退化问题,另外要加强经营职业道德教育,把好质量关。

5、建议施行农业保险制度。农业在我县相当脆弱,主要是受市场干扰太大;另方面是受技术服务的制约。种植业优良品种的“变异”,养殖业病害的发作,都可能致使农业“覆没”,谁来调剂这种风险?没有。必须实施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是赔本的生意,政府必须贴补。

另外,要实施粮食保护价制度,这也是一种“农业保险”。农民苦苦经营,如果没有利润,再加赔本,第二年如何生产。

6、搞好农业的“三个服务”。“三个服务”指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销售服务。服务要走社会化之路。当今,政府必须设法推进这个进程,以解决农业生产中这个空档。从而避免盲目生产,病害侵蚀和增产不增收现象的出现。

总之,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必须根据县情抓好宏观调控,搞好服务。

下载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报告(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报告(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坝固镇农业生产调查报告(5篇范例)

    坝固镇农业生产调查报告 秦典兰一、农业生产概况 全镇有7村,98个自然寨,全镇总人口24378人,农业人口2387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5%;耕地面积14公顷,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拥有耕地0.05公顷......

    农业生产

    互动关系,接触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制定的各种战略以实现跨国交流和良好的社会口碑;认识当前西藏形势、环境条件等宏观现象,能够接触真实的实地操作,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累一定的......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 河北省气候条件较好,温度适宜,日照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和林果种植,利用不同地区的不同自然条件,形成了八个农业分布区 1.坝上高原牧农林区 2.燕山山......

    农业生产工作总结(共5篇)

    农业生产工作总结 X的农业生产工作,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的原则,在师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师机关和兄弟团场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现将XX年的如下:一......

    日本农业生产标准化(共5篇)

    日本农业生产标准化 发布时间: 2004-1-14 信息来源: 日本的农业生产标准化包含农产品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工艺以及农产品的标准化等三个方面。一、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化......

    2011春季农业生产汇报[共5篇]

    山阳县农业局关于抗旱及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情况汇报省农业厅视察组: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形势政策教育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当前农业工作实际,狠抓一抗四保及春季农业生产,当前各项农......

    农业生产管理制度

    农业生产管理制度 为规范生产管理秩序,明确岗位职责,优质高效的完成生产任务,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生产作业应做好科学规划。要按照部门确定的工作目标合理规划......

    农业生产工作汇报

    农业生产工作汇报天塘乡2010年秋冬农业生产工作情况汇报秋冬季农业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一季,抓好今年秋冬农业生产,对于实现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农业增效、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