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质量、审计师独立性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翻译

时间:2019-05-12 18:3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审计委员会质量、审计师独立性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审计委员会质量、审计师独立性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翻译》。

第一篇:审计委员会质量、审计师独立性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翻译

外文资料

Audit committee quality, auditor independe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Yan Zhang, Jian Zhou, Nan Zhou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audit committee quality, auditor independence, and the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after the enactment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We begin with a sample of firms with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and, based on industry, size, and performance, match these firms to a sample of control firms without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Our conditional logit analyses indicate that a relation exists between audit committee quality, auditor independe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Firms are more likely to be identified with an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if their audit committees have less financial expertise or, more specifically, have less accounting financial expertise and non-accounting financial expertise.They are also more likely to be identified with an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if their auditors are more independent.In addition, firms with recent auditor changes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1.Introduction

The Sarbanes-Oxley Act(hereafter SOX)of 2002 went into effect on July 30, 2002 to address the increasing concern of investors about the integrity of firms’ financial reporting, due to scandals involving once well-respected companies, such as Enron and WorldCom and auditors, such as Arthur Andersen.One important aspect of SOX is that it has two sections 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internal control issues related to financial reporting.Under Section 302, management is required to disclose all material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when they certify the periodic, annual and quarterly, statutory financial reports.Under Section 404, a firm is required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its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and procedur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disclose such information in its annual reports.Furthermore, the firm’s auditor is required to provide an opinion on the assessment made by the management in the same report.Because such mandatory disclosure under SOX provides us with more information on internal controls, we are interested in investigating 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in the post-SOX era.We begin with a sample of firms with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and, based on industry, size, and performance, match these firms to a sample of control firms without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Our conditional logit analyses indicate that a relation exists between audit committee quality, auditor independe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Firms are more likely to be identified with an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if their audit committees have less financial expertise or, more specifically, have less accounting financial expertise and non-accounting financial expertise.They are also more likely to be identified with an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if their auditors are more independent.In addition, firms with recent auditor changes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Our paper is related to several recent paper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Krishnan(2005)examines the period prior to the enactment of SOX, when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are only disclosed in 8-Ks filed by firms when changing auditors.With in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8-K filings, she finds that independent audit committees and audit committees with more financial expertise are significantly less likely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Ge and McVay(2005)and Doyle et al.(forthcoming)find that material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are more likely for firms that are smaller, less profitable, more complex, growing rapidly, or undergoing restructuring.Ashbaugh-Skaife et al.(forthcoming)find that firms with more complex operations, recent changes i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uditor resignation in the previous year, more accounting risk exposure, and less investment i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are more likely to disclose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We document that financial expertise in audit committees continues to b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after the enactment of SOX.Our findings thus complement those in Krishnan(2005), who studies the pre-SOX period.Focusing on the post-SOX period enables u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wealth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al control unleashed by SOX and to construct a sample of firms with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from both mandated disclosures in the firms’ 10-Q and 10-K filings under SOX and information disclosed in 8-K filings when firms change auditors.Consisting of only those firms that change auditors in the pre-SOX period, the sample firms in Krishnan(2005)tend to be smaller in size and are traded on smaller stock exchanges.We avoid this sample selection bias by focusing on the post-SOX period, given that all firms are required to disclose material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under SOX.In addition, we document that auditor independence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This adds to the literature that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auditor independence matters, such as Frankel et al.(2002)and Krishnamurthy et al.(2006).Different from other researchers who also focus on the post-SOX period, such as Ge and McVay(2005), Doyle et al.(forthcoming)and Ashbaugh-Skaife et al.(forthcoming), we show that audit committee quality, characterized as having more financial expertise or, more specifically, having more accounting financial expertise and non-accounting financial expertise,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auditor independence, calculated as the ratio of audit fee to total fee, is also a determinant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2.Background and hypotheses

SOX emphasizes internal control, which is defined as ‘‘a process, effected by an entity’s board of directors, management and other personnel, designed to provide reasonable assurance regarding the achievement of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COSO framework.SOX Section 302(hereafter SOX 302), which went into effect on August 29, 2002, requires management to disclose significant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when they certify annual or quarterly financial statements.Specifically, the signing officers, being responsible for internal controls, have evaluated the internal controls within the previous ninety days and reported in their findings:(1)a list of all deficiencies in the internal controls and information on any

fraud that involves employees who are involved with internal control activities;(2)an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internal controls or related factors that could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internal controls.中文译文

审计委员会质量、审计师独立性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

张燕,周健,周楠

摘要

本文将探讨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后,审计委员会质量,审计师独立性与披露内部控制薄弱薄弱环节之间的关系。首先,以一个内部控制薄弱的公司为案例,并基于行业,规模和性能,与没有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公司进行对比。根据假设的罗吉特分析可以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质量,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内部控制薄弱之间存在的关系。如果审计委员会的财务专业知识缺乏,或者更具体地说,缺乏甚至没有会计财务专业知识,那么可以更容易地识别公司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如果其审计师独立性更好,也可以更容易识别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此外,公司审计师的近期更换更可能出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

1引言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以下简称SOX)于2002年07月30日正式生效,由于曾经备受尊敬的公司,如安然(Enron)和世通公司(WorldCom),以及审计师,如安达信(Arthur Andersen)等被卷入丑闻,该法案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对公司财务报告完整性的关注。萨班斯法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有两部分,都特别注重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问题。根据第302条,当管理层要保证周、季度和年度法定财务报告时,就要求披露内部控制的所有重大薄弱环节。根据第404条,公司需要评估其内部控制结构的有效性和财务报告程序,并在其年度报告中披露有关信息。此外,该公司的审计师必须在同一份报告对管理层作出的评估提供意见。因为这种在SOX下的强制性披露为我们提供了内部控制的更多信息,我们感兴趣的是在后SOX时期对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起决定因素的调查。

首先,以一个内部控制薄弱的公司为案例,并基于行业,规模和性能,与没有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公司进行对比。根据假设的罗吉特分析可以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质量,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内部控制薄弱之间存在的关系。如果审计委员会的财务专业知识缺乏,或者更具体地说,缺乏甚至没有会计财务专业知识,那么可以更容易地识别公司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如果其审计师独立性更好,也可以更容易识别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此外,公司审计师的近期更换更可能出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

本论文与最近关于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决定因素的一些报道相关。克里希南(2005年)探讨了SOX颁布之前期间的内部控制问题,当时审计师更换只需在由企业提交8-KS的文件中披露。根据8-K文件中收集的信息,她发现,更加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和具备更多金融专业知识的审计师是不太可能发生内部控制问题。Ge、McVay和Doyle等人(2005)研究发现,对于小型的、盈利少的,更复杂的,增长迅速的,或进行重组的公司,出现内部控制薄弱的可能性更大。Ashbaugh-Skaife等人发现,对于运作更复杂的,近期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的,上一年度审计师辞职的,存在更多会计

风险的,对内部控制系统投资少的公司,更有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

相关文件表明,在SOX颁布后,审计委员会的财务专业知识仍然是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是对克里希南(2005年)的预SOX期研究的补充。着重于后SOX期,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由SOX得到丰富的内部控制信息,构建一个公司案例,其内部控制问题根据SOX规定使用10-Q和10-K的各类文件披露,并在公司变更审计师时使用8-K的文件披露信息。在克里希南(2005年)的研究中,在预SOX期变更审计师的这些公司,往往趋向于规模较小,在较小的证券交易所买卖。我们以后SOX时期为重点从而避免这样的案例选择偏差,假设所有企业都要求根据SOX披露重大内部控制薄弱环节。此外,可以证明审计师的独立性也是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如Frankel等人(2002)和Krishnamurthy等人(2006年)的相关文献都支持审计师独立性问题这一假设。其他研究人员也集中在后SOX期间的研究,如Ge和McVay,Doyle等人(2005年)和Ashbaugh-Skaife等人。我们的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质量,并且具备更多的金融知识,或者更具体地说,有更多的会计金融专业和非会计财务专业知识,这是内部控制薄弱环节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审计师的独立性,计算方法为审计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也是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2背景和假设

根据COSO框架,SOX强调的内部控制,被定义为“一个受公司董事会的董事,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影响,设计提供对目标实现的合理保证的过程”。SOX第302节(下称SOX302),于2002年8月29日开始生效,要求管理层在保证年度或季度财务报表时,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它明确地提出,签约人员要对内部控制负责,在前90天内评价内部控制并报告研究结果:(1)罗列所有涉及参与内部控制活动的员工在内部控制和信息上的任何欺诈行为;(2)可能对内部控制产生负面影响的内部控制或相关因素的任何显着变化。

第二篇:浅谈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摘要: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灵魂,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本文根据IIA强制指南中的内部审计独立性,结合通信企业对我国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问题及原

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 独立性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内部监督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内部审计“独立性”更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内审工作的灵魂。独立性得不到保障,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就无从谈起,在通信企业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内部审计在独立性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通信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

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因为被审部门和内审人员同在一个通信企业,内部审计服务于本企业的利益,因此,单位领导的意志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者影响了内部审计人员执法的程度,在领导力量的制约下,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自然会受到影响。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方面:在目前的通信企业中,独立性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很大程度的原因就是通信企业没有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一些部门的领导来完成的,或者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的一些部门一块办公;有些通信企业是由一些会计或者物资管理人员来兼职内部审计工作;这样内部审计人员和机构在工作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到多方利益的制约,不能独立的开展经济监督活动,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以及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方面:我国相对于西方先进国家来说,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内部审计机构只是成立了很短的一段时间,这样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很不成熟,有些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并且审计工作在监督和评价一些相关经济部门的时候,难免会得罪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内部审计相对于一些技术性比较强或者是经营管理方面的待遇也比较的低,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并且有着较强的工作能力,自然不愿意从事这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那么,目前通信企业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往往都没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没有足够的敬业精神,在工作的时候容易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难免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这样,仅仅依靠简单的查查帐,打打擦边球,自然不能将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给有效的发挥出来。

二、对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的对策 要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制度进行建设和完善,同时加强对通信企业领导班子的民主监督:要想有效的民主监督通信企业的领导班子,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法人的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在对领导班子进行考核的时候,将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态度和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力度等内容加入进去,从而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通信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还应该注意学习一些西方先进国家内部审计管理的成功经验,并且紧密的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探索出一条能够满足本通信企业管理需求的道路,从而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要建设和完善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和制度:要制定和完善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和条例,只有用法律的形式将内部审计制度固定了下来,才能够让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深刻的认识,并且将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用法律的形式给明确出来;要制定和完善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并且将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细则也明确出来;将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结构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出来,从而让内部审计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只有有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才可以有效的实现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而更好的开展相关的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待遇: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要想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钻研,花费时间来完善自己,并且应该积极的探索能够适应新时期内部审计要求的工作方法。通信企业应该重视内部审计的工作,从而为员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包括时间方面和资金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只有提高了工作的业绩,才能让企业的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同事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认可,从而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同时,通信企业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且将内部审计人员纳入升迁考核的优先范围;要保证内部审计在工资待遇方面和其他的财会人员持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并且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从事这项工作,这样就可以用独立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审计队伍来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行有效的保障。

明确思路,改进方式:通信企业的内部审计应该紧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内部控制制度和经济效益作为审计的重点。在审计方式方面,应该改变过去的事后审计方式,采用事前和事中的审计方式,在事前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在事中事后进行跟踪和监督,从而合理的评价通信企业的经济行为。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在审计方面颁发的法律有:针对国家审计的《审计法》、针对社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而针对内部审计,只有《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由于其尚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致使人们对内部审计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认为内部审计的地位、作用都比不上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进而减少对内部审计的关注,间接造成内部审计机构地位的独立性的缺失。

2.内部审计机构地位不高,客观性得不到保证

(1)管理模式的多元化使内部审计机构地位比较卑微。内部审计机构是董事会领导的监事会、率属于董事会、设在监事会、率属于财务总监、率属于总经理是我国现有的五种内部审计管理模式。这五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相对而言,内部审计机构是董事会领导的监事会、率属于董事会这两种模式独立性较高。虽然如此,但是其独立性仍然收到人们的质疑:因为在国内得很多企业中,有相当部分企业的董事长兼任企业的总经理,参与了企业经营活动,使内部审计得独立性得不到保障。

(2)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高。一些对审计职能不了解或是了解不全面的领导人片面地把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定性为一个找企业麻烦的组织,把内部审计部门视为国家审计机关派来监视自己的“间谍”。这样的误解使他们带着一种消极抵触的情绪对待内部审计机构及其承担的工作,这不仅使内部审计为企业服务的作用得不到发挥,还限制了内部审计机构的发展,最终与国家建立内部审计的初衷背道而驰。

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内部审计人员的来源来看,绝大多数内审人员都是会计或管理专业出身。相对于审计这个对法律、英语、计算机等领域也具有高要求的行业来说,他们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在应对复杂情况时,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不能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从审计人员的学历水平来看,大部分审计人员的学历水平不高。我国是一个以经验作为重点指标来委任人员的国家,这样的经验主义理论导致现任的很多内部审计人员都是“元老”级人物。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审计经验,但在应对电子化和国际化问题时,因英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欠缺,会使他们表现得束手无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内部审计人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的利益直接受企业管理层的控制,当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有的审计人员往往采取明哲保身的做法,违背审计人员的工作准则,对企业的不法行为视而不见,以此讨好领导,保住自己的饭碗。

四、加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建议

1.制定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保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独立客观的进行审计,发挥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的作用,国家审计署应该制定并颁发一些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条文,对内部审计的执业范围、执业准则、执业道德等做出硬性规定。只有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审计机构的地位,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审计署颁布的法律条文为依据,制定适合本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定。

2.提高内部审计的双重独立性

(1)提高组织结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应该高于企业里的任何职能部门,以保证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审计范围、审计权限等不会受到限制。在现有的5种审计机构的管理模式中,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审计机构是董事会领导的监事会这两种模式是提高审计部门组织结构独立性的最佳选择。此外,内部审计机构可以通过工作业绩来体现自己的实力,以实力赢取自己应有的地位。

(2)提高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审计人员独立性的提高可以采取三种方式:①实施内部审计人员国家委派制。由国家审计署建立相应的部门直接主管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工作;审计人员的聘用和解雇必须经过国家审计署相关部门的批准。在这样的制度下,内部审计人员发表审计意见时可以排除领导层的干扰,不会害怕因发表了客观真实的审计结论而使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使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得到较好的保障。②制定内部审计准则,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规定如果因审计人员没有遵循职业操守而给企业带来损失,企业可以依据相关规定追究其刑事、法律责任,而不仅限于追究民事责任。③实行审计人员定期轮换制度。避免审计人员因长期从事同样的工作而形成一种惯性思维,按经验行事,犯经验主义错误,造成审计事故。

3.合理配备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首先,从自身来看,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尽可能多参加一些培训、讲座,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使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更新,站在信息的最前沿,使自己的工作方式不被社会所淘汰。另一方面,在配备审计人员时,应充分考虑这一职业的要求,吸纳对会计、审计、法律、英语、计算机、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有所涉猎的复合型人才。

五、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中站稳脚跟,并且获得发展和进步,就需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通信企业中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企业因为种种原因在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问题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对这些的问题 ,既要有清醒的认识 ,又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有这样 ,才能推动我国内审事业的发展 ,使内部审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燕君.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建议[J].经济师,2011(04).[2]杨朋军.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3]贾广静.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世纪桥,2009(21).[4]齐磊.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0)

[5]童麒因.浅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6]刘玲.试论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3)

第三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为了规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XXX公司

3.定义

本程序所指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4.职责

4.1内审经理对制定并实施系统、有效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负总体责任。

5.程序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一般包括内部自我质量控制、内部审计督导与外部评价三个方面。

5.1内部自我质量控制

内部自我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通过适当的手段对内部审计质量所实施的控制。内部自我质量控制包括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与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两个层次。

5.1.1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是为合理保证所有内部审计活动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的控制政策和程序。

5.1.1.1 内审经理确保以下措施的实施:

1)通过制订《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形式、授权状况、职责、权限,以及内部审计业务的范围特点等;

2)通过设置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要求并在人员招聘时予以体现,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与专业结构符合公司审计要求;

3)内部审计实施过程中需考虑成本与效益原则;

4)其他。

5.1.1.2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程序:

5.1.1.2.1《内部审计工作手册》中有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章节,内审经理负责传达给每位内部审计人员;

5.1.1.2.2通过对新进内审人员的带教,每年对内审人员进行内审质量考评,结合考评结果制定培训计划,以保持并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5.1.1.2.3根据审计项目的性质、复杂性、时间限制、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等,进行适当的分工,合理安排所需的审计资源。采用工作轮换的方式安排审计项目及审计小组。

5.1.1.2.4适当运用咨询手段。

5.1.1.2.5每半年一次,内审经理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员工绩效考评,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质量情况,考评结果由公司人力资源部体现在员工薪资绩效中。同时,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及外部评估相结合,确保内部审计质量。

5.1.1.2.6为评估审计报告的使用效果、避免内控缺陷的重复发生,审计改善项目完成后,内审人员应对相关的关键内控环节进行再评价,以验证类似内控缺陷已得到根本改善。

5.1.1.2.7内审经理负责监控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得到执行。

5.1.1.2.8内审根据公司保密制度及档案管理制度规定对审计资料进行归档及管理。

5.1.2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审计项目的实施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的控制程序与方法,并体现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的要求。

5.1.2.1 基本原则

5.1.2.1.1内审应根据审计计划确定的审计项目,编制项目审计计划并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审计项目业务管理与控制工作。

5.1.2.1.2在审计项目管理过程中,内审负责人与审计项目负责人应当充分履行各自的职责,以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

•内审负责人职责范围:

a)选派审计项目负责人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授权;

b)审批项目审计计划;

c)对审计项目的实施进行总体督导;

d)审定并签发审计报告。

•审计项目负责人职责范围:

a)制定项目审计计划;

b)制定审计方案;

c)组织审计项目的实施;

d)对项目审计工作进行现场督导;

e)编制审计报告;

f)组织后续审计的实施。

5.1.2.2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程序

5.1.2.2.1.内部审计负责人及审计项目负责人需指导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审计计划;

5.1.2.2.2监督内部审计过程,对内部审计督导具体见──内部审计督导;

5.1.2.2.3审计工作底稿见5.1.2.3

5.1.2.2.4审计报告。审计小组组员编写本人负责内容的审计小结/审计结果,由审计项目负责人起草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经小组讨论后确定初稿,与被审计人/部门沟通后,由内审负责人审核定稿并签发。对于专项审计报告或重要事项的审计报告还需经总经理批准。

5.1.2.2.5沟通与监督

1)内审通过持续和定期的检查,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通过实施公司统一的员工绩效评估表对审计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考核内容主要是审计计划的完成情况,由内

部审计人员先进行自我评价,内审经理再进行评价。考核评价结果及时报人力资源部门作为考核审计人员绩效的主要依据。

2)在实施审计内部自我评估时,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优秀的审计项目实施质量进行自我评估,同时征求被审计单位和组织其他部门的意见。

3)质量控制结果通过实施审计质量内外部评价及时向公司总经理报告。

5.1.2.3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记录,是联系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的桥梁。审计工作底稿的形式可以是纸质、磁带、磁盘、胶片或其他有效的信息载体。无纸化的工作底稿应制作备份。

审计工作底稿应内容完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客观反映项目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情况,并包括与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有关的所有重要事项。

5.1.2.3.1审计工作底稿主要包括以下记录:

a)内部审计通知书、项目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及其调整的记录;

b)审计程序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c)获取的各种类型审计证据的记录;

d)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记录。

5.1.2.3.2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

无论书面形式或电子形式的审计底稿都需分级复核。复核应由内审中比工作底稿编制人员职位更高或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担任,复核人员应在底稿上对其复核结果进行书面记录或以邮件形式确认。工作底稿的复核程序:

1)内审经理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负完全责任

2)审计小组组员编制的工作底稿需经审计项目负责人/主审复核后交内审经理审核;

3)审计项目负责人/主审编制的工作底稿由内审经理审核。

4)如果发现审计工作底稿存在问题,复核人员应在复核意见中加以说明,并要求相关人员补充或重编工作底稿。

5)内审内审以外的组织或个人要求查阅工作底稿,必须由内审经理批准。但法院、检察院和其他有权部门依法进行查阅的除外。

5.2内部审计督导

内部审计督导是指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对实施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所进行的监督与指导。

5.2.1内部审计督导的一般原则

5.2.1.1内审经理对督导工作负主要责任。审计项目负责人负责审计现场的督导工作。5.2.1.2对于重大或敏感的审计问题,内审经理应直接进行督导。内审经理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尽可能减少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风险。

5.2.1.3在督导工作中,应遵循重要性、谨慎性和客观性原则

1)督导人员应根据内部审计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审计项目的复杂性,有重点地进行督导工作;

2)实施督导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进行合理的专业判断,减少审计风险;

3)实施督导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

5.2.1.4督导应当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三个阶段。

5.2.2审计督导的内容与方法

5.2.2.1督导人员应确保审计人员明确审计目标和审计责任,并具有完成审计项目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5.2.2.2督导人员应确保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和需要特别关注的重大经营问题,制定可行的审计方案。

5.2.2.3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人员按批准后的审计方案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针对新发现的重要问题修订审计方案。

5.2.2.4督导人员应复核审计人员所编制工作底稿的质量。

5.2.2.5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及可靠性。

5.2.2.6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审计建议的可行性。

5.2.2.7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异议,督导人员应进行核实、复查,并及时给予答复。

5.2.2.8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目标实现的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

5.2.2.9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人员遵循内部审计准则的情况。

5.3内部审计质量评估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是指由具备职业胜任能力的人员,以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同时参考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组织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种形式,以下为外部评估内容及程序,内部评估参照执行。

5.3.1内审负责确定外部评价机构,并报经总经理批准。

内审可以从以下途径选择外部评价机构和人员: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或者其认定的机构实施,如组织内部其他机构和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内部审计协会、其他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

5.3.2外部评价机构和人员应当遵循独立、客观、保密的原则,并具有评价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

5.3.3外部评价应当定期实施(一般为至少5年一次),在下述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延长外部评价的间隔:

a)自上次外部评价后,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员素质以及审计质量控制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b)组织适当管理层在近期对内部审计质量的相关内容进行过考核与评价。

5.3.4 外部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内部审计机构组织结构的合理程度;

b)内部审计人员履行内部审计准则的情况;

c)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d)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

c)内部自我质量控制的适当性及有效性;

d)其他。

5.3.5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程序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过程包括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和出具评估报告三个阶段。评估可以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现场查阅文档等方法。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是开展质量评估的技术指南,对评估程序、评估方法和评估要求提供具体指引,具体可参照执行。

5.3.6外部评价人员在对内部审计质量作出评价后,应当出具外部评价报告,并提交给公司总经理或董事会。

外部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对内部审计活动是否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发表意见;

b)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c)对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建议;

d)内部审计机构的反馈意见。

5.3.7内审可以参考外部评价内容及程序,在实施外部评价前开展内部评价。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结果可以作为考核评估组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做出相关决策的依据。

5.3.8内审应根据内外部评价报告内容牵头制定内部审计质量改善计划,改善计划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后执行。内审负责改善计划实施的跟踪及向管理层汇报。

5.3.9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的结果均应当按中国内部审计协要求对外公布。

第四篇:如何认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如何认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摘要] 本文就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从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保证内部审计师精神状态的独立以及利用外部专家的服务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内部审计 独立性

现代企业制度催生的内部审计观念在如今的业界早已深入人心。查错防弊需要内部审计,评价绩效需要内部审计,就改善企业内部管理谏言献策,同样需要内部审计。但关乎内部审计生命的独立性问题却长期被忽视,以致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甚而成了橡皮图章,为不法行为大开方便之门。我们不能指望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能尽职尽责地开展工作,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我们对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有正确的认识,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概而言之,就是指内部审计活动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既不能与所审查的活动有利害关系,更不能是所审查活动的参与者。唯有如此,内部审计活动才能作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定和评价,最终取信于人。独立性的标准如下,如果内部审计活动在确定审计范围,实施审计计划、及报告审计结果时不受干扰,那么就是独立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取决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在客观上,内部审计部门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主观上,内部审计师应当保持独立的精神状态。

关于机构的独立性,大家的共识是,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取得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支持,这样他们才能得到审计对象的合作,并不受干扰地进行工作。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不仅需要领导层对内部审计工作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而且需要审计机构积极工作,努力争取,以期达成一致

需要领导层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具体事项包括: 内部审计机构应对领导层中的一个具有足够权力的领导人负责。理想的情况是,审计主管对董事会或相关的治理机构报告工作,向首席执行官报告行政工作,以促进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保证掌握足够广泛的审计范围、领导人高度重视审计报告和建议,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内部审计机构有权出席、参加由高层或董事会举行的,与内部审计机构职责有关的会议。诸如:有关审计、财务报告、管理控制系统等会议。使董事会能与内部审计机构主管有直接交流的机会。以便请示、汇报、交换意见和商量问题。

内部审计主管由董事会任免。以加强其独立性。审计师个人的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师在工作中应当保持一种独立的精神状态。具体来说,内部审计师在工作中要保持一种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对审计事项的判断不能服从于他人的意向,对审计结果不能作重要的有损审计质量的妥协。

为了保持审计师的个人客观性有几个具体的要求: 1.分派任务时应避免利益冲突和偏见,如有这种情况,内部审计师应该回避,要求另派他人。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师应实行轮换制。3.内部审计师不承担经营责任。如果高层领导采纳意见,作出决策,应明确那不是执行审计职能。

4.内部审计师不能参与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设置和操作,也不能参与系统程序的拟订,但可以在控制系统实施前进行审查和建议。

5.内部审计师在报告审计结果时要考虑损害客观性的各种情况。在提交审计报告之前,要对报告进行审查,以保证此项审计工作的客观性。

6.内部审计师应当高标准履行《道德准则》。接受公司雇员、客户、顾客、供应商或有工作关系的人的酬金或礼物都是不道德的行为。审计工作所处的地位不能作为接受酬金或礼物的理由。如果有人提供数目很大的酬金或礼品时,内部审计师应立即向领导报告。

当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损害时,内部审计师应将损害的具体情况向有关方面披露,下列各种事项被认为会对独立性和客观性造成损害:

1.内部审计主管评价自己负责的工作。这种评价应由独立于内审活动之外的人员来做。如果内审主管去评价自己负责的工作,就是对独立性和客观性的严重损害。

2.内部审计师和借调或临时聘到内审机构工作的人员,在离开原岗位不到一年,就去评价自己原来负责的工作,也是对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损害。但是,审计师为自己过去负责的运营工作提供咨询服务,不应被视为对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损害。

3.内部审计主管委派的工作存在利益冲突和偏见。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应向审计主管报告,另行委派其它审计师。否则就是对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损害。

4.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使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损害: ⑴来自内部审计章程的限制。例如要开展某项审计工作,章程没有此项业务授权,由于审计师只能在章程授权的范围内去开展工作,一旦超越范围,就使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损害。

⑵来自批准的审计工作项目计划的限制。一旦超出批准的计划,审计师就无权去查,使得要进一步查明的事项受到限制。

⑶来自必须实施的审计程序的限制。这不是说必要的审计程序可以不实施,也不是说必要的审计程序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而是说做完了这些程序之后,就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必需的预算去扩大审计程序了,从而限制了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发挥。

(4)来自批准的人员配置和财务预算限制。因为人力、财力资源有限,限制了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充分发挥。

在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审计主管应报告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说明这些是非保证性审计活动,不能得出与审计有关的结论。如果是提供咨询服务则应在开始工作前,说明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损害的情况。

与独立的精神状态有关的,对内部审计师的要求包括应有的熟练性和职业审慎性。

内部审计师的专业熟练性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师的职业道德,二是内部审计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内部审计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准则包括4条原则。分述于下:

诚实

诚实是内部审计师与他人建立信任,使得他人信赖其专业判断的根本。这条原则包括4条行为细则:

1、审计师应诚实、勤奋和有责任感地执行他的工作。这是审计师个人品质的基础。不诚实就不能将职责和权限委托给他。不勤奋就可能增加错误、疏忽和误解。没有责任感就得不到他人的信任。

2、审计师应依照法律和职业要求进行披露。这一条有两点要求: 如果审计师了解到一些对审计工作重要的信息,他依照法律和职业的要求,负有报告该信息的责任。

如果审计师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他的判断,就不应该作出评价。

3、审计师不应有意参与违法活动,或有损于职业或机构信誉的活动。有意参与舞弊行为当然违反道德准则。如果不接受后续教育也被认为有损职业信誉,因为这与机构的长期利益相违背。

4、审计师应高标准地履行内部审计的职责,遵守道德准则和实务准则。

客观

审计师在收集、评价和报告有关信息时,应坚持客观的态度。要依据相关的事实作出评价并形成判断。当他作出评价和判断时,应不受个人利益或其它方面的影响。客观原则亦有4点要求:

1、审计师不能参与那种损害其客观评价的活动。

2、不能从事与机构目标相冲突的事情。

3、不能接受损害其作出职业判断的任何物品。

4、要披露了解到的重要信息,以免被查事项被误解。保密

审计师应重视信息的价值和所有权。除非法律允许或有适当的授权,不能泄露获取的信息。这里有2点要求:

1、审计师应谨慎利用和保护在执业中获取的信息。

2、审计师不得将信息用来谋取任何个人利益,亦不得以任何违法的或损害机构道德的方式利用信息。

胜任

审计师应能胜任工作,具备完成职责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这条原则有3点要求:

1、审计师应不断更新为完成委托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2、开展审计服务时应遵守《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3、应不断提高专业熟练程度,改进服务质量和效果。职业审慎是内部审计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所谓职业审慎是指审计师在复杂的环境下,能运用自己的专业技巧,识别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对故意做错、疏忽和差错、低效、浪费、无效、利益冲突和不正当行为保持警惕。对不恰当的控制系统提出改进建议。但职业审慎性不要求做到天衣无缝,把一切不法行为都查出来,也不绝对保证是否存在不法行为。所谓不正当行为是指,故意错报、漏报重要信息,伪造、篡改记录及其支持性文件,提交虚假财务报告,故意误用会计原则,盗用资产等。

职业审慎要求内部审计师能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范围,拟定审计程序;对需要提供保证性服务事项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和建议;对不正当行为保持警惕。职业审慎还要求内部审计师评价现行的经营准则是否健全,并被遵照执行,对不完善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另外一个与独立性、客观性有关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外部专家的服务。

内部审计机构拥有多种专业人员,但由于审计成本的限制,不可能拥有全部的专业人员。在缺乏开展全部或部分审计业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或其它能力的情况下,执行主管可以利用外部专家的服务,以获得相关的建议和协助。最常见的是聘请外部专家寻求对法律、技术和各种规定要求的解释,例如对已完和未完工程量的计算,对土地价值的评估,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对舞弊的侦查等等。

外部专家可以由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或内部审计机构执行主管来聘任。内部审计执行主管应对外聘专家的能力、独立性和客观性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应汇报给高级管理层。

在聘请前,应对外聘专家能力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是否持有专业证书和执照,是否有相关学科的学历和资历,职业道德和声誉是否良好。

内部审计执行主管应评估外聘专家与内审机构的关系,以保证外聘专家在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评估的内容包括:外部专家在审计对象有无经济利益关系,与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层有无私人关系或专业关系,与被审活动有无关系,他是否正在为审计对象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务,以及他是否审计对象的外部审计师,有没有赔偿条款或优惠条件。

如果外聘专家是审计对象的外部审计师,那么应注意维护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当聘用服务的性质超出外部审计师服务的范围(即属于延伸审计服务)时,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就受到损害。

内部审计师在执业中应注意与外聘专家的协调。协调的目的是获取外聘专家工作的信息,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协调的方法可以采取签订业务约定书或签订审计合同的方式进行。协调的内容包括:提供服务的目的和内容,提供服务的具体覆盖面,可以接触的记录、人员和财物,服务工作应用的假设和程序,审计业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和监护权,审计过程获取信息的保密,以及外聘专家应遵守《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等等。

内部审计执行主管应评价外聘专家工作的恰当性,确认外聘专家工作是否取得充分的资料,以为其取得审计发现提出重要审计结论和建议提供合理依据。

如果内部审计主管在审计报告中要使用外聘专家服务所取得的成果,应事先取得外聘专家的同意,并在审计报告中说明。

第五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研究

会计0801 夏青

1081350121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研究

摘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优化内部控制、改善企业风险管理、避免舞弊和浪费,这些不仅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和理解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改革使其发挥其应有的最大功效。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措施

1. 独立性的概念框架

1.1独立性的内涵

1.1.1实质上的独立性

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损害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诚信行事,遵循客观和公正原则,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1.1.2形式上的独立性

形式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外在表现,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权衡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后,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项目组成员没有损害诚信原则、客观和公正原则或职业怀疑态度。

1.2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涵义

1.2.1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互不隶属,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向企业高层领导负责,或向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负责。

1.2.2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只能专职,不能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企业应当向审计人员适当授权,以使其能独立行使职权。

会计0801 夏青

1081350121

1.2.3企业内部审计业务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业务就是实行专职审计监督和服务,不能经办企业的采购、生成、销售、财务等业务,只能以独立的第三者身份进行审计监督。

1.2.4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能够独立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取得审计证据,出具审计报告并在报告中披露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受任何个人或其他职能部门的干扰,能够独立、客观、公正的进行工作。

2. 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2.1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颁发了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按照法律规定,审计署审计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全国人大决定人选,国家主席任免。组织上,审计机关隶属于行政系统,与被审计单位共同由一个行政领导人负责,因而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的提名和任选受到本级人民政府的左右和决定,严重影响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民间审计按照《注册会计师法》执业,但近年来的一些事件使注册会计师行业蒙羞,失去了信任力,使审计独立性受到质疑,也使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的权威地位受到动摇,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然而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没有专门、具体的法律规范,没有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这导致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地位上的巨大差异,在根本上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因此产生了两种后果:(1)内部审计人员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2)由于缺少行业规章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可操作性较差。

2.2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和前提,它是内部审计人员自主的开展工作的保证,是提高内部审计效果的基础。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设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指出,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不存在影响内部审计客观性的利益冲突的状态。

一般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主要有三种类型:受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效性来讲,领导层次越高,其独立性就越有保障。

内部审计归属其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能够使内部审计接近经营管理层,容易得到管理层和企业其它职能部门的支持和理解,有利于为经营决策提供服务。但是,由于内部审计是在企业管理层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其人员配置、职务升迁、工作地位及经济待遇等都是由企业决定的,其独立性不可避免的受到管理层的制约。

会计0801 夏青

1081350121 2.3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完整的独立性

根据《审计署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对内审人员的认识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由所在单位掌握,即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法人)直接领导下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作为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和内部人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的客观性受内部因素影响较大,降低了内部审计的效率。在管理层领导下展开工作,不可避免的手管理层意志所左右,是内部审计人员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评价。有些单位领导为了本单位、小集体或个人利益而不信任或限制使用坚持原则的内部审计人员,对依法办事的内部审计人员实施高压政策,迫使内部审计人员听其指挥。这些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导致内部审计无法客观公正地发挥监督评价职能。

2.4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有些单位未能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而兼职审计人员因为分管的其他工作本身任务重,致使内部审计工作只能挤出时间完成。这样,审计的人员、时间得不到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势必受到一定影响。其次,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电算化审计技术,处理复杂审计问题的能力较弱,也不太具备职业的预见性和对风险的敏感性;有时内部审计人员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对不正当的企业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利用手中的权利送人情,甚至以权谋私,降低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威信。

2.5内部审计职能过于狭窄

中国现行的内部审计范围狭窄,主要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范围。从空间上讲,目前,中国内部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此外,从时间上来看,目前中国的内部审计绝大多数都是事后审计,几乎不涉足事前审计。少数涉及事前审计的,也仅仅是做做表面功夫,起不到任何作用。

3. 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

3.1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

随着内部审计范围和职能的扩大,不仅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加强自我约束提高自我发展和竞争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尽快抓紧制定、颁布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和法规,根据宪法赋予审计独立性的精神,由立法机关制定具体、明确的内部审计独立性规范,将内部审计制度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具体可操作的行业、部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用法律规定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结构、层次等,使内部审计纳入法制化轨道,用法律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只有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完善了,内部审计部门才能更好地依法开展工作,发挥其监督评价的作用。单位领导要重视内部审计,一个具

会计0801 夏青

1081350121 备优秀道德品质和卓越才识的领导,能通过自身的德、能、勤和人格魅力直接影响身边的干部和群众的行为,乃至影响社会风气,并能营造出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单位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氛围和环境。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也是这样,主要领导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本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劣。

3.2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实证研究表明,内部审计的效率与其独立性相关,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又与其隶属关系的层次相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取决于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制衡关系。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如何,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关系到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以及审计监督的力度。内部审计机构不能隶属于任何其他职能部门或与其他部门合并设置,而应该直接对单位中具有足够领导权利的领导人负责。有足够权力的领导人也使单位能对审计报告做出迅速的反应,根据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促进内部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就国际范围而言,内部审计机构通常知己隶属于企业董事会或总经理。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经营决策机构,拥有最高权威;总经理作为企业决策执行系统的最高领导,也拥有非常高的权威。实验研究还表明,在董事会或总经理领导下设立内审机构,有利于保持内审机构较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权威性,从而有利于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可见,内部审计机构在单位中的地位越高,并且能与所依靠的领导保持该厂密切的联系,这样就有利于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所以,为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企业应当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在单位处于较高的地位,而且受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

3.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必须保持的一种独立的精神状态,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对有关审计事务做出判断时不能依附于他人的意向,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全然不受个人感情、偏见、舆论和利益的影响。为此,内部审计必须有专职的审计人员,不能由其他业务部门,特别是会计部门人员兼职。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权限内独立行使职权,完成规定的任务。为使审计人员保持审计中的客观性,必须切实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廉政建设,确保广大内部审计人员都遵守以诚信为基础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不提供虚假审计信息。加强内部审计组织管理,保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可采取这些措施:(1)内部审计部门应制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并在组织内部广泛宣传;(2)在确定审计项目、分派人员时应充分考虑潜在的利益冲突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偏见,不应该使内部审计人员处于他们无法或难以做出客观判断的环境之中;(3)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应实行定期轮换,以免可能因长期审计同一单位而导致客观性的损害。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勤奋,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提高其工作的熟练性、效率和质量。

3.4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和竞争的激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构成也应该趋向多元化,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专业人才,还应配备精通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因此,会计0801 夏青

1081350121 首先,要制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政策法规学习,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政策水平;其次,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除了财务会计和审计知识以外,还要熟知经济、法律、金融、外贸、税收、统计、基建、企业管理及计算机等相关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业务能力;再者,定期轮换内部审计人员,避免因长期审计同一单位而导致客观性的损害。各主管单位应在工资福利待遇、升迁考核、工作硬件实施等方面多考虑内审人员,其待遇不应低于本单位的财会人员,以稳定内审队伍,吸引高素质人才,用相对独立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审计队伍来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3.5内部审计外部化

内部审计外部化作为强化审计监督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也称为代理内部审计,即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来实施,其形式有两种:一是内审部门及人员与外审师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内审控制,可称为内审外部化;二是企业不设内审机构,由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合格机构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可称为完全外部化。内外审计的有机结合,既可以解决内部审计机构人手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又有助于提高内审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通过内部审计机构组织上的独立性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两个方面来体现。我们应根据不同单位和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件:

【1】 马俊红.对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财经纵横,2010-05-02.【2】 童麒因.浅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贵州:贵州师范大学审计处,1001-733X(2009)02-0027-06.【3】 齐磊.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甘肃兰州:甘肃农业职业学院,2010年第10期.【4】 李莉,栾培明.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浅析.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9.【5】 王在飞.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25.【6】 林敏.论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2010.【7】 王亚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缺失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及改革措施.消费导刊,2009.

下载审计委员会质量、审计师独立性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审计委员会质量、审计师独立性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单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合集5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主体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运行格局突破了原有模式,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这些都给内部审计增加了新的难度。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地位日益受......

    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

    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 摘 要: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在审计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要求审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中能够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审计判断,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

    内部控制审计(定稿)

    关于……公司的审计报告 (一) 审计概况:为了……,我们对公司……进行了专项审计,旨在自我评价,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及财务核算,使之符合相关法规准则及公司内控制度的要求。我们的审......

    审计监察部内部审计师岗位职责

    主要职责是强化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具体包括:1.确立年度审计计划。2.协助或独立组织项目审计计划,组织现场审计并编写审计报告。3.定期对财务报表实施审计。4.对内部举报事......

    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质量控制试题

    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审计质量控制客体的是()A.审计的全过程,从计划到实施,到最终发表意见B.专门审计组织和人员C.审计组织内部各项管理D.审计人员素质和工作技能的控制【答......

    怎样搞好医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怎样搞好医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摘要】 内部审计工作要真正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就必须实行质量控制。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探讨,分析医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提出构......

    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狠抓“四点”、“四面”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抓好审计质量控制,对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质量,笔者结......

    审计质量控制

    (一)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是CPA审计服务的主体,他们是审计产品的直接提供者,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对于审计质量负有重大的责任。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应该成为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