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寒假学习与生活(初三上)语文
语文
成语天地
1.(1)粉碎(2)旁侧(3)鲜寡
(4)高远(5)牙齿(6)言语
2.(1)有无(2)凶吉(3)色芮
(4)暗明(5)出入(6)异同
字词检查
1.釜
2.钻
3.摧
4.厉
成语园地
1.五彩缤纷2.一五一十3.十全九美
4.望眼欲穿5.百年大计6.南腔北调
7.一吐为快8.形同陌路9自作聪明
10.殊途同归 11.得陇望蜀12.舍本逐末
13.登高望远
名著阅读
略
名师赏读
1.美丽软弱,恬静 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2.诗句:没有体验过„„抚摸赏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秋天的轻柔,温暖。
写作园地
略
古文阅读吧
1.(1)喜欢(2)虚伪(3)虽然(4)舍弃
2.C
3.(1)为什么这样说呢?
(2)有的人为了利益用尽手段,所以朋友非常的少。
4.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能更好的突出主题,能更好的证明“小人无朋”这一观点。
阅读长廊
1.生机勃勃 特点 胡杨树生活环境 作用
2.站在它的面前,你的心灵会接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
3.不会腐烂,永远保存流传百世
4.引申法
5.我觉的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出人才,只要你有好的品质,能够把握机会,就有成功的可能。
语林趣话
1.A
心灵鸡汤
1.我们须学会以平常心态,对待生活的种种意外。
2.运用举例论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人应该不要轻视自己,应该要有自信,这
样的人生才会是美好的。
3.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心灵的花园应该播种自信、宁静、让自己不胆
怯,勇敢面对。
4.略
古文苑
1.(1)喜欢(2)这样(3)带(4)侮辱
2.C
3.(1)王翦,是频阳东乡人。(2)我想攻取(攻打)楚国,在将军看来打算用多少士兵才够(足够)?
4.王翦的托病是因为秦王轻信李信的话疏远自己,自己是迫不得已告老还乡。当荆兵每天向西进军时,国难当头,王翦义无反顾,重新带领军队攻打荆军,表现了王翦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
写作园地
略
漫话漫画亭
略
阅读长廊“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是为了引出下文有关某些人对于互联网能代替书本的作用的解释。
“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互联网上的东西繁杂且有很多不适宜的内容,人们对于其选择的自由度非常大,但总的来说,网上的很多东西比较浮躁,错误很多,会给人们带来误解。因此,还要以书本为主,网络为辅。论点即是,“善读之可以医愚”。
文章首先提出读书的问题,第二段接着讲了“善读之可以医愚”。
下面又以“开卷有益”为例,论述了善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后的结论也是“善读之可以医愚”。“医愚”与“善读”,作者主要论述“善读”。
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引用名言,结合事实,恰当的比喻等等。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
一是,每个人的能力和需要不同,所以读书应该有自己的选择。
二是,“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恶的不同影响”。有的图书有益,而有的图书则会给人以坏的影响。书是解药——我说:“书籍是一切痛苦的解药。
默写天地
1.(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2.(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3.(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6.(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词语卡片
闭幕终场收兵告吹
单项练兵场
1.C
2.BDC
综合实践
一、1.径 涯
2.A
3.诸葛亮文天祥
二、1.对文学感兴趣的人较多。
2.在语文课本中多穿插一些文学作品
成长感悟
略
阅读长廊
1.以让铺为线索贯穿全文
2.老人给哭闹的孩子让出下铺,残疾军人又把自己的下铺让给了老人; 3.从“我”一个人的想法折射出大家的想法,以一个点来写一个面,是文章更充实
4.残疾军人坐在走道等人帮忙的情节;残疾军人自己不方便却为他人着想,文章生动的刻画出 一个当代先进军人的形象,非常令人感动
5.已经残疾的军人还在为这个社会奉献,还在为他人着想,我们这些健全人却不能为他人着想,真的是自愧不如啊。
佳作赏析
略
”
第二篇:初三上语文教学总结范文
笑别昨日,指剑中考
文田中学欧阳转弟
白驹过隙去,又走过一个学期。回首过去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同学们埋头苦读奋力拼搏,同事们孜孜不倦团结协作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身为初三5、6班的语文老师,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了里做了不少工作,感觉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又仿佛做的远远不够,为了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今略为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初三是关键的一年,对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对教师而言,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必须为中考服务,教授的内容也必须与中考关联。学生即将面临升学考试,我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所以本学期在教学上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沟通工作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
曾校长经常说,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没精打采,甚至打瞌睡。有两个原因,一个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另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学生没能对你心服口服,更有甚至是故意跟我们作对的。因此,做好学生心理的安抚工作尤为重要。
做好沟通工作,首先要做到多亲近学生,了解学生。本学期,我尽量做到课前提早8分钟到教师,课后推迟8分钟离开,目的就是为了跟个别问题学生打交道,或是通过跟个别学生聊天,发现语文教学上学生的需求,自己的不足。
此外,爱学生也很重要。许多同事都说,90后的学生在家里都被宠坏了,他们受不得老师对他们的破口大骂,严厉批评。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应在学生真正感受到你爱他、关心他之后。因此,我的话题大多集中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每次考完试,我总是及时发现问题,然后跟退步较大的学生分析原因,一般开场白都是问他们是不是食宿不习惯才导致成绩下降,这样一来,学生更容易接受我接下来的话。
(二)钻研学情,认真备课
在教学中,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
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意志力薄弱、学习基础较低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
备课时,针对考点重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授新课,把中考的考点重点穿插到每个课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去。复习阶段则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做到:夯实基础、狠抓古诗文默写;强化文言文阅读理解,指导学生多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加强阅读指导,细化到每一种题型的答题模式,谋求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套格式答题,然后配以针对性的练习进行实战演练;加强写作指导,为了使学生形成写作知识系统,这学期对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进行专题训练,争取使学生学作文的命题、立意、构思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坚持每两周一篇大作文,偶尔的片段作文。
(三)落实培优扶差工作
培优扶差工作一直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前一直觉得对差生或优生只要知识辅导到位便可,殊不知,心理的辅导也很重要。对学困生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以最大限度的耐心和恒心补出成效;对优秀生给予特别的爱,让他们更有信心迎接人生的第一次考验——中考。
对于学困生,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引导学习困难生正确认识自我。学困生因基础差而容易降低学习目标,放弃坚持不懈的学习努力。我尽量帮助他们寻找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以利于取长补短,摆脱学习困难的困境;第二,教育他们学会如何学习;第三,把他们的缺点无限缩小,优点无限扩大。细心捕抓学困生的优点,并大事宣扬;第四,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个别辅导的质量。
对于优秀的学生,引导他们远离浮躁心和骄傲心,对知识的吸取应往更深层次发展。
二、不足之处
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不是很强。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我发现,连个班的学生课后主动看语文的数量还是很少,更多的时候都需要我逼着他们去记去背。学生抄作业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通过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基础分。最后,对优生的培养还不够老道,两个班的优秀率都比较差,下学期要加强培优工作。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原动力,因此,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二)、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但单纯的题海战术又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应针对各次考试具体情况,配合备课组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答题能力。此外,考前注重有针对性的效益训练,可以弥补语文学习和复习上的不足,复习时的考点话,各个击破又可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三)、作文积累。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两周一次作文。教师全批全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
总之,我在本学期中尽心尽力,班上同学的语文成绩也有了明显地提高。但是,我对教学教学经验尚浅,还须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努力工作,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篇:初三上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2010——2011上学期初三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李青松
一学期的备课组工作接近尾声了,我们初三语文组全体教师通过自己扎扎实实的工作,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为了以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狠抓课堂教学。
抓好常规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特别注重抓好常规课教学。
1、个人备课刻苦钻研深挖教材。对课标、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深入研究,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编辑学案保证备课的实效性;教师了解学生零距离。要求教师不仅要备课标、备教材,更要备课堂、备学生,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学生,眼中有教材。”
2、精心编辑学案,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组注重对新课标教材的整合与处理,通过导学案的方式,同时把语文知识、阅读训练、作文训练几个方面相结合。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授课,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树立大语文观,全面进行大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二、加强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
我们组的俩位老师属于年轻但有一定经验的中青年教师,非常敬业,钻研教材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的集体备课坚持本校备课与上地实验学校备课相结合,围绕重点问题、存在困惑的问题展开,大家畅所欲言,备课气氛很热烈。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务处有关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每周按学校要求按固定的时间集体备课,组内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思想的碰撞常常能激发新的灵感,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学习气氛浓,互相听课成为习惯
听课成为一种自觉,每当执教一堂新课,我们都互相听课,回来后认真研讨,仔细揣摩,再去上课。收到了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
四、积极参与进修、探索中考方向
本学期我们坚持参加区教研活动,结合进修内容摸索中考备考、训练的有效方法,探索中考明天方向。并根据本校学生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研究,总结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学期我们还克服了组内老师生病的苦难,没有因为意外情况影响学校教学,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
我们组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离领导的要求和自身的奋斗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们组将在下一学期工作中,继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争创一流。
第四篇:初中寒假学习与生活七年级答案
一、解释加点词
1、明察秋毫:
2、故时有物外之趣:、3、昂首观之:
4、则或千或百,果然鹤:、5、项为之强:、6、徐喷以烟、7、素帐:
8、果如鹤唳云端:、9、余常于土墙:
10、私拟作:
11、兴正浓:
12、方出神:
13、盖一癞虾蟆:
14、鞭数十:
15、驱之别院:
16、以丛草为林、二、翻译句子
1、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三、问答题
1、《童趣》的三件趣事是什么?
2、文中鹤、青云、林、兽、丘、壑、庞然大物各指什么?
(二)《<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
1、时习()
2、不亦说乎()
3、人不知而不愠(4、吾()日()三省吾身()
5、交而不信()
6、传不习乎()
7、温故而知新(8、学而不思则罔()
9、思而不学则殆()
10、是(知()也
11、后凋()、12、诲()女知之乎(13、弘毅()
14、其()恕乎
二、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本文中沿用至今的成语如:、、等。
四、理解性默写
1、《<论语>十则》中揭示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
。
2、《<论语>十则》中强调要实事求是治学的句子是: “,”。
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态度是: “,”。
4、可引用孔子的诗句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
5、孔子提倡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
6、孔子认为经过恶劣环境考验才能看出君子品格的比喻句是: “。”
(三)《山市》
一、解释加点词
1、邑八景之一
2、恒不一见
3、高插青冥
4、相顾惊疑
5、飞甍
6、始悟
7、高垣
8、睥睨
9、连亘
10、居然
11、城郭
12、堂若者
13、坊若者
14、历历在目
15、尘气莽莽
16、依稀而已
17、一切乌有
18、危楼
19、窗扉皆洞开 20、裁如星点
21、黯然缥缈
22、或凭
23、人烟市肆
24、无何: 未几: 既而: 逾时: 倏忽:
二、翻译句子
1、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2、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3、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三、问答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
3、文中山市蜃景的特点是什么?变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4、课文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世说新语》之《咏雪》
一、解释加点的字。
1、俄而()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内集()
5、欣然()
二、句子翻译。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三、问答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2、兄子、兄女对雪的比喻谁的更好,为什么?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句话能否删去?为什么? 《陈太丘与友期》
一、解释加点的字
1、期行:
2、日中:
3、舍去:
4、乃至:
5、门外戏:
6、相委而去: ;
7、下车引之:
8、入门不顾:
9、尊君在不:
二、句子翻译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三、问答题:
1、元方反驳父亲朋友的两个理据是什么?
2、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五)《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一、解释加点词 ⑴智子疑邻()⑵天雨墙坏()()⑶不筑,必将有盗()⑷大亡其财()⑸暮而果()(()(7)有善术者()()
(6)亦云)(8)马无故亡而入胡()(9)人皆吊之()
(10)此何遽不为福乎()(11)居数月()(1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13)折其髀()(14)引弦而战()(15)死者十九()(16)父子相保()(17)近塞上之人()
(18)丁壮者()(19)以()跛之故()(20)家富良马()
二、翻译句子:
1、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此何遽不为祸乎?
3、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三、问答题:
1、富人之子与“其邻人之父”提出了相同的建议,为什么富人要“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为什么塞翁“马无故亡而入胡”而不忧,“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而不喜,“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而不愁?
第五篇:初中寒假学习与生活八年级数学
初中寒假学习与生活八年级数学
1、选择题(本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提后括号内.)
1、下面有4个汽车标致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④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 3•a4=a12B.a3+a3=2a6C.(a+b)-1=a-1+b-1D.3x2•5x3=15x53、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树-3.6×10-4写成小数是()
A 0.00036B-0.0036C-0.00036D-360004、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有(),,,,0.54321,.
A.2个B.3个C.4个D.5个
5、点P1(x1,y1),点P2(x2,y2)是一次函数y =-2x + 5图象上的两个点,且 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A.y1>y2B.y1>y2 >0C.y1<y2D.y1=y26、下列多项式中,不能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A.–a2+b2B.–a2-b2
C.a3-3a2+2aD.a2-2ab+b2-
17、若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
A 不变B 扩大2倍C缩小2倍D扩大4倍
8、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
A.10cmB.12cmC.15cmD.1 7cm9、若关于X的方程无解则m的值为()
A 4B3C—3D110、图象(折线ABCDE)描述了一汽车在某一直线上的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
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
说法:①汽车共行驶了120千米;②汽车在行驶
途中停留了0.5小时;③汽车自出发后3小时至
4.5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在逐渐减少;④汽车在整
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时.其中正确说法共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不需要写出解题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已知点(2,x)和点(y,3)关于y轴对称,则(x+y)2011=_______
12、写出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写出一个即可).(1)y随着 x的增大而减小;(2)图象经过点(1,-3).13、使 有意义的 的取值范围是.
14、若二次三项式 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_________.
15、将直线y=2x-1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的直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16、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10,另一边长为7,则它的周长为
17、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
18、观察下列式子:设n表示正整数()用含n的等式表示这个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共64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
演算步骤)
(19~20题,第19题8分,第20题4分,共12分)
19.计算:
(1)(2)(x-y+9)(x+y-9)
(3)÷(-4y)(4)
20.分解因式:
(1)x2-4(x-1)(2)
2(21~22题,第21题9分.第22题4分,共13分)
21.解方程:
(1)2(x—3)2—1=
3122.化简求值: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数代入.(23~24题,第23题4分.第24题4分,共8分)
23.有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在M、N两处参加植树活动,现要在AB、AC交叉区域内设一个茶水供应点P,使P到两条道路的距离相等,且使PM=PN。请在图中作出符合条件的点P,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2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E=CD,BQ⊥AD于Q,BE交AD于P.
①求∠PBQ的度数.
②判断PQ与BP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5~26题,第25题6分.第26题7分,共13分)
25.在假期内对教室内的黑板进行整修,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如果由甲工程小组做,恰好按期完成;如果由乙工程小组做,则要超过规定日期4天.结果两队合作了5天,余下部分由乙组独做,正好在规定日期内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几天?
26.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2)和(1,6),则
(1)求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此函数的图像;
(2)若函数的图象过点(m,3m),试求m的 值
(3)如果 的取值为-1≤y≤2,求 的取值范围.(第27题9分)
元旦期间,甲、乙两个家庭到300 km外的风景区“自 驾游”,乙家庭由于要携带一些旅游用品,比甲家庭迟出发0.5 h(从甲家庭出发时开始计时),甲家庭开始出发时以60 km/h的速度行驶.途中的折线、线段分别表示甲、乙两个家庭所走的路程y甲(km)、y乙(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应图象,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由于汽车发生故障,甲家庭在途中停留了h;
(2)甲家庭到达风景区共花了多少时间;
(3)为了能互相照顾,甲、乙两个家庭在第一次相遇后约定两车的距离不超过15 km,请通过计算说明,按图所表示的走法是否符合约定.
28(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直线 的解析式为,直线 交 轴于点,交 轴于点 .
(1)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OBD的顶点D与点C重合,直角顶点B在第一象限内,请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
(2)过点B作x轴的垂线l,在l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AOP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试在直线AC上求出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