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闸北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
上海市闸北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根据此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开始,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直到2100年,老年人口总量仍然高达3.18亿,占总人口的31.09%,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
(二)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一方面,这一阶段,老年人口数量和老龄化水平都将迅速增长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迎来老年人口规模的高峰。另一方面,2030年以后,人口总抚养比将随着老年抚养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并最终超过50%,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人口黄金时期”将于2033年结束。总的来看,2030到2050年,中国人口总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分别保持在60-70%和40-50%,是人口老龄化形势最严峻的时期。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上海的养老机构建设与今后的发展存在很多瓶颈,面临不少困难。
首先中心城区机构总量偏少,近年来,尽管各中心城区加大了养老设施发展的速度,床位数成倍增加,但由于历史和场地资源等原因,床位总量还是偏少。而郊区由于土地资源较多,老年人的机构养老需求也不如中心城区大,因此养老床位建设压力不大。“十五”期末,上海共有养老机构474家,养老床位49529张,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9%。2008年底全市养老床位数已经比“十五”末增加了31025张。上海九个中心城区共有老年人口138.49万人,而养老机构只有231家,床位仅有26616张,占老年人口的1.9%,距离“9073”养老格局中老年人口的3%享受机构养老的要求差距很大。代表前往调研的闸北、普陀两区均属中心城区,人口稠密,高龄老人多,机构养老需求多。为解决社区老人突出养老矛盾,市政府把养老床位建设列入市府实事项目进行推进已有十年,但至今总量仍未达到标准,缺口基本都在中心城区。根据规划,至2010年,闸北区养老床位应达到4800张,现仍缺口1125张;普陀区养老床位应达到5763张,缺口1991张。
其次硬件设施简陋。从闸北区养老机构法人登记情况看,小投资者多,规模
较大的投资者几乎没有。绝大多数社会办养老机构设施简陋,绿化、活动空间欠缺。街道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小、设施差的现象。近年来,在养老设施建设上,倡导多元化投资,社会办养老机构已成主导。
我认为最重要的不足之处是:服务水平较低。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机构养老的供需矛盾,但由于开办人的指导思想、运作理念、管理水平、资金等原因,致使这些养老机构在服务、管理上还不到位。机构养老首先应重点满足有护理需求的老人需求,但由于养老机构考虑成本和风险,政府又缺乏相应的优惠扶持手段,目前能够满足重度护理,特别是痴呆老人护理床位明显不足。服务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由于现有的社会办养老机构普遍档次较低,条件较差,因此聘用的护理人员大多数是外地劳动力和本市下岗职工,她们一般年纪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有的还缺乏必要的培训,再加上护理人员待遇较低,她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较差,对服务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养老机构的发展。
所以对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我觉得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重视,毕竟你也会有老去的一天,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生活保障和财富来享受老年生活,这就需要社会人士去关怀他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多少财富并不是最重要的,人总是会死去的,死去的时候你病不能带走一点东西,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做一些让世人记住的事,而公益事业是目前最伟大的善举。关心老龄化问题,也是为我们的将来做好打算。我认为政府应该出资,建设老年化服务机构,并且培养合格的服务人员,给与服务人员以高收入高福利,这样他们可以更用心的为老人服务。
信机学院
08电子信息工程国内班
裘歆骅
080144969
第二篇:老龄化问题 调研报告
星台镇农村老龄化人口养老现状现状及解决方案调研报告
前言:为贯彻落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神,本次调研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按照辽宁大学对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提出的诸项要求,在辽宁省普兰店市星台镇展开。由于时间人力的有限,本人在调研过程中抽样选取了星台镇郭屯村、彭屯村及星台镇养老院老年人群体作为调研对象,根据实际走访和填写调查问卷获得的信息,及从星台镇政府获得的相关资料,最终历时两个星期完成本次调研。
随着近几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时至今日,农村地区早已出现人口老龄化与青壮劳动力减少并存的状况。并且未来20年到30年,老龄化高峰即将来临。在老龄化和独生子女的双重压力下,传统养老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老年人保障问题正日益突出,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如果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本文拟通过对星台镇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现状的分析,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希望以此抛砖引玉。
一、星台镇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现状
(一)当前星台镇农村的基本养老方式
从星台镇民政部门获得的资料来看,星台镇现有农村人口5.4万,其中老年人达1.1万(60岁以上)之多,和全国几乎所有农村地区一样,星台镇农村养老方式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
1、家庭养老。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最完美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的主流养老方式。
2、集体养老。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
3、养老保险。面对农村老年人口数目的迅速增长和家庭养老的弱化,农村养老改革也加快了步伐。农村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目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且地区间极不平衡,差异较大,在大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与现实情况相脱离,在郭屯村和彭屯村的调研中发现,实行农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少之又少,有些人甚至觉得遥不可及。这不是一个星台镇的现状,是整个中国农村的现状。
4、储蓄养老。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在农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场。一些农民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他们认为只有钱财是可靠的,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家住彭屯村的张老汉今年75岁,老伴早逝,膝下一子一女,身体还算健硕,张老汉这些年和年轻人一样辛苦经营温室大棚,这几年攒下了四万多元养老金,张老汉说老了不想给儿女添累赘。在调查中发现,有22%的老年人尤其是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同张老汉一样明确表达了自己储蓄
养老的意愿。
(二)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挑战
在现代化与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许多挑战,具体表现在:
1、家庭中子女少,老年人依靠减少。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分离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调查表明,38%的独生子女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发生意外事故或生病;90%的独生子女父母认为“只生一个孩子对父母未来的生活和养老不利”。他们担心惟一的孩子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离家远去后,自己的生活没有依靠。家庭的小型化,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
2、人口流动加快,出现“重幼轻老”现象。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竞争压力,使他们无暇顾及在农村的父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生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3、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更为脆弱。目前星台镇许多老人并不具备维持生计的充分收入,他们属于最为脆弱、不受注意和得不到保护的群体。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 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这一切必将加重家庭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拒养老人消极情绪的增加。
现实各种因素的结合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瓦解,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和慰藉也不像过去传统模式下那么密集和经常了。随着家庭人口外流,子女在外地学习或工作,两代人只好分居两地。而由于经济市场化所带来的“孝”文化的衰落以及老人自身经济能力的弱小,决定了农村养老质量的下降。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普兰店市十几年前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太小,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目前星台镇农村以养老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在各村的水平也不一样,农民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家庭经济困难,对保险政策不了解,积极性不高等原因,致使参保率太低,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小,在如何确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数量规定。目前全镇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仅为1800余人,只占农村总人口的2.5%。而现在领取保险金的人数更是少的可怜。正在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解决部分群众“病有所医”的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与集体在保健医疗上的依附关系,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社会保障对农民的生活保障作用,而且成为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因此从整体上看,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无法承担未来农村老龄化高峰到来的冲击。
2、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有待于尽快解决。随着普兰店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招商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千百年来被视为根基所在的“土地”
正遭受日益严重的冲击,耕地被大量征用,大批农民离开了黄土地,变成了务工经商的主力军,由此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一些土地被集中征用的村庄,比如说调查中的郭屯,农民未来的生活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他们一无技术、二无专长,不仅面临着如何择业、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挑战,而且还存在着怎样养老、有谁养老的后顾之忧,农村人口“老有所养”问题更加突出。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是极其严峻的,对于星台镇,对于像星台镇一样的中国乡镇,养老保障制度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其他养老方式局限性太大
集体养老方式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完善和村庄经济实力的雄厚,存在的心理基础是老人社会交际的广泛和子女对养老认识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农民意识的落后直接影响了集体养老的普及化和规模化。星台镇养老院目前只有212名老人,而星台镇只有这一个养老院。因此集体养老只能作为农村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而不可能成为家庭养老的替代形式。储蓄养老虽然在农村还有一定市场,但低利率、高膨胀、天文数字的医疗费以及农民收入的降低,使得储蓄养老已失去太大价值。
二、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对策选择
当前农村养老的确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总的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角度入手:
(一)通过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涵和范畴。几千年来,孔孟首倡的孝道,历经朝代更迭而日臻完善,成为维护家庭养老的重要根基。改革开放后,一些人极端利已主义思想膨胀,不仅不履行对父母、对老人应尽的义务,反而刁难甚至虐待老人,败坏了社会风气,也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通过多种宣传工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做好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有其现实意义。通过这种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尊老敬老养老是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老人不仅是家庭奠基人,为社会创造过财富,年老后理应受到尊敬和照顾,不尊重甚至虐待老人于法于理于情皆不容。并通过社会舆论约束,从道义和制度上规范人们的尊老敬老行为,改变过去片面的女儿不养老和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观念,使老人时刻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颐养天年。
(二)全面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强化社会保障职能
据预测,我国到2030年前后将达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那时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2.29%。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形势越来越严峻,仅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是难以支撑的,完全依靠国家包下来也是不现实的。只有抓住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前的一二十年时间,逐步建立起以国家、村、个人三方负担、农民自我储蓄积累式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才能够有效地缓解白发浪潮的冲击。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国家和集体给予适当扶持补助,做到三方合理负担。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日趋完善,并和家庭赡养相结合,共同促进农村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三)立法保障老年人的社会经济权利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除了加强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外,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还要依靠制度建设。我国到目前没有一部单独的养老法,这不仅容易造成彼此的不协调,而且影响到农村养老制度的实施。我国法律体系中农村中老年人处于底
层:权利少,义务多,尤其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使老年人的各种权利得到宪法和法律的切实保障。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09级广播电视新闻学王彭
2010年8月21日
第三篇:上海市工商管理行政局闸北分局实习报告
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上海市工商管理行政局闸北分局实习报告 所在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务/职称: 实践单位:
实践日期:
单位联系人:
联系电话:
苏州科技学院上海市工商行政局闸北分局 2012年7月9日――2012年8月 日
上海市工商管理行政局闸北分局实习报告
摘要: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无法获取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实习同时也拉近了我们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让亲身体验真正的社会生活,使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全面整体的发展个人能力。
关键字:工商管理行政局实习
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我们专业的知识,暑期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闸北区工商局实习,学习一些行政管理上的实践知识。这一次的实习是为期四个礼拜的专业认知实习,通过这次的锻炼,我更清除的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以后的工作能更好的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第一天报到闸北区工商局报到后,总负责老师就为我们简单介绍了下工商局里各部门的主要工作和职责,此后便给我们分配了各自的主要实习部门,而我被有幸分到了工商局的企管科。
首先,我先对简单介绍下我的实习单位和其主要职责:
工商局是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简称,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部门。该部门的主要职责表现为:1.负责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有关工作,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的规章和政策。2.负责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以及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并监督管理,承担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责任。3.承担依法规范和维护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责任,负责监督管理市场交易行为和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行为。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等职能,其中主要强调监督与审核的职能。由此可看出,工商局作为政府机关有着与企业公司不同的日常工作运程。
简单介绍了工商局的主要工作内容后,就由我来总结一下这为期四个礼拜的实习心得:
一:小细节决定大事件
在学校学习的企业资源计划、投资学、宏微观经济学仅仅只是些皮毛和一些书面知识,要熟练运用与实际生活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整个实习我主要做的是些辅助性工作,协助老师们处理企业的年检工作。基本都是些较为简单、机械的事务性工作。比如帮忙接听电话,为来电者解答网上输入资料时的疑惑;又比如审核数据和信息,不然非法企业因为我们的疏忽大意而门混过关;又比如整理档案材料,给档案资料编写序号、分类排序。这些事情看上去虽简单,但也是企管科有效完成工作的基础,一旦出了差错,便会给后面的工作带来或多或少、或重或轻的影响。
就比如有一次,吃完午饭,我有些犯困,但是仍然强要继续审核材料,一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一家企业有违规情况,我把它评定为正常企业了,心里很害怕。这是很大的错误,我不敢说出去,怕被老师批评,但是又不能隐瞒不报啊,于是就向吴老师说明了情况,吴老师嘱咐我说一定要认真,错了就说出来,可以
挽回的,现在通过工商局的内网是可以修改的,但是这个信息一旦发布出去,其他企业看了这个信息作出错误决策,就是工商局的责任了。我很羞愧,但是又很骄傲,我勇敢的承认了错误,没有用谎言掩饰我的错误,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因此,细节决定成败,小事情的不断累积叠加也能酝酿出难以想像的巨大力量。
二:多看多听多思考
实习的地方其实和大学并不一样,虽然都有带教老师,但带教老师并不像学校的老师那样会手把手的交我们做事、学知识。在实习的地方,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的摸索、总结和反复实践。
初来乍到的我对于办公室里每个人的职责还不是很熟悉,缺乏经验的我也只会一板一眼的接待那些带着复杂问题前来询问的群众。但指导老师告诉我说:“现实中没有绝对的事情,企业在经营中总会有一些意外事情发生的,工商局要为企业着想,解决企业的难处,就要准备一些变通方法,方便企业来办理行政手续。”使我受益匪浅。
后来有一家企业,年检资料已经输入完毕好几天了,却一直不见工商局答复,便打来电话询问情况,要是以前,我肯定会说工商局要看很多材料的,让她在多等等,但是为了能够体现工商局努力为企业着想的作风,我详细询问了她的情况,认为可能是对方所在地的工商所那里出了问题,就告诉了她那里的电话,叫她打电话去询问。
通过几天的观察,我渐渐分清了办公室里每位工作人员具体办理的业务事项,虽然还是不会独自恢复较为专业性的问题,但至少也能帮助困难人员找到具体的办理业务点,为里面的工作人员减轻了一些工作负担。
因此,“多看多听多思考”比“手把手教”更能让我们快速掌握技能、领会工作要点,有利于巩固所学会的东西。
三:积极主动是关键
不同于学校的简单生活,通过实习,我能更真实的感受到社会的现实和复杂。不管是自己的实习还是那些来解决问题的困难人员,积极主动的询问是必不可少的。于自己来说,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不让自己闲着,给自己找到工作的同时,也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工作经验和处世态度。遇到不会的事,积极主动的请教老师相比被动独自思考能更快速、更有效的解决问题,毕竟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来解决问题的困难人员来说,相比被动接受的人群,积极主动的人群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福利。
因此,“积极主动”是成长的必需品。
以上便是我的实习心得,同时,在实习中,我也发现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经营体制需改革 市场观念和经营体制与现在公司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企业对于市场开拓的步伐与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的经营体制不完善,经营队伍、经营人员的责、权、利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成本问题 对于经营成本意识不强,成本控制水平不高。许多企业在进行个别项目开发建设时存在管理粗放、实施大手大脚的现象,对于管理产生的效益以及科技创新产生效益的意识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来,市场竞争力因此降低。
(三)法律观念差 许多企业对于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集团某些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和依法治企的意识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够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利益,尤其实在债权、债务等问题的处理上不尽如人意,使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严重者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稳定。
对于这些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根据自己的专业所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强化生产是持续经的观念,企业的发展取决于经营的体制好坏,而好的经营体制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二)树立低成本的效益的观念,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获得更大的赢利空间,加快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经营发展必须以效益为核心。
(三)推进依法治企,提高法律意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领导层的依法经营、按章办事的能力,完善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公司法律事务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个礼拜的实习很快就过去了,在这四个礼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去学习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这短短的实习期,是我将理论与实践连接的纽带,为我将来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在此,我要感谢在我实习过程中为我提供帮助和指导的老师们,感谢你们那么多天的帮助和照顾。
现在实习期已经告一段落,回顾这几个月的实习生活,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既感到了收获的喜悦,也存有些须遗憾。主要是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某些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更多时候是在看别人做、听别人讲,没有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未能领会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精髓。但是,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所学专业基本知识的本质理解,丰富了我的管理经验,使我对日常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日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实习,使我更深的了解到实践积累的重要性,提醒自己要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的充实自己。这次的实习告诉我,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我仅仅还是一名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很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知识要学。我应抱着谦虚谨慎积极的态度,认真踏实的完成每一件事,走好每一小步。
第四篇: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调研报告
本文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研究
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中的战斗堡垒,是带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中流砥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组织保证,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保障。然而,近年来,农村党组织建设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党员老龄化问题尤为严峻和突出,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弱化了党员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制约了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充分发挥,阻碍了基层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
一、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1.老年党员占比重大,队伍结构不合理。从年龄分布上看,农村老龄党员人数多,所占比大,55岁以上党员占党员总数的X%,60岁以上党员已占全市党员总数的X%以上。党员人数随年龄的递减而递减,35岁以下中青年党员仅占X%。这充分说明农村党员老龄化程度高,中青年党员少,党员队伍未形成梯次结构,党员发展正面临“青黄不接”的现状。
2.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先锋作用不明显。由于年龄较大党员占比较高,从其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来看,学历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多数,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党员的学历为初中、小学,有的甚至没有上过学。据统计,全市党员中初中以下学历占全市党员总数的X%。农村党员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部分党员自身存在缺致富门路、疾病缠身等原困,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扶持;个别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对新时代党员职责和义务认识不清,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行为、言语方面等表现不如普通群众,在农村各项事务中起负面影响。
3.优秀青年人才外流,党员吸纳发展慢。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经商,作为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而留在农村务农的多为年龄较大的老人和妇女儿童,这部分人自主发展意识不强,成天劳作,安分守纪,对入党没有思想认识,缺乏入党意愿和积极性,部分有意愿加入党组织的,因年龄偏大或各种原因,入党条件不符合相关要求,致使入党积极分子无人可培养,造成党员发展后继乏人,农村党员队伍状大缓慢。据统计,全市近三年有X个村未发展党员,五年内未发展青年农民党员的村有X个,农村党员发展缺培养对像,无人可发展的现象比较普遍,加之党员转出、过世等原因,部分村党员人数成逐年萎缩趋势,党员队伍的老龄化愈来愈严重,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进一步削弱。
4.参政议政意识淡薄,制度机制落实难。农村党员整体年龄偏大,年轻党员也大多外出务工,在参与商议村级集体事务方面积极性不高,认为那都是村党支部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不愿参与;部分老党员思想僵化保守,传统观念根深谛固,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较差,不愿学习掌握新政策,不敢执行落实新机制,存在着怕说错话、干错事、走错路的现象;有的党员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弱,造成不愿参加村党支部党员会议,或者参会做“三无”党员(无意见、无想法、无建议),致使村党支部召集党员会议,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议有关事项时习惯性“冷场”,或一致性无意见,党员会议质量不高,成效不明显,党员的参政议政能力弱化、建言献策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造成“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建制度机制落实难。
二、问题原因分析
1.基层党组织重视不够。部分村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认为发展党员工作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对班子政绩影响不大,只要把脱贫攻坚、环境卫生整治、产业发展等经济工作搞上去就行了。在吸收新党员上存有偏见,片面理解入党自愿的原则,不宣传,不做群众工作,实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工作方法,“守株待兔”,坐等群众自己交入党申请书,甚至将入党申请书束之高阁,置之不理,致使申请人误认为入党要拉关系、走后门,挫伤积极性。有的党支部书记存在害怕“窜位”的思想,为保证自己“位子”长期不动摇,防止新党员后来居上,对自己的“位子”构成威胁,因而对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对年纪轻、致富能力强或村干部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存在“压苗保位”的排挤思想,使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盼望入党的愿望受到挫伤,导致入党对象的减少。
2.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劳务市场的开放,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急剧扩大,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同时也使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现在农村人口结构主要以小孩和老人为主,符合发展要求的对象少而又少。许多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经商,由于部分优秀青年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住、找不见,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很大限制。不少村党支部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党员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3.党组织吸引力弱化。由于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自身素质不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党员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不强,带头参与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不经常,在涉及自身贴身利益方面,不能顾大局、识大体,个别党员参与赌博、邪教等违法活动,加之党建经费不足、办公条件差、党组织运行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村级无钱办事、无力帮困,农村党支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不高,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强。部分农村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党建制度落实不经常,党组织议事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度不高,导致党组织的凝聚力下降,对优秀的青年人吸引力不够。
4.宣传教育手段单一。农民对入党的认识不到位,入党是一个人积极追求进步的表现,一个思想上认识不到入党意义的人不会主动申请入党,更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然而,在具有自利性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以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普遍偏低,一般以能否获得“实惠”为标准,有“好处”就干。在农村,入党不仅没有多少“实惠”,而且还要缴纳党费和多做奉献,接受党章党规的约束和党员的监督。因此,很多人怕麻烦不愿入党,部分党员甚至视党费为经济负担。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重拳出击,强力反腐,一大批贪官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各种自媒体朋友圈快速传播发酵,致使不少群众往往把腐败现象扩大化,把个别党员干部腐败等同于党组织腐败,群众中的不正确认识和媒体不客观的舆论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组织的吸引力。
5.思想教育引导不力。平时不注重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使农民对党的认识不足,入党积极性不高。有的农民看到身边的党员每天和自己一样劳动、生活,党员和非党员没什么区别,有的甚至还不如普通群众,因而他们认为入党不入党都一样;有的认为自己既不想当兵也不想当干部,入党没有用;有的则认为入党后受到纪律约束多,嫌麻烦,影响致富,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敬老孝亲、易风移俗等方面还要当模范等。有的党组织只片面重强调党员的责任、义务及作用的发挥,而不关心党员的致富、学习、困难等权益,使农民青年感到入党吃亏、受约束,不愿意申请入党。
6.党员发展程序不规范。部分村级党组织党务主办人员对发展党员业务流程不够熟悉,不善于或不懂得具体程序要求,致使发展程序不够规范;有的没有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发展党员暗箱操作,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农村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着代写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材料抄袭、培养联系人缺乏跟踪考察、发展材料不全和程序紊乱等现象,以致入党对象对入党工作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感觉不到入党的严肃性,缺乏光荣感,影响了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
三、农村党员老龄化的对策
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的形成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寒。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始终把加大发展农村青年,特别是35岁以下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作为改善党员队伍结构,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但在调研期间所见、所闻,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依然严重,必须总结经验,创新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1.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握紧“十指拳”。一是市县乡要持续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及支委委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外出参观考察、邀请专家辅导等多种方式,增强村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委员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意识,掌握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储备基本党务知识、亲自上手谋划指导,制定党员发展规划,不遗余力抓好落实。二是村党支部要认真开展好“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工作法、7+X主题党日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支部活动吸引力,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发挥示范作用,打造一支肯奉献、能干事、讲团结、作风优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三是落实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五星先锋党员评选等党员帮带机制,每名党员至少联系帮带一户贫困户、落实一项帮扶措施、参与一项村内公益活动,让党旗飘起来、让党徽亮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村党支部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2.开展扎实排查摸底,绘制“作战图”。一是乡镇党委要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发展党员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党务干部对所属村党支部近三年以来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准确掌握青年思想状况、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发展党员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形成简要调研报告。二是乡镇党委要对近三年来未发展农民党员的村、近五年来未发展青年农民党员的村进行重点排查,通过村党组织开展自查、走访老党员、村老骨干、青年致富带头人等,入户掌握实情,把准问题症结,为制定发展党员工作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三是乡镇党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党建办审核把关,安排各村党支部结合村情实际及青年党员思想现状,通过召开支委会议推、党员大会选、村民会议提等方式,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明确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制定培养发展时间表、确定培养帮带联系人,并由乡镇党建办跟踪督办,力争在规定时限内发展党员“销号”“破白”。
3.积极做好宣传引导,点亮“指向灯”。一是乡镇党委要充分发挥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作用,全面激活宣传载体,调动各方力量参与,通过党员微信交流群、党建微信公众号、党员“掌中宝”、乡村大喇叭等各种宣传载体,大张旗鼓宣传党的好政策和“三个带头人”先进事迹,让广大青年学有榜样、干有方向,激发农村青年入党的积极性。二是做足用活“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培训教育大课堂。市委组织部加强对各县、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督察指导,充分发挥阵地规范、师资齐全、方式灵活、群众喜爱自生优势,对农村青年进行思想教育引导、组织开展理想信念和党课党性教育,讲解党和国家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决心,不断增进农村青年对党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实践认同、情感认同,让他们从心里面感激党、拥护党,提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主动性。三是县乡党委依托产业实训基地,大力开展以劳务经济、管园务果、第三产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实用技能培训班,引导农村青年学技术强能力,把青年凝聚在产业链上,帮扶支持农村青年成长为产业发展带头人、致富能手,从党的产业发展政策中受益,从而深化他们对党的思想认同,使青年农民向党看齐的信念更加坚决、愿望更加强烈。
4.拓宽识人用人视野,建好“蓄水池”。一是“引凤归巢”。村党支部要把外出务工流动人员作为重点,通过电话、微信等加强沟通联系,对于思想进步、素质优秀、成绩明显的农村青年,要动员其返乡发展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协调各方关系,派人做好培养。对于一时难以返乡发展的,可先征求本人意愿,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委托流入地党支部代为培养,确定专人定向培养,特别是在春节、暑期等假日集中返乡期间,要指定支委委员、老党员与其交流谈心,提升他们在政治上追求进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挖掘潜力”。加大在农村留守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力度,由原来的被动“等”转变为现在的主动“联”,村党支部对党员群众反响好、个人综合素质高、产业发展意识强的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指派支委委员上门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产业发展难题、提供产业政策支持,增强对党的思想认同,动员其提交入党申请书,最大程度的把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都凝聚起来、纳入培养范围,建立起一支结构优化、队伍稳定、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储备人才、打下基础。
5.规范发展党员程序,严把“入口关”。一是提名实行“双推制”,即先由群众推荐,再由党员推荐把好入党第一关,把群众和党员都认为动机端正、思想过关、作风正派的农村青年纳入重点培养的队伍中来。二是过程实行“公示制”,对凡是准备发展的农村青年通过党务公开栏、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大会等多种形式,将其基本情况、入党思想认识、个人优缺点等毫无保留地交给老百姓和党员共同评议,“消毒”、“过筛”。三是结果实行“预审制”,乡镇党委对于通过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拟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培养的,全部落实预审机制,通过网络征求综治、公安、工商、文明办等单位意见,综合考察其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对于有违纪违法、失诚失信、道德低俗等不良行为和思想的,一律不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从源头上净化发展党员环境,严把“入口关”。
6.加大帮扶支持力度,配强“领头雁”。一是点滴关爱“暖心”。村党支部书记是开展党建活动、推动脱贫攻坚、稳定社会民生的“主心骨”,面对千家万户,任务千头万绪,工作责任重大、压力不可小觑。市县乡各级党委要对村党支部书记高看一眼、厚爱一分,采取主题班次轮训、外出考察学习、现场观摩交流等途径,提升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优化报酬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工资待遇,尤其是乡镇党委在发展党员工作任务的安排部署上,要讲求方式方法,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对于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正派务实、群众口碑良好的党支部书记,要推荐上报进行表彰奖励,培树先进典型,让他们干工作有信心、抓落实有劲头。二是注入帮扶“活力”。党员致富带头人是带领党员群众发展产业、脱贫增收的主力军,在农村青年中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县乡党委要争取产业项目、筹集发展资金,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进行大力帮扶,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树立起身边可学可看的典型。三是发挥革命“余热”。做好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村老骨干的组织引导,为他们免费征订党建刊物,发放党员教育“掌中宝”,开展慰问帮扶,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发挥党性观念强,善做青年思想工作的优势,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年向党组织靠拢。
第五篇:老龄化问题研究
第二章:人口老龄化问题
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谈论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还是在说“人多”。而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的事实是在解决中国人口多的问题时,伴随出现了人口结构性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和严重。特别是人口老化问题可以称为现在人口问题的一大焦点。
一、老龄化的含义
就是人类个体的老龄化和整个人口群体老龄化。个体老龄化的结果必然是认得死亡,是有人类自然属性(生物)决定的,受生物规律的制约。群体老化结果不会导致人类的灭亡,是伴随人类发展和进步而出现的现象,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可以说总体而言,他们都是以生物性为基础,决定了人类老化过程和老龄化的速度。又受到社会制度,生活和行为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一)个体老龄化含义
根据人的生命周期,婴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六个阶段,老年是生命周期最后的阶段,也是大多数人都经过的必经阶段。
含义是指人类生理机能随着时间推移而衰老的过程。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意识遗传,决定人生命体寿命的长短,是决定衰老的最重要因素。二是环境因素(生活和生态),三是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个人卫生,保健意识和水平,精神面貌等)。
表现为社会老化(社会关系。地位,家庭中角色作用的弱化)),功能老化(工作能力,穿心将身,对新书屋的接受能力等社会活动能力的减弱),年龄老化(生命周期),生理老化(机能),心理老化(生理,社会等方面变化产生心里不适应。)。
(二)人口老龄化含义 人口是人口学概念,是在一定地域时间,由一定数量和质量,由一定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不断运动的群体。准确的说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从人口与数量和年龄变化上看是动态过程。
含义:总体人口楼年龄结构上的变化,是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碾场人口逐渐增加而导致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
老年的起始年龄的多大,现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现状,考虑到世界整体状况,我么们定为60岁。那么一个社会或国家长寿高龄的人多了,是不是就是人口老龄化了?我们既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不是”。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相对老化和绝对老化的问题。1)绝对老化
人口老化可以是由于老年人口数量增多,在老年人口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中,因分子增大而出现,这一老化过程被称之为绝对老化。2)相对老化
人口老化不仅取决于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而且取决于老年人口数与其他年龄人口数的相对比值。如果总人口中少年儿童或成年人比老年人增加得更多更快,那么,即使老人人数也在增多,也不能形成人口老化。反之,如果生育率下降引起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减少,最后引起总人口数减少,使得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相对增加,也会引起人口老化,这种老年人口与总人口比值中因分母缩小而出现的老化,称为相对老化。
(三)个体老化和人口老化的区分
1,个体老化主要是指一个人在年龄,心里,胜利,功能等方面的来华,人口老化是指总体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2、个体老化于日历年龄同步,不可逆转,人口老化是必然阶段,但是不予时间同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逆转,使人口年轻化。
3、个体老化是质的绝对概念的变化,人口老化是亮相对概念的变化。
4、个体老化是生物现象,自然变化过程,人口老化是社会问题,涉及总体人口年龄结构。
二、老年人的界定:
一个国家和地区来人达到多少比例,说这个国家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呢?人口老龄化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对于老龄化的标准,一些学者分别提出一些不同的说法。按联合国提出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不同,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区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类:
老年人口占4%以下 年轻型
老年人口占4%一7% 成年型
老年人口占7%以上 老年型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如果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15%以上则为“超老年型”国家。
三、老年人的划分:
伴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概念表现出动态性特征。20试剂60年代,60岁-65岁,退休年龄在延长。年龄是界定老年人关键性指标。年龄有着不同的内涵,可以分为日历,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
1、日历年龄:个体从出生到现在按照年月计算的时间而确定的年龄,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他不能完全代表热门的生理功能,心理状况以及社会活动的能力等内容。
2、生理年龄:按照一定时期认得身体器官大大某种功能持续到某一年龄,是以正常个体生理学和解剖学上的发育状况为标准确定的年龄。不等同于日历年龄。(先天后天影响,机体功能,组织结构老化速度是不同的,甚至差异很大。)
3、心理年龄:从心理学角度,反映个人心、智,行为的成熟度即变化。是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和功能确定的个体年龄,于前二者不完全同步。
4、社会年龄:根据一个人与其他人的社会交往中的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反应的是社会行为的成熟度。一般0-17为称呼是,18-59成熟,60以上衰老。
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较为复杂,首夺因素影响,涉及认得身体,心理状况和社会行为成熟程度,较难以测量。因而划分老年人标砖通常是以日历年龄为参照标砖。国际上老年人气质年龄通常有2个,即60和65周岁。在1956年联合国研究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时,老年人倍规定为65周岁,在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考虑加强和发展国家具体情况,老年人划分标砖改为60周岁,分为三组。60-69.70-79,80岁和以上(高龄)
四、人口老龄化衡量指标
第二节: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原因
一、我国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老龄化的进程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起步的。到200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可以分为2个阶段。老龄化提高阶段(1979-1990),老化出现持续性增长态势。1990-2000年,快速步入老年型人口阶段,老龄化加速。到2000年底,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7%,年龄结构变为老年型。2011年,3,2今日说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1.67亿。
在中国大陆范围内,上海市生育率较低,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早在1979年,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10.07%。标志上海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根据联合国对我国2000-2050年期间老年人口数量变化的估计和预测,中国老年人口将一直处于增涨状态,在2065年之前,增长趋势都不会改变,就是说我国老年人口将经历115年的增长。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既有与经济发达国家类似的方面,也有不同的特点,突出的特点有哪些:
1、“超速化”,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
根据联合国人口署资料,中国老年比每五年增加的百分比从1977年就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发达国家人口结构从成年型到老年型,普遍要经历七八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中国完成这种转变仅用了20年。
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1/5。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为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
2、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未富先老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综合国力不强的情况下到来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阶段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到目前平均达到2万美元,而我国进入老年型社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1000美元。老龄化大大超前于经济发展,超出了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增加了解决老年问题的难度。
3、老龄化伴随高龄化(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高龄化趋势。女性高龄化很明显。
导致结果:a性别比上差距。由于生理,社会等因素影响,女性人均预期平均寿命高于男性,高龄女性比例较高,引发女性很多问题。B婚姻状况,犹豫男性预期寿命短,造成高龄女性丧偶率提高,另外造成再回障碍,引发高龄女性空巢,独具问题,影响养老方式。C老人狐狸照料负担加重。服务资源需求增加,家中家庭,社会和政府负担。
4、农村人口老龄化快于城市,农村养老问题严重
在中国老龄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比城市老龄化的速度更快。城乡表现出很大差异。在城乡差异上,表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大量外流,加快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这就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迅速提高。目前,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已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74.9%,在今后,农村地区将是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落后,社会保障缺乏,解决老年人口问题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未来农村的养老问题将很严峻。
5、地区发展不平衡。
从中国人口老化的地区差异上看,中国人口目前已经自东向西开始老化,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比较显著,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
从以上数据看,老龄化最严重的是上海11.53%,浙江8.84%,江苏8.76%,等。老龄化严重的城市除了四个直辖市外,其他都是浙江,江苏等中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我国西部的一些省份如新疆、西藏、青海等省,人口结构仍处于较年轻的状态,这显示了人口老龄化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但要注意近年来老龄化由东向西的速度在加快,因为东部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吸引西部地区年轻劳动力流入,劳动力跨地区的流动将减小东西部老龄化的差异。
三、我国老龄化高速发展的原因
中国人口老龄化,说到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它又不是一个由经济发展所决定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定程度,由强有力的政策干预而催生的“早产儿”。
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疾病控制、卫生条件及生活质量等条件的改善
建国以来,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促使人口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大幅度升高,这是人口老龄化的基础。
解放前,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建国后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平均期望寿命在短短的10多年间提高到近60岁,每年增加1岁多。在平均寿命延长的初期,最大的受益者是婴儿和儿童,婴儿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0‰左右急剧下降至两位数,这就使得50至60年代出生的绝大部分婴儿有更为良好的生存机会活到老年。在我们庆贺社会发展、健康长寿的同时,也将迎来本世纪的银发高峰。
2、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高生育率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过去在战争时期受到抑制的生育率产生反弹,与全球这时期的“婴儿热”一样,结婚、生育出现高潮,当时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数一度超过7个,出生率最高的年份超过40‰,这些婴儿在60年后陆续在各个年龄段形成人口高峰,最终进入老年期。有一 3 个形象的说法,人口特别集中的部分就像一只被蛇吞吃的野兔,当它通过蛇的身体时,到达哪一段就在哪一段形成局部膨大。
3、计划生育政策是推动和加速社会老龄化进程,但不是老龄化的根本原因
上述两个原因决定了21世纪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则与作为分母的总人口的数量有关。尽管这一比例对决定老龄工作的导向不起主要作用,但总人口数量增长缓慢却使老龄化的过程突出起来,更加引人注目。
总之,计划生育不是我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因为即使没有计划生育的实施,中国人口也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老龄化。但计划生育是中国人口加速老化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中国强有力的计划生育的开展,使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而生育水平急剧持续的下降,必然使中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展开。
四、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将导致劳动力不足,影响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结果是,劳动年龄人口群体中,上年龄劳动者比重越来越大。一般认为,老年劳动力的体力逐渐衰退,反应不如年轻人快,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生产活动。特别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中,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还不高,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比较多。在这些行业,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结果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这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虽然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劳动力资源却十分丰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劳动力老化的问题将十分明显。
2、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供养系数升高,政府财政压力巨大
人口老龄化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必然导致老年赡养系数和供养系数上升。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两个成年人要照顾四位老人,这必然会给每个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相应地就使得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是不利的。加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退休金总额也在不断地上升,这会对国家的财政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困扰。
3、老年问题对社会稳定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现收现付的养老社会保险体制,养老金是直接从企业收入中支付的,如果企业的退休人员多,企业用于养老的负担就重,在职人员的收入就可能受影响,这样就可能导致在职人员的不满,从而引发在职和退休的两代人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而实际上,退休人员所领取的养老金,是他们过去所创造的财富的一种补偿。但是,由于在实际操作上表现为直接从在职人员创造的价值中支付,所以容易引起在职人员的误解。
五、政策建议
1、国家要制定一个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合适的人口政策
中国人人口政策应以调整人口结构为主,控制人口数量为辅: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短缺和适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2、要建立和完善与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保障体系。
针对我国经济尚不发达,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超前于经济发展等特点,我们应建立—个公平与效率兼顾、基金来源多渠道、城乡有别的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与社区助老服务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这样既能保障近期内老年人的经济生活,又能缓解未来的压力。
3、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提高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能力。
出现社会保障危机的主要起因不是领取养老金者持续增加,也不是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而是经济发展缓慢和失业问题严重。社会保障的危机不是社会保障结构的危机,而是经济基础由于营运不良而受到侵蚀造成的。如果经济能有一个合理的发展速度,社会福利的支出是可以得到满足的。
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更需要 4 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以增强对老龄化的承受能力。解决“老有所养”的根本出路也在于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4、充分利用老年人力、人才资源,变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为动力。
要加快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发展,使老年人的潜力得以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变—部分消费人口为生产人口,可以使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5、大力发展社区服务
老年人的照顾和生活服务,从家庭走向社会,要靠发展社区服务来解决。社区服务体系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以上海为先导,已经形成完整体系:
社区老年人紧急救助服务:经常问候,安全检查,应急救助,热线咨询等措施,从关新河紧急救援角度建立针对独具和空巢老人的家庭服务网。
社区老年人生活照顾服务:建立老年人服务中心,老年护理中心,家政服务中心,老人餐桌,日渐照顾中心等,通过上门和日托,为家庭提供帮助。
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为老人就诊和康复保健需要,依托社区医疗卫生资源,社区内开设老年门诊,家庭冰川,老人医院,康复保健站等。
权益保护服务:负率咨询,援助,调节和庇护等服务,帮助解决丧偶,再婚,赡养,受虐,财产分割等问题,使老人安度晚年。
第三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工作的参与
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经济保障问题 健康保障问题 生活质量问题 家庭生活问题 二|、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含义和发展历程
(二)开展的作用
确保老有所养 实现老有所医 促进老有所学和;老有所教 有助于老有所为
满足老有所乐
四、工作的内容
老年人困难的帮助(经济生活困难,日常生活照顾,机体健康,夫妻关系或待机关系处理困难等帮助和解决,帮助老人寻找资源,争取权益,通过个案辅导改善错误认知,纠正行为。通过家庭治疗和服务帮助改善家庭环境。)。老年人发展需要的服务(教育,人际交往,参加志愿者活动服务于他人的需要,科学充实闲暇生湖泊的需要,可以通过小组工作,大型社区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方法,为老年人发展需要满足提供恰当的服务)。
五、影响社会工作开展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促进或抑制社会工作发展重要因素。社会工作是老年福利体系下的一种援助活动,受经济发展制约。开展很大成都行依赖于政府和社会对老人的资源再分配。特别是基本需要,养老经济保障,医疗和护理。经济职责在于政府和社会。
政策:经济投入时条件,还有国家福利政策。社会发展目标是通过政策加以具体化是适合有效控制。社会工作不仅直接主任还要宏观积极影响政策制定和完善。
文化:老年人问题,是特有文化环境造成的。社会价值观影响人们对老年人的态度和行为(封建和现代社会)中国敬老文化,西方独立才有尊严,国家负有责任,老人认为向儿女伸手是不好的事情。自己要承担养老责任。服务很完善。社会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形成老年其实。工这则有负面印象,忽略老人的特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