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编辑提示:当前,各地紧紧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订了符合当地城乡发展战略的计划。近日,笔者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成效比较明显的山东省##市进行了调研,其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山东省##市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如规模经济、标准化生产、市场导向、品牌营销等用于指导发展高产、高效、创汇农业,积极实施农业“三化(即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立足当地优势,确立产业化发展道路
1、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业布局。根据农业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原则,##市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本着宜粮则粮、宜菜则菜的原则,先后四次大规模调整作物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市培植了粮食、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粮经作物比例达到4:6。
2、探索集约经营,发展农业园区。近年来,##市大胆创新机制,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建园区。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模式,企业与农民签订合同,公司、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二是依托农户办园区。支持农村中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户承租土地,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实物、技术等合股联办园区,大面积发展蔬菜水果、经济林木、海淡水养殖等家庭农业园区。三是依托特色办园区。把全市农业作为一个生态园区,对产业、产品、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种养、贸工、科研开发、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集约经营,使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
3、依托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之路。一是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引进。组建3处科技开发中心、5处科研所,先后研制开发农业新技术60多项;与全国27所大学、46家省以上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10多项。二是建立市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中国蔬菜网、报纸、电视等手段,及时为农民发布和传递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供求及价格走向等信息。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以市农技培训中心、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村科技综合服务大院为培训基地,定期对全市农民群众进行科技知识轮训。
4、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精细加工。以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等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领域,重点向优势农产品倾斜,培植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使农产品加工规模和加工增值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完善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格局。
(二)适应市场需求,推进标准化生产
1、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国家级农业放心菜生产基地、10个外资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对生产基地全部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检测仪器、统一制度规范、统一注册商标、统一销售标识”管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一票否决制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立了生产档案和警示牌,实现了蔬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2、严格质量检测。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制订了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投资1200万元建立了##市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在15个种菜乡镇配置了速测室和农产品安全流动检测车,负责全市蔬菜产前环境质量、产中农资投入、产后加工处理及市场质量管理等全程质量检测,蔬菜品质显著提高。
3、抓好源头控制。投资4000多万元建立了专门的农资市场,将全市农药、化肥和种子经营户集中到市场内统一管理,较好地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下大力气搞好产地环境治理,对污染重的企业坚决关、停、并、转,使工业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并投资57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进行密封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积极开拓市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
第二篇: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编辑提示:当前,各地紧紧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订了符合当地城乡发展战略的计划。近日,笔者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成效比较明显的山东省##市进行了调研,其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山东省##市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如规模经济、标准化生产、市场导向、品牌营销等用于指导发展高产、高效、创汇农业,积极实施农业“三化(即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立足当地优势,确立产业化发展道路
1、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业布局。根据农业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原则,##市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本着宜粮则粮、宜菜则菜的原则,先后四次大规模调整作物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市培植了粮食、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粮经作物比例达到4:6。
2、探索集约经营,发展农业园区。近年来,##市大胆创新机制,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建园区。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模式,企业与农民签订合同,公司、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二是依托农户办园区。支持农村中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户承租土地,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实物、技术等合股联办园区,大面积发展蔬菜水果、经济林木、海淡水养殖等家庭农业园区。三是依托特色办园区。把全市农业作为一个生态园区,对产业、产品、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种养、贸工、科研开发、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集约经营,使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
3、依托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之路。一是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引进。组建3处科技开发中心、5处科研所,先后研制开发农业新技术60多项;与全国27所大学、46家省以上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10多项。二是建立市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中国蔬菜网、报纸、电视等手段,及时为农民发布和传递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供求及价格走向等信息。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以市农技培训中心、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村科技综合服务大院为培训基地,定期对全市农民群众进行科技知识轮训。
4、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精细加工。以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等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领域,重点向优势农产品倾斜,培植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使农产品加工规模和加工增值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完善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格局。(二)适应市场需求,推进标准化生产
1、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国家级农业放心菜生产基地、10个外资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对生产基地全部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检测仪器、统一制度规范、统一注册商标、统一销售标识”管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一票否决制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立了生产档案和警示牌,实现了蔬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2、严格质量检测。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制订了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投资1200万元建立了##市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在15个种菜乡镇配置了速测室和农产品安全流动检测车,负责全市蔬菜产前环境质量、产中农资投入、产后加工处理及市场质量管理等全程质量检测,蔬菜品质显著提高。
3、抓好源头控制。投资4000多万元建立了专门的农资市场,将全市农药、化肥和种子经营户集中到市场内统一管理,较好地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下大力气搞好产地环境治理,对污染重的企业坚决关、停、并、转,使工业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并投资57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进行密封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三)积极开拓市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
1、积极构筑国内外市场相融合的现代化市场体系。近年来,##市以蔬菜批发市场为核心,配套建设了“十大蔬菜专业市场”、“十大农资超市”,带动了蔬菜运销、经营、中介等产业和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内外相通、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积极推广新型销售方式,与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及国家机关、大型企业开展了直供直销、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同时,主动走出国门,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市场、公司的合资合作,建立国外销售基地,开通面向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海上“蓝色通道”、“空中走廊”、网上通道等,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设立“专营店”,产品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巧借外力促发展。一是抓好新品种引进,使农产品结构与国际市场需求接轨。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科技园区以及农产品博览会等招商载体的作用,使之成为全市农业对外开放的窗口。通过开展农业领域的招商引资,依靠外商的资金、技术、信息和销售渠道拓展国外市场。##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一)发展农业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圈子,以工业化的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以工业化为推动力量克服小生产的缺陷,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导作用,逐步实现农户与现代化技术对接,与大生产对接,与市场流通对接,将农户组织起来,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大生产和大流通。(二)发展农业必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用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保证农产品质量。消费者热衷于绿色环保优质产品的消费倾向和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决定了实行标准化生产、解决安全卫生问题成为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并严格执行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是在市场竞争中求胜的必经之路。(三)发展农业必须树立市场意识,以建市场、抓流
第三篇: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编辑提示:当前,各地紧紧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订了符合当地城乡发展战略的计划。近日,笔者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成效比较明显的山东省##市进行了调研,其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山东省##市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将先进的工业经营理念如规模经济、标准化生产、市场导向、品牌营销等用于指导发展高产、高效、创汇农业,积极实施农业“三化(即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立足当地优势,确立产业化发展道路
1、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业布局。根据农业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原则,##市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本着宜粮则粮、宜菜则菜的原则,先后四次大规模调整作物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市培植了粮食、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粮经作物比例达到4:6。
2、探索集约经营,发展农业园区。近年来,##市大胆创新机制,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建园区。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模式,企业与农民签订合同,公司、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二是依托农户办园区。支持农村中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户承租土地,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实物、技术等合股联办园区,大面积发展蔬菜水果、经济林木、海淡水养殖等家庭农业园区。三是依托特色办园区。把全市农业作为一个生态园区,对产业、产品、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种养、贸工、科研开发、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集约经营,使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
3、依托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之路。一是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引进。组建3处科技开发中心、5处科研所,先后研制开发农业新技术60多项;与全国27所大学、46家省以上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10多项。二是建立市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中国蔬菜网、报纸、电视等手段,及时为农民发布和传递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供求及价格走向等信息。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以市农技培训中心、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村科技综合服务大院为培训基地,定期对全市农民群众进行科技知识轮训。
4、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精细加工。以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等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领域,重点向优势农产品倾斜,培植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使农产品加工规模和加工增值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完善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格局。(二)适应市场需求,推进标准化生产
1、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国家级农业放心菜生产基地、10个外资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对生产基地全部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检测仪器、统一制度规范、统一注册商标、统一销售标识”管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一票否决制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立了生产档案和警示牌,实现了蔬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2、严格质量检测。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制订了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投资1200万元建立了##市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在15个种菜乡镇配置了速测室和农产品安全流动检测车,负责全市蔬菜产前环境质量、产中农资投入、产后加工处理及市场质量管理等全程质量检测,蔬菜品质显著提高。
3、抓好源头控制。投资4000多万元建立了专门的农资市场,将全市农药、化肥和种子经营户集中到市场内统一管理,较好地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下大力气搞好产地环境治理,对污染重的企业坚决关、停、并、转,使工业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并投资57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进行密封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三)积极开拓市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
1、积极构筑国内外市场相融合的现代化市场体系。近年来,##市以蔬菜批发市场为核心,配套建设了“十大蔬菜专业市场”、“十大农资超市”,带动了蔬菜运销、经营、中介等产业和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内外相通、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积极推广新型销售方式,与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及国家机关、大型企业开展了直供直销、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同时,主动走出国门,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市场、公司的合资合作,建立国外销售基地,开通面向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海上“蓝色通道”、“空中走廊”、网上通道等,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设立“专营店”,产品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巧借外力促发展。一是抓好新品种引进,使农产品结构与国际市场需求接轨。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科技园区以及农产品博览会等招商载体的作用,使之成为全市农业对外开放的窗口。通过开展农业领域的招商引资,依靠外商的资金、技术、信息和销售渠道拓展国外市场。##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一)发展农业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圈子,以工业化的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以工业化为推动力量克服小生产的缺陷,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导作用,逐步实现农户与现代化技术对接,与大生产对接,与市场流通对接,将农户组织起来,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大生产和大流通。(二)发展农业必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用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保证农产品质量。消费者热衷于绿色环保优质产品的消费倾向和
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决定了实行标准化生产、解决安全卫生问题成为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并严格执行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是在市场竞争中求胜的必经之路。(三)发展农业必须树立市场意识,以建市场、抓流通来推动农业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加强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流通企业,开拓流通领域,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推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机制,建立起以专业化、规模化大生产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大市场,以大市场、大流通进一步推动大生产的良性循环,实现生产和组织流通水平不断升级。对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几点建议(一)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比如在农业经营方面,遇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的问题,亟须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市立足本地优势,对农业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链条。推行“龙头企业加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合同、订单形式把农民同龙头企业、基地、协会连成一体,使广大农民手持订单开展生产。(二)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在严格执行土地延包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快土地向农业园区集中,向龙头企业集中,向种植大户(能手)集中,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进城镇化进程,消除户口、就业、子女上学等障碍,鼓励农民务工经商、发展第三产业。(三)加大政府的组织和引导力度。##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政府从组织市场建设、开拓流通领域入手,从资金、土地、信贷、科技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因势利导组织农业的发展,使得当地蔬菜种植的传统与现代市场有机结合,带来了农业经济的大发展。比如,在组织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同时,##市政府还采取了给予税费优惠政策、建立信息报价系统、加强市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培育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协调开辟埠外市场等措施,积极扶持和服务于市场的发展;大力宣传推广农业科技,由政府出资建立科技示范园,从国外引进的新技术和新品种,经过种植示范后再广泛传播;为了促进标准化生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发展信息网、质检站和质检中心以及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政府也都采取了联动的方式进行发展。(四)切实搞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品化经营。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建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乡村组织。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武强县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
武强县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近日,北京清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武强新建3000万只肉鸡屠宰深加工厂、20万吨饲料加工厂、动物炼油厂、5万只肉鸡养殖场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新西兰恒天然公司高层领导多次到武强就奶牛场建设项目进行考察,已达成合作意向。9月9日,在副省长张和及市长高宏志的陪同下,蒙牛集团总裁杨文俊一行来武强就乳制品加工项目进行考察。
武强县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今年工作重点来抓,发挥优势,强化措施,使农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全县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实现了提速、提质、提效,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抓农业产业化发展,彰显龙头带动。武强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市场化手段、产业化思维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势推进肉鸭、奶牛、蔬菜三大优势主导产业扩规模、增效益、上水平。对北京世农种苗有限公司、正大公司等现有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和保护,通过内培、外引等多种形式,增加龙头企业数量,扩大龙头企业规模,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真正在农业上长出工业来、扶持出产业来。衡水正大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是以种鸭饲养、孵化、饲料加工、肉鸭养殖、屠宰加工、熟食加工、羽绒及制品加工于一体产供销的大型农牧食品企业。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 1
经营模式,实行“五统一”管理,以“扶上马,送全程”的服务理念,指导养殖户进行科学的饲养并全程追踪服务,目前公司在武强县建起29个扶贫养殖基地,组建了29个扶贫肉鸭合作社,涉及19个三批扶贫村的2800个农户。组建了以贫困农民为主体的抓鸭队、建筑队、运输队和清粪队,参与产业人数达到了5000人,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丰富了周边市县的菜篮子。北京世农种苗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030亩, 建筑面积42亩。规划设计有研发、繁育、示范等多种功能,是集科研、生产、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农业基地。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亿元,利税1500万元,可带动10000农户从事蔬菜种植。
抓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实现社、员共赢。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武强县委、县政府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列入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重项考核内容之一,并将任务目标分解到各个乡镇,产业化办公室每月联合县委、政府督查室就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年底按完成情况对各乡镇进行考核;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制订相关的宣传实施方案,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和咨询、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口号、制作黑板报等形式让广大干部群众从多方面了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知识,从多层面提高了干部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知程度。仅今年宣传日期间就组织宣讲2场,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50问》等宣传材料300多份,张贴宣传标语30多条,制作黑板报6块,培训人数达200多人,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该县出台文件,将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优先向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大大提高了种养大户、种养能手注册合作社的积极性。截至目前,该县已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0余家,注册资金3750多万元,入社社员5200余人,辐射带动8000多人。经营范围涉及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农技推广、农副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等。去年,全县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9000余万元,社员人均增收千余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了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
如今,全县已有利民食品有限公司、衡水正大有限公司、衡水爱益农饲料有限公司、五特面业有限公司、北京世农种苗有限公司等五家农业产业化项目被列为省、市重点项目;荣达蔬菜专业合作社、运通博恩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一大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在涌现,实现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的互动双赢,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快速的发展速度,正在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第五篇: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近年来,我市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产业化发展、特色化推进、工业化带动”的思路,通过强化基地建设、培植龙头企业、推进企农合作、突出品牌创建、加大配套服务等措施,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不断提升,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作用愈发明显。全市现已形成4个1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上半年,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36.3亿元、利润8692万元、出口创汇818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22%、24.2%和26.04%。
一、强化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立足原料供应建基地。红太阳食品公司在“苏丹红”事件发生后,相继在马棚清水潭、高邮南湖等地建设了6个标准化养殖基地,年饲养高邮鸭20万只以上。目前,正在打造百万只高邮鸭科技示范园。三湖蛋品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了大江、大海两个集饲料生产、蛋鸭饲养和蛋品加工于一体的规模化渔鸭混养基地,年存栏蛋鸭25万只,年产鲜蛋5500万枚,占公司年加工量的60%。二是立足新品研发建基地。为扩大产能、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双兔米业公司分别在我省金湖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吉林省长白山市等地建立了稻米生 1
产加工基地;买断了省农科院优质粳稻5158品种的知识产权,建立了3个10万亩优质粳稻种植基地。万嘉面粉公司与里下河农科院程顺和院士合作,引进推广糯性小麦种植1万多亩,开发的糯性小麦面粉被台湾统一企业订购一空,产品供不应求。三是立足产品出口建基地。戚伍公司按照“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统一记录”的模式,建立的3000多亩罗氏沼虾出口养殖基地,通过了国家商检部门出口生产企业认证和出口产品养殖场备案认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扬州朝晖农业公司建立的3000亩露地蔬菜生产出口基地,生产的娃娃菜、西兰花、青紫甘蓝等品种常年出口日本。四是立足产业延伸建基地。为打通产业链,江苏富裕达公司建立了两个万亩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基地,研发了无公害饲料、肥料和药料,并率先建立了罗氏沼虾育苗场,有力缓解了罗氏沼虾种苗供应不足的矛盾,促进了产业的前延后伸。
二、强化龙头培育,打造产业发展主体
一是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植龙头。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大力发展高邮鸭、扬州鹅、罗氏沼虾以及优质稻米等独具我市特色的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四条龙”,其中:以高邮鸭集团、三湖蛋品、秦邮蛋品等龙头企业带动的高邮鸭业经济总量突破25亿元;以双兔公司为龙头的优质稻米产业突破20亿元;以戚伍水产、富裕达公司为引领的罗氏沼虾产业达23亿元,以天歌鹅业为核心的扬州鹅产业达10亿元。二是围绕提高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培植龙头。扬州临泽水产品批发市场是目前苏中最大的常规鱼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量16万吨、交易额12亿元,今年初已被认定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苏
中农贸城已逐步成为以罗氏沼虾批发交易为主、集蔬菜干货等多种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双免米业、红太阳食品、戚伍水产等企业,不仅在各大中城市设立了直销点,还成立了物流公司。绿科公司率先开展了网上营销。三是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培植龙头。今年全市21家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投入预计可达2.2亿元。其中:高邮鸭集团投入3000万元,新建自动化蛋肉加工生产线和中国鸭文化博物馆,依托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和省牧医学院研究选育“苏邮1号”蛋鸭配套系;双兔公司投资5500万元新建了3条米乳生产线,建立了3万多亩的双兔1号和双兔2号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戚伍公司投入6000万元,在实施冷链物流项目的同时,通过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江南大学合作,开发了冻干虾仁、微粉增香虾皮、反应型香精等专利产品。
三、强化企农合作,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按照“政府推进、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原则,积极引导、鼓励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建立一个基地、致富一方农民、提升一个产业、对接一个合作经济组织、打造一个优势品牌”的“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不断创新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农民的联结机制。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71个,其中由农业龙头企业领办自建或合作共建的164家,带动农户30.4万户。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农民合作组织运行质态逐步提升,合作形式由单一合作向多元合作转变;经营领域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转变;服务功能由技术指导为主向注重品牌销售转变;管理运行由松散型向依法规范化转变。去年,我市共创成省和扬州市级“五好”农民专业
合作示范社55家,居扬州前列。双兔公司与种粮大户签定优质稻米种植收购合同,在按当年市场收购最高价加价14%收购的同时,实行二次分配,将优质稻米销售利润的25%返还给种植农户。高邮鸭集团、万嘉面粉、戚伍水产等企业对自建合作社所生产的原料均采取了加价收购,既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效益,也调动了农户入社的积极性。
四、强化品牌创建,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
一是推进标准化种养园区建设。坚持从源头治理抓起,大力推进标准化农业示范区建设。先后建成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园区4个,其中:龙虬三荡河已成为全国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高邮鸭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送桥镇为核心的湖西扬州鹅养殖被认定为省现代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制定了2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一大批企业标准,为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二是大力发展“三品”基地。全市累计建成“三品”基地100.94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87.8%,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2.06万亩,绿色食品基地68.68万亩,有机食品转换基地0.2万亩。拥有农业“三品”177个,其中:有机食品3个,绿色食品41个,无公害农产品133个。三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农业龙头企业始终坚持“名牌兴企”战略,不断加大广告宣传、活化市场营销,着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累计注册农产品商标343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及中国名牌农产品各1件,省著名商标5件、省名牌产品4件、扬州知名商标8件、扬州名牌产品7个。年内“红太阳”蛋品有望获批“中国驰名商标”。
五、强化配套服务,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领导挂联制度。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挂钩联系一个市重点企业和特色产业,定期深入农业龙头企业排查问题、现场办公,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相关矛盾和困难,推进企业快速发展。二是组织开展观摩考察。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内观摩研讨、市外考察学习,借鉴吸纳先进企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经验,增强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在落实好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税收、信贷、用地、用水和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市财政拿出专项奖金,鼓励龙头企业申报名牌、加大技改投入、实施科技创新,推进企业做大规模、做优产品、做响品牌。对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20万元,获中国名牌农产品以及省著名商标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2万元;通过有机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1万元。
尽管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与上级领导和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今天的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为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新农村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