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时间:2019-05-12 19:1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第一篇: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市直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粮、棉、油、花卉、木材、畜产品初、精、深加工等六大产业链,依托资源优势,建立基地,招商引资,培育龙头,拓宽市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截止2011年底,全县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3家,市级24家,全年企业销售收入50.8亿元,净利润3.2亿元,上交税金

1.8亿元,创汇1520万美元。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达到452家,其中省、市、县三级示范社25家,入社会员9040个,带动农户22600户,统一销售农产品2.2亿元,年人均增收1600元。建成了一大批优势产业基地,种植业初步形成了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优质玉米,30万亩花生,30万亩瓜菜和20万亩优质棉花的主导产业区,推广种植小麦—西瓜—棉花,小麦—棉花—辣椒等一年三—五熟的间作套种模式50万亩,以天源面业,尉氏纺织,福甬针织,旭梅香料为主的规模以上粮棉油产品加工 1

企业83家,产值108亿元。畜牧业基本形成以生猪、肉牛、奶牛、肉鸭、蛋鸡、蛋鸭为主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各类养殖基地540个,以中原皓月、河南雏鹰、华中畜禽物流、兆丰园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企业128家。林业产业发展迅猛,全县活林木蓄积量170万立方米。以尉氏森腾木业、开封市新茂森木业、晨曦木业、阿凡达精工家俱等为主的木材加工企业600余家。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既解决了农民农产品卖难,又吸引转移农村劳动力55000人,人均增收3500元。农业产业化的提升,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去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5亿斤,实现了八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98元,实现了八连快,农村经济繁荣,农村面貌欣欣向荣。

发展农业产业化,就是发展现代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为契机,把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具体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粮、棉、油、木材、畜牧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强力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农产

品加工业总量快速增加,使尉氏县早日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具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15个,市级50个,全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规模企业总数达到150家,创建农业示范园区2个,农业产业化集聚区1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60个,创省、市、县三级示范社150个,带动农户50000户。建立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0个。具体措施是: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扶强龙、引外龙、育小龙原则,对我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选择一批重点培植对象,实行“一企一策”,重点扶持、鼓励优势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组建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粮食、棉花、油料等加工企业,加强对外合作,扩大企业规模,全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创建示范社活动,力争年底新增市级示范合作社7家。

2、大力推进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建设。从今年开始,建立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土地流转,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或“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流转模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有重点的支持粮食、棉花、畜牧等农

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种植养殖基地,确保全县粮棉油等优势农作物种植面积。

3、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住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和紧邻港区的区位优势,在西部6个乡镇创建花生、水果、蔬菜、小杂果等示范园区,围绕粮食、花生、棉花、木材等优势产业,加强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粮、棉、油、木材、养殖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引导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功能设施完善的产业集聚区发展,连片发展,推进产业聚群发展。

4、推进品牌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经营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名牌,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竟争力,从今年起,政府对获国家、省级名牌的企业将给予重奖。

5、大力推进农业招商。立足我县资源优势,结合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抢抓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之机,进一步完善政策,改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重点引进一批“农”字头的大企业、大项目,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规模。

6、全力搞好服务。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能补贴的补贴,该减免的减免,实行企业收费“一费制”,杜绝向企业乱收费,建立银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切实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校,研究机构开展联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篇: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近年来,我市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产业化发展、特色化推进、工业化带动”的思路,通过强化基地建设、培植龙头企业、推进企农合作、突出品牌创建、加大配套服务等措施,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不断提升,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作用愈发明显。全市现已形成4个1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上半年,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36.3亿元、利润8692万元、出口创汇818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22%、24.2%和26.04%。

一、强化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立足原料供应建基地。红太阳食品公司在“苏丹红”事件发生后,相继在马棚清水潭、高邮南湖等地建设了6个标准化养殖基地,年饲养高邮鸭20万只以上。目前,正在打造百万只高邮鸭科技示范园。三湖蛋品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了大江、大海两个集饲料生产、蛋鸭饲养和蛋品加工于一体的规模化渔鸭混养基地,年存栏蛋鸭25万只,年产鲜蛋5500万枚,占公司年加工量的60%。二是立足新品研发建基地。为扩大产能、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双兔米业公司分别在我省金湖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吉林省长白山市等地建立了稻米生 1

产加工基地;买断了省农科院优质粳稻5158品种的知识产权,建立了3个10万亩优质粳稻种植基地。万嘉面粉公司与里下河农科院程顺和院士合作,引进推广糯性小麦种植1万多亩,开发的糯性小麦面粉被台湾统一企业订购一空,产品供不应求。三是立足产品出口建基地。戚伍公司按照“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统一记录”的模式,建立的3000多亩罗氏沼虾出口养殖基地,通过了国家商检部门出口生产企业认证和出口产品养殖场备案认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扬州朝晖农业公司建立的3000亩露地蔬菜生产出口基地,生产的娃娃菜、西兰花、青紫甘蓝等品种常年出口日本。四是立足产业延伸建基地。为打通产业链,江苏富裕达公司建立了两个万亩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基地,研发了无公害饲料、肥料和药料,并率先建立了罗氏沼虾育苗场,有力缓解了罗氏沼虾种苗供应不足的矛盾,促进了产业的前延后伸。

二、强化龙头培育,打造产业发展主体

一是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植龙头。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大力发展高邮鸭、扬州鹅、罗氏沼虾以及优质稻米等独具我市特色的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四条龙”,其中:以高邮鸭集团、三湖蛋品、秦邮蛋品等龙头企业带动的高邮鸭业经济总量突破25亿元;以双兔公司为龙头的优质稻米产业突破20亿元;以戚伍水产、富裕达公司为引领的罗氏沼虾产业达23亿元,以天歌鹅业为核心的扬州鹅产业达10亿元。二是围绕提高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培植龙头。扬州临泽水产品批发市场是目前苏中最大的常规鱼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量16万吨、交易额12亿元,今年初已被认定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苏

中农贸城已逐步成为以罗氏沼虾批发交易为主、集蔬菜干货等多种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双免米业、红太阳食品、戚伍水产等企业,不仅在各大中城市设立了直销点,还成立了物流公司。绿科公司率先开展了网上营销。三是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培植龙头。今年全市21家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投入预计可达2.2亿元。其中:高邮鸭集团投入3000万元,新建自动化蛋肉加工生产线和中国鸭文化博物馆,依托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和省牧医学院研究选育“苏邮1号”蛋鸭配套系;双兔公司投资5500万元新建了3条米乳生产线,建立了3万多亩的双兔1号和双兔2号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戚伍公司投入6000万元,在实施冷链物流项目的同时,通过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江南大学合作,开发了冻干虾仁、微粉增香虾皮、反应型香精等专利产品。

三、强化企农合作,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按照“政府推进、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原则,积极引导、鼓励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建立一个基地、致富一方农民、提升一个产业、对接一个合作经济组织、打造一个优势品牌”的“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不断创新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农民的联结机制。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71个,其中由农业龙头企业领办自建或合作共建的164家,带动农户30.4万户。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农民合作组织运行质态逐步提升,合作形式由单一合作向多元合作转变;经营领域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转变;服务功能由技术指导为主向注重品牌销售转变;管理运行由松散型向依法规范化转变。去年,我市共创成省和扬州市级“五好”农民专业

合作示范社55家,居扬州前列。双兔公司与种粮大户签定优质稻米种植收购合同,在按当年市场收购最高价加价14%收购的同时,实行二次分配,将优质稻米销售利润的25%返还给种植农户。高邮鸭集团、万嘉面粉、戚伍水产等企业对自建合作社所生产的原料均采取了加价收购,既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效益,也调动了农户入社的积极性。

四、强化品牌创建,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

一是推进标准化种养园区建设。坚持从源头治理抓起,大力推进标准化农业示范区建设。先后建成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园区4个,其中:龙虬三荡河已成为全国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高邮鸭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送桥镇为核心的湖西扬州鹅养殖被认定为省现代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制定了2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一大批企业标准,为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二是大力发展“三品”基地。全市累计建成“三品”基地100.94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87.8%,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2.06万亩,绿色食品基地68.68万亩,有机食品转换基地0.2万亩。拥有农业“三品”177个,其中:有机食品3个,绿色食品41个,无公害农产品133个。三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农业龙头企业始终坚持“名牌兴企”战略,不断加大广告宣传、活化市场营销,着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累计注册农产品商标343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及中国名牌农产品各1件,省著名商标5件、省名牌产品4件、扬州知名商标8件、扬州名牌产品7个。年内“红太阳”蛋品有望获批“中国驰名商标”。

五、强化配套服务,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领导挂联制度。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挂钩联系一个市重点企业和特色产业,定期深入农业龙头企业排查问题、现场办公,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相关矛盾和困难,推进企业快速发展。二是组织开展观摩考察。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内观摩研讨、市外考察学习,借鉴吸纳先进企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经验,增强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在落实好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税收、信贷、用地、用水和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市财政拿出专项奖金,鼓励龙头企业申报名牌、加大技改投入、实施科技创新,推进企业做大规模、做优产品、做响品牌。对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20万元,获中国名牌农产品以及省著名商标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2万元;通过有机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1万元。

尽管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与上级领导和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今天的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为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新农村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推动我市现代农业进程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

推动我市现代农业进程

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并在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总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市情,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环节,瞄准龙头企业这个关键点,切实提出发展对策,真抓实干,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走出一条具有平安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一、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使全市农村经 1

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一是龙头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全市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建成了一批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是优势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在政府部门的有力推动、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市场驱动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得到稳定发展,中药材、核桃、花椒、油橄榄、蔬菜、苹果、商品牛、商品猪、优质粮油等产业形成了优势较为明显的产业带。

三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科技部门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因地制宜地引进示范推广了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农业科技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了45%以上。

四是名优品牌农产品不断涌现。按照市场消费的需求,把树品牌、创名优作为推进标准化生产的关键,加大了对名优新产品的开发、宣传、营销、注册、认证。到2009年底,全市已认证有机食品1个1270亩,绿色食品13个45.85吨,无公害农产品42个182.6万亩,注册商标46件,为拓展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看到以上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龙头企业实力不

强,带动能力弱。总体上看,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的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弱,对农村经济带动力不强,受益农户少。二是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真正称得上名牌、拳头产品的少,受多方因素制约许多企业不具备资源开发、技术开发、市场开发的能力。三是农业产加销体系尚未健全,产业布局不合理,规模小,一些龙头企业原料无法保障。四是培育和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环境欠佳。

二、对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建议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项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是符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农业发展总趋势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中的关键环节,对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走向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快慢,关键在龙头企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好坏,关键也在龙头企业。实践证明,龙头带基地、联农户、进市场的生产格局要靠龙头企业;农产品的不断开发,流通领域进一步延伸,实现多次增值也要靠龙头企业;农业集约经营,科学管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也要靠龙头企业。

因此,现就如何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出如下建议:

(—)要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建议市、县政府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平安市农业龙头企业规划》,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完成原始积累的老板和农村能人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并在项目招商引资、贷款、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在全市上下形成亲商、爱商的良好风气,真正为企业分忧解难。

(二)龙头企业要坚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一是要抓市场研究。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最终裁判,拥有市场,企业才能生存发展。龙头企业第一要务就是要紧盯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跟踪消费的变化趋势,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

二是要抓市场开拓。龙头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重视本地市场,更要重视外地市场;要关注国内市场,更要关注国外市场,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增加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三是要抓产销衔接。发展“订单农业”是龙头企业掌握原料来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搞好产销衔接的主要形式。龙头企业要在规范与农户的产销合同上下功夫,完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义务,提高订单的履约率。

(三)龙头企业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竞争力

一是要抓科技创新。龙头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通过引进新设备,采取新工艺,推广新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形成“一料、多种产品、综合效益”的发展格局。

二是要抓质量安全。质量是农产品竞争的核心,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龙头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的观念,按照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从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到产中技术环节,再到产后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运等,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操作,提高从农户到加工企业等各环节的标准化生产水平。要建立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我市农产品进入市场,走出国门创造条件。

三是要抓品牌打造。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是产品质量的标志。要把企业品牌建设作为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狠抓产品科技含量,产品质量,以及策划宣传,形成一批企业名牌、行业名牌。

四是要抓增长方式转变。龙头企业要从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出发,转变增长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一

方面要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节本增效,另一方面要发展绿色经济、集约经济、循环经济。要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通过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调整,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和破坏,防止在企业的布局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上仅是自己的浅显认识,如有不足,请批评指正。

第四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最终版]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本文围绕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化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途径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实现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的转变;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而推动上述转变基本的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以科技为支撑,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及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动而形成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新阶段面临的问题

1.产业化经营组织整体竞争力弱

我国农业产业化竞争力弱,不仅体现在单项产品、单个市场主体上,而且体现在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科技和产品质量、品牌与价格以及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化体系的综合竞争力上。虽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66000多个,但龙头企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80%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左右处于90年代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龙头企业的弱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1至4: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40%—50%,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占到2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0.8:1。总体来看,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2.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在农户和企业还都缺乏制度约束和风险保障机制。一方面,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没有健全,加工、运销企业不能自觉地扶持生产,不能自觉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普遍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因而不能做到同甘共苦,不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3.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

主导产业是指能支撑区域经济状况和有鲜明特色的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源头和基础。尽管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都确定了一些主导产业,但多是小规模、不成批量的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

4.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

强有力的中介组织的缺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瓶颈问题之一。中介组织是将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较为成功的国家,中介组织往往由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组织担当。目前,我国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规模较小,服务内容单一,主要限于技术、信息咨询和市场销售服务,而真正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则很少,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大部分合作组织生存较困难,因而很难做到积极有效的带动广大农户,服务农民。

三、进一步加快和推进新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的总抓手。工作的重点放在优化区域布局、培植主导产业和扶持龙头企业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我认为农业产业化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以壮大规模和增强带动能力为重点,把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龙头企业实力强弱和牵动力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水平和成效。发展龙头企业,一方面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并在包装、储运方面狠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企业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尽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从市场体系的建设,金融支持和法律支持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同时在资金投入上,要引导各类资本向龙头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兴办龙头企业。

2.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建立商品基地

选择农业主导产业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应该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这样可以达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的目的,还可以有效避免农业产业地区趋同的问题,防止某些农特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有利于开发特色农业、开发特色农产品,创出名优特新产品,确立市场优势地位。

3.完善利益连接机制,促进产业化健康发展

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核心。要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起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大力推行“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

4.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是自主选择经营方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但要改变农民抵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法制观念淡薄,市场竞争意识、诚信理念缺乏的状况,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自己信得过,对农民生产经营具有支持力、约束力的农民合作组织。一方面为农民生产经营、市场销售、科技服务、信息采集进行全程的社会化服务,办一些单个农户需要而又难以办到和办好的事情。另一方面又可以代表农民处理与企业的关系,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争

取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2]党的十七大报告.

第五篇: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关于加快推进平利县农村土地流转的思考

平利县辖11镇,176个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19.7万;国土面积2627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42万亩。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平利县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具体规划,出台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快速推进,呈现方兴未艾之势。进一步总结成功经验,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对推动平利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意义。基本现状

2008年,在市委政研室的直接指导下,平利在长安镇高峰村成功开展了土地流转试点,总结完善后,在全县推开,截止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已达15.32万亩,占常用耕地面积的30.95%,涉及流出户13225户、流入户3172户。流入地用途主要发展茶叶、绞股蓝、蚕桑、中药材、畜牧业等产业,其中规模经营面积100—200亩产业大户325户,200—500亩的产业大户98户,500—1000亩的产业大户23户,1000亩以上的产业大户10户,土地流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1.1推动了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把千家万户按产业类型、市场需求组织起来,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改变了一家一户难以形成生产规模化、产品销售批量化和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也使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块状、带状优势产业发展格局,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2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使一批优势资源向能人大户集中,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更加趋于合理,板块特色更加明显。长安镇将中坝、梁桥、中原、千佛洞等村公路沿线空白地以租赁方式全部流转给凌飞、殷刚、田珍等产业大户,按照生态观光农业的要求建成高效茶园550亩,初步形成集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带。老县镇在蚕桑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将北河沿线1200亩桑园流转给4个养蚕工厂经营,打造了蚕桑产业特色板块。

1.3提高了农民增收水平。通过土地流转,使农村土地资源优化整合,使土地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开发,产业大户通过流转扩大规模后,更加注重管护提效,实施精耕细作,极大提升了产业效益。长安镇中原村殷刚流转中原、梁桥两村农田120亩发展绞股蓝,每年亩收入5000元左右,是当地种粮农户收入的5倍以上,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1.4加快了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土地流转,发挥龙头企业、农村产业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引导推进特色产品开发,提高区域产品的聚集度,形成块状、带状优势产业发展格局,从而优化了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实现用工业的理念、思路和办法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跨越发展,加快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促进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问题

土地流转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平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当前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2.1特色已有,规模不足。据统计,全县流转土地面积已达15万亩,其中规模经营面积500—1000亩的产业大户20户,1000亩以上的产业大户仅10户,产业规模十分有限,带动能力有限,若细算到每个分产业,则产业规模更加偏小。

2.2政策已有,扶持不足。长期以来,政府扶持农业,主要围绕社会公平,算社会效益多,算经济效益账少,倾向于千家万户,对大户、大场、大社、大企扶持力度相对不足,土地主要流向产业大户,由于我县业主原始积累不足,而县财政又困难,加之农业生产受自然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且回收周期较长,制约了流转。

2.3市场已有,服务不足。我县流转服务市场化水平不高,范围狭窄,当前的流转中介组织是以乡镇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和村为成员,行政推动起主要作用,而且流转范围基本局限为本镇,跨区域流转很少,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稀缺生产要素引进困难,影响了资源的配置质量。主要措施

3.1力图“三个完善”,不断促进土地流转

3.1.1完善政府扶持政策。长期以来,政府扶持农业一是围绕解决温饱,二是围绕公平,算社会效益帐多,算经济效益帐少。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扶持政策,在农村工作由解决温饱向致富的过程中应从根本上调整。根据土地流转面积和产业经营规模大小,制定不同档次的财政、信贷、产业扶持政策,扶持流转土地30亩以上、流转期限20年以上的产业大户或龙头企业,鼓励土地向大户流转,向龙头流转,促进规模经营。

3.1.2完善中介服务组织。按独立经济主体的定位,逐步对中介服务组织进行规范完善。对其中介服务进行动态监测, 实行土地中介机构资质年审制度,根据其业绩、社会声誉、服务范围、违法违章记录、组织结构等指标进行考核,确保其行为的合法性。引导中介组织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按照积极协调,优质服务的要求,负责提供土地流转信息传导与预测、咨询、谈判,流转价格评估,以及围绕农地融资、信托、保险、招商等进行相关活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土地测量评估、价格估算、政策法律咨询、合同管理等业务能力;建立对业主资质的审查制度,签订合同前对业主的经营能力、信用度,经济承担能力进行审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价格测评体系,要充分考虑土地土地肥力培育及土地区位等因素,并定期向外公布土地流转参考价格,让业主和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以此参考价格为依据进行协商;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不断拓展流转市场,使有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最优的配置。

3.1.3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借扩大内需机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力度,进行沟、水、渠配套,逐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按照“整体规划,板块开发,项目招商,规范流转,集约经营”的思路和“政府监管服务,市场运作牵动”的原则,立足县域三大主导产业,以长廊沿线、四大坝子、集镇周边为重点,将最好的土地资源成板块打包成项目,依托省、市信息平台,公开发布招商信息,将资源推向更广阔的市场,破解业主难寻、起点低的问题。

3.2 坚持“四个围绕”,着力推进土地流转

3.2.1围绕县域特色,着力推进土地流转。县域特色经济不应是千篇一律的,而应是各具特色的“一业率先突破”的格局,这是推动土地流转、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利县从2003年开始,提出茶饮产业“一业率先突破”的发展思路,经过多年努力,仅茶饮产业流转土地15522亩,占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的67%,基地面积从3万亩发展到12万亩,产量达到6500吨,成为名符其实的“西北名茶大县”和“全国绞股蓝生产第一县”。

3.2.2围绕主导产业,着力推进土地流转。推进土地流转要突出特色,但特色不是一味追求标新立异,不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而是大产业布局下的以村为单位的专业化生产。在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依然薄弱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做大一个最主要的产业是发展村级经济的现实选择,而一个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又必然以若干个村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抱团取暖”的作用。而随着产业的聚集与扩张,产业化服务也很容易形成,进而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其发展过程犹如“滚雪球”一般,愈发展愈壮大,愈发展愈优越,从而顺利向现代农业过渡。

3.2.3围绕产业大户,着力推进土地流转。平利县从2003年起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专业大户的政策和措施,到2011年底,发展茶饮龙头企业108户,其经营额占全县茶饮产业总产的61%,养蚕专业大户805户,户均年养蚕5张;正大模式生猪养殖313户,户均年出栏肥猪158头。在这1271户当中,有754户共转入土地17971亩,占全县土地流转总数的77%,经济效益是普通农户的2—3倍。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发展起来,土地流转才有可能,发展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才有可能。

3.2.4围绕农民增收,着力推进土地流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集中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促进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学化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从而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3.3 突出五大举措,加快推进土地流转

3.3.1广泛宣传,引导流转。实施土地流转的关键是消除农户和业主主观上的顾虑,使得一方愿意放手,一方敢于接手。在宣传发动中,充分利用了电视、网站、宣传栏等各种媒体,通过召开群众会和组织实地参观等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土地流转对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充分调动了全县上下各方面的积极性,保障了流转的顺利实施。

3.3.2加大投入,激励流转。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扶持模式,由过去的扶持千家万户为主转向以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为主,实施大户带动战略。坚持将扶持政策与土地流转挂钩,根据土地流转面积和产业经营规模大小,制定不同档次的财政、信贷、产业扶持政策,重点扶持流转土地30亩以上、流转期限20年以上的产业大户或龙头企业,支持业主新建或培植优质高效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同时,实行部门帮扶产业大户的办法,在全县选择规模经营和产业化起步较好的龙头企业或专业大户,落实全县69个部门(乡镇)实行“一对一”帮扶,一定三年不变,明确目标任务,纳入考核。

3.3.3组织培训,促使流转。首先是对业主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培训。重点是企业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让他们会经营、懂管理。其次,是对量大面广的转出户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坚持政府统筹,乡镇、部门参与,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转业前培训,使其人人有一技之长,有新的谋生手段,在重新就业之后站得稳、立得住,有稳定收入。再次,是对后续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依托职业教育学校,把即将进入社会的初、高中毕业生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使他们在就业前得到较为系统的职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奠定就业的知识基础,掌握一个方面基本技能,成为有用之才。

3.3.4强化管理,规范流转。为确保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县上和乡镇分别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统一印制了合同文本,建立了土地流转公示、月报、变更、鉴证和矛盾纠纷调处等制度,对全县土地流转行为和流转合同进行了全面规范。对土地流转合同及相关手续作为永久档案,在县、乡、村三级分别以卡、册和电子文档的形式,做到专人、专室、专柜管理,做到土地流转随时可查、有据可查。

3.3.5创新金融,支撑流转。为有效破解流入户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难题,平利积极探索扩大农村信贷有效担保物范围。2008年3月份,制定了《关于开展扩大农村信贷有效担保物范围试点工作的意见》,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效农业产业园、林权、房产、大型农机具纳入农村信贷有效担保物范围,并在长安镇选择了3个村率先启动试点,从852户中选择了18户作为试点对象,共发放贷款628万元。截止去年12月,全县新增涉农贷款3.5亿元,比2010年同期净增1.2亿元,极大地支撑了土地流转。

下载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编辑提示:当前,各地紧紧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订了符合当地城乡发展战略的......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编辑提示:当前,各地紧紧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订了符合当地城乡发展战略的......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企业发展情况】 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红军四渡赤水河畔川南名镇二郎镇,与国酒茅台,中国名酒郎酒共享得天......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 黄平县汇利丰茧丝绸有限公司一、基本情况 黄平县汇利丰茧丝绸有限公司座落于黄平县新州西门口,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在册职工119人,现有2400绪自动缫丝......

    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建议

    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建议 案由: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建议 提案者:赵文筠 提案内容: 在政协临泽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县委书记张学勇讲话和政协主席李多瑛、......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

    柳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 今年以来,柳州市充分发挥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

    浅谈如何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含五篇)

    浅谈如何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摘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实行农业企业化运作,采取种养加......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含5篇)

    编辑提示:当前,各地紧紧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订了符合当地城乡发展战略的计划。近日,笔者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升......